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10
user-img
馬光廷

605則書評

605本書評分

29位追蹤者

136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60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Coders: The Making of a New Tribe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
讀者評分
4.5
|
2024/09/11
本書書評我有投稿至天下《獨立評論》,有興趣請自己google~〈寫程式曾被認為是「女生才做的工作」!回顧20世紀「碼農」的歷史〉
展開
AI時代的現金戰爭:通膨、銀行倒閉、金融詐騙……當金錢只剩一組數字,如何在「無現金社會」保護自己的雲端財富?
讀者評分
4.0
|
2024/08/31
(1)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是近幾年很紅的關鍵字,很多新創提出新穎的方式,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顛覆傳統的金融體系,達成普惠金融,讓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金融服務。如果剛好也在金融服務業上班,金管會也會請從業人員落實公平待客的原則。我剛上大學是2010年代早期,當時台灣越來越受到矽谷文化的影響,孵化器和創業投資越來越普及,很多大專院校也設立了創新實驗室這種鼓勵大家勇敢創業的單位,年輕人對新事物總有熱忱,所以與startup相關的社團也有所增加。社長會邀請創業有成的學長姐回來分享自身的經驗,鼓勵大家趁年輕不要設限,積極嘗試把夢想轉換為新的商模,就可以帶給社會正面的力量!

在這種朝氣蓬勃的學院生活中,我潛移默化之中也對新創充滿興趣,雖然從來沒有參加過這種社團,進社會以後也從來沒有考慮去新創上班,但直到現在,每天還是會習慣性去《數位時代》看一下跟新創有關的新聞;瀏覽AAMA和Appworks的名單;有空時會聽創投公會的《創創燒》,聽台灣創業家跟創投家之間的對談很有趣,創業家的故事總是百聽不厭,又是台灣的視角,可以對我們國家整體的市場和趨勢有另一種了解。新創的存在就是要解決某種需求,而當前的市場卻無法滿足,因此認識他們也等於觀察社會的變化。每次讀完或聽完其故事,心底很佩服他們的行動力,為了社會的進步而努力不懈。

還有另一個管道可以一窺正在進行中的社會變遷,就是去104逛一逛,看看有哪些新設立的公司,或者大集團正在徵求哪些職位。這兩三年最明顯的當然就是AI的職缺明顯增加,同時也可以參照Dcard的討論,就會知道礙於市場規模和傳統製造業為主流的思維,使台灣在軟體方面無法給予頂級人才優渥的待遇,所以科研人才還是會往矽谷移動,台灣就聚焦於比較下游的應用層面。舉例來說,有的金控職缺就很吸睛,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科技公司在徵才,他們希望找到資訊人才協助醫療金融等應用,滿足台灣老齡化的需求,也有專門找區塊鏈的人才,希望將這項新時代的技術融入既有的金融體系之中。

(2)生活中的支付圖靈測試
如果有在關心新創的消息,應該對於金融科技不陌生,包含放貸、信用分析、交易安全、證券投資等各式各樣的金融應用。其中最經典,也是最成功的領域應該是「支付」,這個很簡單的動作,以前只能拿現金支付給對方,現在有琳琅滿目的支付選擇,已經多到讓人有些無所適從。去麥當勞買一份豬肉滿福堡加蛋當早餐,以前很簡單付現金就好了,現在每一次結帳都像反向”圖靈測試”,檢測我們是否已經成為機器人,可以機械式應答如流~

要先選支付方式:櫃台or機台;現金or信用卡or電子支付;透過哪一個平台? 街口、Line Pay、全支付、悠遊付、台灣Pay? 結果常用的服務本商家不支援;去不同賣場要切換不同的app,我去全聯還是分不太清楚pxpay和全支付的差別,每一間通路的系統都要重新熟悉各種專有名詞。小七要開openpoint,順便開通icash pay。通常問完一輪店員已經很急了,後面又有人在排隊,請支援收銀! 現代人都習慣frictionless,排個隊都沒耐心,結帳前自己最好先把每個app都開好,不然彷彿就會聽到後面不耐煩發出嘖嘖聲,結帳變得要像短影音一樣十秒完成,好一個加速的社會。

疑怎麼還沒完啊?

發票你要印出來還是載具? 載具要存手機還是非共通性載具? 要打統編嗎? 簽單要印嗎? 集點要嗎? 終於經過一連串的問與答,證實自己是真實的機器人,難怪星巴克積極推出機器人barista,真人店員好煩哦! 在杯子上畫什麼笑臉裝熟啊,動作又慢吞吞!! 結完帳腦袋很痛,就像五月剛出版的《班雅明傳》的封面,連表情都一模一樣…又隨即轉念,沒關係啦放輕鬆,生命與心靈什麼的不重要,社會一切都用錢定價。

剛剛欣賞了「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科技”化繁為簡”,把現金交易這種過度複雜的行為,簡化為一連串嗶嗶嗶,多麼的流暢優雅啊,購物完成後再將一切匯入app分析自己的消費行為。在不同商城註冊的個資也獲得妥善利用,可以不漏接幾倍的現金回饋和折扣訊息,我也(被迫)同意接收合作夥伴相關的商品資訊,相信企業會保護好個資,以利廣告精準投放。

同樣的事情每天都要重複好幾次。從去年開始我明顯感覺到買東西變得好困難,我雖然很愛看科技的內容,但有時候都覺得文本使人過於靜態、懷念類比時代,在某些層面刻意抗拒變化,變成科技術語定義的late adopter。其實直到今年初我才正式開通載具,花了一個下午去看《袋鼠金融》和理財媒體的介紹,才終於知道載具到底是什麼。這時候也才感受到所謂被科技拋下的感受,覺得整個支付體系真的滿混亂的。連我們這種相對年輕的人都要花許多心思適應,非數位原生代情何以堪? 難怪時不時就會看到阿伯阿嬤跟收銀員抱怨:「為什麼一定要app才能積點? 到底要按哪裡呢? 怎麼那麼難用啊?」 收銀員就一臉厭世。心裡默默發誓,一定要終身學習!

加上去年出國玩,幾乎全程都用信用卡付錢,在機場換的外幣差點浪費用不完,對於目前電子支付背後的整個產業鏈就更好奇了。以前經濟學學過貨幣政策、貨幣的價值這種理論,另外我認知中貨幣是政府發行的一種交易媒介,沒想到生活周圍出現越來越多神奇的私有「貨幣」,從加密貨幣,到Line Point這些企業體自行發行的貨幣,很明顯貨幣的形式已經產生變化。

另一方面,我在台北金融街上班,連號稱台灣華爾街的路段實體銀行都裁撤掉了,原本銀行租用的空間很大,現在辦公大樓一樓空蕩蕩,數位銀行取代實體分行已經不可避免,人去樓空散發一種孤寂感。幾年前還習慣拿存摺去銀行刷,現在每天想到隨時可以mobile banking,甚至mobile investing,看看薪資是否入帳了,才可以轉一部份去定期定額買ETF,思索是否要加碼0050或0056? 還是來買美國REIT? 投資真的滿好玩又深奧呢,難怪暢銷書都是理財書。

去年旅遊回國後,照往常每周都要檢查一下當週的財務支出,赫然發現兩筆合計約三萬的支出,交易備註只顯示一串數字。左思右想沒印象,決定還是致電洽詢,服務人員跟我說轉帳對象是m-i-d-j-o-u-r-n-e-y,我拼寫後嚇到,midjourney,不就還好我有追蹤AI新聞,瞬間起雞皮疙瘩,生平第一次被盜刷了! 趕緊研究一下申報流程,銀行追蹤一個月以後確定盜刷,把錢退回來。我沒有在編故事哦~

今年開始政府和金融機構鋪天蓋地宣傳反詐騙,捷運上全部都是反詐騙的宣導,廣告文宣也充滿各種警示,那些在東南亞詐騙的台灣人實在太丟臉了。就連我加入的一個小水果餐車老闆的Line群組,每周都有詐騙機器人加入,就能深刻感受到整個金融支付體系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了。還有,Whoscall真的是台灣新創之光啊!

(3)支付產業鏈的真相
有時候讀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釐清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這一本《AI時代的現金戰爭》出版於2022年,英文名稱比較能傳達書的主旨(Cloudmoney: Cash, Cards, Crypto and the War for our Wallets),本書深入探討今天整個金融體系如何運作。先說結論,雖然自己對金融不陌生,這本書依然讓我學到很多新知識,它把零散的金融概念整合在「支付」這個主題上,讓讀者了解整個支付產業鏈的幕後祕辛。金融業是資本主義的成果,它的本質就是「移動資金,抽取手續費,使資本有效率的流通」,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但人類社會很複雜,所以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會產生各種變形,中間機構想辦法從中收取更高比例的”租金”(經濟學用語叫rent),害金融消費者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完全一個簡單的支付行為。

原始人類最初的支付是以物易物,後來隨著文明進步,商業行為日趨複雜,就產生了貨幣,用鈔票和貨幣承載價值,隨著科技進展,人們漸漸改用信用卡,現在又變成用行動支付。不管是科技公司或金融機構,他們都希望扮演資金移動的中介機構,中介機構的存在就是建立一個讓陌生人可以互相信任的框架,讓彼此的資金順暢的移轉,金融機構也已經成為社會運作的基礎建設。這個產產業有很誘人的利潤,根據尼爾森統計,三間信用卡公司Visa、Mastercard、UnionPay就佔據全球購物交易量的39%、24%、34%,難以想像全世界的購物金流都要經過少數幾間公司的作業系統,但這種高度集中的支付體系正是當今的事實,所以如果其中一間資安系統有漏洞,可能就會導致數億百筆交易遭受影響,嚴重的話也可能使全球陷入停擺。

2015年開始,Visa公開宣稱要讓世界在2020年以前逐步淘汰現金交易,相信你也有看過廣告,表示現金是一種病毒和細菌的傳染媒介,儘管研究指出日常用品可能比現金還髒,但這個公關宣傳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PR案例研究,適逢Covid-19推波助瀾,它成功讓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相信了現金是一種過時且骯髒的歷史遺留物,進入數位時代理應全面淘汰。它也宣揚現金會導致犯罪行為,例如難以追蹤洗錢的金流等。

(4)現金的不可取代性
這正是本書作者試圖破解的迷思! 本書作者布萊特.史考特以前在倫敦金融城工作過,對於金融體系有第一手的見解,他是金融業的另類人類學家/記者/作家,用白話方式向讀者解釋隱藏於金融體系背後不欲人知的真相。史考特目前是英國金融創新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這是一間研究金融議題的智庫。他這本書的論點讓人耳目一新,因為他反其道而行,他提倡在益發數位化的時代,更應該努力保留現金這種古老的交易方式,因為現金的存在對於窮人來說很重要,現金是開發中國家和貧窮人口賴以維生的金融工具,若將其廢除,反而會讓他們被排除於金融體系之外,造成更嚴重的資源不均。

史考特的論證非常扎實,他引用了學術研究和多方來源,論述現金的好處。他打了一個比喻,雖然現在已經有高鐵和汽車,你應該不會希望腳踏車徹底消失吧? 腳踏車對很多人來說是最方便的出行工具,對於全球暖化也有好處,只因為汽車的速度最快,就廢止腳踏車,似乎有違比例原則。史考特想要證明一件事,就是將現金妖魔化是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有意為之,因為當現金消失了,所有人就都要轉而依靠中介機構,這些企業體就能強化對於經濟體系的掌控。在極權國家,政府也在背後扮演推手,因為這樣就可以更容易掌控人民的一舉一動。試想一下,當一間銀行掌握了你每一分錢的動態,就有機會任意的限制一個人的所有行為,例如對中小企業中止借貸,放任其破產,只要它評估這樣可以利潤最大化。

(5)行動比語言更響亮
本書後半段也有介紹加密貨幣,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機制,它帶動了2010年代至今的另一波”貨幣戰爭”,各國中央銀行也開始研擬央行數位貨幣的可行性,這些很前緣的趨勢都可以在書中讀到。作者對未來持謹慎的態度,他提醒區塊鏈雖然理論上有顛覆的潛能,但他看到的是既有的金融體系正在積極將這項技術納入旗下,國際級的金融機構希望用這項技術進一步擴充版圖,因此換湯不換藥,金融體系有可能終究仍為少數的公司或機構所掌控。正因如此,現金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他希望讀者能夠理解現金的地位,並呼籲政府當局保護好現金的存在,才能讓人民享受更全面的金融服務。

若你想讀比較技術性的分析,可參考〈In defence of cash: a review of Brett Scott's 'Cloudmoney'〉一文,評論者是一間英國的智庫Autonomy Institute,專門研究經濟政策,希望透過報告和諮詢打造更理想的社會,讓世界離烏托邦更進一點。

想藉此留個關於”閱讀”的註記~我以前超愛讀這種智庫出具的研究報告,甚至一度想以此為職涯,透過各種research來推動社會進步之類的,年輕人天真浪漫的想像。研究所時大量閱讀這一類research paper and report,對這種類型的閱讀也有一番心得值得分享,跟平常書籍的閱讀不太一樣。撰寫本文讓我回憶起一些年輕時的理想,真的很可愛又很傻哈哈,難怪老人都會嘲笑年輕人不懂事。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Now I totally agree.
展開
Read Write Own(博客來獨家限量美國來台「NFT生成式藝術卡」):開啟WEB3新局的區塊鏈網路趨勢與潛能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7
台灣是個科技島,所以跟科技相關的書籍包山包海,博客來的分類也很細緻,我不定期都會上來滑一滑,看一下有哪些新書出版,或者往回檢視這幾年是否有漏掉哪些優質讀本。從小就習慣在這個平台上查書和(偶爾)買書,沒想到這個平台已經存在要30年了! 1995年創立時適逢網路開始普及之際,當年使用者連上網路只能讀取陽春的網頁,最初連橫幅廣告都尚未出現,使用者對於能夠快速搜尋資訊嘖嘖稱奇。

這時候的使用者只有少數一群先行者,大夥對於網路的未來滿懷憧憬,此時的網路結構是協定網路,它是開源又屬於社群的,全球資訊網和電子郵件這些最重要的協定都是網路最早期的發明,當時所有人引頸期盼,打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internet。網路有機會打造一個人人平等的新時代,經歷過20世紀的風風雨雨後,以網路迎接千禧年的到來,人類文明似乎即將跨入新的紀元。這個時期被稱為Web 1.0,使用者只有讀取(read)的功能。

電子商務在2000年以後蓬勃發展,部落格也在此時開始興起,讓每個使用者都有一片小天地,在網路上盡情書寫。2004年臉書創立,2005年Youtube上線,讓文字和影音創作的門檻大幅降低,網路自此進入Web 2.0,使用者擁有讀取與寫作(write)的能力。2007年iPhone讓人開始低頭滑移動裝置,網路藉此徹底滲透21世紀人類的生活,從物理世界到虛擬空間,我們已經離不開網路,所有事物都若有似無的被聯繫在一起。

科技究竟是好是壞? 聰明的人懂得掌握每一次世代交替的機會,善用網路對個體的賦權,發言權不再由傳統的媒體壟斷,每個人都能夠隨心所欲的發言,2010年代內容創作百花齊放,網紅產業取代演藝圈,素人成為網路使用者的焦點,進而打造一整個圍繞網路的生態系,包含社群媒體行銷、社群經營等各種新興職業。

去中心化是網路推動的其中一個浪潮,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想經營自媒體成為影響者,粉絲達到一定人數以後就有機會帶貨和業配。傳統媒體仰賴資訊的稀缺性,廠商需要購買廣告才能觸及消費者,網路打破了資訊傳遞的壁壘,廠商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藉由贊助優質創作者的方式,相輔相成,讓創作者獲得收入來源,優質商品也能在網紅個人魅力的加持下,精準分享給最理想的客群。

Web 1.0是由社群推動建立的,但隨著網路逐漸成熟,Web 2.0漸漸成為「企業網路」,企業網路指由公司創設的網路空間,跟全球資訊網的開放性不同,企業網路是封閉的,它可以只由一間公司創建,我們如今熟悉的網路空間,幾乎都是企業網路,例如FB、IG都是Meta的品牌;抖音和小紅書都是中國的企業所掌握;就連反射動作「搜索」都由Google所壟斷,一間公司佔據80%以上的搜索市場。企業網路的優勢顯而易見,企業有資金延攬頂級人才,快速的迭代商品,讓網路的使用難度顯著下降,使用成本也快速降低。今天大部分的網路服務幾乎都”免費”,科技公司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當然有時候免費的最貴,我們也付出了許多代價,從侵犯隱私到精神負擔,相信你我都心有戚戚焉~有興趣請自己去查書籍分類:博客來>中文書>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科技與社會。

企業網路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使UI/UX成為顯學,搭配心理學的設計原理,使用者的黏著度也大幅上升,如今全球使用者每天花費數小時泡在廣大無垠的網海中,就連工作幾乎也要保持隨時在線。Web 2.0完成了30年前的願景,全世界都緊密連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成就,但今天網路的樣貌和結構卻跟當初設想的不太相同。雖然企業網路確實對網路空間做出巨大的貢獻,可是當一個空間由少數幾個人所把持,群體就必須聽從掌權者的發號司令。

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崇尚自由民主,對獨裁政府感到反感,體驗過自由的人都無法再忍受獨裁者的飛揚跋扈,20世紀的動盪都是由獨裁或極權政權所引起,少數幾個人的意志就能導致文明的衝突與毀滅。21世紀是虛擬世代,網路空間的一切都會直接影響物理世界的模樣。同樣的類比,今天的企業網路由幾間科技巨頭所掌控,雖然不至於直接引發衝突,但企業的本質是追逐利潤,所以為了達成目的,公司和投資人的利益永遠會高於使用者權益,就算企業的初衷是良善的,人類歷史數千年,在在顯示經濟上的誘因跟理想往往對立,市場機制很現實,若企業不採取某些行為,可能就會被競爭者取而代之,因此使用者利益儘管重要,在必要時還是得讓位於企業利益。

書中揭露一個數字值得大家參考,前五大社群媒體公司FB、IG、X(前推特)、TikTok、Youtube年營收約1,500億美元,但分享給創作者的金額只有大概200億,其中大部分還是Youtube所貢獻,其他四間幾乎可忽略不計,YT最大方,創作者的抽成可達45%,相較之下其他平台抽成率可高達99%! 他們雖然提供網路時代的基礎建設,但在物理世界中基礎建設是公共財,使用費不會、也不該那麼昂貴。目前有些科技新創嘗試新的商業模式,例如近兩三年滿流行的電子報平台Substack就試著回歸網路的初心,平台抽成10%,較能讓創作者享受果實。本書做了一個假設,如果前五大社群公司抽成也降為10%,他們的收入就會降為150億,額外的1,150億除以美國平均年薪59,000美元,相當於近200萬個全職的就業機會。

順便穿插一個自己的省思,這個數據其實發人深省,因為現在要從傳統企業組織獲得穩定收入越來越困難,只好轉由這種副業和新型態的收入來源,弔詭的是,社群媒體上獲得最多人追蹤的意見領袖/教練,很多都在教人怎麼在職場上生存,或者如何找到優質工作,進入理想企業。另一類人則是不斷吐槽企業的弊病,鼓吹裸辭去數位游牧。加上AI真的已經在取代工作機會,文本都成真了,超級可怕!! 穩定的工作只會越來越少。如果有一份安穩,環境良好的工作,真的要心存感激,並時時提醒自己要持續自我提升才行。當人真的太累了,難怪現在都不婚不生><

這裡不是要去討論意識形態和資源分配正義這種議題,而是很單純去反思網路的資源確實高度集中,創作者嘔心瀝血的作品讓平台快速成長,卻無法獲得對應的報酬,累積到一定知名度以後,平台還可以依照自己的利益,去重新調整演算法或限流,若創作者希望維持觸及率,甚至得自掏腰包買廣告。鑑往知來,所有的科技公司在最草創時期都曾為了打造美好世界的夢想而登高一呼,早期創作者蜂擁而至,為平台凝聚人氣,結果等到時機成熟,企業就會開始收割,本書譯者很有創意將其翻為「韭菜循環」,我們在平台上的參與,最終都被當成韭菜收割了,無法雨露均霑。

幸好網路的未來還是有不同的可能,那就是近年越來越主流的科技關鍵字「Web 3.0」。如同本書書名《Read Write Own》,Web 3.0就是結合第一代網路的初心,以及第二代網路蓬勃的生態系,讓使用者不只能夠存取、創作,更能夠擁有(own)網路,它的底層架構就是區塊鏈。區塊鏈自從2008年中本聰提出比特幣白皮書以後,2015年以太坊也上線,打開了更廣泛應用的潛能。經過16年的各種跌宕起伏,區塊鏈的技術和生態系也越來越成熟,專注於區塊鏈產業的內行人士都深信它就是電腦和網路的未來,區塊鏈將重新塑造網路的架構。如同企業網路在2000s~2010s將開放的網路架構重新劃分、據為己有,區塊鏈的出現可望再次打破這個限制,讓網路回歸使用者手上,讓使用者成為利害關係人,既是參與者、建造者、擁有者~也是治理者。

這本書的作者Chris Dixon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加密貨幣領域投資人之一,他是矽谷最大的創投公司之一Andreessen Horowitz(又稱為a16z)的general partner。題外話,如果想了解創投產業,記得去讀《矽谷創投啟示錄》,金融時報和麥肯錫2022年度商業書獎決選作品之一(2024年名單這週又出來了哦~贊助者改為Schroders集團),讀完你以後讀科技相關的書籍就會覺得很親切,因為太多矽谷的創新都跟創投息息相關。

這些創投家推動了20世紀中葉至今的科技文明,Web 2.0企業網路的建立跟他們也有密切關係。創業投資人經常也是科技福音的佈道者,向群眾宣揚科技的優勢,並提點科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Dixon也是一位知名的crypto evangelist,他很用心長期經營部落格、寫文章,也協助創立a16z負責投資crypto和blockchain的部門及基金,領投一些代表性的新創。

創投業也有一個很知名的榜單叫Midas List,富比世雜誌每年都會選出全球科技業最佳投資人,這幾年區塊鏈是媒體的焦點,Chris Dixon就獲選為2022年的榜首,一個非常耀眼的成就! 他最知名的投資案就是Coinbase,最成功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如果想知道Coinbase的創業故事可以去讀《加密貨幣之王》,跟FTX的《無限風暴》位於光譜的兩極啊,恰好五月時Binance的CZ也認罪被判刑。

「加密貨幣」在媒體的報導中,往往只關注投機行為,使大眾誤以為區塊鏈技術只用於犯罪行為,而蒙上一股陰影,讓大眾對它持懷疑態度,進而忽略其長遠的價值。區塊鏈其實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而且已經在我們一般人沒注意到的檯面下快速進行中,如果你想跟上時代潮流,認識一下區塊鏈應該是必須的吧。

有鑑於很多人對區塊鏈和加密行業仍感到陌生,Dixon決定捲起袖子自己來寫一本Blockchain 101(如果你看到書名叫”某某101”,在英文裡代表某個領域的入門介紹),以高中生都能了解的語言,向讀者介紹這個產業的來龍去脈。我過去幾年應該讀過5~7本跟區塊鏈有關的書,間斷地也看了一些紀錄片,但坦白說從來沒有完整的了解過全貌,大概只知皮毛,(小聲地說~這也是廣泛閱讀的缺點啦,因為不可能非常深入了解,所以如果心得分享有誤,請多見諒。)

本書出版於今年(2024)一月,七月就已經有繁中版超讚,超級快速! 而且翻譯和審訂品質就不用懷疑了,台灣區塊鏈領域的頂級KOL用心把關,保證讀起來平易近人,清晰明瞭! 我平常沒有很積極追蹤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偶爾看到新聞才會更新腦中的資訊,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好奇想”快速又有點深入地”了解區塊鏈,但又沒有太多技術背景的讀者,本書可以放到待讀清單的上方,因為你不只會了解區塊鏈的背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於整個「網路」的結構會有嶄新的認識,光這一點就值得買回來看了~另外一個有趣的感受,是重溫了從小開始接觸網路至今的種種回憶和感受,如果你還記得學生時代打電動的那種fu,久違了啊。

如果你想讀扎實的內容評論,推薦《VK科技閱讀時間》的評論,記得要多多支持優質創作者喔!

