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尖叫連線

尖叫連線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呼叫全世界的吳君如,我只是還想再搞點事──專訪陳栢青《尖叫連線》

    文/顏訥,|,陳佩芸2020年09月07日

    「絕教高校少年栢青的小說大逃殺」,場三shot two take one,三,二,一,Action!「導演說,給我一個引起人慾望的表情。 」可是導演,究竟什麼樣的表情,才能引起人的慾望呢? 你們看,這樣的我,還美嗎? 「導演說,給我一個引起人慾望的表情。 」 尖叫連線 六月初,小說還未上市,這是 more
 

內容簡介

▍《大人先生》陳栢青睽違四年長篇力作 ▍
青春期即是活生生的恐怖片。
不是吃人,就是被吃。學校就是這樣的地方。

  如果你當過高中生,你就知道,教室裡有一個地方,那是洞,
  陽光照得到,但就是陰陰的。總有陰影蓋住它。
  似乎瀰漫一股氣味,動物屍體腐敗,
  或是食物正漸漸生出纖毛。不祥之處。

  ▍霸凌無所不在,校園即地獄──
  ▍他媽的高中生活,比恐怖片更恐怖。


  「你知道有一卷錄影帶,看完七天後就會死掉嗎?」

  台灣爆發大規模傳染疾病「HLV」,從感染到死亡,最多只有三天時間。

  九○年代經典日本鬼片《七夜怪談》成為一世代的集體記憶,台灣總統府異想天開:如果詛咒影片是真的呢?詛咒規則是這樣的,看完的人在七天後一定會死掉,也就是說,在這七天內,怎樣都不會死。即使感染三天便會奪命的HLV。

  絕教高校蒐羅各種影視人才,提供場景,典藏各種電影道具。它本身就是一個博物館。那麼,有那卷錄影帶存在,不是很合理嗎?

  為了一卷詛咒錄影帶,絕教高校裡的一群過氣恐怖片演員要合力用恐怖片救台灣。但事實是,高中才是真正的地獄。在這個人吃人的小型社會,人際關係比任何詛咒都恐怖。

  (等等,就算真的存在那卷錄影帶,七天後大家還是會死啊!)
  (沒關係,我們還有更多恐怖片。)

本書特色

  1. 《尖叫連線》挪用俗濫的恐怖片元素,操弄與嘲笑各種定律與規則,是致敬,是後設,是恐怖片的教戰講義,更是寫給恐怖片的情書。一如那些伴我們長大的恐怖片,越B級越有愛,愛看又要遮掩,遮了眼又忍不住要把手指打開一道縫隙。

  2. 獻給曾經真切恐懼著的童年與青少年,獻給所有黑色的夜晚。有笑有保佑。

名人推薦
 
  陳國偉(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副教授)專文作序
 
  甘耀明
  李奕樵
  宋怡慧
  但唐謨
  馬欣
  張亦絢
  陳雪
  黃崇凱
  楊佳嫻
  駱以軍
  羅毓嘉
  作家群、影評人驚聲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另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出版有散文集《Mr. Adult大人先生》。
 
 

目錄

【推薦文】發達視覺文明時代的黑暗之心◎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序曲
上部
插曲一
插曲二
下部
結局(或開始)

後記
謝辭


 
 

推薦序

發達視覺文明時代的黑暗之心
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尖叫連線》這本小說出現在二○二○年這個時間點,可以說是一個極其驚人的巧合,故事從一個突發而極易傳播的HLV病毒席捲台灣開始,而且包括總統在內超過七成的台灣人已經感染,三天內便會死亡。國安高層能夠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透過經典日本恐怖片《七夜怪談》中,那卷看了七天後就會死亡的錄影帶,延宕所有人死亡時間的來臨;而好巧不巧,存放這部電影的地方,就是一個明星培育高中,而許多曾在恐怖片中登場的演員,包括貞子,也在這所高中就讀。

