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母親節蛋糕
自然生態展
世界地球日
精品憑券折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品牌旗艦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ponian wang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2758)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6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ponian wang
189
則書評
189
本書評分
4
位追蹤者
520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8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171)
人文社科(69)
文學小說(55)
DVD(14)
電影(14)
童書/青少年文學(13)
心理勵志(11)
商業理財(7)
自然科普(4)
親子教養(3)
漫畫/圖文書(3)
外文書(2)
簡體書(2)
文學(2)
宗教命理(2)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2)
藝術設計(1)
社會科學(1)
飲食(1)
影視偶像(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
第 7 頁
第 8 頁
第 9 頁
第 10 頁
4
驅魔師套書組(梵蒂岡首席驅魔師的真實自述+從聖經到現代的驅魔實錄)
讀者評分
5.0
|
2025/04/04
宗教的根源
一開始是看到梵蒂岡首席驅魔師的作者頭銜才被吸引來閱讀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我對天主教的認知似乎太過於偏狹:將宗教與精神世界整個切離。受到震撼的應不只是我,應該還有將魔鬼理論避而不談的天主教神職人員及信眾們。之前將電影大法師當成恐怖電影也是極大的誤解,直到今日才得以澄清,原來它也是天主教驅魔師指導拍攝的一部真實電影,含有正式的天主教驅魔儀式!那麼,去除了魔鬼理論、驅魔儀式的天主教,跟原始的基督教義是否會有很大的差異呢?答案是肯定的!從本書可知,基督教傳播的教義就是基督降臨作為替人類贖罪,與解救人類避免成為魔鬼的徒眾,目標是上天堂而非墮入地獄。那麼,認識宗教—例如:基督教,是否應該更全面?從當時人們對魔鬼的恐懼及魔鬼的附身來理解:魔鬼也是天主所創造的,他們在世間為惡也是天主所允許的,但人們有選擇善、惡的自由,若是選擇與魔鬼為伍,將失去靈魂與上天堂的機會。
展開
5
山屋憶往:一個歷史學家的臨終自述(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6
賈德一生最後的記憶之旅
山屋憶往
作者從一位英國劍橋學者的視角,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憶歐美五○年代後六十年的文化變遷。這本書是他在得了漸凍症後,以兩年的時間口述完成的。在讀完後,除了對作者犀利的思想與文行合一的學術風範更加讚嘆外,也對批判歷史、文化認同、解釋歷史、理解歷史有更不一樣的看法與啟發。舉例來說,他反對利用猶太人受難的經歷成為建立國家的手段,而應強調猶太人其他更好的傳統。作者歷經五○年代的歐洲蕭條景象、六○年代的巴黎學生運動、七○年代的英國社會變遷、八○年代的美國學術盛況。他以猶太人的身分週遊其間,不僅參加過以色列的集體農場社會組織、捷克的反共產主義運動,最後歸化成為美國人。其家族歷史,可說是一部十九世紀猶太人驚心動魄的遷徙史;歐洲的猶太人從格格不入、不被接納,到自我防衛。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作者一生的經歷與性格,可說是百年來猶太人四處遷徙的無奈與孤獨。在讀這本書的同時,可說是跟隨作者回溯他一生最後的記憶之旅。
展開
5
石頭記:一位人類學家關於沉積、斷裂和失落的遐想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4
