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語言學習書
拼圖專賣店
涼夏廚房
保養3折起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整理師 紫恩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45)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2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整理師 紫恩
5
則書評
5
本書評分
2
位追蹤者
26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5)
商業理財(2)
心理勵志(1)
醫療保健(1)
生活風格(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5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23/05/10
把焦點放在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這本書有一種魔力,是一種簡單有力的能量,每讀一章節,就好像會再強化一次我的意志。我過去讀過很多工作效率、自我成長的書,但是沒有一本像《原子習慣》如此經典,讓我每隔幾年一讀再讀,讀了三次,歷久彌新。
書中舉了一個跟整理有關的例子。
如果你覺得房間很亂,於是在週末定了「清理」這個目標。若順利完成,那麼你當下可以得到一個乾淨的房間。但是,如果你繼續維持讓房間髒亂的習慣,例如拆了包裹沒有隨手丟掉垃圾、吃完的外食垃圾不馬上處理、穿過跟洗好的衣服堆在一起......那麼很快你就會得到跟原本一樣「髒亂」的環境。
想要避免落入重複的循環,你需要改變習慣系統。例如,讓整理垃圾這件事情變得輕鬆、容易,你就會更願意去維持。
那麼如果今天是要養成一個新習慣呢?同樣的道理,就是要讓這件事情做起來簡單、輕鬆,至少要讓你願意開始。「秘訣就是在覺得費力之前停止。」James Clear 提到,要維持動力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
如果你想要維持運動習慣,就先從下班後換上運動鞋開始;如果你想要控制體重,就先從減少吃第二碗飯開始;如果你想要開始寫書,就先從每天寫作五分鐘開始。不需要一開始制定超級計畫,因為那會讓你很難真正落實,重點是開始行動,而非完美的計畫。
不過,我們一定要不斷地改變嗎?不停的改善嗎?
不一定,這是自己的選擇,你也可以很平靜的看待任何狀態:
「平靜就是不把觀察結果變成問題:任何行為的第一步都是觀察。你注意到一個提示、一些資訊、一個事件,如果沒有因此採取行動的欲望,就能感覺平靜。 渴望就是想要修正。觀察而沒有渴望,就是明白自己不需要修正任何事。你的欲望沒有氾濫,你並不渴求改變現狀。你的心智沒有製造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你只是觀察著、存在著。」 __ James Clear
展開
4.5
如果一年後,我已不在世上:凝視死亡,就是凝視該怎麼活著!日本心理腫瘤科名醫與3500位患者的生命對話,教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讀者評分
5.0
|
2023/05/10
「人都會死,為什麼還要這麼努力地活著?」
看到這段話你有什麼感覺呢?是覺得:「天啊,好負面的想法,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
還是和我一樣,腦海浮現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深入下去。用「死亡」開頭,來對生命產生疑問,也許會讓人覺得有些黑暗、悲觀,不過我卻覺得這是最真實的問法。
作者清水研醫師提到,對很多人來說,雖然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離開人世,但對此時此刻的我們來說,可能沒有什麼真實感,不是現在需要思考的事情,明天、後天的生活也會像今天一樣理所當然的度過。
也因為這樣,就算有心中「非常想要完成的事情」,也會等待「週末再做」、「連假再做」、「有空再做」就好,然後不斷地拖延。多數的人還是會被周遭的期待和責任束縛,就算偶而感到空虛,也會繼續過著跟今天差不多的日子,也許只有在最接近、體悟到生命可能瞬間就會消逝的時候,才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吧。
如果你是喜歡探討生命議題的人、或者你正在面臨疾病痛苦、照顧病人的家屬,我相信你會在這本書中找到需要的支持。
日本心理名醫清水研寫下他和重大癌症患者的對話,親切、包容的引導就像一艘小船,載著我順著河道漂流。看著書中的故事,也同時梳理我的焦慮,最後緩緩駛入出海口,迎接我的是一整片遼闊的海景。
展開
5
人生最重要的整理,離世清單:三階段守護你的財富,留給家人永恆的遺愛,而不是遺憾或遺恨
讀者評分
5.0
|
2023/05/10
在了解日本、大陸的生前整理之後,我也對美國人的生前整理感到好奇。找資料發現,內容大多是以圍繞著「生前契約」和「生前信託」的準備,主要就是和錢、財產有關。
這本書就像生前整理的百科全書,內容從數位資產到實體物品、大物品如房子到小細節如修繕資訊。其中某些章節是按照美國當地的風俗提供建議,也有部分內容在出版社用心編輯下,轉成了台灣的資訊,非常貼心。另外,書中幽默風趣的口吻,會讓人一直想要看下去,如何以輕鬆但不失禮的氣氛分享這個主題,也是我想要學習的部分。
作者也以規劃旅遊作為比喻:大家一般會在旅行的錢幾個月就開始準備,訂機票、飯店、跟公司請假。他提醒我們應該以同樣的心情來面對生前整理,還有長照這些事情,因為很快的我們就需要為爸媽還有自己安排。
而且,到時候實際情況可能會跟你預想不同,例如你的體力已經大不如前,日常作息需要別人幫忙,也可能有疾病上身、行動不便,所以大家不妨趁現在就想想,你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有哪些選項?
