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The Overall Defense Concept: An Asymmetric Approach to Taiwan’s Defense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總長級上將親自執筆,攸關臺灣安全防衛的務實鉅著!
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熟讀的一本書。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精粹49年戰略實務經驗
具體闡釋國外政軍高度推崇的不對稱作戰、擘劃臺灣整體防衛藍圖
你知道,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嗎?
你有準備好直視恐懼、面對危險嗎?
我們該如何「避免戰爭」、「嚇阻戰爭」、「打贏戰爭」
 
  ★ 務實面對始終存在的威脅,思索臺海戰爭的可能性。
  ★ 2022、2027、2032、2049年……戰爭什麼時候可能爆發?
  ★ 面對戰爭,我們的勝算又是什麼?
 
  身為臺灣人,面對險峻情勢,你有徹底了解、做好準備嗎?
 
  ▍臺灣與戰爭的距離,比你我想像的要近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震驚國際。戰火的煙硝吹向地球的另一端,各大媒體紛紛刊出「下一個會是臺灣嗎?」為題的報導,然而臺灣民眾處「驚」不變、見怪不怪,很快又投身日常。但臺灣的安全局勢,真的如此穩定嗎? 
 
  ▍第一本全面剖析臺灣國防的重要著作
  在種種受限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面對戰爭、共同守護未來?《臺灣的勝算》作者李喜明上將,為第26任參謀總長,在其任內依據「創新與不對稱作戰」概念,發展出臺灣的「整體防衛構想」,務實擘劃臺灣未來的國防藍圖。
 
  他透過長期觀察、解讀中共動向,深入解析其政治、軍事動態與發展邏輯,全面性掌握臺灣整體國防條件與國際關係現實,於書中深入淺出地說明臺海可能戰爭的成因和時機,以及兩岸軍力的落差與國際外援的可能性,並確實根據臺灣處境提出「整體防衛構想」,觀點宏大,關照細膩,涵蓋各個國防軍事作戰領域。
 
  ▍關心臺灣安全、未來發展,不可不讀
  國防問題攸關全民安全,不能單靠軍隊,需要提供全民正確的國防認知,才能認清現實環境、了解全盤局勢,並喚醒全民國防意識,建立正確觀念與防衛向心。
 
  在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國際情勢變換迅速的現在,《臺灣的勝算》無疑是一記警鐘,期待能讓更多人理解臺灣現況,並為未來可能的危機做最佳準備。
 
  [如何閱讀這本書]
  1. 關心臺灣國防安全的讀者:閱讀全書,能全面掌握臺灣國防概觀、建立正確國防思維。
  2. 關心國家安全、想知道臺灣是否會發生戰爭的讀者:重點閱讀1~6章,務實了解現況。
  3. 對臺灣國防軍事有初步認識,想更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從第5章開始閱讀,重點了解不對稱作戰內涵。
  4. 熟悉軍事與作戰概念,欲了解「整體防衛構想」的讀者:從第7章讀起,能掌握「整體防衛構想」全貌。
  5. 軍人與軍事相關領域的讀者:讀通全書,獲得作戰實務分析、了解整體國家安全概念,成為實務助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喜明 上將
 
  中華民國海軍二級上將。海軍官校66年班、海軍指揮參謀學院、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畢業。曾任參謀總長、國防部副部長、海軍司令,現任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諮詢委員、臺北政經學院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美國華府2049智庫客座資深研究員、政治大學社科院兼任教授。出身潛艦軍官,曾於1996年臺海危機時擔任海虎潛艦艦長,率艦出海執行作戰任務。於參謀總長任內提出「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目錄

