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支付產業鏈的真相 有時候讀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釐清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這一本《AI時代的現金戰爭》出版於2022年,英文名稱比較能傳達書的主旨(Cloudmoney: Cash, Cards, Crypto and the War for our Wallets),本書深入探討今天整個金融體系如何運作。先說結論,雖然自己對金融不陌生,這本書依然讓我學到很多新知識,它把零散的金融概念整合在「支付」這個主題上,讓讀者了解整個支付產業鏈的幕後祕辛。金融業是資本主義的成果,它的本質就是「移動資金,抽取手續費,使資本有效率的流通」,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但人類社會很複雜,所以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會產生各種變形,中間機構想辦法從中收取更高比例的”租金”(經濟學用語叫rent),害金融消費者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完全一個簡單的支付行為。
若你想讀比較技術性的分析,可參考〈In defence of cash: a review of Brett Scott's 'Cloudmoney'〉一文,評論者是一間英國的智庫Autonomy Institute,專門研究經濟政策,希望透過報告和諮詢打造更理想的社會,讓世界離烏托邦更進一點。
想藉此留個關於”閱讀”的註記~我以前超愛讀這種智庫出具的研究報告,甚至一度想以此為職涯,透過各種research來推動社會進步之類的,年輕人天真浪漫的想像。研究所時大量閱讀這一類research paper and report,對這種類型的閱讀也有一番心得值得分享,跟平常書籍的閱讀不太一樣。撰寫本文讓我回憶起一些年輕時的理想,真的很可愛又很傻哈哈,難怪老人都會嘲笑年輕人不懂事。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Now I totally agree.
Web 1.0是由社群推動建立的,但隨著網路逐漸成熟,Web 2.0漸漸成為「企業網路」,企業網路指由公司創設的網路空間,跟全球資訊網的開放性不同,企業網路是封閉的,它可以只由一間公司創建,我們如今熟悉的網路空間,幾乎都是企業網路,例如FB、IG都是Meta的品牌;抖音和小紅書都是中國的企業所掌握;就連反射動作「搜索」都由Google所壟斷,一間公司佔據80%以上的搜索市場。企業網路的優勢顯而易見,企業有資金延攬頂級人才,快速的迭代商品,讓網路的使用難度顯著下降,使用成本也快速降低。今天大部分的網路服務幾乎都”免費”,科技公司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當然有時候免費的最貴,我們也付出了許多代價,從侵犯隱私到精神負擔,相信你我都心有戚戚焉~有興趣請自己去查書籍分類:博客來>中文書>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科技與社會。
最後呼應一下首段,本書也是博客來8月的推薦選書之一,官方的書單也是每個月都要關注的閱讀資訊呢。如果你喜歡探索書單,其實也能不定期上Amazon看一下Editor’s Picks,小弟的閱讀書單也是有受到亞馬遜演算法所影響~看完編輯精選,再去逛一逛New Release and Upcoming。書海無垠,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期許自己於漫漫職涯,能把握每次閱讀的機會,靜聽馬蹄聲達達,繼續享受好書帶來的啟發!
這三年陸續買了超過一百本回頭書,堆積如山,每次新書想說過一陣子再買,結果很快又變成舊書,所以越積越多。現在科技變遷太快,兩年大概就一次迭代,台灣的(商管)書也差不多。每次很心動想說有好多好多故事和想像的世界等著我去探索,美好的故事是神蹟,可是《When I Grow Up》 (這是一本書,副標題叫Conversations with Adults in Search of Adulthood,很喜歡用閱讀去跟各種人交談,心靈的交談,不然在社會上聊天就是只能聊$$$,免費的閱讀心得To be written),沒時間看書了覺得好可惜,因為明明有更成熟的感官可以去體驗和想像,卻必須面對人生SOP。
不過還是想到更多的待讀書單: 《A Brief History of Intelligence: Evolution, AI, and the Five Breakthroughs That Made Our Brains》 《Knowing What We Know: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From Ancient Wisdom to Modern Magic》
書店每隔兩三個月就會進貨,書架上就會新增一些近期與古老的科幻小說,我每次去都會特別留意是否有新進PKD的書,只要一看到新的就馬上買回宿舍,這個書系PKD的作品應該都買齊了,只是大概一半都還沒讀,目前還躺在南部的書架上,他的書我就捨不得丟掉了。從小到大我只有對他一位作家如此著迷,歐美科幻圈有幾個最有影響力的文學獎,Philip K. Dick Award就是其中一項,跟星雲獎、雨果獎、亞瑟克拉克獎並駕齊驅,一個作家可以掛名為文學獎,可見他深遠的影響力。
紐約時報有寫過一篇介紹他的閱讀指南〈Philip K. Dick's Best Books: A Guide〉,提到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但被低估的思想家之一,至少對於我來說確實如此,讀過他的書以後看世界的角度會完全改觀,雖然不確定到底是否正向,他的故事都有一種歇斯底里的瘋狂,可是對於世界的洞察又是那麼的透徹,會把讀者完全吸進去,讀完以後會覺得有點恍惚,我到底讀了什麼~這就是他的功力所在,他在歐美科幻迷心中也有不可取代的邪典地位,甚至有專門研究他的學者,在sci-fi studies領域,有人把PKD當作一生的研究對象,他一生寫過44本小說,121篇短篇故事,我當初也有買過三本他的short story collection,應該有讀過二三十篇,就算相隔已經十年,好多篇故事的場景我現在寫作的當下想起依然歷歷在目。
(4) 他最知名的作品就是《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銀翼殺手),但這是因為改編成電影才紅,不然其實讓他真正獲得1963年雨果獎的作品是這本《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中譯為《高堡奇人》,2015-2019年也有改編為美劇。本書是假想歷史(alternative history)類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我其實也很想更深入閱讀這類作品,但時間有限只能先從最具代表性的入手。「假想歷史」如字面意思,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去進一步幻想,設想各種歷史的可能。以本書為例,這也是最典型的假想歷史~假設美國輸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日本獲勝,二戰以後的全球秩序會是什麼模樣?
