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第五個孩子

第五個孩子

The Fifth Child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碎片綴連起的女性瘋狂史詩──讀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

    文/廖梅璇2019年08月19日

    再也沒有比現在自我感受更為分裂的時代,一個人既是女性,亦是母親、情人、素食者、基進動保人士、無神論者,一天24小時在事業、愛情、母職間切換身分認同,偶爾靜下來想探究自己時,卻拼湊不出完整形狀。 金色筆記(首刷限量金色書口紀念版‧萊辛誕生一百週年‧影響超過四個世代女性作家的女性主 more
  • 受社會唾棄的異類,身邊往往有一個不能跑、跑不掉的母親──讀多麗絲.萊辛《第五個孩子》

    文/Emily Chan2019年05月14日

    母親愛孩子是天性?有時候並不,甚至需要違背自我方能勉強愛下去。小孩或許天真,卻不一定無邪,「人性本善」似乎是過度樂觀的預設。 第五個孩子 《第五個孩子》裡的大衛和海莉,矢志經營一個幸福大家庭。身處60年代崇尚自我的英國,他們卻嚮往傳統家庭觀念,打算生養四個五個,甚至六個孩子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想到這第五個孩子,她沒有愛,也沒有感情,
她恨自己竟沒有半點正常的情分,
令她夜夜驚醒的,只有罪惡感和恐懼……

  吳爾芙之後,不能不認識的重量級女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代表作


  ▍極限揭露人類隱而未顯的與惡的距離
  ▍女人被愛勒索的酷烈時代


  「在我們被撕裂、被傷害甚至被摧毀的時候,
  重塑我們的,是我們的故事,是講故事的人。」──多麗絲‧萊辛

  海莉一直相信,這個小怪物是來傷害她的,
  現在卻怎麼也沒有這種感覺。
  她的心裡只有憐憫:可憐的小怪獸啊,
  他的母親竟是這般的討厭他……

  一個粗暴、野獸般的孩子降臨人世,擰轉所有家庭成員的心,一片樂土從此傾覆。

  班,海莉和大衛的第五個孩子,長相古怪、性格暴戾。他鎮日怒吼咆哮,學會的第一句話不是「爸爸」、「媽媽」,而是祈使的命令句:「我要蛋糕。」

  面對這個家族裡人人迴避的孩子,海莉既想守護他,卻又暗暗希望他從高處摔落、被車撞死。她那出於本能的母愛存在,但不知從何開始……

  本書探討階級社會裡,面對異己的矛盾與拉扯,以及母愛的在與不在──「尋常」是什麼模樣?無知之中,你的寬容還寬容嗎?

  一部認識萊辛、親近萊辛的經典之作。

文壇推薦

  楊薇雲(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淡江大學英文系 兼任副教授)
  盧郁佳(作家)
  __專文作序

  李欣倫(作家)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郝譽翔(作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__萊辛迷一致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2013)


  二○○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近幾十年來聲譽最為卓著的作家之一。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如是形容:「她是描述女性經驗的史詩級創作者,她帶著懷疑精神,用火一般的熱情和想像力呈現一個四分五裂的文明供人們審視思考。」

  除了獲頒英國最高榮譽勳位獎與最高文學獎項之外,她也獲得大衛柯亨英國文學獎、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加泰隆尼亞國際獎,以及杜邦文學終生成就金筆獎。

  二○一三年十一月,萊辛逝世,享年九十四歲。

  本書續集"Ben, In the World: The Sequel to the Fifth Child"中文版預計於二○二○年出版。

譯者簡介

余國芳


  中興大學合作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主編,目前是自由譯者,有《大魚老爸》、《在地圖結束的地方》、《爆醒惡夢的第一聲號角》、《屠夫男孩》、《冥王星早餐》、《慾望的盛宴》、《輝丁頓傳奇》、《外出偷馬》、《能不能請你安靜點?》、《大教堂》、《新手》、《需要我的時候給個電話》等超過四十部文學與非文學譯作。

 
 

目錄

【推薦序】
你想勒索愛情、勒索母愛,整個社會都會來幫助你 ◎盧郁佳(作家)
惡何以形塑? ◎楊薇雲(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淡江大學英文系兼任副教授)

第五個孩子


 
 

推薦序

你想勒索愛情、勒索母愛,整個社會都會來幫助你

盧郁佳(作家)


  芭芭拉.金索沃的小說《毒木聖經》(The Poisonwood Bible)描述比利時白人傳教士家庭設法教化剛果殖民地黑人,文化鴻溝的悲劇。當中冷眼觀察全局的女兒艾達,真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名英軍因傷致殘,娶了在醫院結識的英國護士,戰後在今天伊朗的英國帝國銀行工作,生下萊辛。風聞許多人種玉米致富,他們全家搬到非洲的英屬殖民地羅德西亞(今天的辛巴威)種玉米,卻歉收貧窮,父親無法適應當地。母親則想教化黑人,當然也要把萊辛變成淑女,送她進天主教女校,聽修女滿口地獄恐嚇學生。萊辛十三歲眼疾輟學,閱讀倫敦寄來的小說自娛:狄更斯,沃爾特.史考特的浪漫冒險故事,史蒂文生《金銀島》,吉卜林,D.H.勞倫斯,斯湯達爾,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她十五歲離家當保姆,讀遍雇主政治、社會學書籍,跟雇主的姊夫上床,開始寫小說發表在南非雜誌上。當過電話接線員、速記員等,她說像地獄般孤獨。十九歲嫁人,生下一子一女,私奔離婚。二戰時在左翼讀書會加入了南羅得西亞共產黨,嫁給德國難民,然後離婚帶著幼子移英國。窮得行李只有小說《青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Singing)的稿子,寫一樁黑人男僕殺白人主婦的命案,以殖民地種族真相震動英國,一書成名,後來被南非和羅德西亞列為黑名單禁止入境。她加入英國共產黨,後來因為蘇聯鎮壓匈牙利而退黨。

