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廷的所有評鑑

The Reading List

The Reading List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9/3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1)
這一本8月出版又書名獨特的新書《The Reading List》是一本蠻奇妙的小說,出版才1個多月Goodreads上已經有三千多則評價,評分高達4.16顆星,已經可以稱為爆款了!

它以一個列出9本書的書單為主題展開:
1. 時空旅人之妻
2. 梅岡城故事
3. 蝴蝶夢
4. 追風箏的孩子
5.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6. 傲慢與偏見
7. 小婦人
8. 寵兒 by Toni Morrison
9. A Suitable Boy

故事的男主角是住在英國倫敦的印度裔老鰥夫Mukesh,兩年前陪伴他半世紀的妻子Naina因為癌症過世了,Naina是一位熱愛閱讀的女士,兩人常常在安靜的夜裡坐在客廳,Mukesh看著電視上的BBC自然紀錄片,Naina手捧著一本書閱讀。歲月靜好的日子在Naina突然生病後嘎然而止,短短的時間Naina就告別人世,留下悲痛欲絕的Mukesh。摯愛的離世讓他陷入深深的苦楚中,他似乎失去了生活的熱情,渾渾噩噩的過每一天。妻子的形象三不五時就會浮現,無比的眷戀,無盡的思念,Mukesh也像風中殘燭,在孤寂的塵世中搖搖欲墜。他打開Naina的衣櫥,裡面有五彩繽紛的紗麗,丰采依舊。

“He lay the book down, hopped off the bed, and opened some of Naina’s cupboards, pulling out infinite saris, more roughly than he wanted to. He told himself he was looking for books, for something to give Priya to read, but really he was hoping it might bring Naina back to him. As sari after sari tumbled to the floor, he could smell the warm, musty tang of Naina’s perfume. It surrounded him like a cloud. For a moment, she was here again. She was everywhere.”

有一天,他在整理妻子房間時在床底下找到一本從圖書館借來卻逾期未還的《時空旅人之妻》,他開始怨恨自己為什麼當初不花更多心思關心妻子究竟在閱讀什麼? 她埋首閱讀時,常常會不自覺的呵呵笑,一臉滿足,Mukesh喜愛觀看她閱讀時的神情,如此的迷人。Mukesh從來不閱讀,Naina可能已經放棄,所以她只會偶爾投以微笑,接著把目光移回書頁上。看著手上的這本《時空旅人之妻》,Mukesh試著透過閱讀,追尋Naina遺留下來的點滴,哪怕只是閱讀她讀過的書籍,精神上似乎又能再次與妻子的靈魂相會。印度至今依然盛行由父母替兒女選擇伴侶,倆人第一次見面就是在婚禮上,愛情始於婚後,但男孩看見女孩的那一刻,一見鍾情,他知道這是真愛,他會永遠愛她一輩子。


Naina had died. But this book felt like one little glimpse into her soul, into their love, their life together. A snapshot of the early days of their marriage when they were still all but strangers to each other. Married, with no idea of what the other one was really like. Naina would do everything—she’d cook, she’d clean, she’d laugh, she’d cry, she’d sew, she’d mend, and at the end of the day, she’d read. She’d settle into bed as though she’d had the most relaxing day, and she’d read. From their first few weeks together, he knew that he loved her, and he’d love her forever.


(2)
這本小說中的書單上幾乎每一本書都有翻拍成電影,作者構思劇情時應該有把這點考慮進去,選擇讀者耳熟能詳的作品,比較容易引起共鳴。這幾本書我也沒真的讀過,但是看過《時空旅人之妻》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電影,所以對劇情稍有印象。《梅岡城故事》、《追風箏的孩子》我是聽對岸的「路上讀書」說書版。提到說書APP,現在也逐漸流行用耳朵閱讀,台灣市場很小所以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並非貶抑喔~),成功的節目大多在講商業類書籍或自我成長等類型。其實連中國十三億人,火紅的說書節目如樊登和得到的羅振宇,也大都聚焦在大家喜歡的主題,例如永恆不敗的主題「論語解析」、如何賺錢等。

「路上讀書」是我目前找到最喜愛的說書節目,它的取向真的是純知識/純文學,而且主播寒霜、彥磊等人聲線也太好聽! 當然大前提是你不排斥阿六仔的口音,路上讀書的節目含金量很高,既然自己的母語是中文,好好善用對岸的資源充實自己、享受一番,也是不錯的。

(3)
本書是作者Sara Nisha Adams的處女作,作者簡介只簡單提到她是一位作家及編輯,本書的故事其實也是受她家庭背景的啟發。她的父母分別是英國人和印度人,所以Mukesh的原型其實就是她的阿公或外公。因為有印度血統,印度文化伴隨她成長,這些記憶也成為故事的文化元素。讀者可以從中一窺印度人的生活傳統和習俗,從飲食到信仰,這些元素讓讀者切身感受另一種文化的真實樣貌,畢竟旅遊指南上的敘述是硬梆梆的資訊,但套用在故事裡就不一樣了,小說的魅力即在於此,人類永遠渴望故事,套用在故事裡的文化元素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Mukesh一家人應該來自旁遮普,他們信仰印度教,常常去當地的印度教寺廟(mandir)參拜。印度是一個有強烈宗教信仰的國家,印度教也是最大宗的信仰,印度教寺廟也成為每一個社區最重要的社交中心,它凝聚了當地信眾的向心力。其實這件事令我感觸良多,我以前在國外念書時曾經擅闖一間香火鼎盛的印度教寺廟,那些印度人一直用一種狐疑的眼神看著我,使我渾身不對勁趕緊離開。我也曾經有一次被同學拉進清真寺禱告,穆斯林們一直回頭盯著我,應該在想What are you doing here?

英美文學裡,移民永遠是一個永恆的課題,知識圈會提倡文化包容,多元種族帶來的好處,鼓勵開放邊界,世界一家親。不過現實生活中,不同文化經常互相孤立,遠離母土的離散族裔紛紛在異鄉懷念家鄉,台灣移民也一樣,所以鄉愁一直是中外文學裡的重要主題。所謂的文化融合,有時候會引發身分認同的危機,所以美國的黑人直到今日都還在Black Lives Matter,川普上台後鼓吹族群對立,亞裔也受到冷落甚至人身攻擊。這種關於族群的議題非常敏感,一般最好敬而遠之,之前讀過記者范琪斐女士的文章,她也很坦白說美國那種環境簡直無法居住,走在路上可能就被槍殺,移民群體之間也常常井水不犯河水,所以搬回台灣也是有文化上的考量。

我讀過太多書籍都在探討族群議題,非我族類,我者與他者的對立,這永遠無解。國族是必要的想像的共同體,猶太人最懂這個道理,所以等了數千年終於有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才會不惜一切代價捍衛,甚至掠奪別人的權利。其實這很值得深思,台灣目前也正在探討自己的身分認同(其實從來不曾間斷過),《斯卡羅》才會那麼熱播。我還發現已經有專門出版新移民文學的出版社成立。台灣內部也存在族群的問題。這些主題都是閱讀時可以延伸思考的課題。文學是一種促進彼此認識,消弭差異的方式之一,也是文學存在的重要意義吧。

(4)
Mukesh是男主角,女主角是一位叫做Aleisha的17歲少女,她暑假本來希望找到一份好差事,結果只獲得當地圖書館員的工作機會。她是一位不愛閱讀的女孩,來到這座圖書館純粹只為了打發時間及賺點錢貼補家用。某一次,她在一本書的最後找到一張皺皺的清單,原來這是一份書單,抬頭吊人胃口寫著幾個字: Just in case you need it ?(假如你需要的話?)。恰巧Mukesh走進圖書館請她推薦新書,原本對閱讀一竅不通的她,為了讓自己顯得專業(畢竟她可是一位圖書館員啊!),偷偷把這份書單暗藏起來,一本一本的推薦給Mukesh,她要趕在Mukesh下次來還書時趕緊把下一本讀完,這樣才能振振有詞的推薦。倆人的命運因為這份書單巧妙的交會,書籍讓倆人成為忘年之交。Mukesh也因為開始閱讀,跟自己熱愛閱讀的孫女有了共同話題。

這如果只是一個平鋪直敘的故事,就不會如此受歡迎了。書籍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是劇情的核心精神,不過這本書最巧妙的地方是透過故事,完美詮釋作者、讀者、圖書館、書籍…與閱讀相關的一切事物彼此之間的微妙羈絆。以場域來說,圖書館的存在有一種靜謐的美感,如果你常常泡在圖書館裡,絕對能心領神會書中關於圖書館氣氛的描摹:隔壁桌讀者的翻書聲、躡手躡腳的腳步聲、輕聲細語的交談聲、永遠坐在那個角落讀著懸疑小說的讀者、窗邊灑落陽光的座位、偷窺那位氣質男/女孩正在讀什麼書、大家共處一個空間閱讀時那種心照不宣卻又心有靈犀的社群感…我可能高中大學太常待在圖書館(耍自閉),這些場景簡直是昨日重現,挺懷念的耶。

書中的這間圖書館是社區型圖書館,它是倫敦一個郊區(溫布利)的社區閱讀場域。它的門口貼著「拯救圖書館」的海報,因為隨著經費縮減,英國政府正在紛紛關閉此類的圖書館,況且閱讀風氣早已不若往昔,在技術菁英治國的年代,一切講究效率及最佳化,圖書館是一種過時的東西,早該被淘汰了吧? 2020年代的閱讀已經數位化,人跟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就是社群媒體,圖書館這種凝聚社群的實體空間逐漸萎縮,好一個孤獨世紀呢!

(5)
Mukesh和Aleisha漸漸透過閱讀,從書中汲取某些啟發,套用於自己的生活裡。

書中有形形色色的出場人物,每一位角色的人設都很鮮明,讀起來趣味橫生。Mukesh有三位女兒,她們每天早上會透過答錄機叮嚀/碎碎念老父親,在女兒眼中,Mukesh自從母親過世後就自我封閉,沉浸在哀傷裡走不出來,她們會不顧Mukesh的感受,自作主張的替老爸做主。Mukesh心情五味雜陳,覺得自己好廢,卻無能為力。

Aleisha的生活也很困頓,她的媽媽有精神上的障礙無法自理,父親拋棄家庭,留下她與哥哥自力救濟。哥哥堅強地一手撐起整個家。媽媽的情況時好時壞,家裡的氣氛非常凝重,Aleisha恨不得拋下一切卻無法做到。圖書館和書籍提供她暫時逃離現實的出口,讓她稍微喘口氣。

(6)
《The Reading List》最富巧思的地方在於劇情本身跟書單上的每一本書都互相呼應。彷彿俄羅斯娃娃,一層包裹一層,書中書,小說中的小說,彼此交纏在一起:Naina徘迴的身影猶如《蝴蝶夢》的女鬼;《小婦人》中的姊妹,儼如Mukesh三位女兒的翻版;《追風箏的孩子》讓Mukesh想起自己從肯亞移民到英國的過往;《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印度少年與孟加拉虎虛實交錯的飄泊之旅,不正是他們人生的縮影嗎?


She wondered why this book was the last on the list, whether the list writer had ordered them for any particular reason. She thought about the journey the books had taken her on, the places they had transported her to—Maycomb, Alabama; Cornwall and Kabul; to the middle of the Pacific Ocean; to some shire in England; to Massachusetts; to Cincinnati; and finally Brahmpur, India. Through the reading list’s characters, she’d experienced injustice and childlike innocence, terror and unease, guilt and regret and powerful, everlasting friendship, a dalliance with Mr. Darcy (still Zac came to her mind when she thought about Pride and Prejudice), resilience, independence, and determination through the little women, the repercussions of trauma and the power of hope, faith, and community. And now, with A Suitable Boy, a new journey was just beginning.