  當然在我們慶幸現實發展真的比小說驚奇,台灣獨步全球守住了肺炎病毒的威脅之際,雖然作者的初衷並非把小說發展成一個末日災難預言,但無庸置疑的,這部作品的成功,正是建立在滿滿的恐怖片既定套路之上。然而陳栢青這些安排,又不是真的要講述一個完全服務類型愛好者、讓讀者冷汗直流的恐怖故事,反而更多時候要藉著這些原本應該提供恐懼滿足感的戲劇性結構與橋段,去再現一個根植於日常的、更為恐怖與殘酷的生命經驗,那便是霸凌無所不在的高中生活。

  其實用類型的框架去講述純文學關心的主題與意義,在戰後台灣文學史中早已班班可考。姑且不論反共文學中那些間諜之間的爾虞我詐,一九八○、一九九○年代開始,包括張大春、平路、黃凡、林燿德、楊照等有自覺地運用推理與科幻類型,去演繹解嚴前後蠢蠢欲動的政治批判與認同辯證;而到了洪凌與紀大偉手上,則更進一步將性別政治與推理、科幻與奇幻混搭,甚至吸血鬼、怪物等次類型也同步登場,進一步解放純文學的敘事秩序。進入二十一世紀,類型更成為炙手可熱的敘事裝置,不僅屢屢在吳明益、高翊峰、張耀升、伊格言、朱宥勳、洪茲盈的創作中現蹤,甚至五年級的駱以軍、陳雪,也加入了將類型文學組裝入純文學的行列。解嚴以來台灣小說所謂的眾聲喧譁,不僅只是各種認同政治的主體表述,更是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疆界的曖昧化與相互內化。

  也因此,在二○一二年五月《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專輯的導論中,當時我特別指出對新一代的作家而言,大眾文學類型已經具有高度的正當性,成為他們重要的創作利器。而在其中,陳栢青更是善於進行各類創新實驗的佼佼者,從他早年獲得文學大獎的〈武俠片編年史〉(2004)、〈手機小說〉(2007),或是後來以葉覆鹿為筆名撰寫的《小城市》(2011), 都可以看到他透過大膽挑戰純文學與新大眾類型的嵌合可能,來回應新的科技媒體與視覺文明所造就的倫理新景觀。

  在〈武俠片編年史〉與〈手機小說〉的階段裡,陳栢青勾勒出橫亙在代際之間的,是新型態的科技載具與社群媒體,但他也同時探問著,這是對倫理關係重新縫合的機會?還是更加鑿刻的深淵?然而才不過幾年,他已在《小城市》中驚覺到,即便在橫向的同世代之間,網路也已經過度催化關係的密度,而讓人際無可扼抑地疲憊軟癱。甚至彼此之間所以為獨有的世代記憶,卻可能只是隨處可見的視覺媒介大規模的擬象,每個人都早已將主體交付給無處不在的權力機制,毫無出路可尋。

  同樣的關懷延續到《尖叫連線》的恐怖青春群象劇,在這個看似充滿聲響的書名中,講述的卻是視覺如何宰制我們的所有感官與記憶,甚至生命的存廢都由視覺所誘發的一連串吞噬身體慾望所左右。唯一的存活之道,正如書中的角色所言,「不是吃人,就是被吃。不過,學校就是這樣的地方,我們不都知道了嗎?」陳栢青以表演性的狂亂與後設敘事(那無處不在的導演在場與指示),悲傷地指出在那看似最純真的校園空間中,傷害是主體存活必要的一種表演,或是預演。因為要活下去,所以必須要霸凌,必須要犧牲他者,一如所有恐怖片共享的敘事邏輯,啟動救援(救贖)的前提,是必須有人要先死。若沒有第一名受害者來吸引殺戮者的目光,將其引開,那麼就無法啟動救援,打開救贖其他人的出路。

  不過,陳栢青的警覺不僅止於校園暴力的生產邏輯,更在於提出這背後整個時代的景深中,潛藏的情感機制。從《小城市》到《尖叫連線》,他不斷質問在這個數位媒體已然全制霸的時代,牽動大規模群眾愛憎的,究竟是什麼?特別是台灣這幾年歷經了各種網路平台所進行的政治與情感動員,無論是文字或影像為媒介,都以視覺的願(怨?)力向我們襲來,將我們席捲其中,成為召喚黑暗之心的基本配置。弔詭的是,早已習慣被科技載具裝載的我們,身體與心靈都被這些數位原生資訊所穿透與浸潤,我們陷入同時來自於「看不見」與過度「看得見」的恐懼,一如小說中透過視覺的感染者,仍必須透過視覺治療,彷彿完全無法逃脫。