  萊辛此刻能出現在讀者面前,絕不是來給體制錦上添花,是殺出血路、闖過地獄來的戰神。她是文學上的暴民,與維吉尼亞.吳爾芙和西蒙.波娃並肩站在抗議隊伍第一排。生為女人等於在殖民地做個黑人,但是,很少人願意承認。萊辛《一封未投郵的情書》(An Unposted Love Letter)裡的〈十九號房〉描述一對男女結了婚,妻子拋棄事業,實現家庭美夢,在郊區買大屋,生下一群孩子,被育兒和家務摧磨輾壓。她設法適應,所有女人不都這麼習慣了嗎?她去了小旅館開房,每早十點到下午五點窩在藤椅上放空。但是,她還得向丈夫伸手要錢付給旅館。丈夫起了疑心,她為保住淨土,謊稱外遇,壓力步步進逼。結局是她在旅館房間開瓦斯自殺。

  萊辛寫女性經驗,力道像空襲轟炸讀者。在砲彈落下的當場,你會先聽到一種震耳欲聾的寂靜,像是世界空了。過去以後好像環境沒有改變,然而身邊的磚瓦卻無故粉碎,如雨紛落,梁柱崩塌,撕開頭頂屏障,裸出藍天。原本讀者置身於看似和諧的社會關係,但從翻開萊辛起,這種和諧維穩再也沒有讀者的立足之地。

  《第五個孩子》在精采情節下就暗藏了顛覆世界的力量。這次出版,正值台灣社會透過《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情緒勒索》等暢銷書集體審視原生家庭的傷害,我感激有生之年我終於成長到足以明白萊辛的訊息。讀第一遍,這是個天真夫妻遭遇不幸的故事──第五個孩子出生就有暴力傾向,智能不足,像蘋果日報「人間異語」。萊辛冷靜的口吻令人感到類似公平的事物,輪流呈現每個角色的邏輯、喜惡,不扭曲,沒有邪惡,悲劇只是命運無常。

  讀第二遍,瞬間房裡所有蓋在家具上的白布都掀開了──結局以後見之明迅速放大角色的顢頇,和他們拒絕面對的真相。極限揭露人隱而未顯的本質,在這種X光射線照耀下,角色變形了,變得粗重龐大,他們的身軀像高樓投下陰影,籠罩讀者;話聲變得遙遠尖銳,像是從浴缸水底下聽客廳傳來吼叫。萊辛的反諷筆觸,像是讓讀者接手、湊上高倍望遠鏡,看角色說話時鼻頭的痘疤怎樣隨著怒氣發紅,看見他的鼻毛怎樣隨著呼吸戳顫,甚至望遠鏡還變成大腸鏡,一路看進腸壁。

  小說把一層層的布花瓣疊起來,從中央一針戳透收緊,平面就輻射綻開球形花朵。布片就是「派對」這個群眾之眼:最初邂逅的公司派對,呈現男女主角和外界互貼的標籤。然後,每年過節一批親戚來住上兩週見證大家庭溫暖幸福,親戚和夫妻倆互貼標籤。最後,歡樂派對變成海莉面對體制權威,求助醫師、兒子校長召見她興師問罪。海莉和特殊兒子班的獨處互動,實際由背後這一層層互動所形塑。拉緊層瓣的縫線,就是別人怎麼看夫妻倆。從外界觀感產生的自我形象,成為主角斡旋的戰場。海莉不斷和這些扯她後腿的痛苦自我形象搏鬥,從派對開始一路尋求認可,到認清她所要的只是對方承認問題,和她一起分擔,這就是震動天地的女性成長。

  ●

  小說展示的重點並非要不要生,而是眾人如何做這個決定。兩人想要很多孩子,至少六個。是誰想要?開頭蓄意模糊,說兩人都想要。接著更曖昧,「要不要繼續生孩子」的問題,竟是通過「過節要不要邀請大批親戚來家裡住」的問題提出來探討,而變成「哪些人必須出錢出力養孩子」,變成「要不要把班送走」。決定要不要生,像決定要不要邀親戚過節,海莉無法說出要求,而以「不辦宴會,孩子會失望」、「醫生說班很正常」曖昧表達。海莉無權為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作主。

  小說前半寫海莉一意孤行多產,享受孕婦像女王受寵。眾人怪海莉任性,沒人把矛頭指向大衛。後來海莉違逆大衛,堅持要生,大衛忍怒不發。海莉生下特殊兒,要求再多生幾個。大衛的反應揭露了「生很多孩子」是大衛的期待。兩人一見鍾情,是海莉從雅房分租逃進大衛的小屋同居,而不是相反,說明了兩人的權力關係。大衛不滿雙親離婚後忽略他,決心以組織家庭修正自己的童年悲劇,「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女人。」「他的妻子在這方面必須像他:她必須知道快樂在哪裡,該怎樣維護。」萊辛用「什麼」、「哪裡」這幅無所不在的白布,遮住了大衛對海莉的愛情進行勒索的事實。大衛描述安全感的方式,是他少時的房間,這房間要他無止境擴充,大房子只是無窮飢渴在現實中有限的投影。