故事的中後期有一個重大轉折,也是全書的高潮所在。人生的不可預知性,經常使人措手不及。還好透過閱讀,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到某些智慧,讓生活更加精采,更有勇氣面對挑戰。最重要的是,學著接受人生的不完美,這應該是最寶貴的一課吧。若你是愛書人,這本小說推薦給你~


P.S 以下為閱讀完的其他想法

(7)
你有喜歡的書單嗎? 這幾年比爾蓋茲的書單成為全球閱讀的風向球,每一季他看過的書都蔚為風潮,媒體也紛紛報導,甚至開玩笑說就算離婚也要讀書~身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慈善家,他的一言一行都成為楷模,愛屋及烏,他的書單成為暢銷書保證,台灣也會趁勢搶搭順風車,一個人可以如此影響全世界的閱讀品味,真的很厲害耶!

“書單”這種東西很奇妙,它反映了製單者的興趣和思想,我在好幾個地方都讀過一種說法,如果想要認識一個人,有機會的話就去看看他/她的書架上擺了哪些書,當然啦,前提是這個人有在閱讀。我應該也算書蟲,所以蠻buy這一套說法,如果有機會讓我偷窺對方的書架,一定會仔細端詳,揣摩一下對方閱讀這些書籍的動機。假如書架上滿滿的都是書,那就太棒了,因為這樣能夠提供更全面的線索,這也是為什麼我蠻喜歡用Goodreads,一來可以記錄讀過的書,二來也能有條理的歸類待讀清單,也能順便偷看一下其他讀者的電子書櫃~

(8)
有一句話叫Reading makes one a better person,在臉書及IG時代,閱讀似乎顯得不合時宜,所以還喜歡看書的人,不管是拿著紙本或閱讀器,更有一股懷舊的氣質吧。時代在喧囂,眾人在吶喊,我很羨慕那些熱衷於公共場域大聲嚷嚷卻毫無顧忌的人,因為他們懂得群眾的注意力就是商機,反正每個人在數位時代都是免洗筷,既然用過即丟,至少在被啃食的當下,就要與米其林三星的佳餚相濡以沫,令人垂涎三尺呢。

安安靜靜無法被看見,所以必須吵吵鬧鬧。可能就是這種緣故,導致沒有人想看書了,過於安靜,而且看越多書會變得越安靜,常常自動轉換為靜音模式。聊天打屁垃圾話的技能跟閱讀相牴觸,閱讀教你如何批判性思考,深度思索事物的本質,可惜這種形而上學與現實完全脫節,更無法用來跟女孩調情,關關雎鳩,誰鳥你呢。

有時候不知是幸或不幸,閱讀已經到了一種程度,竟然會反過來批判閱讀的價值,這種東西只能寫在這裡,假如你對別人說:[你不覺得閱讀有壞處嗎?] 應該會被翻白眼。在文本裡探索一陣子,這才發現許多走在前方的前輩們早就有共同的感悟,毛姆、DH Lawrence等作家及文學評論家都有共通的感受。The intelligentsia,一個好美麗的名詞,但抵達彼岸後回首,才感嘆無知其實也是一種福氣。難怪浮士德要跟魔鬼做交易,誘惑少女格雷琴,反正主人翁在文學裡最終都會得到救贖。

(9)
想到”書單”就順便把一些閱讀的感想記下來。喜歡閱讀的人一定都有固定追蹤的書單,國際媒體每一年底都會選出當年度最佳書籍,國內外也有大大小小的書獎,入圍名單就構成很棒的書單。每一個領域都能找到某種書單,例如有一個網站叫Five Books,由個別領域的專家列出五本推薦讀本。書海無涯,就算一周讀一本,一年也只能讀50幾本,波瀾不驚,相形之下,台灣每一年破萬本的新書,簡直比海嘯還可怕! 所以有心想要閱讀的人不用擔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書,它藏在某個地方尚未被發掘而已!(話說最近在臉書上看粉專分享才知道有一個說書的podcast「掘冊」,名字真有巧思,幫忙挖掘好冊,而且真的是有深度的好冊! 大推!)

目前大眾閱讀的潮流還是以商業圖書為主流,就小弟的拙見和興趣,商業領域的書單大推金融時報和麥肯錫的年度圖書獎;科普類則推薦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社科/報導文學可參考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或者華郵、華爾街日報、衛報等等;國際關係能參閱Foreign Affairs的選書。其他的主題就直接搜尋Goodreads,關鍵字搜尋「Best books about XXX」通常就會跑出來,不然就上Amazon或博客來讓演算法幫忙推薦類似著作。

最後,Monocle Radio上面的節目「Meet the Writers」被譽為英語世界裡one of the finest literary podcast,可以近距離地聆聽英語世界的文壇現況,幾乎每一集的書聽完都超心動~下個月計畫要來讀《Barcelona Dreaming》、《The Startup Wife》、《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投資大師奉行的致富金律》(這一本如果沒有聽過作者的訪談,我看到中文譯名絕對會錯過,以為又是雞湯)。英倫的閱讀有歐陸的人文風情,跟紐約的資本主義不太一樣,這種微妙的跨文化閱讀,我也還在摸索,希望有更多時間深入體驗,有機會再陸續記下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製造快樂公民:快樂產業如何控制我們的生活

製造快樂公民:快樂產業如何控制我們的生活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9/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會讀這本書的人應該都”不快樂”XD~但是讀完以後會非常”滿足”,因為終於找到跟自己有一樣想法的人了。感謝立緒出版社翻譯這本書!! 如果喜歡深度思考的人,立緒出版的作品都具有某種程度的批判性+哲學性,若你喜歡獨立思考或從思想的層面去探索生活/人生/社會…世界的方方面面,他們家的書會大大地豐富你的精神世界!

這本書在Youtube上也有相關的podcast,楊照老師在其節目《楊照談書》分享過,還一連談了兩集,總長將近一小時,幾乎將本書的精華都談到了,楊照老師的這個節目對愛書人來說實在是在茫茫網海中意外挖到的寶庫,趕緊納入待播清單吧!

這本書的主旨其實很簡單,兩位作者希望讀者去反思什麼叫”快樂”? 現代人應該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說自己很快樂吧,尋常百姓為了生計打拼,成為企業裡的小螺絲釘,期待著有天存夠錢實現財務自由,以為那樣人生從此無憂無慮。不過呢,隨便google就能找到很多案例,證明有錢人也有自己的煩惱,不用為錢煩惱不代表就快樂,搞不好有健康、家庭、愛情等其他方面的困擾。

總之人類最不缺的就是各種煩心事,引發各種負面情緒,托爾斯泰寫過一句文學名句:「所有的幸福家庭都是相似的,每個不幸家庭都有他自己的不幸。」精闢的點出某種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每個人皆有自己的煩惱,只是程度不一而已。文學裡這些苦難的存在,最終會化為主角生存的勇氣,甚至找到人生的意義。正因為有”苦難”的存在,才能襯托”快樂”的本質,所以赫胥黎(《美麗新世界》的作者)那些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才會不斷提醒讀者必須正視苦難或哀傷,只有當你瞭解它們,你才能感受到快樂的可貴。

可是目前的社會氛圍對快樂做出另一種詮釋,而且逐漸成為主流的價值觀,快樂沒有上限,快樂是一種商品,快樂是一種可衡量的客觀指數,快樂是現代人必備的人格特質,所以衍生出一種叫做快樂產業的商業模式,希望將人人打造成快樂公民,而且蔚為潮流。你不能在外人面前顯露出悲傷或負面的情緒,現在人跟人之間的交流或相處框架,奠基於”快樂”之上,講話要樂觀開朗,形象要活潑外向,發文要閃閃發亮,若與之對立,你就是個異類,不正常的人,不快樂的人,一個失敗的人,需要重新/從心改造。

這對天性符合上述性格的人來說再自然不過,但對另一群人來說,就會皺著眉頭百思不得其解。想要閱讀這本書的人應該都屬於後者吧,反正我就是這種人,想要看看專家怎麼解釋這種社會現象,讀完以後獲益匪淺啊! 社會科學家好厲害,懂得如何梳理社會的發展脈絡,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見解,這種論述在主流資訊的管道裡無法獲得,只有從社科類作品中才能尋覓。

這本書的書介一針見血:「隨著產業價值不斷增長,人們對快樂的理解已有所改變,要對其有所質疑,反倒成了離經叛道、大膽的舉動…」什麼叫做快樂產業? 就是激勵人心的演講、課程、心理諮商、自我成長、應用程式、心靈雞湯、成長教練…等琳瑯滿目的商品構成的一種產業。快樂產業在2000年以後大行其道,徹底滲透到社會的所有層面,從學齡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個人生活到企業文化,快樂哲學引領所有人的心靈走向。正向心理學等學術研究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成為顯學,它將快樂定義為一種可以量化的參數,它也發明了各種模型供人實踐,有了科學化的數據和資料當作基石,強化了”快樂學”的理論基礎和論述。學術與商業相輔相成,它的目的是教所有人如何快樂,現代人可能心裡都生病了,這就提供龐大的商機,快樂產業於焉成形。

這本書對快樂產業的批判並非無的放矢,兩位作者也寫得很清楚,他們非常肯定快樂產業的終極目的,讓人追群快樂當然是一件好事! 不過凡事一體兩面,他們擔心的是,假如現代人不假思索地追求快樂,全盤接受這種快樂信念,搞不好反而會迷失自我,變得更不快樂。其實只要拿IG和FB當例子大家就懂了,現在大部分的人幾乎都不發文了,如果要發文通常都得是正面的訊息,這已經變成一種默契,如果你想抒發一下負面心情PO文,還會心心念念有沒有人按讚留言,不然顯得自己很可悲。這背後的邏輯就是一個人不該有負面情緒,就算有負面情緒也是個人的私事,自己要想辦法解決。再舉另一個例子,現在流行健身使用APP監控自己的生理數值,有些人走火入魔變得過度癡迷追求理想數值,每一餐、每一刻都要登入查看,搞得自己神經兮兮,焦慮症上身。

快樂產業的根基是快樂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技能,而且是當代人必備的技能! 書中提到許多研究,快樂學成為國中國小的課程,許多天真純淨的孩子在上了這些課以後反而開始質疑自己並不快樂,因為老師說快樂是沒有上限的,永遠都應該讓自己保持一種”我可以更快樂”的動機。小明英文考了60分及格自己很開心,因為以前他都只拿30分,快樂學教他如果你80分會更快樂,他決定放棄下課打電動的時間認真讀書,一學期後考了80分,快樂學指引他既然如此,應該以100分為目標,因為你會更快樂,小名決定閉關苦讀,放棄所有娛樂活動,終於考到100分,快樂學此時再次介入,既然英文100分了,其他科如果也100分,不就會更快樂嗎? 小明此時陷入茫然,我已經沒時間和體力再去讀其他科了啊! 壓力太大終於崩潰了去找諮詢師,經過一番討論,小明開始接受心理治療,課程包含如何正向思考、自我成長、如何釋放壓力、快樂的本質、如何追求人生中的快樂…。書中提到不少研究指出,許多原本”沒事的人”接觸快樂學以後,參照專家意見和快樂評量表上的數值以後,竟然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快樂。

書中提及一點很有意思的思辨點,這種快樂哲學應用在企業經營上,搭配得天衣無縫。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是這樣解釋職業生涯,一個人先滿足生理需求,認真工作而獲得成就。現在反而是把金字塔倒過來,你要先快樂,才能好好工作! 因為社會價值認定每個人都必須”快樂”,而這種很抽象的概念就被拿來當作企業文化的榜樣。工時過長、過勞、薪水低等問題都不是社會問題,而是這個人不懂得轉換心情,吃苦當吃補,被虐是種快樂,因為這樣就能自我成長,所以不該抱怨,反而要開開心心,勇於接受每一次的挑戰! 假如某個人真的受不了,這樣不OK喔,影響工作氣氛。在這種邏輯底下,你不能被任何負面情緒干擾,否則就無法享受工作、愛上工作、快樂工作,快樂成為追求職涯成就的前提,因為它吻合無限上綱的成功定義。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當到總統不一定比一個小員工幸福,不過快樂學是沒有天花板的,sky is the limit! 快跳上快樂的火箭,直衝極樂天堂吧!

