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無痕

33則書評

33本書評分

10位追蹤者

4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你可以習慣不在意:不內耗、不執著、不迷惘的62個心態重整練習
讀者評分
5.0
|
2025/06/11
還沒打開這本書前,書名「你可以習慣不在意」這句話,我在心裡反覆讀了三遍。我發現我做不到,我還是會在意,尤其是那些沒被好好對待的過去,也許是因為,我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說過的話,心裡總是反覆揣測,耿耿於懷。
這個書名不是輕柔的安慰,而像是來自一個曾經深受煎熬之人的低語。我想,會為這本書取下這樣書名的人,也曾經那麼痛過。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斷想起電影《西遊·降魔篇》裡的一句話:「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真正的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跟禪宗的「不立文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依賴經文或語言,而是主張從經驗中體悟真理,如六祖慧能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或許我們生在世上嚐到的各式酸甜苦辣,都是在悟道與自我覺察的路上。

如今市面上身心靈的書籍愈來愈多,排行榜前面的也都是類似書籍,足以顯示現代人有多焦慮。不是看完這些書效果就能立竿見影,解決問題,而是給心情一個釋放的出口,「習慣不在意」的本質其實不是忽略,而是給自己一個不被情緒吞沒的選擇權。你可以選擇被負面吞沒,隨波逐流,還是順應自然,面對它並解決問題,一切皆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書本提醒我們情緒是一定會有的,但我們可以練習將它快速帶過,學習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
平常心即是道,它不是深奧的理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書裡描述的62個心態重整練習才如此易懂並深植人心,我很喜歡裡面的手寫字跟排版,重點式的條例,看得出來出版社有在這部分下足苦心。

最後我想到那句熟悉的禪語: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無常前,任何的執著都顯得微不足道。沒有人知道意外跟明天哪個會先到來,因此才要更珍惜眼前的「現在」。或許還無法習慣不在意,但我們能選擇對自己溫柔。放下,不是突然什麼都不痛了,而是即使還在意,也願意選擇前進。
我們無法控制情緒何時來襲,但可以學會,不讓它決定我們的方向。
願我們都能在「習慣在意」之中,練習「選擇不在意」的自由,最終做回最真實的自己。
展開
人生折返點,喜歡自己多一點:從拚命努力到保有餘力,這就是我憧憬的生活!
讀者評分
5.0
|
2025/06/09
「你的人生,現在幾點?」──暫譯,志村流
志村けん・三笠書房

書中有個主題寫道:
「如果將一生換算成一天24小時,
那麼,72年的人生,
以一天來算,每小時是三歲。」

如果將人的一生變成一天,那麼現在的你,在哪個時區?

為了生活汲汲營營的我們,有沒有試著停下來,看著這條名為人生的賽道,想想自己至今經歷的種種?是什麼樣的經驗,構築成現在的自己?
這本書就像一段抒情的音樂,帶著你走入作者的獨特生活美學,只要願意,任何時候都可以是改變的起點。

📖人生的起跑點是加法

起初的人生是加法:學習知識、認識朋友、累積經驗、實現夢想。世界是廣闊的,機會是無限的,人生在不斷的吸收新知與充實自己中渡過。

📖人生的折返點是減法

世界是一個複雜的大染缸,我們在其中載浮載沉,汲汲營營。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開始了減法:減少慾望、捨棄無謂、放下執著、活在當下。學會放手,將身上的顏色洗淨,開始願意離開喧囂的人群,在一段留給自己的空白中,傾聽內心、回歸初心。

📖人生的終點是乘法

留下的不僅是物質,而是豐富的人生閱歷。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起跑時我們充滿希望,盡全力想抓到所有,回程我們一件一件放下,只留下最重要的事物與回憶,最難忘的從來不是終點,而是旅途本身。

📖在平凡中帶點不凡

書的本身就跟作者的生活一樣,在每個角落都適度的留白,循序漸進的調整改變,從模仿開始,到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方式。從食衣住行 ,身體到心裡,從外在到自己本身。
用一張張獨特的日系簡約、清新、細膩的照片呈現,優雅放鬆的生活模式,將日子一天天過成舒心的樣子,學著讓步調慢下來,感受生活的從容不迫,平凡的日子都會是值得過的每一天。

