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吃錯了,就像吃進毒!諾貝爾獎得主提倡的營養療法實踐版,全球30萬醫生推崇的飲食奇蹟

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吃錯了,就像吃進毒!諾貝爾獎得主提倡的營養療法實踐版,全球30萬醫生推崇的飲食奇蹟

あらゆる不調をなくす毒消し食

  • 定價:380
  • 優惠價:7266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全球30萬名醫生推崇!
以諾貝爾獎雙得主的營養療法為基礎,
啟動身體自癒力的最新飲食法!

  根據兩度榮獲諾貝爾獎的鮑林博士研究指出:「幾乎所有疾病,都是『營養不足』造成的」,
  而日經月累的錯誤飲食,正是逐步侵蝕健康的「慢性毒素」!

  過敏、牙齦出血、疲勞、憂鬱、手痠腳痲……
  這些容易被輕忽的毛病,其實都是身體的求救訊號:「請給我需要的營養素!」
  如果置之不理,難受不說,還會演變成難以痊癒的重症!

  ◎盲目追求均衡沒有效,缺什麼補什麼,才是健康唯一正解──
  ˙敏感性牙齒、牙齦出血→缺少「鐵」
  ˙腸胃發炎、關節痠痛→缺少「蛋白質」
  ˙記憶力變差、失眠→缺少「維生素B」

  本書是以鮑林博士提出的「正確分子療法」為基礎,
  從細微的不適症狀逐一檢視體內疏漏,帶你透過改變食物,攝取「細胞需要的養分」,
  讓遭受「環境毒害」的身體,回歸「正常無病痛」的原廠設定!

  ◎超過2萬5千人親身實踐,從根本改善症狀的解毒飲食法──
  本書作者小垣佑一郎是執業多年的牙醫,自從妻子因不明原因病倒後,
  花費九年訪遍百間醫院未果,卻在執行「解毒飲食法」後僅僅七天恢復健康!
  從此,他全心投入研究並運用在門診,不僅成功改變兩萬五千多名患者的人生,
  更將數年來的實踐化成書籍,從飲食著手,帶更多人感受營養素的驚人變化。

本書特色

  特色1:全球超過30萬名醫師推崇實踐,最具公信力的營養自癒療法。
  生病後的第一選擇是營養療法,不得已才吃藥!本書中的「解毒飲食法」是以鮑林博士終身奉行的「正確分子療法」為基礎,透過飲食將體內營養素「剛好」維持在運作的需求量,不僅沒有副作用,還能確實針對根本治療。目前這套營養療法已經在世界23個國家成立「細胞分子矯正醫學會」,累計超過30萬名專業醫生投入研究。

  特色2:補充細胞能量,解除體內累積的毒素!歷經10多年驗證的真實功效。
  本書作者小垣佑一郎醫生,一開始是為了治療妻子才接觸解毒飲食法,卻在親眼看到改變飲食帶來的奇蹟變化後,決定親身實踐、記錄,並積極鑽研、參與相關醫學研討會,10多年來,他學以致用將解毒飲食法的營養素理論運用在診療間,透過患者的症狀分析根本原因,利用補充營養素的方式,幫助超過2萬5千人治癒困擾多年的憂鬱症、長年便秘、嚴重皮膚炎等大痛小病。

  特色3:在日常中找到「營養失序」的前兆症狀,一秒讀懂身體的訴求。
  我們的大腦幾乎是油脂所構成,而身體扣除水分後6成都是蛋白質。營養素是建構身體的基石,每個營養素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如果沒有辦法滿足,自然會因為無法運作而出現「疾病」!本書將從建構細胞的三大營養素開始,分析疲勞、指甲泛白、食慾不振、口臭等背後的原因,帶你對症下「營養素」,達到改善健康的真正功效。

  特色4:打破坊間謬論,從科學角度解讀「老化與疾病」的不可逆迷思。
  「年紀大就會生病?」、「營養一定要均衡」、「健檢報告沒問題就好?」……大錯特錯!疾病和年齡無關,營養也有各自「供需平衡」,檢查數字背後更是隱藏許多陷阱!本書以最新醫學和科學論證為輔,帶你逐一攻破對健康的錯誤觀念與迷思,避開「不知不覺間」出現的疾病危機。

