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我們不完美

我們不完美

The Imperfectionist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2010年十大好書
  *經濟學人雜誌年度好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小說類2010年度十大好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嚴選2010年百大好書
  *2010博客來外文館文學新銳年度之最
  *2010年NPR年度好書
  *華盛頓郵報2010年度好書
  *紐約客雜誌2010年度好書
  *《VOGUE》雜誌評選為2010年夏天必讀的10本書
  *英國觀察家日報2010夏天最佳選書
  *已於全世界7個國家發行,陸續將於共計13個國家發行
  *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地好評如潮

  卡爾維諾的《看不見城市》裡,馬可波羅擔任了忽必列的眼睛與耳朵,把他所見的世界描繪給忽必列聽。而新聞工作者不就像馬可波羅嗎?為足不出戶的世人,描繪出普天之下的萬事萬物。

  報紙的頭條新聞決定了報社的一切,但是對撰稿的記者、編輯來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才是真正的頭條新聞。

  《我們不完美》為紐約時報2010年百大好書,同年入選的作品還包括的《自由》、千禧年三部曲《直搗蜂窩的女孩》、改編電影暢銷小說《真愛挑日子》、《大宅》、《雅各的千秋之年》等書。故事發生在壯麗的羅馬,內容聚焦於幾位角色的混亂人生。他們同是一家國際英文報社的員工,有記者、編輯和撰稿人,個個試圖要讓報社和自己免於經濟上的苦惱。自從謎樣的百萬富翁創刊人創辦了這份報紙,轉眼五十年的歲月過去了,而今,在擺放著沾滿汙漬的地毯和老舊家具的辦公室內,員工間上演的劇碼似乎比每日的頭條要來的重要。蠻橫的總編凱斯琳,因為先生的背叛受到強烈的折磨;懶惰專斷的撰稿人亞瑟,因為一場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而有所轉變;財務部員工艾比,發現她的工作和感情生活出乎預料地糾纏在一起;另一個住在巴黎的年輕自由撰稿人,被自我中心的戰場特派記者玩弄於掌心;愛狗成痴的發行人,比起他那於存續邊緣掙扎的報紙,更關心他養的長耳獵犬。

  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的戰爭頻仍、氣候災難不斷、賓拉登還在逃匿,這家報社不愁新聞來源。但是對於報社內部的員工來說,最重要的頭版頭條新聞,還是他們各自的私生活。就在印刷技術即將讓位給網路的年代,這一群不完美的人跌跌撞撞地前行,邁向不確切的未來的同時,這家報紙多采多姿的歷史也逐漸揭露,故事內容也將邁向高潮……

  誠如《衛報》給予這本書的評論:「待過報社的人都會知道這本小說的故事有多寫實。」這是一本以媒體圈為出發點的小說故事,關於作者,之前確實就是記者。作為一個報業裡的職場人,他能將之中荒唐與幽默的諷刺妥切地表答出來,讓無論任何背景的讀者都會心一笑。這本書串聯了11個角色,作者用其尖銳的筆鋒,於各章描寫單獨的角色。每個章節都能獨立成精采的短篇故事,合在一起則成一部精采的小說。

作者簡介

湯姆.瑞克曼 Tom Rachman

  前美聯社駐羅馬特派員,《國際先鋒論壇報》巴黎辦公室編輯。目前為專職的文字創作者。

  他於1974年出生於倫敦,在加拿大溫哥華長大。大學時在多倫多大學念電影,後來又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拿到新聞碩士學位。自1998年起在紐約的美聯社負責海外新聞編輯,期間曾經到印度、斯里蘭卡、日本、南韓、土耳其和埃及等地採訪。2006年起開始提筆寫小說。

譯者簡介

張思婷

  台大外文系學士,目前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班,並於師大英語中心開授筆譯能力培訓課程。熱愛翻譯。

 