最後呼應一下首段,本書也是博客來8月的推薦選書之一,官方的書單也是每個月都要關注的閱讀資訊呢。如果你喜歡探索書單,其實也能不定期上Amazon看一下Editor’s Picks,小弟的閱讀書單也是有受到亞馬遜演算法所影響~看完編輯精選,再去逛一逛New Release and Upcoming。書海無垠,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期許自己於漫漫職涯,能把握每次閱讀的機會,靜聽馬蹄聲達達,繼續享受好書帶來的啟發!
展開
來自精神病的國度:微不足道的行動,也有守護現實的力量。躁鬱症患者的23篇真心話,陪你緩緩游出疾病與傷痛的孤島
讀者評分
4.5
|
2024/08/27
(1)
現代人精神壓力非常大,導致所謂的精神病大流行,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上網隨意查詢統計資料,就會找到各式各樣的數據,衛福部目前可查到最新的資料「511精神疾病患者門、住診人數統計(統計室)」顯示,2022年接受精神醫療協助的人數超過三百萬了,這個統計細分成8種狀況,包含思覺失調、情緒障礙症,其中最多的一項「焦慮、解離、壓力相關、身體障礙和其他非精神病的精神疾患」包含156萬人。

如果你再去查其他新聞,例如2021年康健雜誌的報導〈1年205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 台灣人,你為什麼不快樂?〉,23.8%是學術研究算出的台灣精神病流行率,平均四人就有一人有精神方面的困擾,六人中就有一人仰賴安眠藥才能睡著。這些數據顯示的是上百萬的個體每天醒來就必須跟腦中的心智展開對話與抗衡,或許亦須吞下數十顆的藥丸,才有能力完成”正常人”習以為常的動作。對一些精神狀況不佳的人而言,下床、刷牙、吃飯都可能是一件困難度很高的任務。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精神病患者只能躺在床上,失去對時間的感知,就這樣日復一日,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就這樣過去了。

精神病的存在會讓人失去掌握人生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離社會越來越遠,失去社群的聯繫以後又會讓他們更加孤獨,加上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不了解,有些人甚至帶有偏見和敵意,當一個人無法被社會接納,勢必會感到極度沮喪,讓他們更不願意嘗試回歸社會,這種狀況會惡性循環,直到某一天再也受不了,可能就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生命中最大的悲劇。

我們天生下來就是期望愛與被愛,這是生而為人最美妙的感受,也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不論再多麼孤僻的人,心底一定會希望能夠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包含朋友、家人、戀人,我們天生害怕被人討厭,若遇到針對自己的惡意,相信你懂那種令人窒息的感受。

我們所處的時代很矛盾,有很多元的社會觀點,但多元不代表共融,一方面提倡個體化,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另一方面對於跟自己意見對立的人事物,卻缺少耐心和同理心,互相嘲諷和叫罵已司空見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已經不再牢固,所以在社群中喧囂,卻感到異常孤獨,似乎是很多網路使用者的共同感受。正常人尚且如此,對於被精神病困擾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2)
閱讀的書籍都是反映自己當下的心境,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書中提及一個人精神狀況最不穩定的時期大約是青春期到二十歲中後期,進入三十歲以後一個人的心情狀況通常會進入比較穩定的階段。

我前幾周在回頭書櫃看到這本書,看一下目錄就決定買回來慢慢讀,因為我想要對精神病有更細緻的了解,我原本對精神疾病認識就很淺,對如何區分各種類型毫無頭緒,讀了本書才知道很多精神疾病的知識,例如躁鬱症看字面會以為只是一種精神狀態,沒想到在臨床上會細分為躁症及鬱症。躁症指的是亢奮的情緒,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但興奮感會很快消失,隨之而來的是鬱症,陷入好幾天、好幾周的低潮。躁症和鬱症可能會交替產生,互相影響,彷彿兩個疊加的波,造成難以負荷的情緒障礙,如果沒有嚴加控制,很有可能會使患者的情況快速惡化,導致難以挽回的結果。

我近期想探索的其實不只精神領域,廣義上也包含心理學(psychology)和心靈探索(spirituality),上半年讀完《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和《一次讀懂心靈探索經典》兩本書(本書系很優質,共有8本,適合當作快速了解該領域的入門讀本),突然間明白為何心理和心靈會成為當代暢銷主題。我們看書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獲得啟發,這種直接探討人生核心議題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比空談的社科作品更值得閱讀。

這種書也跟哲學不太一樣,哲學的思辨雖然有趣,但我有時候覺得好像似懂非懂,雖然知道某種論點,卻覺得不太能直接鑲嵌於日常感知中。相較之下,心理學和心靈探索讀起來更貼近人的心,《人的心》也是今年最吸引我的書之一。閱讀喜好真的會隨年紀而變,年輕時自以為是,認為心理學跟純粹理性不太相容,沒想到原來歲月會讓人發現自己的無知,理性是建立於心理學之上,自己的思維盲點竟然這麼狹隘。好在時間的歷練會讓自己的心智漸漸成熟,所以更值得花一些時間探索心智的發展,除了更加認識自己思維的構成,希望也能讓心靈的根扎得更深,才有更強的心理韌性面對越來越艱難的人生課題。

(3)
我在二十幾歲時有一段時間心情一直處於低潮,常常思索到底心理是不是生病了? 那種排山倒海而來的感官超載,沒有經歷過的人不可能理解,而且會有一股錯覺,認為所有人都活得無憂無慮,只有自己茫然不知所措。記得當時自己都失去笑容了,只能像個海綿逆來順受,嘗試過校園的諮商服務一回,當下確實有舒緩,但心靈一直像溺水希望抓到比較堅實的浮木,有一次真的受不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鼓起勇氣去找精神科諮詢,醫生說先給我開比較有效的藥,我回家瞞著家人吃了一兩包,隔天就擅自中斷了,因為我當時也有一般人既有的認知,覺得怎麼自己會淪落到需要吃藥呢? 我又沒有發瘋,為何得仰賴藥物呢? 那一小段時間心臟彷彿被掐住,常常覺得喘不過氣,最讓人放鬆的方式就是躺在床上完全”放空”,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雖然有想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卻提不起勁。

還好大約兩周後某一天醒來,突然思緒豁然開朗,心靈的免疫系統成功抵禦負面情緒的侵襲,有了最初階的抗體。那時我第一次感受到心靈的脆弱性,長久以來我都扮演一個乖學生的角色,在求學過程中按部就班學習,不斷的接受各種知識、價值觀、教條信仰的輸入,我從來沒有去反思吸收這些東西對自己的內心產生了哪些影響,久而久之心智變得麻木,失去主體性的意識。隨著踏入社會的年紀越來越近,社會的要求也會理所當然的在那一刻強加於你身上,此時才驚覺自己沒有打下扎實的心智基礎,所以就落入從未意識過的心靈陷阱。

幸運的是恢復正常以後,接下來規律的心智運動,主要是看書或聽訪談,汲取他人面對人生各種挑戰的勇氣,日積月累,終於掌握人生必然會面對的各種難題,就跟深度學習一樣,人生其實都有規則可循,個體除非天賦異稟或老天爺垂青,否則大概率都有固定的流程和結局。看書可以讓自己至少心裡有個譜,面對時才不會心慌意亂。閱讀探索的過程也開啟很多不同的新看法,但滿可惜的是整體結論對我來說沒那麼正向。

文本具有療癒人心的力量,作家們透過文字引領讀者走出陰霾,心靈層面得到撫慰,下一步就是帶著陽光轉身回歸社會…但此時又會面臨另一次意想不到的心智啟蒙及震撼教育,你剛從文本汲取的信念再次崩塌,因為現實世界依然如常,文本中洋溢的溫馨在資本主義中無處可尋,一度嘗試架構模型在心中為溫情定價,經過一番徒勞,終究會認清供需法則的定律,把這些領悟隱藏好,戴上面無表情的面具,成為一個理所當然的大人。原來這就是長大的過程啊。

(4)
讀書”心得”要真實,現在自己有能力回頭梳理那些支離破碎的意念,應該找一些作品來整合心智。這本《來自精神病的國度》作者理端是一位韓國的女作家,她也是一位女同性戀,她從十幾歲時就已經出現精神病的徵兆,但直到二十幾歲才漸漸接受完整的治療,逐漸了解內心的真實樣貌,學會跟疾病和平共存。很有趣的是,患者雖然厭倦跟疾病一來一往的拔河,但精神病的存在也賦予他們看待世界的另一種視角,理端也說很感謝有這些經驗,讓她的人生更成熟圓滿。

這幾年台灣引介了很多韓國的書籍,我小時候覺得台灣受到日本書籍影響較深,但隨著韓流在全球引發熱潮,我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韓國的作品。台日韓都有很多相似的文化內涵,因此韓國的作品與台灣的契合度很高。在國際媒體的報導中,常見韓國社會性別對立的新聞,韓國的職場也常被戲稱為「地獄朝鮮」,工作環境頗嚴苛,加上各種現代化的壓力,讓韓國人的精神狀況也遭受很大的打擊。儘管如此,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持負面觀感,跟台灣並無二致,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遑論去用心了解它。這種社會態度讓陷入精神低潮的人們感到無助,社會安全網無法接住他們,許多患者就只能自生自滅。

好在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些當事人勇敢站出來分享自身經驗,拋磚引玉替所在群體發聲。理端同時身為精神病患及同性戀者,非常了解這兩種身分帶給她的社會壓力,她從2009年就已經開始透過漫畫和文字向大眾分享精神病帶給自己的各種影響。她也透過社群網路和媒體持續創作,鼓舞了很多讀者。據書腰介紹,本書也入選韓國2021年度圖書,不論有病沒病都該讀,獲得一定反響。這本書確實值得所有人讀一讀,因為理端的寫法非常平易近人,她分享了自己和病友的故事,用溫柔、堅定、幽默的筆觸,向讀者分享精神病的故事。

本書有經過專業精神科醫師審定,因此在專業用語上非常精準,也要感謝譯者很精確的翻譯,讓我們能夠認識不同精神病之間的幽微差異。本書是從理端個人的角度出發,分享自己和精神病相處的經驗,以及她二十幾年下來,透過觀察、與人對談、研讀文獻所獲得的第一手知識,因為是第一人稱視角,給予我們的感受就更強烈且真實了。理端文筆很好,擅長使用巧妙的比喻,讓我們一窺患者的內心世界。精神病往往有很多層面,一個患者往往被多種病症困擾,理端自己主要處理躁鬱症、邊緣型人格障礙、思覺失調等這幾種精神病,其中她花了很多心思探討「躁鬱症=躁症+鬱症」,她常常經歷極端波動的情緒起伏,一次發作可能需要好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能恢復正常。

理端在書中不斷重申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切忌擅自中斷療程!! 她呼籲病友應該要花時間去學習藥物的知識,並做好症狀的紀錄,這樣可以跟醫生有更良好的溝通。理端是個很溫柔的人,她創作的目標是給予讀者一盞明燈,讓病友知道彼此並不孤獨,但同時她也取得微妙的平衡,向一般對於想更了解精神病的普通人,提供清晰易懂的介紹。本書的主題都很沉重,而且代入感很深,需要慢慢讀才能明白每一段文字背後所代表的意旨。本書呈現出精神病患者思考的模式,正常人以為的真誠關懷,有時候反而造成負面影響。想當一位理想的陪伴者,需要投入很大的耐心,學習從患者的角度看事情,坦白說這不容易做到,精神病不只會影響患者,對身邊的人也會有深遠的影響,一切都非常辛苦。

理端在書中討論的主題非常廣泛,從認識疾病本身,到後續的各種治療和預防,她都很用心一一分析。為精神病所困擾的人們,就算接受診療逐漸康復,進入社會後又得面臨外部的考驗,學生時可能遭遇霸凌,就算好不容易畢業,進入職場後,面對職場高績效的要求,或許又加劇了不安,使患者更難控制病情,進而影響考績,甚至遭到資遣。精神病患經常陷入財務困境,一來無法在職場上獲得穩定收入,二來治療費用也不便宜。理端就親自經歷過,所以知道社會的不友善,她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讓病友可以掌握一些資源和觀念,包含財務觀念,才能讓自己更順利完成每個人生階段的挑戰。

(5)
理端也住過精神病房,有一章很有趣,她用俏皮的語氣描述精神病房中的生活,精神疾病的樣貌很複雜,所以在此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們,我們可以藉此反思一下,主流社會對於所謂「正常心智」的定義,不符合的人們就被掃至邊緣,隔離於一個封閉的場域,眼不見為淨。不知為何,這章讓我想起《魔山》療養院的畫面,隔絕於山下的文明世界,此處的生活,與他處的生活,哪個才是真實的世界? 思想和見識的碰撞,讓人大開眼界,最終還是得下山,回去努力踏實的過好自己的日子。

理端也有自殺未遂的過往,她也在書中探討了這些非常沉重的議題。她希望讀者可以從患者的角度來看自殘和自殺的意義,患者對於被精神病掌控的人生感到無力,發現自殘是一種重新找回身體自主權的方式,或許也能取得其他人的關心,所以對自殘上癮。自殺更進一步,與其在不見天日的煎熬中度過,不如主動讓一切落幕…? 理端針對有自殺想法的讀者提供很感人的關心及肺腑之言,也對遭遇過親友自殺的讀者說明這件事的意義。理端的文字具有安慰人心的力量,我們會深刻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但願所有人都能克服難關,活出最嚮往的人生。

坦白說,閱讀這種書多少可以理解為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意願去了解精神疾病,光閱讀的過程就能感受到很沉重的負荷,更何況去實踐了。如何讓社會用更積極的態度接納它,肯定是一個持久且充滿障礙的挑戰。對此,理端也心知肚明,她很務實的表示,只要你能不批判,就已經在推動社會進步了。

心理和自我成長已經是顯學,心理師也是常見的意見領袖,每天滑動態都會看見,撇除雞湯文,很多內容確實能給予我們安慰,也反映這個時代大家心裡的不安。另外,反思一下從小至今的社會演變,確實能感受到大眾對於精神病和心理的探索有長足的進展,經常公開討論,也有越來越多資源提供協助。人生好難,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來自精神病的國度》一書讓我對精神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學習了他們的思維方式。若你好奇人類精神的多樣性,可以考慮聽聽理端的真心話大冒險,直球對決,把晦澀難解的心靈感受傳遞給我們,期許自己未來能成為更善良的人。
展開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Tie-In)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9
(1)
已經四五年沒讀Philip K. Dick的書了,彷彿跟久違的朋友見面,有些作家的書會一直潛伏在腦海中,有時候睡前心血來潮,拿起Kindle在library首頁往下滑,重溫從2016年收到Sandy送的生日禮物以後,這些年在這台Kindle 8th Generation所留下的閱讀軌跡,當初收到時把玩了一陣子,很快熟悉介面,本來想嘗試體驗一下不同的font讀起來有哪些差異,結果第一個字體Bookerly讀起來滿舒服的,可能我真的懷舊老靈魂,第一眼愛上她就沒有再換過了。

有了閱讀器以後,紙本和電子書可以交替讀,現在寫這篇突然想到可以作個估計,現在電子和紙本應該各50%吧。如果是出國玩,在機場和飛機上和旅館一定是Kindle,難怪這幾年國際機場的書店感覺規模也越來越小了,紙本書以後就變成稀有品了。至於平常上班生活中,可能工作性質盯著銀幕一整天累了,回家如果還有力氣讀書,習慣把桌上和附近櫃子四散的紙本書拿來讀。

這三年陸續買了超過一百本回頭書,堆積如山,每次新書想說過一陣子再買,結果很快又變成舊書,所以越積越多。現在科技變遷太快,兩年大概就一次迭代,台灣的(商管)書也差不多。每次很心動想說有好多好多故事和想像的世界等著我去探索,美好的故事是神蹟,可是《When I Grow Up》 (這是一本書,副標題叫Conversations with Adults in Search of Adulthood,很喜歡用閱讀去跟各種人交談,心靈的交談,不然在社會上聊天就是只能聊$$$,免費的閱讀心得To be written),沒時間看書了覺得好可惜,因為明明有更成熟的感官可以去體驗和想像,卻必須面對人生SOP。

(2)
以前讀了好多回憶錄和傳記,以為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性,現在看小紅書和Threads上面的年輕人充滿理想朝氣,似曾相似,原來青春是如此的簡單,天真浪漫,但傳統歷久彌新,鄰近而立,甚至已過而立,夏至未至,大家還是會按部就班,開始勾選理想人生的checking list. 文學作品刻劃人生最理想的境界,但讀者還是要學著活在現實裡,腳踏實地,關於閱讀筆記,不能再寫回憶,只能寫summary. 點到為止,寫完筆記以後,直接把紙本書拿到B1回收。

怎麼可以如此糟蹋知識對吧!? 老男人的舉止是不是都會變得油膩? 還是說讀了一輩子的書,對於這些神聖的物品會有更高一層的眼界? 數位典藏時代,看完就已經記載於腦海,讀過的書基本上不會再看了。前幾個月回南部,我媽把我書房國小~大學的泛黃發霉的課外書裝好幾箱,我們一起抱去回收51元。當下心裡有一股苦楚呢,真的很懷念知識啟蒙的單純快樂,但這個年紀必須把知識當作武器,武裝心靈,沒辦法再那麼純粹了。

關於把書直接拿去”丟棄”這件事,一開始有罪惡感,但現在比較理直氣壯了,因為發現很多讀書人也是這樣做,比較用心的會送去漂書,但坦白說閱讀太個人,一般是連想送人都找不到,捐給圖書館其實會帶給館員麻煩,直接被回收。最後大徹大悟,讀完書,心無旁鶩,身無長物,斷捨離才是禮物。我其實也拿去二手書店賣過,但0.5折就已經算優惠價,捷運月票開賣前,我提著兩大袋去賣,光車票就80,一次賣十幾本很新(狠心!)的書,換回兩百多元,在這種效率至上的資本時代,真的CP值太低了。

當然也想過二手拍賣,但想到包裝寄送,中午就不用睡午覺了,下午沒精神,又不是在寄明信片給朋友,還是作罷。最後結論就是直接到大樓B1扔回收,看著重新淨空的書架,敲一下孔固力的腦袋,微微一笑,都裝到海馬迴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 讀古聖賢書,你們這些古人最好不要騙我,子曰論維新,當代一切唯物論,唯心論違心,違心論唯心。

不過還是想到更多的待讀書單:
《A Brief History of Intelligence: Evolution, AI, and the Five Breakthroughs That Made Our Brains》
《Knowing What We Know: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From Ancient Wisdom to Modern Magic》

過去一年讀了幾本AI的書,對於人類智慧有非常深層且有趣的反思,大腦僅1.4公斤,卻發明和乘載了數千年文明的智慧結晶。近期新聞全部都是Nvidia和科技巨頭的AI角力戰,市面上也有讀不完的AI作品,從實用到哲學,閱讀AI的書就是反過來思考我們讀者自己的邏輯思維,從最初關於語言的研究,推展到LLM,讀這些書又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探討智慧的起源及演化,知識的轉譯及典藏,佐以略顯青澀的人生閱歷,能夠從根本去思索這種主題,讓人好興奮~小紅書也知道我的興趣,最近推了好多閱讀的AI工具,包括一分鐘摘要、條列、評論,以往人腦需要一時半刻的歸納演繹,現在即時生成,子彈式筆記已經過時,請以reels演示。經歷了網路的創世紀,事到如今,我決定還是回到畫面模糊的像素位元年代,用類比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真實軌跡。

拖稿已過死限,但絕處逢生,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如同乘載網路閱讀心得的媒介,書評2.0,平台會改版,書評的內容也可以跟著生命的流轉而別出心裁? 硬核及本質,人類有根深蒂固的偏見,我可能積年累月的陋習難改,但文學可以自由發揮,短影音式的拼貼,部落格式的長文,商業格式的貼文,確實可以用Gen AI自動生成,畢竟流量為王,但這樣寫作就沒”手感”啦,還是一字一句敲打鍵盤,比較有踏實感。

(3)
PKD是我最愛的作家,以前在國外讀書的時候常常跑書局,買了二十幾本科幻小說都屬於一個叫作S.F. MASTERWORKS的書系,這個書系專門出版最經典的科幻作品,價格是那種便宜的paperpack,連封面都很復古,20世紀中期科幻海報的風格,有些比較早期的作品連內頁的印刷感覺都是半個世紀以前很粗糙的排版,但很神奇的是讀起來有一種閱讀”經典”的超時空感。如果你想認識最經典的科幻小說,記得去一一研究,若你真的有科幻魂,這個書系很多也都有Kindle版了,而且價格都200台幣以內,甚至0.99美元! PKD最具代表性的十來部作品他們也有出版。

書店每隔兩三個月就會進貨,書架上就會新增一些近期與古老的科幻小說,我每次去都會特別留意是否有新進PKD的書,只要一看到新的就馬上買回宿舍,這個書系PKD的作品應該都買齊了,只是大概一半都還沒讀,目前還躺在南部的書架上,他的書我就捨不得丟掉了。從小到大我只有對他一位作家如此著迷,歐美科幻圈有幾個最有影響力的文學獎,Philip K. Dick Award就是其中一項,跟星雲獎、雨果獎、亞瑟克拉克獎並駕齊驅,一個作家可以掛名為文學獎,可見他深遠的影響力。

紐約時報有寫過一篇介紹他的閱讀指南〈Philip K. Dick's Best Books: A Guide〉,提到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但被低估的思想家之一,至少對於我來說確實如此,讀過他的書以後看世界的角度會完全改觀,雖然不確定到底是否正向,他的故事都有一種歇斯底里的瘋狂,可是對於世界的洞察又是那麼的透徹,會把讀者完全吸進去,讀完以後會覺得有點恍惚,我到底讀了什麼~這就是他的功力所在,他在歐美科幻迷心中也有不可取代的邪典地位,甚至有專門研究他的學者,在sci-fi studies領域,有人把PKD當作一生的研究對象,他一生寫過44本小說,121篇短篇故事,我當初也有買過三本他的short story collection,應該有讀過二三十篇,就算相隔已經十年,好多篇故事的場景我現在寫作的當下想起依然歷歷在目。

(4)
他最知名的作品就是《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銀翼殺手),但這是因為改編成電影才紅,不然其實讓他真正獲得1963年雨果獎的作品是這本《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中譯為《高堡奇人》,2015-2019年也有改編為美劇。本書是假想歷史(alternative history)類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我其實也很想更深入閱讀這類作品,但時間有限只能先從最具代表性的入手。「假想歷史」如字面意思,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去進一步幻想,設想各種歷史的可能。以本書為例,這也是最典型的假想歷史~假設美國輸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日本獲勝,二戰以後的全球秩序會是什麼模樣?

在書中的假想裡,美蘇的冷戰存來就不曾發生,因為全世界由德日兩大強權所統治,冷戰是德國和日本之間的地緣政治角力。德國納粹將其優越的德意志種族意識徹底執行,消滅了全世界的猶太人、羅曼尼人、斯拉夫人等族群,將種族屠殺推行至全世界,在非洲大陸的種族改造政策被稱為The Great African Fiasco,整個非洲大陸都變成一個巨型集中營,本來納粹想要改造非洲黑人使其進化,結果納粹邪惡的國家機器只懂得屠殺及毀滅,因此非洲大陸徹底變成黑暗之心。

《高堡奇人》是一本融合不同類型的書,科幻小說屬於廣義的推想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可以打破固定的文學分類,這本書的”科幻”成分其實很少,書中跟科技有關的背景大概就是提到德國的科技非常先進,V2火箭已經成熟具有探索太空的能力,德國在書中也已經在火星和金星殖民,書中的主角也乘坐漢莎航空的火箭往來大西洋兩岸,時間只要四十分鐘。德國的技術登峰造極,但科技的成果是建立在掠奪與剝削的基礎上,德國為了發展納粹的軍工業,將地中海竭澤而漁,徹底抽乾,只為了快速的獲得海底蘊涵的貴金屬,同時也大規模非永續的種植農作物。納粹將黨的意志置於個體之上,他們要求人民犧牲小我,完成殖民外太空的野心,但這只是一種象徵性的成就,殖民外星球被證明是毫無經濟價值的舉措,但黨說了算,人民必須服從元首的命令。

故事的場景發生在1962年的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戰敗後被瓜分,西岸由日本治理,東岸由納粹管理,中西部平原則是緩衝地帶,帶有一點自治區的意味。PKD的故事很神奇,他筆下的主人翁常常都是小人物,一些凡夫俗子,他們沒有史詩般的冒險歷程,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去推動劇情,例如一位主角是美國人,他在搭人力車去見日本人客戶的路上,看著眼前這個奮力腳踩踏板的中國籍次等公民,他就開始內心小劇場胡思亂想。

此時美國已經恢復奴隸制,黑人又重新成為奴僕做最卑賤的工作,西班牙裔或中國籍也只能從事底層的勞動餬口,這位主角一方面覺得自己是白人很優越,但又因為美國是戰敗國,在西岸的社會階層底下,白人在日本人面前也是次等公民,美國白人必須內化日本那一套社會禮節,看到日本人要卑躬屈膝,否則可能會遭到報復。PKD賦予這些過場豐富的意境,讓我們親自感受到這個假想時空底下的社會氛圍。

PKD的作品經常好幾條故事線同時展開,到了中後期才會逐漸交會。這些看似日常的情境,卻又隱藏某種蠢蠢欲動的張力,PKD的故事有時候會結束的很突然,好像鋪陳許久,卻虎頭蛇尾,缺少一個高潮給予讀者交代。不過他的作品有一股魔力,就是這種cliffhanger反而會讓我們充滿懸念,開始去思考到底哪裡沒讀懂或漏掉了嗎? 此時就要上Reddit等論壇看網友的討論,他的故事常常是開放式結局,給予我們想像空間,自己去詮釋end of the story.

(5)
我最初看到書名的時後馬上聯想到卡夫卡的意象,沒想到讀了書才發現完全無關。書名的由來指的是書中一本暢銷書的作者,這本書被視為禁書,他害怕人身安全,據說住在一間全面武裝的屋子裡,高牆鐵門圍繞,他足不出戶,這棟建築就被暱稱為”The High Castle”。這本書中書叫《The Grasshopper Lies Heavy》,這也是一本假想歷史的書,探討假如同盟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沒錯,書中的另一本書,反而是我們真實世界的歷史(但有一點不同)。這本《The Grasshopper Lies Heavy》會不斷出現,主角們在旅程中不約而同都會各自拿起來讀一段,我們也跟著主角們一起閱讀這個假想中的假想歷史。很有趣的是PKD自己也在其中反串,透露自己從12歲起就迷上sci-fi,從此與科幻結下不解之緣,他相信科幻小說有一種魔力,具備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書中開頭的主角,就是上面提到的美國白人Robert Childan是一位文物經銷商,他專門買賣二戰以前的美國文物,原來在西岸,日本人不知道為何,對於那個已經消失的美國遺留下來的文物非常感興趣,願意出大錢收藏,例如1925年某本英雄漫畫特刊,米老鼠的相關周邊等美國文化的經典物品。這個古物交易市場檯面下有贗品供應商,工業化量產流入市面,日本人卻無法分辨,依然一頭熱的搜購。

PKD是美國人,他自然會把美國的歷史融入故事中,將南北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所形塑的美國精神(自由民主),與當下的專制進行對照。PKD在書中也花了不少篇幅在思辨歷史的真實性,他最愛把一切事物寫得真假不分,既然群眾完全無法分辨文物和贗品的區別,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歷史? 歷史是否也是一種人造的產物? 在一本假想歷史的作品中,以歷史物件來探索historicity(歷史性),的確是神來一筆,PKD的書在某種層面已經像哲學了。題外話~之前也有注意到一本書《歷史獵人:追尋失落的世界寶藏》,就是美國一位文物經銷商的回憶錄,常常覺得知識真的都串在一起,不論多麼冷門的主題,都可以延伸出去不停探索。

(6)
PKD跨域的功力深厚,這本書至少涉及美國、德國、日本三國的文化,並兼容強烈的東方元素。他會引用日本俳句,更神奇的是中國《易經》在書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書中的世界裡,易經如同聖經,當人們遇到困難,就會拿出易經開始占卜,而這個易經似乎有生命一般,像一台機器會自動產出詩句,主角們就會嘗試解讀,希望參透詩句背後的天機。聽起來很玄吧~PKD筆下常常有這種神祕的機關或裝置,跟《銀翼殺手》裡面那台測謊機類似,有看沒有懂,但又扮演區別真實與虛幻的物件…總之難以形容。每次讀他的書都會驚嘆怎麼可以把各領域的元素都集合在一起,寫出那麼精彩的故事!