在書中的假想裡,美蘇的冷戰存來就不曾發生,因為全世界由德日兩大強權所統治,冷戰是德國和日本之間的地緣政治角力。德國納粹將其優越的德意志種族意識徹底執行,消滅了全世界的猶太人、羅曼尼人、斯拉夫人等族群,將種族屠殺推行至全世界,在非洲大陸的種族改造政策被稱為The Great African Fiasco,整個非洲大陸都變成一個巨型集中營,本來納粹想要改造非洲黑人使其進化,結果納粹邪惡的國家機器只懂得屠殺及毀滅,因此非洲大陸徹底變成黑暗之心。
PKD的作品經常好幾條故事線同時展開,到了中後期才會逐漸交會。這些看似日常的情境,卻又隱藏某種蠢蠢欲動的張力,PKD的故事有時候會結束的很突然,好像鋪陳許久,卻虎頭蛇尾,缺少一個高潮給予讀者交代。不過他的作品有一股魔力,就是這種cliffhanger反而會讓我們充滿懸念,開始去思考到底哪裡沒讀懂或漏掉了嗎? 此時就要上Reddit等論壇看網友的討論,他的故事常常是開放式結局,給予我們想像空間,自己去詮釋end of the story.
(5) 我最初看到書名的時後馬上聯想到卡夫卡的意象,沒想到讀了書才發現完全無關。書名的由來指的是書中一本暢銷書的作者,這本書被視為禁書,他害怕人身安全,據說住在一間全面武裝的屋子裡,高牆鐵門圍繞,他足不出戶,這棟建築就被暱稱為”The High Castle”。這本書中書叫《The Grasshopper Lies Heavy》,這也是一本假想歷史的書,探討假如同盟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此外,既然提到納粹黨,納粹黨的那些最高領導們當然還活著,希特勒因為梅毒半殘,在二戰勝利後結束幾年就退位了,他的秘書Martin Bormann在希特勒退位後打破眾人眼鏡,近水樓台,快速鞏固權力成為元首,但在故事的一開始,Führer Bormann健康狀況不佳的傳聞甚囂塵上,納粹的創黨元老們: 宣傳部長Joseph Goebbels,蓋世太保的負責人Reinhard Heydrich(逃過布拉格暗殺), Hermann Göring, Arthur Seyss-Inquart等人明爭暗鬥,等待時機準備爭奪元首大位。
這一兩年電子閱讀器也感覺逐漸普及,紙本書印量越來越少,如果喜歡的新書要趕快買回來,以免絕版就只能從圖書館尋覓了。話說以往借書或買二手書,有一種樂趣就是看前一位讀者在段落邊緣寫的筆記,writing on the margins,不論是別人所寫,或是自己在邊緣寫作,其實都可自得其樂,筆耕不輟很簡單,只是到底要寫什麼、寫給誰看的偽命題。寫作的表演很容易拉上帷幕,演員不能入戲太深,有些心得還是寫在日記裡就好,閱讀筆記真的好難寫。
莎翁有一些作品可能已經佚失,但流傳下來主要的作品包含戲劇38部,154首十四行詩,2首敘事詩,其實也為數不少。有一個英文單字我很喜歡:oeuvre,指一個創作者一生的所有作品,因此可以說Shakespearean oeuvre is magnificent and amazing. 莎翁的畢生之作浩繁如星,耀眼瑰麗。我去年還不解風情,經過一年的反省,終於比較世故了,年紀越大好像越不敢下筆,怕透露自己的無知,關於莎士比亞的觀點即為一例,難怪只能writing on the margins?