  如果我們有權自主做決定,也就有權更改這決定,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改變心意。海莉虔誠追隨大衛主導,最後跟丟了,像受難聖徒般死守任務,甚至為此反抗大衛。婚姻成了一場雙人羽織表演,看起來是一個人在吃東西;羽織底下卻是兩個人,海莉的雙手盲目在餵大衛,大衛說夠了,但海莉繼續。因為開頭餓的人是大衛,所以進食無關海莉餓不餓。即使大衛飽了,海莉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難以接受。因為海莉仍然飢餓,雙人羽織從沒餵進海莉的嘴。

  兩人生孩子,不是伴侶之愛擴及愛孩子,而是向父母討愛。第一,大衛無法接受父親施惠,只有藉口養兒裝作勉為其難接受。海莉母親照顧唐氏症外孫女、外孫,代替親近女兒,三個女兒也以爭奪母親顧孫來爭奪母愛。這種愛就算討到了,也不會飽,因為當事人不知道自己在討什麼,也不覺得被愛。第二,大衛無法親近任何人。他跟海莉相處輕鬆,因為自從第一胎出生後,夫妻就沒有單獨共處過。生孩子免除了他面對妻子的折磨,掩蓋了問題,讓海莉餓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挨餓。情感交流像洗錢般不停轉換名目,結果都在孤立海莉。

  孩子遇到問題,整個社會都推給母親海莉,要她負責解決。但海莉得從小有母親支持,才能抗衡大衛。得有大衛合作,才能抗衡特教體制。抽掉這兩個心理資源支柱,海莉就被困境壓死。社會訴諸母愛應該解決一切,就是對母愛進行勒索。

  ●

  來自非洲熱烈荒野的萊辛,向晚披襟眺望席捲資本主義社會的情感匱乏冰風,寫下如此悲切之筆:

  海莉想婚後先工作兩年存錢再生,但因大衛堅持而懷孕。大衛「放肆、毫無忌憚的大笑,完全不像平常那個謙沖、知趣、得體的大衛」,笑容裡的祕密隔絕了海莉,使她不安。這是大衛的真正面貌,只因壓抑而淪為施虐。

  「孩子們的原始野性,前一刻還在他們的血液裡跳動;但現在必須把原始狂野的一面放下,才能夠重新回歸家庭。」海莉與大衛「兩個成年人坐在那裡,溫順,居家,甚至可憐,因為野性和自由早就離他們遠去」。

  海莉求助於女醫生吉利,醫生歸罪她搪塞,然後「突然、出乎意料地,毫不掩飾地透露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她是個端莊的中年婦人,她的人生充分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但在這一個瞬間,一股不受控、不合法理的憂慮顯露了出來」。

  職場,家庭,生活,台灣的我們正在經歷情感的冰河期,女人被愛勒索的酷烈時代。《第五個孩子》說出了人們只能模糊感覺的事,只能在夢中一瞥隨即遺忘的真相。

  因為我們需要萊辛,所以萊辛在這裡。

惡何以形塑?

楊薇雲(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淡江大學英文系兼任副教授)


  惡為何會出現?什麼時候出現?經由什麼樣的原因,形塑成形,造成傷害死亡,社會秩序的崩解?這問題,從古至今困擾了不知多少領導者、宗教家、道德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法律人。最近剛剛落幕的公視年度大戲《我們與惡的距離》,促使台灣無數的觀眾共同省思: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近?

  惡這個最難捕捉的人性元素,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的《第五個孩子》故事中,有著非常細膩的描述與詮釋,看過《與惡》的觀眾們,絕不可錯過這部精準刻劃出邊緣人的極品。閱讀此書,讀者可以欣賞萊辛精簡犀利透澈的文字,體會到邊緣人在正常人的敵視中,孤獨生活的痛苦,也可看到社會文明的主流力量,為了維護正常的生活,不惜除去一個異常小孩的殘酷。人與惡的距離,很難評斷,但是在文明道德價值混亂的時代,維護人道的底線,為主角奮鬥的目標,也是讀者關切的重點。

  ●

  二○○七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頒贈諾貝爾文學獎給八十八歲的萊辛,委員們推崇萊辛的的文學作品呈現了「具有史詩般磅礡氣勢的女性經驗,她以懷疑的精神、強烈的使命感、透視心性的靈視力量,審視分崩離析的現代文明。」萊辛的作品一直秉持著異議分子對社會主流的思想、觀念、價值提出質疑與批評,在文學上的成就是獨一無二的。長達六十年的寫作生涯,幾乎每年一部作品都去審視現代文明的缺失,可謂是最嚴苛的西方知識分子的良知之一。