現代的快樂是一種可以外包的產品和製程,但它有時反而會擾亂心靈的平靜。我不會說自己是個快樂的人,否則也不會這樣寫閱讀心得呵呵,但是讀這種書帶給我的慰藉,這種心如止水的寧靜才能真正讓我開心。我會有上面那些感悟,因為也曾經是快樂學的受害者,還好已經跳出那種無限迴圈。現在反而是正在學習如何順應快樂哲學,至少表面上要扮演好社會的主流期待,大人學也是一門深奧的做中學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8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抖音:短影音、演算法、年輕化,世界最有價值新創公司的成功秘密

抖音:短影音、演算法、年輕化,世界最有價值新創公司的成功秘密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8/07

中國和美國這幾年在打科技冷戰,而且越演越烈,美國控訴中國過去幾十年來偷偷竊取關鍵技術,使中國的科技實力越來越強大,如今已成為雄霸一方的科技霸主,很多專家甚至預言再過個二三十年,中國在某些特定的科技領域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最知名的當屬人工智慧了,李開復先生這幾年也一直在寫書評論這個趨勢,例如上個月就出了新書《AI 2041》。在國際媒體的報導中,台灣依然是一塊尷尬的夾心餅乾,我們握有尖端的半導體和晶片等技術,所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國不斷栽培本土的晶片實力,美國則繼續若有似無的打太極和搓湯圓,希望兩岸關係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21世紀是科技公司統治世界的時代,美國有矽谷的科技巨頭,俗稱暗黑四騎士: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四騎士主宰的未來》是一本暢銷書,應該很多人讀過,就算不讀看新聞也早就了然於心。在中國,當仁不讓,一樣有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俗稱BAT三巨頭壟斷中國的網路生態。百度是中國版的Google(相信李開復先生至今依然對此耿耿於懷吧,本來在中國的馬步都站穩了),Alibaba讓中國人習慣線上購物,騰訊的Wechat是所有中國人聯繫和支付不可或缺的超級APP。

對中國科技業稍有了解的人,應該都聽過阿里巴巴和騰訊打造出的新創”生態系”,基本上過去十年只要有任何一間新創公司快速的崛起,阿里巴巴或騰訊就會砸大錢投資或併購,這跟矽谷那一套一模一樣,科技巨頭把所有新興的公司買下來,他們的服務就會遍佈各行各業,消費者的數據、嗜好、資料就可以在”生態系”裡面共享,終極的目標就是精準投放廣告,或者影響個人及社會的思潮,就這一點來說,科技巨擘真的影響人類的文明,權力簡直比上帝還大,因此西方政府這幾年也開始檢討,逐漸有跡象表明公權力正在介入,平衡一下公私領域的權力失衡。

中國政府也不例外,以前大力扶植,放任科技公司野蠻生長,但是當孩子長大了,開始藐視家長的權威,就會開始著手管教一下叛逆的孩子。馬雲在幾年前是個人見人愛的中國企業家,”馬雲說”可以蒐集成一本語錄,結果他去年在一場會議上高談闊論踩到金融監管的紅線,史上最大的IPO螞蟻金服上市案突然喊停,今年四月阿里巴巴被以違反《反壟斷法》遭罰182億人民幣。馬雲在中國網路上的形象突然幻滅,變成嗜血的資本家代言人…樹大招風,人還是低調一點好,難怪中國年輕人都要躺平內捲,明哲保身。

*
中國的商業世界其實很有趣,被稱為紅色資本主義,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引入西方的資本主義,卻披著社會主義的外衣,這一舉措使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將數億人從貧窮線底下拉上來,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奇蹟。在這之中,企業家扮演的角色就很值得玩味了,中國很多企業家出身平凡卻篳路藍縷,開創一間間跨國企業,他們的故事真的值得品讀。中國許多企業家也成為某種偶像,甚至成為公共知識分子。

萬科的王石就是個典型,還周遊列國去哈佛牛津等世界級學府留學。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新東方補教集團的俞敏洪,推薦大家去Youtube找許知遠和他的訪談《十三邀:對話俞敏洪》,上個月熱騰騰剛上映,中國政府上個月恰巧宣布補教業不得上市買賣,使他幾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FT中文網上有一篇〈俞敏洪的小時代〉把新東方的故事精要的娓娓道來。我上週才發現原來俞敏洪先生也開始做訪談節目《酌見》,與談者都是中國商業大老,假日再找時間追劇一下~我追的劇都比較冷門XD。

*
這幾年很多台企回流台灣,因為大陸的經商環境愈來愈難以預料,不只大企業,連微小的個人都受到影響,我好幾個認識的人看他們的臉書也都回台灣了,因為台灣人的身分在那邊還是會有所侷限,甚至不被信任,感覺起來台灣社會對中國的敵意也越來越明顯。這種大環境的變遷如人飲水,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我是不排斥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多認識中國社會,畢竟離2049的”大限”也不過二十幾年的事情,既然這是自己所處的台灣這個世代必須面對的大事,我還是會想從更多元的視角,深度認識中國的方方面面。

目前看到大推的節目就是許知遠的《十三邀》,從知識分子的角度審視當代中國,如果你愛深度對談,可以去Youtube看看。順帶一提,如果想從比較高端的視角了解一下台灣企業界的熱門話題,金融界知名人物黃齊元先生目前也有一門節目叫《智門Smartgate》,以知識整合者為定位,邀請很多產官學界的領袖與談。這些節目對我這種位處商業世界金字塔最底層的人/社畜來說,可以仰望一下天上的法老,希望哪天有機會可以爬上去~

*
2010年代最火紅的商業模式幾乎都圍繞在應用程式上面,不得不佩服賈伯斯的腦袋,他預見app economy會成為未來世代的商業典範,而蘋果不只提供硬體設備,連軟體產業都來個壟斷,但關於蘋果的書疊起來已經比101還高了,相信大部分的人也已經讀膩了。這時候很適合來一點新鮮的閱讀材料,一本融合中國企業、商業環境、技術分析等元素的作品,《抖音》(英文名比較傳神Attention Factory)就是一本值得台灣讀者閱讀的新書~

抖音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第一間走出國內市場的跨國公司,例如阿里巴巴雖然積極進軍國際,但遭遇不少挑戰,畢竟跨國電商涉及太多複雜的環節。抖音身為一支應用程式沒有沉重的包袱,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僅需要滑幾下就能下載,先天上就比較容易快速傳播。抖音目前在全世界每月有超過十億位活躍用戶,能跟臉書和推特分庭抗禮,最近幾個月的新聞報導它的估值超過4千億美元。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以前覺得一間公司的市值竟然可以超過許多國家一整年的GDP而不可思議!

但這種資本市場炒作出來的數字看久了就麻痺了,因為它對一個上班族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你對會計和金融有一點認識,就知道所謂的估值就是放在一個財務模型,通常是Excel報表,然後設定各種假設,按一下計算跑出來的一個數值。講歸講,但估值對投資者來說依然具有象徵意義,代表一間企業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程度。抖音擄獲眾多使用者的歡心,它成為一個人潮匯集的平台,人多的地方就有商機,廣告商、贊助商、創作者紛紛湧向人最多的地方,抖音快速崛起,跌破眾人的眼鏡。

*
這本書的作者馬修.布倫南是一位英國人,他在中國工作已超過16年,專長為研究中國的手機網路科技和創新,他的觀點經常刊登在國際的主流媒體上,也常受邀至大企業演講,他也有架設一個部落格China Channel,不定期在此分享文章或訪談,只不過目前似乎較少更新了。這本書出版於去年10月,距今不過約一年,抖音意外地捲入中美貿易戰及中印衝突等國際頭條,一間娛樂公司竟然成為科技冷戰的樞紐,可見抖音風潮波瀾壯闊,連歐美政府都不敢等閒視之。

我在讀本書之前其實心底沒有抱多大的期待,因為我覺得社群媒體的生態已經是老生常談,大部分的人都略知一二,還能有什麼新鮮事嗎? 結果學海無涯,任何一門學問都有無窮無盡的知識和見解,所以才會有”專家”的存在。我本來猜應該一兩天就能快速讀完,後來看了五天,開始讀以後才覺得需要細嚼慢嚥,抖音的創業故事值得慢慢品味。

抖音的母公司叫字節跳動(ByteDance),他的創辦人張一鳴先生是一位靦腆安靜的軟體工程師,有著一張娃娃臉,在創業過程中不斷被天使投資人藐視,覺得他沒有典型矽谷創業家鋒芒畢露的自信心。事實證明,張一鳴是一位極具前瞻性的開拓者,他成功預測未來人類社會吸收資訊的習慣,順勢推出抖音便大獲成功。

張一鳴是一位將凡事化繁為簡的人,以上大學為例,當其他中學生手足無措,與親朋好友七嘴八舌討論時,他很平靜地列出四個必要條件:1.必須是綜合型大學,因為男女比例均衡,比較容易交到女友;2.必須靠近海;3.必須遠離家鄉;4.冬天必須下雪。他來自福建省,他很快依據這四個原則選擇天津的南開大學電機系,後轉至軟體設計,並且在此認識第一任女友就結婚了。這個例子很生動的展示其靜水深流的特質,比起在舞台上講話天花亂墜的創業者,這種特質難能可貴~

畢業以後他陸續待過幾間網路新創,甚至還待過微軟一年,跨國企業僵化的制度令他窒息,他最終回歸新創領域並創立字節跳動。中國的新創領域競爭非常激烈,其實字節跳動會成功也得歸功於好運氣,因為要在一片紅海中脫穎而出,往往依靠的不是硬技術,而是老天爺是否垂青。張一鳴在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之際就已經意識到未來幾年人類接收資訊的方式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他首先開發出「今日頭條」,這是一個彙整新聞的平台並大獲成功,這個經驗也為抖音打下良好的基礎。

*
字節跳動最大的利器就是使用機器學習讓電腦學會判讀使用者的個人嗜好,自動投放個人化的新聞和影片,迎合每一位使用者的興趣。網路發明以後,人類接收資訊的方式有好幾個階段的演變,一開始由使用者自己搜尋感興趣的內容,但漸漸地,網路資訊太多了,搜尋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正如賈伯斯所言,消費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就讓演算法來餵養你們吧! 連搜尋這個動作都免了,群眾逐漸習慣由演算法推薦內容,這是人的天性,活在同溫層裡,然後最好不必動腦,打開app電腦就會自動提供一大堆新奇有趣的資訊,何樂而不為呢?