推薦序1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平凡人 文/夏珍,時報周刊社長

  記者,追逐的是別人的故事,在他人的悲歡離合中,品嘗人生。是別人的世界太精采或太荒誕,以致於張眼看不到自己的生活已經無可避免地捲入全球新聞風暴之中?曾經呼風喚雨的記者奮力追逐旁人輝煌起落的同時,其實,一字一句刻畫的是對紙媒黃金歲月的濃濃情意,和報社終究走入歷史的深深哀傷。

  《我們不完美》是虛擬的小說,也是真實的人生。誠如《紐約時報》的評論:這是給報業一封書寫不盡的情書,也是墓誌銘。

  二○○八年夏天,雷曼兄弟引爆的全球金融海嘯以來,一年之內全美有一百零五家報社倒閉,裁員上萬人,廿五家報紙有廿三家閱讀閱下滑百分之七到廿;即使出刊歷史上百年的《基督教箴言報》、《西雅圖郵報》都停止紙本印行,改為網路發行。英國有百分之七十的地方型報紙吹響熄燈號,八十多家報紙裁員瘦身……在這個紙媒衰世、網媒盛世的年代裡,猶身處這行的每一個人,都無可倖免地在海嘯中浮沈,而且,身不由己。

  故事從巴黎公寓裡,孤獨甚至乖僻的老特派員開始,他如此用力地執守老派的報導,拒絕以電子檔傳送文稿,當他費盡力氣想從任職於外交部的兒子處挖新聞,卻發現兒子不過只是個工讀生,年逾七十,他終於接受退休養老是他唯一的選擇。

  風暴的核心卻在羅馬的一家老牌英文報紙。拒絕採用老特派員文稿的總編輯,飽受失婚的折磨,想與前男友重燃舊情卻發覺男人早已不愛她;即將步入前中年期的財經記者,完全不符成本地撿回一個流浪漢兼小偷,填補她感情生活的空虛;計較經營成本的財務長,面對她親手開除的屬下,意亂情迷卻換來一場羞辱;備受輕視的訃聞編輯,卻在女兒死後發憤圖強,以精彩報導完成甜蜜的復仇。

  老報館裡十一個人生,徐徐開展,他們面對的世界是打不完的伊拉克戰爭、全球暖化下的氣候災難、莫名其妙的校園槍擊案等等數不盡的頭條新聞。轉過身,卻不能不面對自己說不出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生活。

  在這麼多瑣碎平凡生活背後的舞台,則是報業家族由盛而衰終而凋零,億萬富翁到老拋下妻小,遠赴羅馬辦報,只為一圓老友夫妻的夢想,也圓了他自年輕開始就沒放下過的愛戀。他的兒子不懂,第三代的孫子更無意了解父祖沒頭沒腦為什麼辦了這份報紙?當愛戀已成往事,曾經容納全世界的老報館,一夕之間,只剩下滿地垃圾。

  他們,多麼像我廿多年記者生涯中,曾經錯身而過的同事、老闆,還有,我自己。

  我所屬的報館,就像同受其難的全球同業,就在這一年,先是宣告裁員,旋即移轉經營權。災難,其實早在十年前就一點一滴漸次發生。數不清的同事和同業,在愈見緊縮的壓力下,主動或被迫地轉換跑道,我們就在風暴核心,但是,我們的人生無一是新聞,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平凡人。

  《我們不完美》的作者湯姆.瑞克曼曾經是記者,現在則是專職的文字創作者,他或許不完美,卻是幸運的,在他十年不到的新聞生涯中,曾遠赴印度、斯里蘭卡、日本、南韓、土耳其、埃及等地採訪,轉換跑道後,這本小說讓他賺進千萬台幣權利金,大明星布萊德彼特的製作公司也買下版權,準備拍成電影。

  《我們不完美》是虛擬的故事,也是真實的人生。而當我掩卷之際,沒有嘆息,只是迷惘:我自己、以及無數仍死守這個艱困戰場的同業們的人生,何時該轉彎?