  萊辛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善良的恐怖分子》(The Good Terrorist),在書名就揭示了善惡並陳的人性,而由原初的「好」演變成後來的「惡」,其中心理轉折過程的細微刻劃,就像是將心中的深層意識活動用顯微鏡放大來看,對於培養讀者觀察省思的能力有獨特的用心。三年後,她犀利的批判力,又在《第五個孩子》中展現,就像一把鋒利的刀,探討社會之惡的形成,在處理人性及社會的黑暗面更是銳利。選擇兒童為恐懼的對象,與知名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經典名作《碧廬冤孽》(The Turn of the Screw)中,兩個如天使般純潔美麗的小孩被惡靈附身,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位作家的作品,出版時間相距九十年,但是都用了小孩做為探討邪惡顯現的緣起,因為他們都深深了解到,邪惡的根源要回溯到人類原初的起源。

  《第五個孩子》講的是有關迥異於常人的小孩班的故事,班有四位正常、健康的哥哥姊姊,因為班的出現,原本一個快樂幸福的家庭,開始分崩離析。班之所以造成家人恐懼,是因為班雖然是小孩,但卻具有如原始人強大的野蠻力量,再加上他奇特的長相、狩獵的天性、異常的行為,造成家人的夢魘。但是萊辛刻意模糊班的本質,將他塑造成一個寓意豐富的象徵,讓讀者對於所謂的「異類」重新思考。

  ●

  為什麼會有班的出現呢?我們可以從這個家的起源找到蛛絲馬跡。父親大衛與母親海莉第一次做愛的房間,萊辛形容它為「無邊際的黑暗洞穴」(like a black cave that had no end),這句話將我們帶回到洞穴人的原始場景,暗示父親體內仍保有野蠻人的基因。

  父子血脈相連的線索,在班要出生前,父親大衛講童話故事給四個小孩聽時又再度浮現。故事中一個小女孩在魔法森林中迷路了,她走到水池邊,看到水中突然出現一個女孩的臉,直直地看著她,不懷好意地笑,很不友善,似乎要伸出手來把她拖下水。這是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我們在年幼時都會聽到,但是簡單幾句話所塑造出來的恐怖氛圍,讓人不寒而慄,所以外祖母桃樂西迅速把故事做一個結束。但是,那不懷好意的笑容所透露出來的惡意,象徵邪惡的力量,其中的喻意,預告了班的出生及其所導致的家庭災難。當小孩追問那不懷好意的女孩是誰時,父親只解釋她只是突然顯象(materialize),過去並不存在。那麼,接下來要問的問題是,班是否就是代表惡的力量?像池中邪惡的女孩,突然顯象了嗎?這個問題,值得好好思考。

  班究竟是何生物?有許多的說法,像邪惡小精靈、侏儒、醜陋矮小低能兒,但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些名詞都有邪惡的含意,但班是否邪惡?從母親海莉近距離的觀察,讀者得到的訊息,是班「好像有惡意」、「似乎有敵意」、「看起來邪惡」,但是直到故事結束,我們都無法斷定班的本質是邪惡的。

  不過,班那種無法控制的蠻力,及對比其他小孩的巨大差異,讓父親、祖父母堅決認定班是威脅正常生活和諧的異類,不能放在家中,於是他們聯手安排,將班送進專門收容被棄養異常小孩的機構。他們明知在收容的機構裡,班將受到殘酷手段的控制,但仍然不顧親子之情,送他過去,父親大衛甚至否定了他們父子的連結。

  在要送走班時,母親海莉請求大衛,說他只是孩子,不要送走他們的孩子,他殘忍地回答,「他當然不是我的孩子。」這是萊辛小說中對社會文明的人文關懷,觀察人性能夠包容及接納異己的界線。當我們看到「正常人」為了維護和諧秩序,而用來處理班的手段之殘酷不仁,這究竟是「異類」邪惡,還是「正常人」邪惡,也就不言而喻了。

  ●

  萊辛曾說過,一個社會面對「異類」所做的抉擇,是決定這個文明往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的指標。這家人的姓是Lovatt,代表love愛,但是在面對班時,都不願意去了解、包容班這個怪物,希望用最快的方式把妨礙家庭和諧的班除去,這是向下沉淪。

  母親海莉無法接受這種非人道的處理方式,當她看到收容所如地獄般的景象時,痛心班所經歷的非人待遇,因此不顧家人的反對接回班,專心照顧、教育班,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他適應社會。海莉因此而被家人孤立,認為她是破壞家庭的罪人。但是不管來自環境的反對力量有多大,也不管她為保護班不受傷害所付出的代價,海莉堅持她所認為應該遵循的人道原則─文明的社會不能因差異而岐視、打壓、迫害異己,對待即使是看起來像是危險的野蠻人,也是一樣。

  因為班破壞了家的幸福生活,大衛視班為敵人,將他棄養;對比母親海莉的救援、照顧及包容,此小說清楚地指出,唯有以愛與包容,才能夠對於非我族類的他者,發出悲憫之心,以人道方式對待。

  萊辛以其透視心性的洞察力,寫出一部部作品,描述異議者、失敗者、邊緣人及畸零人的悲劇命運,一而再、再而三地檢視了西方先進文明視野的狹隘與不足。但是萊辛小說所提供讀者的,不僅僅是各種災難與悲劇,隱藏在萊辛犀利的批判筆鋒之下,是對於人類未來命運強烈的使命感,提醒我們應重新思考社會傳統規範的價值,並點出提升人性及文明層次所應努力的方向。