為什麼我會突然想讀莎士比亞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讀書從來都是隨心所欲,我本來在找書評集,找到一本《The 100 Best Novels in English》(現在找書也可以善用ChatGPT),作者Robert McCrum曾任英國《觀察者報》文學編輯多年,他2020年寫了一本《Shakespearean: On Life & Language in Times of Disruption》,因為看書名很適合當作這個年紀解惑人生的讀本,二話不說開始讀。作者想要傳達的主旨,就是莎士比亞是不分年代最偉大的作家,因為莎翁作品中探討的人生及人性是恆久不變的,每個年代不論是作家、觀眾、讀者,都能重新演繹他的作品套用於當代。這本書是他個人的抒情兼議論之作,寫給莎翁的情書。
我原本對莎翁完全沒概念,但想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此時不讀,更待何時。讀完以後又去查一下best books about Shakespeare,找到這本《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初版於2004年,恰好作者Stephen Greenblatt也有寫過一本亞當夏娃的書,也在我的TBR清單上,他的這本莎士比亞作品GR上面有破萬人評分,也是每個莎翁書單推薦的必讀之作,看書介又說是當今莎學最高權威,這種書必然得花時間研讀一番。
在看書之前,我也順便查了一下關於莎士比亞的紀錄片,2004年BBC有拍一系列四集「In Search of Shakespeare」,興致勃勃的看完,把書中文字翻轉為影像,影片中還有莎劇的真人演出,雖然只是片段,但至少能讓我驚鴻一瞥,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來認識莎士比亞。另外還可以透過鏡頭看見很珍貴的歷史文件,例如莎士比亞的遺囑,上面有知名的「第二好的床」(the second best bed),莎士比亞跟許多文學大師不同之處,在於他生前已功成名就,在當時算有錢人,結果他似乎只勉為其難同意留給結縭三十幾年的髮妻一張床,還不是最好的床,可見夫妻關係應該不如他的創作那麼浪漫。有趣的是,紀錄片中主持人跟著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一起在史特拉福和倫敦之間游走,劇團導演Greg Doran熱切地向鏡頭表達對於莎翁戲劇的愛,這位導演後來於2012~2022年擔任劇團藝術總監,等於是當代莎翁最佳的詮釋者之一,去年他也出了一本書《My Shakespeare: A Director’s Journey through the First Folio》,記錄他一輩子在莎翁劇中的探索與追求,讓我很心動很想接下去看。
總之「莎士比亞」這個主題的重點應該多少都接觸到了,而且突然間覺得對於英國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用英文來說就是the essence of Englishness,類似我們透過宋詞元曲等古典詩詞來認識中華文化,既然Shakespeare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天才,追溯到源頭來認識English culture,應該是非常貼切的入門。過去一個多月都在看莎士比亞相關的內容,我現在可以理解他的魅力了,如果真的要全心全意投入去研讀,少說要花一年以上的閱讀時光,可惜現在已經不允許蹉跎時光,太多東西都只能點到為止。
英國有兩本聚焦在新銳作家的文學刊物,其中一本是創刊於2011年的The White Review,它特別願意給初試啼聲的作家小白一個發表的平台,這本文學雜誌我還沒讀過。另外一個比較知名的季刊就是Granta Magazine,它的歷史悠久,創刊於1889年,原本是劍橋大學的學生雜誌,後來1979年經歷財務危機以後重新出發,以new writing為號召,希望給新生代的作家一個優質的創作舞台,一個”新寫作”的家園。
1983年他們首次發表了The Best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名單,往後每隔十年就會選出新一代的作家,今年4月他們選出了第五代最佳英國小說家,共20位40歲以下的後起之秀。第一代作家開創了80年代英國文學的黃金時代,包括諾獎得主石黑一雄也名列其中,其他榜單上的人物也都大名鼎鼎,如果你有在讀英國文學,這些名字或多或少都有看過,例如五月剛去世的Martin Amis,坦白說我還沒讀過他的作品,但一位作家之死會登上BBC首頁前幾則新聞,代表一定是極具分量的文壇大咖。
這一兩年還曾經產生過一種很可愛(笑)的念頭,覺得花太多時間看書了,心想是不是可以放下書本走入人群多跟人互動,主動約十幾年沒見的老同學在台北敘舊,確實有重拾友誼的例子(覺得感動!),但也有幾位已讀不回,從小看太多文學作品有一個優點或缺點,就是幾乎會清晰記得每一個跟人互動的片刻,很天真會想說隔了那麼久,對方應該還記得當年青春的點點滴滴吧? 但事實上自己就是一個對方人生階段面目模糊的過客,聊得來的就有十幾年的life stories for reading,但更多的是發現自己在個體時代的意義:You are nothing.