📖以自己出發 讓一切從容自在

在閱讀的當下,從中找回對生命的熱情與對明天的期待。
作者就像位溫柔的導遊,跟你說哪些景點不錯,哪些能放慢腳步欣賞,不必一路奔跑,放慢腳步,也是一種選擇。你可以跟著導遊一路前行,或是學習他找景點的心法,去探索屬於自己的鳥語花香。
只要在這個名為人生的旅途中能更喜歡自己一點,那每一條路跟選擇,都會是最美好的安排。

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泡沫【首刷限量附贈:「海之魅影」海報+全新番外特典〈泡沫之下〉!】
讀者評分
5.0
|
2025/06/08
海洋與陸地,不僅是迥異的兩個世界,也讓主角韓初恩與家人從此陰陽兩隔,而故事就在這破碎的虛空中展開,主角繼續他的人生,如同海浪般載浮載沉,不知要歸於何處,沒有靠岸的地方,沒有活著的意義。直到再次墜海,熟悉的銀色光影再度出現⋯⋯

「南嶼原有鮫人住,後以風濤居始遷。」
范學洙——《澎湖三十六島歌》。
澎湖的人魚傳說在漁民與詩人間口耳交流,筆墨相傳,染上豐富的歷史與神話色彩。以人魚為主題的故事在現今的市面上有很多,像是電影《那片星空那片海》,蔡依林的音樂MV 《甜秘密》等等,而作者Misa 的故事與筆觸在其中有它獨特的魅力與清新。
除了用澎湖的人魚傳說為背景,創作了專屬於台灣的奇幻故事,在閱讀的過程有身歷其境的親切感:這是在我們熟悉土地上如夢似幻的童話,如書名的「泡沫」般,在五彩斑斕、虛實之間遊走,它是傳說,但又何嘗不能是真實的呢?

「泡沫」也呼應了主角的心境,自從家人離世,美好的泡泡破滅,只留下名為現實的泡沫。他在世上就沒有一個稱為家的地方,體會社會的殘酷與人情冷暖,也對一切事物充滿淡然,因為關閉了情感,才不會再為此感到失望。但我仍覺得叔叔已經仁至義盡,自私的是主角的爸爸,拉著全家人陪葬,讓韓初恩承擔所有,在閱讀的當下既遺憾又十分心疼他。也希望在後面的故事可以看到他在朋友間找能回家的歸屬感,總覺得那棟房子大家的遭遇都很類似,或許命運讓他們註定在那裡相遇。很期待接下來的發展,會是一個什麼樣獨特的故事?

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如何停止不開心
讀者評分
5.0
|
2025/03/27
如何停止不開心?
這不是一個看完可以馬上解決問題的書,也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理性的將日常所感受到各種情緒分成14種內耗的慣性思維,並在分析完的最後告訴你如何去改善,改變不是立竿見影,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最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光是覺察到就已經是改變並前進的第一步。在閱讀的當下很多話都能引起共鳴,足以顯示作者在了解人們心裡與情感這一塊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能幫助讀者在認同自己的過程中,找回了平靜,自由與力量。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這是聖嚴法師的十二字箴言,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困難,有多少人卡在第一個的「面對它」,面對不好的情緒,大腦的第一個反應是壓抑與逃避,不允許有這些不好的感覺,在時間日積月累下,成為壓在心裡沈重的枷鎖,根深蒂固,以為自己是未雨綢繆,殊不知走到最後的極端是過度杞人憂天。適當的壓力使人成長,過度的壓力使人崩潰。

但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接受這些不一樣的情緒,負面的情感過了,才有理性去面對一切,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好好放下、原諒,並在之前的經驗中成長。擁有情緒不是壞事,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讓那些情緒出現,好好的釋放之後,再讓他們離開,最重要的是不過度批評,要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就是一段不斷探索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
在外頭汲汲營營,最終其實也只想獲得內心深處真正的平靜。練習把負面的情緒留在過去,把無限可能留在明天和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好好善待自己,不需要活在他人的嘴裡。

