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迷你小廢包
BL經典再版
兒童學習用品
3C家電瘋殺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Big Fish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932)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5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Big Fish
99
則書評
99
本書評分
0
位追蹤者
31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9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97)
文學小說(69)
心理勵志(9)
童書/青少年文學(8)
商業理財(6)
人文社科(4)
中文電子書(2)
輕小說(2)
自然科普(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5
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21世紀百大好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文學重度讀者熱烈討論話題作)
讀者評分
4.5
|
2025/06/01
智利作家班傑明‧拉巴圖特的天才科學家狂
這是一本由智利作家班傑明‧拉巴圖特所寫的書,書中有五位天才科學家的故事,內容有史實,也有虛構。除了他們的發現與成就,也寫到他們的人生。
五位科學家分別是哈伯、史瓦西、格羅騰迪克、哈森堡、薛丁格,都蠻有成就的,其中有三位得過諾貝爾獎,不過我還是不熟,讀完想認識更多,就需要再查。作者能以史實為基礎加上虛構的情節,也是需要先深入瞭解這五位科學家的生平,應該花了不少工夫。
頂尖的天才科學家思考方法與一般人都不同,閱讀之後會讓我聯想到音樂家與畫家,他們在創作的過程都會有些偏執與瘋狂,甚至會讓人覺得與平常人的思維與行為都不一樣。他們想到的新理論,可能只有少數人能懂,能一起談論的人不多。老實說,要作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天才並不輕鬆。
而研究科學是希望能為人類帶來便利,科學家本身發明技術時並不是要傷害人,但人文關懷如果沒有跟上,把開發出來的技術,用在讓人痛苦的戰爭上,甚至造成毀滅與動亂,那就不好了。像是諾貝爾發明炸藥原本是要幫助工人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後來被拿到戰爭上使用;奧本海默雖然參與開發原子彈,但開發出來的原子彈威力超級強大,心中也很震撼,並不希望戰爭中有那麼多人無辜受害。
另外我還發現這些頂尖的天才科學家,有不少是猶太人,像是本書中介紹到的哈伯、史瓦西,還有知名的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真是優秀的民族,據說猶太人很重視教育,看來不假。
這本書介紹的科學家與他們追求的理論很專業,讀起來並不輕鬆,不過可以讓人認識這五位科學家,不過進步的科學到底能為世界帶來什麼,倒是值得讓人好好反思。
展開
5
男人的祕密只跟心理師說:一名性諮商師與那些男人不言的欲望迷霧
讀者評分
5.0
|
2025/04/13
劇透警告
男人啊,你瞭解自己嗎?能面對並表達自己嗎?
作者的專長是性諮商,開業原本是想幫助女人,沒想到求助的男人居多。書中將一些個案的想法寫下來,從中會發現個案想像的感覺,和別人看到的有差距,也就是說自己的想法未必客觀,這現象其實在一般人身上也常發生。作者將想法分享給讀者,是想讓大家瞭解男人可能的想法與造成的原因,讓兩性之間有更多理解與包容。
她諮商時會先瞭解案主的問題,再從對談中找原因,有的可能是前任女友留下的傷害,但也有是兒時母親的態度造成的影響。雖然去求助的人想要解決性的問題,但在心理師的帶領下,會先釐清欲望、激情與愛之間的差異,最終會發現,人人都需要愛,但重要的是要在愛裡找到自己,而不是求人來愛。雖然激情讓人歡愉,但因短暫又不持久,還是無法滿足人對愛的需求。最終還是要投入生活,付出愛,才會有幸福感。
那愛又是什麼?我也覺得愛很抽象,我想可說是行為表達出來的感覺,愛會讓人心裡溫暖,內心發出愉悅感。每個人都需要去愛,也需要被愛,對愛的渴望是活著的動力。如果沒有愛,人生就真的了無生趣了。不過我們也要認清愛就是會有美好和傷痛,一體兩面無法分割。我們都想要被認可,那也要學會承擔痛苦。另外,因為每個人都有對愛的渴求,我想也是容易陷入感情關係與被詐騙的原因。
心理師聽完案主的故事,會提醒案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很多人在各種關係中會委屈自己讓別人開心,但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回到自身,重視自己的需求,心態才不會扭曲,才能認識清相,擺脫困境,建立自信,認識自己、愛自己真的非常重要。過往深藏心底發酵的情緒也都需要處理,若能學會表達情緒與需求,就會有所改變。
任何關係的衝突點,也與控制欲有關,一般人不喜歡自尊被挑戰,無論男女都會想要掌控情勢,感情受創會產生焦慮,若無法訴說,就可能想找刺激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與權力,這也是常見的扭曲行為,這時就需要透過一些練習來克服對異性的恐懼了。
男人還有男子氣概的面子問題,認為表露感情或情緒是脆弱的,所以不會表達內心的感情或情緒,那豈不像是壓力鍋一般?不知男性格友們有什麼想法呢?針對這點,身為能夠表達情緒的女人,我對於不能表達情緒的男人感到很同情。在主張男女平權的時代,我覺得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啊!
諮商師也是尋常人,感情上會發生的事也可能會發生在她身上。這本書裡除了分享了他的個案,她也分享與前男友交往時的經驗,蠻難得的。
都說愛一個人要愛他本來的樣子,不要期待獲得什麼,也別想要改變他們。只是本來的樣子又是什麼樣子呢?每個人都帶著面具,要看到本來的樣子很困難呀。
多數人都會認同男人與女人的思維與行為模式不同的說法,我的生活中面對較多的女性,以前對男人不甚瞭解也不想瞭解,最近生活中出現了非典型男性,很好奇他成長背景可能會是如何。看到這本書直覺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閱畢果然獲得不少想法,也推薦給想要多了解男性的人唷!