《Granta Magazine》因為是英國的刊物,在世界文學的領域自然有一席之地,目前已經出刊至164期,如果你想要多了解world literature的輪廓,可以考慮把他們以前的合集拿來欣賞。這也是我未來預計花時間閱讀的文學作品。Granta的文學風格真的是”純文學”,跟那種國外流行的青少年小說不太一樣,雖然自詡為home of new writing,但刊載的作家通常都三十歲以上,人都需要一些時間的歷練才能寫出好作品,所以這些文章就是處於青澀跟成熟的過渡期。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某位作家的風格雛形,但又不至於太膚淺。這種作品讀起來耳目一新,加上我也步入同樣的年齡階段了,基本上就是在讀同齡人的創作,文學作品好像都要到了某個階段才會懂得箇中韻味,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能理解吧。
Granta這一份英國最佳年經小說家的名單在過往可以大幅曝光上榜小說家的知名度,但文學雜誌在網路時代聲量越來越小,衛報所寫的書評〈Granta 16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 review〉中就有討論這個現象,現在此類排行榜是否還有參考的價值呢? 文中也提到相較於十年前的榜單,這一期的作品不再世故(worldly),不再試圖用文字去批判和修正時代的軌跡,而是全然的向內探索,整本書都在描寫個體的情緒,內心的獨白這一類敘事。
這個榜單以前的資格比較嚴格,上榜作家需要有英國護照,這一期的遴選標準放很寬,只要你有把英國當成家(think of this country as home),就有資格參加,所以這一期的參加人數大幅增加到幾百位,至於選出來的小說家是否真的是best of the best? 閱讀品味永遠都是見仁見智,GR有人說這一期的作品很悶很無聊,但我是覺得整體來說很好看。既然是探索情感流動的短篇故事,一定要靜得下來才能讀下去,時下的閱讀講究實用性,有一點浮躁,如果不是真的喜歡文學的人可能讀不下去,而且這種書要慢慢讀,一天讀幾篇,一個月再讀完也無妨。
書中的故事有幾篇極具巧思,短篇小說可以塞進那麼多情節變化,不愧是高手。但也有一些普普通通。英國有數百年的小說創作傳統,在這些作品上面依然可見其影響。大英帝國的文化多采多姿,光一個不列顛群島依照區域就有各種文學群像,這也反映在書中,例如融合威爾斯語、蘇格蘭語、愛爾蘭語(凱爾特語)的英語。21世紀的英國文學一直在處理後殖民時代的問題,可以想見一定有關於種族的故事,例如黑人、伊斯蘭、印度人等前殖民地的移民在當代英國社會面臨的困境。2016年脫歐以後,英國人也一直在思考他們的歐洲認同感(What is British?), 所以一定也有相關的著墨。
過去十五年是加速的年代,主要拜智慧型裝置的問市,讓網路更加普及,因此就產生了很多專有名詞,例如Internet of Things、雲端、大數據等。這幾年這些看似獨立的科技領域開始整合,以AI為主軸,2010年代累積的科技成果逐漸發揮綜效,電腦已經學會自我學習,漸漸不需要人類的參與,接下來就是以自動化為目標,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這個加速的過程只會越來越快速,幾十年前社會的變革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兩三年就完成一次迭代,三年前的東西拿到今天看就覺得過時了。這種變化太過速,很多人都還沒適應過來,結果新的變革又排山倒海而來,有些人無法適應精神狀況就出問題,當然也有一直踩在浪潮之巔的先行者。
到了開始在庭中望月的年紀,大概可以想像台上玩月的感受,星空璀璨,確實誘惑人想一生星際遨遊。人類即將重返月球,太空產業也蓬勃發展,《馬斯克傳》的作者新書《When the Heavens Went on Sale》延續彭博社開創的企業傳記寫法,他們已經成功創造一個新的文學體裁,精采程度已經不輸小說,令人讚嘆! 我卻比較想讀《The Smallest Lights in the Universe:A Memoir》,思索人類在宇宙間的意義。
最後一章是講白領工作者該如何面對AI時代的挑戰,這個議題應該很多人都研究過了,那句很無聊的話:[AI不會取代你,但懂得使用AI的人會!] 最近看了一些AI的新應用,超誇張的啦,已經可以寫歌(陳珊妮老師的歌、歌手蔡佩軒的MV)、寫詩、寫小說、繪畫,本書原本說創意性質的工作將不會被取代,但科技的進步果然超乎預期。科幻大師姜峯楠月初在《紐約客》寫了一篇評論〈Will A.I. Become the New McKinsey?〉,科技公司研發AI的目的依然是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追逐利潤」。就像麥肯錫這種顧問公司被戲稱為大規模裁員的劊子手,讓美國的中產階級消失殆盡,上演真實版游牧人生。管顧公司出具專業的第三方報告,讓資本家可以將大裁員合理化。《When McKinsey Comes to Town》是講述管顧產業的一本新書,期待中文版趕快出版~在這種工作隨時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時代,根本逼人陷入生存危機啊~AI已經有靈魂了,甚至比人類還要有感情,我們除了要拷問人性的本質,還要不斷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和學習新技術,不然就等著被自動化回家吃自己>_<
有一些職場經驗以後讀這種書才會特別有fu,學生時代傻傻的,喜歡去思考如何學習新技術去改變世界,現在閱讀的動機變成思考如何向上階級流動,以及避免被資本的齒輪輾斃,資本社會真的不好混。最後,私心再推薦一本書,軟體已經吞噬全世界了,軟體工程師是驅動我們這個時代的幕後推手,《Coders: The Making of a New Tribe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這本書專門介紹coders這個改變世界的群體,現在大家都在說要多培養軟體人才,這本書應該值得譯介給台灣讀者,我已經讀完了,五顆星推薦!! 想要瞭解AI就需要認識其造物主,coders才是真正的上帝,這本書是很精彩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報導文學,如果想要從人性的視角去認識當今的科技文化,記得去翻閱一下~
六月台灣即將出版一本令人期待的書《瘋狂與深情:艾倫.瑞克曼日記絮語》,作者就是哈利波特電影中的石內卜教授,英文書名很有意境”Madly, Deeply”,石內卜是我心中最喜歡的角色,因為他一開始被人誤會為反派,但他其實一直在暗中保護哈利,心地最善良/最深情的人往往最容易被人誤會,完美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常態,這種性格的人很吸引我,令人惋惜的是,美好的人事物總是轉瞬即逝,還好有留下這些日記讓影迷懷念。另外,間諜小說宗師勒卡雷的信件在2022年也被集結成冊《A Private Spy, The Letters of John le Carré 1945-2020》,一個人可以持續寫作書信長達75年,透過文字去認識其思想軌跡,確實是一件很迷人的事。