  然而,難道我們就這麼束手就擒?陳栢青在這本小說告訴我們,既然最恐怖的,是來自於那無法逃脫的,日常的重複,但卻又是我們追尋的,悲劇的,喜劇的,魔術的戲劇時刻,那麼我們就如演員般,投入這個時代的日常恐怖大片吧,一同去經歷那些恐怖片中最驚心動魄的歷程。透過擬仿、錯置、接肢、寄生一個又一個的恐怖片情節,角色與我們才能有機會不斷地重來,延宕時間,在恐怖片中找到解答,延後死亡的到來。這是主體的選擇,角色與我們的能動性,只要能找到出路,就有生機。

  也因此,終究還是得回到類型小說的本體。曾經我們以為所有的人生與故事都是原創的,都是那麼獨一無二,這是啟蒙主義之後、文學現代性肇始所帶來的啟示,但也是桎梏。但進入現代沒有多久,人類便已發現自己的身世並沒有那麼獨特,更不用說在這個高度科技擬仿複製的二十一世紀,真實與虛擬可能互為副本,唯有在重複中才有可能找到真理。

  而這就是大眾類型揭示的最大意義,因為在重複中,我們才能找到差異,覓得出口。陳栢青在《尖叫連線》中最傑出的創意,是他有別於過往的台灣作家,另闢蹊徑地選擇了鮮少人會處理的恐怖類型,讓它成為通往我們這個世界真相的可能甬道,視覺文明時代的黑暗之心。繼續迷途或尋覓出口,一切都是我們的選擇。嚴肅文學?經典雅正?通俗流行?它們各自掌握世界真相的A面與B面,看似一體,卻有著不同的臉。

  「『看來你也懂了。親愛的薛丁格。』明蒂用激賞的眼神看著我……」

  是啊,如果你還不懂,那就表示你還沒進入這個小說的內面,傷害與被傷害的風景內面,我們世界的核心。
  我想栢青(國青)有義務再重複一次來告訴你。
  (導演,我們再來一次。)
  那麼,我們在這本書的最後,謎底見。

後記

  我一直記得很久很久以前的某個四月,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變成怪物的時候。

  很久很久以前那個四月,那是我第一次參加電影《洛基恐怖秀》扮裝的日子。黑絲襪、火紅假髮、女僕裝。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變成別人。

  那一天,是我生命裡小小的星期日。我甚至為此訂了間西門町的小旅館,分明家住台北,卻為了一場電影,大陣仗慎重其事像要出國。拖著行李箱進去,電梯開門關門,走出來另一個自己。

  人造人、暴露狂、扮裝皇后、清朝格格、女伯爵、蒸氣龐克風蘿莉、怪博士……我一直記得,那一個夜裡,大家都來了。世界上所有的怪物們。

  但我真正忘不掉的,是戲散了要回去的時候。

  那真是好晚好晚了,路邊攤販車都散了,路燈一盞一盞的熄掉,早春的風好涼好涼,毛細孔像要都開了,瞳孔比平時大,卻又覺得心縮起來,像貓的眼,什麼都被放大,都銳利許多,足以讓一切隱沒在暗暗的鈍角裡。我走在深夜的西門町徒步區上,我把高跟鞋踩得扣扣響,我走得裙襬飛揚。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和夜是溶在一起的,黑暗反而讓我安心。有那麼一刻,我真的好愛好愛這座城市。我深信這個世界也寶愛著我。

  但愛也是一下子。徒步區走到盡頭,喇叭聲遠遠近近,我看到別人,我看到別人正看著我,於是我重新意識到自己。我重新看到自己。

  (脫落的口紅。)
  (斷掉半截的高跟鞋。扯破的絲襪。)
  (假髮歪斜露出一截髮網。)
  (玻璃窗裡一張疲倦的浮腫的臉。)