重新結合人與地球的歷史
作者親身遠赴北大西洋島嶼、格林蘭極地區,憑藉深邃的視野與豐厚的地質學知識,縱跨板塊移動、地緣政治、族群歷史、神話史詩、心理分析等諸多面向,以說故事的平靜口吻,敘說以地球變動史為主旋律的劇場下,人類活動的一瞬間。可這一瞬間,卻是不同文明的人群歷時數百年的血腥角力、人類對其他自然界生物生物無情廝殺的殘酷過程。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原來人的歷史與地質的歷史是密不可分的。更確切地說,自然界的山脈、冰川、礦石、風力、洋流是有其生命力的,而人類歷史是在自然界力量下被無形力量激發的。作者從兩位姐姐的突然去世,為撫平內心的惆悵,從昔日姐姐生活的地景出發,走遍天涯海角,試圖探索這股強大的無形力量。竟發現在時間的作用下,數千萬年乃至數千年才會導致地球面貌的大變動,人類卻往往忽視了他們,迷失在自己構築的愚蠢世界之中。最後,他憑藉著一塊石頭,追溯了驚心動魄的家族史,讓心情重歸平靜。
展開
5
洞穴公案:一件孝子殺人救父的駭人奇案,一場倫理與法律衝突兩難的中華法系思想實驗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6
打開理解中國古代思潮的一扇大門
此書帶我們重回中國古代,在禮教與法治的時空背景下,以不同職位官員的角度進行一項貫穿古今的法學思想實驗。在閱讀時,腦袋除了進行一場東方式的洞穴奇案外,同時兼具複習中國古代思想史的樂趣。如今,大多數的台灣學生都已熟悉西方法制,而對傳統中國古代政治哲學律法思想日益陌生;若能將此書當成是課外閱讀補充資料,則高中教科書中的「禮法合一」、「春秋決獄」、「德主刑輔」…等距離遙遠的法律概念,將不再是扁平、膚淺的記憶名詞,而能成為像西方「電車難題」般的思想實驗。更重要的是,本書作者將歷代重要學者、思想家對律法、禮法的概念,透過生動的口吻、環繞虛擬的洞穴公案呈現出來,讓平素對文言文生畏的台灣高中生而言,可謂是一大福音。就一○八課綱之下的高中歷史而言,解放了課本、鬆綁了記憶、瓦解了脈絡;在此關鍵轉型時刻,洞穴公案的問世,正是幫我們打開理解中國古代思潮的一扇大門。
展開
5
沖繩戰的孩子們:太平洋戰爭下少年少女成為士兵之路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6
殖民地人民的戰時悲歌
1945年發生慘烈的沖繩戰役,讓世人看到日本軍國主義者將沖繩人民當成是棄子的一種作法,而這慘烈的數十萬人死亡,也埋下了日本本土遭受原子彈攻擊的另一伏筆。在戰爭激烈時刻,孩童、婦女成為最脆弱的犧牲品。人權及生命價值都被愛國主義壓制,校長、老師也都成為國家機器的一部份。更悲慘的是,除了美軍的猛烈轟炸、強勢進攻外,原以為是本國的日軍竟也殘酷地屠殺村民、孩童。死亡如影隨形,親人轉瞬即逝,除了身體的劇痛外,殘存者還背負了精神上的巨大包袱與陰影。作者將沖繩被日本納為領土的經過及沖繩步入戰爭的過程,用翔實的資料呈現出來,也給朝鮮、台灣、滿洲國這三個在日本帝國主義控制下的人民提供了另一個角度的視野:被納入一個強大的、高文明的國家,是否就可高枕無憂地享受相同的待遇,還是在平時提供糧食,緊急時供作棄子,在地位上永遠是政治與利益衡量後的犧牲品呢?
展開
5
隱形大象的狩獵人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6
敘寫人類歷史的新方向
很慶幸看到這本書。首先,它改變了我對敘事的角度、方法與態度;其次,讓我看到如何將人的內在情緒表現出來;再者,讓我瞭解歷史只不過描寫了事件,卻沒有敘寫出最重要的感情、感覺與相互關係。再次印證了文以載道這句話,道不只是虛無或抽象的道理,其實充滿了豐富的人類情感。事實上,每個人都用他的精神生命力在寫歷史,只不過,都沒有被如實地記載下來。作者發揮了他的想像力、觀察力、敘寫力,運用了高度的詩意寫作法,非常精準且不濫情地將非洲莫三比克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戰爭、災難、疾病、悲劇…,用短篇小說的形式呈現,每一篇小說都有一個世界、一段壯闊的故事,讓遠在天涯的我們終於能夠放大放寬我們的視野,不是平凡的矯情,而是切身或圍繞在周遭的見聞。世界級的作家果然不同,科托用心與生命在感觸每個事件,消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後,再把故事生出來,讓我們看見活生生的真相!