在這本書的前半段談到比較多關於錢的話題,是我覺得很受用、實際的主題,引導我用開放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而不是一邊好奇又一邊閃躲的思考這個問題。另外在書中的後半段,作者列出了一系列關於「人生價值」的問題,讓我可以思考關於「錢」以外的財產。
展開
5
走進陌生人的家:何安蒔教你整理心,再整理空間
讀者評分
5.0
|
2023/05/10
書中大量分享了 Sasha 老師到府服務的故事,在每一則故事中彷彿都可以看見自己在整理時遇到的糾結,跟隨老師文字中的引導,好像也解開了自己的心結。
我特別想分享書中一段 Sasha 老師定義「整理師」這份職業的說法:
「整」的是表面所見的空間,「理」的是屋主混亂的思緒和疲憊的心。
Sasha 老師提到「許多房屋凌亂的委託人大多容易自我批判和內疚,在沒有辦法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情況下,自然也會連帶影響到和親人之間的關係。」
我想是因為面對物品的同時,其實也是在面對自己。為什麼當初我會這樣做?為什麼會買下或是收下這個物品?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留著它又是為了什麼?
我自己在到過多個家庭後,也發現空間會凌亂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工作忙碌、照顧小孩、行動不方便、家中有人需要特別照料等等。所以時間有限,又分身乏術,真的沒有心力好好整理環境。
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對自己和旁人太過苛責,因為每個人生活的背後都不容易,有時候就連最親近的家人都很難感同身受。但是如果發現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為自己伸出援手。
展開
5
吃藥之後,然後呢?:從文明病纏身,到減少吃藥的第三人生
讀者評分
5.0
|
2023/02/01
「請你老實跟我說明原因。就算我會聽不懂,但是我心裡就是能夠知道。你會這樣做,都是為了我,而不是單純只為了趕快處理我的哭鬧。」
這段是作者看到爸媽帶小孩打預防針的觀察,他覺得如果家長好好地跟孩子說話,孩子一定聽得懂。
這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和父母溝通的模式。
-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爸媽?很堅強、很能忍痛,他們受傷的時候你不會馬上知道,要在無意間或者事態嚴重送醫的時候,你才會「突然」知道他們哪裡不舒服、生病了。
而通常這樣很能「忍耐」的爸媽,多半對自己身上的病痛,總有自己的一套治療方法。有時候你會提供自己認為更好的建議,但是因為溝通不順、認知差異,讓一片孝心成了彼此吵架的開端……
面對彼此的不理解,除了溝通之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和他們合作,請他們至少要學習好好照顧自己。
讀完這本書之後其實讓我放心不少、也更有希望感,好像事情沒那麼嚴重,感覺一切還來得及。只要我們主動了解、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願意現在改變。
▋誰適合讀這本書?
如果你家裡正有長輩要照顧、或是未來可能需要你照顧,我會非常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因為作者就和你我一樣,是夾心世代的那群人,而他另一個藥師身份,讓他和長輩有豐富的溝通經驗,所以他更能了解我們的矛盾。在閱讀的過程,你會慢慢融化對父母的不理解,開始思考與他們相處更好的方法。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