  走進旅館的時候,我有點遲疑,想說是不是要摘掉假髮,或是先把高跟鞋拎著。但後來我只是緊握手上的水瓶,希望那是掩體把我藏起來。我把臉壓得很低很低,低到埋進假髮裡,從旅館大門到電梯這一段路那麼短,便就是我長長一生的縮影:變成鬼。希望沒有人看到我。

  礦泉水瓶裡水平面傾斜。頭上日光燈大亮,人們的眼光又比日光燈明亮。腳下陰影縮短。我裙子多膨大,卻無處容身。星期日過去了,魔法在這時候消失了。

  我知道,我就要變回我自己。
  我一直記得,走到電梯口時,坐櫃檯的阿姨忽然叫住我。

  怯生生回過頭去,我忽然意識到,糟糕,那我要怎麼證明自己是登記的房客?他媽這根本兩張臉。糟糕,阿姨該不會是想說些什麼話,她是不是要訓訓我,現在這個世道齁你們年輕人……

  結果櫃檯阿姨只是遞給我一根吸管。
  我愣愣看著她。
  她伸長了手,又把吸管推近一點。
  「喝水不要那麼急。」她說。
  啊?
  「喝水不要直接瓶子對口喝啦,要用吸管,否則口紅會掉捏。」
  她理所當然的跟我說。話家常一樣,好像我就應該這樣。好像我本來就是這樣。

  「當我年輕時,戲院在午夜場播放這部戲,那並不是為了藝術,而是為了讓無家可歸的人,讓那些沒有歸宿的人,在這麼晚的夜裡,有可以去的地方。」我少年時代好喜歡的影集《GLEE》裡,合唱團老師對演出《洛基恐怖秀》的孩子這樣說。

  我真的好喜歡《洛基恐怖秀》喔。我好喜歡這座城市。喜歡那些喜歡我,或是不喜歡我,卻願意接受我的人。
  我一直記得。我記得陌生人的寬容。他們的善意。記得人們接受我的樣子。

  嘿,親愛的,我知道你今天也過不好。你也變成某幾秒鐘的鬼了嗎?有一百把尖刀和斧頭想對世界猛力戳擊,心跳像炸彈倒數,有異形正要從喉頭蹦出來。但怎樣血管脹大,任血絲瀰漫雙眼,最後也只是嗚嗚把自己縮回陰影裡,貞子拖著白衣長襬爬回井中。

  其實,我也很害怕。我害怕這個世界。我以為我可以躲在另外一個世界裡,文字,或是文學裡。但有一天,我最好的朋友跟我說。欸,其實他看不懂我寫什麼。那時候,我忽然想,文學多安全。在這裡我過得挺愜意的。

  但只是這樣就可以了嗎?

  於是,我想寫這本小說。我做了一些嘗試,我放棄經營文字,那曾是我最擅長,能讓我盡情表演,也能使我遮蔽的魔術。但我知道,要讓一些東西變簡單,才能讓另一些東西變複雜。我想讓故事主導一切,我研究類型的規則,試著接受其中一些,然後顛覆一些。我要老實說,這對我很難,好想握著你的手說,很多事情,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啊。但是,你知道嗎?我想去更遙遠的地方。就算那個遙遠,其實是離我們很近的,我們名之為世界的地方。

  來,快把假髮扶正。睫毛梳高點。妝哭花了就不好看囉。肩要沉胸要挺,還有,「喝水不要直接瓶子對口喝,要用吸管,否則口紅會掉捏。」你要記得,你是那麼值得被珍愛的,你很不一樣,在那麼多人裡面你總是被挑出來,但請你不要停止做你自己。夜還很長,如果你沒有地方可以去,你可以來到我的故事裡。你看,我也沒有放棄喔,我也很怕啊。但是,我啊,好想,好想說故事。我想為你歌唱,我仍想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我想為我自己,為你記得我們的樣子。

  「我想要你記得,世界上所有的怪物都祝福著你……」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1921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4.8 x 20.8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序曲
 
