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無聲的閃光:揭發美國最致命的政府掩蓋事件!首位報導廣島原爆真相的普立茲得獎記者 × 二十世紀美國新聞史上最偉大的祕密調查。

無聲的閃光:揭發美國最致命的政府掩蓋事件!首位報導廣島原爆真相的普立茲得獎記者 × 二十世紀美國新聞史上最偉大的祕密調查。

Fallout: The Hiroshima Cover-up and the Reporter Who Revealed It to the World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被噤聲的廣島原爆真相──
  「核災吹哨者」轟動全球的秘密調查,
  首位揭露美國政府欲掩蓋的原爆餘波的記者。
 
  ★《出版者周刊》&《浮華世界》年度選書
  ★《城鎮與鄉村》(Town & Country)年度選書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選書 &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100本書
  ★ 榮獲2021年美國指標性傳記寫作獎項「斯珀伯圖書獎」(Sperber prize)
 
  「一九四五年以來,讓世界免於核彈災難的,
  是對廣島浩劫的記憶。」 ──約翰.赫西 John Hersey
 
  ▍「無聲的閃光」粉碎了整座城市,剝奪了數十萬人的未來,也泯滅了人類的良知──
 
  1945年8月6日早晨,暱稱「小男孩」的原子彈劃破廣島的天空,粉碎了整座城市。這是第一枚實際用於戰爭的原子彈,也是當時戰爭史上使用過最大的炸彈。廣島自此成為一片焦土,成為一座怵目驚心、滿是殘骸與灰燼的廢墟;逾十萬名居民被大火吞噬、被建築物活埋重擊,在烈焰中灰飛煙滅。然而,多數美國人和其他國家,對於這項殘虐的新型武器毫不知情,對於其所可能造成的毀滅性後果也一無所知。
  
  美國政府先後於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促成了二戰的完結,卻也在同一時間開啟了廣島與長崎居民永難擺脫的夢魘。倖存者展開如煉獄般的「後原爆」之路,他們目睹了遠多於自己所能想像的死亡,並飽受原子彈輻射遺毒的侵擾,包含毛髮脫落、口耳鼻冒血、難以癒合的潰爛皮肉、持續高燒、作嘔、喪失食慾與不孕等後遺症。
 
  然而,美國政府在投下原子彈後,開始了一連串秘密宣傳和信息鎮壓運動,並成功隱匿了原子彈長期且致命的輻射危害,他們稱該武器為「威力較大的火砲武器」且「絕無放射性破壞物質」,並形容原子彈「拯救了更多的性命」。經戰爭部審查的媒體報導,向全世界淡化了原爆災後的現實……直到一年後,《紐約客》記者約翰.赫西,以一篇偉大的獨家報導敲響關鍵的警鐘。
 
  ▍新聞史上最危險且震撼的調查──無所畏懼的逆風報導,揭露政府不願承認的真相!
 
  在廣島原爆後一年的1946年8月,《紐約客》刊出普立茲獎得主約翰・赫西親赴廣島秘密調查的報導,一舉踢爆美國當局淡化原爆傷亡、掩蓋輻射傷害的政治操作,至今仍是美國新聞史上最震撼人心的調查報導。該獨家報導立即引起全球轟動,激起全球對核武威脅最深層的恐懼與擔憂,並確實在防止核戰再度爆發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赫西的報導是第一個真正有效且受到國際關注的針對核武的警告,說明了核武對文明所將構成的存亡威脅;此後,它激勵了一代代的社運者與領導人努力避免核戰爆發,我們明瞭了原子浩劫的恐怖,因為赫西向我們展現了它的景象。自報導刊出以後,再也沒有領導人或政黨能在完全不了解核武攻擊的可怕後果的情況下,威脅採取核武行動,也就是說,該行動要不是出於故意的無知,就是虛無主義的殘暴。
 