展開
5
低眉集:臺灣文學∕翻譯、遊記與書評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5
跨越文史地人的台灣視角
依據副標題,本書分成三部分:翻譯、遊記、書評,作者從三部分介紹古今中外的知名作家對台灣的文學記憶。可說是篇篇精彩,一本看完愛不釋手。低眉有數種含意,我相信作者採用的應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彷彿將台灣文學用一篇篇的名作彈訴出來,餘音不絕。事實上,這本書隱含許多主題,看完後才會驚覺原來已經自修了好幾堂的台灣史,也正呼應了讀歷史不能受課本框架,而要漫溢到書信、傳記、小說、日記中,去看看歷史的真實面貌與感動。分享一下我看到的小主題:湖南作家黎烈文、安徽文人江亢虎、解析郁永河遊記、淡水與鍾肇政的小說、烏來…等。也許每個人在讀完後都會形成各自心中的小主題,塑造個人的閱讀地圖,那就是豐富的人文素養流入心頭的結晶。在讀完後我有幾個感想:一是受益於作者廣博的研究,很容易重新聚焦於某一時段的歷史,就好像打開時光通道,映入眼簾的是身如其境的重現時光。二是補足了許多歷史沒講到的人物事蹟,原來歷史是複雜豐富的。三是文史地人的結合,打破了學科的框架,樹立了真正認識台灣的視角。
展開
5
帝國的滋味:從探索海洋到殖民擴張,英國如何以全球食物網絡建構現代世界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2
重新思考帝國史
閱讀本書會得到幾個發現:一是大英帝國的形成與食物之間的緊密關係;二是大英帝國的擴張與國內糧食供應的關係;三是食物料理的演變;四是帝國主義的本質。通常,我們對帝國主義的認知僅限於用武力掠奪殖民地的資源。此書告訴我們:它為何要掠奪資源?掠奪哪些資源?掠奪資源之後對殖民地人民及對英國本國人民造成哪些影響?在飲食方面,如何對人民的日常料理產生影響?舉個普通的例子:現在我們在台灣嚐到的咖哩料理與傳統的印度咖哩是有很大不同的,台灣的咖哩風味大多受日治時期飲食的影響,而日本從英國那裡學來的咖哩料理,也與大英帝國的咖哩料理方式不同。簡單的說,印度人嚐到英國的咖哩可能會大搖其頭,因為已經加入大英帝國許多殖民地的獨特食物,例如來自澳洲的蘇丹娜葡萄、加拿大的蘋果、紐西蘭的牛板油…等。在閱讀後有個感想:哥倫布大交換只是個物種旅行的開端,帝國主義卻是糧食、食物、勞動力的大遷徙,雖然創造了帝國的富強根基,然而卻隱藏了許多殖民地人民的無限悲情。
展開
5
秦謎:秦始皇的秘密(二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2
重新解讀歷史
本書提出一個不太學術的推理原則,即:史書未記載的,僅佔歷史真相的冰山一角,其餘被忽略的反而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實;史書記載的,未必是正確的。讀歷史要撥雲見日,要在不可疑處存疑,避免陷入古人的侷限中。作者利用史料與出土文物逐一辯證,讓歷史人物重回歷史場景中,重新釐清一個個謎團。例如:秦始皇生父之謎?歷史上第一個皇后為何沒被記載?秦國的外戚為何沒在史書上留下記錄?作者化身為歷史偵探,帶領讀者一一解開這些謎團,且論證有力,只等待地下遺物出土來驗證了!以往,我們都將歷史視為鐵證,從不懷疑其中的漏洞與破綻。在閱讀歷史課本時,往往將之視為聖經,必讀透之方能拿高分。但是往往訓練了一群沒有想像力與思考力的學生,證據雖然重要,但是,人可以憑著理性、感性去挖掘歷史真相,還給歷史人物一個本來面貌,打破教科書式的一言堂觀點,應是讀完作者這本書後給讀者的最好啟發!