醫界聯合推薦

  ★許素貞醫師/拉法健康體系暨好油專家創辦人:
  「我研究與實踐營養素和自然醫學方法11年,在看過諸多個案恢復後我再次確認──在疾病痊癒的因素中,營養素絕對是關鍵!」

  ★趙哲暘醫師/台灣牙科睡眠醫學會理事長:
  「本書從功能醫學的角度探討營養、口腔與全身性疾病的相關性,希望大家都能透過作者細微的觀察和豐富的學識,幫助自己獲得健康。」

  ★劉博仁博士/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
  「許多難解的疾病,其實都是缺乏營養素的徵兆。本書帶大家破解『營養均衡」』的迷思,補充身體缺少的營養,比飲食均衡更加重要!」

  ★柳澤厚生會長/國際細胞分子矯正醫學會:
  「我期待小垣醫生寫的這本書,能向大眾推廣民間醫學的概念,替那些為了疾病所苦或為了藥物副作用而煩惱的人帶來福音。」

  ★飯塚浩醫生/Medical Stress Care飯塚診所:
  「『讓食物成為你的藥,而你的藥就是食物』對我們這些醫生來說,這句話也是在活用最新科學知識的同時,必須認真實踐的理念。」

  ★小早川明子/NPO法人Humanity理事長:
  「在書中記載著許多讓人茅塞頓開的生活習慣實踐法,只要將其融入生活之中,即便像我這樣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人,也可以感受到身體的確在展開變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小垣佑一郎


  「草加家庭牙醫‧矯正牙醫診所」院長。13年的臨床經驗,看過25000名以上的患者。自從太太因不明原因病倒後,度過9年與病魔抗戰的生活。9年來帶著太太訪遍超過100間的醫院,用過30種以上的處方箋、5500顆以上的藥物還是無法治好的疾病,卻在執行「正確分子療法」後僅僅7天,旋即恢復健康的狀態。在這之後,致力將新營養療法及分子療法導入牙科診療中,並發現口腔內的症狀與全身狀態相關聯。如今,在平均一個月要拔掉110萬顆牙齒的牙科現狀中,他的診所一年只拔10顆牙齒。

譯者簡介

彭琬婷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日本遊走中,現為自由寫手、兼職日文翻譯、口譯。
  afeei2012@gmail.com

 
 

目錄

用漫畫了解「解毒飲食法」
【台灣推薦序1】在疾病痊癒的因素中,營養素絕對是關鍵!/許素貞
【台灣推薦序2】食物都是毒,慎選飲食才是健康最好的良方/趙哲暘
【台灣推薦序3】破解「營養均衡」的迷思,攝取缺少的營養比飲食均衡更重要/劉博仁
【日本推薦序1】營養療法就是民間醫學(從民眾中誕生的醫學)/柳澤厚生
【日本推薦序2】解決醫療混沌的正確分子醫學/飯塚浩
【日本推薦序3】將人生這個事物從根本改變的營養之力/小早川明子
【前言】日常飲食有可能是一種毒

第1章  用最新營養療法,瓦解體內的致病因子
光從牙齦出血,就可以看出體內有手掌大的潰瘍
幾乎所有疾病,都是營養不足的警訊!
來自諾貝爾獎得主的最新營養療法

第2章  吃得不對,就是一種「毒」!
常鬧胃病?其實是碳水化合惹的禍
缺什麼補什麼,比營養均衡更重要!
平均建議攝取量「僅供參考」
濫吃無用,營養素怎麼攝取才有效?
讓細胞機能大提升的關鍵營養素

第3章  禍從口入!從口腔辨識你的健康指數
醣類灌溉下的細菌大反撲
口腔是幫健康把關的第一道防線
磨牙、牙齒黃,都是「醣」作祟
牙齒不整齊,「鐵」定有問題!
B群不只補體力,更能補腦力!
營養素夠不夠,問身體就知道
重金屬不是病,留在體內卻要人命?