展開
5
謎題盒
讀者評分
5.0
|
2025/04/10
融合古今與東西方文化之懸疑科幻精采之作
《謎題盒》是《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丹妮莉.楚索妮Danielle Trussoni繼《謎題師》之後所寫的一本懸疑科幻小說續集,但內容主題卻與非常傳統的日本皇室有關,有架空小說的感覺。主角布林克從高科技的美國來到日本解謎,古今與東西方文化的碰撞,非常有意思。
謎題盒是十九世紀明治天皇委請天才機關製作者小川精巧製作而成,盒子裡面藏有後代不知道的重要祕密,解開《謎題盒》當然就是這本小說的重點。
謎題盒每十二年才有一個晚上能解開它,多年來已經有許多優秀解謎師送命,而這一次要由受傷後得到後天學者症候群的布林克來解謎,後天學者症候群讓他有超高的解題技巧,也會不自覺地想要接受各種困難的挑戰。
作者一步一步引領布林克來到日本,慢慢的增加懸疑與驚險程度,本來以為解開了謎題盒就有答案,沒想到接下來還要轉移地點,繼續解題。讀者跟著布林克一起體驗不同地點與情境,也好像來到了日本旅遊,我覺得很有變化,相當迷人。
關於謎題盒,有許多小川的巧思,裡面包含許多日本傳統花紋圖案的文化細節。而最後的答案,則與皇室繼承身分有關。我對日本文化不熟悉也少有涉略,書中出現好多我不懂的日本皇室文物,真是長知識了。
故事中一一上場的人物也個個身懷絕技,有的是要幫助布林克,有的是要他的命,兩邊不停拉扯,引發許多衝突。有趣的是,連發明比特幣的中本聰都被拖下水。上網一查,真實世界中竟然中本聰的真實真分也不明,現在玩比特幣的人也不少,但原始發明者身分不明,真讓人大吃一驚!
另外我覺得最可怕的是下載意識與數位生存方式的概念,如果人的意識可以留存不死,繼續活躍在人類世界,我真的無法想像世界會變得多麼混亂。
《謎題盒》情節精彩緊湊,我覺得拍成電影應該不錯唷!
展開
5
同學會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2
關懷暴力受害者、出奇不意的結局
故事圍繞著瑪拉發展,她曾遭受攻擊,描述經過時,感覺好像只是她的幻想,不是真的發生過。幾年後來到山上參加同學會,氣氛更是詭異,在她搜索房間找同學的時候,看到了寶琳娜寫的懸疑小說,書中有幾個設定,他們的同學會就好像依照這個設定來設計的。
她在雲霧小屋裡好不容易找到了其他人,大家卻互相猜忌,到底誰才是主謀?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隨著同學們一個接著一個死亡,她用她的高敏感度感知,慢慢地解開謎題,努力的活下來。留下來的人嫌疑越來越大,更容易聚焦找到主謀,但也因此揭開了瑪拉不知道的同學惡行,那個讓她的家庭與人生支離破碎的惡行。
欺善怕惡是這個社會常見的行為,所以太善良總是吃虧。但是人心隔肚皮,沒有立刻反擊,不代表心中沒有怨恨,而怨恨累積起來是很可怕的,終有一天會爆發出來,如果不是自己瘋了,就是做出驚世駭俗的行為。沒有人不想正常平順地過日子,但若被激怒,就很容易做出失去理智的暴力行為。一個人如果能在被激怒的狀況下還很鎮定,那就真的很有修養,我相信應該是極少數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作者最後還利用了做為作家有廣大讀者閱讀作品、但卻不需要知道作者長相的特性來發揮,尤其現代一切都用電子通訊,即使是出版社,是否也可能沒見過作者?這麼一來,即使出書的作者名字一樣,但或許換了人也不會知道。想來有點詭異,但的確是有可能的。
以前看古裝劇裡有易容術覺得很厲害,現代除了化妝,也有很厲害的整容手術,若要把兩人整容得很像,似乎也不無可能,如果有心犯罪,製造混淆,這也是可利用的一點。
第一次閱讀德國作家費策克的作品,原本以為只是在寒冬中發生在杳無人跡雪山雲霧小屋中的驚悚同學會,但在同學們相繼死去,慢慢抽絲剝繭之後,竟有個令人驚奇的反轉與結局。不得不說作者的心思縝密,相當有創意,同時也傳達出他對現代社會中暴力受害者的關懷,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
展開
5
正念旅程:一段激勵內在潛能的啟蒙之旅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9
透過本書瞭解大腦運作如何形塑人生
相信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這樣問自己,我到底是誰?這可真是個不簡單的問題。這本書透過腦神經科學家母親與17歲女兒在愛爾蘭山區三天旅程的對話,帶領讀者深入淺出的暸解大腦是如何運作,進而了解人的想法是如何形塑一個人。
大家應該有過與自己對話的經驗,我們腦中的那個聲音,書中把牠稱作猴子,猴子一直很活躍,經由六識體驗到的,牠都會有感受與反應。平常可能以為靜下來牠也就安靜了,但當我們靜下來冥想時,就會發現思慮到處亂飛,根本就停不下來。每個人的信念與思緒不同,所以造就出各式各樣的人。有人說人是活在自己世界的動物,這也沒錯,而且我們都以為別人跟我們想的一樣,其實不然。
人的思緒和感受,不一定與事實相符,但是過度的思慮,可能會消耗我們的精神,讓我們做決定的能力打折扣。當腦中的猴子反應過度時,我們要適時的覺察並自我調節,減少內在障礙(負面思緒或感受、討厭的人等),增加正面信念,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
大部分人也會習慣於預設模式,這讓人少了彈性,我記得以前若遇到突然狀況,就容易讓我感到慌張不愉快。相對來說,如果運用直接經驗模式,透過感官去感受世界,專注在此刻,會更專心,也更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生是一直在改變的,若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身邊正在發生的各種事情,內在的聲音就能找到對的那條路,這也就是本書最終想要傳達"正念冥想"的概念。透過專注的冥想練習,讓自己養成專注在當下、專注在此刻感受的習慣,改掉陳舊不變的自己,才能迎接不斷更新的未來。
展開
5
勿忘我餐廳營業中:榮獲韓國K-Story徵文比賽最優秀獎!教保文庫短篇優秀獎、科幻文學大獎獲獎名家撫慰人心的療癒之作!