張一鳴看透了人的本質,提供抖音這種以秒為單位的短影音娛樂平台。人類是種很神奇的物種,雖然大家口口聲聲說資訊碎片化令人心煩,卻依然沉迷於接收各種碎片化的訊息。這種人性矛盾幽微的心理,頗值得深思。抖音並非短影音的開創者,他只是模仿國外的app,並且透過砸大錢行銷,成功的把握轉瞬即逝的黃金時機,填補資訊時代人類的一項基本需求。

人生苦短,抖音無下限的無腦影片,確實令人開懷大笑,人生嘛,take it easy! 我剛開始也覺得抖音會爆紅不可思議,但多看幾次就愛上了哈哈,赫胥黎的預言成真了,逃避哀傷是人的本性,活在一個娛樂至死的世界裡,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不賴啊,豁達一點,偶爾看看抖音開懷大笑,何苦庸人自擾~

抖音是一則很有意思的中國商業故事,甚至媲美中國古代文學裡的”傳奇”故事。人類社會日新月異,21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早已忘卻一百年前的難兄難弟,德先生和賽先生,是在嗨囉? Tiktok是時鐘滴答的狀聲詞,就像它的Logo一樣,霓虹閃爍的跳躍效果,有點像電玩生化奇兵的海底城,Everybody has gone to the Rapture,歡迎來到美麗新世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9 人(81.82%)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Billion Dollar Loser: The Epic Rise and Spectacular Fall of Adam Neumann and Wework

Billion Dollar Loser: The Epic Rise and Spectacular Fall of Adam Neumann and Wework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8/01

(1)掌聲加尖叫
這本書我猜會入選今年的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商業圖書獎,而且依照過往企業傳記常常得獎的紀錄,很大機率會進入shortlist,甚至榮獲大獎。每年到了八月小弟我總是特別興奮,因為大概八月中旬他們就會公布longlist,我就多了約十五本精彩的商業圖書能夠細細品味當下商業世界的精神與脈絡。這個圖書獎應該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商業圖書獎,入選的書籍常常引領那一年歐美商業界的思潮,這其中差不多一半吧,隔一年台灣就會有中文版,例如去年的得獎作品《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英文書名叫No Filter)就很好看,看完以後就能瞭解IG的創業故事和它如何影響全世界的視覺文化。

這本《Billion Dollar Loser: The Epic Rise and Spectacular Fall of Adam Neumann and Wework》也是可讀性很高的商業圖書,講述共享辦公室龍頭WeWork的創業故事。WeWork在台灣也有分部,位於信義區的中心,群益金融大樓裡面,它選的位子很棒,因為後面有一大片令人清幽的公園可以放鬆。我每次去它後面那一區台灣最頂級的豪宅區(陶朱隱園那一區)溜搭都會羨慕有錢人的生活,鬧中取靜,”不亦”快哉! 但對我很”不易”哈哈。

這本書好像還沒有台灣的讀後感,我先來猜一下,等中文版出來應該也會是商業圖書的暢銷作品,或許是天下文化出的? 因為它非常精采,讀起來很像小說。形容商業圖書是否好看,好像都會這樣講耶~It reads more like a fiction than real story. 然後要形容主人翁擁有超凡的人生故事就會說He is someone larger than life. 這兩個寫法記得寫下來,因為寫書評時超好用哈哈XD。

WeWork的創辦人Adam Neumann就是這樣一號人物,書名稱呼他為十億美元的輸家,但在我眼裡,他根本是資本主義的終極贏家啊! 全世界最佳的業務員,口若懸河,活力四射,用他個人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最知名的投資人,往他身上砸下數十億美金。他沒有技術硬底子卻創辦了一個全球的商業帝國,全憑出一張嘴,以及毫無羞恥卻打從心底爆表的自信心,他的成功徹底驗證了當代社會對於「外向特質」的強烈信仰,對我這種內向的男孩來說(我現在正在努力學習Youtuber那種毫無顧忌,大喇喇,坦率剖析自我的樣子~~),應該要把Adam當作偶像膜拜。

如果你是所謂內向的人,一定懂我在說什麼^^,現在凡事都講究第一印象,出場時得光鮮亮麗,來一點掌聲加尖叫!! 給你30秒電梯簡報,關鍵不在於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是否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講話不能太平淡,太小聲,不然會被視為沒自信,不積極。OMG,我真的很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外向開朗,不過一個人的本質還是會露出馬腳,我可能要來讀一些戲劇類的書,教我如何好好演戲,才能在複雜的大人世界裡,視情境京劇變臉,好羨慕與生俱來的演員,來唱一下薛之謙的歌吧~其實台下的觀眾就我一個…該配合你演出的我盡力在表演…

(2)創業沿革
言歸正傳,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華爾街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國西岸矽谷取而代之,成為全球新型態的商業典範,剛好天才賈伯斯發明了智慧型手機,互聯網把所有人都聯繫在虛擬的網路空間(忍不住又岔題一下,cyber space一詞由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80年代創立,他的書也有被前紐時書評人角谷美智子選為100本她最熱愛的書籍,他是科幻流派”賽博龐克”的祖師爺,竟然還沒有讀過,想讀的書真的太多了,賽博龐克也可以獨立寫成一篇長文,這個流派太經典了),科技巨頭目前主宰全人類的生活,社群媒體讓大家感受一下孤獨的真諦,我們都活在一個《孤獨世紀》(先覺出版),孤獨還能成為一本專著,衍生出龐大的商業模式,資本主義真的很奇妙吧!

在這種時代背景底下,矽谷精神巧妙的填補商業世界的空白,無階級化,一視同仁,活力四射,共享協作,1960年代伍茲塔克音樂節垮掉的一代世界大同的信念並沒有消失,反而與1980年代興起的資訊革命匯流,儘管2000年一度網路泡沫,學運精神終究在科技巨頭如同校園的總部發揚光大,成為當代版的基布兹。

Adam Neumann 1979年出生於以色列,真的在集體農場住過,他的父母是物理學家但在他7歲時就離婚了,他不停地搬家,雖然不斷接觸新的群體,卻從來沒有深度的成為群體的一員,他說過童年時經常覺得寂寞,據說這種成長歷程使他對人際關係有自己的一番體悟,他學會了以積極正向的態度來面對一切,或許為了填補心中的孤單,這種徹頭徹尾的思想改造終於讓他蛻變,中學時的他已經成為所到之處最耀眼的明星,彷彿輻射光線的迪斯可球,他的存在本身,似乎就能喚醒那個空間的派對氣氛,他是個帶動氣氛的天生高手。

他從以色列海軍學院畢業以後在軍中服役五年,2001年他搬到紐約,誓言要成為一位億萬富翁。他的妹妹Adi Neumann曾榮獲以色列少女選美比賽的冠軍,正在紐約當小有名氣的模特兒。Adam當時孓然一身,暫居於小妹的公寓,他覺得這棟公寓住戶之間怎麼那麼疏離? 他跟妹妹打賭,一定要讓這裡的居民重獲生機,不久之後,這棟公寓開始流行舉辦派對,大家都很開心有一個歡樂場域,Adam再次證明自己是無與倫比的派對動物。他回憶初抵達紐約的那幾年,他是一位人類學家,盡全力與每一位邂逅的紐約女郎拍拖,流連忘返於聲色犬馬之中,直到2009年遇見了現任老婆Rebekah Neumann,她有康乃爾的高學歷,並且是演員葛妮絲·派特洛的姪女,第一次見面時她覺得這個人真的是full of shit,但愛人眼裡出西施,兩人很快就結婚了,至今還育有五位兒女,其中包含兩對雙胞胎,是不是非常larger than life呢~

Adam後來進入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Baruch College)主修商業,他在一堂關於創業的課堂上提出了WeWork的構想,結果被教授當場吐槽不切實際,但自信心一向是他的拿手絕活,他開始著手創業,雖然只差四學分就能畢業,他還是選擇輟學了。在WeWork之前他嘗試過兩項事業,第一項事業為可折疊的高跟鞋,讓女性穿高跟鞋不再是夢魘,結果設計不良,折疊的機關太銳利,常常把人的腳刮傷濺血,所以當然賣不好。第二項事業為附有護膝的嬰兒服裝,嬰兒剛出生不是很愛在地板亂爬嘛,Adam覺得搞不好嬰兒的膝蓋長期摩擦地板會受傷,所以異想天開設計出一種內建嬰兒護膝的服裝,父母可以直接買給嬰兒穿,嬰兒的膝蓋就再也不會受傷了。這兩項事業都無疾而終,但Adam嘗到了創業的滋味,一不作二不休,在共同朋友的引薦之下,他認識了WeWork的另一位共同創辦人Miguel McKelvey。

(3)共同創辦人
Miguel的童年猶如游牧人生,他在一個由四位單親母親組成的生活共同體底下成長,他們的爸爸一一離開,這四位好姊妹儘管沒住在一起,卻想方設法彼此互助,共同養育孩子,攜手共度難關。時代背景依然是1960年代,她們是嬉皮,喜歡吃豆腐和天貝,參與反越戰示威,過著吉普賽人一般的流浪生活,經濟困頓為了果腹,她們仰賴政府的食物券過活,並經常在雜貨店打烊後四處去翻垃圾桶。Miguel身材魁武,他在中學時是籃球校隊,畢業以後科羅拉多學院徵召他參加其籃球隊。當時Miguel對自己的人生遠景很單純,主修商業,接著進入商業世界打拼,沒想到他很快發現自己痛恨經濟學,反而熱衷藝術,所以他的教授建議他轉攻建築。

接下來一年,他在餐廳當busboy,餐廳裡負責擦桌子的跑堂,並且努力閱讀建築類的書籍。他成功轉入奧勒岡大學主修建築,並以GPA4.0畢業。Miguel的個性非常安靜,他經常戴著耳幾一直聽歌在他的工作室待上14小時足不出戶。大學畢業後,他本來預計要搬去紐約,後來跟著一位朋友一起到東京闖一闖,當他們在pub crawling時,很多日本人要求他們幫忙把西洋流行樂中道地的歌詞翻譯成日語,這讓他們興起創業的念頭,共同創立一個英語學習網站English, Baby!。儘管略有成績,但終究無法成為長期事業。

年近30的Miguel開始反思自己到底在幹嘛,英語教育非其所愛,他對大蘋果紐約依舊嚮往,關於建築夢,也懷著一絲絲的溫存,他開始向紐約投遞履歷,當一間不知名的公司發出面式邀約,他騙說自己人在美國,立刻買了一張機票隔天就飛往紐約,而在此之前他從來沒來過紐約。這間公司位於一棟破舊的大樓裡,主管急著找人滿足業務需求,所以Miguel很快就上工了。他很幸運搭上一艘快速成長的火箭,原來這間小型建築師事務所正好被服飾零售商American Apparel委託,請他們幫忙在全美快速開拓新店面,Miguel在四年內協助他們開設了上百間店面,這為他後來幫助WoWork的閃電擴張打下良好基礎。

Adam和Miguel碰巧在同一棟大樓工作,他們在某次派對上認識,個性完美互補很快成為好友。某次契機之下,他們有了共同辦公室的靈感,設立WeWork的前身Green Desk,說服房東讓他們把大樓裡閒置的空間改造成辦公空間租出去,以環保愛地球為號召,竟然成功吸引租客上門。2010年,倆人決定開始著手把共享空間的理念付諸實行,這就是WeWork神話的起點。

(4)時代精神
當時金融危機剛結束不久,許多失業的工作者轉業成為自由工作者,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元氣大傷,無法負擔高昂的營運成本,共享空間的價格相對平易近人,共享辦公室對他們來說是理想的替代方案。大環境的變遷,加上互聯網時代逐漸蔓延的心理寂寞,WeWork巧妙的透過市場行銷,把共享辦公室的理念,包裝為一種親密的群體,在他們的宣傳影片中,WeWork精心設計出最時尚的辦公空間,並且提供無限暢飲的啤酒、好吃的零食、最頂級的咖啡…等福利,每周也會舉辦各式各樣的瑜珈課、BBQ、健身課、電影欣賞…之類的活動促進成員之間的交流機會。