此外,既然提到納粹黨,納粹黨的那些最高領導們當然還活著,希特勒因為梅毒半殘,在二戰勝利後結束幾年就退位了,他的秘書Martin Bormann在希特勒退位後打破眾人眼鏡,近水樓台,快速鞏固權力成為元首,但在故事的一開始,Führer Bormann健康狀況不佳的傳聞甚囂塵上,納粹的創黨元老們: 宣傳部長Joseph Goebbels,蓋世太保的負責人Reinhard Heydrich(逃過布拉格暗殺), Hermann Göring, Arthur Seyss-Inquart等人明爭暗鬥,等待時機準備爭奪元首大位。

藉這個機會我又更認識納粹的歷史,但卻是第一次比較專心研究紐倫堡大審。WW2是一個我從小就很喜愛的主題,透過電玩、電影、書籍十幾年下來也吸收很多資訊了,但這又是另一個無底洞,永遠看不完,二戰是一個人性的陰影,這幾年世界局勢越來越不穩定,我們又處於風口上,希望歷史不要再重蹈覆轍。

有一種很赤裸的告白可以表達對一位作家的喜愛,害怕有一天讀完他全部的作品,少了新的故事一見鍾情,只能不斷在舊作裡重溫過往的回憶。還好愛可以延續,我要找時間來讀下一本PKD,溫故知新,繼續泡在sci-fi的夢裡,繼續夢見電子羊和仿生人。
展開
大師為你說莎士比亞:戲劇之王的誕生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3
莎士比亞是英美文學的基礎,基本上只要討論到英美文學,常常都會引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或劇作,有些說法甚至把莎士比亞比作近代英美文學的源頭,稱他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天才,誕生於1564年,卒於1616年,在他52年的生命裡,創作出文學史上最經典的多部劇作,值得一提的是他真正寫作的時間大約二十幾年,主要的創作集中在1590~1610年附近,他1580年代晚期才前往倫敦開始真正的劇作生涯,人生最後幾年處於半退休的狀態,僅有跟人合著兩三部作品。莎翁在這二十幾年間,平均一年寫兩部作品,部部經典,從早期的實驗性質寫作,十年磨一劍,中期寫出劃時代的《哈姆雷特》,後期將文字的排列組合臻於完美,他開創了人類藝術歷史上最極致的高峰之一。

莎士比亞在世時,似乎對他的創作能否傳世不太關心,或者說同時代的作家比較沒有像台灣或中國那麼重視文以載道的傳統,他的作品四散各處,他的創作生涯中僅有少數作品曾經有印刷出版,但多數可能都只有莎士比亞自己的手稿,還好在他過世後7年,劇團的兩位同事籌畫了一本紀念文集《第一對開本》(First Folio),收錄36部莎翁的劇作,這本書的問世被許多文學家視為出版歷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如果沒有這兩位好友費心蒐羅他的作品,莎翁20部作品就會從此佚失,莎士比亞可能也就不會成為最偉大的劇作家了,因此出版確實對於知識的傳承有無比的重要性,大家有機會還是要多買書哦,讓這個市場得以永續,閱讀短影音和圖卡只會刺激多巴胺,無法保存真正的智慧結晶。

莎士比亞啟發後世無數的文學作品,一代延續一代,往後幾乎每個時代最優秀的作家,或多或少都會向莎翁致敬,表示受其影響,使他們能夠寫出更多傳世的經典著作。莎士比亞的作品經過英國歷代的文學家推崇,至今已經成為所有人接觸英美文學的入門,歐美孩子開始踏上閱讀的起點就是莎士比亞,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跨越了時空和區域的限制,既然英文為國際通用語言,世界各地的小讀者在學習英語的初期,有很大的機率也會接觸到莎翁。他的作品偉大之處在於涵蓋了人生劇場的各種可能,讓讀者或觀眾體會人類複雜繽紛的感性與理性,或者說非感性與非理性。

在英語文學的研究領域,歷代有無數的學者窮極一生,都在研究莎士比亞,研究他的生平、時代氛圍、文學技巧。在台灣也不惶多讓,台大外文系等研究機構,有不少創系早期的台灣外文研究先驅,專長也是莎士比亞,至少如果你想當外文領域的學者,一定要對莎翁的作品有所認識,不然研究成果可能就不會被認可了。「莎學」是英美學術圈的顯學,如同中文系最愛的紅樓夢「紅學」,每個領域都有最關愛的主題,如果你去查外文系的必修,莎士比亞從第一學期就會出現在課表上,到大三大四甚至有專門研究他的專題,分別研究他的十四行詩、悲劇、喜劇、歷史劇。

前幾天看到新聞說,屏風表演班的長青劇《莎姆雷特》睽違十年又要再次登場,一部由莎翁原著改編的台灣表演劇可以演出長達三十年歷久不衰,實在厲害! 想起學生時期就有看到節目單,但卻一直錯過沒有買票入場。這麼一說很荒謬,我從小到大雖然一直都有”瞥見”莎士比亞,我媽也有買兒童版《暴風雨》放在書架上,我卻直到今年才正式接觸莎翁,直到幾個月前我對莎翁的認識僅止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讀文學作品有一種很奇異的感受,清晰的記得小時候跟自己說,等哪天有空再來讀讀某本書或某個作家,結果恍恍惚惚就變成大叔,難怪我都覺得自己各方面啟蒙晚,連閱讀這種文學經典都晚他人二三十年。

戲劇真的是一個很吸引人的主題,過去一年也讀了幾本跟表演相關的作品,這一年許多YT頻道也很可惜停更了,也包含幾個表演類型的團體,例如這群人及眼球中央電視台等。二十幾歲時紅極一時的新媒體和新團體都已經不新不舊,Threads異軍突起成為新潮的社論廣場,我們都討厭老人味,崇尚年輕的活力,Z世代已經成為主流,Y世代還是乖乖讓位,已經沒有時間和品味去追逐時尚,不如歸去,去沉溺於往日情懷中,回頭去慢慢讀一些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

這一兩年電子閱讀器也感覺逐漸普及,紙本書印量越來越少,如果喜歡的新書要趕快買回來,以免絕版就只能從圖書館尋覓了。話說以往借書或買二手書,有一種樂趣就是看前一位讀者在段落邊緣寫的筆記,writing on the margins,不論是別人所寫,或是自己在邊緣寫作,其實都可自得其樂,筆耕不輟很簡單,只是到底要寫什麼、寫給誰看的偽命題。寫作的表演很容易拉上帷幕,演員不能入戲太深,有些心得還是寫在日記裡就好,閱讀筆記真的好難寫。

我從好久以前就一直想要找機會更深入瞭解戲劇和表演,國中時有上過表演課非常喜歡,也有代表學校去參加英文話劇表演,不過當然不會是主角囉,青春期的表演課很單純可愛,會來參加英語話劇的同校女生也充滿文藝氣質,所以小男生其實應該都滿喜歡參加這種活動吧,不過天性內向,同學扮演羅密歐很容易就能吸引茱麗葉的目光,我可能天生只適合演Falstaff,畏畏縮縮,無法吸引觀眾的目光,好在還有一點樂觀,不用雙雙殉情,跟東方的阿Q一角可以交替演出,希望至少能產生一絲喜劇效果。

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懷念那種一群人完成表演時的快樂與團隊感,可惜後來不曾再體驗過。高中以後被課業輾壓,只能耽溺於想像中那種青春洋溢的劇院生活:一群人預演排練後去吃熱炒燒烤,接著往陽明山夜衝看夜景…。不知在成長的哪個階段,越來越封閉自我,然後就錯過了,只能現在用讀書來彌補失去的時間,想像一下理想的年輕歲月該有的樣貌,或者去藝術大學散步,快步走過校長室,來到表演系館,看著叛逆好奇的男男女女,在表演教室探索肢體的韻律。

讀了幾本書以後,對於中古世紀到二十世紀的表演源流終於有一點認識。長大的唯一好處大概就是能保有赤子之心的同時,又能夠用比較成熟的視角來欣賞這些以前看不懂的藝術作品吧。

話說回來,到底莎士比亞是何方神聖呢?

莎翁有一些作品可能已經佚失,但流傳下來主要的作品包含戲劇38部,154首十四行詩,2首敘事詩,其實也為數不少。有一個英文單字我很喜歡:oeuvre,指一個創作者一生的所有作品,因此可以說Shakespearean oeuvre is magnificent and amazing. 莎翁的畢生之作浩繁如星,耀眼瑰麗。我去年還不解風情,經過一年的反省,終於比較世故了,年紀越大好像越不敢下筆,怕透露自己的無知,關於莎士比亞的觀點即為一例,難怪只能writing on the margins?

為什麼我會突然想讀莎士比亞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讀書從來都是隨心所欲,我本來在找書評集,找到一本《The 100 Best Novels in English》(現在找書也可以善用ChatGPT),作者Robert McCrum曾任英國《觀察者報》文學編輯多年,他2020年寫了一本《Shakespearean: On Life & Language in Times of Disruption》,因為看書名很適合當作這個年紀解惑人生的讀本,二話不說開始讀。作者想要傳達的主旨,就是莎士比亞是不分年代最偉大的作家,因為莎翁作品中探討的人生及人性是恆久不變的,每個年代不論是作家、觀眾、讀者,都能重新演繹他的作品套用於當代。這本書是他個人的抒情兼議論之作,寫給莎翁的情書。

我原本對莎翁完全沒概念,但想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此時不讀,更待何時。讀完以後又去查一下best books about Shakespeare,找到這本《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初版於2004年,恰好作者Stephen Greenblatt也有寫過一本亞當夏娃的書,也在我的TBR清單上,他的這本莎士比亞作品GR上面有破萬人評分,也是每個莎翁書單推薦的必讀之作,看書介又說是當今莎學最高權威,這種書必然得花時間研讀一番。

在看書之前,我也順便查了一下關於莎士比亞的紀錄片,2004年BBC有拍一系列四集「In Search of Shakespeare」,興致勃勃的看完,把書中文字翻轉為影像,影片中還有莎劇的真人演出,雖然只是片段,但至少能讓我驚鴻一瞥,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來認識莎士比亞。另外還可以透過鏡頭看見很珍貴的歷史文件,例如莎士比亞的遺囑,上面有知名的「第二好的床」(the second best bed),莎士比亞跟許多文學大師不同之處,在於他生前已功成名就,在當時算有錢人,結果他似乎只勉為其難同意留給結縭三十幾年的髮妻一張床,還不是最好的床,可見夫妻關係應該不如他的創作那麼浪漫。有趣的是,紀錄片中主持人跟著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一起在史特拉福和倫敦之間游走,劇團導演Greg Doran熱切地向鏡頭表達對於莎翁戲劇的愛,這位導演後來於2012~2022年擔任劇團藝術總監,等於是當代莎翁最佳的詮釋者之一,去年他也出了一本書《My Shakespeare: A Director’s Journey through the First Folio》,記錄他一輩子在莎翁劇中的探索與追求,讓我很心動很想接下去看。

看完紀錄片,接著再把這本《大師為你說莎士比亞》讀完,這本書不太好讀,已經是中文版了仍然需要細細品讀,這兩周我下班後一天只能讀大約30~50頁,因為有太多文學意象要慢慢思索,所以真的滿佩服那些上班還能兩三天一本的人,這種讀法能夠體會到作者的深意吧? 不知道,還是少用社群,不然會被逼死。

總之「莎士比亞」這個主題的重點應該多少都接觸到了,而且突然間覺得對於英國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用英文來說就是the essence of Englishness,類似我們透過宋詞元曲等古典詩詞來認識中華文化,既然Shakespeare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天才,追溯到源頭來認識English culture,應該是非常貼切的入門。過去一個多月都在看莎士比亞相關的內容,我現在可以理解他的魅力了,如果真的要全心全意投入去研讀,少說要花一年以上的閱讀時光,可惜現在已經不允許蹉跎時光,太多東西都只能點到為止。

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從古希臘就存在,西方文學的各種典律也都依循希臘的悲劇或喜劇延續下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天主教會控制了全歐洲的價值體系,但漸漸有一些人文啟蒙的作品誕生,例如但丁的《神曲》,義大利文就叫《Divina Commedia》,人文主義逐漸萌芽,十五世紀古騰堡推廣了活字印刷術,從此讓知識的普及成為可能,用拉丁文創作的許多作品也因此傳入英國。這個時代的英國基本上也已經有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上流階級的文藝青年如果願意,可以到牛津或劍橋讀書,有一些窮小子也有機會獲得獎學金去讀書。

印刷術推動了大眾的識字率,社會整體教育水平提高,也開始學會了欣賞戲劇的美妙。當年文學創作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在莎士比亞抵達倫敦的1580年代,倫敦估計有20萬人口,是歐陸最大的城市之一,此時已經開始有現代劇院的落成,莎士比亞生逢其時,民眾對於戲劇求知若渴,他們喜歡上這種活靈活現的現場表演,嘲諷時政,透過想像與共情,在演員的詮釋之下,感受生命的悲歡離合。莎翁的戲劇廣受歡迎,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取材於市井小民,加上他又是鄉村來的小夥子,可以寫出兒時田園牧歌般的場景,他也將城市生活中的人物和世俗的語言巧妙鑲嵌於美妙的文字中,兼容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雅俗共賞。在當時有些劇作可以吸引上萬人次觀眾蜂擁而至,這種群眾參與藝術的比例之高,放在今天難以想像。

莎士比亞出生於亞芬河畔斯特拉福,是英格蘭中部的一個小鎮,距離倫敦大約100英里的地方,老爸是一個手套工匠,媽媽是一個當地望族的遠親。莎士比亞出身平凡,沒有同時代那些文學才子顯赫的家世背景,但他卻能夠從一個小村莊,單槍匹馬來到倫敦,不到十年的時間一躍而起,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劇作家,流芳百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其實莎士比亞遺留下來的歷史文件並不多,大部分跟他有關的史料都是各種政府機關的檔案,15世紀的英國社會已經有完善的政府機構,並且有詳細記錄各種資訊的習慣,所以後代的研究者孜孜不倦的在數百年的檔案庫中翻箱倒櫃,透過訴狀、受洗紀錄、納稅證明等文件拼湊莎士比亞的生平。因為資料不齊全,很多關於莎士比亞的故事都是道聽塗說,稗官野史。確實可靠的史料不多,使莎士比亞彷彿披上神秘的面紗,就連他的真實面貌都不可考,他有六張可能的肖像畫,本書內頁預覽第三頁據說是最有可能的一幅,但下一頁又有另外一幅(第一對開本標題頁的畫像),總之隔了幾百年,後人知曉莎士比亞大部分的生平,但有更多謎團可能永遠都解不開。有些研究者就轉而研究他的作品,希望從字裡行間推敲出他隱含的秘密。

更厲害的人可以雙管齊下,本書作者Stephen Greenblatt是哈佛歷史教授,對於莎翁的劇作信手拈來,他也是一位文學史專家+文學評論家,這本書並非考察嚴謹的傳記,更像是一本推理小說,如同彭鏡禧教授推薦序所言。作者會先介紹莎士比亞每個人生階段的社會背景,接著引述莎士比亞那個時期創作的詩句或台詞,接著開始做翩翩聯想:莎士比亞可能這樣,或者那樣,啟發他寫下某一段文句。整體來說,作者的聯想頗具說服力,或者說我們也不用太計較,一個充滿謎題的人,總是比充滿謎底的人更讓人好奇,不是嗎~

如果你想認識莎士比亞,可以從這本書學到很多知識,翻譯品質也很優秀,相信一定能加深往後欣賞其作品的鑑賞力。
展開
Granta 16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
讀者評分
4.5
|
2023/07/22

英國有兩本聚焦在新銳作家的文學刊物,其中一本是創刊於2011年的The White Review,它特別願意給初試啼聲的作家小白一個發表的平台,這本文學雜誌我還沒讀過。另外一個比較知名的季刊就是Granta Magazine,它的歷史悠久,創刊於1889年,原本是劍橋大學的學生雜誌,後來1979年經歷財務危機以後重新出發,以new writing為號召,希望給新生代的作家一個優質的創作舞台,一個”新寫作”的家園。

1983年他們首次發表了The Best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名單,往後每隔十年就會選出新一代的作家,今年4月他們選出了第五代最佳英國小說家,共20位40歲以下的後起之秀。第一代作家開創了80年代英國文學的黃金時代,包括諾獎得主石黑一雄也名列其中,其他榜單上的人物也都大名鼎鼎,如果你有在讀英國文學,這些名字或多或少都有看過,例如五月剛去世的Martin Amis,坦白說我還沒讀過他的作品,但一位作家之死會登上BBC首頁前幾則新聞,代表一定是極具分量的文壇大咖。

最近在找國外關於文學評論的書評集,這種書評合集意外的稀少,我發現自己閱讀書評已經變成一種嗜好了,目前大部分都讀英國、美國、澳洲的book review,但這些網站的書評雖然優質但零散,而且每篇評論人都不同,讀起來沒有連續性,我滿喜歡同一個人寫的評論集結在一起的合集,讀起來前後呼應,現在社會液態化,一切都碎裂化,長時間閱讀同一個人寫的文章有時候竟然會莫名的感動(所以才要勤奮寫日記!),因為有”脈絡”,文學很喜歡去探索起源,例如去探究童年的經驗如何形塑成年後的自己,看太多抖音雖然笑炸,但有時真的很空虛。

進社會以後大家忙著衝事業,除了錢和小孩以外沒有共通話題了(當然可能是自己的問題),結果莫名其妙對文學的依賴越來越深,還好下班以後還有一個portal可以透過文字跳到歐美的文化場域充實心靈,不然講一整天專業術語真的很累人,有一方天地讓心靈平靜,文學撫慰人心的作用好像年紀越大感受越深刻? 二十幾歲時看書的目的是想了解世界的運作邏輯,三十歲以後竟然變成紓壓和療癒。

這一兩年還曾經產生過一種很可愛(笑)的念頭,覺得花太多時間看書了,心想是不是可以放下書本走入人群多跟人互動,主動約十幾年沒見的老同學在台北敘舊,確實有重拾友誼的例子(覺得感動!),但也有幾位已讀不回,從小看太多文學作品有一個優點或缺點,就是幾乎會清晰記得每一個跟人互動的片刻,很天真會想說隔了那麼久,對方應該還記得當年青春的點點滴滴吧? 但事實上自己就是一個對方人生階段面目模糊的過客,聊得來的就有十幾年的life stories for reading,但更多的是發現自己在個體時代的意義:You are nothing.

如果沉迷在文學或廣義的藝文領域太久,基本上就跟大眾脫鉤了,我身邊的人開始討論要買什麼車,要在台北哪一區買房,看太多文學的後遺症就是渴望跟別人有比較知性的對話,雖然已經學會說幹話和場面話,開始反射性應答如流了,可是一直覺得無法說真心話,文學都教讀者要自由表述,用文字去捕捉心靈的感受,這種mindset在職場上很好笑,因為職場就是利益交換,利潤就是心靈的悸動,結果只好強迫自己精神分裂成24種人格,順便改名叫Billy,呵呵連這樣也可以套用書籍的意象,真的是入戲太深了,已經沒救了,《讀書害了我》,愛書人最喜歡挖苦式自嘲(英文單字叫self-deprecation,英文書評中常常看到喔~),卻又情不自禁,難怪都格格不入。

現在周一至周五一醒來立刻進入機器人模式,以清空收件匣為目標,不過累積專業以後進入心流狀態也是很有成就感。期待週五的到來,因為周末就有兩天可以好好的重回文學的世界去探索,這種穿梭於虛構與現實的閱讀感受也是很神奇,等工作經驗更豐富,或許也有機會去香港、新加坡或者產業的中心倫敦走一走,這樣就不會是走馬看花了,還是很希望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到國外待一段時間,沉浸在不同文化圈的生命體驗實在是令人眷戀。

九年前有幸去歐洲交換,台灣交換學生在跨年時都會不約而同在倫敦或巴黎集合,2014聖誕假期學校開始放假後,我們先去愛爾蘭,接著飛愛丁堡過聖誕,接下來一周往南拜訪牛津、約克、貝斯,最後在倫敦跨年,真的在街上就直接遇到同學! 世界超小的,感覺在同一個時空底下,有一股隱形的地心引力會讓生活在某個時代的人聚集於一處後離散,文學作品不就最愛捕捉這種fu嗎~

旅行會使內心的心靈地圖(psychogeography)更加鮮明,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感受,大學畢業那一年在等研究所開學前曾經嘗試過在台北打零工維生,在打工趣找到一個到墾丁幫日本品牌拍泳裝廣告的助理職缺,我真的就應徵錄取了,一行人到墾丁外拍五天四夜,同團有一個女生也是來幫忙model拍攝,我則是庶務組。第一天結束後我們在墾丁大街吃飯,聊天時我問她講到墾丁你會有特別的感受嗎? 她直接白眼說完全沒有。

我就說例如想到海角七號、國境之南、島嶼最南端的海洋風情、鵝鑾鼻燈塔…? 你不會想像如果有機會可以在某個大學的暑假去南灣打工換宿衝浪,遇到一些很有趣的人? 蛤?! 她茫然看著我說:[完全沒有任何感覺欸…] 很明顯磁場不合,後來幾天就超冷淡。當年心靈脆弱覺得受傷,《被討厭的勇氣》中文版剛上市不久引發熱潮,偏偏下意識會閃躲暢銷作品一直沒讀過,所以直到變成大叔了才漸漸接納了不合時宜的自己,個體時代只要好好做自己,就是最偉大的真理。

牽扯很多了,要把話講回來,隨著閱讀量的累積會產生一種既視感,就是所謂的閱讀其實大多跳脫不了某些既定的範疇,一般讀者在某個人生階段會讀的書籍主題基本上都差不多,學生時代大家都讀網路小說,工作以後固定買心理、投資、職場的書,這些書當然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只是想說若把今天剛出版的書籍內容拿去跟20年前對照,其實會發現它歷久彌新,只是數據或細部更正,不然可以預期未來20年內容依舊大同小異。如果想要閱讀比較深刻捕捉時代氛圍的文本,就要去讀文學作品,不過這也有一個限制,就是”文化圈”的概念,學生時代讀了很多台灣文學的書,當年那些新銳作家也都步入中年了,新生代已經開始接班,代表自己這個讀者也年紀不小了。

常常覺得讀書雖然增廣見聞,但一直在想像層面活著別人的生命,雖然很充實,但”活太多”別人的生命也會侵蝕掉經營自己人生的時間。此外,在同一個文化語境下讀太久,其實會越來越空洞,我這幾年對台灣文學的愛有一點消退,因為看了太多各式各樣的國外非虛構,漸漸認知台灣文學也是一個圈子(同溫層),雖然我是一個台灣讀者,台灣文學也構成我的身分認同,不過一直讀~一直讀~到了二十出頭就會陷入一種疑惑,讀這些書要幹嘛呢? 我也曾經參加過心生仰慕的作家的座談會,其實最多也是會後簽個名,有時候讀者很熱情會貼到冷屁股上,作家可能應付太多讀者太久了,他看你的眼神就是冷冷的,跟你拿在手上的書中文字之熱情洋溢形成強烈反差。

另外就是書寫主題的侷限,文學永遠都在批判和反思歷史,年輕人總是對於真相和正義有一股傻勁,讀著那些探討白色恐怖、民主轉型、日本殖民遺緒,甚至更久遠的清領時期漢人社會、荷蘭的熱蘭遮城史、原住民的文化和悲慘的處境…等這一類作品而熱血沸騰,覺得對於腳下的土地有了更深層的認知。我沒有要否定這些作品的重要價值,而是單純從一個讀者閱讀的感受而言,到了一個時間點之後就會越讀越迷惘,因為你不是歷史學界和廣義文學圈的一份子,所以這些文化語境跟自己的生活完全是平行宇宙且毫無交集。

小眾主題至少在那個圈子裡可以找到人互相取暖,局外人如果自作多情,其實只會尷尬不已。我從小就有閱讀合集的習慣,當年就有在圖書館看到針對青年作家的選集,這是文學圈承先啟後的傳統,文學有典律(canon),如同師傅將畢生所學傳承給徒弟,前輩會提攜後輩,將新生代的作家集結在一起定義一個時代,例如《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這種作品,過幾年就會有八年級作家群像的合集出版,這個體系是由傳統學院和以前報紙副刊所構成。我很多層面的價值觀其實是這個體系培養出來的,你知道嘛,新聞媒體的黃金年代,眾生喧嘩,社論云云,曾幾何時已事過境遷,今天讀者已經擁抱網紅文學和IG詩學(instapoetry),沒想到自己也默默被時代淘汰了。

有一種說法是在AI時代,每個人都要學會”反學習”(unlearning),積極學習跟上時代節奏,但因為迭代太快,同時也要快速的忘卻所學,才能踩在浪潮之巔,純文學跟大眾文學對抗似乎是永恆的命題,今天在網路上傳遞書籍知識的人幾乎都非文學背景,箇中緣由值得細細思索。但不管了~今天的文學只著重描述個體的內心想法,不用關心社會和他人,不如就順應潮流吧。將成長過程中的閱讀經驗反學習,突然輕鬆無比,反正八年級作家群像中有誰跟我好像也沒關係了,歲月遞嬗,把焦點重新聚焦於西洋文學吧。

西洋文學的閱讀也有技巧,外文也是一個圈子,當一個讀者已經學乖和認份,就不會再將心比心,自以為是同道中人。最硬核的外國文學讀者都讀什麼呢? 沒錯! 就是莎士比亞! 甚至伊里亞德和荷馬史詩~長大以後對學院派的指定閱讀好像會越來越無感? 我要對誰詠唱十四行詩呢? 趕快來翻個白眼吧。再強調一次,我不屬於那些圈子,所以不知道實際情況,話說現在好像每個圈子都不知道其他圈子在幹嘛,就我觀察到的是,華文圈閱讀20、21世紀西洋文學的人不多,除了少數幾個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刊物,在台灣應該是小眾之小眾,涓涓細流極細流,只有那種最不合群的讀者會嘗試去探索。

這一塊如果你有興趣,其實有一些出版社很用心都會譯介歐美新生代作家的作品,近期有澳洲小說《下雪時節》、加拿大小說《搖籃曲》,時報出版的文學線真的超級用心! 趕快按讚! 如果你好奇有哪些歐美作品值得閱讀,可以去看一下這些作品獲得的文學獎,歐美有各式各樣的書獎,書單不斷擴充根本看不完。另一個切入點就是直接找相關的合集來研究,文學刊物是守門員會去蕪存菁,刊載的作品都值得花時間閱讀。

《Granta Magazine》因為是英國的刊物,在世界文學的領域自然有一席之地,目前已經出刊至164期,如果你想要多了解world literature的輪廓,可以考慮把他們以前的合集拿來欣賞。這也是我未來預計花時間閱讀的文學作品。Granta的文學風格真的是”純文學”,跟那種國外流行的青少年小說不太一樣,雖然自詡為home of new writing,但刊載的作家通常都三十歲以上,人都需要一些時間的歷練才能寫出好作品,所以這些文章就是處於青澀跟成熟的過渡期。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某位作家的風格雛形,但又不至於太膚淺。這種作品讀起來耳目一新,加上我也步入同樣的年齡階段了,基本上就是在讀同齡人的創作,文學作品好像都要到了某個階段才會懂得箇中韻味,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能理解吧。

Granta這一份英國最佳年經小說家的名單在過往可以大幅曝光上榜小說家的知名度,但文學雜誌在網路時代聲量越來越小,衛報所寫的書評〈Granta 16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 review〉中就有討論這個現象,現在此類排行榜是否還有參考的價值呢? 文中也提到相較於十年前的榜單,這一期的作品不再世故(worldly),不再試圖用文字去批判和修正時代的軌跡,而是全然的向內探索,整本書都在描寫個體的情緒,內心的獨白這一類敘事。

這個榜單以前的資格比較嚴格,上榜作家需要有英國護照,這一期的遴選標準放很寬,只要你有把英國當成家(think of this country as home),就有資格參加,所以這一期的參加人數大幅增加到幾百位,至於選出來的小說家是否真的是best of the best? 閱讀品味永遠都是見仁見智,GR有人說這一期的作品很悶很無聊,但我是覺得整體來說很好看。既然是探索情感流動的短篇故事,一定要靜得下來才能讀下去,時下的閱讀講究實用性,有一點浮躁,如果不是真的喜歡文學的人可能讀不下去,而且這種書要慢慢讀,一天讀幾篇,一個月再讀完也無妨。

書中的故事有幾篇極具巧思,短篇小說可以塞進那麼多情節變化,不愧是高手。但也有一些普普通通。英國有數百年的小說創作傳統,在這些作品上面依然可見其影響。大英帝國的文化多采多姿,光一個不列顛群島依照區域就有各種文學群像,這也反映在書中,例如融合威爾斯語、蘇格蘭語、愛爾蘭語(凱爾特語)的英語。21世紀的英國文學一直在處理後殖民時代的問題,可以想見一定有關於種族的故事,例如黑人、伊斯蘭、印度人等前殖民地的移民在當代英國社會面臨的困境。2016年脫歐以後,英國人也一直在思考他們的歐洲認同感(What is British?), 所以一定也有相關的著墨。

另外剛有提到這些故事聚焦在內心小劇場,例如其中一篇就是描寫一對女性友人一起去spa放鬆的過程,這樣也可以入選很扯吧~不過如果你懂意識流的概念,就知道這種瑣碎的細節臨摹有它的藝術性,用文字把瞬間記錄為永恆,其實是文學存在的必要性。書中我最關注的作家是Eleanor Catton,她是目前布克獎最年輕的得主,28歲就得到2013年的布克獎,她在紐西蘭長大,所以作品中有一些紐澳元素,這是我第一次讀她的作品,小說的技巧真的令人驚豔,之後要來拜讀一下她的作品。

Granta還有推出過最佳年輕巴西小說家、美國小說家、以西班牙語寫作的小說家等名單,或者是某一期聚焦於單一國家,例如澳洲、日本、加拿大、印度,將此國家的知名文學作家齊聚一堂,讓讀者用文字去深度探索不同的文化圈。我個人很愛他們的取材,往後應該也會陸續閱讀一些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學創作。前一陣子出國遊玩,發現了另一套類似取材角度的書系——Europa Editions 出版社的The Passenger書系,提供我們從文學的視角踏上literary journeys,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一下~

世界繞了一圈最後還是要回到台灣,現在去反思成長過程中的閱讀旅程,台灣的元素確實有被稀釋,不過血濃於水,基底還是Taiwanese。很幸運有機會、有時間、有能力在現實和文本中走跳,就會珍惜自由民主的社會,難以想像壓抑一切的社會環境。不過國族的宏觀敘事,會使上班族喘不過氣,社畜已經學會機器學習,還是小情小愛的個體敘事比較舒適~

如果對英美文學有興趣,《Granta Magazine》是一個很理想的入門讀本喔!
展開
個人時代:不能只是去做,重點是你「想」怎麼做
讀者評分
4.0
|
2023/07/02