讀者評分
4.5
|
2024/11/26
劇透警告
幫助顧客尋回美食中的美好回憶
文忘草與母親約定要幫七位客人解決挑食問題,然後才能繼承父母親的餐廳。她新開的餐廳沒有固定料理,不過需要先深入瞭解客人的問題,才能想出解題的餐點。有的人因為小時候被強迫吃下,而討厭某種食物;有的人因為分手,而無法面對離去戀人喜歡的食物。其實她提供的餐點,離不開客人不吃的食物,但要如何讓客人願意開口吃,而且之後能繼續食用,那可不是簡單的問題。
刻意不吃某種食物,聽起來就不太理性,歸根究柢,當食物與情感有連結,有問題的可能不是食物,而是要解開情感問題。平時最常聽到的,是小朋友不吃帶有特殊風味的食物,如果小時候被強迫吃下某種自己不喜歡的食物,長大後應該就更不會去碰了,這時,吃就比不吃困難了。想要讓人面對不吃的食物,就得讓人吃出食物的美味,料理人除了要精心挑選食材或組合,還要用更美味可口的料理方式,讓人吃下後發現,原來不想吃的食物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這本書裡最讓人感動的,是主角最後要想辦法讓母親接受他們原本喜愛、但後來無法面對的食物,雖然母女有衝突,但她還是努力去做,堅持才能破冰,才能和解。
食物記憶裡的傷痕,也要用食物去撫平,吃下了暖心的料理,找回美好的回憶,也就有了繼續向前的勇氣。
展開
4.5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5
|
2024/10/13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與想法,做點改變也能找到幸福黑貓
作者觀察現代社會現象後,從幸福生活樣貌、決策偏見、生活秩序、個人與群體的四個角度來寫,每一篇提出幾個觀察事例並分析說明,讓大家反思一下。作者認為現代人追求幸福快樂,會被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等因素干擾,他也提出改善建議。
書中有許多具體而中肯的例子,有些是我們的迷思,或是已經習慣的行為,但不知道為何都在做、都這麼想,也沒去思考過。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形態與思考模式,是否也是如此。
閱讀後可以發現一些有用的方法和想法,你如果也在找黑貓,希望生活有所突破,可以來看看這本書。
展開
4.5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打造你的「易富」體質,成為掌握財富的5%人!
讀者評分
4.5
|
2024/09/27
瞭解如何掌握人心,才能掌握錢的流向
人的心理有時的確很微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不想太突出,別人怎麼做,大部分人也跟著做,感覺就是安全的,所以會有從眾心理。反觀少數的有錢人,他們要賺錢,就得想如何引領風潮,而且不能自滿停滯,而是要有危機意識,不停地尋求突破,如此一來,想法與作為都會與眾不同。如果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有獨特的想法,當然不能只是天馬行空,而是要能付諸實行。
有錢人不會跟著大眾一窩蜂,那意味著有錢人擁有更好的控制力。無法控制自己的人,容易對某件事成癮,也容易把錢花光。如此做不到良好的控制,有錢的時間也不會長久。
能接受反對意見的能力也很重要,有時反對意見才是對的,但是自己卻看不清楚,那就至少要有能接受建議的勇氣與能力,才有反省與進步的空間。
除了能力與努力,另外豐沛的人脈、好運氣和積極主動自己找答案的特質也都很重要,而不是怪運氣不好,找藉口安慰自己會沒事。另外,也不要太相信權威,因為權威也有出錯的時候。
想要拓展視野,你可以去旅行,也可以讀各種類型的書籍,開卷有益,能讀的類型越多,就越能像海綿一樣吸收越多。即使沒有高學歷,只要持續進修閱讀,也可以有不同於一般人的見解。
有錢算是經濟上的成功,也是一種成就。想要有錢嗎?可以先模仿一下這些有錢人的思維與行為,或許真的可以變有錢喔。
展開
4.5
歡迎來到奇蹟大飯店
讀者評分
5.0
|
2024/06/03
累了就來此尋找重新開始的力量
大學畢業求職幾年都碰壁的由美,正在最沮喪的時候,收到的來自達爾葳妮飯店經理的免費入住邀請,她抱著要揭穿詐騙集團的心情,來到了地圖上找不到的達爾葳妮飯店。迎接她的是櫃台上胖嘟嘟又慵懶的貓督導,還有及時出現幫忙辦理入住的經理本人,有點搞笑,又有點溫馨。這飯店的地址與位置都很可疑,不過都能被住客找到,很神奇。種種描述加上想像,感覺有點神祕又確實存在,如果是我,也會想要去找找看,但自己一個人可能會害怕,需要找個伴一起去。
飯店裡除了可免費泡湯,免費享用甜點與咖啡,後院還有一棵神祕的杏樹,不過午夜12點後不能進出後院,光是這規定就很想讓人去探險吧!杏樹的花朵每天都會盛開,而且有神奇力量,每隔九十年會長出一枝生命花枝,如果喝下祈願花茶,願望就會成真,不過也要付出一些代價。這杏樹也會結出巨大魔力的紫色果實,不過數量極稀少,也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長出來。重點是,如果擁有它,該怎麼用才好!