接受所有的情感,允許自己的情感豐富多彩,感受無法被控制,但我可以去選擇如何回應。放過自己,活在當下,學習成長,這就是我們,這就是人類——既脆弱,又堅強。
展開
同學會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2
劇情十分引人入勝,從最開始閱讀就營造出懸疑的氣氛,從頭到尾緊扣讀者心弦,彷彿身歷其境地跟隨主角瑪拉的步伐,一步步揭開謎團。小說的開頭便以一場神秘又詭譎的場景吸引讀者:雪山上的小屋、空無一人的房間、還留有餘溫的餐桌與閃爍的壁爐,彷彿下一秒就會有什麼不祥的事情發生,讓人無法抗拒地想要一探究竟。

主角瑪拉是一個複雜又立體的角色。她在高中時期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創傷——在廢棄醫院內遭遇蒙面人襲擊,這場經歷不僅在她的身體上留下了傷痕,更深深刻畫在她的心靈深處。多年來的手術與心理治療雖然幫助她恢復,但也讓她的大腦擁有了極短時間內察覺異常及記憶的能力,這成為她面對新危機的重要武器。然而,這種能力既是優勢也是枷鎖,因為它時刻提醒著她過去的創傷,無法真正擺脫那段黑暗的記憶,描述爸爸的部分更是生動到令人雞皮疙瘩,看得又難過又心疼。

小說的劇情鋪陳相當精彩,推理部分層層遞進,讓人不禁跟著瑪拉一同抽絲剝繭。瑪拉在收到同學會的邀請後,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聚會,卻沒想到踏入雪山小屋的那一刻,已經走入了一場精心設計的陷阱。小屋內的異常跡象——未收拾的行李、尚有溫度的刀叉、火光閃爍的壁爐,營造出一種既真實又詭異的氛圍,讓人不寒而慄。當那熟悉的咳嗽聲在小屋內迴盪時,瑪拉瞬間被拉回到過去的噩夢,那個曾經在廢棄醫院裡試圖殺死她的蒙面人再度出現,掀起新一輪的生死對決。

值得稱讚的是作者行雲流水的文筆,讓整個故事節奏緊湊又不失細膩,無論是場景描寫還是心理刻畫,都充滿張力。然而,稍嫌可惜的是整篇故事的時間軸有些錯亂,讓人偶爾需要回頭再讀一遍才能理清事件的前後順序。這或許是作者刻意製造的迷霧效果,增加閱讀的挑戰性,但也可能讓部分讀者感到困惑。

《同學會》是一部充滿懸疑氣氛、推理精采且引人深思的小說。它不僅僅是一場關於謎團的探尋,更是一段關於創傷與自我救贖的旅程。瑪拉的堅強與智慧讓人敬佩,而那個雪山小屋的故事,也將長久地留在讀者心中,成為難以忘懷的閱讀體驗。

感謝《商周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一流、二流、三流的提問術:發掘問題,激勵他人,改變行動力的48個提問訣竅
讀者評分
5.0
|
2025/01/08
「思維走在在語言之前。」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從一個人的交流談吐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考模式與格局。好的溝通方式可以讓對話更順暢,更可以應用在工作或是日常的場合,甚至是一生受用也不為過,而這本就是如此實用的書。
作者將與人的溝通技巧統整為以下三個:發掘問題、激勵他人、改變行動力,再根據這問題衍生出48個提問訣竅,書的內容跟書本想傳達的概念一樣,一目了然,資訊都排列清楚,沒有任何的贅詞,去蕪存菁的文字閱讀起來特別的舒服,不得不提一下目錄的排版,看上去一目了然,讓讀者可以快速閱讀到自己想要讀的部分,看得出來作者的用心,而出版社的編輯更是功不可沒,排版十分的乾淨清楚,特別喜歡在每一個小節的後面又再整理一次這一節的重點,更加深了閱讀的印象。

整本書想傳達的概念很簡單,卻又不容易做到:那就是先思而後行。先感同身受在提問,練習觀察周遭,將問題先在腦海整理過一遍再說出來。留意表情變化以及內容細節,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並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根據聊天的過程去做應對進退。

相信整本閱讀完並將它融會貫通之後,能讓溝通的過程更加的順暢,不再害怕突然沒人接話要怎麼辦,或是拼命想填滿對話的空白。這本書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用不同的切入點去代入對話,讓聊天更輕鬆方便,並迅速地達到目的。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流是先傾聽,感受他人的想法以及意思,並在腦海先思考並整理完,再作回答。