過去十五年是加速的年代,主要拜智慧型裝置的問市,讓網路更加普及,因此就產生了很多專有名詞,例如Internet of Things、雲端、大數據等。這幾年這些看似獨立的科技領域開始整合,以AI為主軸,2010年代累積的科技成果逐漸發揮綜效,電腦已經學會自我學習,漸漸不需要人類的參與,接下來就是以自動化為目標,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這個加速的過程只會越來越快速,幾十年前社會的變革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兩三年就完成一次迭代,三年前的東西拿到今天看就覺得過時了。這種變化太過速,很多人都還沒適應過來,結果新的變革又排山倒海而來,有些人無法適應精神狀況就出問題,當然也有一直踩在浪潮之巔的先行者。

對一般人來說,確實得花一些心思去觀察社會環境的變遷,科技進展太快會把很多人拋下,單純拿職場的變化來看,東亞國家20世紀流行終身雇傭制,但21世紀產業劇烈變革,一間企業平均存活年限只有十幾年。反觀人類壽命一直延長,所以不能奢望企業提供一輩子的穩定飯票,必須不停的成長學習,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否則就會成為社會變化之下的犧牲者,而且在一個凡事只關注個體的時代,被社會遺棄的人也無法獲得他人的憐憫之心,貧窮甚至還會被嘲笑。

這並非什麼左派及右派的爭論,而是直觀的事實,特別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這種現象更極端,韓國也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台灣經濟至少以中小企業為主,韓國則是前十大財閥就貢獻80%的GDP,其中三星一間公司甚至占比20%以上,如此極端的情況,難怪韓國可以拍出《魷魚遊戲》這些轟動全球的影劇作品,進一步來說,這種作品可以在全球範圍引起觀眾共鳴,代表大家都感受到資本社會的殘酷現實。

自從抖音帶動短影音熱潮以後,如果你有在YT或IG上面看那些網路爆紅的影片(有一些頻道非常會製造話題,例如viralhog,你可以去官網看,”go viral”也是一個商業模式),應該會發現有一定比例都是在凸顯「人間依然有溫暖」的影片,例如送錢(一般都USD500-USD1000)給遊民看他們的反應,通常遊民都會感動到哭出來;另一種形式是網紅假裝自己是窮人,跟路人要一塊錢都被打槍,結果他們跟遊民請求,遊民雖然很困頓,他們反而是最善良的人,願意伸手幫助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另一種影片則是營救動物的場景,某隻無助的動物受困或受傷,拍攝者前去營救,雖然這種影片很感人,但數量太多了,有些太假了,因此有人懷疑是為了點閱數而故意設計的場景,人類為了錢可以做出各種難以想像的事情呢。

這種影片會流行,就是觀眾覺得社會太冷淡了,甚至覺得心灰意冷,所以看到這種feel-good影片,就會安慰自己說~果然還是有好人存在,對人性還是可以抱持一絲希望。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感受,不要難過,因為它已經變成我們整個世代的集體情緒,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相關的書籍出版,這種社會及文化的論述,如果你想多了解,可以多讀一些「文化研究」的書籍,這種書可以讓讀者喘一口氣,一方面可以釐清莫名困擾自己的社會壓力,另一方面也能讓你用比較宏觀的視角來認識社會的脈動。在未來變化的速度只會有增無減,如果你還沒有花心思去研究一下這類課題,以後只會更迷茫,不管是買書來看,或者直接去聽說書節目都好,一定可以緩解一些不安的心情。這種書我已經看過很多本了,但每次讀完新書還是覺得受益良多。這本《個人時代》的作者也是一位閱讀雜食者,他在書中有幾次提到廣泛閱讀的好處,所謂”閱讀”不一定僅限於書本,電影、podcast、甚至直接跟人聊天,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就可以對整體社會的變化有比較深刻的認知。

我們目前生活的時代有一個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個體化」,它一開始是用來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民族性,例如美國比較重視個人主義,亞洲比較重視集體主義。個人主義是美國矽谷的精神信仰,軟體設計師最初就是一群無政府主義者,他們設計的科技產品和軟體隨著網路普及到世界各地,連帶影響全世界的文化脈絡。我們現在熟悉的職場框架,例如產品、專案、敏捷開發、使用者體驗等,以及科技蘊含的人文精神,都是源於矽谷的科技公司。這些事物背後都有一個根本性的底層邏輯,就是「個體化」,舉例來說,現在演算法會依據你的喜好推送個體化的資訊,當代科技的理念就是把一切事物拆解成單一的物件。

個體化的出發點是很好的,它將每個人都視為獨一無二的個體,針對每個人量身打造專屬的商品和體驗不是很好嗎? 這個論述沒有錯,而且工具本身是中立的,但人類天生是一種矛盾的生物,不斷追逐個體化會導致群體崩解,每個人都成為孤島,進而衍生寂寞、無助、冷漠的感受。雖然帶有一點懷舊的有色眼鏡,但許多人在個體時代,都會緬懷以前比較集體化的社會氛圍,至少在「家庭」這個社會的基本單位裡,家人成員間互助合作,感情融洽,個體也會有歸屬感,但現在連核心家庭都漸漸凋零,單身、不婚成為新的常態,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過往的婚姻制度也有很多弊端,不過一個人總會渴望有歸屬感,因此同伴動物的比例就增加了,大家開始養毛小孩陪伴自己,不用對其他人付出承諾,多輕鬆不是嗎。

在職場上,傳統的組織架構儘管很僵化,但你看那些公司裡的老前輩,他們把公司視為一個大家庭,以身為員工為榮,有時候滿羨慕這種mindset呢。不過年輕一代不希望跟公司有任何身分上的連結,我只是來打工賺錢,用時間換金錢,私事跟公事要徹底切割。疫情讓遠距工作普及,越來越多工作數位化,直接在雲端上完成,同事變成email名稱,生活中毫無交集,交流盡量以訊息傳遞,避免跟對方講電話以免尷尬。在商務應用上,人們把生活上所有的事物都外包給平台打理,搭車、買東西、洗衣服、居家照顧…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找到應用程式幫你完成,在未來技術成熟後,外送員也都可以被自動化了,我們完成了個體化的極致,從醒來到睡覺,不需要跟任何一個人類打交道,不用再顧慮其他人的情緒,實現了100%的個體化。

諷刺的是在個體化的時代,人類天生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同,在社交媒體上展現最美好的一面,原本是為了呈現自己獨特的品味,可是社會還是有一個隱而不宣的集體價值觀/審美觀,所以拍照的角度、光線、背景、文字…都有高度的一致性,我們知道別人喜歡看什麼,所以只會PO那些東西。最終,個體化只是表面上的傲嬌,心裡還是很在意其他人的想法,甚至可以說發文最深層的渴望就是跟其他人建立連結。當物理世界只剩破碎的個體碎片,或許可以在虛擬世界重新拼湊新的社群吧? 「身分認同」是一個值得反覆品味的單字,書中也有提到一個我很喜歡的詞「價值觀的液化」,現在的社會沒有固定的形狀,所有事情都像液體一樣漂乎不定,所以會讓我們感到茫然,但如果往好處想,液體是有可塑性的物質,如果你懂得如何在個人時代幫自己「導流」,你就可以獲得最大的滿足,行使自我意志塑造最嚮往的生活。

《個人時代》可以看作一本生存指南,書的編排是漸進式的—既視感、變化、適應、成長。作者宋吉永是韓國高麗大學的大眾傳播學兼任教授,主業是經營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前天是2023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天,我要等公司完成業績結算才能下班,現在演算法都比使用者還了解自己,突然推播這本書給我,立馬下班去買回來看,可能搜尋紀錄反映內心的寂寞,AI覺得這種書可以安慰我,我也不爭氣的買單了。看到書腰上寫這本書是韓國網路書店2022年度選書,熱銷十萬冊,代表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希望透過書籍來指點迷津,如實反映時代精神啊!

我其實想要讀這本書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要從數據分析師的角度來觀看世界。大數據這個詞從2015年左右開始火熱,過去十年幾乎每一間公司都產生data analyst或business analyst這一類的數據分析師,他們的職責就是從海量的資料中提取有用的商業資訊,提供有用的商業洞察。「數據分析」第一眼會覺得很直觀沒什麼了不起,但實際上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發現自己還沒讀過全職數據分析師的作品,所以好奇想學習一下他們的mindset以及如何data mining。作者資歷超過20年,前兩本作品也是與此相關。

書中引述知名科幻小說家William Gibson的名句:「未來早已到來,只是尚未平均分佈」,任何社會變革都不是一夕促成,而是漸進式的。我最近在讀AI相關的作品,才知道ChatGPT的關鍵技術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誕生,我們一般人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快被自動化才頓悟大難臨頭。數據分析可以提前預測社會未來的走向,作者的公司就有一套系統用來監測社群媒體的關鍵字,它有幾百個參數,書中就有分享一些案例,這些趨勢清晰的告訴我們,個人時代已然降臨! 未來社會只會更碎片化,所以個體得學會提前辨識並作好準備。其中一個主要概念就是個人已經成為商品,我們要學習把自己當作商品行銷及販售,網路上每一則訊息都要精心打造(根本監控資本主義XD),既然不能仰賴企業提供收入,就必須把自己當成企業,創造額外的收入來源。

我應該是個比較謹慎的人吧,以前在讀這種文化研究的作品都會有一股對未來感到悲觀的心態。當然也有可能是我都讀比較批判性的作品,導致想法上有點歪掉,例如想到數據分析,就想到劍橋分析那種負面的廣告投放。令我驚喜的是這本《個人時代》抵銷了一些負面想法,作者的文筆很務實也很幽默,翻譯品質也很棒,作者雖然警惕讀者個人時代的挑戰,但更多時候他是提供實用的建議,鼓勵我們不須害怕,而應該感到興奮,只要懂得如何適應和成長,就能活出並創造自己的時代!

如果對這個議題熟悉的讀者,書中有一些內容應該不會太陌生,不過因為韓國跟台灣的國情更相近,這本探討南韓社會的書,比那些歐美作者的書更親切。總之是一本有乾貨的輕鬆讀本,值得推薦~
展開
顯示更多
讀者評分
4.5
|
2023/07/01

看書看久了會養成某種既定的思考模式,比較常見的講法包含「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之類的,總之愛看書的人到後來都會有一種相似的精神氣質。文學常常鼓勵讀者要透過閱讀去形塑一個美好的精神世界,年輕的時候對於「精神XX」有一股莫名的嚮往,入戲太深的人甚至會養成精神潔癖,活在想像的世界中,跟現實生活脫鉤,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Metoo在文藝圈也引發海嘯,社群媒體上群起撻伐,有些寫得一手美文或優雅詩詞的文人,原來都是衣冠禽獸,所以才有文學的幻滅一說啊,這才是最永恆的文學實務,書本上的很多文學理論都在騙人。

如果喜歡寫作或對文字比較有fu的人,隨著寫作量的累積,好像到了一個程度就會開始去質疑文字這種媒介的功用。歷代王朝可以用文字去竄改史實,將前朝的歌舞昇平改寫成民不聊生,成王敗寇,被推翻的帝王遺臭萬年,叛國者則開創新時代名留青史。如果會操弄文字,可以滔滔不絕用上帝視角評論時政,當然也可以選擇內捲,專注於探索內心的情感波動,用囈語般的口氣呢喃,支支嗚嗚,好好愛自己唷,摻雜一點心理學的術語,順手寫寫晚安詩。

最近一直在品味長大的感受,一方面覺得思想成熟可以比較全景式的看待生活,但又覺得很可惜,因為少了很多啟蒙的快樂,包括閱讀生活也受到影響,本來每一本書都打開一個新世界,但現在越來越無感,甚至開始討厭漫無目的地閱讀,思考模式180度反轉,覺得那些工具書難怪可以暢銷,套一句近期流行的詞—底層邏輯。

做學問的人原本會希望從學術或社會科學的視角去思辯社會的脈絡,但到了某個年齡以後,那些對知識的憧憬是不是都會一夕間灰飛煙滅? 沒有脈絡可言,純粹就是資本的運作而已,底牌就是錢錢,如果愛讀古文,就會想到那個很陳腐的單字—阿堵物。魯迅果然有真知灼見,白話文運動的旗手,《5分鐘商學院》,不用花幾百萬去讀MBA了,碎片化與懶人包學習,小Lin說~仔細聽,培養邏(羅)輯思維。歸根究柢,就是錢啊!! 知識是商品,要學會如何社群行銷及包裝。這一點真的要好好學習! 不要食古不化,消化不良。

這種感受太強烈了,讓人很困惑要怎麼繼續寫閱讀分享。似乎逐漸認同白居易創作的理念,他的詩詞老嫗能解,同時期李白的絕句也因質樸而廣受讀者青睞。唐代詩人中我最愛李商隱,文如其名,隱晦卻散發詩意,但這種文學意象不能套用到當代商業世界,”商隱”就無法閃電擴張了,在商場要叱吒風雲,商業戰爭,零和遊戲。Run, don’t walk! 獵殺別人,不然就成為獵物。當這種思維已經成為所有人吹捧的主流,心中燃起”知識”的怒火,華氏451,000度,必須把所有文本都燒毀才行對嗎?

推廣閱讀是一件很夢幻的志業,這個職業大概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從文字發明以來,讀者就是稀有動物,瀕臨絕種數千年了,要好好呵護? 小心栽培出長不大的孩子,天真爛漫,頗為矯情。粉紅色濾鏡,旁邊還有氣泡飛舞,可惜現實如刺針,毫不留情一一戳破文本的謊言。OK,大人要學會務實,平鋪直敘,不要拐彎抹角,矽谷精神重塑商業世界,電梯簡報是必備的技能,為了視覺化呈現必須插入SmartArt,發揮巧思畫一個人類圖,哦! 原來我在MBTI人格測驗上是ENFP型嗎? 但怎麼其他15種人格好像也都偶爾可以適用? 閱讀越久,發現最難以理解的事物就是自己,因為太迷惘了,不知道何謂人生意義,只好小鹿亂撞,被怦然心動的魔法召喚四處尋覓,知己知彼,回憶錄和傳記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方式!

21世紀西洋的小說和非虛構都有越來越強烈的個人情緒,雖然維根斯坦論證語文言不達意,小說家作為一種職業,還是要不斷去揣摩情感的極限,所以後後後現代的文學讓人摸不著頭緒,看不懂到底在寫蝦小? 跳躍性的思想讀者跟不上,當了一整天社畜後回家癱軟在沙發上只想划手機等睡覺,沒有人有精神再去看書了,當個沒有用的人好了,文學經典真的要閒來無事才能好好品味,卡爾維諾抱歉了,只能好好利用假日才能享受純粹的閱讀樂趣。到底要讀專欄還是來寫東西…欸? 怎麼不小心睡著了,算了~繼續睡好了,明天才能繼續當機器人,都沒時間玩《尼爾:自動人形》了啦。

到了開始在庭中望月的年紀,大概可以想像台上玩月的感受,星空璀璨,確實誘惑人想一生星際遨遊。人類即將重返月球,太空產業也蓬勃發展,《馬斯克傳》的作者新書《When the Heavens Went on Sale》延續彭博社開創的企業傳記寫法,他們已經成功創造一個新的文學體裁,精采程度已經不輸小說,令人讚嘆! 我卻比較想讀《The Smallest Lights in the Universe:A Memoir》,思索人類在宇宙間的意義。

除了回憶錄,散文亦有觸動人心的質地,散文是作者的內心表述,走火入魔的時候就會天馬行空,飛躍杜鵑窩被歸類在喜劇片,讀書太多會精神錯亂,裝瘋賣傻,寫作是為了幫紊亂的閱讀”心得”歸位。切除腦白質後,有沒有枕頭給我一下,試著輕柔的砸破門窗,不用孤零零隻身離開,改寫這個令人唏噓不已的喜劇結局。

如果用正常的口吻來分享,會不會失去一些關於閱讀的奇思妙想? 從小我蠻喜歡讀散文或各種心得文,其中一個原因是,若作者是內行人,就懂得安排一些彩蛋,外行人看熱鬧,但能讀懂的人就會有他鄉遇知音的感動,這種心境在閱讀的圈子或許更強烈吧,閱讀就像加拉巴哥群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位讀者在自己的島上演化出迥異的閱讀品味,因地制宜。不過殊途同歸的是閱讀讓讀者進化,變得更堅強,能夠在叢林世界中找到心靈的棲地。

這幾年陸續都會在臉書和報章媒體上看到作者李律先生的文章,他的文章感覺就是刻意寫給”想看的人”而寫,不太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或者說其實其他人對你寫的文章也都不在乎、沒有任何想法,突破了這個自我箝制的心魔以後,一切就豁然開朗了。這其實是跨越了某道門檻,並非為了誰而寫,全然為了自己而寫。

以文會友是個很古老的概念,在中國古代文人都會互贈詩詞,憶竹林、遊江、乘船、登高遠眺之樂,或哀嘆韶光易逝,故人已遠去。多少傳頌千年的雋永詩詞都是在率性而為的心情下寫就,反觀若是有功利性的寫作,好像容易流於官腔八股,畢竟讀書人的最高職涯成就為金榜題名,皇帝的權威不容質疑,奢望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而上書朝廷? 小心臨表涕泣,不知所云,株連九族,幾乎是中國正史的常態,是故文章宜中規中矩,流於形式最安全。安穩下莊後,在終南山腳閒雲野鶴,徜徉於文學裡的桃花源,終於可以放心去寫遊記,遍覽神州大陸後,揮揮衣袖,到西洋繼續旅遊文學,這才發現尚有非洲、拉丁、泛亞洲文學等著探索。

李律先生是個很有個性的讀書人,對於書本有一股倔強和傲嬌,你如果是書蟲就會覺得跟自己太像了,一方面覺得感動,竟然還有這種人存在,另一方面也會重新讓你去思考一下閱讀到底對你來說意義為何? 書名叫做《顯示更多》,因為作者常常在臉書寫長文,所以要點擊”顯示更多”才能看到他寫的文章,這一按下去不得了,手指都要抽筋了還划不到底端,破萬字長文不少見,幾千字起跳是家常便飯,內容是精彩萬分的一流散文!

從生活上的瑣事;文本或影視作品的評論;家庭生活的分享;時事的評析;學術生涯的啟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上的人事物都會巧妙的連結,閱歷豐富且學富五車的人,除了能夠洞悉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如果又能以文字捕捉萬物間靈動的繆思,就能寫出令人驚豔的好文。李律先生的文章就是如此,難以歸類也無法歸類。就連自己也沒有自信,付梓成冊是一劑強心針,讓他明白還是有讀者喜愛啦,而且竟然也有商業價值?

李先生畢業於政大新聞博士班,從小就嗜讀百書,閱讀極大的擴充他想像的疆界,在學生時代如魚得水,讀書非難事,學業上一路人生勝利組讀到最高學歷,此時已三十好幾,終於要正式進入社會,赫然發現一輩子在文本裡投注的心力被現實給輕視,在學術領域載浮載沉,原本歌詠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出了社會被笑自視甚高,眼高手低,可見社會的雙標。跟主流對抗似乎是讀書人的宿命,畢業累積了一輩子的書卷氣,精神世界突然崩塌,一定需要勇氣及時間來療傷。

這本書有點像療傷的筆記,讀書人心地善良,不忍心責怪世界待我不薄,只好用自嘲的語氣來跟世界和解。怎麼有人可以如此天真善良,卑微的去愛,低到塵埃裡,所幸好人有好報,在最低潮的時候最能感受世間的溫暖。若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書中那些真誠流露的自我剖析,有時候太強烈了,把弱點全然的暴露於外,真的好嗎?

全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政大傳院的片段,其中一篇文章是他在某天下課後的走廊拯救一隻麻雀的故事! 門窗緊閉的走道空蕩蕩,他聽見一隻麻雀的啾啾聲,一直衝撞玻璃逃不出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成功營救,藉此聯想到坐困於人生牢籠的自己,以及將其類比為教學,學生可能都在牢籠中掙扎,為人師表,能否當個趁職的擺渡人,引導學生破窗迎接新生命呢? 這種聯想太有創意了!

李先生毫不忌諱自稱為流浪博士,在大學開設說故事的工作坊與課程,希望大學生能夠好好聆聽內心的聲音,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他這種毫不保留敞開內心的個性,感覺就會贏得大學生的青睞,讓我想起大學時國文通識課的老師,明明就是陌生人,同學卻願意在作文裡掏心掏肺,敘事的力量很奇妙。本書收錄的文章包含幾篇寫給學生讀者的肺腑之言,萍水相逢的緣分雖然只持續一學期,但衷心祝福各位找到屬於自己的旅程。

書中的文章雖然都是名義上都是寫給作者自己的,但這種公開的日記很有趣,寫給陌生人的文章真情流露,但寫給生活圈的”朋友”時,反而會有所保留。這可能跟寫書評類似吧,願意相信有某位素昧平生的讀者能夠心領神會,所以就滔滔不絕,反而對生活上會遇到的人(例如同事)絕口不提,文學彷彿只存在文本中的優雅鬼魅,見不得人,卻會讓人中邪。

本書是作者十年創作的精選輯,一方面為自己的人生做個註解,也分享給讀者參考。我覺得讀散文很有趣,因為有時候會發現自己有一些經驗會跟書中的重疊,高中時曾經參加過政大新聞營,也曾造訪過書中遊記的場景。隨著年歲虛長,很多兒時喜愛的散文家也都老了,讀中文系的人總是有一股優雅的氣質。瀏覽華文創作的頁面也會看到很多新生代的新銳作家,開始懷念逝去的青春歲月了~好在文字是永恆的時空膠囊,花點心思記錄下來,就是文學最好的詮釋。
展開
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
讀者評分
5.0
|
2023/05/22

十年前還是學生時讀科幻小說覺得書中對未來的預測很不切實際,他們預言2025年就會迎來科技奇點,意即電腦比人腦還要聰明的轉捩點。結果現實超乎想像,如果用比較寬鬆的定義來看,現在已經可以把AI當作有靈魂的生命體了,去年Google工程師Blake Lemoine就已經宣稱他們研發的語言模型可能有人類的感知能力,這位工程師其實曾經當過牧師,對於神學並不陌生,當這種人都已經認為演算法有靈魂,我們確實應該花點心思去思考一下什麼是「人的本質」。這位老兄被公司開除後上了很多訪談分享觀點,值得去YT聽一聽。

時隔不到一年,AI擬人化的程度驚艷所有人,連AI教父辛頓都警告人工智慧可能要比人類還優秀了。人工智慧已經進化到超乎想像的程度,所以很多人開始感到恐懼,我也是其中一個對科技進展心生畏懼的人,今年原本預計要閱讀的書單順序只好重新排列,把關於AI的作品擺在第一順位。

這一本陳教授精心撰寫的《人工智慧在台灣》是從台灣視角論述AI的最佳入門讀本,看完真的不禁感慨天嫉英才,真的是國家級的損失,非常令人難過…

今年AI註定會成為年度關鍵字,在這個時間點上,如果仍然對人工智慧感到陌生,請務必閱讀本書,書中的內容是教授一生的智慧結晶,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什麼是人工智慧,知識的傳承是作者的使命,若有更多讀者因為本書而受到啟發,相信也是作者最大的心願。

網路上已經有非常詳盡的書中重點整理,推薦可以先去研讀,不過重點整理缺少完整的脈絡,本書原本的目標讀者就是人工智慧初學者,因此內容已經相當精簡,認真閱讀頂多四五個小時就可以看完。雖然是四年前出版的作品,我認為還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本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AI的背景知識,讀完大概就知道什麼是AI,還有AI的運作模式,例如什麼是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簡史,基礎的學術理論,AI有哪些應用場域…。

第二部分介紹人工智慧在實務上的應用,任何技術研發出來都要落地應用。我們都聽過語音辨識、聊天機器人、自動化駕駛、智慧城市這些實務案例,究竟在台灣的產業界,人工智慧可以帶來哪些變革呢? 教授是一位難得可貴的學術人,殷切的希望能夠將學術與產業相結合,所以他拋磚引玉,實際拜訪國內知名的企業,打破傳統產學合作的框架,在短時間內展示AI在台灣產業界的發展潛能。台灣是製造業大國,AI在業界的應用場域有很高比例是在工廠或生產線上。一般我們直覺上會以為AI應該都用在跟網路或數位相關的場景,例如用AI來精準投放廣告,或者用它協助銀行進行信用評價。不過AI其實對台灣的中小企業來說,最好的使用方式是用它來幫忙提高良率,減少浪費,改善製程這一類型的應用。書中提及製造業的四個挑戰:瑕疵檢測、自動流程控制、預測性維護、原料組合最佳化。

最前緣的AI技術台灣很難跟外國競爭,一來人才短缺,二來環境無法支撐這種產業,所以目前台灣AI的發展比較偏向整合既有的資源,以利提高效率或產值。目前國際上AI軍備競賽由美國和中國兩強競爭,美國原本就是科技強國,中國因為可以取得大量的資料訓練AI,加上中國政府積極扶植,所以最新的技術都來自中美兩國。這些技術接著再輸出到其他國家,台灣就是一個輸入國,我們引進新的AI技術以後,再去尋找可以佈署的地方:新創用AI技術來解決某項市場需求,工廠用它來提升效率和品質,NPO發揮創意用來落實社會正義。

這本書聚焦在產業應用上,台灣四十年前把握時代的契機,發展半導體和ICT產業,締造經濟奇蹟,不過後來21世紀一波又一波新科技的浪潮,例如雲計算、移動裝置、app應用程式、大數據等新技術,我們都錯失良機,沒有從中找到一個傲視全球的利基。因為業界和台灣文化本來就比較保守,例如在代工方面追求到極致,但因為附加效益比較低,只好專注於降低成本,整體而言,缺乏美國那種高價值的獨家技術。另外網路時代追求的是沒有實體的”殺手級應用”,在這方面需要有高端的軟體人才,以及跳脫框架的文化創意人才,我們需要培養更多這方面的人才,也必須想辦法提供合理的待遇,才能避免人才外流,在未來的虛擬世界跟其他國家一較高下。

台灣還沒有找到下一波”兆元產業”的方向,人工智慧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機會。
目前台灣在AI產業中的角色,偏向於硬體的製造商,例如提供晶片、伺服器、電子零件。這些原本就是台灣的強項,在書中有提及人工智慧晶片和公有雲平台是台灣不能錯過的機會。我對這方面的現況不太清楚,總之書中針對台灣產業該如何在AI時代自我定位,有很精闢的剖析,這部分對於業界來說應該很有參考價值。

書的第三部分包含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創立沿革、給政府的建言、給白領工作者的建議。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是由中研院和知名企業贊助成立的民間教育機構,希望快速培養台灣的AI人才,招生對象除了有程式專長的工作人士,還有面對中高階經理人的培訓班。數位化轉型已經落伍了,現在流行人工智慧轉型~不過很多企業連基礎設施(還記得十幾年前的用語嗎:e化)都尚未建立完備,這將阻礙AI的導入與應用。另外傳統組織僵化,跨部門合作不容易;過往都把IT部門當作成本單位,沒有給予足夠的資源…種種因素導致AI窒礙難行。教授在書中衷心期盼中高階經理人能將AI議程”念茲在茲”,唯有從最高層推動,並投注自身心力,否則大部分AI專案都會功虧一簣。

給政府的建言不外乎希望政府更敏捷,擺脫官僚心態,重視學術人才的資本,改善產學合作的模式,美國科技產業可以蓬勃發展,有一大原因就是鼓勵學者創業或直接到企業端工作,台灣學界希望學者專心寫論文升等,研究、行政、教學讓台灣最聰明的腦袋蠟燭三頭燒,也就無心去經世致用了。書中有提及,當年也是因為政府的領導,才可能創造經濟奇蹟,如今政府確實有很多相關政策進行中,愛之深,責之切,教授的建言亦可供一般讀者參考。