  就如諾貝爾評審團所肯定萊辛作品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從崩壞與混亂浮現出的基本價值,讓萊辛得以保留人類的希望。」在《第五個孩子》故事中,我們在這位平凡的母親身上,看到萊辛為人類所保留的希望。海莉的故事,是人性在黑暗的時代、惡質的社會環境中掙扎奮鬥的心路歷程,她學習在惡劣的環境中,如何能夠保持人類的希望及人性的光輝。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1556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0.8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
 
時光匆匆。時光的確匆匆,只不過她被限制在與周遭人們不同的時間表裡──也不同於一般孕婦,她們的時間是緩慢的,是一個隱藏的生命孕育成長的日程。而她的時光就是忍耐,包含著痛苦的忍耐。鬼魅和妖怪就住在她的腦子裡。她想到科學家在做實驗,把兩個不同種類和體型的動物接合在一起,這大概就是她這種可憐母親的感受了。她幻想著身體裡就懷著這樣可憐又笨拙的怪物,真切的可怕,是大丹或俄國牧羊犬和小哈巴狗的混種;是獅子和狗的混種;是拉車的大馬和小毛驢的;是老虎和山羊的。有時她確信有動物的蹄子──有時是爪子──在割裂她體內柔軟的血肉。
 
下午,她先去學校接兩個孩子,再去車站接大衛。吃過晚餐,她總是在廚房裡兜圈子,催促孩子們快去看電視,然後上三樓,在走廊上來回疾走。
 
全家人都能聽見樓上傳來她又快又重的腳步聲,大家都不敢互相對視。
 
時光匆匆。時光的確匆匆。第七個月情況好多了,因為她服用了大量的鎮靜劑。這時她發覺她和丈夫、和孩子們、和母親、和艾莉絲之間的隔閡愈來愈大,她驚駭極了。她決定做好一件事:每天從下午四點,海倫和路克放學後,到晚上八、九點,他們上床睡覺的這段時間裡,讓自己看起來還算正常。鎮靜劑對她產生的影響不大,她憑著意志力不讓藥劑干擾到她自己,只許接觸胎兒──這個叫她吃盡苦頭的怪物。在這幾小時裡它都很安靜,萬一有醒來的跡象,或又開始打她,就再吃藥。
 
啊,大家多麼渴望她回歸正常、多麼歡迎她回歸家庭:他們不知道的是──她刻意不要他們知道──她的緊張,她的累。
 
大衛會摟著她說:「啊,海莉,妳真的沒事?」
 
還剩兩個月。
 
「是啊是啊,我沒事。真的。」她默默地對蜷縮在她子宮裡的怪物說,「你現在給我乖乖的,否則我就再吃一顆藥。」似乎它真的在聽,而且聽懂了。

會員評鑑

5
13人評分
|
1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19/07/05
劇透警告
看完這個故事後,感受有點複雜。


故事背景在1970年代左右的英國,海莉與大衛買下了維多利亞式的大房子,夢想著在這棟房子構築美好的家庭生活。






大衛與海莉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但現實與理想卻不總是相同。他們很快便迎來第一個孩子,除了育兒之外,海莉與大衛也樂於邀請親友到家中參加派對,種種開銷其實都是壓力,幸好大衛的生父願意伸出援手,他們才能繼續過著想像中美好的生活。




在第五個孩子班出生前,我想他們雖然覺得有些辛苦,但仍對生活狀況沒太多抱怨,就算親友們或多或少暗示,但他們夫妻並沒有想改變的意思。直到班出生後,由於班和前四位孩子非常的不同,親友們不再像以前那麼期待海莉家的派對,孩子們也覺得海莉在班身上花太多時間,大衛對這個孩子也有怨言。




書中並沒有明白指出班究竟是什麼問題,但當時能幫助特殊孩子的資源並不多,對特殊孩童的認識也還不夠,就算海莉想要幫助班,一時也無所適從。海莉對其他孩子的愛與用心當然無庸置疑,但相對於班,其他幾位孩子都比較能融入社會,是一般人眼中較為正常的孩子,海莉在他們身上花的時間就相對少點。



大衛與海莉因為自己的因素,一直希望建立一個大家庭,這當中也包含了他們的期許。但理想跟現實總是有衝突,看前面他們夫妻並沒有刻意節育,其實就為他們未來的生活擔憂,雖然海莉與大衛對孩子用心,但如果家人不能夠幫忙他們的經濟狀況與家務的話,會不會在班出生前,他們就會面臨更多現實的衝擊呢?




由於班實在太特殊,除了海莉之外,其他家人幾乎不能接受班,於是將班送到偏遠的機構,但海莉又無法忍心將班一個人留在那裡,接回班之後,家庭也漸漸分崩離析。但海莉真的很愛這個孩子嗎?也許更多是她身為母親覺得應該有的情感。




在班出生之前,海莉當然愛孩子,但在這之後,她也忍不住對班有負面的情感及想法。其實班也沒什麼錯,生來是這個樣子也不是他能夠決定的,父母沒辦法對他付出足夠的愛與關懷,似乎也很難一面倒的譴責。也許只能說海莉與大衛把所有事情想得太簡單,他們依靠親友成全了自己理想生活,然而當中只要有點變數,美好就容易崩盤不存在。
展開
user-img
5
|
2019/05/14
問我多麗絲.萊辛的《第五個孩子》片段閱讀下來,對於「出於母性,海莉對班始終有愛,然而面對這個彷彿執意要折磨她的孩子,這份愛不知從何開始。」有何看法,我只覺得,海莉是一位不會公平分配自己的愛的母親,每新誕育一個孩子,通常家中都會把重心放在新孩子身上,而前面的手足也因為享受夠了父母的專寵,以致醋意稍減或已無醋意。