我之後想找時間來讀一讀一些西洋文學中的書信集,其實很羨慕這些人有對象可以通信~現在我們都用Messenger傳送支離破碎的恩喔啊哈,懶得打字直接用貼圖帶過,據稱動態貼圖能夠更精準地傳達心意? 所以請收養兩隻抱在一起的貓咪,Boomerang effect with hearts,銀幕上滿滿的愛意!! 我怎麼突然懷念起老派的#no filter,渴望登出一個AI模特兒已經有數十萬人追蹤的數位空間,或許把iphone關機,躲到華爾登湖畔寫寫21世紀的湖濱散記,才能重新找回人類跟自然的天人合一? 這幾年旅遊文學家都以大自然為主題寫作,應該也是為了跟氾濫的虛擬性(virtuality)相抗衡吧。
如果故事只講到這裡,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個bitter-sweet ending。但是有一些人就是很愛違背主流思想,偏偏硬要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所以才會有這本書《Down and Out in Paradise: The Life of Anthony Bourdain》的誕生,這本書2022年10月出版,GR上面有2000則評分,評價只有3.3顆星,評價兩極化,因為這本書是那種揭人瘡疤,從狗仔的視角,試圖把一個人的不堪全部挖出來的傳記作品。作者在寫作時,沒有絲毫顧忌,而且看到鮮血會很興奮,他的文字不惜得罪他人,也要一吐為快,甚至以此為樂,頗為病態,難怪很多讀者說完全讀不下去,並且感到極為憤怒,這種書怎麼可以出版呢?! 到底懂不懂尊重家屬隱私?? 不管作者是否為了蹭波登的名氣才寫這本書,不能否認的是他付出很多的精力去調查和訪談,從波登兒時開始,一路記錄到他生命的盡頭。在作者筆下,波登的過往被攤在陽光下無情的檢視,究竟波登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我們來思索一下波登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說白了就是他那股傑傲不馴的態度,他就像個不願長大的小男孩,一直搞不清楚自我價值,想要跟世界對抗,卻又渴望社會接納自己,用英語來形容叫a very complicated man,非常複雜且難以定義的人。我們在鏡頭前看著他帶著這種性格上的矛盾環遊世界,新朋友也立即接納他的古怪,並且熱情的與他分享當地的美食與文化,跟一群人坐在長桌品嘗地中海美食或者各種稀奇古怪的料理。影視作品都是觀眾自身的投射,我們希望自己也能夠像他一樣如此盡興的體驗人生,所以才會羨慕他有世界上”最美妙”的工作。
* 波登一直沒有放棄文學夢,他下班後的時間最喜歡在書桌前創作,他曾經出版過小說作品,但幾乎沒有獲得任何迴響。他一直保持記錄的習慣,把廚房裡的有趣故事記錄下來,2000年時在母親的引薦之下,紐約客的編輯David J. Remnick讀到波登的文章〈Don’t Eat Before Reading This〉,覺得講述廚房秘辛的主題很有趣決定刊登,刊出後引發熱烈討論,波登便把那些日記改寫成非虛構作品《Kitchen Confidential》,此時波登已經四十幾歲了,雖然有個體面的主廚工作,但私底下的生活渾渾噩噩,承襲自父母的那套波西米亞生活哲學,讓波登常常入不敷出,他也有酗酒和吸毒的壞習慣。或許可以說皇天不負苦心人,波登迎來了人生的春天,他完成了從小的夢想,成為電視紅人及暢銷作家。
關於波登的文學創作,其實有很多值得思辨的點。21世紀歐美越來越流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跟正統文學的小說分庭抗禮。我過往幾年閱讀也是以non-fiction為主,所以書中有提到一些關於文學的觀點令我腦洞大開。本書作者直言不諱,波登的小說其實非常平庸,完全不會讓人想讀下去,但有趣的是轉換成非虛構體裁,波登那種不知所云的寫作風格,竟然巧妙的跟廚房這項主題結合在一起。”旅遊節目”這個電視媒介,本質上很無趣,通常都是中年大叔下班後看電視時,讓其直接睡著的催眠劑,但波登那股叛逆的習性,打破窠臼,do every fucking thing I want,跳脫框架的主持風格反而賦予節目新鮮的樂趣。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Between Two Kingdoms: A Memoir of Life Interrupted》是在GR上面看到多位朋友分享,這本書在GR上面有6.5萬則評價,也有入選2021年GR讀者票選最佳回憶錄之一,它也有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這種受到廣大讀者歡迎的書,通常很容易就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書的封面是一個年輕女生坐在麵包車上,旁邊跟著一隻小狗,第一時間讓人想到《查理與我》這本美國公路旅行經典。
這本《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是去年英文世界最暢銷的小說之一,中文版2022年8月出版,翻譯成《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在台灣也廣受歡迎,因為網路上有好多人寫深度書評,表示本書有受到許多關注,而且大家都給予正面的評價! 作者莎莉‧魯尼被譽為新世代最亮眼的愛爾蘭小說家,這是她的第三部作品,處女座《聊天紀錄》橫空出世一炮而紅,第二本《正常人》入圍布克獎長名單,在Goodreads上有107萬則評價,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正常人》也獲得諸多文學獎項的肯定,當然也有改編成影視作品。
(1) “They wouldn’t mis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wenties, as they found their path and partner in life. In that respect youth was a time for embracing bad decisions in order to figure out what the right decisions were. They hoped the thirties would bring just as much excitement, surer in the knowledge of who they were. And they could only imagine what the view would look like from forty or fifty or eighty. Would they have transformed again entirely? Would they obsess over fading memories? Or laugh at how little they had understood? Would they have money? Would they be happy? Would they still be together? Would their child have a better future than they did?”