自序 臺灣防衛的關鍵選擇

第一部 演變中的臺灣安全
第一章 我們與戰爭的距離

樂觀的臺灣
國際視野看臺海戰爭
為什麼中國尚未跨海進犯
中國的意圖、如何武統臺灣
決定臺海戰爭爆發的因素
什麼時候可能爆發戰爭

第二章 當中國成為東方不敗
上下同欲的強軍夢
由上而下的軍隊轉型
解放軍威脅臺灣的方式
解放軍的無形戰場
中共武力犯臺手段

第三章 躊躇在十字路口的國軍
由攻轉守的戰略思維
模糊的軍事戰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永遠不足的國防預算
誰來當兵:募兵制與少子化的衝擊
捨不得放手的傳統軍武
熱門的「國防自主」有什麼問題
軍購的美麗與哀愁

第四章 臺灣的美國情結
臺灣人為何相信美國會介入兩岸戰事
美國的意願
美國的能力
美國如何介入臺海衝突?可能的時機與方式
臺灣該如何看待美國支援?有什麼合理期待

第二部 臺灣國防的再省思
第五章 臺灣應有的國防思維

避免戰爭──讓戰爭沒有理由發生
嚇阻戰爭──讓敵人不敢發動戰爭
打贏戰爭──使敵人奪臺任務失敗
形塑正確的國防思維

第六章 臺灣國防的困境與解方
臺灣國防面臨哪些困境
何種戰略能解決國防困境
臺灣防衛的新希望:「整體防衛構想」

第三部 整體防衛構想的創新與不對稱思維
第七章 整體防衛構想的創新與不對稱思維

什麼是「整體防衛構想」
重新審視臺灣傳統的防衛戰略
臺灣的傳統建軍與作戰思維
「整體防衛構想」的建軍與作戰思維
「整體防衛構想」與國軍現行作戰思維的差異

第八章 戰力整建:如何打造整體防衛構想
戰力整建的全般性思考
戰力整建應該考量些什麼
高存活戰力
傳統戰力
不對稱戰力

第九章 作戰構想:如何執行整體防衛構想
戰力防護
濱海決勝
灘岸殲敵
縱深防禦

第十章 深層的嚇阻:建立國土防衛部隊
臺灣的後備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亟待建立新的全民防衛機制

第四部   臺灣國防安全的未來
第十一章 整體防衛構想的實踐與挑戰

我們該如何實踐「整體防衛構想」
為何有如此多的窒礙、挑戰

第十二章 邁向新的戰略典範
美中大國博弈下的臺灣安全
「整體防衛構想」對臺灣安全的重要
臺灣需要戰略典範轉移

附錄 「整體防衛構想」摘要列表
 

自序(節錄)
 
臺灣防衛的關鍵選擇
 
  二○○八年臺灣開始正式推動募兵制,我當時在軍中的職務是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依令規劃「精萃案」縮減國軍兵力規模,以配合募兵制的整體推動。
 
  當時我被賦予的任務是「兵力精簡、戰力不墜」,這是個相當艱難的工作,其中最棘手之處還不是兵力精簡、內部反彈的壓力,而是在兵力精簡之後如何能夠維持「戰力不墜」的疑慮。我並不想自欺欺人僅只交差了事,要能說服外界,首先得說服自己。面對這個根本問題,我不斷的自我辨證,企圖找出合理又能夠讓外界聽得下去的論述,曾經想使用「以品質代替數量」或「以火力代替兵力」等說辭來構建具有說服力的「兵力精簡、戰力不墜」目標,然而在當時國防預算並未大幅增加,國軍也未革新訓練制度的情況下,最終我也不敢使用這些說辭來強調「精萃案」的正當性。
 
  在竭盡心思仍不得解的情況下,所幸當時美軍已經在提倡「創新/不對稱」的作戰概念,因而啟發我運用此一嶄新概念來合理化募兵制兵力精簡後戰力不會下墜的論述。最後,「精萃案」完成具體規劃公布,我即以此論述與媒體溝通,總算完成這項專案任務。
 