柏油路上殘留幾條剎車痕,開道警車半空旋出紅藍光線,摩托車居首,特勤車輛壓陣,後頭保持距離不快不慢跟上幾輛黑頭車,浩浩蕩蕩這麼長車隊,鳴笛聲震天價響,也只能堵在這。
 
熱天午後,大街兩旁店鋪鐵捲門拉下,墨鏡前映出緩緩上升的蒸氣,柏油路望去皆歪斜,空曠的三線道中央,人車皆無,只有那輛嬰兒推車橫斜柏油路中央。
 
摩托車踢起腳架。警車車門大開,擋不住後頭的幾顆頭顱。金魚缸一樣的全罩安全帽朝對方望去,彼此眼裡都是黑色遮光罩上那只小小的嬰兒車倒影。
 
但沒有一個人敢向前。
 
「前導車隊,確認。」
 
胡鐵軍對著耳機下方麥克風低聲說道。
 
耳邊迴盪只有無線電低頻回音。
 
胡鐵軍人中盈滿汗水,想要叫司機把冷氣開強一點,伸出手拍拍椅背,這才發現,整條手臂早都起了雞皮疙瘩。冷氣像煙霧一樣打在他臉上。也許,無關冷熱。是緊張的關係。
 
「前導車隊,邀邀八,洞洞拐,你們去確認。」
 
兩顆黑色安全帽回望,跟著對黑頭車做了手勢,外人不知道「老太太」在第幾台車裡,但所有人都知道國安局的胡隊長坐在第一輛。
 
「鐵軍,『老太太』問為什麼?」
 
為什麼要停下來?
 
因為要保住你的命啊。也就保住我的職位。胡鐵軍還沒回答呢,耳機裡先傳來一陣頻道切換雜訊:「天龍A呼叫天龍B,老太太問,他能否喝點水?」
 
不行──
 
耳機裡先傳來另一個聲音,很尖銳,應該是疾管署長羅胖子的聲音。胡鐵軍一手抓著耳機,任羅胖子在那頭嘮嘮叨叨複述各種可能傳染途徑,天啊真像是老太太,不,比我們選出的那個「老太太」還多話,胡鐵軍正要插話講個兩句,面前筆電螢幕畫面迅速吸引他注意,鏡頭裡出現嬰兒車影像,拱起的遮陽棚上蕾絲鉤花多細緻,安全帽上別著攝影鏡頭的洞洞拐正在靠近。
 
「食物和飲用水也可能是傳染源……」
 
耳機裡羅胖子的聲音斷斷續續,對,但誰知道到底是怎麼造成傳染的呢?胡鐵軍盯著影像,螢幕畫面晃動,洞洞拐小心翼翼,那麼短距離,此刻在胡鐵軍眼裡被走得多漫長──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別──胡鐵軍覺得自己也正走著,走在一條看不見的鋼繩上,他分神對著麥克風交代:「可以喝。」
 
水可以喝。
 
「可是……」
 
「我也喝了。」胡鐵軍一句話擋掉。我喝了也沒事。「老太太」可以喝。胡鐵軍的意思是這樣。

會員評鑑

4
9人評分
|
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20/09/06
《尖叫連線》裡有一特別的第二人稱的敘事視角-「你」,這啟人疑竇的角色,如影隨形般有如上帝抑或怪物,究竟是誰?一直牽引著讀者的好奇心,讀者就跟著「你」一起來一場校園「大逃殺」。絕教高校裡,當然少不了校花、校草、天才少女、田徑隊隊長及老是被霸凌的最底層……,這樣的設計雖說呆板,卻簡單易懂,角色形象也很鮮明。大夥兒各懷鬼胎,彼此得合縱連橫,當互信愈來愈薄弱,危機愈來愈大,這最後的台灣人,他們該如何生存下來?他們能拯救台灣嗎?不過在這之前,學校裡還有恐怖片必須有的元素:「七夜怪談」裡受詛咒的錄影帶和貞子,「異形」裡的外星生物「艾立恩」,「屍速列車」的喪屍「食客」,連萊佛迪和傑森都出現了……。