推薦序2

一份英文報紙的非正常死亡 文/譚光磊

  故事的背景是一家位於羅馬的英文報紙,「苦主」則是報社成員。在這網路崛起的後現代,傳統報業面對了前所未有的嚴苛考驗。過去呼風喚雨的撰稿人,如今不僅要和二十四小時的電視新聞頻道競爭,還得應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新聞部落格。「今天截稿、明日出刊」已成了過時的落伍制度,而網路上隨手可得的免費內容,更把平面媒體打得抬不起頭。

  可是相較於大環境的每下愈況、報紙文字的前途堪慮,小說裡的「我們不完美」更關切自己的日常生活。拉克曼用謔而不虐的辛辣筆法,把報社裡上至總編下至訃聞作者的喜怒哀樂,全都毫不留情地呈現出來:

  年邁的巴黎特派員江郎才盡,面對妻離子散,連房租都要交不出來的窘境,想透過在外交部工作的兒子挖新聞,到頭來發現兒子只是工讀生。

  即將步入四十的商業線女記者恐懼寂寞,因為公寓遭竊認識遊手好閒的鄰居男子,心甘情願供他養他,怎料他就是當初闖空門的主謀。

  以挑剔聞名的校對組長多年來崇拜自己的大學室友,覺得他比自己才華洋溢無數倍早該出人頭地,沒想到只是一場自我投射的虛妄。

  發現丈夫外遇的總編輯巧遇婚姻美滿的前任男友,想要重燃舊情,央求前男友理性分析自己的優缺點,越聽越刺耳,最後才明白對方早已不愛她。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對新聞工作報著浪漫遐想,為爭取開羅特派員的職缺千里迢迢跑去埃及,結果被資深記者擺了一道。

  訃聞編輯在公司受盡文化版主編羞辱,結果在女兒意外死後發憤圖強,用精彩報導和失敗的婚姻完成甜蜜的復仇。

  綽號「應付帳款」的財務長搭機回美國總部會報,誰知坐在她親手開除的下屬隔壁,意亂情迷換來羞辱一場。

  在這些人世剪影的背後,是半個世紀前報社成立,而後歷經家族改朝換代,經過榮盛而終告凋零的故事。當年奧特家族的賽洛斯白手起家,改造糖廠賺進第一桶金,進而跨足其他領域,終成億萬富翁,卻在晚年拋下妻小,獨自遷居羅馬,慷慨解囊助一對記者夫妻圓他們辦報的夢。

  如今接手的是第三代孩子裡最沒出息的業餘藝術史愛好者奧利佛,他對報業一竅不通,無心也無力整頓不斷滑落的訂戶人數和節節高昇的赤字。他躲在祖父的義大利豪宅,任由電話答錄機的留言爆滿,唯一興趣是與巴吉度獵犬「叔本華」作伴。

  在拉克曼的巧筆描繪之下,《我們不完美》有如一幅小人物構成的報業群像,在荒謬與幽默之中埋藏的是深深的哀傷與嘆息。全書共分十一章,每章寫一個報社職員(還包括某忠實讀者),皆自成一完整且驚奇不斷的短篇小說,彼此又巧妙連貫,帶出報社走向關門結局的主線。在每章後頭,拉克曼則簡述報紙的成立過程,從半個世紀前創報時一路寫到現在,雙線做出完美銜接。

推薦序3

不追求完美,而是找尋一個獨特的新聲音 文/埃內斯特

  我們可以知道英美或者台灣,每年書市有多少出版品,出版業內業外,許多關心出版的朋友,甚至還會以此關心著出版的景氣,畫出漲跌起伏的圖表。 但關於之中出版首本作品新人作家,其景氣程度與數量漲跌的把握,就比較少人關心了。
  
  比作品本身更為關心),也得承認這是我們作選擇時,一個重要的參考——即使只把他當作一種參考也好。

  尤其小說讀者往往更多追著作者作品來讀:題材怎麼轉換,那些說故事的腔調與方式都有其共同性;反過來說,題材如何相近,不同的說故事方式,依舊大大決定了我們閱讀的興味與喜惡。