  帶著這段歷練引發的思維辨證,我在爾後不同的軍職歷練過程中看到中國經濟飛躍成長、整體國力大幅提升,迅速帶動了解放軍的現代化,再看我們臺灣仍囿於有限的國防資源,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愈見懸殊,更加體會「創新/不對稱」是國軍要達成防衛任務的唯一之道。經過不斷的反覆思索,如何構建臺灣不對稱作戰能力的整體構想,就在腦海中逐漸成熟並具體化。
 
  二○一七年,我擔任參謀總長後開始推動「整體防衛構想」,並在推動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整體防衛構想」在政治及軍事上遇到的種種窒礙。由於此構想需推動的許多措施,徹底顛覆了過往傳統建軍備戰的思維及做法,而基於在軍中超過四十年的服務經驗,我對於臺灣最終會否採納「整體防衛構想」,其實內心從來就沒樂觀過,不過我深信,面對當前兩岸國防資源及軍事實力的巨大差距,以不對稱作戰為基底的「整體防衛構想」如果能夠實踐,會是臺灣在資源極端弱勢的情況下,能夠嚇阻中國發動武統戰爭,達成防衛目標的具體解決方案。當時我既已身為國軍最高軍階職務,在戰時必須肩負聯合作戰指揮官的任務,自然不應妄自菲薄,縱有再大困難也應勇往直前,戮力推動。
 
  「整體防衛構想」推出後,我竭盡所能多方宣導、協調、解說,期間碰到許許多多的困難,當然也得到無數的認同與支持,然而二年多的推動時間畢竟太短,短到連扎根奠基的工作都難有所成,所幸「整體防衛構想」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不論人們贊同與否,都已經在無心插柳之下,成了耳熟能詳的名詞。
 
  二○一九年七月我卸任退伍,當年年底出版的《國防報告書》對「整體防衛構想」仍然有所論述,不過自二○二○年開始,臺灣所有的官方文件就不再出現「整體防衛構想」這個名詞。於此同時,隨著中國的整體國力及解放軍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逐漸高漲,國外針對臺灣「整體防衛構想」的討論,相對地也愈來愈多。這種由外而內的影響,使得「整體防衛構想」在臺灣雖遭擱置,卻仍然話題不斷。其中最大的差異是,在國外不時有學者、專家為文呼籲臺灣採用「整體防衛構想」,以建立不對稱作戰能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在國內卻經常出現質疑甚至反對的聲音。我仔細觀察這些批評,發覺除了在本質觀念上的不以為然、根本否定以外,也有不少是出於對「整體防衛構想」內涵的誤解及扭曲所致,這些因素堅定了我撰寫本書的決心,希望能夠藉此具體說明「整體防衛構想」內容,同時也表達我個人對臺灣整體安全環境的評估,以及國人該建立的國防思維,提供關心國防安全的有識之士及普羅大眾閱讀、思考……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64878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4.8 x 21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為什麼中國尚未跨海進犯
 
中國統一臺灣的大業,不論在哪一個年代、對哪一位領導人來說,都是清晰、明確、肯定的神聖使命。然而在如此強烈的意圖之下,為何中共始終沒有採取行動呢?其原因大致可歸納如下:
 
(一)臺灣海峽的天塹深溝
 
跨海攻擊就得進行陸海空三棲作戰,這是所有作戰類型中最複雜,也最困難的軍事行動。過去,解放軍並無此類現代化的跨海攻擊能力;即便現在,解放軍各方面的能力都呈現大幅躍進,但要順利跨過臺灣海峽這道深溝壁壘,仍有諸多實務上的困難。
 
(二)中共內部不穩無暇顧及
 
早在毛澤東時代,中共不得不專注於派系鬥爭、內部穩定、西藏問題、大躍進、大饑荒、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因此無暇也沒有能力處理臺灣問題。
 
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成為領導人,中國甫經四人幫之亂,百廢待舉,鄧小平必須優先解決國內問題。他是一位有遠見的卓越領導人,鑑於當時中國落後,他大膽採取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並著重以科學和技術,推動中國的現代化,為後續治理奠立良好的基礎。
 