這似乎是致敬恐怖片的小說,儘管恐怖片從來都不是我的最愛,但小說裡出現的橋段,都能讓人在緊湊的情節安排下莞爾一笑,沒錯,就是這麼精彩。書裡的衛國青,彷若貞子般的設定,不論是他曾經在電影裡的角色-「鬼片之子」稱號的「俊雄」或現實裡的絕教高校生活,都註定是被霸凌的角色。什麼?這年代誰還看電視,還哪來的錄影帶?沒關係我們有轉換器,「俊雄」會從手機或投影機螢幕跑出來,看了一樣有七天後才死的詛咒。既然有詛咒,當然還得有超能力:「13號星期五」裡「水晶湖之吻」、「夢醒時分」、「夢回榆樹街」……。

書中,主角-衛國青被霸凌的橋段,不斷重複上演,一次又一次重來,永無止盡的噩夢不斷輪迴,你已經分不清究竟是夢境,還是只是演戲?戲演不好可以重來,但人生沒辦法再來一次。最後他就變成了怪物「俊雄」,還是鬼?俊雄腦海裡只剩下復仇。但即便復仇了,心理的傷痛還是沒有癒合,反而會成為更大的傷口。

國青和好友-歪豬被霸凌的狀況,每天不斷發生。但透過「一屍到底」般的導演一次又一次地喊卡、指導、重來,你以為的演戲橋段,可能正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寫照。國青以為歪豬能同理自己,相信彼此的陪伴、信任,同病相憐的倆人,可以安然度過高中生活,儘管每天接踵而至的被欺負、被辱罵。「為什麼會在我身上發生這種事?」每天的捫心自問,依然沒有答案;期待有朝一日,一切都反過來了,強弱、善惡、關係。只是他們等不到那一天,只是病毒已蔓延。國青和歪豬學會了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根本不相信這世界上還有所謂的「友誼」。

人生好難。
身為被霸凌的受害者,你只能往前走,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人生如果有希望,那就無所畏懼,讓你有活下去的勇氣。身為旁觀者,未免惹禍上身,什麼忙都幫不上,你以為只要逃離,一切都會沒事。但如果不正視錯誤,還是會再犯同樣的錯,霸凌仍不斷發生。當你身邊發生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你有沒有勇氣成為「那一個人」,那個勇敢伸出援手的人。

我們生活的是真實世界。神給予我們最大的懲罰是時間,不斷在絕望與希望中輪迴。有些人會從痛苦中掙脫出來,但不幸的人只是不斷重複著錯誤。在絕教高校裡,每個人都成了和怪物鬥爭的人,在生存法則下僥倖存活的人,要小心避免自己也成為另一個怪物。此時,才驚覺高中生女孩之間的情誼,真是超乎想像;而男生除了只是一名霸凌者外,什麼都不是,成了那個恐怖片裡連尖叫都不會的犧牲者(作者黝暗示什麼嗎?)。

作者-陳栢青設計了一個恍如世界末日的預言,當台灣人都感染了一種莫名的傳染疾病,台灣人的良善是否還依然存在?《尖叫連線》的雙主題-「疾病」與「霸凌」,我以為最大的重點擺在了後者,以至於讀者被前段的引子所誘導,甚至受騙。小說開始於感染三天就會死掉的疾病,未知的傳染途徑、病毒變異以及治療方法;但最終你以為解救世界的超人,讓大家逃過死劫的解藥,抑或整個台灣沉淪,始終沒出現,有的只是一場人間煉獄般的高中校園。甚至到了尾聲,作者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真是不慎完美,這也是個人覺得美中不足、意猶未竟之處。(默默期待著續集。)

只能說這是一本大膽嘗試的創新作品,擷取諸多恐怖電影元素,跳脫傳統寫作手法,結合時下年輕人的語彙,還有熟悉的台灣場景、高中校園生活,「霸凌」的題材,及仿照電影「一屍到底」的手法……。仿若大雜燴的創作,其實是考驗讀者的耐心與細心,一言以蔽之,《尖叫連線》可能淪為一本不入流的小說;但我毋寧認為作者勇於挑戰傳統的勇氣,是最值得肯定的地方。