在一個夢幻的情境裡,你在一個開放式的辦公空間來去自如,拿著筆電隨心所欲選擇座位,今天坐你旁邊的人可能是一位律師,明天是一位作家,後天是一位時裝設計師。如果你工作遇到瓶頸,沒關係,你有沒有看到那一位坐在窗邊的型男? 他是財務分析師,CFA charter holder,He is very nice,你直接去請教他吧。如果你看到這種廣告,不要騙人了,誰不會心動呢,特別是過去一年多大家都在Work from home,更感受到實體辦公室有其不可替代的人情味,儘管共享辦公室的熱潮已經退燒,心裡某個角落還是很希望自己哪天可以坐在一個這種辦公室裡寫書評,身旁都是寫作素材,寫不完的人生故事。

WeWork就這樣快速的在全世界擴張,目前在全球119個城市有700多個據點。你是不是感覺這是一則勵志人心的獨角獸創業故事呢? 那為什麼書名叫做Billion Dollar Loser呢? 不幸的是,上述場景都是WeWork精心營造的錯覺,在現實生活裡,WeWork是企業經營、公司治理、風險投資領域的警世寓言,這間公司表面上確實取得令人讚嘆的成就,但光鮮亮麗的背後,也充斥著眾多荒腔走板的故事。

(5)個人魅力
這一切的一切都圍繞在Adam Neumann身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強大的個人魅力成就WeWork飛速的從0到1,但公司及投資人為此也付出慘痛的代價。7/28金融時報中文網才刊登了一篇新的書評《WeWork是如何盛極而衰的?》(英文: The Cult of We — WeWork, weed and wild ambition),WeWork現象被稱為the cult of we,彷彿一種邪教,曾經吸引許多狂熱信徒,但如今派對結束,大夥兒酒醒了才終於認清WeWork,或者該說看清Adam Neumann的虛偽特質。

Adam這個人非常浮誇,他把企業經營當作開派對,例如WeWork每年都會舉辦幾天幾夜的狂歡節,同事都像一家人在星空之下飲酒狂歡,圍繞著營火跳舞歡唱,身為天生的派對動物,這種愜意快活的企業文化吸引眾多年輕人投入WeWork,這樣一來就能壓低人事成本。Adam用人唯親,還大肆炫耀自己的裙帶關係,置個人利益於公司之上,他還使用公司的名義借款買不動產,再租給WeWork收租金,利益衝突的完美呈現;更誇張的是,他在與投資人的正式會議上,喝著啤酒,可能呼麻太high,還拿著滅火器朝大家亂噴;某次與高管去滑雪度假,把服務生的托盤直接搶過來當作雪橇。

最經典的故事之一,他用公司的錢買下私人客機,載著朋友飛往以色列,在飛機上呼麻,結果落地後被機組員發現一盒塞滿大麻的穀片盒,這在以色列可能被處以極刑,機長只好命令返航,Adam一群人只好改搭另一架飛機返航。你沒看錯,不可思議的脫序行為吧! 這只是隨便舉例,整本書大概有上百個例子,顯示Adam的瘋狂舉動,但他竟然能擔任一間跨國企業的CEO,房間裡都沒大人了嗎? 董事會為何願意容忍他呢?

(6)Bigger and Bigger!!
原來,Adam背後有一位教父級的人物在鼎力支持,他就是日本軟體銀行的孫正義。孫正義號稱是世界上最具眼光的風險投資人之一,他曾經押對寶,成為阿里巴巴的首批天使投資人,孫正義還曾經短暫當過世界首富,接著身價又隨著投資標的的股票下跌而斷崖式雪崩,或許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奇葩的投資者之一XD。2017年孫正義募得了一筆稱作「願景基金」的基金,誓言透過投資極具潛力的科技新創,這筆基金即將顛覆全世界,科技業最流行顛覆一切了。願景基金跟其他基金最大的差異是它的資產規模高達100億美元,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投資基金,2019年願景基金2.0成立,2021年5月兩筆基金總值高達154億美元。

這筆基金最大的資金來源是近幾年頗受爭議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他的年輕和較為開放的思想為保守封建的沙烏地阿拉伯注入活水,他也成為西方政商界的社交寵兒,大家搶著和他自拍。不過2018年發生一起駭人聽聞且震驚國際的《華盛頓郵報》記者哈紹吉暗殺案,調查指出王儲或許涉及其中,此時那些蹭流量的社交名流就開始切割與他的關係。不論如何,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知名的有錢,王儲在國家治理方面也是一位具前瞻性的人物,他將數十億美元委託孫正義請他幫忙投資。孫正義投資是出名的毫不手軟,而且凡事講究”感覺”,在某次牽線之下,孫正義前往紐約參觀WeWork,本來預計與Adam開會兩小時,但孫正義是個大忙人,最後只剩下不到20分鐘留給Adam,急著趕往下一個目的地,他把Adam叫上自己的座車,Adam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完成road show,孫正義拿出一紙合約叫他簽名,孫正義當場承諾投資WeWork好幾十億美元!

孫正義在Adam身上看到年輕時的自己,無所畏懼,真心地認為自己能夠改變整個世界。他依靠直覺投資那些他稱為”孫正義2.0”的年輕企業家,Adam的特質意外的吸引他,Adam從此就有一位教父替他撐腰。孫正義會不斷的鼓勵Adam要胸懷壯志,Think bigger!! 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當Adam預測WeWork幾年後市值可能漲至100億美元,孫正義會教訓他說這樣沒有野心,應該以10兆為目標! 當你的企業導師如此信心滿滿的鼓勵你,誰的自信心不會爆棚呢~Adam相信自己是天選之人,他誓言要透過WeWork串聯全世界,讓世界成為一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他要讓全人類成為一個親密的群體。

(7)The We World
Adam手上有錢了,他也開始當起天使投資人,四處投資或收購與本業無關的新創。此外,WeWork雖然自稱為科技公司,但它本質上只是一間不動產租賃公司,閃電擴張使它不斷燒錢,不動產的維修和保養成本極高啊。WeWork擴張太快,它的硬體設備常常尚未完備就開幕了,導致會員抱怨連連。Adam的野心快速膨脹,不再甘於當個辦公室租賃商,他把WeWork重新定位成The We World,旗下包含眾多事業體,例如WeLive,大人版的大學宿舍,既然上班都在一起了,何不乾脆住在一起呢?;Adam的老婆Rebekah也開始”垂簾聽政”,開設了WeGrow國小,並誓言在未來創立We University,打造從搖籃到墳墓的We World體系。Adam還去拜訪Elon Musk,希望跟他合作,讓WeWork負責打造火星殖民地的居住設施,結果當場被馬斯克白眼XD。

雜亂無章的經營模式使WeWork不斷虧錢,一年內就能虧損超過十億美元,但Adam總能在關鍵時刻說服投資人提供新的資金,不得不佩服他的談判能力! 不過事情總有個極限,2019年WeWork嘗試初次公開上市,不得已揭露公司的內部資訊,資本市場終於對WeWork的公司治理發出質疑。Adam的荒唐事蹟開始暴露,扛不住內憂外患的壓力,他終於在9月下台。Adam離開CEO的職位的同時,從股東那邊獲得17億美元的"賠償金”,他還被以顧問的角色慰留一陣子,每年薪水高達4600萬美元。

你可能會想問另一位共同創辦人Miguel跑去哪裡了呢? 他自始自終都隱身幕後,安安靜靜的做他的事,他沒有Adam浮誇的本性,不願站在眾人的目光前,但畢竟WeWork也是他的事業,儘管有點茫然,但也樂於看著WeWork成長茁壯,他比較像是COO的角色,真正的經營決策都交給Adam和他的親信處理。2020年6月,他也離開WeWork。

這本書出版於2020年10月,WeWork目前也重新改名為We Company。2021年第一季財報顯示他們虧損超過20億美元,他們希望今年完成第一次IPO,We Company是否能夠華麗轉身,在幾十年後完成他的宏偉構想,改變全人類的工作習慣,讓所有人更加親密? 還是即將成為殞落的獨角獸? Only time will tell. 說實話,雖然以理性的視角審視Adam這個人會覺得他很浮誇,但是從感性的視角出發的話,他其實是個狂想家,不論褒貶,他一個人能取得如今的”成就”,這才叫larger than life哈哈。

(8)心情隨筆
我也體驗過外商和台商兩種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甚至曾到美商網路新創的辦公室看過,他們新創那種smart office和open office的氣氛真的很吸引人,有健身房、遊戲機、沙發交誼廳、免費咖啡、自動販賣機…天花板的角落還有一些氣球。大家看起來都很開心,彷彿下課時的校園,而且新創都是年輕人,男的帥女的美,難怪WeWork會取得成功XD。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大都在批判WeWork,但實際上WeWork確實有一些死忠粉絲,在某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營造出那種夢幻的工作氛圍吧,不然就不可能成為一股旋風了。

《Billion Dollar Loser》是一本很精彩的商業傳記,我讀過的商業著作中,它是少數毫無冷場,兼具深度與廣度的作品。透過WeWork這間公司的故事,讀者也得以深刻認識2010年代的商業世界樣貌。作者文筆極佳,把整個世代的脈絡都寫進來了。英文版熱賣,所以我才覺得中文版應該也會暢銷吧,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一下喔!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7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有關品味EXPENSIVE HABITS

有關品味EXPENSIVE HABITS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7/10

旅遊文學裡有一小支流被稱為A Good Year Abroad,就是作者在某個異國他鄉住了一年或幾年,然後將這個歷程寫成一本書。這個文類中又能細分成很多各具特色的小小支流,通常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旅遊主題,來一趟愜意的沙發旅行(couch traveling)。如果你想探索旅遊文學,別錯過馬可孛羅出版社的一系列經典選書~他們已經把國外最經典的travel writing都翻譯成中文了!