「溝通方式會暴露你的一切。語言是你思維的外衣。」- 阿曼達•帕特森。

有些人跟他談話很舒服,想繼續聊下去,有些人講話咄咄逼人,恨不得避而遠之。為他人而想,跟只想到自己,在聊天的過程都能察覺到。
我很喜歡作者的這句話:「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品質,能決定人生的品質。」
「說好話,做好事。」雖然可能是每個人都會說,但真正身體力行的人或許寥寥無幾。
在AI興起的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交流更加彌足珍貴。
讓我們從自身開始,一起做個有溫度的人。

感謝《商周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惡願清除居酒屋(首刷特典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1/07
好喜歡故事中應允者與否決者的設定,他們的存在注定會迎來一場宿命般的對決,一切都是取決於人們的貪婪,除非世界毁滅,不然他們的爭鬥不會結束。
應允者的出生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如嬰兒般純粹,都還沒體會過人的善,就先嚐到貪婪的惡,被無窮無盡的慾望給淹沒。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劉春桃的故事,有錢反而是個詛咒,再多的錢還是挽不回親人的命,只有自己靠努力掙來的錢才會珍惜,真是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最好範例。
很可惜試讀只有一部分,看不過癮,作者的文筆行雲流水,畫面彷彿都歷歷在目,有趣的設定讓人很想知道後續發展。
希望後續能看到更多的人性糾葛,因為這世界上除了人性的貪婪之外,還是有許多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的愛。
如果一開始有人對應允者釋出善意,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了呢?
展開
你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讀者評分
5.0
|
2025/01/02
在看這本書時,我哭了不知道多少次,好像內心深處有什麼打開,然後又溫柔的被擁入懷中。
這讓我想到之前我非常喜歡的電影《腦筋急轉彎2》,比第一集還要更深植人心,我最難忘的是當故事裡的阿焦抓著操作桿放不了手,眼角默默流下一滴淚時,在那短暫的靜默中,我也跟著哭了,彷彿看到我自己,在種種的壓抑下,也是那焦慮龍捲風的中心。那雙手為何就是不肯放下呢?是世俗的框架,他人的期許,還是自己設下的桎梏?
最後將焦慮的核心記憶拔掉,生出了原本被樂樂拋在腦後的所有情緒,所有人擁抱並接納時,萊莉才真正接受了自己:即使不完美,也獨一無二的自己。

在看作者的書時也是一樣的感受,它就像一面心靈之鏡,照出了我最脆弱還有連自己都沒察覺到的地方,那是一個被人理解和認同的感覺。而且清晰富有條理的文筆,不僅好閱讀又十分精準,彷彿溫柔接住閱讀當下的每一個人。開始發現自己隱藏的傷痛,即使可能無法癒合,也能放下並往前邁進。在閱讀的當下也開始不斷的覺察並了解自己的情緒,並教你如何做出調整,做出改變,讓這些過去發生的腳本不再被複製貼上到未來。

有一個我時常給自己設下的壓力,直到閱讀時才發現。
未來會試著代換內在的「必須」、「應該」等等的絕對詞,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感受並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不用接住別人的,那是他們的課題。唯有情緒過去了,理性才能長出來。
你不會永遠都被框架在家人認為的那個你,可以重新定義你自己。坦然面對當下的情緒,不用為他人找理由。
放下執著,放過自己,才有更多自由。

《你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很喜歡這本的書名,書中也時常用:為什麼?這個疑問句來理性的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先覺察到了,才能理解,才能好好療傷,與自己和解。
我時常很焦慮和害怕,而我的焦慮是來自自己的不自信,而我的不自信是被社會、被家人、被自己給壓抑多年導致。
即使很漫長,我也會把自己一點一滴的,好好愛回來。
即使忙於工作,也要適時停下來與自己對話 ,好好擁抱內心受傷的孩子,這些年來你都辛苦了。不論過去,現在,未來,不管做了什麼,也不需要任何證明,不用再害怕展現真實的自己,你已經很好了,即使不夠完美,也要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好好照顧身體,好好生活。
生活就是:「見你想見的人,做你想做的事,
愛你所愛的人,活成想要的樣子。」
展開
正念旅程:一段激勵內在潛能的啟蒙之旅
讀者評分
4.5
|
2024/12/10
他們踏上了一段旅程,除了探索世界的壯麗,更是探索自我的潛能,最後達成內心自在的平靜。很喜歡媽媽像說書人般與女兒ㄧ搭一唱的互動,媽媽是腦神經學家的背景也很有趣,不只是單純的正能量,還有專業的背景支撐,更具有可信度。覺得將無時無刻的都在思考的大腦裡具象化成一隻猴子很可愛,的確我們有時候雜亂無章的思緒就像一隻急躁的猴子四處蹦蹦跳跳。