  ▍在戰爭被壓縮成冰冷的傷亡數字之後,請記住每一個數字,都有自己的名字──
 
  知名記者萊斯莉.布魯姆精彩地重溯赫西當年的不畏多方施壓的逆風旅程,他以懾人的筆法忠實呈現六名倖存者的故事,一舉扭轉當時的主流輿論,更影響戰後列強的核武政策。赫西以精煉且冷靜的文字,仔細描述「被爆者」在城市降下死亡時的記憶與後續的創傷,他將原子戰爭的面目與有血有肉的真實臉孔相連,那些臉孔屬於一位撫養三個子女的辛苦寡婦、一位年輕職員、兩位醫師、一位神父和一位牧師,那些臉孔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每一個人。
 
  「倘若戰事再起,這便是你和其他數百萬平民百姓可能面臨的遭遇。」這篇偉大的報導打破了冰冷的傷亡統計數字,提醒世人廣島的悲劇真實可及,並持續讓人們在廣島人民身上看見自己。愛因斯坦亦針對報導表示:「赫西先生真實描繪了原子彈對人類造成的駭人影響……文中描繪的景象攸關人類的未來,必定會令所有富責任感的人們深感憂慮。」
 
專文推薦
 
  盛浩偉 作家
 
 【震撼推薦】
 
  宇文正 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李明璁 社會學家/作家
  何榮幸 《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吳曉樂 作家
  房慧真 作家
  陳又津 作家
  張子午 《報導者》主編
  黃崇凱 小說家
 
國際讚譽
 
  「扣人心弦的歷史。研究深入且講述精闢的重要故事。」──美國新聞界「三巨頭」之一、CBS新聞主播 丹.拉瑟(Dan Rather)
 
  「作者精準掌握核彈議題,撰寫赫西如何產出被廣泛認為是二十世紀美國新聞界最偉大作品的戲劇性故事,令人信服。」──揭露水門事件之《華盛頓郵報》記者 卡爾.伯恩斯坦 (Carl Bernstein)
 
  「布魯姆精采地講述了赫西如何創作出如史詩般的報導,對人們看待原子戰爭的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是一個重要的提醒,提醒我們曾經從赫西的報導中汲取了何種教訓。」──前美國國防部長 威廉.佩里(William J. Perry)
 
  「在毀滅世界的核武似乎幾乎被遺忘之時,布魯姆雄辯地重現赫西於一九四六年令人震驚的報導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再次想起了巨大的人類災難。」──普立茲獎得主 理查德.羅德斯(Richard Rhodes)
 
  「布魯姆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研究人員和美麗的作家,她的敘述毫不費力,而這種技巧掩蓋了這類創作所需的技能和辛勤的勞動……儘管本書討論了嚴肅的議題,讀起來還是很令人愉快,這都有賴於作者完美無瑕的每一個段落,她清晰的敘事結構、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見解。」──《紐約時報》特約撰稿人 威廉.朗格維舍(William Langewiesche)
 
  「在記錄赫西如何實現歷史上最偉大的新聞成就之一時,布魯姆自己也完成了一項偉大的壯舉。本書是快節奏且深度報導的啟示。」──美國知名作家與評論者 蓋伊.特立斯(Gay Talese)
 
  「引人入勝……事實證明,記者們所面臨的問題無論在過去或現在──例如放慢速度、講述大故事、講述能引起人們共鳴的悲劇故事──都一樣困難。了解赫西如何破解密碼,對於我們在後疫情時代前進很有幫助。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編輯與出版人 凱爾.波普(Kyle Pope)
 
  「扣人心弦……布魯姆精心研究了政府如何竭盡全力地阻止公民傳播真相,在現下這樣令人擔憂的時刻,這正是每個人都應該閱讀的內容。」──《華盛頓郵報》
 
  「在廣島和長崎遭到轟炸後的幾個月裡,美國人幾乎沒有被告知對倖存者造成了何種破壞性影響。布魯姆描述了赫西如何在《紐約客》中揭露真相,並對核戰永遠存在的危險性提出警告。」──《紐約時報書評》
 