這種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彼得梅爾的《山居歲月:我在普羅旺斯,美好的一年》和Frances Mayes的《托斯卡尼艷陽下》,這兩本書是歐美經典旅遊文學排行榜的前十名,毫不誇張喔~就是那種最受全球讀者歡迎的作品,而且還翻拍成電影。大部分的人讀旅遊文學不外乎希望透過文字去遠方度假,旅遊想要玩得開心,氣氛就不能太嚴肅,所以暢銷旅遊文學的主題都很輕鬆,素描風景,寫寫遇到什麼有趣的人事物,我也很愛讀這種書。

《山居歲月》出版的緣由很有趣,Youtube上出版商有為彼得做了一小段訪談,建議去聽一下~他的本業是作家,本來只是到普羅旺斯暫居,希望鄉間氣息能帶給他寫小說的靈感,沒想到靈感難產,他只好故意寫一些鄰居的瑣事搪塞,找藉口:[因為這個水電工怎樣怎樣,害我住的地方沒水沒電,無法專心創作,bla bla。] 沒想到他的出版商覺得這些凡夫俗子的軼事很有意思,請他多寫一點! 後來他小說擱置,以小鎮風土誌為主題寫作,反而大獲好評,全球暢銷600萬冊,成為”現象級作品”。一本書讓”普羅旺斯”成為法式鄉間生活情調的同義詞。

假如有人對你提起普羅旺斯,你腦海一定會立刻浮現鵝肝醬、葡萄酒、莊園的畫面吧~我剛看了一下2012年版的《山居歲月》頁面的介紹,提及這本書當年在台灣文化界產生深遠影響。我現在應該還算比較年輕的讀者吧XD(快變大叔了哭哭><),開始接觸旅遊文學大概是從2008年左右,一開始一定是先從台灣作家的作品讀起,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在書架上就有越來越多關於法式生活的書(2021年的今天已經氾濫成災)。意境優美的文字搭配朦朧的相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政大郭正佩教授的《絲慕巴黎》,一個年輕女生在海外漂泊的故事,對青少年來說總是充滿吸引力吧~接著又讀了莎岡的《日安憂鬱》,這種莒哈絲式風格的法式寫作,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充滿一種優雅魅惑,對一個連初吻都不曾嘗過的屁孩來說,甚至聽到French Kiss就會胡思亂想,現在想起就覺得很搞笑。

話說時隔多年去追憶年少,也能理解閱讀帶給自己的影響,有一種說法蠻矯情但卻很真實,看完一本書,不管好壞,它都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我幾乎讀過的每一本書總會有某一句話、一段話、一個場景特別鮮明,如果在生活裡遇見類似的情景,還會產生一種既視感的錯覺。所以說看書真的蠻有趣,思覺上奇妙的感受,那是難以言喻的,而且我長大才知道(或感覺),其實沒有很多人熱愛這種”思覺”體驗。第一個例子就是喜歡閱讀的人很少(這有數據可以佐證),我現在常常反省自己應該是個怪咖,很少社交生活(白話文:沒朋友?),所以只好與書為”友”,正常人在我這個年紀有自己的收入,應該要夜夜笙歌,party animal,至少要常常跟人聚餐有約,趁步入家庭生活前把握最後的時間狂歡。

我是下班回家看書,寫讀書心得,從事這種完全靜態又獨自的活動的時間越長,相對就能判斷他身處於人群的時間越少。漸漸的,我在書本裡看到其他的”讀書人”往往也是遠離人群的姿態,盯著銀幕或扉頁,不然就在筆電前敲敲打打,好聽一點叫觀察者或樂於獨處,說穿了就是跟主流不搭嘎,超寂寞耶~閱讀這種小眾興趣不像看球賽,可以很直接地跟周圍的群眾融為一體(至少在比賽的當下),小酒館裡隨著球賽進行而慷慨激昂,這種畫面不會出現在讀者之間,就算是讀者的聚會,也是安安靜靜地聽講者說話,末尾一段Q&A,然後各自散場。

第二個例子就是”走路”這件事了,歐美最負盛名的旅遊大師之一Pico Iyer在Youtube影片《A Travel Writer Shares His Best Tips》中提到的第一要訣就是走路! Walk, and walk, and walk! 他說最佳的寫作靈感來自於走路。Pico Iyer寫的旅遊文學被許多人譽為極品,文筆之優美,travel writing at its best。我讀過他的文章,真的一流! 我也很愛散步,自從來台北工作後,常常下班就走4公里回租屋處,台北真的超好逛耶~超多巷弄可以鑽,忠孝東路走9遍膩了,還有八德路和南京東路可以走。現在看新聞街訪的背景,常常還能認出來那是哪裡。這種因為移動而產生的微妙心情,空間和時間的收縮和延展,就是走路最大的樂趣啊~可是我問過太多人,他們想到要走路就累,熱啊,流汗啊,無聊啊,誰那麼白癡大熱天在馬路上走動搞得滿身大汗? 我可能就是那個白癡哈哈~

有一些心境真的要長大以後才懂,原來我那麼不安於室,還有一種可能啦,閱讀和走路是相輔相成的惡性循環,因為閱讀太靜態了,完全脫離現實世界,所以只好出去走走路、透透氣、沾沾人氣,確保自己還活在有活人的世界。偏偏連走路這件事往往都是一個人進行,可能結論就是天生孤僻,唉~

Youtube上面有一種頻道,專門上傳在世界各地走路的影片,台灣也有喔,”Taiwan Walker”的影片就很讚! 這種影片通常是拿著運動式攝影機第一人稱漫步在世界知名的城市或旅遊景點。透過他們的鏡頭,我們也身歷其境探索著,彷彿觀眾正在旅遊。這些攝影者很會捕捉情境,例如漫步於曼哈頓,他們還會選擇在午夜、雨天、下雪的冬夜、清晨等不同時間去攝錄,這種影片很適合發呆放空時觀看,撫慰一下work from home的沉悶。

更有甚者,有一個頻道叫The man in seat 61,他專門乘坐世界各地的火車,把火車內部的畫面錄下來,順便捕捉沿途的窗外風景,一般商業的旅遊紀錄片往往驚鴻一瞥,這種素人拍攝的影像彌補了商業剪輯的缺失,提供沉浸式的感官之旅。我發現自己很愛處於”移動”這種狀態,但我每次跟別人說我很喜歡搭火車,他們好像都無法理解,搭火車只是疲勞的通勤方式。每個人看待及體驗世界的方式,真的天差地遠啊!

講回來彼得梅爾,這本書《有關品味》(Expensive Habits)是他為Esquire雜誌撰寫的專欄文章集結而成,Esquire雜誌的讀者取向為成熟男人,對美酒、跑車、女人感興趣,事業有成的菁英男士,或正在商業世界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編輯請他針對有錢人的消費習慣和品味為主題,寫一系列的文章,他就去試吃鵝肝醬、坐加長型禮車(limousine)、住高級旅館、買高級衣物配件、去高級酒莊品酒、抽雪茄、坐私人飛機、…等。他甚至還寫了一篇文章探討為什麼包養情婦是世界上最勞神傷財的”品味”。他針對一些有錢人專屬的生活型態做了一番精闢俏皮的詮釋,例如家裡的傭人本來應該是為了減輕自己生活上的不便而雇傭,但因為豪宅太大就必須雇用很多傭人幫忙打理,這樣一來,還得提供他們食衣住行,經過一整天辦公室的案牘勞形,回到家想要好好的放空休息一下,卻發現到處都是傭人沒有隱私,心情很煩躲到圖書室想安靜一下,這時就會有傭人躡手躡腳地走進來開始擦拭書架、撣灰塵,因為他們想讓主人看到自己的辛勤付出,期待獲得肯定和重視;想去泡澡就會有人默默地走進來幫忙更換毛巾,結果整個夜晚就這樣毀了。這是我第一次讀彼得的作品,很喜歡他的這種dry humor! 字字珠璣,戲謔幽默的筆桿子,難怪他會風靡全球~我們大部分的平凡人應該一輩子都不會有這種”昂貴品味”,不過透過彼得的妙筆生花,讀者得以用文字去想像一下這種生活風格,正是閱讀的樂趣所在吧。

我讀的是1998年宏觀文化出版社的版本,這間出版社連google都沒有任何資訊,可謂年代久遠,不過封底內側的夾頁透露一點蛛絲馬跡,策劃人是鍾芳玲女士,她在1997年在美國舊金山參與一場彼得梅爾的新書見面會,彼得的幽默帶給眾人難忘的一夜。話說自從Ted x Talks旋風席捲全球以後,透過演說分享觀點成為一種潮流,越來越多人會把演講上傳至Youtube,現在Zoom讓錄製視頻更加容易,影片取名為「A night with…」,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流,這才符合網際網路發明的初衷啊! 鍾芳玲女士也是華語世界知名的書癡,去年我在圖書館偶遇她的書,目前還在待讀清單上,找時間再來拜讀一下~

這本書已經有很多人寫詳細的心得了,我就不重複重點整理了。反正閱讀心得本來就很free style,我也很懷疑真的有人會看XD,既然閱讀無法跟人交談,純粹喃喃自語也是一種內心表述。其實啊,這本書我是五月初疫情爆發前一個禮拜在宜蘭火車站前的”舊書櫃二手書店”入手的,一本書況極佳的書才80元,沒理由不買。這間店的選書很棒,希望能長久經營,下次去宜蘭玩再去光顧一下。我本來以為是黃春明老師的店重新營業,問老闆才知道這是另一間書店。宜蘭真的很有風味耶~我在店內的時候有一個人來抱了一疊某位宜蘭當地攝影師的攝影集回家,我稍微瞄一下,覺得這種地方氣息濃厚的區域誌,不論是文學或攝影,特別有溫度耶! 這跟看國際新聞很像,坦白說中東動盪干我啥事,數十年來都是那副鳥樣,幾乎沒有平息的一天,這輩子大概也看不到所謂的區域和平了。就算想要參與其中也力不從心,這就是為什麼國際新聞對大部分閱聽人來說都變成打發時間的”娛樂”,它只是一種跟自己的生活毫無瓜葛的”資訊”罷了。反觀當地人的創作,題材都是左鄰右舍的日常生活,使在地新聞(local journalism)成為當地公共生活的城鎮廣場(village square),這顯得更有意義。

每次逛二手書店看著架上泛黃的老書,都會覺得有一種懷舊感,我好像特別熱愛懷舊風格的舊物,英文的形容詞叫vintage,這跟旅遊文學也有關連,旅遊文學是19世紀末隨著火車發明,20世紀初汽車和飛機問世以後,人類得以快速廉價的四處移動才逐漸普及開來,二戰以後,旅遊成為一種新型態的娛樂活動,歐美大眾能夠四海遊走,進而催生了60年代背包客的浪潮。商業旅遊也蓬勃發展,當年還沒有網路,旅遊大都透過旅行社代辦,旅行社為了推廣行程,他們會繪製旅遊海報吸引客人。21世紀的今天人手一機,旅行社的宣傳圖像改以高解析度的相片取而代之,那種vintage travel poster成為過去式,挺可惜的。這跟今日全美戲院的電影海報類似,手繪的圖畫,總是帶有一絲匠人的溫度,不若snapshot隨手一拍,視覺文化氾濫成災。我蠻推薦把這些海報一次20張拿去彩色列印貼在牆上,每年換一輪,就會營造出一種獨有的室內旅遊遐想。

旅遊文學真的是一個會讓人上癮的文類,應該沒有其他類型更適合讓讀者反思生命的意義,人生就像一趟旅程嘛~至少我透過眾多旅遊作家的文字去旅行,獲得程度不一的慰藉及省思。彼得梅爾的《山居歲月》據說吸引許多英國退休的夫妻到普羅旺斯置產,希望換個生活環境,讓生命重新開始。很可惜彼得梅爾已經遠去,世上少了一位極具巧思的生活觀察家,但新一代的個體生命正在前往法國撰寫個人的精采篇章,搜尋彼得的訪談時,意外看到一支影片〈The prettiest French village? A visit to Menerbes in Provence〉,介紹彼得居住的村莊Menerbes,即《山居歲月》中的小鎮。這個影片的年輕人是一位叫Oliver Gee的澳洲青年,熱愛法式文化所以搬到巴黎居住,透過廣播、podcast、Youtube頻道、寫作,追求和經營自己的法式浪漫,娶了法國姑娘,有了可愛的孩子,他也熱愛走路,製作一系列巴黎街頭的walk show,也寫了一本回憶錄《Paris on Air》,之後再用Kindle買來讀一讀。關於法式生活的臨摹,有另一本《巴黎到月球》(馬可孛羅出版喔~~)也是旅遊文學的經典著作,生動捕捉花都世紀末的華麗,1995~2000年代的流動饗宴。距今已隔20年,我很好奇2020年代的巴黎,是否跟當年有所差異呢?