第4章  實踐篇①口腔先乾淨,營養素才進得去!
沒刷牙吃早餐,等同吃進10公克糞便
不乾淨的口腔,讓你離癌症更靠近!
維持口腔環境,清潔和飲食一樣重要
口臭不僅難聞,更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過量的礦物質,再好都是一種「毒」
信賴和醫術,勝過最先進的醫療設備

第5章  實踐篇②打造最強排毒力的解毒飲食法
攝取構成人體六成的營養成分
選擇蛋白質、保健食品的重點
˙挑選肉品的重點
˙選擇魚類的重點
˙蛋白質吃不夠怎麼辦?
打破「反減醣」的錯誤迷思
˙迷思1:我們的大腦是以醣類為能量
˙迷思2:減醣沒有明確規範,很難執行
˙迷思3:減少醣之後反而吃更多!
˙迷思4:營養均衡攝取才是正解
˙迷思5:限醣減重只是脫水而已,不是真的瘦!
˙迷思6:沒有醣當能量,脂肪無法燃燒
在膳食纖維中打造健康好腸道
維生素B群主宰身體所有機能
補鐵要補對方法才有效!
一點點的礦物質,就足以左右健康
鼻炎好不了,沒「鋅」可能是關鍵!
我們的大腦有六成是油脂
分辨保健食品的好與壞
消除體內堆積的生活毒素
具備多重功效的腸道好菌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拋棄完美理想
健康,必須從根本的觀念開始轉變

【結語】人生的品質
 

台灣推薦序 01

在疾病痊癒的因素中,營養素絕對是關鍵!


  很榮幸將《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推薦給大家。

  我曾在醫院工作31年,其間16年在臨床照顧病患,15年擔任醫院的副院長,執行醫院經營管理,更有11年的時間,使用營養素及自然醫學方法協助個案恢復健康,親自經歷過這些過程:

  ①猛掉頭髮的個案,因為補充鐵劑而得到改善。
  ②「腦霧」、腦損狀況、記憶力減退、亞斯伯格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及妥瑞症個案,因正確補充好的油脂而大獲改善。
  ③過動兒、自閉症兒,補充好的油脂及營養調配而得痊癒者。
  ④子宮肌瘤及肌線瘤、經痛快速得痊癒者。
  ⑤甲狀腺機能亢進。
  ⑥即將截肢的患者挽回截肢的命運。
  ⑦腸堵塞需要緊急開刀的個案免於開刀

  這11年來,透過補充營養素及一些輔助方法的介入,得到痊癒者不在其數,並且重複得到印證。更奇妙的是,我也因此幫助自己在不使用任何一顆藥的情況下,痊癒了高血壓、高血糖、類風濕性關節炎、腫瘤、息肉、掉髮、骨折等問題。

  雖然疾病痊癒的因素不只是營養素,也會受到人格特質、傷痕清除、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睡眠、氣血調升等影響,但營養素卻是首要且必要的關鍵。

  回想過去的經歷,不經讚嘆:如果我們的醫者願意多使用營養素來幫助個案,真是病人之福啊!

許素貞醫師/拉法健康體系暨好油專家創辦人

台灣推薦序 02

在疾病痊癒的因素中,營養素絕對是關鍵!


  身體的健康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口腔對於身體的影響更是深刻,因為口腔不僅僅是消化器官的開口,是掌控呼吸道健康的關鍵,口腔還是幫助發音是溝通的門面。中醫也說,心開竅於口中的舌,而舌頭是身體任脈的鎖鑰。顯然,口腔對於身體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與本書一再提到口腔是身體健康的縮影可說是相互呼應。

  本書作者垣佑一郎從功能醫學的角度探討營養、口腔與全身性疾病的相關性,不僅提到麩質造成的各種過敏現象、糖分過高引起的蛀牙、慢性發炎與磨牙症狀、缺鐵與礦物質引起的骨骼結構發育異常與齒列不整,以及各種維生素不足引發的各種症狀。引經據典之中,特別提到食物都是毒的觀念,需要大量咀嚼與慎選食物來避免對健康的影響。身為牙醫師的作者可以觀察得如此細微與學識如此豐富,讓我更有興趣深入探究本書的內容,所以特別為文推薦,希望大家從這本淺顯易懂的書籍來幫助自己獲得健康。
 
趙哲暘醫師/台灣牙科睡眠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推薦序 03

破解「營養均衡」的迷思,攝取缺少的營養比飲食均衡更重要!