  「這部引人入勝、細緻入微的編年史,揭示了如何打破『危險麻木』的統計數據,並向權力說真話。」──《出版者周刊》星級評論
 
  「布魯姆揭示了美國新聞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篇報導背後的迷人故事,有關赫西於一九四六年針對廣島原子彈的研究報導。一部挖掘歷史的深度作品。」──《柯克斯書評》星級評論
  
  「最佳的新聞工作!這部緊湊的作品講述了赫西的故事──他競相收集消息來源,絕對保密地寫作,然後發表了深具同情心、令人難以置信且痛苦的報導。」──《彭博商業週刊》
 
  「引人入勝……布魯姆巧妙地將那些被當權者刪除、忽視、扭曲和審查(有關向日本平民投擲原子彈)的內容拼湊起來。她的調查範圍很廣,包括採訪讓她能夠接觸到迄今為止未發表的手稿,以及對多語種檔案和耶魯大學拜內克圖書館的赫西論文的研究。不僅具歷史意義,對於當代的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強烈推薦。」──美國圖書館協會
 
  「為政府編造故事以證明其所採取行動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見解,也為無畏地報導廣島真實發生的事情提供了深刻的見解。」──《基督科學箴言報》
 
  「當美國戰機在廣島投下原子彈時,多數美國人皆全心全意地支持該次襲擊,然而,在戰地記者赫西揭露廣島倖存者駭人聽聞的故事後,他們的認可就瓦解了。儘管公眾已看過臭名昭著的蘑菇雲圖像,卻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廣島居民所遭受的損失。」──《經濟學人》
 
  「對掩蓋事件的描述,包括美國否認炸彈的放射性後果以及赫西用來躲避審查的特洛伊木馬策略,既令人著迷又令人不安。」──《雪梨晨鋒報》
 
  「構思精巧、研究無懈可擊的作品……《無聲的閃光》應該被放在書架上的赫西的《廣島》旁邊,作為自由報導真相的勇氣的證明,無論誰試圖壓制他們的使命。」──《紐約書刊》
 
  「非常精彩……這本書有力地展示了一個勇敢的美國記者,如何揭開二十世紀最致命的掩蓋事件──原子彈的真實影響。」──《原子科學家公報》
 
  「引人入勝。經過艱苦的研究,以準確無誤的眼光看待戰後社會栩栩如生的生動細節,並讓世界了解核輻射真正恐怖的風險。」──《書單》
 
  「在美國和俄羅斯正在放棄限制核武,並開始新的核軍備競賽的協議的現下尤為重要。這是一個提醒,不要忽視核戰可能帶來的痛苦和徹底的破壞。」──《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
 
  「布魯姆的作品和赫西的作品一樣,證明了優秀新聞的力量。她出色地再現了他作為終極吹哨人的脆弱地位,以及他驚天動地的報導。」──報書人書評網站(Bookreporter.com)
 
  「巧妙地重建了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掩蓋事件之一的隱藏歷史……驚心動魄的敘述。」──《城鎮與鄉村》(Town & Countr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萊斯莉.布魯姆Lesley M. M. Blume 
 
  屢獲殊榮的新聞記者、傳記作家,同時也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作家。
 
  在跟隨著擔任新聞工作者的父親的足跡進入新聞編輯室後,開始了其新聞媒體生涯,作品見於《浮華世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巴黎評論》等眾多刊物中。
 
  曾任美國廣播公司新聞晚間廣播的直播記者和研究員,報導過歷史性總統選舉、911襲擊、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及無數主題與事件。 
 
譯者簡介
 
李珮華
 
  曾任職書店店員、編輯、版權,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我們好好的》、《黎明》、《沒朋友,只有山:馬努斯島獄中札記》、《作家們都喝什麼酒》、《臺北歷史地圖散步》(英文版,合譯)。譯文賜教:leelois@gmail.com。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
 