C'est la vie,廣告台詞的金句,閱讀是一種成本極低的生活品味。聰明的,就懂。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3 人中有 3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Ex Libris: 100 Books for Everyone’’s Bookshelf

Ex Libris: 100 Books for Everyone’’s Bookshelf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7/04

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是前紐約時報的首席書評人,她在紐時當了35年的文學評論家,這本書是她出版的第二本書,一本獻給書籍的情書。她被人稱為英語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書評人,她的評論可以拉拔一個剛出道的新銳作家,也可以毀掉一個作家的前途。她的評論引起過不少爭議,她曾抨擊過不少大牌作家的著作,換來對方的冷嘲熱諷。有些人也不屑這種孤芳自賞又高高在上的”文學評論”,認為書評人不過出一張嘴碎碎念。不論如何,文學評論本來就是個很小的圈子,這種東西既然會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就跟Google Map上的消費者評論一樣,你總會好奇別人的心得對吧~書蟲和吃貨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一本書需要投入很多心力,假如花了兩個禮拜讀一本令人失望的書,浪費時間又影響心情,所以書評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有趣的是,閱讀這個興趣存在一種矛盾的現象,每個人的閱讀品味都南轅北轍,所以我喜歡的書,通常別人都沒興趣,反之亦然,所以書評就變得很尷尬,因為評論者的所思所想,往往跟讀者相斥,假如讀者在看完書評人推薦後買一本書,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就會反過頭來質疑書評人的品味,嘲諷他們都是關在象牙塔裡看世界,跟大眾脫節。我覺得這應該就是為什麼現在大部分的書評都偏向重點整理,大部分的人閱讀並非出於興趣,而是希望能夠從書中獲得實用性的知識,閱讀變成一種有目的性的行為,但這也是迫於現實考量,現代社會繁忙賺錢不易,沒有人有閒情逸致在那邊”品味”文學,所以書評也就順應潮流,替讀者去蕪存菁,提供乾貨即可。

閱讀這件事也變得很兩極,第一種閱讀非常務實,書評變成一種生財工具,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會閱讀那個領域的著作,貼在臉書行銷和塑造自己的形象,時下快樂經濟當道,書評也有格式範本可以套用,正向積極的文句間接地強化發文者活潑開朗的形象。通常大家也比較愛這種溫馨的文章~我也一樣哈哈~

第二種閱讀比較私密,純粹為自己而讀,這種閱讀很難跟別人交流,原因如同上述,每個人的閱讀主題很少有交集,也就很難跟人交談。閱讀能增加談資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它的前提是閱讀暢銷書,或者投資、養育這種普世性的主題。就小弟的經驗來說,我不會排斥閱讀暢銷書,但暢銷書比較沒有那種深層的韻味,可以讓人細細品味。意味深長的書比較能帶給我深刻的閱讀感受,所以我還蠻愛讀學術和文學作品,咬文嚼字,有些感受注定得用艱澀的詞藻才能傳遞啊~讀久了,也就釋懷了,閱讀永遠都是一個人私密的事情,不可能跟人有太多互動,太有想法跟人交談還會給對方壓力呢,所以連抒發心情都得改成以書寫的方式進行,這是第二種書評,自娛娛人(or自愚愚人?)。

角谷美智子2017年從紐時退休,終於有自己的時間撰寫自己的書籍。2018年出版的第一本書《大說謊家時代》(有出中文版),探討川普時代的謊言和假新聞等議題。2020年10月出版第二本書《Ex Libris: 100+ Books to Read and Reread》這本書算是總結她一輩子的閱讀體驗,她一輩子都在看書,甚至以此為業,天底下應該沒有幾個人讀的書比她更廣、更深、更多吧! 這麼傳奇性的讀者,究竟有哪些書令她情有獨鍾,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給更多同好呢? 她在前言寫道,這本書不是文學評論,而是純粹從一個熱愛閱讀的讀者身分出發,結合書評家的細膩情感,從書籍的汪洋中精選出約100本好書分享給大家。這本書還有跟一位插畫家合作,替其中一些書籍繪製新封面(如本書封面),天啊,這種畫風實在太有巧思了!

她選擇的這些書具有高度的可讀性,至少從文學的角度來說如此,非常的知性。除了一些文學經典,她也刻意挑選不少近期出版的作品以貼近時事。書籍就像她的孩子,這本書集結的是她熱愛的著作,所以我們不會讀到犀利毒辣的批評,而是深情款款的娓娓道來。角谷美智子在紐時的書評有一種將自我完全抽離的風格,冷靜客觀的從旁觀者的視角評述,字裡行間幾乎找不到評論者的身影。這次卻不一樣,卸下”首席書評人”如此承重的擔子,反而能毫無顧忌的暢所欲言~《Ex Libris》中的她時而嚴肅的論述,時而天真俏皮的歌頌書的美好,其中一篇推薦Dr. Suess童書作品,她寫了一首詩獻給童年時的閱讀啟蒙,太可愛了~

本書收錄的作品非常豐富,從小眾到大眾,每個人都能找到幾本有興趣的書放入待讀清單吧。她是那種真正的讀者,不拘泥於特定類型,而是優游於文學的集體場域,因為任何類型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跟普羅大眾一樣,她也醉心於《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書中也數度提及《權力遊戲》等流行文化的元素。不過,大部分的作品偏向較有深度的文學小說、詩集、非虛構作品等,假如你也是(西洋)文學/閱讀的重度成癮者,這本書是一本瑰寶,你會一口氣認識很多作品和作家,某種他鄉遇知音的共鳴感,非常難得!

一百本書太多了,我就不一一羅列。有些書是西洋文學的經典,例如莎士比亞、福樓拜、白鯨記、荷馬史詩;有一部分是美國政治的專著,例如林肯的演講稿、開國元勳的作品、歐巴馬的書;有一些是美國的當代小說,例如納伯科夫、Philip Roth、Toni Morrison、Oliver Sacks;有一些是世界文學的範疇,例如魯西迪、安特伍德、馬奎斯。每一篇書評都不長,但是含金量很高,她把每個主題相關的知識都濃縮進去,其實這些書讓我真的想要去讀的大概不到10本,誰有空閒去讀林肯的書信呀XD,所以這些書評非常有參考價值,因為她把精華提煉出來,給予讀者一個整體的認識。

剛有提過角谷美智子的第一本書跟美國政治有關,有人推測她退休後將把重心放在時事評論上,針砭當代的議題。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反映在這本書中,她選擇的書籍大多與美國社會息息相關,探討自由的理念、民主社會、種族歧視、移民的身分認同、黑奴歷史…等議題。文學是一種記錄歷史的方式,讓後代的人記得當年的光榮與罪過,以史為鑒避免重蹈覆轍。川普的當選反映美國社會的集體失落,最近幾年族群的對立加劇,國會山莊被暴徒佔領,在在顯示美國社會的根基似乎有所動搖。國際情勢風起雲湧,極權主義正在捲土重來,她也是希望透過手中的一支筆,喚醒更多人去省思,進而採取行動,打造一個更理想的社會,而不是任其變成”美麗新世界”。

書中7~8成的書和作者我應該都聽過,也有讀過其中幾本,這本書讓我對歐美文學有更全面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透過本書,我才知道”回憶錄”這個體裁是從90年代開始才逐漸興起,到了2020年代,幾乎每一個名人或企業家都流行出版一本回憶錄,連企業都開始出傳記,不論文采,出錢就能請人代筆,這也是有趣的文化現象吧。此外,角谷美智子是記者出身,她提及1970年代開始流行一種叫New Journalism的報導技巧,將小說技巧融入非小說的敘事中,有一本書叫《The New Jornalism》,由Tom Wolfe所編輯,影響了未來世代的新聞報導風格。去年紐時有一篇文章〈他揭露了韋恩斯坦性醜聞,但他的報導真的無懈可擊嗎?〉,分析當下流行的一種報導風格,被稱為Resistance Journalism,為了讓報導充滿戲劇性,一些傳統上嚴謹的報導原則似乎可以彈性調整? 歷史是一種動態的延續,透過閱讀文學評論,能夠讓我更瞭解自己所處的時代。書海無涯,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飲的話,就要喝最順口的!

如果你喜歡世界文學(world literature),這本書也很適合你喔! 書中提到的那些作品或許太艱深,但是對於認識何謂世界文學挺有助益,例如Salman Rushdie的《午夜之子》我聽過說書app的解讀版,卻毫無動力去把書買回來捧讀XD,但了解它的故事,以及它在歐美文壇的地位,就能進一步認識印度次大陸在文學裡與英語世界糾纏不清的愛恨情仇。

這種書評集結而成的選集很適合熱愛閱讀的人翻閱,它能把許多文本裡遺漏的拼圖湊在一塊。如果喜歡閱讀書評,可以去探索一下: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London Review of Books、Asian Review of Books、Literary Review of Canada、Australian Book Review。我對Asian Review of Books情有獨鍾,因為透過文學的視角去認識亞洲,特別有fu耶! 我也希望能藉由閱讀神人的作品,讓自己的文章越寫越好~

《Ex Libris》之後一定會有中文版,如果你是書蟲,記得去啃食一下囉~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1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Visual Culture

Visual Culture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22

約翰‧伯格有一本書叫《觀看的方式》,這本書我常在書店看到擺在藝術設計書架周圍,通常是放在最顯眼的位子,這本身就構成一種觀看的方式~

有很多書籍和影片教人如何欣賞藝術,似乎普羅大眾都沒有品味鑑賞藝術,在英文裡面,精緻藝術被稱為fine art,或者high art,藝術品味的高雅,變成一種衡量準則,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文化涵養。因此,任何人只要有錢了,一方面為了彰顯社會地位,另一方面為了追求層次更高的精神世界,就會開始蒐集和投資藝術品。藝術能讓觀看者陶冶性情,好吧,可能也有一點附庸風雅的矯情,但人生短促,死亡是藝術永恆的課題,更凸顯人生的荒謬性,透過思索一些哲理上的命題,的確能帶給觀者些許安慰吧?