所以海莉將全副心思放在第五個孩子班的身上,卻大大減低了對其他四個孩子的注意,也難怪等孩子稍微長大、有自己思想意志時,前三個小孩都因為年紀夠大而離家------因為他們不喜歡不公平的父母,也因為母親永遠將眼光放在最小弟弟班身上,忽略去照顧其他兄姊。

年紀較大的孩子們想讀住宿學校,不是不喜歡這個家,而是不喜歡「母親因偏心而造成的家庭氣氛」。其實母親海莉真的可以稍稍放手,她那樣老是盯著班看,卻又沒有認識班的世界的同理能力,注定造成兩人永遠有摩擦,也註定班在這個家族中是不合格的小孩。

父母錯誤的教養,與小孩何辜?母親海莉越是對班特殊待遇,班越是反抗這種特殊對待,這種心理想來並非不正常,宿命一點說,就是這個孩子與這整個家族無緣,既然無緣,何必強求,弄到最後全家無一人開心?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5/14
劇透警告
《第五個孩子》裡,主角-海莉‧洛瓦與老公大衛‧洛瓦,在沒預期的心態下,家裡誕生了第五個孩子-班,他可說是沒在祝福之下、不被眾人期待下來到洛瓦家;當然班也似乎不負眾望,搞得這個家雞飛狗跳、雞犬不寧。

相對於班的不堪造就、無可救藥、為所欲為,班的前四位兄姊生來一切如常,聽話、乖巧、也從沒讓人擔心,家人間相處愉快……,海莉與大衛並不知道班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儘管無法接受這事實,但身為母親的海莉依舊不離不棄,善解、溫柔對待這第五個孩子,她無限的包容與接受班的所有缺點和破壞行徑,那怕班像一頭無法馴服的野獸,海莉始終願意忍耐與等待,奈何事與願違,最終得面對這個家的夫離子散……。

《第五個孩子》的故事背景是在一九七O年代英國一處保守的鄉間,我想,那時的「特殊教育」應該尚未被重視。面對像班這樣行為脫軌、沒人理解的孩子,身為父母與學校單位只能束手無策、自求多福,大多也只能送精神療養院;只是院方不人道的處理方式,讓海莉於心不忍,最終還是接回家裡自己照顧,只是用盡所有心力與方法,班的行徑只有隨著年紀的增長變本加厲,絲毫不見改善。而海莉依然抱持著愚蠢的奢望,期待有朝一日事情會有所好轉。

不是所有故事都有美好結局。一般人對於「反社會型人格」多是先入為主的「標籤化」,不願進一步去認識、了解,終究造成家庭與社會問題。《第五個孩子》
裡,海莉從接受面對到一籌莫展,將一個類似過動症、情緒障礙孩童母親不為人知的一面忠實呈現其心路歷程。努力愛一個人,和幸福並無關聯,恨一個人也是。海莉始終不離不棄,但也心力交瘁,她沒有任何支援與協助,一人孤軍奮鬥,即使面對丈夫與其他孩子的抱怨和質疑,她依舊想為班的生命找尋出口,可謂一段血淚交織的悲慘人生。

「如果你問我會難過嗎?會失望嗎?會不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白做的付出?說實話,我當然會失望難過,誰不期待看到班的人生與生命來個『大逆轉』……。」我想,這應該是海莉的心聲吧!只是她說不出口也無處可訴。班最終還是沒能如她所願成為一個「正常人」,班後來只能從那群狐朋狗黨尋求慰藉,因為只有他們不會有異樣眼光看待他,而他只能繼續當別人眼中的異類……。

《第五個孩子》的篇幅其實並不算多,故事以海莉的自述為主,因此個人以為本書小小的缺憾便在於無法得知家中其他人的真實想法。例如:老公-大衛和其他四位兄弟姐妹的內心感受。當媽媽將全副心力關注在最小的兒子-班身上時,對於她的偏心與摯愛,他們有無想說的話?抑或,對自己照顧無微不至的媽媽,班是感恩還是排斥?我想應該是後者,時時被監視、懷疑,永遠被歸類為那最不成材、最令人頭疼的對象,想必心裡並不好受;尤其當海莉將關注只放在他一人,而忽略了其他四個,他也能感受到那股醋勁與敵意吧!這也是造成兄姊的不理不睬,最後也選擇離家的主因。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也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多麗絲.萊辛的《第五個孩子》讓讀者看到一個破碎的家庭,一個無助的母親與一個悲慘的小孩,注定的不幸來自於父母錯誤的教養態度嗎?我不知道,因為沒生過孩子的筆者,換位思考,也會像海莉一樣束手無策,所以不忍苛責書中任何角色,沒有人是對或錯,很多時候的決定都是不得不的抉擇。當面臨崩潰,自己又該如何挽救?是放棄班來挽回之前幸福美滿的家庭嗎?而犧牲多人幸福來成全班一人,那又是何其慘忍!