展開
4
繁花(全新修訂布面精裝典藏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7/13
繁花落盡
以往的歷史講文革通常都以十年浩劫來帶過,但在看完此書後,歷經文革以前、文革初期、中期、晚期與文革結束後,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遭遇。當時的中國人民置身於歷史漩渦中,失去自我、財產、隱私、尊嚴、身份,甚至青春。在書中三位男主角與其周遭的女性在時代洪流下,建構出萬花桶般的奇幻愛情與肉體故事,最後在最美好的時刻,令人難以置信地紛紛落幕,讓人感嘆人事的無常。1949年之前的上海,是中國人文薈萃與商業發達之地,也是日本、國民黨、共產黨必爭之地。在1949後,久居上層的知識菁英與商業鉅子慘被打壓,1966年之後,景況更慘,被批鬥抄家,甚至下放監禁勞改。年輕的一代,在鬥爭完別人之後,輪到自己上山下鄉,失去人生的方向與目標,成為歷史的一頁空白與嘆息。在文革後,資本主義回來了,大眾瘋狂,但是書中的男女主角像是一株株漂亮花朵與植卉,失去傳統的文化沃土,注定無法持續綻放亮眼的色澤。
展開
5
阿道夫.H:希特勒,一個獨裁者的一生(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3/31
最大的倖存者標記
常有人說讓希特勒成為藝術家或讓他不僥倖被暗殺,德國就不會成為二戰的罪魁禍首,我不這樣認為。在看完這本精彩的希特勒一生傳記後,我發現希特勒有幾個特點:他一直對藝術與建築保持高度興趣、喜歡接近人群、樂於主宰他人、不顧別人的感受、堅持自己的想法並貫徹到底。若說他的天分是演說並蠱動別人,事實上是反映一戰後德國人民的屈辱及將猶太人當成替罪羔羊的一種群眾心理。若用時間的脈絡分析,可以看出希特勒崛起的時間軸正好與德國往外擴張、迫害猶太人的腳步是相符的。我們一直認為希特勒的獨裁主宰了納粹德國的戰爭步伐,忽略了德國群眾、國防武力在背後的推波助瀾。當希特勒走向垮台時,他們也逐漸銷聲匿跡,從納粹的身份轉為士農工商。希特勒的獨裁與暴行正是戰機身上最大的「倖存者標記」,讓我們誤認為他代表了所有的罪惡,讓其餘部位完美無瑕—那些當日助紂為虐的眾多德國民眾。
展開
5
海風酒店
讀者評分
5.0
|
2024/03/24
從族群的起點出發看歷史
文字,承載了很多的記憶與情感,但不是唯一。
許多太魯閣族的歌謠裡保留了更多的智慧與歷史,讓我們見識到這本從族群為出發點的史詩級鉅著。
從卡拉OK到酒店
從山林到水泥廠
從傳說的時代到巨人的死亡
從部落到都市
我們習慣從進步的歷史軸線觀看與評價,反而失去了最真實的自我定位
當我們放棄了最純真時,換取了物欲的那一剎那
傳說的年代就一點點的消逝
年代表上只會剩下文明的標記與不會感動人的神話傳說
這個了主題而主題的年代,為了台灣而台灣的敘述,消滅了各族群的真相
海風酒店反而是重塑了從日本入據以來,漢人文化在台灣東部的擴散歷史
花蓮,是今日各族群相容最和諧之地,表面上一團和氣
但在過去,族群間的爭戰與衝突不斷
海豐地名的由來,從太魯閣語才會發現其真相
水泥廠,決不是一座休息站就可以抹除其過去所帶來的撕裂
在看完小說後,重新思考一下:沒有山豬的地方,是要如何生活?
展開
4.5
剩餘靈魂的收藏者:巴西日常革命的田野筆記
讀者評分
5.0
|
2023/08/14
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說是《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下集。相同的是,兩位作者都是記者,且都記載拉丁美洲的實況;不同的是,上集控訴的是新帝國主義的壓迫,這本《剩餘靈魂的收藏者》是讓無數巴西人民自己的聲音讓讀者明瞭:新帝國主義的壓迫沒完沒了,滲入人民的血液中,不斷地殘毒無辜的人們。作者厲害的是,能讓這些數不盡的悲劇人物向他傾吐一場人生的高低起伏,無窮無盡的惡夢在這些下層人民的靈魂深處翻攪;更厲害的是,作者彷彿透明人般不帶一絲評價與控訴,就讓讀者心中明白這些罪惡的根源;最厲害的是,作者在讓這些底層人民訴說無盡悲苦的人生哀歌時,讓讀者發現這些可憐靈魂的高貴之處。在讀完後,發現每一個可憐人都有其動人的一生及可貴的故事—端看你如何或從哪一個角度陳述。作者除了讓受訪者發聲外,還盡量以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及看待問題。這才是最難的,也難怪國外最厲害的史家很多都是第一線的新聞記者,而不是坐在圖書館裡的學者(例如我)。
展開
5
北京法源寺(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珍藏版)
讀者評分
5.0
|
2023/08/10
雖然只是一本小說,在看完後,卻讓我更瞭解戊戌變法。從康有為、梁啟超到譚嗣同,彷彿就在我面前述說整個驚心動魄的事件。
康有為是先知,梁啟超是志士,譚嗣同是烈士,各自在中國轉型期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譚嗣同死時才三十三歲,卻已擁有透徹的思想、成熟的見解、高超的品格。他的決命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見證他赴死的氣魄與期許。
往後的中國,有的因譚嗣同之死,知道改革不可行而走向革命,如蔡鍔;有的堅持君主立憲而走上復辟,如康有為;有的從君主立憲走向文化改革,如梁啟超。
也許有人說譚嗣同是為了怕牽連家人而赴死,不全是為了改革失敗而赴死。但在刑場上,他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讓我更相信他是為改革事業而赴死,將自身當火炬,期許照醒世人的迷濛之眼。
小說裡穿插很多歷史人物的交遊及思想的辯證問答,融會了作者的高超功力與想像。相信讀完後,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歷史課本中少了譚嗣同這號人物呢?