序言
第一章 照片並非故事全貌
第二章 全球獨家
第三章 麥克阿瑟的封閉王國
第四章 六位倖存者
第五章 廣島紀事
第六章 引爆
第七章 餘波
結語
 
誌謝
詞彙對照表
參考資料
 

推薦序
 
思索廣島原爆的艱難
盛浩偉(作家)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暴行,你會想到什麼?在臺灣,大多數人第一直覺浮現的答案,應該會是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或南京大屠殺。確實,這兩件都是明確且駭人的戰爭罪行,後者至多有三十萬名,而前者則有將近六百萬名手無寸鐵、包含老弱婦孺在內的平民被系統性地殺害。然而,還有一個事件,其中也有上萬名平民死亡,但我們卻不會直覺將之貼上「暴行」的標籤──那就是美國在廣島與長崎投下的兩枚原子彈。
  
  兩次原子彈爆炸之下,當場死亡的平民,總和估計約有三十多萬名,另外,如果再加上受到嚴重燒灼傷、不治而亡,或是暴露於大劑量輻射、接觸到輻射塵而致病、致癌,餘生飽受折磨而亡的人數,則總和可能達到五十萬名。以臺灣為例具體想像,那大概就是整個板橋區,或是整個苗栗縣、嘉義縣或南投縣的所有人口,全都消失殆盡的意思。
  
  單純以死亡人數之規模,還有後續對環境的種種影響來看,兩次原爆的嚴重與殘酷程度,並沒有比其他戰爭罪行好到哪裡去。然而如果逕自將之認定為「暴行」,或許也多少會激起我們心中的不安。畢竟,正是兩枚原子彈直接促使日本投降,也因此它彷彿帶有一種正義的色彩,是一種制裁的力量。要是它被認定為暴行,好像就失去了正當性,也會像是在幫日本的侵略戰爭、軍國主義進行辯護一樣。於是,我們很可能會傾向於認為:這是大日本帝國所應得,縱使原爆很殘酷,但也是一種必要之惡。
  
  但問題就在這裡了:我們真的明白,這有多「惡」嗎?如果不明白這份惡的實際面貌,那麼該如何討論這有多「必要」?作為一種懲罰,這程度是合宜,或是過份?至此,單純的概念式空談已經無法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深入理解具體的情況。
 
  本書《無聲的閃光》所講述的,就是在二戰結束的時空當下,一個讓世人理解具體情況的吹哨者的故事。那時美國人民對於實際情況的瞭解,比今日的我們還要少,只知道政府憑靠著一種強力新型武器結束了戰爭。但是這個武器造成了多少死亡?現場的情況如何?一切消息都被政府嚴格控管乃至封鎖。由於戰爭已經持續多年,各地戰事消息已經令人疲乏,再加上對日本的憤恨深植人心,以及政府的公關宣傳,所以當時主流輿論大多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而未對真實情況加以探求。
  
  在這樣的氛圍底下,唯有一位得過普立茲獎的記者約翰・赫西(John Hersey),他秉持著記者對真相的追求,進行了深入調查,並且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寫成長篇報導,勾勒了六位平民對原爆的實際見聞與生命交集。這篇刊登在《紐約客》上的〈廣島〉(Hiroshima;日後也印行成單行本),如今已在二十世紀美國最重要的新聞報導的行列當中,它也為我們先前那個「必要之惡」的問題,提供了具體而詳實的參照。並且,是從這篇報導開始,人們才開始正視核武所可能造成的種種威脅。迄今許多討論、思考,可以說都是源自於它。
 
  《無聲的閃光》帶領讀者俯瞰這篇了不起的報導如何誕生,也讓讀者體會到其中的複雜、張力與多個面向。書中詳盡地呈現了促成這篇報導的所有推手,當然包括主角約翰・赫西、《紐約客》的編輯主事者們,此外也有受訪者們,以及取材路上的助力與阻力,跌宕精彩。而更令人瞠目的,則是報導刊出之後的迴響。
  