「你一旦充分發揮潛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就能取得最棒的人生成就。」我很喜歡這一段話,原來我們的信念與思緒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用想法形塑未來,透過正能量的思想積極的創造命運,覺察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如此一來就能吸引好的事情的發生。

「身體變化是某個大腦結構活化所引發的,感受卻是表現在我們的身體裡。」克利絲蒂娜的故事令人有些傷感,我們也很常為了工作忙碌奔波時,忽略內心真正的聲音,有時也要適度的放鬆一下,舒緩心情與壓力,透過每天規律的冥想,感受自我與身體的變化,打開心胸,感受自己此時此刻是真正的活著。

活在當下,只有當下才是生命。

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昨夜的餐桌風景:直木賞名家角田光代喚起每個人最難忘的那張餐桌。【親筆簽名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8
食物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有些人只是為了溫飽,有些人是為了獲得滿足與幸福感,不管想法如何,它都是維繫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過年的圍爐,好朋友的聚餐,家人煮的一桌飯菜,或是一個人品嚐美食,這些平凡的日常是人們選擇過生活的方式。
餐桌上的食物不僅是給人帶來溫飽,它是來自家人的愛,朋友的關懷,自我的抒發,在這個餐桌上有了認識並聯絡感情的管道。

試讀的三篇我都很喜歡。
《明天的家庭》即使一家人為了生活各奔東西,但即使再怎麼變化,家人的羈絆仍是不會變的。
《滿足的間隙》重要的不是吃什麼樣的食物,而是一起吃飯會感到開心的人。
《重要的是基本調味料》人生也和做料理一樣,最重要的不是食材,也不是青春,而是你有多認真想做一件事,或許僅是灑上變化般的調味料,都能讓這一天有所不同。

《昨夜的餐桌風景》描述的了許多人們的生活故事,文筆簡單卻細膩,像好吃的食物一樣愈嚼愈有層次,彷彿書中的人們就在你我身旁,未來可能再回憶起,心裡湧上的暖流不僅是食物,還有一起吃飯的那些人們。

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心聲販賣所【親筆簽名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7
能聽到他人的心聲,真的是一件好事嗎?人是如此矛盾又複雜的生物,當下的情緒並不能完全的代表一個人,誰都會有自私或是不想被窺探的秘密,就像水一般變化莫測,它可以是一杯水,也能是包容所有的汪洋,一切都是看自己的決定與選擇。
一個人的真誠,不僅是聽他的心聲,而是看他的實際行動。如果忠於自己,不在乎別人看法,那聽不聽得到心聲也無所謂了。
《心聲販賣所》是女主找回自己,專注於自我的故事,很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展開
我以為大人不會哭:本屋大賞、山本周五郎賞入圍名家,用淚水銘記人生的缺憾與溫柔。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7
「孩提時代的我總以為大人不會哭,會這麼想的我,真的是個孩子。」
曾經是小孩的我們長大了,歷經世俗的洗禮,漸漸沒有了強烈的情緒波動,沒有了喜怒哀樂,所有的感受都是逼迫自己壓下,直到麻木,直到最後的最後,那根維持情緒的繩索斷了,潰堤的情緒不斷湧出,釋放完的當下才意識到:似乎很久沒有這麼輕鬆過了,似乎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是大人,而不能像個孩子一樣大哭一場。鎖住情緒的,是這個世俗的社會,還是不斷壓抑的自己?