在網路小說肆虐橫行的年代,也許古典小說的定義早已被打破,縱或以為搞怪荒誕不羈,而這不正是結合許多新時代用語的年輕人特色。這是一次全新且難忘的閱讀體驗,就像看了一齣惡搞的恐怖片,看完之後忍不住脫口而出一句髒話,但又讓你回味無窮,迫不及待分享剛才的尖叫、狂笑,小說片段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對,沒錯!這就是《尖叫連線》的魔力,讓讀者破口大罵之餘,忍不住拍案叫絕,你有勇氣敢來挑戰嗎?推薦給各位夥伴。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6/29
倘若序裡提到的種種堪稱地獄,在經歷過絕教高校關於恐怖片的一切後,恐怕是寧可投身地獄,也不願再踏入學校,因為那幾乎無所不在的人吃人現象,並不是感染「HLV」後才產生的,「食客」相食的場面固然血腥,可有些人即使未遭受到感染,卻一樣生活在被吃的世界當中,廁所成了演技特訓的場地,儘管只有收到紙條的人,才有資格接受訓練,但卻沒有人希望自己雀屏中選。

從「HLV」談到錄影帶,《尖叫連線》鋪陳出幾個謎團,表面上像是在引領讀者抽絲剝繭破解,實則反映出校園霸凌的頻繁與嚴重性,然而,就算對別人釋放善意、想幫助別人,反而傷害更多人,也並非完全沒得選擇,“只要變動一個小小的條件,就能改變這一切。”,“只要一個人,就能改變結局。”,關鍵取決於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承擔,即便出現非預期中的後果。

遺憾的是,霸凌既不是高中獨有,更不是只發生在校園,它就像書裡提到的「HLV」病毒,相關機制在某些情況下會被啟動,起初有可能只是兩個人的摩擦,卻因為其中一人的影響力而擴散,偏偏群起效之的人中,又有將情緒感覺無限放大,或是好像找到能宣洩的出口;或有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被霸凌的對象,反過來先跟霸凌者站在同一陣線的,無論出於有心或起於無意,事情就是這麼發生了……

《尖叫連線》毫不隱瞞地揭露出,「HLV」病毒與霸凌,之所以一發不可 收拾的原因,直指人性最暗黑的一面,以及那所謂的原罪,同時也闡述出 “所有命運,其實都是人為。”的事實,人類所要對抗的最終還是自己,祝福還沒進入高中的,在經過一番惡鬥後,能順利存活下來;從刀口下撿回一條命的,可以喘口氣但別太鬆懈,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著是非、存在著歷練,更存在著危機。
展開
user-img
4.5
|
2020/06/14
該怎麼形容這本書呢?我想要這麼描繪它:黑色幽默、驚悚喜劇,用恐怖片包裝起來的霸凌故事。

我非常喜歡書籍內容簡介裡的這段文字:挪用俗濫的恐怖片元素,操弄與嘲笑各種定律與規則,是致敬,是後設,是恐怖片的教戰講議,更是寫給恐怖片的情書。短短五十幾字,把這本書的精髓描述得傳神,尤其是「寫給恐怖片的情書」這句,有種病態的浪漫風情。

《尖叫連線》處處充滿了向經典恐怖片致敬的痕跡,除了貫穿全故事的〈七夜怪談〉,尚有〈13號星期五〉、〈鬼店〉和〈異形〉。即便我不看恐怖片,但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對這些片名多少還是有耳聞。

這部小說還有很濃厚的後設味道。後設這個詞,一直很讓人摸不著頭緒,究竟何謂後設?在此之前,我未曾弄清楚過。於網路搜尋了定義,加上閱讀了這個故事,發現似乎有一點點明瞭什麼是後設了。

作者運用了聖經七原罪的驕傲、憤怒、妒忌、貪食、貪婪,懶惰與不貞潔則不在其內。綜觀每段故事,仔細推敲,霸凌行為的成因,其實都有這些情緒因子從中作祟。在我看來,故事裡的鬼代表著復仇,異形代表著自私(犧牲別人成全自己),喪屍代表著貪欲,台北之心代表著謊言,「青春期的校園,是霸凌的天地,是人吃人的世界」,恐怖片無疑是演繹霸凌劇的最佳媒介。