  一方面,赫西的報導將原先科學的、冷冰冰的統計數字還原回真實的經驗與見聞,讓讀者體會到原爆的恐怖,並激起了原先沉睡的良心;但另一方面,二戰一結束,冷戰隨即準備拉開序幕,赫西的報導,無疑威脅到政府、軍方、研發原子彈的科學家的信譽與正當性,或甚至被敵對陣營的蘇聯視為展示武力的宣傳。本書赤裸裸呈現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論辯、角力、公關戰,也能讓讀者在閱讀之際反思自身習以為常的各種想法、立場,其是否受到操控?背後究竟有沒有真相能夠支持?
 
  思索原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都太習慣明辨善惡的二元對立思考,也經常以為可以把加害者跟被害者簡單地區分開來。但是原爆議題往往會讓人發現,必要之惡的正義與不義,兩者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遠;而加害者也很可能同時是被害者,反之亦然。困難之處就在於,我們必須先提起勇氣直視原爆造成的滿目瘡痍與大量死傷,並在這樣的沉痛之中,不輕易地將受難與罪行兩相抵銷,並持續思索倫理的界線,以及什麼才是最適恰的行為與選擇。過度而不當的懲罰未必能夠實現正義,反而可能在日後成為催生極端分子的溫床。
  
  很可惜的是,在臺灣書市很難找到約翰・赫西《廣島》的譯本,而近期最能讓讀者接觸原爆主題的書,也僅有井伏鱒二的《黑雨》而已。但也因此,《無聲的閃光》之出版更顯珍貴。透過這本書,讀者能夠接觸到原爆議題的深刻,此外,也能夠看見新聞工作者努力不懈、追求真相的熱血,體會到真相的重量。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380837
  • 叢書系列:trend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4.5 x 21 x 1.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4.5
11人評分
|
10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2/08/15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胖子》分別從天而降落到廣島和長崎,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多數的人都沉浸在戰爭結束的歡欣解脫或是戰勝的喜悅振奮裡,畢竟這場戰爭已經帶來太多傷害和失去,而人們要在好一段時間後,才能發現《小男孩》和《胖子》已經給近代戰爭帶來完全不同以往的全新定義了。【無聲的閃光】敘述了在投下兩顆原子彈後美國政府單位刻意淡化了原子彈帶來的實際傷亡及後續因輻射帶來的更多死亡及各種讓人生不如死的後遺症,並運用了各種手段,讓真相無法在報章媒體中如實呈現,記者約翰.赫西在嚴苛環境下成功前後當地並採訪在原爆中倖存的受訪者,最後終於在原子彈投下後,在紐約客雜誌發表了名為廣島的文章,讓世人知道原子彈帶來的毀滅性影響。