(4) 如果喜歡中文,畢竟這是我們的母語,除了閱讀台灣文學,或多或少還是會跨足到中國文學的領域。此時在中國的老外作家就顯得很微妙了,他們用英語書寫中國內容,游移在中西文明之間的交界,對於中文讀者來說,透過這個作家群體的作品去觀看中國,其實非常有趣。哈佛中國研究中心每半年會發布他們圖書館新的館藏,最新一期的標題叫〈Summer 2022 Acquisitions at the H. C. Fung Library〉,這份書單應該是全網最齊全的best books about China,我如果心血來潮就會去瀏覽一番,研究一下近期有沒有類似的creative nonfiction可以閱讀。這種書很多是讀書人和學者在閱讀的作品,如果對中國研究有興趣,應該可以挖到很多寶~
前幾年在研究的時候發現一本2016年出版的《Wish Lanterns: Young Lives in New China》,故事圍繞在6個中國年輕人身上,記錄他們20世代的美麗與哀愁。書中的主角們大約生於1980s中期,跟作者Alec Ash一樣大。Alec的老爸是牛津大學的歐洲史教授,應該是耳濡目染之下對遠東產生興趣,牛津大學英文系畢業後,2008年跑到北大學中文,接著就待在北京當自由撰稿人,偶爾幫忙《洛杉磯書評》雜誌編輯,他也創立了一個叫Anthill(蟻丘)的社群,集結老外作家一起寫作,他們有合出一本書《While We’re Here: China Stories from a Writer’s Colony》。Alec在2016年時出版這本處女作《Wish Lanterns》,以天燈為意象,反映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書中深入介紹六個當代的年輕人,從兒時說起,一路追蹤他們直到30歲的成長故事,等同讀者看著六個生命成熟長大,他們的故事有歡笑、有淚水,間接反映了當代中國集體的生命經驗。不過這本書在2023年讀起來,難免會覺得有點過時,社會氣氛不太一樣了。
Alec的第二本書《The Mountains are High : A Year of Escape and Discovery in Rural China》即將於今年8月出版,我一定會買來閱讀。這本書是他暫時告別北京的記者生涯,前往雲南大理的放空之旅。書名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山高皇帝遠”,他在北京的寫作生涯遇到瓶頸,感情方面似乎也沒那麼順利,所以決定自我流放邊疆,到好山好水的大理重新找回自我,在這裡他遇見很多”天涯淪落人”,不過遠離塵囂才發現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喔!! 北京收緊言論管制,讀書人追求精神自由,這種低氣壓太難受了,換個地方喘口氣才是正解。
突然想起空中英語介紹法國的文化,在腦中想像法國女性的優雅模樣,把莎岡的書借回家,彷彿對著傻男孩調戲地說聲《日安憂鬱》。站在書架前,疑惑卡繆是誰? 存在主義的經典叫《異鄉人》? 我來讀讀看好了…A few moments later(海綿寶寶過場動畫),怎麼會有人母親過世不流淚呢? 被判死刑主角為何還一副事不關己,在監獄裡碎念獨白?! 這本書我只讀過一次,但經典就是經典,需要時間的歷練才能體會,現在的我可能也跟莫梭一樣了,可以毫無懸念,靈肉分離扣下板機,The world as it is , so be it.