  過去以來,民眾的觀念都停留在「營養均衡才不會生病」的迷思,但其實,攝取身體所缺少的營養比飲食均衡更加重要!書中有提到,口腔環境和健康息息相關,人體的構造都是互相連結的,因此,口腔的狀態可以說是健康的縮影。而錯誤的飲食習慣,往往是造成人體產生疾病的原因。

  本書作者垣佑一郎,以「正確分子療法」為基礎,結合功能醫學的角度,用口腔以及身體的狀態,教導民眾如何辨別自己的健康指數,包括過敏、糖尿病、手腳麻痛……等各種難解的疾病,其實都是缺乏營養素的徵兆,只要有效補充身體缺少的營養素,就能避免這些疾病。

  作者豐富的醫學知識,以及淺顯易懂的敘述,相信可以讓讀者產生興趣瞭解本書的內容,誠摯地推薦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這本書,對症飲食越吃越健康。
 
劉博仁博士/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

作者序

日常飲食有可能是一種毒


  說到健康的飲食,腦中會想到什麼?均衡的營養?避免油膩的食物?只吃無添加物的食品?「吃」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一談到健康,大家都會不約而同脫口而出:「聽說吃那個對身體很好!」「可以試試看那種飲食法。」但是,為什麼會覺得那樣的食物或飲食方式有益健康呢?

  「之前在電視節目中聽過醫生推薦。」
  「太難的道理搞不懂,但從以前大家就說要營養均衡。」
  「小朋友的營養午餐裡也有這個,應該是健康的意思。」

  許多患者都會這樣回答我的問題。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平日習以為常的飲食方式,其實也有可能形成危害健康的毒素?──請讓我先說一個自己的故事。

  九年前的某天,我深夜回到家時,看到妻子躺在地板上睡覺,一開始我只是有點訝異「怎麼會累成這樣……」揹著她到床上休息,但這種情形,卻變成每天的常態。過了一陣子後,她變得常常跑廁所,一待就是幾十分鐘,好不容易出來後又立刻倒在床上陷入熟睡。

  「是工作壓力太大,腸胃變差了嗎?」當時,腸躁症(IBS)是時常被拿出來討論的疾病,市面上也販售很多相關的成藥。因此,我也完全將這些狀況推測是腸躁症,讓妻子服用腸躁症的藥物。剛開始的確治好了症狀,但妻子的氣色卻變得很差,逐漸消瘦到雙頰凹陷。

  「我常常覺得頭很不舒服。」
  「全身都很痛。」
  「雖然肚子很痛,卻沒有排便。」

  那段時間,我幾乎想不起來我們之間有任何除此之外的交談,每天都在接收來自妻子的求救訊號。「如果真的有什麼萬一……」我一面和內心的擔憂害怕奮戰,一面在妻子的面前表現出堅強的樣子,讓她覺得情況並不嚴重。聽說哪裡的醫院很厲害就跑去諮詢,然後又再換別間醫院,反覆在各個診療室間奔波。

  .腸躁症
  .胃酸過多
  .甲狀腺疾病
  .精神疾病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每家醫院做出的診斷都不一樣。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乖乖聽從醫生的指示和建議逐一嘗試,但看著妻子日漸衰弱的身影,我們夫妻倆也逐漸陷入了疲憊憔悴的狀態。這段難熬的時光大概維持了九年。

  不敢置信的轉機?奇蹟的七日

  「就是這個!」某一天,我在一篇醫學論文中發現了前所未聞的疾病。看到論文的瞬間,全身就像被雷擊中一樣。

  「記憶力突然變差、無法專注的腦霧症狀」
  「持續好幾天的腹痛」
  「排便時出現脂肪便」

  論文中列舉的症狀,完全和妻子的狀況一模一樣!為了不讓妻子空歡喜一場,我反覆仔細閱讀了一遍又一遍,確認每項症狀都吻合後,才戰戰兢兢向當時已經筋疲力盡的妻子提出建議。