書中描述美國政府運用了各種手段去淡化、掩飾原子彈帶來的巨大毀壞和傷害,甚至安排記者團參訪當地、審核報導內容,掌控了資訊的流通;直到在約翰.赫西披露原爆後當地的真實景像,仍然有不同的團隊在試圖引導。
比起過去,如今人們要獲取資訊的方式和速度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然而資訊的正確和傳遞似和過去一樣,因為各種利益和考量,仍然有不同的力量在操控著方向。
歷史事件在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看法和結論,後人只能從現存的各種資料中去了解事件發展的經過和結果,從而反思並引以為鏡。【無聲的閃光】這樣的報導類文學讀來本就不輕鬆,因為事實的真相若沒有經過修飾,往往並不美好,也和我們即有的認知可能有差距;然而正是如此,不同的資訊提供更多的思維,能夠帶來新的反思或改變。
展開
user-img
4.0
|
2022/08/15
人類總是怕自己做太多壞事會死後下地獄,何必怕?人類自己就能創造地獄,而且還自以為是神所做的善舉。或者,能像神一樣,隻手遮天。
『Little Boy』小男孩這代號聽起來多麼天真無害,甚至有點萌,但這顆首枚美國投放到廣島的原子彈卻輕鬆帶走了至少20萬條生命,毀了無數的家庭。而這一切真相本該無人知曉或是被美化成一個偉大能拯救世界和平的舉動。但因為書中主角-普立茲獎得主約翰・赫西John Hersey不畏艱難的精神及保有第四權的良知才能突破重重阻礙讓世人看清真相。本書不是單純描寫赫西揭發真相的過程,同時也探討了政府對人民公布的資訊是否正確,操控輿論的手段等議題。
閱讀此書的讀者要有心理準備,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次愉快的閱讀經驗,過程中感覺非常沉重,揮之不去的窒息感讓我好幾次中斷閱讀。「痛苦」、「灰暗」、「劇痛」、「悲慘」、「謊言」、「頹廢」、「荒蕪」、「傲慢」….無數個負面的形容詞在腦中浮現,只要一想到這是真實的事件而且難保未來不會再發生,就頭皮發麻,上次給我同樣感覺的是孔枝泳的<熔爐>。
閱讀期間,恰逢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惹得隔壁那個整
天嚷嚷『一點都不能少』動不動就乳滑的口國不開心,對我們發動軍演。於是網路上出現各種聲浪,希望挑起戰爭的好戰份子也不少,真希望那些人能看看這本書。戰爭真的不是動動口那麼輕鬆,所謂的勝敗也從來沒有真正的贏家,付出慘痛代價的是全人類也不會是戰敗國而已。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8/14
我們常說人類總是善忘歷史的教訓,一次又一次迎面衝擊似曾相識的再發生。當廣島原爆漸漸成為只是歷史記事,偶而還會從新聞報導中傳來,似乎仍有國家毫不忌憚的發展核武的今日。記者萊斯莉.布魯姆「追本溯源」約翰・ 赫西當年讓真相曝光的屢遭橫逆,讓讀者在看見龐大國家機器運作之餘,跟隨著真相之眼與六位倖存者痛心的走過一趟原爆傷痛復原路,也再次提醒所有人,這樣的曾經,不應該不可以也不能再一次。
展開
user-img
4.0
|
2022/08/14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六日早上,美國政府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這枚原子彈被稱為「小男孩」,這名字乍聽之下可愛,但卻帶來驚人的破壞力。成千上萬的人在一瞬間死去,即使僥倖活下來,也飽受輻射帶來的痛苦折磨,接下來的日子裡,陸續有人民死去。過沒幾天,美國政府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致命性新式武器,日本終於投降,戰爭終於結束。

由於這是非常新的武器,就連美國政府恐怕也不確定會帶來多大的危害以及後遺症,戰後他們封鎖消息,不讓國民知道廣島與長崎真實的狀況,記者想採訪也必須提出申請,就算留下紀錄,也不一定能順利將所見所聞傳達給美國人民。本書敘述了記者約翰.赫西親赴廣島採訪幾位倖存者,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於將真相傳遞出來的過程。為了刊出赫西這篇報導,出版社承受許多壓力,也很擔心會受到政府的壓力,畢竟當時政府並不希望人們知道廣島的真相。為了這篇報導,甚至假裝正在製作另一份假刊物,不畏壓力只為傳達真相的一切使人敬佩。報導果然引起軒然大波,也讓人們正視核武器帶來的巨大影響。