  也如同認識一個新歌手那般,我們偶而會心生感觸:還是最喜歡首張專輯,因為之中有種飽滿的力氣,幾乎怕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那種力道。對於小說家來說,首本作品同樣很難臻於完美,但那往往也是豁出全力,轉化全部的眼界與寫作修煉,並不保留的一擊。

  我們今年挑選了一本小說,除了推薦一個最注意的新人作家,當然,更因為這本書值得推薦。

  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我們不完美》的閱讀感受,可以是「有趣」,而且無論裡外都有趣。

  全書的結構,看起來是11個短篇,篇目是11則新聞標題。裡面的人物有一個共通之處,他們都是同一個報社的員工,從社長、財務長到開羅特派員,從總編輯、商業線記者到訃聞撰稿員。每一篇都是行進幽默有趣,篇幅與文筆節制,但帶著各自不同的荒謬,或者荒涼。讀著一篇一篇,也才發現這些故事分享著同一個背景:一個矗立半世紀的報業小帝國:總部設於羅馬的英文報紙,曾經風光,有些影響力,但在網路崛起,新聞媒體版塊移轉的大浪潮,這座曾經完足堅固的城堡,要進行日落前的拔高舉拳怒號頑抗。

  關於作者湯姆.瑞克曼,之前確實就是記者。也所以作為一個報業裡的職場人,他能將之中荒唐與幽默的諷刺妥切地表答出來,讓無論任何背景的讀者都會心一笑。但作為一個小說家,他的說故事方式,帶著冷調幽默的精確簡潔,在書中能特別注意到的對話經營裡,十分明顯,這般的熟練,除了記者的觀察力之外,可就還得加上說故事的技術與品味。這故事進行裡所呈現的幽默趣味,與結構上的設計明確呼應,直到讀者迎接整本小說整體背景的結局。

  聽來這本書的故事進行是部喜劇,但卻有著悲劇的大背景;結構聰明但盡寫無奈。報紙被電子媒體的擠壓擊敗,像是個時代事件,但任何大時代作為主題,能夠好笑與悲傷的,或許也都只是那些日常細節而已,我們跟著這個新的聲音,經過這一個個短篇故事,無論是觀看喜劇的冷然警醒、給悲劇的放手同情。總是和大時代主題之間有著一層瘠薄,但無法穿透的距離。

  那正是作家的眼界與才情,也或許是作品在我們的生活與想像之中,得以委身的空間。也就是屬於故事,與之中諷刺與深情能夠發揮力量的空間。

  而我們作為讀者,也認為自己對世界與生活是有些看法與認識的,不是嗎?

  作為首本作品,出版後書的命運也往往與作者無關了。但此書就著寫作的風格與巧思,居然也因為閱讀樂趣而廣受一般讀者歡迎,這本小說入選了不少書評選書,而電影版權也已經被買下,看來湯姆.瑞克曼之後還會持續出現在我們的閱讀視野之中,與其等待從書評介紹或者改編電影裡來認識一個新的小說家,對於認識一個說故事的人,還是從故事裡去遇見一個新的聲音。

  而我們對於增加一個可能會想追著讀作品的新作者,總是歡迎的,是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200120
  • 叢書系列:木馬文學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瘋核武」
文字編輯——露比.札葛
機車鬼!又拿她的椅子!為了那把椅子,她足足搶了六個月。不可思議,這些傢伙真不可思議。她找遍了整個編輯室,髒話在她嘴裡醞釀,不時冒出幾個字來。「爛人!」她低聲咒罵。乾脆遞辭呈辭職算了,再也不要踏進這裡一步,讓這群白痴自生自滅吧。

不過,等一等,停停停!哈!找到了!椅子就在飲水機後面。她連忙跑去把椅子搶回來。「自己有椅子不坐,機車。」她把椅子推回原位,正對校稿台。她調整好椅子的高度,拍一拍靠枕,坐下來。「好噁。」椅子溫溫熱熱的,有人剛才坐過。「還不如回家吃自己算了。」她是認真的。這樣多好啊,再也不用看到這些爛人。