書中的一個角色的話讓我很有感觸:我不會跟對方說「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這種話,畢竟每個人生命看重的事情,本就因人而異。

如果改變不了他人那就不用勉強,因為自己也不明白這件事在對方的心理孰重孰輕,唯一可以改變的只有自己,那或許也就是故事中的時田翼發現偷走自家庭院柚子的人,第一個反應不是像爸爸那樣先入為主的大聲斥責,而是到對方家裡想了解情況,畢竟只有自己親自去才了解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也因此回憶起離開他們的母親。

有些人被世俗捆綁,有些人與自己和解。目前閱讀的內容偏向你我身邊都會出現的日常,但或許就是如此貼近生活,加上作者對人物情境細心的描述,才會因為每個角色情緒波動,觸動內心深處的共鳴,交織成一個個令人感到心疼與心酸的故事,那是你,那是我,那是我們。

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3
若是你知道自己的生命會在何時結束的話,你會改變現在生活的方式嗎?
作者在書中的一段讓我很有感觸:我們懷念的方式是生活。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是不是原本平凡的日常都變得彌足珍貴?人們為了生活不斷的追求各種事物,即使得到了也不滿足,還想要求更多,這輩子都在汲汲營營的四處奔波。但時光荏苒,事過境遷,某一天的再度憶起,那些平凡的點滴隨著時間的薰陶,成為了心中重要的寶藏,每一次的經歷都是構築成現在的自己。我們總是會為了沒做過的事情後悔,作者提醒我們容易忘記,但要時刻提醒自己的事:把握當下,不要明天才做,現在就行動。

書中共分成四個章節:
1.《值得過的生活》
2.《為什麼聰明人會犯愚蠢的錯?》
3.《一切都井然有序》
4.《人海獨行》

每一篇除了引用各種案例外,還討論了從自身到他人,從生理到心理,從情緒到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令人深思,講述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我與世界,他人到自己,最終這都是一段與自己的和解之路。
在閱讀的當下我曾一度被「房間裡的黑貓」限制了思想,就像很多人陷入某一個情緒或是觀念無可自拔,就像被關進黑暗的房間,伸手不見五指,但有時候或許只要轉念,不被自己的觀念給框架住,比如打開窗戶,讓陽光照進來,一切都會不一樣,有更多無限的可能。
房間有沒有黑貓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面臨問題時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保持真誠、謙遜的心情對待他人,適度的放下,勿過度執著,不要跟別人比較,應該要看自己其實擁有什麼,幸福不是在於自己擁有多少,而是從別人身上獲得多少,心懷感恩,才能走出自我。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不用高潮迭起,只求無怨無悔,我愛的人們都能健康快樂,此生便已足矣。

感謝《寶瓶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心富:哈佛商學院金融專家,打破「成就至上」的致富心法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6
人的一生究竟要賺多少錢才夠呢?不斷的盲目追求財富、名利、成就,卻永遠也無法滿足,即使已經擁有很多,卻仍舊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填不了內心空虛的黑洞,只能不斷的向外追逐,所以人們這一輩子汲汲營營,究竟是為了什麼?

「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更為富足。」
——泰戈爾。
我們這一生並不是只有工作一件事要去做,而人的價值更不該單單用金錢與名氣去衡量。
家人、朋友、體驗到的人事物等等,都是無價的寶藏,不要為了追求金錢與名利,到最終除了錢,其他一無所有。
《心富》就是在訴說試著探索內心的安定,真誠的關愛與付出。放鬆看待每一個生命給予的安排,為每一個看似平凡的一天帶來一點不凡,或許能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找回心靈真正的富有。
活在當下,只有當下才是生命。

目前內容看到的的部分是作者其中一些對於心靈富足的看法,很期待看到後面不同角度的觀點,感謝皇冠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緋紅月亮的香氣:直木賞名家千早茜,氣味與執念的最高傑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9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取自宋朝文學家蘇軾《水調歌頭》。
活在世上,必會經歷悲傷、歡樂、離散、團聚,有人會離開,也會有人留在你的生命裡。就像天上的月亮隨著時間流逝,在陰晴圓缺裡不斷循環。而主角「滿」與調香師「朔」的相遇,名字代表月亮的盈與虧。看似迥異的兩人所迸出的火花,是不是也是生命的一種必然?
只有朔身上的香氣可以讓滿原本憤怒的情緒得到舒緩,或許滿常把自己丟在壓力裡而不自知,而朔身上的香氣成為了他壓力宣洩的出口。
我很喜歡作者形容香氣的畫面感,有身歷其境的感覺,能感受到大自然撲鼻而來的清晰,五感彷彿置身其中,十分輕透舒服。香氣不僅是味道而已,還包含了人們的各種情緒與慾望,香氣會讓人對彼此有最初始的印象,從那人身上散發出的味道可以初步判斷對方會是什麼樣的人。而調香師朔不僅能聞出那人當下的心情,甚至連暗藏的秘密都一覽無遺,更為故事增添不少魔幻的色彩,很期待故事中的三人在接下來的香氣委託中會遇到什麼有趣的事。
展開
不思議的傳話貓咖啡館:日本暢銷突破7萬冊!笑淚交織,這本小說真的有洋蔥!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5
時光一去不復返,有什麼話是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依舊沒有勇氣去說出口,還是從一開始就失去對話的機會,只能用流逝的歲月去思念。
為此,「傳話貓」的工作誕生了。牠們用尾巴捎來對方的靈魂,讓委託人傾訴深藏內心的話語,即使生處在不同的世界,也會有一群貓貓出現,將對方的思念捎來你身邊。