飯店裡的住客與工作人員都不多,由美在這裡有新奇的發現,也在飯店得到安慰與滿足。我最好奇的是她看到的未來頻道,相信一般人也想知道未來會如何,如果真有未來頻道,想必跟我一樣想訂閱的人一定很多。最棒的是她正在煩惱的求職問題,也在這裡被解決了,不是奇蹟是什麼,我還覺得她有擔任下一任經理的潛力唷。
除了由美、經理與貓咪,書中還有兩組住客與其他員工的故事,有一對沒血緣關係的兄妹、一對有心臟病女兒的母女、幫忙拿行李的禹爺爺、咖啡廳店員載熙,還有孤單的精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傷心故事。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休息一下,喘口氣,好好思考未來,尤其不要忽略自己的需求,還是要善待自己。無論是為別人活,或是為自己活,一定要愛自己,幸福就會跟著來。
展開
5
內在陰影療癒日記【1書+1日記本】:透過書寫探究內心最深處,與真正的自己和解
讀者評分
4.5
|
2024/04/28
透過實作寫下內心最深處想法,試著與自己和解
人生跌跌撞撞,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恐懼、傷害或壓抑,這些都可能留下陰影,影響著我們漫長的人生,但大多數人都與之共存,不想面對處理。最近看到這本《內在陰影療癒日記》,想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療癒內在創傷。
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陰影,找出自己的陰影來源,才能針對問題處理。第二部分則是實作,要誠實的面對,並接納自己的陰影,再找出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觸發因子與制約思維,透過寫下來實作的方式,重新建立新思維,有的甚至需要重複實作,才能改變想法。跟著篇章實做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可以擁抱陰影,療癒創傷,並且真實的愛自己。
閱讀之後我發現我會習慣用自己的想法和模式生活,根本就是讓被制約的思維限制了信念,所以要面對自己並改變真的不容易,老實說,有些習作我就不想做。要面對陰影,並把它與自己分離,需要有很大的決心和許多愛自己的能量來支持自己。
除了改善藏身陰影裡的負面自己,我覺得很可以做的是去關注所愛的事物來平衡,日記本中的問題11就是要列出可聯想到愛的種種,像是某人、某地方、寵物、歌曲、活動等,需要提振愛的療癒力時,就拿出來看,讓自己擁有愛的元氣。
對我來說,想到對我相當照顧的奧斯汀媽媽,就會讓我覺得充滿愛,即使她今年初過世了,我仍可以感受到她的愛。她她引領我進入英語兒童文學的世界,撫慰了我心中的那個小孩。她待人親切和藹,不時幫助同事與朋友,也喜歡小動物,是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奧斯汀曾是我跌倒後再站起來的地方,這也讓我對奧斯汀有特殊感情,就好像是我的另一個家。
另一件我喜歡做的是擁抱,因為擁抱會產生催產素,催產素能減輕焦慮、中和壓力荷爾蒙,調節神經系統,促進健康。臺灣人不習慣擁抱,我只偶爾在挫折時可以跟同事擁抱一下,平時就只能跟自己擁抱了。難怪我喜歡去美國,因為可以跟朋友很自然的擁抱啊!