露比.札葛這輩子只待過這間報社。那年她二十七歲,這把年紀還要暑期實習做白工,實在很丟臉。現在她四十六,報社還是原來的報社,校稿台還是原來的校稿台,不過她的脾氣變得更暴躁,身材變得更五短,只有她的打扮沒變,跟一九八七年剛進公司時一個樣。

她總是比排班的時間來得早,因為這時間編輯室是空的,只有蒙治會在,他好像都不用下班的。可惜跟她同一張校稿台的同事遲早會來。

二稿、三稿如雪花般飄進來了。編輯室慢慢安靜下來。只要聽一聽辦公室吵鬧的程度,就能判斷當下的時間。冷笑話滿天飛表示時間還早,現在則是一片肅靜,只聽見敲鍵盤的喀噠聲和緊張的咳嗽聲。等到截稿時間逼近,立刻又哄鬧成一團。

「機車。」露比什麼重要的新聞都沒拿到,只有接二連三的新聞快訊:奈及利亞管線爆炸、索馬利亞首都爆發衝突、俄國天然氣談判陷入僵局;接著,艾迪.藍斯派給她一篇時事分析,主題是北韓和伊朗核武,標題的版面小得荒唐。這篇報導長達兩千字,但是標題只有一欄寬、三行高。是怎樣?要她用三個字將整篇廢話交代清楚嗎?他們是把她當僕人在使喚嗎?「爛!」

截稿前幾分鐘,露比手邊的工作都完成了,只差一條新聞快報。她掙扎著想把「索馬利亞首都」六個字塞進只有一欄寬的標題裡,這時,克林.歐克利出現了。「奈及利亞管線爆炸那條新聞,標題是誰下的?」他說。「你們在搞笑嗎?『爆炸再度死人』?」他格格笑了起來。「哪個智障寫的?」克林怎麼可能不知道那條爆炸新聞是露比刊校的。「是誰寫的?」他就是不死心,「不管是誰寫的都該開除。」他轉身離開,不忘冷笑。「『爆炸再度死人』!幹,我超愛!」

露比氣得渾身發抖。奈及利亞那條新聞的標題只有一欄寬、四行高,艾迪.藍斯大聲吼她,催她趕快寫好,她能怎麼辦?離截稿時間只剩幾分鐘。
「我需要索馬利亞的標題。」艾迪.藍斯說。
「我知道!」
「我現在就要!」
「快好了。」
「如果妳做不來,鬆手,我請別人做。」
「算了算了!」她關掉檔案。
「不專業。」艾迪.藍斯嘀咕道。
不久,內頁新聞校閱完畢,頭版也復校送印。晚上十點值班結束,大家都從座位上跳起來。

明天是跨年夜,大部分的員工都一一開溜,沒過多久,辦公室就空了,只剩下蒙治和露比;蒙治還坐在電腦前面,露比則在收拾辦公室用品。「有夠機車!」等她辭職以後,日子不曉得有多快活。「真想現在就走人。」

公車在十字路口停下來,先讓跨年的人潮通過,再往前開過橋駛向聖彼得大教堂,今晚教堂的圓頂閃爍著紫色和黃色的光芒,公車駛過時,她伸長了脖子想看個夠,直到整座教堂消失在視線中。