  「會不會是這個病呢?」
  「嗯,也有可能,來試試看吧。」

  真是不可思議,妻子竟然爽快接受了!這個病症必須從飲食著手,於是我們夫婦立刻從那天晚上開始執行。前三天,只有「好像稍微好了一點」這種似有若無的變化,但是到了第四天,腹痛沒有了。第五天,頭痛消失了。等到第六天開始,甚至出現了久違的食慾!聽到妻子這樣說,我簡直開心到要跳起來。第七天的時候,妻子完全沒有腹瀉,九年以來第一次有了正常排便的體驗。

  妻子罹患的是「麩質不耐症」。跑了超過一百家醫院都治不好的症狀,只靠著改變飲食,竟然在短短的七天內痊癒了。原因無他,因為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就出自從小到大的飲食習慣,這些日常裡無意間攝取的食物成為毒素,讓身體持續遭受好幾十年的傷害,最後才透過突發症狀劇烈反撲。

  這並不是特殊的案例。就像動脈硬化或高血糖,疾病的前兆往往發生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從這個經驗當中,我也認真省思自己,不該盲目相信科學實證,而且統計表上的差異與個人的反應完全是兩回事。因此,我從「對症療法」轉變成「原因療法」,開始向我的病患進行考量到全身狀況的飲食指導。

  於是,原本到我診所來治療牙齒的患者們,不分男女老幼,都在他們身上看見了意想不到的改善效果:
  「四十年來第一次不用靠瀉藥就能正常排便。」
  「小孩的偏差行為都不見了。」
  「長年的肩膀痠痛、手腳發麻的症狀,在三天內就消除了。」

  「醫生拯救了我的人生!」擔任牙科醫生的我,在此之前完全沒想過患者們會對我說這樣的話。在學術上還未確立營養素與牙科關聯性的情況下,我透過大量的看診經驗,慢慢推斷、鑽研、驗證,現在已經可以從口腔內部了解患者大致的身體狀況,然後給他們飲食上的建議。結果,現在全國牙醫每個月拔超過一百一十萬顆牙齒,我的診所一年只需要拔掉十顆左右。

  如果身體強健,健康就不會崩壞。年輕的時候拼命工作、不注重養生也沒什麼影響。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卻變得漸漸沒辦法再勉強自己的身體……這是大部分的人都會遇到的狀況,也理所當然認為是上了年紀的關係。

  「工作太忙碌了。」
  「經常在熬夜。」
  「沒有做運動……」

  各種導致不健康的理由,反而容易混淆視聽,讓我們忽略到真正的癥結所在。其實問題就出在我們生命活動的根基,也就是身體上。

  請試著想像一下。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一天抽一包菸,每天喝酒豪飲,非常喜歡吃速食。弟弟則和哥哥完全相反,每天過著健康規律的生活。二十年後,這對兄弟的健康狀態會有什麼變化?來自基因遺傳的體質帶給人體的影響大約是二十五%,剩下的七十五%就是環境因素。假如我們已經知道出生後養成的習慣影響有多大,那麼要放入身體裡的東西,是不是應該更謹慎選擇。

  「營養要非常均衡。」
  「必須從水果中攝取維生素。」
  「每天喝〇〇就會變健康。」

  這是以往的營養學或一般普遍對於營養的觀念。然而,大部分的做法都無法順利發揮功效的原因,正是因為覺得「沒有貧血就表示鐵質足夠」、「沒有腳氣病就不用擔心維生素B1不足」,像這樣認為只要沒有缺乏症就沒有營養不良問題的想法,其實就是一個問題。

  你曾經有過下列這些身體不適的情形嗎?
  容易賴床爬不起來
  容易感到疲勞
  容易肩膀痠痛
  容易出現濕疹
  經常感到頭痛、頭暈或頭很重
  容易感冒
  洗髮時容易掉頭髮
  容易感到焦躁不安
  注意力下降
  食慾不振
  神經過敏
  身體上出現新的痣
  胸部疼痛
  有心悸或呼吸困難的情形
  有浮腫的狀況
  牙齦會出血、口角炎、口唇炎

  看到這些狀況,是不是覺得每個人符合一兩項也很正常?不過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符合其中一項,你就已經處於潛在性的缺鐵狀態。