作者把被霸凌者(受害人)、霸凌者(直接加害人)及袖手旁觀者(間接加害人)的內心世界詮釋得很有深度,造成霸凌一再持續不消停並越演越烈的元兇,往往都是人心的冷漠。「害怕傷害別人後,自己心裡有愧」,於是天真的以為,或根本就是自以為是的覺得成為受害者就能消除罪惡感,說穿了,這不也是一種自傲的展現,以掩飾自己的貪生怕死與懦弱膽小。然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客又何其好當?相較之下,明哲保身似乎容易多了,人生的矛盾總是如此地多。

故事最後的最後,不一定是結束,或許才正要開始進入核心,掀起另一波高潮。作者寫了兩種結局,兩種結局意味著有兩種選擇,也許它們皆代表了改變和希望,又或者有其他新的可能產生,但,任誰都無法做出正確率100%的預測,不過,我們寧可相信事情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展開
user-img
1.5
|
2020/06/14
前半部精彩萬分,從傳染病人吃人寫到校園霸凌一招套一招畫龍點睛,天才少女魏明蒂,水晶湖之吻,國青技安友誼萬萬歲。但後半部只能用狗尾續貂來形容(明明同一人寫的),將前面撐起的魄力徹底消滅,到底是刻意沒有結局的結局,還是作者也不知如何善了的結局(希望是前者)。打個比方,像看了一部很難集中注意力的電影。挪用類型卻又無類型的爽快感,反倒(試圖)文學了起來(但這很怪),身為陳栢青腦粉有點失望但仍抱持盼望,也是作為一個洛基恐怖秀觀眾的讀書心得。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6/12
劇透警告
本書選在這時機出版,很符合目前世人恐懼傳染病的時事。

一開章描述面對不知傳染方式途徑的疾病時戒慎恐懼、戰戰兢兢。指揮官謹慎精算還是讓女總統踏入危機.....之後觸發病毒方式很出乎意料。作者這段寫得非常傳神,我似乎都聽到了那觸動病毒瞬間的聲音......發作時整個人瞬間汽化也是相當驚悚震驚的一個開頭。

這一段寫得很精彩,說明了作者是能認真寫正經故事之後,接著劇情整個風格大變,加入各種調味品的菜餚,有傳染病、有各種網路語言、電影俗濫梗和漫畫般場景,發作後吃人又像《屍速列車》,總之一整個很無厘頭,有如《驚聲尖笑》般蒐羅各種熟知題材合而為一的致敬和諷刺,也像早年周星馳《無敵破壞王》或《海賊王》那種不合邏輯卻一本正經的搞笑風格。

其中有日本經典恐怖電影的角色--貞子、武雄,與大家熟悉的喪屍、大逃殺般人性考驗;以及B級恐怖電影一定有的特色----第一個死者一定是校園美女,她總是逃錯方向......等等吐槽梗。


故事場景是台灣的高校,校園是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熟悉的題材,包括競爭、霸凌、校園優等生等等;另外台灣政治與地理----龍山寺、行天宮、101,還寫到了台灣女總統、柯文哲和王世堅。當然不是明著寫他們,而是以他們講話語氣寫對白,是平時有關注台灣政治時事的讀者才懂的梗,頗有笑點和親切感。

綜合以上所述,本書應該是通俗好讀的討好型故事,但誠實的說,除了開場那段很以外,後面真是很難懂。說來科幻恐怖題材本來就是天馬行空,但本書是不正常到你會覺得不用太認真看待書中人物經歷與生死,反正等一下又會重來一遍。極可能書中人正處於夢中或片場拍片,或是掉進了時下網文流行的無限流裡?!場景設定很隨意但場面浩大,讀者得放大想像力。

這般把各種不相容元素攪拌在一起來講校園霸凌、人性自私和真心這種嚴肅話題,是很實驗性質的小說。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 山德森之年The Way of Kings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