雖然看完書無法馬上改變,但還是學到了一些有用的方法,期望未來陰影出現時能用得上,起碼能改善狀況囉。
展開
5
黛西‧瓊斯與六人組
讀者評分
5.0
|
2024/04/14
以1970年代搖滾樂團為背景的小說
黛西‧瓊斯與六人組是以1970年代為背景來寫一個搖滾樂團的故事,一開始先寫在洛杉磯的有錢有才白人少女黛西‧瓊斯如何進入流行音樂這個行業,再寫匹茲堡創團的六人組搖滾樂團如何興起。後來搖滾樂團慢慢闖出名號,來到洛杉磯發展,才與黛西‧瓊斯組合,並碰撞出巨大火花,創造出相當好的成績。不過就在這時候,他們卻突然解散了。
多年後經由採訪相關人員拼湊出當時的過程,書中就透過每一位人物的回憶去述說當時的情況,讓人瞭解這個組合的興起與解散的經過,這也是這本書與一般小說不同之處。書的最後還有唱片專輯每一首歌的歌詞,讀起來就像真的有這個樂團與專輯。
1970年代的流行音樂產業,少不了氾濫的性愛、酒癮與毒品,這部份實在讓人覺得可怕。除此之外,雖然看起來是搖滾樂團裡每個人的故事,但有很多在描述主唱比利的家庭生活與愛情。比利也曾醉生夢死,但為了家庭,他戒了毒與酒,這點很不容易,讓人欽佩。而隱藏在他背後的重要支柱就是老婆,如果換了個人,故事可能就要重寫了。
後來加入六人組的黛西與比利一起寫曲與對唱,從針鋒相對到互相理解,可以想像很容易產生感情,那麼是要踩剎車,還是繼續走下去呢?這就要請讀者自己去閱讀找答案囉。
因為實在很好奇作者的靈感來自何處,於是上網搜尋,據說作者是因為看到Fleetwood Mac樂團中的Stevie Nicks 與 Lindsey Buckingham 在1997年的一個現場合唱Landslide這首歌,覺得兩人看起來就像相愛的戀人,所以就以Fleetwood Mac樂團及1977年大受歡迎的Rumours專輯為背景,創作了這個小說。我也搜尋了這個樂團、這兩位人物和Rumours專輯,原來樂團成員來來去去,還蠻複雜的,兩位主角現在都七十幾歲,很驚人的是都還在持續做音樂!當時的Rumours專輯則是世界排名第八的暢銷專輯,也能在youtube找到,的確還蠻好聽的。
這小說在2023年已拍成影集播出,劇中找來貓王Elvis Presley的孫女Riley Kenough來演黛西。為了宣傳影集,也真的出了一張Aurora專輯,好厲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youtube搜尋Daisy Jones and The Six songs,就可以找到囉。
展開
5
霧越邸殺人事件【經典改訂.全新譯本】:雙面書衣新裝特藏版(首刷限定作者印刷簽名紀念扉)
讀者評分
5.0
|
2024/04/05
神祕豪宅內的懸疑推理
劇團一行八個人為了慶祝演出成功,來到偏遠小村度假,回程時遇到車子拋錨,只好徒步走往小鎮搭車,路上卻遇到大雪迷路,意外來到湖邊的一座豪宅。神祕的霧越邸內有管家和廚師接待,雖然態度冷漠,但寬敞的豪宅內裝修得相當講究,還有許多精緻的收藏品,更神奇的是有得吃也有房間可睡,堪比豪華飯店。比他們早一步進入豪宅內躲避大雪的還有忍冬醫師,他親切的與劇團成員交談,共度這個寒冷的夜晚。
書中對於霧越邸內的裝飾描述相當仔細,大家也發現有不少花紋圖案正好與團員的名字一樣,如果懂日文的話,讀起來應該更有感覺。這次只有部分試讀,不知道名字的巧合會是護身符,還是被殺目標。另外霧越邸內有豐富的茶碗、玻璃工藝、瓷器等收藏,聽團長一一講述這些工藝的歷史,無疑是一次藝術饗宴,要是拍成影片有畫面,應該會很好看。
既然是劇團,最後也討論到收藏的書與作者,其中還包含了北原白秋的童謠,而且似乎是重點,只可惜我對日本童謠不熟,現在則很好奇是哪一首。搜尋了一下北原白秋,沒想到2019年還有一部關於他的電影,林志玲的老公Akira也是其中的演員,有機會的話也想看。另外也聽了一首好熟悉的《下雨天》,原來就是北原白秋作曲的呀!
試讀的部分只到第一位死者出現,豪宅主人也現身,我以為就快要結束,原來只是上半場。在網路上碰巧看到以前版本的目錄,才知道死者不只一位,可怕呀!誰會是主謀呢?或是有靈魂在宅邸裡作怪?撇開懸疑推理的部份不說,書中有不少關於植物、藝術、文學與音樂的描述,很佩服作者博學多聞的功力。這些也剛好都是我有興趣的領域,很想知道是否後面還有更多。期待新版本上市後,可以閱讀完整故事。
展開
5
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三大賞最年輕得主,痛快指數超標的短篇集
讀者評分
5.0
|
2024/01/26
這次試讀的書《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是由綿矢莉莎所寫,她不僅曾獲得日本三大文學獎,還是這三個文學獎史上最年輕得主,相當有才華。這本書有四個短篇,主題分別是與整型、網路粉絲行為、外遇與職場文化有關的現代常見現象。我選擇試讀的是《神田多》,寫的是一位年輕女性成為網紅粉絲的過程,寫出了網路時代特有的現象。
呆呆妹是29歲的工讀生,大多在餐飲類的店家工作。她不喜歡複雜的職場,所以會刻意表現得和善、好相處,但和同事之間的感情不會太深厚,一旦不喜歡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和氛圍時就辭職。這樣的人設,感覺她是個對未來沒什麼規劃與期待的人,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時代變化太快,讓人感到迷惘而找不到方向的人也變多了。
她在上班時聽到同事討論一位到餐廳來用餐的影片創作網紅youtuber神田,她好奇的上網查看,沒想到後來也成了粉絲,還很認真的留言與建議。不過後來她發現神田並不在意粉絲留言,引發她怒火中燒,就做出報復行為,還好最後沒有演變成危害更多人的公共危險。憤怒的情緒真是太可怕了,現代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瘋子也比以往多,不隨時都要小心!