多麗絲.萊辛的《第五個孩子》是本讓人愈看愈毛骨悚然,卻也欲罷不能的精彩小說,多麼希望看到海莉與班會有一個完美的Happy Ending,只是事與願違。作者以輕描淡寫的寫實手法,讓故事就像自然而然發生在你我周遭般真實,更增添其恐怖性。平鋪直敘的描寫筆法,一步步讓讀者陷入不寒而慄的恐懼境地,不可自拔,跌入深淵般無助。不捨與憐憫的代價,難道只有一生的苦難嗎?當讀者從故事脫離,反覆咀嚼書中之深意,才驚覺作者手法之高明,一位勢單力薄的母親也無力挽回親人與社會大眾對班那樣醜陋、特立獨行異類的偏見、排擠和歧視,終導致他淪為弱勢、社會邊緣的犯罪者,而這不正時時發生在現實的台灣社會嗎?推薦一本值得深思的恐怖小說。
展開
user-img
4
|
2019/05/14
海莉和大衛婚後原本計畫要生很多孩子,在第五個孩子出生後,因為他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一切都變了。
我們的世界如此多彩多姿,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由不同的基因組合而成,都是獨一無二的,大家所表現出來的,應該也是各種面向的多元呈現,而不是大家都一樣。父母要生孩子的時候有許多期待,但其實也有風險。孩子出生後如果有問題,父母通常得到處奔波,付出比一般父母更多心血,但不一定能得到解決,也是很無奈,是許多正常家庭無法想像的。通常這樣的家庭步調會被打亂,基於母性,母親會堅持的照顧下去,父親態度則不一定。夫妻與親子如果沒有親密的協調與溝通,感情很快就會變質,甚至有人離開。
現代社會醫療服務越來越好,越來越專業,做爸媽的如果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助,有些問題或許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得到一些改善與支持。
除了爸媽,如果有手足,他們的感受也是不能忽略的。手足可能會覺得爸媽關愛問題孩子比較多而忽略了他們,或是他們排斥和問題孩子一起活動,也可能他們不知道如何和問題孩子互動,這些問題現在也都有心理師在關注輔導。透過教育改變觀念和行為的可能性,會讓我們更有同理心去面對與大眾不太一樣的人,或許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包容的舉動,就可以改變他的人生。
展開
user-img
5
|
2019/05/13
劇透警告
2007年,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34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萊辛經常在作品中描繪女性生存現狀,譬如1962年出版的《金色筆記》,揭示女性追求獨立自由的重重困境,不僅成為其代表作,更被認為引導了女性解放運動。不過,萊辛曾聲稱「這部小說並不是女權運動的鼓手」,不願因此侷限住了小說裡的其他面向。話雖如此,閱讀萊辛的作品時,確實無法忽視當中對女性議題的關注。

有論者以為,女性自由意識的覺醒和母性意識的體現,是萊辛作品中兩個重要的主題。在1988年發表的《第五個孩子》裡,萊辛聚焦於一個英國的中產階級家庭,講述原本幸福和諧的家庭,在第五個孩子班出生後,逐漸籠罩上令人不快的陰影,進而走向毀壞崩解。小說雖然名為《第五個孩子》,萊辛卻以身為女性/母親的海莉為主要角色,甚至花費極大篇幅刻劃其內心,試圖還原一個更為真實的母親形象。

故事開始,尚未步入禮堂、走入家庭的海莉,在一家專門設計和提供建築材料的公司從事業務工作。一場派對上,海莉和大衛相遇了,兩人猶如「天造地設的一對」,一眼便認定了對方;理所當然,他們結了婚。學者宋曉萍曾論:「女性是臨時性的,婚姻打斷了她的時間流程,她的現在和過去被撕裂而脫節。」婚後的海莉和婚前的海莉再也沒有任何干係,她拋下了原本的職業、離開公司,完完全全置身於家庭之中;一個大衛努力建造的「家」。海莉的選擇其實有跡可循,她的父母認為「家庭生活是快樂人生的基礎」,故而她非常清楚自己要甚麼,「要不要當一名職業婦女,這個問題從來不困擾她」。

海莉和大衛找了一棟維多利亞式、三層樓的房子,偌大的空間裡,到處都是房間、走廊、樓梯間,還有閣樓。彷彿是為了填滿這些空間,也或許只是呼應了兩人內心深處的共同願望,搬進這棟屋子之後,孩子接二連三地誕生,海莉和大衛雖然感到辛苦,但在海莉的母親陶樂西和大衛的父親詹姆斯的協助下,卻也十分滿足於這個「幸福,和樂融融的家庭」。每逢過節或是暑假,他們總會廣邀親戚朋友來家裡舉辦宴會,大夥圍著巨大的餐桌,愉快地用餐、喝咖啡、聊天,許多不同類型的人聚在一起,氣氛歡樂無比。

「從某種意義上說,女性提供兩種食品:一種在廚房完成,一種在化妝鏡前完成,分別滿足口腹之慾和性慾──她們做的飯菜和她們自己的身體,」宋曉萍如是說。海莉和其他女人分擔了宴會的採買和燒煮工作,還提供自己的身體──與其說是滿足大衛的性慾,倒不如說是為了純粹的生殖,「我不生還能幹嘛?」海莉說道。於是乎,在這棟房屋之內的海莉,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主體性,僅能依附這個由大衛所創造、屬於大衛「舊家的延伸和擴大」的家庭空間生存,成為妻子、成為母親。如同海莉的母親桃樂西,即使成了寡婦,她「所謂『自己的生活』,絕大部分就是在拜訪她的三個女兒」。