會員評鑑

4
8人評分
|
8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13/02/06
《我們不完美》雖然不是什麼讓人一眼驚艷的作品,卻在看完的當下感覺心裡的某個部份被無意的觸動了,雖然很難解釋被觸動的到底是什麼。
我是被文字餵養長大的,不過卻是到了有點年紀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如此習慣以文字組成的世界,尤其是報紙鉛字塊所形成的未知的世界。
幾乎剛識字就跟著父親看中國時報了,但誰能想像的到也不過三十年的時光,報紙幾乎已經要成為上個世紀的記憶了。也許\在未來十年紙本書也將成為古董,每每想到這裡我都不由的心驚,這比碰到百年大地震還叫我恐懼,沒有書的生活我還不知道要怎麼過。
《我們不完美》說的就是一家國際英文報社走到關門大吉的故事。全書有十一個短篇故事串起,間接的交待了這報社謎樣的創社經過與曾經的輝煌歷史。我很喜歡書封的文字介紹:「卡爾維諾的《看不見城市》裡,馬可波羅擔任了忽必列的眼睛與耳朵,把他所見的世界描繪給忽必列聽。而新聞工作者不就像馬可波羅嗎?為足不出戶的世人,描繪出普天之下的萬事萬物。報紙的頭條新聞決定了報社的一切,但是對撰稿的記者、編輯來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才是真正的頭條新聞。」
十一個短篇故事讓我們看見報社人的職場生涯,其實與你我無異。好像全世界的職場都一樣,彼此絕對勾心鬥角、總有人要混水摸魚,有夢想不見得能有更好的生活,有能力未必是飛黃騰達的保證書。而且這一切都壓縮在一個危危可岌的公司(或產業)下,嚴酷中更見真實。也許\觸動我的就是那種面對渺渺不可知未來,總是不自主產生的莫名絕望感吧。
雖說書封提到了卡爾維諾的《看不見城市》,但其實在看書的時候更常想起的是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從報社創社開始,興盛後轉而衰敗,第一任社長的神秘,第二任社長(社長的兒子)的霸氣,乃至第三任社長(社長的孫子)的無能,這就是人生,多麼像《百年孤寂》裡的馬康多-有出生就會死亡。而我們無緣參與盛世,無力締造輝煌,離青春愈來越遠,卻總走不到死神的懷抱,所以只能虛無的活著,只能在生活的困境裡跌跌撞撞,只能被動的等待著被終結生命的沙塵暴所吞噬,像是《百年孤寂》裡的最後一個孩子,也像是《我們不完美》最後一任社長。
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絕對不完美,卻仍須努力堅持-直到公司關門或者生命結束……
展開
user-img
3.0
|
2012/11/07
卡爾維諾的《看不見城市》裡,馬可波羅擔任了忽必列的眼睛與耳朵,把他所見的世界描繪給忽必列聽。而新聞工作者不就像馬可波羅嗎?為足不出戶的世人,描繪出普天之下的萬事萬物。

報紙的頭條新聞決定了報社的一切,但是對撰稿的記者、編輯來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才是真正的頭條新聞。---<<我們不完美>>



就是這一段話吸引我了,在推薦文中有提到\"《我們不完美》是虛擬的小說,也是真實的人生。誠如《紐約時報》的評論:這是給報業一封書寫不盡的情書,也是墓誌銘。

還有

\"令人陶醉的故事,瑞奇曼的觀察力敏銳,文字幽默,懂得如何寫出有趣的角色。」\"《華盛頓郵報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2887<<博客來>>



於是.我購入了了它.

11個角色.11個人生故事.就是人說的:表面風光,背地哀傷.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

故事的設置穿插我很喜歡.

雖然我不是這一行的(是這一行看完會心有戚戚焉吧!) 但是寫的很入微.

人性就是這樣,看是像是八卦他人閒話家常.不過背後話的真正涵益是甚麼?

從老派記者的舊公寓開時這故事.年邁又不想使用電子文件的特派記者,背後的生活孤單冷清.但要裝無視般的生活,直到剩下唯一謊話也沒了.就面對現實過活(逃避心態

撰寫他人死後的文章的記者.這人真的是想報上那樣寫的嗎啊?戰地記者,衝鋒陷陣,自己私生活也如戰火般的變化;財經記者,清楚的頭腦才能撰寫的吧 !卻愚昧的養了小偷軟爛男人,還執迷不悟也無謂的和朋友吵架.

總編輯面對媒體一副\"我事業有成.公司營運順利\"還不忘幽默的輕鬆.誰知她老公外遇婚姻不完美.遇到前男友想說可以續舊情.但早已人事全非了~

發行人這頭銜光聽都讓人羨慕,卻只有狗兒陪隨他左右完全就是住豪宅的犯人.

11個故事都有微妙的故事關聯,(不是這行的看真的很頭痛喔因為不懂他們內部的一些流程)

之外的流暢度我可以接受的.