這個時代有許多網路平台與可發言的地方,有些人不想與真實世界的人打交道,就把網路當成自己的社交世界,花很多心思在網路上,過著想像的日子,殊不知那些在網路遠端的人可能是五花八門的樣子,與自己想像的完全不同。網路其實是真實世界的縮影,什麼樣的人都有,過度美化很危險,也難怪不肖之徒有詐騙的機會。
網路像是個看不見的虛假世界,怪事特別多,看多了也覺得什麼都不奇怪了,只是上了網路,也要好好練就一身免疫好功能,免得太認真而惹禍上身。
展開
5
透明夜晚的香氣:渡邊淳一文學賞得獎作品,直木賞名家千早茜感官書寫的顛峰之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1/18
看到書名時我很疑惑也很好奇,透明夜晚也會有香氣嗎?那是什麼氣味呢?
小川朔是個嗅覺非常敏銳的調香師,他的香氣沙龍能接受客人委託製作出各種氣味,不過他一定要先瞭解客戶的背景與需求才會製作,客人就像是交出自己執著的祕密,才能得到想要的氣味。有鑑於此,他有個女管家幫他接待客人,還有一位私家偵探會協助他調查客戶,他們三人共同解開客人的委託緣由,也讓這本書看起來像懸疑推理小說。
讀到內文提到「謊話真臭」時,覺得很奇妙,說謊也有氣味嗎?仔細觀察一個人的神色,或許可以判斷出是否有說謊,但是要聞出氣味,恐怕要有非凡嗅覺的人才有辦法。原來小川朔從小就因為嗅覺太靈敏而被視為怪咖,但是他一直記得母親離開時說謊的氣味,這真是驚人的特質。
女管家雖然看起來守份又單純,但從描寫她的感受文句中,隱約透露出她帶著祕密,調香師應該有感受到,但又不說破。隨著他們一起合作的時間越久,關係肯定也會慢慢變化。這次只讀了前面一小篇,很好奇到最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節。
人用五感來體驗世界,有人視力絕佳,有人聽覺靈敏,有人能分辨不同的氣味,有人味蕾敏銳,有人心思細膩,每個人所感受到的世界可能略有不同,對於我們沒有的強烈感官,可能有點難以想像。《透明夜晚的香氣》有多種氣味的描述,閱讀時可以挑戰嗅覺想像,是蠻不一樣的體驗。
展開
5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
讀者評分
4.5
|
2024/01/08
這是一本死刑犯行刑前十二個小時的記錄,他在獄中與女管理員有曖昧,他相信她會幫他逃獄,這也是他最後的一線生機。但書中有更多的部分是穿插描述他的人生,從他的成長中可以拼湊出他的個性與行為模式,或許可以解釋他為什麼會成為殺人犯。
安索被判死刑是因為他殺了人。十七歲時他就殺了三個少女,不過一直未被發現,多年後突然有人在荒郊野外發現屍骨,這時才要找兇手定罪也太難了。他在成年之前待過幾個寄養家庭,應該需要打工才能讀書,竟然上了大學哲學系,還有自己的人生哲理,感覺很聰明,但不實際。他大學時認識珍妮,與她結婚,但多年後還是殺了她,被緝捕到案,也才有機會揭發他與之前兇殺案的連結。他會在受挫時殺人,心中似乎有無法排解的情緒,這可能要追溯到他的小時候。
每個生命都源自於家庭,家庭模式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安索的父親對他們母子很嚴苛,或許是學習父親的行為,也可能是那些行為在他心中留下的傷害,安索三歲時就曾自己跑到樹林中,回來時拿著沒有頭的小動物,我想這就已經是個徵兆。他媽媽生下弟弟後,為了活下去,也希望兒子們有更好的人生,於是離開了他們。他媽媽能力不足,她的行為情有可原,不過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媽媽太無情。兩個兒子後來分別被寄養或領養,人生也完全不同。
書中人物不少,他殺了三名少女與妻子,不過書名中指的三個女人都不是她們,書中特別有標題提到名字的是他的母親、他妻子的雙胞胎妹妹以及逮捕他的女警,她們分別對他有重要影響。最後出現的姪女讓他覺得人生有希望,不過有這樣的伯伯,大家都會為這姪女擔心吧。
殺人犯的想法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如果人生再來一次,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好好做人。死刑議題也是社會上常討論的,賜人死刑不人道,但罪犯殺人的時候也不曾想過受害者生存的權利。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或許他們也是人生的受害者。如果從生命的起源就受到關懷,他們應該也不會選擇做壞事吧!
展開
5
螞蟻時代【全新譯本】
讀者評分
5.0
|
2023/11/27
《螞蟻時代》的故事是從螞蟻世界與人類世界兩條線交錯描寫,一開始看不出螞蟻與人類會有什麼關聯,小說進入後半部才慢慢的看出端倪,是奇幻小說,也帶有懸疑推理的成份。
螞蟻的世界分成兩派,其中有一派相信人類是神,要去尋找人類,過程相當艱辛。除了螞蟻,還提到其他種類的螞蟻和其他昆蟲的習性。作者應該很喜愛昆蟲,也對牠們頗瞭解,喜歡昆蟲的人應該會很喜歡這本書。
而人的世界是從偵查三屍命案開始,繼而尋找失蹤的人。要查找兇手,需要大膽假設,再大費周章的推理,連不同種類的蒼蠅都上場,讓人感嘆蒼蠅的世界分工也太細了吧,要是真有這樣的方法,還真是科學。如果嫌犯不是人,那是怎麼殺人,又要怎麼找到嫌犯呢?故事中的人物不少,都是有某些關聯的喔!