展開
4
大江大海騙了你:李敖秘密談話錄
讀者評分
5.0
|
2023/08/03
先後看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與《大江大海騙了你》兩本書,其實可以約略看出一九四九的重要性;前書描繪出了時代的氛圍,後書則將時代中的故事聚焦並還原其意義。在讀完《大江大海騙了你》後,大概可以看出中華民國失去大陸的原因。而真正影響我的,是作者的史觀與史論,姑且不論其對錯,卻是我們重讀歷史、還原歷史的一個重要起點。不要被國家、黨派、族群賦予的意識形態操弄,不要對不起自己最純真的良心。反觀現在社會,成群結黨,互相安慰,依偎取暖,黨同伐異,將學術視為工具與武器,違背了知識與真理,甚至成為謀財成名的利器,真對不起文字的發明者。另,很多知識背後的虛假被揭穿後,人才會得知真相,才會成長並佇立在遼闊的天地之間,無愧於萬物與生民,這才是一個知識份子的起碼認知。書中有許多作者對他人的評價,我們可以看看,不一定要盡信,也切忌不要模仿,因為這把大刀可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的。
展開
5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新裝珍藏版)
讀者評分
5.0
|
2023/07/29
一九四九,從長江退守到大海上的島嶼,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慘痛的記憶,卻已逐漸消亡在歷史的洪流中了。書中羅列許多戰爭及逃難中發生的悲慘故事,作者以文學性的筆觸將這些人、事、物兜在一起,讓我們在想像與證據兩大翅膀的承載下,回到那滿目戰火、遍地災民、成群餓殍的殺戮時空。在書中,國家、黨派、族群、職業等「人為印記」都被抹去了,剩下一個個「人」的故事:他(她)離開了家鄉,被迫在戰爭機器下做違心之事,親離子散、生離死別,轉瞬數十年寒載,只剩下破碎的人生與悲慘的境遇。在時代巨輪的無情碾壓下,成千上萬個悲歡離合,造就了任誰也想像不到的人間慘事。七十四年前,三大戰役已近尾聲,太平輪已在小年夜沈沒,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第七艦隊載著美國海軍陸戰隊駛入馬尼拉灣基地。誰也沒想到這悲慘的故事只是上集,續集正在島內醞釀上映。如今,當年這批少年兵及其家眷已凋零殆盡,但這些故事應會被後人用含著淚的聲調不斷訴說下去。
展開
4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讀者評分
5.0
|
2023/07/29
一九四九,從長江退守到大海上的島嶼,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慘痛的記憶,卻已逐漸消亡在歷史的洪流中了。書中羅列許多戰爭及逃難中發生的悲慘故事,作者以文學性的筆觸將這些人、事、物兜在一起,讓我們在想像與證據兩大翅膀的承載下,回到那滿目戰火、遍地災民、成群餓殍的殺戮時空。在書中,國家、黨派、族群、職業等「人為印記」都被抹去了,剩下一個個「人」的故事:他(她)離開了家鄉,被迫在戰爭機器下做違心之事,親離子散、生離死別,轉瞬數十年寒載,只剩下破碎的人生與悲慘的境遇。在時代巨輪的無情碾壓下,成千上萬個悲歡離合,造就了任誰也想像不到的人間慘事。七十四年前,三大戰役已近尾聲,太平輪已在小年夜沈沒,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第七艦隊載著美國海軍陸戰隊駛入馬尼拉灣基地。誰也沒想到這悲慘的故事只是上集,續集正在島內醞釀上映。如今,當年這批少年兵及其家眷已凋零殆盡,但這些故事應會被後人用含著淚的聲調不斷訴說下去。
展開
5
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