\"我們不完美\"給他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可以決定命運的開始.但我們不一定要照命運走

(面對人生的路途.真的會感到徬徨猶豫.

要表面亮麗.背後糟糕透.還是拋開外在眼光,過得很自己 很快樂~



回讀率:50(我會挑自己想看的故事回頭看)

收藏率:60((設計我喜歡

(真的要買的人要想想!!因為她不是很\"好讀\"的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2/08/15
天啊,我實在太愛這本書了! 讀完\"我們不完美\"之後,她正式成為我最愛的一本書,所以我決定寫一篇專文推薦她!

當初只是在博客來網站試讀,覺得很幽默輕鬆,封面設計也很打動我,想把她穿插在我偏好閱\讀類型(推理或懸疑小說)之中放鬆一下,所以買了她。完全沒料到,我才讀兩個章節,就立刻發現Tom Rachman會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一直以來,我有最喜歡的樂團,最喜歡的藝術家,最喜歡的演員,最喜歡的廚師…但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哪個作家,還真說不出來。現在我很開心找到那個答案!

這本小說背景圍繞在一家位於羅馬的國際報社裡。報社的記者,編輯,職員們各自的故事各為一個獨立的章節。每篇屬於他們不同的人生故事,詼諧有趣,畫面鮮明到讓人彷彿在看電影一樣(聽說Brad Pitt還真的要改拍電影了!),非常享受。讀完卻又都會讓你有點…惆悵,甚至錯愕,經由慢慢品嚐思考後化為一種自己的私藏感受。詫異的是作者巧妙的把每篇獨立章節都串連在一起,整本看完的時候,我不可置信地又重新快速\"掃讀\"一遍。結論是完美零破綻的結構再次讓我驚喜不已!

\"我們不完美\"那些不完美的人與不完美的故事,帶給我如此完美的體驗。期待Tom Rachman下一部作品!

p.s. 校對中心賀曼.柯恩和讀者那兩篇分別為我最喜愛的故事。此書中英文版封面設計相同。
p.s. 2 由於我對這本書的炙熱的感情可能會造成大家事先過度美化她,請冷靜,我只是小小的希望大家都可以讀看看這本書,至於心得當然就忠於個人囉,你絕對可以很討厭這本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2/02/01
現在媒體亂象多,常常給人負面的印象,讓人都快要忘記狗仔隊出現以前,報業媒體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不完美》巧妙地以一家國際報社為主角,總部設在義大利,辦的卻是英文報紙,而且閱\讀人口遍布全球。這家報社經歷過初創時期的低迷,也嚐過輝煌的榮景,如今則臣服在電子媒體發威的浪潮中,吹響了熄燈號。

閱\讀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體驗不同的人生,讓人連連驚嘆:「原來還有這樣的生活!」「原來還真有這樣的人!」閱\讀故事的輕鬆之處就在於你毋須批評論斷,畢竟書名已經告訴你這些人是不完美的,讀完之後,你才會驚覺:「啊,哪有人是完美的呢?哪裡有完美的人生呢?人生最美的地方就是遺憾哪。」

11段故事,11個不完美的人,串起的正是最真實的人生百態。這家報社不只報導了真實的新聞,也呈現出真實的人生,而人生,就應該不完美。

年輕時讀讀這本書,或許\懵懵懂懂,但一定能咀嚼書中精彩的情節。
中年時讀讀這本書,你會有感而發,忍不住拍案叫絕。
老年時讀讀這本書,一切了然於心,你也許\已經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展開
user-img
5.0
|
2012/02/01
如果,我們是活在被媒體操控的時代,讀完這本書卻有讓我有倒吸一口氣的感覺,比懸疑驚悚小說還要有力,當然我知道操控我們的媒體不是聖人,媒體人也是一般人,但是把媒體人的尋常生活寫得那麼有血有肉,有屁有尿,讓我看這本小說看的相當入迷!是真是假不是小說追究的,反喻現在的媒體不也一樣嗎? 金光閃閃的頭條日落即去,尋常生活才是最真實的存在感。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