除了兩個世界的故事交錯,中間還穿插許多由故事中人物所寫的「相對知識與絕對知識百科全書」解說,內容包含許多有趣的知識與看法。剛好最近窗台上來了不少螞蟻,我就如書中所說,採了九層塔放在窗台上,牠們果真不來了耶。
人類一直想要瞭解動物在想什麼,但是動物沒有語言,無法溝通,不知道牠們彼此間如何溝通。人類雖有語言,但有時也無法完全表達意念。如果人類沒有語言,是否也能用眼神與肢體動作,甚至心電感應來溝通呢?如果人與動物可以互相溝通,或許更能和平相處?
人類與螞蟻都是群居的社會,社會有所分工,感覺蠻相似的。不過兩個不同物種的世界完全不同,無法互相理解,只能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測對方。對於螞蟻來說,人類是個超大世界;以此推測,對於人類來說,或許也真的有另一個超大世界在看著渺小的我們。
《螞蟻時代》是法國作家貝納‧維貝在1994年寫的科幻小說《螞蟻三部曲》中的第二本,相隔將近三十年,這次推出全新譯本。雖說是科幻小說,談到許多生態科學,但看到後面我覺得有相當多的哲學想法,有許多都可以讓人好好的思考一番。
展開
4.5
五號房的祕密(Amazon暢銷作品NO.1,CrimeReads年度哥德小說)
讀者評分
5.0
|
2023/11/06
本書作者溫蒂.韋伯被譽為「北方歌德小說天后」,查了一下才知原來歌德小說常會以哥德式建築塔樓、教堂、修道院、城堡、宮殿、豪宅等古典建築為背景,自然而然就被人與黑暗、恐怖、超自然力量聯想在一起,給人懸疑的感覺,簡單說就是有鬼故事的氣氛。
人生起起伏伏,有時壞事一起來,想要重新開始,換個地方是個不錯的選擇。本書主角布琳(Brynn)剛與男友分手,母親又離世,她就應好友之邀,帶著悲傷來到蘇必略湖畔的華頓度假。
布琳住進百年民宿,打算在此度過暑假,親切的民宿主人、少許的客人與熱情的鎮民,讓布琳很快就融入了小鎮。不過她在民宿屢次聽到奇怪的聲音,半夜朦朧之中還聽到有人呼喚她,如夢似真,讓她很疑惑,但沒有被嚇退。鎮上的人倒是習以為常,以為有些逝去的靈魂總會念舊,不想離開有回憶的小鎮,大家互相尊重,和平共處也無傷大雅,這觀念感覺好溫馨。
她的鄰居住客是一對老夫妻,老婦人帶著阿茲海默症來到華頓,瘋瘋癲癲的語言與行為讓人訝異。他們的故事裡有愛,但也有傷心與遺憾,並不完美。人總是要有所經歷才能包容與體會,人生就是這樣吧!
鎮上老人死亡案情始終無解,情節懸疑,但畢竟不是他殺,僅僅增添緊張氣氛,卻無法證明兇手是誰。正常人聽到應該會很害怕趕緊離開吧,這小鎮的人卻鎮定以對,沒有顯出驚怕的樣子,蠻奇妙的。
謎樣的紋身男房客引發了我的疑慮,不過布琳深深被他吸引,即使對他瞭解不多,但兩人一見鍾情,一發不可收拾。人脆弱的時候很容易掉入情網,感覺很冒險,突然的幸運狂喜,緊接而來的也可能是意外掉入地獄深淵。
故事末了結束得很突然也很殘酷,但在華頓經歷的那個暑假,讓布琳堅強的活下去。當人生最後那一天到來,她也不害怕,感覺反而是另一個開始,好像死與生是連在一起的一個圈。
這故事雖然有些陰暗與懸疑,倒不怎麼可怕,結局還給人溫馨與療癒的感覺,大家可以放膽來閱讀唷!
展開
5
如果尼采是獨角鯨:不那麼聰明,卻活得更幸福【台灣版限定附贈「動物智慧藏書卡」】
讀者評分
5.0
|
2023/10/29
人類有語言能力,又能思考,自詡為萬物之靈,比其他生物高一等,但是我們的生活真的有比其他生物好嗎?人類到底是聰明的,還是愚蠢的,端看從哪個角度來衡量了。
作者是個心理學博士,除了研究海豚的溝通行為,對於許多動物認知行為也頗有心得。在本書中他就舉出許多動物界的例子,證實有些動物會使用策略達成目標,人類的一些行為也在動物界中出現,其實人類與動物有許多共通性,不用大驚小怪。不過人類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壞環境,動物不會大舉傷害其他動、植物,總能保持一個平衡共存。
人類對於時間與死亡是有概念的,能覺察與遇見,但卻不一定能正確的體悟與面對。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想過人生的意義吧,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時常困擾著人類。人活著一定要有意義嗎?意義也是人自己訂的,又何必把自己框住!人類總說自己和其他動物不同,是因為人可以思考,但是思考後帶來的進步,真的有讓人類過得比較好,或是比較快樂嗎?個人覺得簡單過生活還蠻快樂的,但有些事總會被複雜化,頗讓人困擾。我想起每每見到貓狗放鬆睡翻的可愛模樣,總覺得牠們不用煩惱,超幸福啊!