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有句名言:「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然而在父權社會底下,「一個女人的正常空間應該是:家庭(由廚房、客廳、臥室和丈夫、孩子以及數不清的家務共同組成,唯獨缺少『一間自己的屋子』)。」反觀大衛,當父母離異並分別再婚後,他成了「在兩個家都有一個房間的小孩」,是故成為人父之後,他格外堅持「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房間」。雖然如此,從萊辛的敘述裡,似乎看不到海莉在這個家裡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換言之,這棟房子固然空間很大、有許多房間,但對海莉而言,卻是一個封閉、狹小、有限的空間,使其在無意間遭受剝削與禁錮。這對敏感的女人是致命的,宋曉萍指出:「她們的苦惱、不滿、抑鬱以及逆反心理,對抗情緒,甚至瘋狂、暴烈等,常常直接源於她們對空間無與倫比的敏感。」由此看來,海莉懷第五胎時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一方面是源自於胎兒的不安分,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為長期以來自身情緒的積累。

故事發展至此,洛瓦一家所代表的「標準的幸福家庭」已臻至完美,對其他嚮往家庭生活的人而言,其象徵意義也達到了極大化,像是家庭背景不快樂的小女孩碧姬,便「拚了命地巴著這個幸福家庭的奇蹟不肯放手」。遺憾的是,奇蹟終究不會是常態,隨之而來的快速且巨大的崩解或許暗示了家庭秩序從來就不是穩固不變的。尤其大衛和海莉建立的家庭僅僅是奠基在生育,同時不斷舉辦家庭派對,營造出和樂融融的氣氛之上,這般的空中樓閣自然難以持久。

另外,在部分女性主義論者眼中,懷孕是主體分裂的重要經驗,是以女性永遠與自身相異,短暫、多變、游離,種種特性讓女性成為「他者」。海莉從懷了班開始,「變得沉默、乖戾、多疑,懷疑所有的人,懷疑他們對她的觀感」,甚至認為大家都在譴責她,另一方面,卻又不停地渴求其他人的認同與肯定。海莉被他者化、邊緣化的處境在班出生後,獲得了一個緩解的機會。班有著古怪的長相、暴戾野蠻的性格,難以馴服的原始動物性,讓他與幸福的家庭格格不入,注定只能是個完完全全的「他者」(名為《第五個孩子》,卻迴避了班的視角,忽略他的聲音)。於是,身為洛瓦一家的父權中心的大衛,決定將班送往專收怪胎的機構,企圖透過排除「他者」,恢復原本的家庭秩序。倘若海莉能完全認同大衛的做法,徹底放棄班,也許這個家庭真的能回歸「正常」,而她也能重回父權規範下的「母親」角色。

海莉雖然也像其他人一樣感到輕鬆,卻無法全然將班從腦海中抹去,「她想到他的時候,沒有愛,也沒有感情,她恨自己竟然沒有半點正常的情分,激不起一絲一毫的火花;令她夜夜驚醒的只有罪惡感和恐懼」。萊辛筆下的海莉,跳脫了父權社會對「母親」的想像,讓意識建構的「母職」(Motherhood)與源自主體的「母性」(Mothering)有所區分。「我煩透了老是被人家說我不懂這不懂那。我是孩子的媽。我是班.洛瓦的媽。你們懂嗎?」海莉暴怒吼道。由此可見,海莉不顧大衛的反對,擅自將班接回家裡,並非是出自於所謂的「母愛」,而是因為她和班之間的母子關係,僅此而已。

海莉的選擇使得全家人「以為她背離全家,選擇走入一個陌生的國度,和她的班一起」。至此,海莉和班皆成了這個家的「他者」。夫妻之間有了距離,大衛愈來愈晚回家;其他孩子長大後紛紛選擇就讀寄宿學校,遠離家裡;至於那些過去常來參加家庭聚會的親朋好友,也漸漸不再露臉了。「按照這個社會──她所屬的這個社會──所有的準則、信念,她就該義無反顧地把班送回去那個地方,」海莉深知:「就因為她把他拯救出來,逃過一死,她就此毀了這個家。」也就是說,母性意識的覺醒,讓海莉成為「整個家庭的毀滅者」。乍看之下,這段話顯得荒謬且矛盾,但「母性」並非「母職」,本來就不必與父權建構的「家庭」有所掛勾,可以獨立存在。

故事最後,美好的家庭生活如同鏡花水月,整棟房子變得空空蕩蕩,海莉依舊身困其中。母性意識的覺醒沒有讓她找到身為人/女人的主體性,「為妻為母並不是女性全部,至少不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女性自我才是關係存在與否的根本問題,」宋曉萍如此說明。至於班,萊辛為他留下一個開放性的結尾。離開家之後,被視為「妖怪」、「侏儒」、「異類」的班,或許「在人群中尋找另一張屬於他同類的臉孔」。就像當初的海莉和大衛,兩個「怪人」也是在人群中走向彼此。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蓋亞2024★國際書展新書展|譚劍《復仇女神的正義》、星子《乩身II 3》全新上市!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