最後一章是講白領工作者該如何面對AI時代的挑戰,這個議題應該很多人都研究過了,那句很無聊的話:[AI不會取代你,但懂得使用AI的人會!] 最近看了一些AI的新應用,超誇張的啦,已經可以寫歌(陳珊妮老師的歌、歌手蔡佩軒的MV)、寫詩、寫小說、繪畫,本書原本說創意性質的工作將不會被取代,但科技的進步果然超乎預期。科幻大師姜峯楠月初在《紐約客》寫了一篇評論〈Will A.I. Become the New McKinsey?〉,科技公司研發AI的目的依然是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追逐利潤」。就像麥肯錫這種顧問公司被戲稱為大規模裁員的劊子手,讓美國的中產階級消失殆盡,上演真實版游牧人生。管顧公司出具專業的第三方報告,讓資本家可以將大裁員合理化。《When McKinsey Comes to Town》是講述管顧產業的一本新書,期待中文版趕快出版~在這種工作隨時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時代,根本逼人陷入生存危機啊~AI已經有靈魂了,甚至比人類還要有感情,我們除了要拷問人性的本質,還要不斷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和學習新技術,不然就等著被自動化回家吃自己>_<

有一些職場經驗以後讀這種書才會特別有fu,學生時代傻傻的,喜歡去思考如何學習新技術去改變世界,現在閱讀的動機變成思考如何向上階級流動,以及避免被資本的齒輪輾斃,資本社會真的不好混。最後,私心再推薦一本書,軟體已經吞噬全世界了,軟體工程師是驅動我們這個時代的幕後推手,《Coders: The Making of a New Tribe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這本書專門介紹coders這個改變世界的群體,現在大家都在說要多培養軟體人才,這本書應該值得譯介給台灣讀者,我已經讀完了,五顆星推薦!! 想要瞭解AI就需要認識其造物主,coders才是真正的上帝,這本書是很精彩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報導文學,如果想要從人性的視角去認識當今的科技文化,記得去翻閱一下~
展開
Down and Out in Paradise: The Life of Anthony Bourdain
讀者評分
4.0
|
2023/05/20

最近常在思考看書到底能給讀者哪些有意義的內容,可能是到了這個年紀突然對很多事情想通了,順便藉此跟年輕時的天真告別,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那種符合時代思潮的大人,那種小時候不太喜歡的市儈大叔,眼中只有賺錢的專業白領,以及對世事冷眼旁觀的人。不要自作多情,別多管閒事,自己開心就好,不要浪費時間東想西想,消耗自己的精神實在很枉然。把一輩子建構的價值觀體系砸得粉碎,莫名有股快感,而且沒有想像中得那麼困難。

都說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必然有他的人生使命,有些人被當作警世寓言,警惕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他們失敗的人生軌跡;另一批人則是成功的樣板,光彩奪目,成為國中小作文課本取材的素材。在資本主義架構的世界裡,金錢就是成功與否的度量衡,國中時老師教我不要以比爾蓋茲當作第三段舉例的故事,因為全班有超過一半的同學都會默背世界首富的故事,從車庫白手起家,創造一個稱霸全球的科技巨頭,至今仍在AI爭霸戰中拔得頭籌。書本說要有追根究柢的精神,長大後再去看一次他的故事,才發現原來他母親是IBM董事,所以有人脈可以協助他在百米賽跑中從50公尺處起跑。

今天的孩子應該以馬斯克當作模板,真實版的鋼鐵人,目標是殖民火星,追尋人類終極的生命意義,憑藉個人意志重塑推特這個全球的言論自由廣場。原來長大後,兒時的記憶會成為不斷重複的既視感,漸漸看膩人生的種種模板,專心導演自己的小劇場比較實際。同時重新省思自己看待人生的視角是否正確? 當發現自己觀看的角度與眾不同,一開始會沾沾自喜,但伴隨而來的寂寞感也是非常強烈,甚至到了有害身心的程度。

閱讀教會讀者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有助於培養同理心,久而久之卻逐漸彈性疲乏,同溫層外的人感受不到溫暖,突然覺得真滑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同溫層,而且不太在意其他圈子的動態,如同派對上各自成群的社交圈子,跨領域閱讀其實就像無法融入的圈外人,以為可以藉此認識新朋友打開話匣子,實際上卻是站在他們的旁邊,對方轉頭給予禮貌性的微笑,接著繼續討論被你中斷的話題。尷尬的站在旁邊聽一下好了…服務生可能見怪不怪,很貼心的走到你身旁問一句是否要來一杯香檳? 好喔,我正好需要,氣泡酒精飄飄然,心情舒爽多了,我又瞭解了一個新的領域,並且認識新的”朋友”,這趟閱讀旅程總算值回票價~

再來想一下批判性思考,這也是不好的思維模式,應該要順著大眾的思維去想事情,凡事即可一帆風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幹嘛浪費體力呢? 直接順水推舟不是更好~一往直前,風生水起。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又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古典文學意象。人生海海,如一葉扁舟,一不小心被時代的洪流淹沒,還是躲在港邊的燈塔當個守望人比較安全嗎?

*
看一下桌上和Kindle裡面讀完的書,覺得感悟良多。以前讀完一本書會急著想把閱讀心得記錄下來,今年開始對於寫閱讀隨筆的態度卻有很大的轉變,當一個讀者開始用大人的視角來審視這些文字,很多事情就不再那麼純粹了。讓人有熱情想要一直寫下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一種(自我催眠)分享的愉悅感,一邊記錄書中的所見所聞,一邊把當下的心境寫下來,可以讓未來幾年的自己參照。可是到了某個年紀以後,寫這些東西的初衷會變質,最理想的寫作狀態是始終如一,但到職場打滾幾年以後會越來越務實,發現筆記真正的價值不是這種傻傻地自嗨,智識的啟蒙讓人學會從宏觀的角度看事情,可以明白主流思維演變的方向,這種集體的意識流難以形容,唯有個體從中抽離才能看清楚。思想的再教育是一種痛苦的歷程,發現自己的價值觀錯得一蹋糊塗,幡然悔悟需要勇氣,對自己說對不起,充斥著一股難以啟齒的愧疚感。

最近一直在反省閱讀心得要怎麼寫~我好像明白為什麼有一些歷史上的讀書人在30歲以後彷彿突然看破紅塵,寧願關在書房裡耍自閉,安安靜靜的做學問,歌德、康德、達爾文這些人到了中年的某個時刻,厭倦了外在的紛紛擾擾,跟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這背後的理由其實不難懂,不論是看書或欣賞任何藝術作品後,都需要有一些”留白”,留一些空白的時間任其沉澱,理想的閱讀方式叫做品讀,但現在社會節奏太快,基本上除非刻意為之,否則只會在資訊洪流中載浮載沉,片段式閱讀,小紅書閱讀,短影音閱讀,都很像吸毒,一時的快感很快就會消失,然後渴望”大量閱讀”。

可能要澄清一下~經過思想改造以後,加上看書教會我接納多元觀點,其實可以認同這種反映時代脈動的閱讀方法,在2020s還奢望用20世紀的方法看書,反而是這位讀者不合時宜了。大量的訊息雖然可以讓人看見更廣闊的世界,但一直用鳥瞰的方式瀏覽,就無法欣賞到細節的美妙。打個比喻,《看見台灣》讓我們得以欣賞寶島之美,但你還是得腳踏實地花費三天兩夜去爬百岳,氣喘吁吁,但路途上的鳥語花香,以及山友間的親切寒暄,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塊土地的美麗。稍微算一下,我手邊已經累積了十幾本還沒寫閱讀心得的書冊,以前會覺得每一本都要認真的寫,甚至還一度對數字上癮,有點驕傲想要炫耀一番,想不到知識的份量太過沉重,現在知道這叫掉書袋,其實沒有必要。很神奇的是,還有一種以往不曾想過的想法:既然自己已經參透閱讀的藝術,是否還值得花心思去”分享”呢?

*
在文學分類上,有一個極為小眾的閱讀主題——書信和札記(diaries and correspondence)。

在網路時代以前,人們溝通仰賴魚雁往返,作家會跟親朋好友通信,這些信件通常在他們離世以後會被整理出版,人在寫信時往往情真意摯,毫不掩飾將心中的想法寫下來,這些日記和書信就成為書迷認識寫作者的最佳材料。最知名的作品即《安妮的日記》,她一定沒想到自己的日記某天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研究大屠殺的第一手見證。其他知名的書信集包括美國天才詩人Sylvia Plath的日記、英國(純真兼愚蠢)的浪漫派詩人拜倫的書信選、《蒙田隨筆》…等。

六月台灣即將出版一本令人期待的書《瘋狂與深情:艾倫.瑞克曼日記絮語》,作者就是哈利波特電影中的石內卜教授,英文書名很有意境”Madly, Deeply”,石內卜是我心中最喜歡的角色,因為他一開始被人誤會為反派,但他其實一直在暗中保護哈利,心地最善良/最深情的人往往最容易被人誤會,完美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常態,這種性格的人很吸引我,令人惋惜的是,美好的人事物總是轉瞬即逝,還好有留下這些日記讓影迷懷念。另外,間諜小說宗師勒卡雷的信件在2022年也被集結成冊《A Private Spy, The Letters of John le Carré 1945-2020》,一個人可以持續寫作書信長達75年,透過文字去認識其思想軌跡,確實是一件很迷人的事。

我之後想找時間來讀一讀一些西洋文學中的書信集,其實很羨慕這些人有對象可以通信~現在我們都用Messenger傳送支離破碎的恩喔啊哈,懶得打字直接用貼圖帶過,據稱動態貼圖能夠更精準地傳達心意? 所以請收養兩隻抱在一起的貓咪,Boomerang effect with hearts,銀幕上滿滿的愛意!! 我怎麼突然懷念起老派的#no filter,渴望登出一個AI模特兒已經有數十萬人追蹤的數位空間,或許把iphone關機,躲到華爾登湖畔寫寫21世紀的湖濱散記,才能重新找回人類跟自然的天人合一? 這幾年旅遊文學家都以大自然為主題寫作,應該也是為了跟氾濫的虛擬性(virtuality)相抗衡吧。

*
我以前不太喜歡看狗仔或是八卦小報風格的作品,但這一本講述安東尼波登的傳記非常引人注目,2018年這位電視名人自殺的新聞登上國際新聞頭版,可見他舉足輕重的影響力。Anthony Bourdain是誰呢? 他原本是一位紐約的廚師,因為2000年在《紐約客》發表一篇講述廚房秘辛的文章而爆紅,這篇文章刊載後他獲邀將其擴充為一本書,就是他的代表作《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出版後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接著電視台邀請他製作美食及旅遊節目,他獨樹一格的主持風格擄獲觀眾的青睞,他往後17年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知名的旅遊節目主持人,包含在旅遊生活頻道的《波登不設限》,以及後來在CNN播出的《波登闖異地》,讓他的名氣紅遍全球,連歐巴馬總統都要在越南河內的那一集客串演出,跟波登一起品嘗街邊小吃。

在外人眼中波登擁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四處吃吃喝喝,在遠方的異域探險,大啖美食,結交五湖四海的好友,大夥兒敞開心胸與波登一起聊文學,談電影,評論時事,加上波登本身就有一股壞男孩的迷人氣質,似乎又飽讀詩書,信手拈來就是古今中外的藝文典故,這些理應衝突的元素在他身上竟然取得微妙的平衡,讓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一季又一季的製作,一年波登有200天”在路上”,忙著前往某個國家拍攝下一集,休息時又得趕回飯店寫稿、回覆信件、接受訪談。2018年6月,在法國的一個鄉村,波登在劇組面前仍一如往常的攝影,但他回到飯店房間後竟然選擇在浴室上吊輕生,拿浴袍腰帶綁在門把上,結束了精采的一生。消息傳出後觀眾紛紛表達哀悼之情,電視圈的名人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緬懷他。喜歡他的讀者可以再次回頭去翻閱當年波登出版的回憶錄,而這正是出版社致敬他的方式,中文版順勢再版,最近幾個月關於波登的幾本書陳列在顯目的位置,可見波登受到多少人的注目,一定有很多粉絲至今仍為他英年早逝而扼腕。

如果故事只講到這裡,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個bitter-sweet ending。但是有一些人就是很愛違背主流思想,偏偏硬要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所以才會有這本書《Down and Out in Paradise: The Life of Anthony Bourdain》的誕生,這本書2022年10月出版,GR上面有2000則評分,評價只有3.3顆星,評價兩極化,因為這本書是那種揭人瘡疤,從狗仔的視角,試圖把一個人的不堪全部挖出來的傳記作品。作者在寫作時,沒有絲毫顧忌,而且看到鮮血會很興奮,他的文字不惜得罪他人,也要一吐為快,甚至以此為樂,頗為病態,難怪很多讀者說完全讀不下去,並且感到極為憤怒,這種書怎麼可以出版呢?! 到底懂不懂尊重家屬隱私?? 不管作者是否為了蹭波登的名氣才寫這本書,不能否認的是他付出很多的精力去調查和訪談,從波登兒時開始,一路記錄到他生命的盡頭。在作者筆下,波登的過往被攤在陽光下無情的檢視,究竟波登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我應該也算波登粉絲,以前在電視上看到他的節目會稍微看一下,一直想找時間把全集追完,但年輕的時光很快就流逝,現在當個上班族那種探索世界的熱情漸漸被磨平,比較沒興致看旅遊節目了。關於旅遊節目我可以另外寫一篇上萬字的心得分享,可是上班以後連這種寫作時間都快沒有了。20幾歲時有幾年的時間非常喜歡看旅遊節目和旅遊文學,現在很懷念大二在總圖地下室視聽教室借閱Pilot Guides(史上最讚旅遊節目)一集一集慢慢看的時光,無憂無慮的學生歲月。不過長大的好處是開始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些兒時夢想的旅程,這種時空交錯的感受真的好微妙。

我們來思索一下波登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說白了就是他那股傑傲不馴的態度,他就像個不願長大的小男孩,一直搞不清楚自我價值,想要跟世界對抗,卻又渴望社會接納自己,用英語來形容叫a very complicated man,非常複雜且難以定義的人。我們在鏡頭前看著他帶著這種性格上的矛盾環遊世界,新朋友也立即接納他的古怪,並且熱情的與他分享當地的美食與文化,跟一群人坐在長桌品嘗地中海美食或者各種稀奇古怪的料理。影視作品都是觀眾自身的投射,我們希望自己也能夠像他一樣如此盡興的體驗人生,所以才會羨慕他有世界上”最美妙”的工作。

*
我有時候很討厭自己為何都要試圖從負面的視角來看待一些事情,可能是正在進行中的社會化歷程逼迫我重新架構腦中的價值體系,我想透過閱讀這種書把不合時宜的舊信仰跟資本時代的新教條進行歸位,不然思緒會凌亂不堪。我以前讀這種書會見獵心喜,覺得你看吧~光鮮亮麗的背後,果然有長長的陰影~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我希望看見一個人最真實的表述。這種開酸的文化,也是目前網路空間的主流文化,特別是”讀書人”擅長弦外之音,知識容易使人自負,導致分不清真實與虛擬,現實社會確實充滿各種虛情假意,但一味的去嘲諷一切其實對自己的生活無濟於事。應該學習用正向的視角去看事情,心情也會豁然開朗。

認識一個人有很多種方法,波登懂得自己掌握話語權,寫了好幾本自傳性質的小說或非虛構作品,這是粉絲認識他最直接的方式,畢竟最認識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另一種角度則是透過第三人的視角去認識一個人,”傳記”在文學領域是一門藝術,傳記作家要從頭拼湊傳主的一生,這其實需要高深的功力才能進行。這本書的作者原本是體育線記者,已經寫過幾本運動員的傳記,這一次應該是波登這個人物太有趣了,他決定不請自來,開始撰寫這本未經授權的傳記。有意思的是波登每個人生階段的朋友都樂於跟他分享波登的故事,更扯的是波登的第二任妻子還把波登生前使用的個人電腦直接交給他進行研究,所以讀者在書中會讀到波登生前幾天的通聯記錄,就像有人直接把你的Line通訊記錄直接攤開給別人看,這種窺探隱私的程度確實令人傻眼,但坦白說這真的能讓讀者直視波登的內心世界,他在螢光幕前的形象經過細心編導,而他的私人生活其實一團糟,在人生的最後竟然搞到妻離子散,獲得廣大粉絲簇擁又如何,現實生活中跟他最親近的人反而對他不理不睬,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落差呢?

我沒有讀過波登的自傳,所以直接從這本傳記來認識他其實不太公允,波登這種人就是令人愛恨分明的人,要嘛你徹底著迷於他的性格,不然就是被他的性格徹底惹怒。出生於紐約市旁邊的小城澤西市,這邊是紐約大都會區一個富庶的社區,居民普遍受過高等教育,波登的父母也不例外,他爸爸對藝術有優雅的品味,曾經當過環球音樂的主管,但大部分的時光都從事相機銷售員、樓管這些中產階級的普通職務。波登的媽媽是一位狂放不羈,崇尚自由靈魂的前衛女性,她在紐約時報擔任編輯,根據作者的訪談,同事們都稱她尖酸刻薄,但確實有兩把刷子。波登的父母有一個壞習慣,不惜透支也要維持布爾喬亞式的生活,所以家中的經濟狀況一直不穩定。波登有一個弟弟,長大後兩人感情不太好。他們在法國有親戚,所以每一兩年一家人就會去法國旅行,波登在書中就寫到他美食啟蒙的時刻,就是在10歲時第一次品嘗到生蠔,從此愛上美食。這是波登創作中最知名的片段。

波登自小有個敏感易受傷的靈魂,一直希望融入群體但不太成功,他一直對文學有所憧憬,從小就喜歡寫一些短篇故事,他一直夢想有一天會成為享譽文壇的小說家。波登是那種好萊塢電影中靦腆的男孩,跟在萬人迷男孩的身邊當個小跟班。中學時期他屬於某個兄弟會,兄弟會的老大就是那種女同學看到會尖叫的帥氣男孩,當時這個老大正在追求一位漂亮的女孩Nancy,常常帶著波登等一群跟班到她家流連,令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Nancy最後根本不甩那個老大,反而跟波登在一起! 從這個小故事就可以感受到波登有某種深層的魅力,從小就開始展現。高中畢業後波登追隨他的女神,前往瓦薩學院就讀,但只讀兩年就輟學了,學術生活並不適合他。

對未來的人生毫無方向之際,他為了打發時間陰錯陽差到餐廳打工,沒想到意外發現他的歸屬。他接著從瓦薩學院退學,轉而報名正在起步階段的美國烹飪學院。畢業後回到大紐約地區,從小餐廳的廚工做起,慢慢往市區發展,義式餐廳和法式餐廳他都有歷練過,恰好1980年代的美國正在興起歐洲料理的熱潮,波登也躬逢其盛。在歐洲廚師是個廣受世人尊敬的職業,在美國則是被冷眼看待,當年美國人對廚師的刻板印象就是沒水準的非法移民,在骯髒的廚房流汗打雜的小人物。但這個印象在fine dining開始普及以後,廚師這個身分有了微妙的轉變,電視上開始出現明星級大廚,波登也看到了新的機會。

在傳記寫作中,必須花費至少1/3,甚至一半的篇幅去探索傳主的早期人生,英文叫做formative years,童年和年輕時的生命經驗基本上塑造了每個人成年以後的模樣。美國的廚房在當年收容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非法)移民,以及在正統資本社會找不到容身之所的人,可謂龍蛇雜處,有波多黎各的拉丁裔、來自中國的Chinese、吸毒成癮的黑人…等,這個環境儼然一個縮小版的地球村,波登從小受文藝作品薰染,心中一直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廚房中的世界意外的適合他,這裡的人也很喜歡他這種有點古怪又迷人的個性,所以波登如魚得水,最後成為餐廳的主廚。波登的廚藝不算頂尖,但他有完美主義,他也是個控制狂,因此他將餐館打理的有條不紊。波登在廚房裡的經驗影響他一輩子,作者訪談了前同事及前老闆,這些人事物形塑了波登的人生哲學。

*
波登一直沒有放棄文學夢,他下班後的時間最喜歡在書桌前創作,他曾經出版過小說作品,但幾乎沒有獲得任何迴響。他一直保持記錄的習慣,把廚房裡的有趣故事記錄下來,2000年時在母親的引薦之下,紐約客的編輯David J. Remnick讀到波登的文章〈Don’t Eat Before Reading This〉,覺得講述廚房秘辛的主題很有趣決定刊登,刊出後引發熱烈討論,波登便把那些日記改寫成非虛構作品《Kitchen Confidential》,此時波登已經四十幾歲了,雖然有個體面的主廚工作,但私底下的生活渾渾噩噩,承襲自父母的那套波西米亞生活哲學,讓波登常常入不敷出,他也有酗酒和吸毒的壞習慣。或許可以說皇天不負苦心人,波登迎來了人生的春天,他完成了從小的夢想,成為電視紅人及暢銷作家。

關於波登的文學創作,其實有很多值得思辨的點。21世紀歐美越來越流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跟正統文學的小說分庭抗禮。我過往幾年閱讀也是以non-fiction為主,所以書中有提到一些關於文學的觀點令我腦洞大開。本書作者直言不諱,波登的小說其實非常平庸,完全不會讓人想讀下去,但有趣的是轉換成非虛構體裁,波登那種不知所云的寫作風格,竟然巧妙的跟廚房這項主題結合在一起。”旅遊節目”這個電視媒介,本質上很無趣,通常都是中年大叔下班後看電視時,讓其直接睡著的催眠劑,但波登那股叛逆的習性,打破窠臼,do every fucking thing I want,跳脫框架的主持風格反而賦予節目新鮮的樂趣。

波登第一次上鏡頭時很笨拙,但漸漸掌握了訣竅,他進入人生中最精彩的階段,但這也是他步上失控列車的開始。波登的第一任老婆就是他的中學甜心Nancy,愛情長跑十年以後兩人結婚了。Nancy是個深居簡出的女人,崇尚安靜低調的生活,她最愛的活動就是看電視,可以看一整天的電視劇就心滿意足。她對於異國及遠方並無夢想,偶爾去國家公園走一走就很好了,旅遊太累了啦。相對照之下,波登對外部世界一直有蠢蠢欲動的幻想,他一直很想”走出去”探索世界,加上他看的那些電影和文學作品強化他的遐想,他跟Nancy的婚姻平淡而幸福,但平靜的表面之下兩人一直存在根本上的分歧。當波登走紅了,他再也按耐不住開始瘋狂往外衝,時間一久兩人感情淡了,最終以離婚收場。波登在忙碌的節目拍攝過程中,其實也努力履行好丈夫的責任,百忙之中會抽出空檔飛回紐約陪伴她過生日。不過人生總是無法兩全其美,愛情與夢想,波登終究選擇追隨內心的聲音。

外部世界燈紅酒綠,波登本來就有自我毀滅的傾向,他以前吸毒和喝酒經常過度,隨著節目越來越成功,他的精神壓力與日俱增,完美主義的性格又讓他神經兮兮。他習慣在旅途中藉故拈花惹草,並且透過酒精的催化麻痺自己,才能不間斷的瘋狂產出內容。波登還有過第二段婚姻並育有一女,最終也是告吹。身前他周旋於不同情人之間,最終愛上一位義大利籍女演員,她的高冷讓他心灰意冷,最終選擇結束一切。波登後期的人生失控了,電視上的人生終究只是演出。確實有很多朋友喜愛他,但也有不少人對他有所微詞。

波登的人生故事值得讀者細細品味。傳記可以幫助讀者認識自己,《Down and Out in Paradise》是一本比較極端的傳記,讓我對人生的本質有更深刻的看法,如何忠於自己,並在一切事物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還要繼續摸索才行。
展開
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生活,甚至是世界?
讀者評分
4.5
|
2023/04/18

過去半年AI吸引所有人的眼球,人工智慧突飛猛進的速度令人難以適應,每天都有新的AI應用發布,甚至已經有自動化AI幫你執行AI指令輸入,代表未來人機協作的比例會越來越高,到不久的將來,我們工作中有一定比例都將直接仰賴電腦自動執行,人類只要負責監督和判斷,其他例行性流程全部讓電腦自行處理。客觀上來講這種效率的提升確實對社會有益,這幾年也在提倡周休三日,如果搭配AI來提升工作速度,這個變革指日可待。

我覺得人腦蠻有趣的是其適應能力,兩三個月前我對於AI感到極度恐慌,畢竟電腦已經跟神一樣,超出一個人思維可以理解的範疇,不過靜下來研讀一些相關的書籍和影片以後,心裡就踏實許多,某種程度上也轉念了,至少不會那麼悲觀,對於AI的優點有更多的認識。

AI神通廣大,對於喜歡思考的人而言,應該都會感到惶惶不安,針對這一點我跟身邊的人交流一下,發現可能是我困在自己的同溫層而不自知,身邊的人對於AI的進步樂觀其成,有人跟我說希望電腦趕快把所有工作都取代,我們就可以變成電影《瓦力》中的人類,整天無所事事,耍廢放空,好好享受人生! 我原本還在思考這樣一來工作的意義為何,但他們直接突破盲腸:人類發明各種工具就是為了讓生活更舒適,如果凡事都由電腦來服侍又何妨? 我反思一下近年知識帶給我的啟發,搞笑的是竟然可以認同他們的看法,傻人有傻福,腦袋放空的人最幸福~

最近台灣已經有越來越多跟AI有關的書籍上市,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上班族,應該會去商業理財的分類區買那些討論如何用ChatGPT提升工作效能的工具書。但如果你好奇想了解AI這項科技背後有哪些哲學意涵,以及它又將引起哪些社會變革,這本《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是一本值得翻閱的好書,GR上面有不少人評價說這本書了無新意,僅複述其他人已經討論過的觀點,整本書應該可以濃縮成一篇發表在《紐約客》雜誌的文章即可。我讀完以後覺得這本書的篇幅恰恰好,其實已經言簡意賅了,本書想要討論的主題很廣泛,能夠用兩百多頁就清楚勾勒出來,已經替讀者節省很多寶貴的時間。另一方面也代表我在這方面涉獵太淺,竟然很多內容還沒接觸過,要多關注AI的發展才行。

仔細一想,科技的進步使人們癡迷的追求效率,我以前不懂什麼叫蜂巢思維,但隨著閱讀量的累積,漸漸明白真的有集體思維的存在,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社會思潮,現在人們竭盡所能提高效率,希望能跟上社會節奏,人氣YT頻道和閱讀推廣都在教人如何管理時間,所以Notion這種app就很流行,可能是我沒慧根,常常覺得這種應用程式反而是另一種負擔,處心積慮想要善用時間,結果弄巧成拙導致心靈的躁動,是否得不償失?