緊接著江澤民、胡錦濤兩位領導人,基本上都屬按部就班的個性,他們依循鄧小平「改革開放、韜光養晦」的政策,也因為如此,這段期間中國在經濟上的發展空前鼎盛。加上馬政府時代,兩岸在九二共識、擱置爭議的默契下,「和平統一」出現了曙光,「武力統一」僅是偶爾出現的制式口號,中共領導階層並未認真思考,更不可能執行。
 
但是自二○一二年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提出「中國夢」2以後,情況開始改變,統一臺灣成了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習近平對統一臺灣問題逐漸失去耐心。二○一九年二月,習近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對了解中共政權的人來說,這種重要文告,必定經過黨內仔細思考、反覆研討,並且字斟句酌的產品。因此這代表中共高層已經充分明瞭,不論未來如何發展,基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制度典章的迥異,兩岸不可能透過和平協議的方式達成統一,要統一就得用強迫的方式。在二○二一年七月一日於北京天安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發表講話指出:

會員評鑑

4
19人評分
|
1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23/10/08
以戰術角度看,「源頭打擊」會有幾些問題。

其一,「源頭打擊」通常會採短中程飛彈攻擊。若是國軍發射點遭受敵軍攻擊,就失去「源頭打擊」的攻擊能量。而即使國軍飛彈順利發射,在飛越台灣海峽期間,仍有不少時間空間被攔阻。即使飛彈順利到達福建等敵軍集結點,敵軍的地面防空系統也會進行攔截。「源頭打擊」戰術,有不小機率會失敗。

其二,先不論戰術成功與否,基於飛彈的造價與保存問題,數量是有所限制的。即使飛彈全數都毫無阻擋的擊中敵軍,但後續已無多餘飛彈可用,「源頭打擊」只能作為次要輔助戰術發展。

其三,即使國軍秘密研發出長程或彈道飛彈,企圖從源頭攻擊北京或三峽大壩,在一兩千公里以上的射程中,又要經過中國沿海敵軍作戰區,被攔截機率實在太高。北京的防空能力,美軍都無法輕易攻克,更行何況是國軍。三峽大壩的防空能力,即使國軍飛彈真的擊中三峽大壩,不見得能輕易破壞壩體。而若真的破壞大壩,造成長江下流大淹水(包含上海在內),死傷百萬的無辜平民,也會讓台灣在國際輿論上,被大力譴責與制裁。

以戰術角度看,「本土防衛」才是最終關鍵。中國要武統台灣,最終還是必須派兵越過台灣海峽,登陸台灣本島,這是必然結果。台灣防衛以「濱海、灘岸」是無法避免的必然結果,而一旦國軍在敵軍登陸戰中敗退,「城市戰、巷戰」就是最終的決戰點。當然,屆時雙方的短兵相接,死傷人數都會非常驚人。