閱讀並不會讓乾涸的心靈得到滋潤,反而悄然侵蝕著正常心智,卻毫無知覺。好在造物主或許心生憐憫,願意出版一本書《The First Love Story: Adam, Eve, and Us》,撒旦誘惑了亞當與夏娃,神奇的是,我樂於被逐出伊甸園,只要有夏娃陪伴。 這本書的書介寫道:[ A revelatory journey across four continents and 4,000 years exploring how Adam and Eve introduced the idea of love into the world, and how they continue to shape our deepest feelings about relationships, family, and togetherness.] 我在文學中讀了三十年的愛情,文本中洋溢著人與人的溫暖,connection、affection、fascination…,後來才頓悟文學是一種想像,因為現實中不存在,只能以虛構的形式暫存。初戀的故事,Adrian, Sandy, and us. 這個受格us,可以改寫為所有格ours,生命經驗的延續。
*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系列是世界上最棒的通識讀本,主題包山包海,只要你有任何疑難雜症,第一時間請直接搜尋是否有對應的主題。日出出版社近期推出一系列繁中版,而對岸簡體版也已經推出數十本。大學畢業後的幾年陸續讀了一些書,慢慢抽絲剝解,漸漸明白了世界的運作邏輯。社科作品會給讀者智識啟蒙的錯覺,文本中描述的一切都是施予讀者的休克療法,跟現實是如此的天差地遠,大夢初醒後,從此便把所有文本視為伊索寓言,欺騙孩子的美好童話。
既然逐漸懂事,就該回頭去梳理一下閱讀的軌跡,雖然對文學批評及理論一知半解,但畢竟有一點基礎,可嘗試用大人的視角去審視何謂「兒童文學」,這也是必修的人生課題。很喜歡英語裡的兩個詞語: formative years(人格的形塑期)、coming-of-age(逐漸成熟),在英語回憶錄的書評中,經常會讀到這種句子: This is a coming-of -age memoir, written in the formative years of a young man. 文學是一種柔和的濾鏡,讓讀者用更澄澈的心態來閱讀人生。
兒童文學跟成人文學最大的差別在於—兒童文學其實是建構於大人世界的價值體系,大人希望兒童透過閱讀,內化這些價值觀念。原來兒童文學也權力不對等。當然了,童書作家大部分都立意良善,希望透過文本培養孩童五育均衡發展。在學術研究領域,可以從歷史、文學理論、文化研究等多面向深入探討,這本《Children's Literatu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突破我的思維盲點,我很愛讀這種學術作品,因為它們總是能夠言簡意賅的提供一個總覽,看似單純的兒童文學,其實一點都不單純,就跟大人世界一樣複雜~書中說了哪些內容,其實每個讀者就各取所需,我看完就知道如何解釋那些青春期閱讀時的微妙感受,看書確實會改變一個人,而且每一本感受都好深刻,在所剩不多的時光裡,真的要好好慎選未來的讀本。
人長大以後的閱讀怎麼越來越讓人迷惘? 這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幸與不幸:幸運的是從小確實有養成看書的興趣,而且會持續一輩子;不幸的是從小過度依賴書籍,導致活在想像的世界裡。之前讀了一本書叫《How to Read Now?》,作者在開篇就說覺得很幸福,她的爸爸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美國移民,一輩子從事低階的勞動工作,但爸爸的書架上都是西洋古典文學經典,作者從小耳濡目染,雖然父親很早就過世,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她卻很感謝他的引導,繼承了愛讀書的習慣,這是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從此才能溫柔又堅強的活在這個殘酷的世界。
關於這種合集,目前英語世界最權威的編輯之一叫作John Joseph Adams,他的選集非常好看! 以末日題材為例,他精選出《Wastelands: Stories of the Apocalypse》在GR上有近一萬則評價,後續又推出另外兩集,如果你喜歡電玩《異塵餘生》那種世界觀,記得去研究一下。另外還有一個頗知名,但品質較不齊的書系叫作「The Mammoth book of XXX」,你可以去GR或亞馬遜搜尋看看,就會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主題合集。
(5)Executive Summary 《Sea of Tranquility》是Goodreads 2022年讀者票選的年度科幻小說,有多達12萬則評分,平均4.14顆星,可見這本書一定又會被改編成電影。本書作者艾蜜莉.孟德爾(Emily St. John Mandel)是一位出生於加拿大的新銳作家,這本是她的第六本小說。她的第四本小說《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讓她一夕爆紅,榮獲亞瑟克拉克獎,也被歐巴馬選為2020年最愛的書籍之一。非常巧合的是,《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設定在傳染病大流行後的末日世界,恰好碰上2019年的新冠疫情,讓這本書成為關於疫情必讀的作品之一,進一步推升她的知名度。
Sea of Tranquility連書名都取的很有意境,寧靜海是月球的一個內海,當年阿姆斯壯也在此踏出人類的一大步。月球是科幻小說中一個常見的場景,例如海萊因的《怒月》故事就發生在月球的人類殖民地。在孟德爾的小說中,有一部分的故事也發生在月球的殖民地。這本書的題材其實不新鮮,如果你有科幻小說的閱讀資歷,這本書沒有任何腦洞大開的構想,她的情節甚至有點老套,跟海來因的《夏之門》有一點雷同。本書與時間旅行有關,在20、21、23、25世紀之間來回跳躍,每個世紀都有各自的故事線。
從小看書看到大,書本一直是陪伴我成長的精神食糧,個性內斂,無法像大部分血氣方剛的青年,四海一家、稱兄道弟,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只能安靜的坐在圖書館或書店看書,希望透過文字為人生定錨,一路走來,精神世界也是由文本所塑造。但令人難過和迷惘的原因也在此,進入江湖開始打滾後,發現一切價值體系崩潰,需要從廢墟中重建,儘管捨不得,卻勢在必行。好在閱讀教會讀者如何”學習”,把體制的價值觀內化也沒那麼難嘛,文學訓練讀者的想像力,學會精神分裂,具備多重人格也是生存的必要條件,竟也開始愛上低級的趣味。陽春白雪頗呵呵,下里巴人樂呵呵。我已經把一本書《The Method: How the Twentieth Century Learned to Act》加到待讀清單,準備好好學習如何演戲。
書籍是很微妙的存在,被書環繞是一種幸福,至少對書蟲來說是如此。但古老的書冊裡,泛黃的頁面上,衣魚是一種不討喜的害蟲,啃食著陳腐的知識,這樣子你還會想當書蟲嗎? 正常人應該不會,現在我也可以理解了。人的想法要跟上時代,保持開放的態度,定期把腦中的資料重新整理。You are what you read. 開啟自己的臉書和IG,怎麼發現全部都是出版、新聞、文學領域相關的資訊? 明明就身處不同的產業,跑錯了精神上的同溫層,趕緊退追蹤,改訂閱專業領域的KOL嗎?