順帶一提,因為資訊爆炸使得懶人包成為生活必需品,ChatGPT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懶人包集大成,已經有很多人用此來著書立說成為作家,AI擅長做資訊統整,而且可怕的是摘要的準確度極高,在書評寫作的領域,很驚人的是有些聰明人已經用AI在寫閱讀心得,而且還可以潤飾到一般人看不出來。這個其實不難,只要把電子檔餵進去,把產出的內容換句話說,就可以分享在社群媒體上了,然後說一個月讀了數十本書,讓老派讀者自嘆不如。這種閱讀法是否才是當代閱讀的正解? 閱讀很私人,端看讀者各取所需,慢閱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更久,前提是自己還要有時間,所以閱讀要趁早,才能感受到她的迷人魅力。幾年前專家還在說AI最難取代的就是人類的創造力,但坦白講依照目前的科技進展,我越來越相信十幾年內通用人工智慧就會出現,比20世紀科幻小說預言的還要更早。

科技的進化會引發一些人類心靈的不安,不過感覺真的很少人在關注這一塊,整體社會基本上就高歌凱奏,呼籲人們積極提高自我生產力,才不會被資本社會淘汰。在社科著作中,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針對這個現象進行深度研究,結論就是人類大腦的運作機制跟原始祖先差異不大,我們思考的方式是傾向跟實體世界互動,人腦的思維尚未演化到可以游刃有餘與AI並駕齊驅,可是這正是目前科技要求人類做到的境界。

很多人無法適應就得到精神疾病,必須仰賴心理醫生的協助才能重拾平靜。這是一個交互影響的現象,AI越來越進步,AI專家就語重心長的呼籲人們要培養自己的人性,例如心理醫生是未來最難被取代的職業,因為同理心是AI最難取代的人格特質。其實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就是越來越多人心理生病了,希望在虛無縹緲的世界中,可以抓到一個僅存的實體浮木,以免被內心波濤洶湧的負面情緒給淹沒。

當然一定會有人對這種科技造成的影響嗤之以鼻,覺得這種論述都是無稽之談。討論科技的發展一定要有脈絡,每個讀者切入的視角不同,我是很羨慕對於一切社會變遷泰然自若的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順著時代的潮流前進,無所畏懼。我的心靈比較脆弱,好在閱讀可以反脆弱,加強心靈韌性,過往的閱讀經驗讓我可以深刻的跟本書的主旨起共鳴,書中提及的一些內容我都有蜻蜓點水接觸過,但是沒有從AI的框架下來解釋,所以我不知道有這種觀看的方式。經過三位思想大師的詮釋,確實讓我對AI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本書三位作者分別是20世紀國際關係宗師亨利.季辛吉、前Goolge CEO艾力克.施密特、麻省理工電腦科學院長丹尼爾.哈騰洛赫。季辛吉名聲響叮噹,已經要一百歲了還在世界各地的高端論壇當講者,他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國際秩序締造者及論述者。施密特在2001-2011年Google最關鍵的成長期擔任總裁,使其成為影響世界的科技巨頭,他卸任後成立基金會,投身慈善事業,並且在各種場合擔任顧問或講師,分享他對於科技的看法。這本書其實並非完全由三人所著,嚴格來說應該是許多人合作的成果,他們組成一個專案小組,一起腦力激盪構思本書的內容,由三位大師提出大綱,細節再由助理們合作梳理及研究。

前半部基本上都在探討AI如何演化至今,他們從文明初始講起,人類因為對於這個世界感到陌生恐懼,希望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便開始建立起知識體系。從古希臘以降,人類會透過各種方式希望能夠賦予宇宙萬物意義,這樣才能感到踏實。但人類的認知有極限(有時是受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仍有很多事物無法解釋,這時就要仰賴宗教等機制來填補空白。隨著科學發展,人們開始學會用理性來面對世界,印刷術的普及打開新的紀元,大家都可以獲得知識,對宇宙終極奧秘的解釋權不再由教會壟斷,人們開始有思考的自由,促成往後科學革命、工業革命、資訊革命等技術突破。

在文明演變的過程中,人類習慣用理性的思維去評估一切,哲學也隨時代而演化,哲學家提出各種思考框架讓當代人有思想上的歸宿,若少了這些思想工具,人們就會感到茫然無助。在西方哲學脈絡中,中古世紀到19世紀的哲學家都希望把世間萬物歸納到哲學的論述體系中,所以有人編纂百科全書,目的就是賦予一切事物某種解釋或定義,其中康德的思想影響深遠,他啟發後人將感官經驗轉化為知識,這也是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這種哲學的努力到了20世紀面臨挑戰,因為量子力學等基礎科學的發展,例如海德堡提出測不準原理,讓人類的感官經驗不再100%準確或可信任。古典物理學中完美的平衡被顛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進入一個新紀元,此時天才哲學家維根斯坦即刻救援,表示人類不必追求全知,只需要知道事物間的關聯即可。他的思想框架讓人類又安全的度過20世紀的風風雨雨。

進入21世紀,隨著晶片的計算能力依循摩爾定律指數型躍升,AI終於結束了技術寒冬,開始蓬勃發展。神經網絡模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這些新型態的技術讓AI突飛猛進,漸漸的AI越來越有”智慧”,在某些層面甚至已經超過人類。AI儼然是一種新的生命形式,並由人類擔任上帝創造出來的,這就導致了思想上的矛盾。AI目前最可怕的是連研究人員都不知道其真實的運作機制,研究人員在訓練AI前會預設目標,但有時候AI的表現超乎預期,連人類都不知道機器究竟如何”思考”。

這代表機器的思維超乎人類的認知,違背了數千年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因此人們感到恐懼是合情合理的。目前針對AI的倫理和哲學都還沒完整建立起來,若人類不盡快著手研擬,可能就會發生AI失控的未來,波及的層面之廣難以想像,因此本書後半部都在探索這些議題。但話說回來,如果AI使用得宜,祂將開啟人類全新的思維視域,我們將會發現很多人類自身無法感知或想像的事情,人類文明就會更快速發展。

如果你對於人工智慧感到陌生,這本書是一本優秀的入門讀本! 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也幫我更新了一些過時的觀點。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可以用圖靈測試來判斷機器是否達到人類的智力水準,但其實圖靈測試在今天已經不管用了,它測試的是機器產出的”成果”是否達成人類的水平,所以嚴格來說很多機器早就通過測試,例如汽車可以跑得比人還快、機算機可以比人類更快速算出金額,在狹義的層面這些機器早就比人類還優秀。今天我們討論AI,不論是理性或感性上,應該要盡快建立一個新的框架,以評估AI對社會的影響,如同核武需要嚴加管控,避免核武擴散,AI在這方面並沒有對應的措施,本書提出一些建議,可供讀者參考。

活在一個比科幻更科幻的真實世界,真的常常讓人覺得無所適從,先別扯到宏觀文明的層級,AI很快就會融入我們的工作中,所以抽出一些追劇的時間讀讀這種書,才能在專業及心態上做好準備吧。
展開
被中斷的人生:遊走在健康與疾病之間,一場劇烈又溫柔的重生之旅
讀者評分
5.0
|
2023/03/21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Between Two Kingdoms: A Memoir of Life Interrupted》是在GR上面看到多位朋友分享,這本書在GR上面有6.5萬則評價,也有入選2021年GR讀者票選最佳回憶錄之一,它也有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這種受到廣大讀者歡迎的書,通常很容易就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書的封面是一個年輕女生坐在麵包車上,旁邊跟著一隻小狗,第一時間讓人想到《查理與我》這本美國公路旅行經典。

作者蘇萊卡.曹華在大學畢業那年發現得到白血病,經過四年的治療終於康復,她便踏上一趟追尋人生意義的公路之旅,帶著心愛的㹴犬奧斯卡,橫跨整個美國,拜訪生病期間寫信給她的筆友。蘇萊卡在生病期間因為被困在病床上,她找到一個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就是開始寫部落格分享對抗癌症的歷程,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病人的心情和需求。她的文章很快吸引了同病相憐之人的注意,對她勇於站出來分享生病/生命的故事而喝采,接著紐約時報的編輯聯繫她,希望能夠轉發文章,蘇萊卡雖然喜歡文學,但從來沒想過要認真寫作,不過既然已經生病了,她又渴望觸及更多讀者,她主動爭取想寫一個專欄,並成功開設名為「Life, Interrupted」的專欄,她開始用文字記錄跟病魔對抗的過程,她的文章鼓勵了很多癌友,與此同時,蘇萊卡自己也感到欣慰,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人面對類似的困難,藉由文字她們得以攜手共同面對每一次的挑戰。

她的創作不只鼓勵別人,很多讀者也來信跟她分享關於疾病的心情告白,好幾次她的讀者就是同一間醫院等待治療時坐在身旁的患者,蘇萊卡也在療程中認識了很多深刻影響她的朋友,因為這場疾病,使她被迫思考人生的優先順序,她過往的人生及夢想被粉碎,在這四年中唯一的目標就是活下去。而當她順利回到正常人生,卻必須再次面對另一項難題,患者的人生分裂成病前與病後,生病前的那個自己彷彿夢境,不再真實,病後的自己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究竟要如何適應新的身分,將人生導回正軌呢? 在癒後的一段時間裡,蘇萊卡徹底迷失自我,她忘記如何生活了。經過一番沉澱,她決定開車上路,造訪在她生病期間給予她生存勇氣的筆友及朋友,她展開為期一百天的壯遊,開著一輛舊速霸陸,跟一隻狗狗一同穿越廣袤的北美大陸,沿途拜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們。這趟旅程構成本書的第二部分,占了大約1/2的篇幅。

*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蘇萊卡跟疾病對抗的紀實,她的爸爸是一位來自突尼西亞的法國文學教授,母親是一位繪畫藝術家,從小耳濡目染,蘇萊卡對於藝術很有愛,她在普林斯頓大學最後一年時某一天,腳底開始感到奇癢無比,接著往上蔓延,雙腳彷彿有數百隻蚊子叮咬,她一開始不以為意,以為只是身體過敏或焦慮導致的幻覺,就這樣一直硬撐,畢業後她在紐約一個NPO找到實習,她跟同齡人一樣,準備在大蘋果冒險,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不過紐約的氣氛令人窒息使她急著逃離,她決定換一座城市,投遞巴黎一間律所的法助職位,並成功錄取。她幻想著《愛蜜莉在巴黎》的夢幻場景,想像在浪漫的花都展開人生新篇章。沒想到工作繁忙之餘,她的身體每下愈況,開始進進出出一間破舊的小診所,看診醫生換來換去,每個人都給予不同的診斷,但隨著情況惡化,蘇萊卡心裡開始有一股不祥的預感。某天她在路上突然昏厥,送醫後被轉診到大醫院,初步判斷她須接受進一步檢驗,蘇萊卡就馬上搭機回到紐約,幾周之後確診為白血病。

蘇萊卡原本還夢想哪天有機會成為戰地記者,結果她報導的現場竟然變成跟病魔搏鬥的醫院現場。蘇萊卡很幸運有深愛她的父母及男友陪伴,度過最為艱難的化療和復健。蘇萊卡在書中詳細分享每一個階段微妙的心境轉折,每當看似即將好轉,命運總會無情的再次把門關上,開開關關,病人失去了時間的主控權,唯一的目標就是活過每一天。這種煎熬不只病患本身難受,身旁最親近的人也因而受影響,必須犧牲生活照顧病患,完全的仰賴他人亦會使患者產生內疚感。

蘇萊卡在醫院裡認識很多朋友,互相幫助,互相打氣,眾人的人生目標變的很單純—好好活下去! 因為病情的關係,反而使每個人更能專注於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個生活中的小確幸。在這種環境之下,身旁的朋友”來來去去”,每一次碰面可能都是最後一次,因此眾人更珍惜每個相聚的片刻。蘇萊卡在書中分享許多朋友的故事,她們的友誼令人動容,但也凸顯了分別的哀戚。請好好活著,就是對逝者最好的祝福。

蘇萊卡很詳細的分享她接受治療的過程,這部分讀起來非常椎心刺骨。有一次她感到喉嚨灼熱,突然吐出一塊不明物體,護士很冷靜地撿起來,說這是食道內壁,因為藥物的副作用侵蝕而剝落了。蘇萊卡後來接受弟弟的骨髓移植,又經歷數十次的療程,終於控制住病情,成為幸運的生還者。劫後餘生的她踏上那趟公路之旅,回到紐約後著手把年輕時的這段時光寫成《被中斷的人生》,在生與死兩個國度間擺盪,使她對人生的本質有了極為深刻的認識。她也四處演講,繼續寫作,啟發讀者及聽眾,希望大家能認真思考生命的意義。

這是一本叩問內心的好書,衷心祝福作者一切安好,再次重生!! 也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平安健康。如果對人生感到茫然的話,本書是一趟撫慰人心的探索之旅,蘇萊卡是一位幽默風趣又善解人意的文字導遊,讀完以後真的覺得不虛此行。
展開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
讀者評分
4.5
|
2023/02/26

這本《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是去年英文世界最暢銷的小說之一,中文版2022年8月出版,翻譯成《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在台灣也廣受歡迎,因為網路上有好多人寫深度書評,表示本書有受到許多關注,而且大家都給予正面的評價! 作者莎莉‧魯尼被譽為新世代最亮眼的愛爾蘭小說家,這是她的第三部作品,處女座《聊天紀錄》橫空出世一炮而紅,第二本《正常人》入圍布克獎長名單,在Goodreads上有107萬則評價,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正常人》也獲得諸多文學獎項的肯定,當然也有改編成影視作品。

魯尼獨特的寫作技法獲得廣大讀者的青睞,魯尼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整本書完全沒有上下引號,主角說話時,竟然不使用引號來區隔,但讀起來還是很流暢,跟現在我們在社群媒體上打字閱讀的感覺類似,魯尼寫作的主題貼近生活,她只在乎日常生活的瑣碎事物,特別是人際關係中那些幽微的心境,她繼承了愛爾蘭文學中意識流的傳統,把它套用在當代,融合現代人寫作的口吻,使她的文字像在閱讀”聊天紀錄”,所以讀起來接地氣,讀者容易跟書中人物起共鳴,帶入感很強烈,因此魯尼的書會成為現象級作品也就不意外了。

魯尼的作品廣受一般讀者歡迎,但如果平常就有在閱讀小說,屬於比較挑剔的讀者,看完可能會抱怨沒有想像中精采,暢銷書通常都逃不過被批評的命運。有趣的是,魯尼在書中巧妙的置入這一點,書中有一位角色的職業是女小說家,正是魯尼自身的投射。她也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文學偶像,她寫的內容都是建構於她的世界觀,在她的認知裡,西洋文學被過度抬舉,作家們明明就是抽離於真實世界的一群人,關在房間裡寫作,卻在作品中侃侃而談,針砭時局,提出”深度”觀點,而英語出版圈也是架構於此,彷彿賦予作者獨特的主角光環,給予作家某種特權,以區隔於所謂心智未開的普通人。在魯尼的眼中,這是很滑稽的現象,她感覺自己對世界其實沒有實質貢獻,不過就是出一張嘴,泛泛空談,卻能夠獲得簇擁,所以她感到不安與不解。因此,書中特意安插一位典型的藍領階級男主角Felix,在倉庫擔任搬運工,從來不讀書,卻跟女小說家成為情侶,這種巧妙的反襯顯示了魯尼的巧思~

關於”文學很空洞”的感受自古以來,不論古今中外,都一直存在,例如俄羅斯的托爾斯泰就一直頌揚農民階級,認為農民辛勤踏實,他們才是社會得以存續的關鍵。中國的魯迅在20世紀初也是一直抨擊讀書人食古不化,正是導致中華文化衰敗的罪魁禍首,民初的知識人唾棄知識本身,崇尚勞動階級的務實。這種想法對歷代讀書人來說似乎是千古難題,而且永遠沒有解答。不管是作家或讀者,閱讀的目的就是解惑人生,但在文本裡繞來繞去卻迷路了,最後搞得心煩氣躁。本來是想透過看書讓生活有意義,結果搞得烏煙瘴氣。這種心緒唯一的出路就是放下書本,走入人群,多跟真實世界的人互動,這才發現與其閱讀文本,不如閱讀生活,嘗試多跟真實的人類建立聯繫,才是正解。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的故事圍繞在四個主角身上,兩男兩女,就像六人行一樣,講述他們之間的愛恨糾葛,以及面對人生困境時的心情點滴。書的前半段有一部分由兩位女主角的email通信往來所構成,魯尼藉此記錄一些關於時局的生動觀察。魯尼的書會大獲好評,主因就是她太會寫了,把主角們各種幽微的心境描繪的相當生動,就像我們在生活中跟別人互動時,常常會有各種腦補和內心小劇場,魯尼基本上就是都在寫這些東西,例如我們跟別人打字聊天時,看到對方已讀,正在輸入文字…正在跳動,心裡卻又分心想打開IG,往下拉重新載入,看了幾個高中同學在曬嬰孩,此時對方傳來一個emoji,我們不知道對方到底想表達什麼,很快切回聊天室傳個貓咪問號,接著打開FB重複同樣的動作。

魯尼除了善於捕捉人的情緒流轉,也很會營造場景和氣氛,例如打字時,主角站在花園中,這是一棟位於都柏林,面向大海的夏日別墅,陣陣海浪聲在耳邊迴盪,鹹鹹的海風撲打在主角的臉上,她伸出舌頭舔了一下嘴唇,海洋的味道滲入口中。雖然敘述的角度為上帝視角,讀起來卻非常第一人稱。如果你喜歡緊貼書中人物的心情轉折,魯尼的技法嫻熟,輕盈的在各個角色間切換,隨著故事推進,讀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位角色的情緒波動。

再強調一次~魯尼很會寫!! 當代生活已過於科技化,講究效率和精確性,人類心靈複雜的拉扯跟矛盾不僅沒有獲得緩解,科技反而加速了心靈的波動與空虛,因此魯尼專注於人類心情的細膩表述,恰好填補讀者心裡的那塊空白。文學要反映時代,魯尼的文字真實呈現了當代精神世界的脈絡,沒有高大上,只有低小下,個體化的時代,已經聽不到上個世紀激昂的集體吶喊,只剩微弱的個體獨白。好在人間依然有溫暖。友誼的,愛情的,親情的,愛與關懷是每個人最渴望的情感。

AI已經可以跟人對話了,真實跟虛擬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是一個帶有希望的問句,書本讀完以後,順便把iphone關機,回到真實世界,here I am, and you?
展開
Wish Lanterns: Young Lives in New China
讀者評分
4.5
|
2023/02/12

(1)
“They wouldn’t mis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wenties, as they found their path and partner in life. In that respect youth was a time for embracing bad decisions in order to figure out what the right decisions were. They hoped the thirties would bring just as much excitement, surer in the knowledge of who they were. And they could only imagine what the view would look like from forty or fifty or eighty. Would they have transformed again entirely? Would they obsess over fading memories? Or laugh at how little they had understood? Would they have money? Would they be happy? Would they still be together? Would their child have a better future than they did?”

這個段落把這本書的精神捕捉的相當精確,也剛好跟自己的心境頗有共鳴。
雖然很不情願,但確實應該好好告別20世代,然後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文本就是用來記錄歷史,新聞報導致力於記錄某個時代的脈動,在去中心化的當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小時代,一個年輕人躺平的時代,世界與社會的紛紛擾擾皆與我無關,上班下班,顧好自己比較重要?

隨機訪談了幾位同事和朋友,無一例外給予肯定答覆:本來就應該強調個體化,什麼社會關懷都是白搭。科技冷漠? 過度講究效率? 一味的追求物慾的滿足? 每個人都覺得這種問題很弱智:本來就應該追求效率啊! 最討厭沒效率的人了!! 兩倍速播放太慢了,如果有四倍速多好。懶人包很讚啊! 幹麻浪費時間看那些電影或書籍呢,萬一不好看怎麼辦? 現在資訊爆炸,本來就要努力跟上社會節奏,趕快財務自由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反問~假如真的FIRE那你想做的事是什麼? 不知道,先等我真的可以提早退休再來煩惱。好喔,抱歉再問最後一個問題,你有想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嗎? 賺錢啊,不然呢?!

對方瞇瞇眼看著我,小馬啊,你這樣不行,下班後要好好投資自己,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你下班都在幹嘛? 我說來台北四年,下班常常在台北市散步,已經把市區走爛了,台北很適合散步耶~為了避免尷尬,我就不說回家以後最愛從事一種見不得人的興趣—閱讀跟寫寫東西。但是對方依然露出不解的神情,一個我已經看過數十次的表情,怎麼有人喜歡走路啊,黑人問號?? 而且怎麼選台北市這種烏煙瘴氣的地方呢? 不如下班直接回家打電動比較實在吧?

心裡小劇場的腳本~我在台南已經打了二十幾年的電動,想要探索一下真實世界,而且那些都市設計的書籍都說台北是個有機城市,鄰里巷弄充滿活力,跟其他國家首都的街道講究效率的冰冷相對比,台北是個極度適合散步的大都會。這一點我很認同,好歹我也走過一些城鎮,一座城市要花四年才走膩,代表她非常有魅力! 另外,我也已經找到可以從事一輩子的興趣了,但很顯然在正常人的眼中,閱讀不是一種自我投資。另外當自己在這個領域耍自閉越久,就越驚訝於讀書人之”不入流”,甚至往往被群眾唾棄。一般來說,一項技藝或者任何專長,應該是投入越久越有價值,例如認真健身就可以在IG上炫耀身材。

閱讀卻反其道而行,看越多書,文章寫得越深入,越曲高和寡,這是一個很直觀的觀察。以寫作為業會餓死,這內行人都心知肚明。深度報導沒人要付費,純文學被譏諷為矯揉造作,所以這類型的出版市場就崩盤了,這是hard facts! 當覺悟以後,身為一個過來人,一方面要重新省思閱讀對於自己的意義,以及思考如何將腦袋裡的東西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
我現在已經接受在生活中,所謂”思想”是一種(對他人)沒意義的東西,基本上也懶得再跟他人討論閱讀或文學之類的話題(所以當遇到聊得來的就會特別珍惜!),現在講話基本上就圍繞在產業相關的主題,還有台股的波動等等。這種話講久了,終於開始學會夢寐以求的技能—說幹話! 超興奮自己越說越好,跟《1984》的溫斯頓·史密斯一樣,終於幡然悔悟,愛上真理,碰碰碰,被槍決的一瞬間,戰勝了自己。讀書人都很愛碎念,藉文字抒發厭世之情,導致與讀者更加疏離,所以要積極調適心態,不是在演薩泰爾,所以還是好好說話吧~

年紀越大,越深刻感受到社會的分化,這邊的分化是中性的概念,人類本來就會自成部落,物以類聚,想法和性格相近的人會自然而然聚在一起。套用商業術語叫”穀倉效應”,企業裡面每個部門各自為政,缺乏溝通,不容易建立共識。如何導正呢? 這種抽象的問題留給組織行為學家去思考吧,身為個體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你的部落並加入他們,這樣才不會孤零零落單在荒原,夕陽下山以後,荒野之息很冰冷,危機四伏,弱肉強食,若想在社會上生存,還是趕緊找到歸屬並融入,不要被書本教壞,反抗權威,自由意志…諸如此類的形而上學,只會陷讀者於危險之中喔。

因為我就是那個還在荒原中躲避掠食者的原始人,漫無目的遊走在邊緣。可惜已經年紀太大,原始人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幾歲,或許終其一生都無法被部落接納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只能繼續按照自己的生存直覺,希望能安然的活下去。

(3)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的讀書人部落~

這個閱讀的角度對台灣讀者來說應該比較陌生,甚至有點敏感,兩岸情勢的起伏往往會影響社會氛圍,中國是一個關鍵字,在討論閱讀的場域,除非本來就要討論政經類作品,否則理性的人都會盡量避免。在中國有一群老外,他們對中華文明有莫名的嚮往,所以在大學時會主修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或者參加一些交流活動來華,最知名的即美國的和平志工隊(Peace Corps),這個志工服務計畫提供美國年輕人赴海外服務的機會,同時擴大美國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

在中國,有一些美國作家就是參加這個計畫來到中國,最後就在中國待下來。如果你去查best books about China,何偉(Peter Hessler)的書就是代表性作品。另外有一批人是先來中國讀中文,通常都是去北大、清華、復旦這幾間高校,畢業後就留在當地擔任外媒的駐華特派員,累積一些經驗以後,他們往往會出書,把過往幾年的報導集結成冊,這些書就成為西方讀者認識中國的重要窗口。他們寫作的手法各有特色,有純報導性質的,也有說故事類型的。以閱讀趣味而言,說故事的方法當然比較好看,所以這種書通常也會有比較多Goodreads評分。這類型作品非常好看,我超級喜歡!! 八旗文化的「中國觀察」就是這方面台灣最齊全的書系,不過感覺是不是反映普普,所以後來這幾年比較沒有再推出新作,如果有興趣的讀者,變成要自己去讀原文。

因為父親工作關係,我小學時暑假都會住在廈門,那是2000s的時代,最後一次去中國是2008年,時間飛逝,現在想起來感覺好朦朧。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對這種creative nonfiction的中國作品很有fu,這種作品往往聚焦在小人物身上,文學最愛用小人物的故事去烘托大時代的背景,何偉的三部曲涵蓋的時間點,正好就是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超有感。這種敘事角度接地氣,不會像社論高談闊論,而是專注於呈現個體在那個時代底下的情感流動。這種作品我讀過幾本,在閱讀的過程中,其實不會去思考政治的意識型態,書中的小人物基本上也都不在乎中南海的新聞,他們面對的是生活裡的挑戰,在一個資源稀缺的社會裡力爭上游,安居樂業就是人生最終的目標。

(4)
如果喜歡中文,畢竟這是我們的母語,除了閱讀台灣文學,或多或少還是會跨足到中國文學的領域。此時在中國的老外作家就顯得很微妙了,他們用英語書寫中國內容,游移在中西文明之間的交界,對於中文讀者來說,透過這個作家群體的作品去觀看中國,其實非常有趣。哈佛中國研究中心每半年會發布他們圖書館新的館藏,最新一期的標題叫〈Summer 2022 Acquisitions at the H. C. Fung Library〉,這份書單應該是全網最齊全的best books about China,我如果心血來潮就會去瀏覽一番,研究一下近期有沒有類似的creative nonfiction可以閱讀。這種書很多是讀書人和學者在閱讀的作品,如果對中國研究有興趣,應該可以挖到很多寶~

前幾年在研究的時候發現一本2016年出版的《Wish Lanterns: Young Lives in New China》,故事圍繞在6個中國年輕人身上,記錄他們20世代的美麗與哀愁。書中的主角們大約生於1980s中期,跟作者Alec Ash一樣大。Alec的老爸是牛津大學的歐洲史教授,應該是耳濡目染之下對遠東產生興趣,牛津大學英文系畢業後,2008年跑到北大學中文,接著就待在北京當自由撰稿人,偶爾幫忙《洛杉磯書評》雜誌編輯,他也創立了一個叫Anthill(蟻丘)的社群,集結老外作家一起寫作,他們有合出一本書《While We’re Here: China Stories from a Writer’s Colony》。Alec在2016年時出版這本處女作《Wish Lanterns》,以天燈為意象,反映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書中深入介紹六個當代的年輕人,從兒時說起,一路追蹤他們直到30歲的成長故事,等同讀者看著六個生命成熟長大,他們的故事有歡笑、有淚水,間接反映了當代中國集體的生命經驗。不過這本書在2023年讀起來,難免會覺得有點過時,社會氣氛不太一樣了。

Alec的第二本書《The Mountains are High : A Year of Escape and Discovery in Rural China》即將於今年8月出版,我一定會買來閱讀。這本書是他暫時告別北京的記者生涯,前往雲南大理的放空之旅。書名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山高皇帝遠”,他在北京的寫作生涯遇到瓶頸,感情方面似乎也沒那麼順利,所以決定自我流放邊疆,到好山好水的大理重新找回自我,在這裡他遇見很多”天涯淪落人”,不過遠離塵囂才發現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喔!! 北京收緊言論管制,讀書人追求精神自由,這種低氣壓太難受了,換個地方喘口氣才是正解。

最近幾年中國年輕人流行躺平(其實台灣也是啦),大理成為一個類似烏托邦的地方,當地居民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很多藝術家來這邊開工作室,年輕人來開café... 21世紀中國農民往沿海都市移動,亦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潮。現在開始”反遷徙”,有些人選擇離開城市回到鄉村,尋求本真(authentic)的生活。這本書採取跟《Wish Lanterns》一樣的架構,圍繞在六個年輕人身上。

Alec的文筆非常優美,或許他是中國題材literary nonfiction文筆最好的作家之一。如果喜歡閱讀優雅的詞藻,Alec文采斐然啊!! 他的英文已經有融合中國古典文學的美感,名符其實的literary writer。但文人的命運怎麼都一波三折,中國知識分子的宿命,連老外都無法倖免嗎? 各位讀者,包含我這位讀者,都要好好思考一下,到底閱讀的終極意義為何? 究竟要活在精神世界,抑或物質世界呢? 我應該要去借一下《浮華世界》這部小說來仔細研讀。

(5)
如果你好奇《Wish Lanterns》中六位主人翁的故事,Alec有上很多媒體訪談可以直接去聽。我跟他們年紀其實差不多,這本書結尾處他們的年紀,剛好就跟我現在一模一樣。唉,心裡五味雜陳啊。閱讀確實可以讓自己探索很多生命的可能,文學讓人飄飄然,但面對現實又是另一回事,還是得學會務實。下班後繼續在荒原中流浪,尋找某個想像的共同體。

如果你對中國感興趣,喜歡從新聞的角度切入,有兩個必讀的網站: 中參館Chinafile和The China Project(原名SupChina)。我以前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天看,幻想一下駐華特派員的生活。上面提到的老外作家們也常常在這兩個網站撰文,如果有中國題材的新書,也能從這邊得知消息。

大時代,小流年,還是先把自己的編年史完成吧!
展開
Children’s Literature
讀者評分
4.0
|
2023/02/06

很難想像已經到了該養兒育女的階段,心思比較細膩的人是不是每天都在緬懷過往,想著自己如何從一個小男孩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搭電梯同一棟的小孩開始叫叔叔好…人老了就要服老,好在心智應該也算成熟了吧,現在很適合回顧一下人生歷程,順便為將來做好準備,回想兒時讀過的書籍如何影響今天的我,以及接下來又會帶往何方?