  即使在乾枯的田地上,只要作物本身有生命力,還是能夠生長出來。然而,長出來的作物也會呈現瘦弱的狀態。如果想要收成新鮮飽滿的作物,就必須要有豐富的營養。

  我們身體中的營養素,如果只含有「不至於出現缺乏症」的分量,自然沒有足夠的營養可以運送到細胞。這樣缺乏營養的狀態長期下來,將會引發各式各樣的身體不適症狀。

  在平均壽命與健康壽命之間,不分男女,平均都有將近十一年的差距。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生活習慣病的人持續在增加,甚至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罹病。在號稱「人人都能活到一百歲」的現代社會中,能夠一輩子健康、無病無痛死去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可以推測出潛在性營養不足,以積極的飲食讓症狀改善的營養療法。這就是得過兩次諾貝爾獎、二十世紀中最重要的一位科學家──萊納斯‧鮑林博士所提倡的營養療法「細胞分子矯正醫學」。

  在以往的觀念中,營養學是針對「健康」、醫療是針對「症狀」。而結合兩者的營養療法,或許是偏離一般常識的飲食方法,不過目前在日本也有超過兩千五百個醫療機關採用此法。只要了解這個營養療法的概念,當我們被問到「對身體好的飲食」時,答案就會非常明確。因為你清楚知道平常吃進去的食品有多毒,還有什麼樣的食物可以建構出細胞、成為細胞的養分。雖然無法讓人長生不老,但應該足以擁有一輩子健康的身體。

  隨時充滿活力能量,即使有不開心的事也能一笑置之,身心狀態保持健全,沒有任何疲勞感和倦怠感的人生,其實並不難。為了知道那些食物會成為毒素、哪些會形成營養,幫助我們獲得真正的健康,就要透過分子(營養素)的力量,從細胞開始脫胎換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33537
  • 叢書系列:健康樹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我們的身體是由營養素控管!
 
◎光從牙齦出血,就可以看出體內有手掌大的潰瘍

 
健康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大家腦中浮現的或許是「身心充滿活力,沒有生病」,我對健康的定義是「完全不用擔心健康出問題」的狀態,當然,也沒有任何疾病或身體不適。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雖然沒有生病,但因為上了年紀,多少有腰痛的狀況。」
 
「最近工作很累,身體好像因此變差了……」
 
「一出門就很疲憊,還是待在家裡比較好。」
 
當事物漸入佳境,不好的一面就會逐漸消失。健康的人不會特別去留意身體問題。活力無窮的小學生從來不需要擔心「明天還有體力去學校嗎……」而減少玩樂,就算玩累了,睡一個晚上後隔天照樣精神飽滿去上學。換句話說,身體狀況越好的人,對生病的不安和疑慮就越少。
 
「我沒有特別擔心自己生病啊。」當然我的病患中,也有人只是來看牙醫,沒有任何其他的自覺症狀。但只要看到他們的口腔內部,就明顯感覺到身體狀況不是非常健康。一將檢測牙周病的牙周探針插入牙齒與牙齦間的凹縫處,立即有出血的狀況,這是因為凹縫處遭牙周病侵蝕而出現牙周囊袋,並且在囊袋深處出現潰瘍(發炎)的緣故。
 
果然不出所料,一問之下,對方就說出平常刷牙時會流血。
 
當牙肉或牙周組織發炎時,除了會形成大量的細胞激素跑到全身各處外,還會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起充血,讓原本不應該存在身體內部的細菌,從牙周囊袋侵入體內。牙肉或牙周組織出現菌血症(出血)的可能性,有五%來自咀嚼、三十五%則是因為刷牙。
 
假如大約二十顆牙齒有出血的狀況,就代表體內有面積如同一個手掌般大小的潰瘍。試著把手掌攤開放在胸前看看,身體裡有這麼多的潰瘍,難道不是一件相當嚴重的事嗎?所謂的發炎,就好像身體內發生火災,會導致身體氧化、增加引發全身疾病的風險。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一開始是背部突然發癢,結果漸漸連腰部周圍到腹部也跟著癢起來。這是因為發癢物質會透過血液循環移動的緣故。同樣的,也有從指尖檢測出牙周病菌的情況,當牙周病菌或發炎性物質(細胞激素)侵入到血管內皮,最後就會順著血液到達心臟、血管或腦部等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日文美好生活風格書展,參展書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