讀者評分
5.0
|
2023/07/27
在讀完這本書後,深感考古與文獻結合的重要性,又讚嘆作者超強的綜合解釋能力。歷史理解是在深度閱讀、考察、研究的過程中相隨而生的,就像書中對墓葬、甲骨文、青銅器的理解。歷史解釋更是史家在繁瑣的考證、無窮的辯難後,窮畢生之力讓古代幽微史事揭露一絲若隱若現的面貌。尤其艱難的是,在龐大的人祭、人殉、奠基殉人的考古現場,連起一條條強有力的線索,重塑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商朝的神權統治與統治手段,重新詮釋商周之際的重大變革。作者先蒐羅考古證據與近人的研究後,再以謹慎委婉的筆調寫出震撼人心的結論,讓人不得不重新反思商周歷史中各個啟人疑竇之處。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跟著作者親臨商人的殘忍祭祀現場,聽聞人牲悽慘尖厲的呼號,浮現墓坑中絕望哀痛的垂死掙扎。在那個神靈主導人事的世界中,周人從追捕羌人到推翻帝辛,以天命取代上帝,學習商的文字,抹去不堪與殘忍的記憶。這本書,把這些都補上並還原其面貌,真可說是研究中國歷史必讀的一本好書!
展開
5
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全新審訂版)
讀者評分
5.0
|
2023/07/17
作者以說故事的口吻帶領讀者回到1661年春末的一場歐亞大戰:鄭成功率大軍進攻台灣。看似老生常談,卻從史料考證中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史實,打破很多傳統看法。首先,十七世紀的西方科技並非決定戰場勝敗的關鍵。雖然文藝復興城堡與側舷火砲在戰場上具優勢地位;但軍隊紀律、戰術與天意仍佔有決勝負的作用。事實上,主帥的性格及人際關係是整個戰局中的靈魂。以往,在講述台灣史往往忽略了地形對熱蘭遮城之役的關鍵作用,也省略了糧食補給對兩方的重要性。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原住民似乎抽離了戰局,成為近乎獨立的第三勢力,讓我隱約找到從原住民觀點觀看歷史的一個起點。最後,讓我體悟的是:影響歷史的因素是相當複雜的,後人往往從結果回溯歷史,自以為找到所謂的史源或脈絡,然後發展成一家之言,這可能是作者在花費無窮心力,盡可能描述的攻台之役後,所能粉碎的歷史命定論。
展開
5
1661國姓來襲
讀者評分
5.0
|
2023/07/13
以往的歷史教育,是以建立或培養民族意識為主要目的。但在超越國界及以培養人文素養為訴求的現代,訓練學生或引導老師從多元史觀的角度思考應是當務之急。有別於以往民族英雄面貌的正氣凜然,書中的國姓爺戴上奇特的鐵面具,隱藏其奇特的面容,打破一般人心目中白面書生的美好畫像。作者憑著末代長官揆一、測量師梅氏及其他記載,加上富有想像力的漫畫技巧,重現了第一場決定台灣政權交替的生死戰。有別於歷史課本的生硬與抽離,作者創造了一個真實與想像交融的時空,賦予主角生命力,再度將歷史事件重新上映。從荷蘭人的角度來看,國姓確是入侵者。在荷蘭人的筆下,國姓是令人畏懼的、兇殘的。這些敘述再度引起我們思考:鄭成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十七世紀明清之際的戰爭塑造了他,他戰勝了熱蘭遮城守軍,卻在約五個月後猝然離世,留下後人心中許多謎團。讀歷史的樂趣在於發現問題、思索解答與重現歷史。這本漫畫可以提升研究歷史的興趣,不僅讀史的樂趣更上一層樓,更實踐了現代人文素養中的多元史觀。
展開
共
10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
第 7 頁
第 8 頁
第 9 頁
第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