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看書的習慣呢? 還記得四五歲讀《野獸國》時非常恐懼,有一段時間非常害怕打開放這本經典童書的抽屜,每次看到封面的怪獸就會起雞皮疙瘩;睡前躺在榻榻米上,母親在身旁念《漢聲中國童話》,聽著黃帝大戰蚩尤的故事,在腦中播下華夏文明的種子,並幻想女媧如何補天? 整套書全12冊依照月份編排,一天一個故事,母親講了好幾個月,因為很好奇,剩下的就自己慢慢地讀完;漢聲還出一系列動物解剖圖鑑,勾起我對自然界的好奇。母親在某一天又買了《新編畫說中國歷史(共30冊)》,看圖說故事,男孩對於歷史的興趣也在此時萌芽。無憂的童年就這樣快轉流逝~

*
小學有一個藏書不多的圖書室,原本是活動教室,改造成閱讀空間,我的班導是一個重視孩童閱讀啟蒙的好老師,在教室最後方鋪上軟墊,擺上幾個書櫃,並邀請家長捐書,書架上都是適合小學生的讀本,有很多是教育部或者某某國文老師推薦的書單,小屁孩把軟墊當作下課遊戲和睡覺的地方,幾個學期過去,書的上緣開始發霉,我翻到版權頁的後面一頁,空白的頁面貼著借閱紀錄,老師說如果要借回家記得要蓋日期,一個月內要看完物歸原位喔。借閱紀錄空空如也,只有少數幾本有一兩個日期章,我借過幾次,但有期限的壓力,後來就只去圖書館借了。

生在千禧年末的一代,在有生之年見證人類文明跨進新的紀元,是謂千禧年末的華麗。但對小屁孩來說,時光匆匆流逝,不曾留下痕跡。台商西進,父親也為了家庭前往異鄉打拼,留下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在台灣,台灣的教育對孩子來說還是比較好吧,父母做出結論。當代的核心家庭結構已經很小了,在傳統父權體制下,一個小男孩需要有父親當作權威偶像,塑造主流價值觀崇尚的男子氣概,長大後才能在群雄爭霸的武林氣蓋山河。

*
結果由三位女性陪伴長大,培養成纖細敏感的特質,內向的男孩要如何跟外向的社會打交道? 無處宣洩,寂寞難耐,只能在下課時往圖書館跑,此時已經是國中生了。國文課本的詩詞賞析在他內心勾起奇妙的感覺,英文課的單字念起來有優雅的韻律,這是什麼感覺呢? 習作寫完,解答後面附有延伸閱讀的書單,拿出一張計算紙撕下來,把書名寫上去,下課跑去圖書館問主任,他手上拿著《浮生六記》和《幽夢隱》,狐疑的看著天真的男孩,你要看這種書幹嘛?

我不知道,拿回去讀了一兩章就放棄了,心智未開看不懂,一周後便歸還,改借白話課文的散文集,《垂釣睡眠》、《蟲洞書簡》,原來那麼小就已經知道書蟲的黑洞,閱讀的記憶可以穿越時空,但若閱讀不慎,也可能迷失在黑洞中。少年情懷總是詩,朗讀<錯誤>:「我打從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想像中國古典文學的江南小鎮,向晚的青石街道,挽著出水芙蓉的女孩走過。班上已經有很多少男少女急著”登大人”,這個傻男孩還捧著詩集,幻想著康橋的柔波,甘願做一條妳的水草,有夠噁心吧。

彼時周氏情歌傳唱於中學生之間,我們的班曲是〈七里香〉,《不能說的秘密》剛上映,〈蒲公英的約定〉聽了數百次:「而我已經分不清/妳是友情/還是愛情?」情竇初開,看著她的背影,基測倒數中,電影中男女主角會一起約定好考進第一志願,傳說中台北有一所叫師大附中的男女合校,才子佳人共處屋簷下,吟風弄月,多麼浪漫的場面。可是我所在地區的第一志願是純男校,聽說功課好可以解決人生的一切疑難雜症,我還不夠好,等等我,跟你拚了!!

*
第一志願都是學霸,上課睡覺的人數物化都會考100分,最後都會錄取某某醫科,今天看著他們的臉書,都是在外科手術房外打卡,理想人生的最佳途徑,備受世人尊敬。畫面先回到一中的紅樓裡,男生的野性本能在雄性激素刺激下更加亢奮,不只教科書讀得好,兼身體力行,同學都是說愛情故事的人。只有某位書呆子讀著《古文觀止》,向那些唐宋八大家看齊,自以為冰心玉壺,有夠矯情。此時英語閱讀能力也開始具備,下課後依然最愛走進圖書館,在小說區流連忘返,開始閱讀科幻小說,認識20世紀三位大師。

突然想起空中英語介紹法國的文化,在腦中想像法國女性的優雅模樣,把莎岡的書借回家,彷彿對著傻男孩調戲地說聲《日安憂鬱》。站在書架前,疑惑卡繆是誰? 存在主義的經典叫《異鄉人》? 我來讀讀看好了…A few moments later(海綿寶寶過場動畫),怎麼會有人母親過世不流淚呢? 被判死刑主角為何還一副事不關己,在監獄裡碎念獨白?! 這本書我只讀過一次,但經典就是經典,需要時間的歷練才能體會,現在的我可能也跟莫梭一樣了,可以毫無懸念,靈肉分離扣下板機,The world as it is , so be it.

科幻大師亞瑟克拉克的代表作叫《童年末日》,人類身為宇宙中一個幼稚的物種,需要高等的外星文明來引導,使人類文明真正成熟,但代價是失去其童貞,在末尾整個地球如同位元般消散於無形,那位偷渡到外星主宰(overlord)的太空物理學家成為地球上僅存的人類,外星主宰憐憫他,願意載他一起離開地球,他卻選擇留在地球孤獨的面對末日。神奇的是,他的心中竟沒有恐懼,反而有一股安慰感。這不就跟閱讀的感受一模一樣嗎~看著人類集體進化,成為全知(overmind),自己卻面對一個死寂的荒原。不過貪生怕死,我應該還是會懇求外星主宰載我離開,儘管孤單,卻還是希望繼續活下去。

*
師長總說一輩子最美好的時光當屬大學四年,掉書袋的男孩在驪歌響起後的季節,走到高中校園的隔壁繼續讀大學,彷彿高中的另類延續。隨著社會日趨複雜,當代對於青春期的定義已經延長到24歲,18歲的小大人仍然蒙昧無知,大學據說是博雅教育的啟蒙之地,男孩還是一副傻愣的模樣,被時間推著往前走,依然把課業當作重心,所幸大學有比較多彈性,上午的課程結束後,最愛窩進總圖小說區的一隅,繼續探索高中沒看完的西洋文學。

總圖是大學生活的避風港,坐在窗邊看著四季流轉,教科書一本換過一本,課外書一本借過一本。期末考前兩周要提早到,不然會沒有位子,偶爾會遇到系上同學,桌上放著磚頭教科書,總圖是K書的場域,書架上那些泛黃的舊書誰要看呢? 大四的時候再次遇見,他們桌上擺放補習班考研究所和證照的講義。每次我在自助借書區掃描條碼,把”課外書”一本一本放進我的背包時,心中總是困惑於世界的運行規則,該不會我就是小說中那個反派而不自覺,原來閱讀是一件壞事嗎? 孤僻的人才愛看書吧,人類是”social” beings,天生是群體動物。離群索居,隻身一人看書,似乎違反造物主的人設?

閱讀並不會讓乾涸的心靈得到滋潤,反而悄然侵蝕著正常心智,卻毫無知覺。好在造物主或許心生憐憫,願意出版一本書《The First Love Story: Adam, Eve, and Us》,撒旦誘惑了亞當與夏娃,神奇的是,我樂於被逐出伊甸園,只要有夏娃陪伴。
這本書的書介寫道:[ A revelatory journey across four continents and 4,000 years exploring how Adam and Eve introduced the idea of love into the world, and how they continue to shape our deepest feelings about relationships, family, and togetherness.] 我在文學中讀了三十年的愛情,文本中洋溢著人與人的溫暖,connection、affection、fascination…,後來才頓悟文學是一種想像,因為現實中不存在,只能以虛構的形式暫存。初戀的故事,Adrian, Sandy, and us. 這個受格us,可以改寫為所有格ours,生命經驗的延續。

*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系列是世界上最棒的通識讀本,主題包山包海,只要你有任何疑難雜症,第一時間請直接搜尋是否有對應的主題。日出出版社近期推出一系列繁中版,而對岸簡體版也已經推出數十本。大學畢業後的幾年陸續讀了一些書,慢慢抽絲剝解,漸漸明白了世界的運作邏輯。社科作品會給讀者智識啟蒙的錯覺,文本中描述的一切都是施予讀者的休克療法,跟現實是如此的天差地遠,大夢初醒後,從此便把所有文本視為伊索寓言,欺騙孩子的美好童話。

既然逐漸懂事,就該回頭去梳理一下閱讀的軌跡,雖然對文學批評及理論一知半解,但畢竟有一點基礎,可嘗試用大人的視角去審視何謂「兒童文學」,這也是必修的人生課題。很喜歡英語裡的兩個詞語: formative years(人格的形塑期)、coming-of-age(逐漸成熟),在英語回憶錄的書評中,經常會讀到這種句子: This is a coming-of -age memoir, written in the formative years of a young man. 文學是一種柔和的濾鏡,讓讀者用更澄澈的心態來閱讀人生。

兒童文學跟成人文學最大的差別在於—兒童文學其實是建構於大人世界的價值體系,大人希望兒童透過閱讀,內化這些價值觀念。原來兒童文學也權力不對等。當然了,童書作家大部分都立意良善,希望透過文本培養孩童五育均衡發展。在學術研究領域,可以從歷史、文學理論、文化研究等多面向深入探討,這本《Children's Literatu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突破我的思維盲點,我很愛讀這種學術作品,因為它們總是能夠言簡意賅的提供一個總覽,看似單純的兒童文學,其實一點都不單純,就跟大人世界一樣複雜~書中說了哪些內容,其實每個讀者就各取所需,我看完就知道如何解釋那些青春期閱讀時的微妙感受,看書確實會改變一個人,而且每一本感受都好深刻,在所剩不多的時光裡,真的要好好慎選未來的讀本。

近幾年視覺小說越來越流行,台灣也引進很多經典的graphic novel。兒童的繪本也是另一個閱讀主題,每次去圖書館看到別人在借書,幾乎都是父母幫孩子借繪本。感覺也可以開始探索一下這一塊閱讀地景,讓自己再次當個單純快樂的小孩子。
展開
Sea of Tranquility
讀者評分
4.5
|
2023/02/03

(1)庭中望月
月亮在文學裡有很多意象,還可以拿來比喻不同年齡階段閱讀的滋味,對我來說,應該開始進入「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的階段,雖然對書籍仍有溫存,可是已經漸漸失去年輕時那種知識啟蒙的樂趣。若把閱讀看作一種職業,原來讀者也會職業倦怠,已經懂得如何把書本庖丁解牛,恰好呼應這個時代的閱讀脈動,有些書籍教人如何”榨乾”書中的知識,極限閱讀法,高效率一年破千本閱讀量。這個其實不用人教,只要你從小就有閱讀的習慣,無師自通,誇張一點的說,用那種方法看書一年上萬本都不是問題,只要你會”翻”書,三個步驟就讀完了: 看封底介紹、看目錄、看章節標題和子標題。連《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都不用讀喔。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在YT視頻上看到這種速讀法,他們沒有在騙人,這些YTR都是閱讀大師,已經純熟的掌握閱讀的藝術,因為當你讀到一定程度以後,幾乎95%的書籍都無法勾起你的興致,站在圖書館和書局裡,用眼睛掃描過去,從書架上抽下來,三分鐘瞄一眼,大概就知道它在講什麼了,書籍都是交互引用,知識是串在一起的一個網,已經被纏住的人不會想再被綑綁,而是掙扎想要剪斷礙手礙腳的織線。這個境界需要一點時間累積才能體會,難怪主流的”閱讀”都講究效率,不要對書中的文字動之以情,而是單純當作資訊即可,多吸收一些能夠直接應用於職涯的資訊比較實際。

可是啊…這樣就沒有文學的樂趣了。

人長大以後的閱讀怎麼越來越讓人迷惘? 這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幸與不幸:幸運的是從小確實有養成看書的興趣,而且會持續一輩子;不幸的是從小過度依賴書籍,導致活在想像的世界裡。之前讀了一本書叫《How to Read Now?》,作者在開篇就說覺得很幸福,她的爸爸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美國移民,一輩子從事低階的勞動工作,但爸爸的書架上都是西洋古典文學經典,作者從小耳濡目染,雖然父親很早就過世,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她卻很感謝他的引導,繼承了愛讀書的習慣,這是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從此才能溫柔又堅強的活在這個殘酷的世界。

文學確實會帶給讀者勇氣,不然我可能今天也無法開開心心的上班下班了。回家後趕緊逃回”真實”的文本世界,忘掉”虛幻”的現實世界。沒辦法,這是愛看書的遺毒,價值觀顛倒,分不清虛虛實實,寧願活在想像的世界,畢竟那裡的人事物如此溫柔,男人怎能不流連於溫柔鄉呢。看了一整天只存在於銀幕上的資產及收益,好多好多個零,millions,billions,《Trillions》,zillions,nihilism,資本主義的架空世界,比賽博龐克的敵托邦還要冰冷,還好在愛的盡頭,還有元宇宙的狗狗B和貓咪陪伴? FYI~FTX,崩盤後重新再來,虛擬貨幣就是未來。

活在網路時代,真的會讓人有點心煩欸。難怪有溫度的療癒作品會熱賣,文字還是有她的魔力,文學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創作就像一種工程,literary engineering,國外有文學研究者將迴歸分析應用於文學評論,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學研究子領域。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研究,其實反過來證實文本的迷人之處,讀者可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欣賞一部作品,「作者已死」是一個很偉大的理論,解放了20世紀的迷惘讀者,也漸漸分不清20、21世紀的分野了。怪不得有一個叫作「模擬理論」 (simulation hypothesis)的思想實驗,假設人類活在一個電玩裡面,這個理論因駭客任務而廣為大眾所知。一本書如果要發揮影響力,似乎都得仰賴傳播媒體的力量,特別是電影的推波助瀾,讓平面的文字成為立體的印象,從此烙印於集體記憶。

(2)末日敘事
《飢餓遊戲》三部曲第一集出版於2008年,電影第一集上映於2012年,從此開啟了2010年代反烏托邦系列的改編熱潮。有一段時間好萊塢改編很多類似的青少年類型小說(young adult fiction),主角就是一個年輕人,活在一個世界末日以後的世界,殘存的人類苟延殘喘,而出身卑微的主人翁因為命運使然,踏上拯救人類文明的英雄旅程。如果熟悉西洋文學史,就知道這種英雄史詩的敘事方法是歐美文學的根基,從文明啟蒙的古希臘《奧德賽》等作品一路傳唱至今,形塑了美國崇尚個人主義的民族性。

因為《飢餓遊戲》太好看了,讓很多書迷/影迷發現原來這種世界末日的世界觀如此吸引人! 如果你對這種類型有興趣,一定會先Google查查看類似的作品,查詢的結果就會跑出《分歧者》、《移動迷宮》這幾部代表性作品。不過呢,如果你是一個在庭中望月的中年大叔,可能會覺得青年文學小說少了一點內涵,畢竟原著的目標受眾是青年,在思想深度上面可能無法完全滿足老人挑剔(自以為)的品味,這時候就要再鑽得更深一點,多一點耐心爬文,上GR一本一本的看,接著就會打開一個全新的反烏托邦世界。(說個秘密:所謂反烏托邦三部曲其實超難看的XD,如果你從這邊切入,可能再也不想看了。)

我第一次愛上末日題材的作品是2014年在歐洲交換學生時,那時候還是大學生,把台灣的科幻小說讀得差不多了。艾西莫夫、海來因、亞瑟克拉克這三位大師應該是大部分台灣青年讀者的科幻啟蒙,葉李華教授不遺餘力推廣艾氏小說,《基地系列》到今天依然不斷再版,艾西莫夫著作等身,至今仍有新的作品首次被翻譯成中文引薦給台灣讀者,例如鸚鵡螺文化的《永恆的終結》和《神也鬥不過愚蠢》,他們家引入的科幻小說都是上乘之選,等拿到6000元普發記得去支持一下喔。

總之這三位所謂的20世紀科幻大師的作品,在台灣從二三十年前就已經有中文版了,如果想要研究可以直接去各縣市總圖的科幻小說書架搜尋,我基本上把所有能找到的都讀完了。這些科幻作品是我學生時期K書之餘的緩衝劑,讓我持續保有閱讀的熱情,畢竟參考書多無聊啊~關於這部分的閱讀追憶,等我以後有機會再專文分享。

(3)知之為知之
順便岔題一下,閱讀真的跟職業能力的養成有點類似,累積越多經驗,就開始懂得分辨良窳,不管是跟人對話,還是讀別人的文章,大概幾秒就知道對方的程度了,我現在有時候很驚訝,因為發現好像所謂知識領域最深奧的東西都略知一二,所以越來越沒耐性聽演講,真的不是自傲(書讀越多會越謙虛),而是因為都”知道”了,沒必要再聽第二次。現在已經明白專業的書評家、美食家、影評人這些人為什麼那麼挑剔了,上了年紀會發現時間如此珍貴,沒有時間再去重複聽或讀一樣的東西。

這種感受可以再進一步去探討閱讀分享的本質,思想家有兩派人馬,學院派會堅守學術精神,用專業但艱澀的語言寫作,所以受眾很少;另一派學者則提倡開放性,主張學術應該走入人群,所以嘗試用不失嚴謹的白話文寫作。如果常去書店,應該會看到主題書區的策展經常更換,有很多是「獨立出版聯盟」的作品,他們很用心結合學術與時代脈動,這種書通常對求知若渴的知識青年充滿魅力,但進入職場以後就會失去閱讀動力,偏偏這種書正是滿足智識慾望的解答,所以趁年輕時還沒(像我一樣)”阿搭馬孔固力”,有機會看一些這種書,會讓自己用新的視角去審視人生。我可能還保留一點稚氣,對這種書還是有fu,但熱情正在逐日消退,老人都很愛感慨哈哈,順便也要好好自省,到底閱讀隨筆要怎麼寫?

(4)Anthology Anthropology
反烏托邦小說的英文叫dystopian novel,或者post-apocalyptic novel,這種書主要被歸類在speculative fiction底下,又包含fantasy和sci-fi。我個人對奇幻小說(例如魔戒)比較無感,偏愛有科幻成分的小說。科幻小說很有趣,它設想科技的進步會如何形塑未來世界,科幻小說幾乎在某種程度上都有反烏托邦的色彩,因為科幻作家希望警惕讀者去思考科技的陰暗面,現在寫科幻小說的書評都要硬扯一下”這本科幻很像黑鏡”XD,你應該懂我的意思。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基本上每一本都可視為反烏托邦小說。講到這裡,私心再推坑一次,大推菲利浦狄克的每一本小說,若你看過PKD的書,應該會打從心裡愛上他。

台灣的閱讀跟歐美有時差,在某些類型小說領域,時差甚至長達一二十年。我算是從21世紀初期開始閱讀,到今天也橫跨了二十幾年,所以已經學會辨識文學的脈絡,這幾年台灣科幻跟中國一樣都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元的本土和翻譯著作,不過很多歐美科幻書迷推崇的sci-fi cult classics其實都沒有中文版,這時候就會覺得能夠直接閱讀原文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花那麼多時間學英文不就是為了盡情探索西洋文學嗎~如果活到一百歲,還有七十年可以好好閱讀;如果現在才開始學英語,等到嫻熟時已經60歲了,搞不好還活不到那個歲數,就無法體驗語言的美妙了。是故,閱讀要趁早,此言不假,兒時的閱讀記憶也比老人讀書深刻。

科幻在歐美是一個廣受歡迎的類型,科幻書架常常一整排,其中有一小區是科幻選集(sci-fi anthology),這種書通常都厚達四五百頁,把同一個主題的短篇故事蒐集成一本書,一次滿足讀者的慾望,主題非常多元:時間旅行、蒸氣龐克、賽博龐克、假想歷史、廢土(wastelands)、太空歌劇…等。

這幾個主題我都有買過,但都沒時間讀完,這種選集的品質也參差不齊,很多是那種刊登在美國冷門科幻雜誌的作品,但也不乏整本都是頂級科幻作家的合集。我很喜歡讀這種合集,因為能夠從中認識超多優秀作家,接著就能在西洋文學裡自由行,不然你就會被台灣出版社編輯的閱讀品味給侷限,翻成中文版的作品不見得合你的胃口,透過這種大雜燴,可以培養自己選書的直覺,當然囉,編輯都是內行人,他們的選題也是值得信任~

關於這種合集,目前英語世界最權威的編輯之一叫作John Joseph Adams,他的選集非常好看! 以末日題材為例,他精選出《Wastelands: Stories of the Apocalypse》在GR上有近一萬則評價,後續又推出另外兩集,如果你喜歡電玩《異塵餘生》那種世界觀,記得去研究一下。另外還有一個頗知名,但品質較不齊的書系叫作「The Mammoth book of XXX」,你可以去GR或亞馬遜搜尋看看,就會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主題合集。

Goodreads真的是一個很好用的搜尋引擎,把全世界的閱讀社群都連結在一起。閱讀雖然是很personal的事情,但分享還是有其樂趣啦,如同20世紀科幻小說的預言,21世紀人類活在虛擬空間,一切透明去中心化,過度強調個體,若希望尋覓一絲僅存的社群連結,一起讀好書,Let’s Goodreads! 當個業餘的人類學家,到閱讀的邊陲去田調,登出後試試看民族誌的撰寫。當代讀者沒耐心,所以直接跳到executive summary吧。

(5)Executive Summary
《Sea of Tranquility》是Goodreads 2022年讀者票選的年度科幻小說,有多達12萬則評分,平均4.14顆星,可見這本書一定又會被改編成電影。本書作者艾蜜莉.孟德爾(Emily St. John Mandel)是一位出生於加拿大的新銳作家,這本是她的第六本小說。她的第四本小說《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讓她一夕爆紅,榮獲亞瑟克拉克獎,也被歐巴馬選為2020年最愛的書籍之一。非常巧合的是,《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設定在傳染病大流行後的末日世界,恰好碰上2019年的新冠疫情,讓這本書成為關於疫情必讀的作品之一,進一步推升她的知名度。

孟德爾應該是近幾年歐美文壇的當紅炸子雞,已經屬於第一線的頂級作家。我過去幾年讀了太多非虛構作品,現在想要重溫兒時讀小說的樂趣,同時希望讓自己看書的內容不要偏離主流太遠,所以Goodreads每年度的讀者票選是一個很值得參考的書單,既然有那麼多評分,豈有不讀的道理呢,偶爾還是要跟風一下湊熱鬧。一讀不得了,人家會爆紅是有原因的,她的文筆非常優美,打破類型小說的界線,寫出一本令人驚豔的新世代sci-fi,我腦中的sci-fi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感覺近幾年科幻小說越來越精彩,可以安排一些閱讀時間重回科幻的懷抱。

Sea of Tranquility連書名都取的很有意境,寧靜海是月球的一個內海,當年阿姆斯壯也在此踏出人類的一大步。月球是科幻小說中一個常見的場景,例如海萊因的《怒月》故事就發生在月球的人類殖民地。在孟德爾的小說中,有一部分的故事也發生在月球的殖民地。這本書的題材其實不新鮮,如果你有科幻小說的閱讀資歷,這本書沒有任何腦洞大開的構想,她的情節甚至有點老套,跟海來因的《夏之門》有一點雷同。本書與時間旅行有關,在20、21、23、25世紀之間來回跳躍,每個世紀都有各自的故事線。

20世紀的主角是一位英國貴族青年,因為跟父母起爭執,使他被流放到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他是一位多愁善感的青年,喜歡畫畫,看著海洋發呆,某天他走進一片森林裡,在一棵楓樹下,突然感到天旋地轉,聽到小提琴聲,以及某種機器的咻咻聲…這跟未來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請自己去看書吧~我過年時決定要讀這本書的時候,刻意避免閱讀任何的讀後感,因為怕被雷到,如果你真的好奇,博客來頁面的書介已經寫得很好了,這本書也有被外文館選為2022年4月的官方選書。

如果你能夠讀英文,孟德爾的文筆極佳!!! 那種會讓人發出讚嘆的程度~她的作品能擄獲廣大讀者的心絲毫不意外。雖然有點老套,但故事本身也很好看,不過整本書的重點是享受其如樂音般的文字。孟德爾的作品經常提出一種對藝術的拷問,就是說在末日世界裡,藝術是否仍可撫慰人心? 答案很顯然是肯定的,因為本書就是藝術傑作。很有意思的是23世紀的主角是一位小說家,正在地球進行book tour,這個小說家就是孟德爾本人的投射,她用cameo的筆法分享她對於末日小說的觀點。

如同書介,這是一本具有靈魂溫度的科幻小說。
寫了好多,sci-fi的魅力真的無法抗拒。
展開
書店不死
讀者評分
4.0
|
2023/01/02

這本《書店不死》是一本寫給書店的情書,對於仍抱持浪漫情懷的讀者來說,應該會邊讀邊微笑,因為書中的人物是如此單純可愛,那麼的固執己見,典型的愛書人模樣,真心的相信書籍的力量,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向大眾宣揚閱讀的美好,只要再多賣一本書就好了唷~這本好書如果能在某位讀者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出現,搞不好就此拯救了一個失根的靈魂。本書的書店店員表示,他/她希望能把自己熱愛的書交到讀者手裡,書店的存在,不就是為了把書籍神祕又隱性的力量給召喚出來嗎? 走進書店的人,一定都可以感受到我們選書的用心吧! 實體的場域才能提供人跟人相遇的機會,所以就算在這個窮鄉僻壤,還是要堅持開一間書店,讓閱讀的魔力感染這塊土地!