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話,以及深深的思念,有沒有機會傳遞給對方呢?《不思議的傳話貓咖啡館》就是一個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故事。

雖然試讀的內容很少,還停在一個耐人尋味的地方,但我很喜歡從貓咪出發的視角去看延伸的世界觀,從貓咪眼中,我們熟悉的世界彷彿帶有一個魔幻的色彩,生與死的世界,被貓咪稱為「綠之國」的現世和「藍之國」的黃泉之國。
而Café Pont咖啡館就是連接生與死的橋樑,裡面工作的貓咪們則是負責將思念傳給想念他人的各種人們。

即使無法理解人類的行為,比如為什麼這麼愛排隊之類,但想見一個人的心情,人類和動物,都是一樣的,很期待接下來的發展,相信會是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
展開
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遠離「操縱、暴力、虐待、自戀」的魅惑與傷害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1
每個人都有隱蔽人格,只是程度不同,在不同的環境扮演不同的角色,並滿足和適應各種的社會需求。為了適應環境,人們有時候會帶著面具來偽裝自己,而這只是人類演化下來的生存本能,進化論的黃金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
有些人以善良和真心待人處事,有些人會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而人的本性是善是惡一直存在的兩派說法,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好人與壞人,人性是複雜的,而它永遠會處在一個灰色地帶。
我相信大多數人是自私的,獲得利益是人的本能,而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初的人格特質隨著身處環境的與教育,是讓人開始培養同理心的起始,種種經驗成為現在的我們,矛盾又複雜的人類。但從過程中的獲得並試著給予,給予再獲得,如此循環,最後開始有了無私奉獻的心,或者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善與惡往往都是一念之間,一個微小的動作,決定我們成為哪種人的,並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最近的時事更讓我深有同感,永遠要保持善良,不要事過境遷,忘了初衷,成為你曾經最討厭的人。

人類並不是單純用善惡的二分法來劃分,就算是近年流行的MBTI也一樣,即使區分成16個人格,也有可能因為種種的歷練改變了對事情的看法,進而改變人格特質,人格具有適應性和穩定性,兼具多元性和靈活性,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勇於自己去探索自己的各種可能。

這本書探討了各種人格的案例,這些人有可能就存在在你我之間,俗話說明槍難檔,暗箭難防,可以傷人也可以救人,看似傷人的話可能促使你成長,看似鼓勵的話可能使你墮落,講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句話聽在不同人的耳裡可以有很多意思,或許自己已被情緒勒索都不自知,更甚者有些人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這本書除了能了解他人外,更能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認識,學習與這些人應對進退,作出調整和改善,並保護自己,增進自身的格局與思維,幫助大家經營並維持各種人際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有本事的人量自己,沒本事的人量別人,懂得使用的人,就能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感謝《寶瓶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隱性潛能: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教授,突破天賦極限的實證科學【附潛能提升秘訣卡】
讀者評分
5.0
|
2024/08/04
「反覆不斷的行為造就了我們。
於是,優秀不再是一種行為,
而是一種習慣。」
——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
貌似重大的突破,往往是小小的成就累積出來,日積月累,積沙成塔,每一天的進步與努力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隱性潛能,只要有恰當的學習機會與動力,任何人都能培養技能,創造出一番成就,潛能的重點不在於你的起始,而在於你走了多遠,以終為始,建立目標,堅持到底,重要的不是你是誰,而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喜歡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他的目標是讓這本書發揮鷹架作用,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傳承下去,不只是勇於去突破自己本身,更是發掘他人的潛能,學習看見別人的閃光點。
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意志卻是永恆不滅的,從人人為我,到我為人人,良善的循環會讓自己獲得更多,不管自己身處何處位置,這本書都能一生受用。即使不是天賦異稟也能憑著自身努力以及外界的建議去超越自我,創造巔峰,能夠成就一番作為真正核心是想要不斷進步的心態,像海綿一樣提高吸收力,不怕犯錯。
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就從現在開始。
超越昨天的自己吧!