這本《How to Read Now?》的書名是完美的取名藝術,短短四個字,身為一個”讀者”,絕對要拿起來/點進去看一下,書籍的歷史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中古世紀僧侶在修道院一筆一筆臨摹於手抄本,一代一代傳承著文明的智慧結晶,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以後,使得大量印刷成為可能,加速知識的普及。進入20世紀無線電和電視的發明,思想家紛紛呼籲大眾抵制庸俗的娛樂以免致死,21世紀網路普及,加上智慧型裝置問世,知識已經碎片化,快知識和去脈絡化的學習成為新型態的娛樂,FOMO,所以要狼吞虎嚥吸收各種有意義或無意義的”知識”,知識總是不嫌多不是嗎? 書到用時方恨少,書中自有黃金屋。
“閱讀”這件事很弔詭,從小聽長輩諄諄教誨,說多讀書有好處,可以增廣見聞,感受作者的生命經驗,體會到自己一輩子可能都沒機會接觸的人事時地物;閱讀還可以培養讀者的同理心,淨化身心靈,養成高貴的精神品格;閱讀可以訓練一個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是假訊息橫流的當代,閱聽人必須具備的公民素養;閱讀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bla bla bla,相信大家都已經聽到爛了,這種老生常談就跟國文課的廢存一樣,從我國中95課綱到現在已經不知道第幾個版本了,原來歷史真的有循環,專家學者振筆疾書投稿媒體,呼籲社會不該短視近利,人文學科是培養下一代為人處世的根本,不可偏廢啊! 人生的意義難道只有賺錢嗎? 文學的意義就在於教導我們直面人生的困境,度過人生必然的起起落落,國文老師會用很感性的筆法總結:「是故,在這個眾生喧嘩,價值觀失落的年代,文學顯得更加重要!」
這本《Trillions :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依照字面的翻譯為《兆元:一群華爾街的變節者如何發明指數型基金並永遠改變了金融》。顧名思義講的就是指數型基金的歷史。這本書我四月就看完了,趁跨年前把心得寫一寫好了,不要拖過年。為何會拖這麼久才寫心得呢? 這就是近期在寫書評/心得/筆記/摘要…(很多種講法請自己挑一個喜歡的)時一直盤旋在腦中的疑問,即閱讀對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當初看完時有一股衝動想要趕快趁中文版還沒上市前把內容整理好投稿,這種金融商業類型的作品剛好是我的守備範圍,認真寫應該幾天就可以完稿。不過拖延症發作,導致一直沒動力下筆,這背後的緣由很有趣,如果喜歡閱讀和寫作的人應該在某個階段都會有這種感覺~不知道寫這些東西要幹嘛XD。
對於寫閱讀心得的人而言,記錄心情的日記型寫法比較能細水長流。雖然文不對題,但是藉由這本書而舒緩的展延,把一些閱讀的感受寫下來,感覺很舒服喔~好啦,可能只有我這麼覺得。閱讀是很個人的事,還是順其自然,跟隨心之所向好了。其實不太喜歡純寫書的內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網路上都查得到,原文書也是一樣,基本上只要google書名+book review,就會跑出專業的書評。以本書《Trillions》為例,倫敦政經學院的書評網站就有相當詳盡的介紹,現在OpenAI也已經會寫作了,請”祂”告訴我們書的內容搞不好也很完整。英文看不懂嗎? No worries, just google translate,翻譯人員或許也快失業了? 人體腐朽的速度跟不上科技進展的神速,之前讀到語言學家分享對於人工智慧翻譯和語言學習的想法,他們雖然對於AI能夠快速打破語言隔閡感到樂觀其成,但另一方面也感嘆未來人類可能不用再學習語言了,反而失去那種語言跟心靈合而為一的樂趣。讀書人總愛緬懷吧,現在效率至上,語言的質感? 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