本書作者石橋毅史原本在一份報導出版業的刊物當記者,後來他辭職當自由撰稿人,這是他辭職後的第一本書。他想不帶成見的四處走訪日本的書店,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本書出版於2011年,離iphone剛問世僅隔四年,當時電子書閱讀器也開始在日本普及(亞馬遜在日本經營的狀況比較理想,今年6月宣布退出中國電子書市場,將經營重心集中在關鍵市場,日本即為其一)。日本是個相對喜愛閱讀的國家,出版業非常發達,如果去Google就會看到一些新聞報導說,日本電子書閱讀的比例在2010年代確實成長不少,反觀紙本書可想而知不斷萎縮。閱讀人口減少的趨勢在世界各國都一樣,各國的出版社、經銷商、書店都想盡辦法轉型,希望能在時代浪潮底下生存,繼續守著曖曖內含光的夢想。很多從業人員寫下很多書籍,有些大聲疾呼,另一些溫柔的用文字寫下來,幾許被淚水暈開的筆跡…《書店不死》屬於後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無力,但仍抱持著未來會更好的信念。

書的內容我就不整理了,反正書介差不多都說完了。這本書沒什麼高大上的企圖:希望改革書店、振興閱讀文化…這種從一百年前就在呼喊的口號,空谷回音,有多少人聽見呢? 這本書很單純,就是作者離職後自行駕車,四處拜訪書店,訪談書店老闆、店員、出版人,他走訪的書店大都是獨立書店,有的開在鬧區,也有開在人口僅幾百人的小村莊。作者會多次造訪,從白天待到晚上,打烊後跟訪談對象一起去居酒屋小酌,互相交換對於書市的看法,主題從書店經營、閱讀文化、社群經營等,到對方的個人經驗,無所不談,本書沒有一個明確的主軸,本書共八章,每一章聚焦於一位賣書的人,作者有時也會跟訪談對象身旁的人交流。

坦白說這種書不讀它也不會怎樣,如果你也是愛書人,不用翻開它,就一定知道它要說什麼了。不外乎讀者流失、市場萎靡、理想跟現實的抗衡、市場導向的弊端等等。如果是愛書人,搞不好你也可以寫出長篇大論,內容比這本書還要精采也說不定。讀書人都有”風骨”,討厭跟風,不喜歡隨波逐流,所以當面對時代的巨變,又很愛固守己見,緬懷逝去的黃金歲月。書中好幾位店主,原先都在連鎖書店/出版社工作,因為越來越無法忍受大公司把書店經營當作資本主義的遊戲,為了賺取利潤而踐踏書本的靈魂,於心不忍,終究辭職自行開店,秉持著入行的初衷,自己選書,用心擺放書架,希望能吸引到讀者的目光,為書市注入一流清泉,讓更多讀者雨露均霑,享受閱讀的美好。書中也有好幾個人物是因為市場縮減而遭裁員,因為只懂書,又捨不得離開,所以選擇繼續用各種方式逗留在這個產業,並期待未來某一天能迎來另一波榮景。獨立書店經營不易,慘澹經營是常態,但他們奮不顧身,就算賭上退休金也想試試看!

真的是傻得好可愛呢! 這也是為什麼讀書人都一副無害的模樣吧? 在你死我活的資本社會裡,顯得格格不入。資本家想著如何贏家全拿,讀書人想著如何透過一本書改變一個人(one person at a time)。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故事讀過吧? 記得去看葛拉威爾的書喔^^

如果對日本出版業有興趣的人,也能從這本書了解到日本書市的產業概況,不過已經是十年前的書了,讀起來很有歷史感,算是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切面吧。我原本對一些書市的實務運作不太了解,這本書也讓我更加了解出版產業中每個環節如何相互合作。另外國情不同,日本的例子也可當作參照,用來對照歐美、台灣、中港等地有哪些異同。每一本書的問世,背後都有很多人的犧牲奉獻,除了閱讀本身,去了解一下它的”生產流程”,就會更珍惜手上的這本書。

下面我要來碎碎念了,不想聽大叔碎念請回上一頁~

*
我在回頭書區找到這本書,書緣已經有點泛黃,2013年第五刷,定價280元。通膨真的讓物價不斷上漲,現在一本動輒五六百元,就算79折也要四百多元,我除了買書跟旅遊以外幾乎沒什麼消費慾望,但精打細算後竟也開始猶豫是否要下手了,這種結構性的問題真的無解。我想看這本書的原因跟幾年前差很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竟然是以警世寓言為出發點開始閱讀,心中告訴自己,對這些堅持信念的讀書人要致上最高的敬意及祝福,但自己絕對不能變成這樣,在職涯發展上,務必要貪婪,要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當作唯一的信念,搞懂賽局理論,才不會陷入囚徒困境。

年紀大了好像會常常想起小時候的模樣,最近常想起學生時代的種種時光,歲月流逝的速度飛快,還好有留下一些紀錄。近來約了幾位十年以上沒見的老同學敘舊,大家都覺得到這個階段會開始懷疑人生,想出國走走,或者想在工作之餘嘗試一些別的,或許是斜槓,也可稱為尋夢,總之每個人都在努力探索人生意義。君子之交淡如水,吃完飯以後各自回到名利場打拼,後會有期。看FB動態也很有感觸,大家的照片開始變成大人的模樣,大叔們捧著美嬌娘慶祝孩子的出世,大頭照也改成梳著油頭的職場菁英,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已經看不到充滿理想色彩的貼文,熱門財金作家的股市評析是最熱門的閱讀素材。是否也要去考一下CFP來開班授課?

另一點蠻有趣的是,好像有些臉友對書籍越來越感興趣,甚至嘗試分享閱讀心得,當然主題也是跟投資理財或心理學有關囉,但通常都沒什麼迴響,我也嘗試過,但朋友畢竟不是TA,應該要去報名行銷課程,學習數位時代的邏輯思維。我的樣本數不多,但也有看到少數幾位臉友似乎想透過閱讀探索人生意義,這個時候我就會反思一下自己的閱讀歷程,「了解人生意義」這件人生大事我已經完成目標了,頓時覺得欣慰,至少在還算年輕的時候就先開竅了,感覺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解開這個謎題,這種東西也沒人能帶領,只能各憑造化自己摸索,書本就是引導我的救命恩人吧。

從小看書看到大,書本一直是陪伴我成長的精神食糧,個性內斂,無法像大部分血氣方剛的青年,四海一家、稱兄道弟,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只能安靜的坐在圖書館或書店看書,希望透過文字為人生定錨,一路走來,精神世界也是由文本所塑造。但令人難過和迷惘的原因也在此,進入江湖開始打滾後,發現一切價值體系崩潰,需要從廢墟中重建,儘管捨不得,卻勢在必行。好在閱讀教會讀者如何”學習”,把體制的價值觀內化也沒那麼難嘛,文學訓練讀者的想像力,學會精神分裂,具備多重人格也是生存的必要條件,竟也開始愛上低級的趣味。陽春白雪頗呵呵,下里巴人樂呵呵。我已經把一本書《The Method: How the Twentieth Century Learned to Act》加到待讀清單,準備好好學習如何演戲。

書籍是很微妙的存在,被書環繞是一種幸福,至少對書蟲來說是如此。但古老的書冊裡,泛黃的頁面上,衣魚是一種不討喜的害蟲,啃食著陳腐的知識,這樣子你還會想當書蟲嗎? 正常人應該不會,現在我也可以理解了。人的想法要跟上時代,保持開放的態度,定期把腦中的資料重新整理。You are what you read. 開啟自己的臉書和IG,怎麼發現全部都是出版、新聞、文學領域相關的資訊? 明明就身處不同的產業,跑錯了精神上的同溫層,趕緊退追蹤,改訂閱專業領域的KOL嗎?

這陣子閱讀圈子的新聞蠻多的,讀書人怎麼沒有以身作則?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嘲諷讀書人的俗諺吧。自命清高,結果表裡不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確實有行俠仗義的大俠。武俠小說裡,劍客兩袖清風,厭倦了俗世的功利,乘劍而去,隱墨在山水畫裡。但活在塵世裡,終究認清一切都是利益,追求效率的資本主義,資本市場即真理,書籍被當作一種替代性商品,在自由競爭中不斷探底,以拉抬其他業績。一本書的價差可以高達一兩百元,誰不心動? 定價制嗎? 人文學者呼籲應重視閱讀風氣的普及,才能追根究柢,讓社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以前讀這種文章都會很激動,現在卻開始學會冷眼旁觀(畢竟也無能為力),這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智慧嗎? 振筆疾書對社會有任何影響嗎? 就算文句再有溫度,用文法連結人與人的關係,說到底也不過是自我安慰,試圖填補虛擬時代的情緒空白。西洋文學在21世紀越來越轉向叩問作者及讀者內心的情感流動,2022年諾獎得主安妮·艾諾以回憶錄體裁獲獎,因為她「勇敢、冷靜而敏銳地揭露了個體記憶的起源、隔閡與集體壓抑」,可見沒必要追憶60年代的社會運動了,靜靜的傾聽自己的內心即可。閱讀終究是一個人的事情,如同彼得·漢德克筆下主角對世間萬物的冷漠抽離,跟外界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楚河漢界,以免最終於烏江畔自刎,江山與美人皆不復得,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開始學習有錢人的思考模式,市面上有很多書教讀者如何內化上流階級的處世原則,確實應該好好學習他們的財富觀念,有了麵包才有愛情,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國文課本不要再殘害幼苗了啦,選擇那些歌頌閒雲野鶴的古文,寫下這些美文的作者都是不得志的文人,遭流放邊疆,只好寄情於詩歌讓精神自由,正常的孩子對此嗤之以鼻,怎麼我偏偏把它當作理想人生的境界? 悠然見不到南山,愚公實在犯傻,要多少個世紀才能移動山河? 哪有女孩願意一生一世陪伴這種精神上的阿Q呢? 高富帥,傻白甜。趕快下載Tinder學習自我品牌行銷,個體就是無限公司,個體化的今天,務必得學會形象經營。

《書店不死》,只是輓歌響起。就像失戀情歌的歌詞,就讓青春的浪漫,安葬於回憶裡。生死輪迴,這樣才能重生,不是嗎。
展開
How to Read Now: Essays
讀者評分
4.0
|
2022/12/31

這本《How to Read Now?》的書名是完美的取名藝術,短短四個字,身為一個”讀者”,絕對要拿起來/點進去看一下,書籍的歷史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中古世紀僧侶在修道院一筆一筆臨摹於手抄本,一代一代傳承著文明的智慧結晶,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以後,使得大量印刷成為可能,加速知識的普及。進入20世紀無線電和電視的發明,思想家紛紛呼籲大眾抵制庸俗的娛樂以免致死,21世紀網路普及,加上智慧型裝置問世,知識已經碎片化,快知識和去脈絡化的學習成為新型態的娛樂,FOMO,所以要狼吞虎嚥吸收各種有意義或無意義的”知識”,知識總是不嫌多不是嗎? 書到用時方恨少,書中自有黃金屋。

現在流行用限動和圖片來閱讀,更厲害的人用抖音和小紅書來寫書評。老派閱讀的必要已經是一種被嘲笑的過去式,閱讀心得的型態也物換星移,突然很懷念成長過程中陪伴我長大的書評體裁,可能老人總愛懷舊,過往的事物總是最美,中國古典文學至20世紀中後葉的文學作品是我重要的記憶構成,或容許我極矯情的告白~純粹的精神故鄉。豐子愷論美、晚名公安派張岱獨抒(讀書)性靈、余光中先生〈聽聽那冷雨〉…滴滴答答落在青春的屋瓦,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庸俗男人家。

夜深人靜之際,耳畔為何還常常聽見下雨的聲音? 可能是我的流行音樂病發作吧。總以為閱讀札記是用來記錄成長的軌跡,但年紀到了,逐漸頓悟很多事理,一來內心的思想流動不該過於赤裸,畢竟資本的流動講究效益,感情用事會傷害自己,大人世界就事論事,自掃門前雪,陽春白雪也請一併掃掉。請端上資本主義的獻祭,字節跳動的文案,配上霓虹光影,如同工業化生產的製程,原來熟悉的商業歷史,也可用文學來做擺飾。散文的本質,散文的質的,原來都是自作多情,可能就像第一次失戀,難以接受,卻必須接受。所以請收斂好情緒,靜下來仔細思考,現在要如何閱讀呢?

“閱讀”這件事很弔詭,從小聽長輩諄諄教誨,說多讀書有好處,可以增廣見聞,感受作者的生命經驗,體會到自己一輩子可能都沒機會接觸的人事時地物;閱讀還可以培養讀者的同理心,淨化身心靈,養成高貴的精神品格;閱讀可以訓練一個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是假訊息橫流的當代,閱聽人必須具備的公民素養;閱讀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bla bla bla,相信大家都已經聽到爛了,這種老生常談就跟國文課的廢存一樣,從我國中95課綱到現在已經不知道第幾個版本了,原來歷史真的有循環,專家學者振筆疾書投稿媒體,呼籲社會不該短視近利,人文學科是培養下一代為人處世的根本,不可偏廢啊! 人生的意義難道只有賺錢嗎? 文學的意義就在於教導我們直面人生的困境,度過人生必然的起起落落,國文老師會用很感性的筆法總結:「是故,在這個眾生喧嘩,價值觀失落的年代,文學顯得更加重要!」

OK喔~我懂了,並且去實踐它了,然後發現有更多疑惑沒獲得解答。應該是讀書人愛鑽牛角尖,就像尼采這種偉大思想家最後都瘋掉了,身為一位讀者,我以前天真且真心地相信閱讀的價值,不過進入社會以後嚴重懷疑文本到底跟現實是有多脫節? 當然也要承認自己很奇怪,劍走偏鋒,讓子彈飛,現在心智逐漸成熟,才驚覺閱讀喜好那麼偏,導致惡性循環,只好繼續往文本裡鑽,跑去看這種討論閱讀本質的書。結果這種書真的可以療癒我受傷且不成熟的心靈,書中所言完全契合我的價值觀,這應該就是所謂同溫層,可惜現實生活裡所屬產業不同(我現在已經被資本主義教壞了,被迫把文學視為一種產業),人類社會由諸多部落組成,為了融入部落文化,跨領域是笑話,所以平常講話要把專業術語和英文縮寫掛在嘴邊,強化彼此的符碼認同,後後現代主義,一切符碼都可以被解構,為了在液體現代性的當下凝聚僅存的連結,入境隨俗是必要的美德。

再講一個很微妙的心情,以前在國文課常常會覺得古人很逗趣,為什麼同一個時期的文學可以分成那麼多流派,例如南朝組成文學集團,到民初也有新古典與白話文兩派分庭抗禮。台灣文學史上也有很多詩社、論戰,其實到現在好像也有依大學分成不同的派系,各自成立雜誌(現在是粉絲團or頻道or部落格)向社會宣揚某種文學理念或意識形態。我很喜歡一個英文單字”institution”,指社會機制或機構,年歲漸長,會深刻體會到institution看似無形,卻牢不可破,所以傅柯這些哲學家才會想方設法希望可以把它”解構”,這背後有很深奧的哲學體系,我這種門外漢無法論述,但讀了那麼多書,大概可以心領神會它的意義。

以前我一直相信文學倡導的眾生平等,人跟人沒有階級,不管是貴族或庶民都是一樣的,至少在智識層面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沒有高低對錯。但文學裡這種四海一家的理念,顯然跟現實不符,讀書人看不起common man,笑他們反智主義,common man(或者該說正常人)也嘲笑讀書人活在象牙塔裡與現實脫節。有時慶幸自己跨在這兩者之間,上班的時候當個正常人,下班再去精神世界裡遊玩,有一段時間不太適應,覺得精神分裂,採取閱讀的視角看人生,結果就跟Philip Dick的主角一樣陷入迷路的矩陣迴圈,書本就是藍色藥丸,吃太多會中毒,如果Neo選擇藍色藥丸,駭客任務的劇情也會嘎然而止演不下去,這就是為什麼正常人都會避免”閱讀”,讀者變少是有原因的,除非是人生遇到某種困境,才會想要看一下書,我也是這樣過來的,所以知道它的奇蹟功效,但偶爾伴隨強烈副作用。一般情況下,文學語境裡提倡的閱讀不一定是有益的,光看那些得獎作品充滿極度憂鬱的色彩,讀完想要開心也很難。

小時候曾夢想可以當個特派員四處遊歷,記錄眼前發生的新奇事物,說說故事就可以生活,多麼美妙的職涯啊! 長大的過程很愛看紀錄片及閱讀報導文學,新聞學的某些理念也就烙印在腦中。就這一點來說,寫書評還不錯,因為題材可以自由選擇,不受拘束,用文字去遠方遊歷回來再寫下來,彷彿在寫快電,不過新聞講究客觀公正,不能用第一人稱書寫,寫作主體要從文本中抽離,這一點跟文學致力於捕捉情感流動,彷彿光譜的兩端。二十出頭的時候還懷有歌德式的浪漫情懷,覺得兩者或許可以兼容,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最觸動我的文學,感情元素都很強烈。接著就傻傻的寫啊寫,被現實磨啊磨,寫閱讀心得成為生活的一大樂趣,青春轉瞬即逝,總想留下一些素材供未來參照。

但到了某個時間點,就像戀夏五百日中Summer在某個清晨醒來,發現感覺不對了,忘記愛情的初衷,一切又發生的如此自然。想了許久(都把心思浪費在這種沒意義的糾結上…),釐清了原因,就是剛剛提及的institution,當漸漸懂事,就會頓悟原來寫作也有既定的社會框架,書評也好、新聞也罷,它原來有一種約定成俗的寫法,不能恣意妄為! 一棒打醒夢中人,突然間覺得下筆好沉重,無法再心追手寫。純粹寫作的快樂沒了,是否索性就不寫了? 這就是很多寫作者到三十幾歲就停筆的原因吧,無法率性揮毫,被隱形的框架綑綁,乾脆一刀兩斷。我還太嫩,但大概已經能夠體會從小泡在圖書館,納悶書架上很多作家為什麼都只在某個人生階段出書,往後便無聲無息,甚至直接封筆。道理很簡單,與其在文本中悶悶不樂,人生有更重要的事情,例如結婚生子,享受天倫之樂。

我一直覺得閱讀”心得”是個很吸引人的寫法,很自由,喜歡藉此記錄心情上的點滴,反正也一毫未取,不會有利害關係,可以隨心所欲,但人長大了,就知道不該當異數,唉呀,好難過喔。。。真的…價值觀要重塑才行。

《How to Read Now?》的內容很艱澀,討論Joan Didion、Handke、(去)殖民文學、希臘史詩之類的深度題材,書中也有揉合大量作者的生命經驗。如果不是文學重度讀者,應該也讀不下去。但如果你對西洋文學癡迷,這本2022年7月的新書應可滿足你的reading lust。本書大大的更新我對於西洋文學圈的認識,讓我對歐美文學圈這幾年關心的人事物有了全新的瞭解。這是一本文學評論散文(literary criticism essays)這幾個月在西方讀書圈獲得一些關注,GR上面有不少討論,因為本書嘗試回答的問題就是每個讀者心中最大的疑惑—現在究竟該如何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Elaine Castillo生於1984年,是一位正在歐美嶄露頭角的新銳作家,她的觀點和評論非常犀利,所以書封的設計就把NOW的O轉換為炸彈(最近新學到一個詞—visual grammar,這款書封就是很棒的視覺文法),她的每一篇散文都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批評起來毫不留情,卻又莫名的溫柔,就算你不同意她的看法,也一定會欣賞她的聰明才智,而且會很想跟這種人交朋友,進行深度的談話。

書的內容要另闢一篇長文分享,礙於篇幅就此打住。文學跟新聞寫作要完美切割,竟然花那麼久才想通這個道理,一本書可以寫成兩篇書評,其實好像也不違和。
展開
Trillions: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
讀者評分
4.5
|
2022/12/31

現在從事金融服務業,加上在商學院受教育,我的學經歷應該算蠻特別,基本上把商學院所有的領域都涉獵過,所以梧鼠技窮,現在老了懂得要乖乖地蹲在一個產業累積專業才行~順便藉這本書的心得分享一些想法吧。

這本《Trillions :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依照字面的翻譯為《兆元:一群華爾街的變節者如何發明指數型基金並永遠改變了金融》。顧名思義講的就是指數型基金的歷史。這本書我四月就看完了,趁跨年前把心得寫一寫好了,不要拖過年。為何會拖這麼久才寫心得呢? 這就是近期在寫書評/心得/筆記/摘要…(很多種講法請自己挑一個喜歡的)時一直盤旋在腦中的疑問,即閱讀對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當初看完時有一股衝動想要趕快趁中文版還沒上市前把內容整理好投稿,這種金融商業類型的作品剛好是我的守備範圍,認真寫應該幾天就可以完稿。不過拖延症發作,導致一直沒動力下筆,這背後的緣由很有趣,如果喜歡閱讀和寫作的人應該在某個階段都會有這種感覺~不知道寫這些東西要幹嘛XD。

書籍是很古老的產物,現在還抱著書本捧讀的人基本上都跟不上時代了,這種話很不中聽,不過忠言逆耳,真的喜歡看書的人應該可以理解,我們當然知道教育界對於閱讀好處的讚揚,書本可以啟發智識那一套說法,這也是讀書人愛上閱讀的初衷,不過既然文本教讀者要自我覺察,當你認真的思考,拿文本教你的東西去跟現實對照,就會發生”文學的幻滅”這種事情,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正常人都不”看書”了,對生活沒幫助,甚至有害,何苦為難自己呢?

閱讀和寫作是一體兩面的,一個好的作家必然是好的讀者,反之亦然。既然領悟到閱讀的盲點,對於寫作的信仰就會有點動搖。

*
這幾年社群媒體成為人類生活的中心,精神世界數位化轉型,去中心化讓所有個體擁有無限的發言權,所以”心得分享”成為新潮流,不管是閱讀、觀影、電玩等娛樂性質的心得,抑或職涯、友情、婚姻、諮商等人生大小事都有非常多的心得在網路上供大家參考。如果從專業化的角度來稱呼,這些心得都是專家的”洞見”(insight),提供內幕消息供外行人參考。這幾年新創圈有一股趨勢,就是創立職涯相關的社群平台,邀請專業人士貢獻所長,並分享從事這個行業的酸甜苦辣。這種平台又分兩類,第一類是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專家解決經營上的疑難雜症,第二類的目標客群為應屆畢業生,提供職涯規劃及建議。

漸漸的,心得分享開始成為風潮,社群媒體的初衷就是分享,這也是我們這一代建構自我認同的重要環節。恰巧當代資本主義鼓勵實用性及效益,心得分享的性質也跟著轉變,好的分享必須有”價值”。資本市場的運作機制很簡單,簡而言之,在資本市場可以創造收益,社會大眾願意付錢購買,就是真正有意義的分享。這個邏輯很OK,因為知識本來就是一種產業,這也有相關的書可以去研讀,知識生產者非常辛苦,腦力的勞動有時比體力活還累,若能讓市場接受並獲得報酬,正是當代知識的價值所在。

*
不過呢,凡事物極必反,新鮮的事物久了,現代人好像都會覺得有點膩? 我蠻好奇別人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一開始我很喜歡看各種心得,不限於閱讀心得,我也很愛聽不同職業的人物訪談,例如觀看各種一日系列,透過半小時的時間,在想像層面彷彿體驗過另一種人生。應該是資訊過量,這一兩年開始有意識地迴避這些資訊,因為看完和聽完有時候竟然讓自己更茫然XD,一來羨慕這些成功職人,讓自己有點自慚形穢,二來發現這些分享對自己的人生沒什麼直接幫助,應該要謹慎使用時間,去吸收對未來發展有可預期效益的資訊。

閱讀分享也是如此,有在看書的人應該都有注意到,現在寫閱讀心得成為新的趨勢,思想家也提出擔憂,希望當代讀者不要食緊挵破碗,狼吞虎嚥會消化不良,慢閱讀才可以把書讀進心坎裡,而不是比速度,為了週更而焚膏繼晷的閱讀,這會破壞閱讀的樂趣啦。曾幾何時斜槓變成新的負擔,好像在正職以外必須有新的收入才能抵銷通膨的侵蝕? 關於心得寫作,小弟也算有一些經驗,真心建議不要帶有目的性,以免熱情消耗殆盡,希望透過寫作變現嗎? 訂閱電子報和開課程? “讀書人”很愛批判的喔,要做好心理準備。資訊統整要能夠定價,必須嘔心瀝血,2020年是台灣podcast元年,最優秀的幾個元老級的訂閱制節目都停更了,因為太累了啦,寫作變成一種負擔,對於熱愛閱讀和寫作的人來說,人生的一大樂趣沒了,簡直失去重心,不知人生意義何在? 連我這種業餘寫開心的人都能感受到壓力,更何況賴以為生的筆耕者? 真的要脫帽致敬! 真的!

*
閱讀分享的寫法也值得討論,就我的視角,感覺大部分都是偏向介紹書本的內容,提供讀者有價值的乾貨,閱讀跟觀影一樣,流行用五分鐘看完一本書,沒辦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必須用這種方法才能勉強跟上時代節奏,此類寫法廣受歡迎也是理所當然。到了這個年紀心智逐漸成熟,開始理解其背後的意涵,大多數他人不想知道你這個讀者的”想法”,每個人都忙於生活,別拐彎抹角,30秒電梯簡報,把重點一次說清楚吧! 有一些比較老派的讀者,特別是喜歡文學的人,喜歡讀閱讀心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好奇別人怎麼想,結果發現時下的分享少了一點什麼,只好轉而閱讀純文學批評,才能滿足”探索閱讀世界”的好奇心。任何寫法都有其價值,甚至可以說資訊分享對社會大眾才有意義。不過目前真的蠻偏向實用性,連以往純文學的作家拍YT都變成純粹分享資訊,這個轉變頗值得另一步思索呢。

對於寫閱讀心得的人而言,記錄心情的日記型寫法比較能細水長流。雖然文不對題,但是藉由這本書而舒緩的展延,把一些閱讀的感受寫下來,感覺很舒服喔~好啦,可能只有我這麼覺得。閱讀是很個人的事,還是順其自然,跟隨心之所向好了。其實不太喜歡純寫書的內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網路上都查得到,原文書也是一樣,基本上只要google書名+book review,就會跑出專業的書評。以本書《Trillions》為例,倫敦政經學院的書評網站就有相當詳盡的介紹,現在OpenAI也已經會寫作了,請”祂”告訴我們書的內容搞不好也很完整。英文看不懂嗎? No worries, just google translate,翻譯人員或許也快失業了? 人體腐朽的速度跟不上科技進展的神速,之前讀到語言學家分享對於人工智慧翻譯和語言學習的想法,他們雖然對於AI能夠快速打破語言隔閡感到樂觀其成,但另一方面也感嘆未來人類可能不用再學習語言了,反而失去那種語言跟心靈合而為一的樂趣。讀書人總愛緬懷吧,現在效率至上,語言的質感? 還是算了吧。

*
《Trillions》這本書的作者是金融時報全球財金的特派員,FT的記者功力都超級深厚,能夠把複雜脈絡清楚解構。這本書的原文不好讀,我讀了快一個月(以寫作的投資來說CP值極低,如果你要以書的內容來寫心得,就連選書都要精打細算喔,計算投入的時間成本,這樣的閱讀還有樂趣可言嗎?),但如果你也有財金背景,讀起來會很親切,它很像把CFA的課程用故事的手法講一遍。CFA裡面有很多什麼Sharp ratio,選擇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Model這些令人眼花撩亂的術語,這些學術理論背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一批從芝加哥大學出身的學者提出理論,接著由一群華爾街的天才付諸實現。這本書是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產業歷史的權威性著作,對於實際操盤確實沒啥用處,不過如果好奇BlackRock、State Street、Blackstone、Vanguard這些響噹噹的資產管理公司背後的商業故事,這本書可以一站式滿足,把片段的金融知識完美的統整在一起。看完這本書上網研究時,發現一個優質金融紀錄片的YT頻道「FINAiUS」,介紹當今華爾街最頂級的銀行家的生平故事。

金融業是一個統稱,旗下又包含無限的子領域,身處其中就會驚嘆資本社會分工之精密,無窮無盡。這也是閱讀的好處之一啦,能較深刻的認識這個世界。我待的金融領域算是下游,金融業公務員正常上下班,才有閒情逸致看這種書^^。剛畢業時曾嚮往要進投行或銀行MA,但這種金字塔頂端的激烈廝殺,可能不適合柔弱書生。《Trillions》這本書啊,我很喜歡它的敘事手法,用講故事的方式讓我認識約翰·柏格等這些發明了指數型基金的偉人,讀者亦能在書中學到ETF、共同基金等指數型商品的發展歷史及未來展望。指數型基金堪稱金融史上最傑出的金融創新之一,所以透過本書深度的認識其本質,我覺得非常有趣!

最後一個深度感悟,再次體認到人生的有限性,一個改變金融歷史的商品,背後有無數的無名英雄前仆後繼,這本書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致敬,成為一本精彩的報導文學,如果對金融有興趣的人,推薦給你。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