唯有提升本土作戰能力,才能讓共軍有所顧忌,當敵軍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進行登陸作戰時,才能達到嚇阻戰爭的作用,才能有效保衛台灣。
展開
user-img
5
|
2023/04/10
很可惜,總長並未能透露更多他所知道的軍事機密,也只能單純地描述一些非軍事上的論點,奢望如此就能提升民心士氣,對此,我針對任何人都可以從網路上查看的資訊做補充:1. 台海戰役將會是戰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對共軍來說根本是不可能贏的戰爭,這就是為什麼總長或國防部等等總是提出決戰於灘頭的論點,但很多根本不懂的人老是以一般戰史論述著自己根本不懂得所謂戰略縱深:在二戰時,以美軍為首的盟軍要在仁川登陸,守軍僅3000人,美軍動用超過十倍軍力,也是打了一星期,而台灣現役守軍就20萬,在幾天內可動員到200萬,換言之共軍在第一波攻勢就得動用200萬兵力,同時戰爭開打一陣子後,台軍動員完成,共軍最終要增援到2000萬兵力,試問共軍有這種數量的兵力可以攻台?即使不懂戰爭,光從數字上來看,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共軍根本沒實力打得下台灣,除非台灣自己沒有守衛家園的戰意,這就是為什麼中共總是不斷地試圖讓台灣人感到害怕,而非大幅提升軍力至根本不可能的2000萬兵力。2.共軍導彈洗地,純粹只是一種宣傳戰,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重創台灣防禦實力:台灣島的地形特色就是山坡地特別多,平地很少,因此台灣很容易開鑿山洞,讓重要的軍事設施藏在山洞裡面,即使解放軍導彈再厲害,也沒辦法真正造成破壞。舉例來說,台灣國防部後方有個大直山,台灣北部防空指揮中心在台北市公館附近的山洞裡面,更多軍事裝備平常都藏在山洞裡面或是掩體裡面。花蓮佳山基地在山洞裡面就有戰機跑道,離開山洞就能起飛,因此佳山基地為台軍空軍主力就是這道理,其次共軍導彈數量也不可能實現摧毀大部分台軍重要設施與基地,因為依據美國最近公布的中國導彈部隊的配置資料來看,真正威脅台灣的短程導彈(1000公里)旅大概只有五個,由於發射車數量有限,1波只能發射190枚飛彈,總數只有540枚,即便台灣防空導彈(大小總共6000-7000枚)攔截率只有50%,中國導彈在一波攻擊,只能破壞 2-3個基地,3波攻擊頂多摧毀6-9個基地,即使不清楚台灣軍事基地與機場的數量,也應該可以猜到中國導彈實力根本沒辦法瓦解台灣的防禦能力。如果中國用中遠程導彈攻擊台灣,這樣將無法威脅到美日的軍事基地或船艦。又加上,台軍軍事武力基本上全部都是帶有輪子可以到處跑,共軍根本不可能靠導彈能夠摧毀台軍防空實力,即便雷達被全數摧毀,台軍仍可依賴美日所提供的即時軍事情報,進行部屬,防禦。3. 台灣空域其實不大,共軍在軍機數量上的優勢無法發揮,共軍基本上不可能取得空優:台灣空域大概只能容納200台軍機(包含敵我加總), 而台灣空軍擁有美軍現役主力F16 約140架,同時已經採購66架F-16C/D Block 70,預計2023年開始交機,加上其他軍機,總共550架飛機(2021年),因此台軍空軍在軍機上的數量並未屈居於劣勢。結論:台軍防空實力與戰機都能有效保存下,共軍導彈數量也只能摧毀少數台軍軍事基地下,共軍在無法取得空優之下,共軍根本不可能實施兩棲登陸戰,同時共軍根本沒有足夠兩棲登陸艦可以實施人海戰術,因此決戰於灘頭的戰略是絕對正確的,共軍根本毫無機會打得下台灣,除非台灣多數人只是貪生怕死之徒,只會想各種投降方法
展開
user-img
5
|
2022/11/08
不想看的,快點拿去二手書店賣,愛看又愛嫌
預算有限,不可能大陸軍備競賽,惟有錢花在刀口上,精準打擊,其餘大海軍、大陸軍思想,都多的
展開
user-img
5
|
2022/11/07
偶然從范琪斐節目聽到李喜明總長的專訪,激起我對這本書的好奇。
書非常厚,雖然進度緩慢,但隨著一章一章的推移,也讓我開始對國際局勢有所警惕。
是本讓人受益良多的好書。
展開
user-img
5
|
2022/11/07
這本書是李喜明總長為了在台灣順利推動【整體防衛構想】的嘔心瀝血之作,
內容從美中台戰略互動的分析,到國軍目前建軍的問題,至整體防衛構想的概念說明,最後提供其為台灣版整體防衛構想所擘劃的藍圖。
對於所有關心台灣防務的讀者、或是想了解台灣軍事防務的普羅大眾是一本非常棒的書,其鉅細靡遺地講解整體防衛構想概念,也讓民眾再閱讀完這本書時多了些警覺。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