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謎題師
讀者評分
5.0
|
2024/06/09
設計謎題是一門藝術,而主角麥克·布林克是一門藝術家,自從發生那場意外後,他看世界的感覺不一樣了。
醫生告訴他的腦傷讓他造成一個極其罕見的症狀,叫突發性後天選擇症候群,全世界僅有30個人有這樣的狀況,而他是屬於空間與機械學者症候群,他擁有照相機般的記憶力,過目不忘,還能做即時的數學計算,任何事情都能輕鬆用邏輯推理出來,解謎成為了他的興趣與專長,那是上天後天給他的天賦。

一個才華洋溢的女子犯下過失殺人案,網路卻沒有這女子詳細的犯罪紀錄,讀到的描述與本人大相逕庭,本人讓人感覺到既恐懼又黑暗,她究竟在害怕什麼?是什麼讓她有了這麼大的變化?才把自己給丟進謎團裡,連傳達給主角的話都要用暗號包裝,她的反應讓主角知道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她用一個謎題將他引進監獄,用一個暗號讓他越陷越深。
劇情就這麼跟著主角在抽絲剝繭中展開,每當好像解開一個問題,又會衍生出一堆問題,如藤蔓般錯綜複雜,而那盤根錯節的最後,答案會是什麼?

所有謎題都有一個合邏輯的模式,依照線索去推論自然可以得出答案。謎題越難,他會越努力破解,一旦開始解謎他就絕不會放棄,他享受在其中,這份熱沈也感染了我,數字開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可以有許多排列組合的遊戲。

然而,當故事進行到一半,一切開始複雜起來,很快的,他感受到一股勢力找上了他,那些人為了保護秘密可以不擇手段,愈查下去會愈危險。掌握真相是一個巨大的誘惑,這個秘密就像潘朵拉的盒子,得到真相的同時也會付出代價。作者鋪陳既精彩又刺激,好像自己也跟主角一樣一起破解,更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主角究竟被捲入什麼樣的陰謀。作者將劇情安排的極為巧妙,在有邏輯的基礎下加入一部分的魔幻色彩,卻又神奇的不違和,每當解釋了一層的同時又丟了一個問號,讓人更渴望得知真相,原來解謎的當下是讓人感到如此熱血沸騰,我彷彿成為主角麥可,跟著神秘事件埋下的謎語,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我放不下手中的書,一口氣把他追完,真是令人暢快。




感謝《商周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
歡迎來到奇蹟大飯店
讀者評分
5.0
|
2024/06/06
達爾葳妮(Dalwhinnie)在蘇格蘭語中是「相遇之地」,就是在此地結緣的意思。
而相遇的緣分,本身就是奇蹟。
作者行雲流水的文筆,在奇幻之中又帶了點現實的哀愁,讀到最後心中卻是滿滿的溫暖。大飯店的存在就是提供這些人生中迷惘的旅客們一個休憩之地,在這裡的一個個奇妙際遇中解開心結,找到繼續走下去的動力,而經理「滿郁」的故事也令人十分動容,這裡留給各位讀者細細品味。

「失敗也沒關係,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經驗,重要的是那之後,自己要能全然擁抱失敗的自己,才足以成為真正幸福的人。」
我很喜歡這段話,無論是迎接失敗,或是面對未來,都不會再逃避了。
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或是不如意的時候,但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就別浪費時間去後悔,傷心完了,難受完了,就整理好自己的情緒繼續前進。

而我們跟著主角,在這座大飯店展開了新的人生,一個她自己選擇的人生。

或許每個為了人生奔波的人們,都需要一個這樣的奇蹟飯店,有香甜的可麗露、一杯咖啡、一張柔軟的床墊,好好的沈澱、休息,再出發,又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