十九世紀蒸汽機的發明造成工業革命,人類生活快速變化,不過使用石化燃料帶來了方便,但也帶來汙染。人類在二十世紀就知道汙染會造成全球暖化,但為了利益,卻還是忽視暖化帶來的可怕改變。這個超級大共業,即使有不少人疾呼要重視環保,但還是有許多人不願改變,恐怕是無法回頭了。
書名提到尼采,他是出生於德國的著名哲學家,對現代哲學思想影響頗大,不過他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作者認為如果他是獨角鯨,不要對自己的存在本質思考太多,或許就能活得快樂些,也會長壽些。就像我們常說的,知足就會快樂,不要想太多還是會比較快樂吧。
展開
5
端紫斑蝶的最後夏天
讀者評分
4.0
|
2023/10/26
劇透警告
看這書名以為與端紫斑蝶有關,其實這只是個看似真實,卻充滿荒誕怪異與謊言的故事,端紫斑蝶的標本剛好軋了一腳,和牠們的生態一點都沒關係。
故事主角是正值高三在準備升大學的孔澤明,他到醫學院參加升學面試時看到了「四體液學說圖」,突然想起國一升國二在東部山上的最後那個暑假也曾聽說過這理論。勾起回憶的,還有村裡的人與事,以及那個暑假的種種,尤其是和好友一起度過剛要轉大人的青春少年時光。
那個暑假山上來了一位醫生,主動上山看起來很熱心,大家也不疑有他,孔澤明就是從這位醫生口中知道四體液學說。我第一次聽到這學說,本來以為是編造出來的,沒想到我現在正在看的另一本書也提到這個古希臘醫學理論,原來真的有,還與中醫有些類似。
孔澤明還很喜歡擁有外國學歷又總是面帶笑容的代課老師,對她有許多美好想像,不過他的好友卻總是與他唱反調。這位從外地來的代課老師大家都不太認識,有點神祕,不過有校長挺她,大家也就沒意見。其實校長跟總統一樣也是人,不保證不犯錯,但我們總是相信權威。
這麼偏遠又有問題的小村,有醫生和老師願意去,村民們歡迎都來不及了,沒有人去質疑。但一切真的像大家想的這麼美好嗎?村民似乎太鄉愿了,難怪能源研究中心會設在山頂,出了事大家依舊過日子。
因為曾發生輻射汙染事件,所以村裡的人還得面對死亡或遷村的抉擇,巨大的壓力讓孔澤明心中也常有陰影。孔澤明的出生與輻射汙染也有關係,他媽媽的健康應該也會受到影響,我對於他的身世抱持高度懷疑。
人生似乎就是由許多謊言組成,那年暑假之後離開村子的孔澤明,到了要考大學前才發現這一切的真真假假,原來跟人生一樣難辨。只是如果醫學也是如此,那真的很難讓人接受啊!
展開
4.5
銀幕女神的七個新郎
讀者評分
5.0
|
2023/10/01
這本小說描寫的是銀幕女神艾芙琳‧雨果一生的故事,曲折的故事情節讓人驚嘆。她其實是個虛構的人物,有著人人欽羨的外貌,一生結過七次婚,年過五十後就退隱了,但大家仍然想窺探她的私生活。沉寂多年之後,她突然要拍賣禮服,並指名雜誌社裡默默無名的莫妮克為她做專訪。莫妮克受寵若驚,但也非常狐疑為什麼是她。這本的內容就是以記者訪談的手法來寫,中間穿插莫妮克遇到的生活問題,而選擇莫妮克做專訪的原因,要到最後才會揭曉。
光是想到一個女人結過七次婚,就覺得不可思議。不過艾芙琳有她的理由,為了事業,也為了保護她愛的人,她會使用手段達到目的。她將感情與肉體分開來看,敢做敢當。只是當時民風保守,為了演藝事業,她也有所顧忌,無法隨自己的心意過想過的生活。
故事主要探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包括了家人、伴侶、朋友之間的連結,除了最常見的異性戀,也討論到同性戀與雙性戀。異性戀雖然最為大家所接受,但有許多關係並不完美,以暴力相向收場的也時有所聞。同性戀是近幾年才漸漸被大眾接受,沒想到在當時是犯罪行為,若是公開出櫃,是會被抓去判刑的,所以只能躲藏。感情的歸屬通常是很單一、佔有的,若是牽扯到雙性戀就更複雜,更別說是公眾人物了!
我以前對美國演藝界並不熟悉,看完我上網搜尋資訊,相當驚訝的知道美國演藝界的狀況,演員其實都蠻有個性的,不過也讓我覺得男女關係很混亂,真不是一般人過的生活。演員們在戲中演別人,在真實生活中為了維持形象演自己,不能展現出真實的自我,也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是成名的代價吧!
故事主角艾芙琳與伊莉莎白‧泰勒的背景不同,我也搜尋到一篇提到艾芙琳是好幾個演員的結合,主要是伊莉莎白‧泰勒與麗塔‧海華斯(Rita Haywarth)這兩人的綜合體,事實上海華斯擁有拉丁血統,也結過五次婚,感覺更接近艾芙琳的人設,不過在臺灣,她的名氣沒有伊莉莎白‧泰勒來得大,大家可能比較不熟悉。
書中除了描寫許多感情關係,也提到到自我認同問題、死亡問題、青少年問題,內容情節相當深入又吸引人,作者真的很會寫!書的最後還提供一些可供讀書會討論的問題,是本可以嚴肅看待與討論的書,而不只是綜藝版面的花邊新聞。
展開
共
5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