讀到赫西前往廣島訪問倖存者的過程,忍不住想起多年前曾稍微看過《廣島末班列車:一九四五原爆生還者的真實故事》,但由於內容太沉重,可能看了兩三章就宣告放棄,沒辦法繼續讀完。本書也分好幾次才能讀完,不只是讀到原爆之後的痛苦,以及在報導問世後,一連串的問題,都讓人倍感沉重。如書中所說,投下原子彈使得戰爭終於結束,雖然慶幸戰爭結束,但廣島與長崎的民眾卻飽受原子彈帶來的痛苦煎熬。不過若是去問曾遭受日軍暴虐對待的美軍戰俘或是同盟國陣營的人,或許他們也會覺得此舉是結束戰爭必要手段。結束戰爭得以拯救更多人。無法否認在戰爭中有許多的暴行,以及大屠殺帶來的傷亡,但不管是哪個陣營,受害的許多人都是無辜的百姓。

儘管知道在以戰爭結束的前提下,投下原子彈是一種手段,以這樣的傷亡阻止更多的傷亡,但還是覺得人命真不該這樣比較。每一個傷亡數字都是一個真實的生命。不同立場的人所持的意見,也很難說絕對的對錯。唯一確定的是,希望不要再發生戰爭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8/12
1946年,約翰・赫西發表的〈廣島〉,讓世界各地民眾見識到了原子彈其威力對廣島造成的重大傷害。從他的實地訪查及訪談者的口述內容裡得知,當下人們的害怕恐懼,面目全非、斷垣殘壁的家園,親人生離死別的傷痛,暴露於大劑量輻射致命的危害及感染後的致癌,餘生繼續飽受的折磨……,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讀者感同身受之餘,不免質疑美國政府到底做了什麼?批判的聲浪翻湧而至,餘波盪漾。

作者-萊斯莉.布魯姆(Lesley M.M.Blume)在《無聲的閃光》裡,整理了當年約翰・赫西冒著生命危險飛到廣島採訪,並決定發表〈廣島〉,而《紐約客》雜誌編輯更是不怕得罪高層的軍方、政府,頂住壓力,毅然決然發行。沒想到〈廣島〉發刊後的迴響、影響力超乎預期,這無疑間接批判了政府、軍方及研發原子彈的科學家們,政府的公信力與正當性受到質疑,甚至威脅到美蘇冷戰、國家安全……。但不可否認,這篇報導呈現了原爆受害者的記憶,也讓世界各國政府省思發展核子武器的必要和謹慎,遏止了發展核武軍備競賽,避免了人類下一場浩劫,貢獻不可不謂不大。

《無聲的閃光》帶領讀者回顧了1946年約翰・赫西這篇了不起的報導〈廣島〉是如何誕生的,也讓人體會一則新聞,從報導、創作到發表其中過程的艱辛與複雜,如此爭議性的文章得面臨多大的壓力和挑戰。書中詳盡地介紹了促成這篇報導的所有幕後功臣,除了主角-約翰・赫西、《紐約客》的編輯們,還有受訪者等等。原來進入到滿目瘡痍的廣島、長崎採訪是全程被嚴密監控的,連新聞發布都受到軍方掌控,訪問、取材是如此不易,當〈廣島〉發行後,更是受到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論辯舌戰。也讓讀者在閱讀過程,反思我們所熟知的新聞,真的就是事實的真相嗎?人類為何會發明毀滅自己的武器呢?原子彈、核子武器究竟是一層保障,還是必要之惡?怎樣才是對人最好的福祉呢?無論你的論點如何,本書都能觸發讀者心裡底層的感動與省思。

約翰・赫西的堅持與勇氣,秉持著新聞記者的良知,吹哨者對真相的追求,進行了深入調查,並讓讀者正視原子彈、核子武器對人類帶來的種種威脅與無法挽救的傷害。我們不能再容忍戰爭對人民迫害這種事情的發生,但如果不能有所作為,它仍然還會繼續。僅只是最平凡的工作,但它依然能做到自我實現,只要將格局放大,那怕只是記者的一篇報導,亦能對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無聲的閃光》讓讀者見識了一位記者的報導的影響,給了世界一記警鐘及希望的象徵,任何人都不該對人類的苦痛麻木與漠視。這絕對是值得一看再看,並深刻反思的報導文學佳作,推薦給各位讀者同好。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