我以前也很困惑到底什麼是”觀看的方式”? 眼睛看到的東西就長那樣,有什麼好探討的呢? 觀看這個動作很自然,幹嘛大費周章去胡思亂想? 後來讀了一些介紹藝術欣賞的書,每一本書的結語都一樣,每個人都是藝術家,藝術這件事被推捧得過於崇高,導致一般人懶得去學習如何欣賞藝術。

你看,這幅畫的某個局部,這樣那樣,代表的是情慾的流動,意旨那個年代的女性壓抑,男性在歷史上佔據支配地位,女性以一種所有物的形式存在。諸如此類的藝術批評讀多了,某一天好像就開竅了! 的確很有意思,知識讓人懂得解構世界的方式,精神世界好像也向上提升好幾個階層,這個感受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品味箇中滋味。不過,瞭解了觀看的方式後,其實經常有一種感覺,有點畫蛇添足,因為知識性(或藝術性)的觀看視角,會將你”抽離”現實,思緒恍惚,飄飄然如微醺,後勁卻很強,欣賞完以後會產生宿醉的反效果,假如酒品不好,喝醉了可能會發酒瘋。

以前希望提高自身的感官能力,讓自己用更敏銳的官能去體驗世界,現在已經具備這種能耐,卻開始反思它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跟”批判性思考”相當類似,社會上有一股聲音,不斷提倡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但這種思維習慣到了某種程度以後,它會產生質變,為了批判而批判,演變至今,純粹就是看誰聲音大,基本上就能掌握話語權。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套由社會規範、文化傳統、社群媒體塑造而成的主流價值觀,它是一種堅不可摧的意識形態堡壘,不容任何質疑。現在都提倡閱讀對吧,等到你懂得解構社會的構面,隱藏其中的荒唐就顯而易見,想要批評嗎? 只會感到力不從心,群體大於個體,服從與從眾,才是生存的最佳法則,先別想什麼社會正義,光一個孤獨感就令人坐以待斃。因此,所謂的批判性思考和知性的觀看方式,真的蠻矯情的哈哈,就像社群媒體的初衷是強化人與人的連結,結果變成撕裂族群的科技冷漠,大家都成為精神世界的數位遊牧族。

我還沒有拜讀過約翰‧伯格的巨作,因為總覺得看完以後,搞不好自己又會陷入更深層、沒必要的思緒漩渦,腦袋一直旋轉會暈眩,難怪那些哲學家都”腦袋怪怪”的XD,20世紀最偉大的維根斯坦老兄就是經典的例子啊,出身文藝之家,結果兩個哥哥都自殺,維根斯坦也是一副抑鬱寡歡的愁容,對於人類生存的本質有透徹的體悟又怎樣,真的過得快樂嗎? 這種疑惑為什麼很少人提出呢? 只顧著歌頌偉大的哲學成就,那些思想家好像變成一種只存在於文本裡的神祉,肉體的歡愉和精神世界的豐腴,哪個才是真實的快樂? 難怪有mind-body problem,我應該是唯心論者啦,畢竟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物質讓我的心靈有所寄託,只好在心靈層面的死胡同一直繞圈圈^^。

有時候會覺得喜歡閱讀是一種詛咒~唉呦,真的很難跳脫愛思考的迴圈,總是好奇是否有更多新穎的觀點,能夠解釋自己所處的時代及環境。上面提到的”觀看的方式”,在學術研究的範疇裡,歸屬於視覺文化研究,即visual culture studies。這個學科算是相當晚近的研究領域,80年代開始才逐漸成為一門新興學科,它研究什麼東西呢? 就是上述那些相當抽象的概念,我覺得已經像哲學研究了,採用各種跨學科研究方法去分析視覺影像帶給人類的意義。舉個例子,當我們觀看一幅圖像,我們可能會說這幅畫很漂亮,這時視覺文化理論家就會反過來問:[等等,你有沒有想過,究竟這幅畫想要讓你看到什麼? 這幅畫本身的存在,就是希望被人觀看,但是它的存在是否有任何前提呢? 它真的讓你感到快樂嗎? 或是用快樂去掩飾悲傷呢?] 好啦,你懂我的意思,這種書會深刻的剖析事物的本質,一個很自然的觀看動作,竟然蘊含無窮無盡的論證與巧思,我給這本書滿滿的五顆星!

閱讀這種書之前都要先深呼吸,因為不知道自己讀完以後思想上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我的經驗好壞皆有,有些書讀完以後會讓自己變得更消極,在一個講求快樂、積極、活潑開朗的社會裡,以小弟的經驗來說,實在不建議去讀那些批判性元素過重的作品,讀一讀Steven Covey或Tony Robbins的書比較實在,與成功有約啊! (這不是反諷喔^^)。反之,讀這種充滿哲理思辨的作品,程度輕者像玩喜八啦,小賭怡情;程度嚴重者就像俄羅斯輪盤,拿著槍對著腦袋轟一聲,腦漿四溢,得不償失啊!

所幸,這本MIT Essential Knowledge Series沒有讓我失望! 話說這個書系真的驚為天人,目前已經有超過80本的作品,而且主題越來越精彩,這是我讀的第14本,每一本都把我的思考電路板重新配線(re-wired),原來有這麼多觀看世界的模式,所以才被稱為Essential knowledge,這些知識能幫助讀者釐清越來越複雜的日常生活。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學/科技研究機構,很多影響全人類的科學發明、理論、技術都是從此誕生,MIT在媒體研究領域也很權威,MIT Media Lab根本就像科幻小說情節的實驗室,這種跨領域的交融實在太吸引人了! 不過,涉及愛潑斯坦的捐款一案,還是讓人唏噓,金錢真的是資本社會的話語權。

MIT Press也是世界知名的學術出版社,他們為了因應資訊爆炸時代的閱讀習慣,推出這一套輕巧優雅的Essential Knowledge Series,封面設計也相當精美! 本書系關注貼近時事的議題,邀請某個領域的專家以平易近人的筆觸撰寫獻給普通讀者的讀本。這些主題相當有深度,一般人沒時間,也沒心力去仔細研讀,所以這種書格外珍貴,整個書系的出發點就是希望讓忙碌的現代人,假如有心,能透過專家的指引,去蕪存菁,輕鬆愉快的認識一門深奧的學科。這個書系還有一個特點,MIT既然是科技研究的重鎮,它聚焦的主題也相當有科技感。目前科技巨頭統治整個世界,商業世界也彌漫著濃厚的矽谷氛圍,矽谷文化成為新時代的商業精神。這套書系介紹了許多科技相關的主題,從深度學習到網路迷因,主題橫跨商業、科技、文化、經濟、哲學…這個書系中我讀過的十幾本書,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獲得的啟發只能以”大開眼界”來形容~

本書作者Alexis Boylan是康乃狄克大學的藝術歷史助理教授,她的研究專長包含藝術歷史、視覺文化、非裔研究(Africana Studies),特別著重於性別和族群的議題上。光看她的研究領域,大概就能想像這本書的基調了,從藝術的高度出發,結合性別研究和族群研究的論述,透過多維視角的審視,刺激讀者去思考我們看到的世界,別再來者不拒,而應該適度的拒絕外界強加給你的視覺影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越來越失焦的21世紀,將自己的目光聚焦在真正有意義的視覺圖像。有意思的是,作者並不希望讀者完全把眼睛閉上,這樣等於徹底否定視覺文化存在的意義,良性的視覺文化會使觀者思考,進而產生對話,甚至產生共鳴。

MIT Press的Youtube頻道有作者的訪談,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聽一下,濃縮了本書精華。我蠻喜歡聽這種有深度的對談,作者也提到訪談本身就是一種視覺文化的呈現。假如沒有新冠疫情,這場對話應該會發生於某間書店、講堂、教室…某個實體的空間,不過因為居家隔離,過去這一年半的時間,人類被迫使用線上視訊的方式溝通,甚至產生一些新的詞彙如zoom fatigue,大家一整天都要盯著螢幕,這也引起許多奇妙的心理反應。以前我們對著他人說話時,不會意識到”自己在說話”,但現在一邊說話,一邊就能看到自己講話的臉。你、我、他之間的分界變得更虛幻,每個人都成為半個漂浮的軀殼,人類這種生物好像只有上半身,下半身都消失了(恩…這樣叫腿控的人怎麼辦呢~)。針對這種微妙的心靈觸感,正是作者擅長的論述主題! 她也有合寫過一本書,從視覺文化的視角,去分析《瘋狂麥斯:憤怒道》裡的女性主義。你可能會覺得天啊,吃飽太閒嗎? 看個爽片,誰會在乎什麼女性主義? 所以囉~學術研究才永遠那麼小眾,跟一般生活脫節,但對喜歡思考的人來說,這種思考很有趣,賦予平凡無奇的事物生動的詮釋!


這本書不厚,大約120頁平裝版的內文而已,從what、where、who、when四個角度切入。作者最想傳遞的主旨就是希望讀者勇於挑戰既有的視覺文化,視覺影像的汰舊換新,本身就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以藝術史為例,正宗的西洋藝術史是以白人為中心建構出來的,亞裔、拉丁裔、非裔等族裔是游離於邊緣的群體,因此當代的藝術欣賞,其實只是白人所認同的藝術,忽略了其他人的視角。另外,就算在白人的世界裡也有區分,主流的與非主流的,你有沒有想過,藝術家在歷史上的評價,究竟由誰定義? 難道畢卡索的畫,真的比某幅塗鴉更高尚嗎?
假如畢卡索是一位女性,她能獲得那麼高的評價嗎? 歸根究柢,人類社會太繽紛,總得有一個”正典”(canon),為其他人樹立一個典範,所以這些”正典”成為主流的價值觀,非主流就被冷落了。但別灰心,視覺文化是動態的,並非一陳不變,例如Banksy的塗鴉,不也成為最高雅的拍賣會的寵兒嘛~

我很喜歡visual culture這個詞,觀看的方式,提供日常反思的借鏡。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論述跟金卡戴珊有關,我以前蠻討厭她這種鋪張浮誇的炫耀式消費主義,簡直是膚淺的極致!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反而開始欣賞她這種表現。作者說她把自己的軀殼打造成完美的賺錢機器,那些誇張的自拍其實讓她掌控了自己身體的話語權,在人類的歷史中,女性的身體經常被當作男性剝削的俘虜,女性身體的勞動價值(如做家事)也常常被忽視,”做家事”的社會價值沒有反應在GDP的計算裡,無法獲得金錢上的報酬,卻被認為理所當然。金卡達姍在某種程度上打破這種傳統思維,我使用我的身體賺我的錢,天經地義,完美女力的展現~這種觀看的方式,確實很有意思~

前陣子我找到一本得獎的學術作品《The Decisive Network: Magnum Photos and the Postwar Image Market》,研究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如何塑造二戰後人類觀看紀實影像的視角,新聞影像跟商業利益有哪些情慾糾葛呢? 前陣子看了德國之聲的紀錄片《Abbas by Abbas》,認識一位剛去世的攝影巨匠Abbas Attar,這種紀錄片真的是發人深省! 影像蘊含的力量無窮,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視覺就是文化,I see, I come, I conquer,凱薩所言甚是;看某種影片也一樣,I see, I cxm, I conquer. 誰叫人類天生是視覺性動物呢^V^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三無世代: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弱肉強食加速下的未來工作

三無世代: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弱肉強食加速下的未來工作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13

本書作者遠藤功是一位日本的管理顧問和教授,擔任過早稻田商學院的教授和幾間大型企業的高階經理人。書名《三無世代》的三無為「無移動、無需求、無雇傭」,用三個詞概括了未來商業世界的工作趨勢,這本書寫於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一年,這一年全球為了防堵疫情蔓延,紛紛關閉邊境,連國內的經濟生產活動都停滯了,自從20世紀末全球化如火如荼的展開,這次疫情讓世界各國踩下煞車,這才發現彼此之間的經濟依存度竟然如此之高,特別是歐美各國許多日常用品都仰賴中國製造,這一次讓許多歐美領袖反思,應該想辦法分散產業鏈的風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上面是宏觀經濟的視角,新冠疫情也改變一般的上班族的工作模式,這種就是意見領袖最愛使用的稱呼”典範移轉”,為了減少人與人的連結,在家工作和遠距辦公成為新常態,以前企業要求員工必須集中在辦公室上班,但疫情迫使企業做出妥協,所謂一試成主顧,企業發現遠距上班對於營運來說有很多好處啊! 趁這個機會,以後就讓遠距辦公取代舊有的工作模式吧。對於員工來說,在家工作也有很多好處,疫情之前為了商務談判,必須親自到客戶那裡登門拜訪,現在大家逐漸習慣看著Zoom開會,省去舟車勞頓的麻煩,又能節省車馬費。若使用得宜,線上辦公也能優化許多工作流程,例如以前在辦公室簽呈得印出紙本,還要等上司蓋章,來來回回耗掉不少時間,現在使用電子簽呈,咻咻咻,很快就批准下來,工作效率也就大幅提升。

依照遠藤功的預測,疫情加速了數位化轉型,日本企業可以削減30%的工作流程,優化企業的營運效率。我常常覺得管理顧問的觀點跟新聞媒體彷彿位於光譜的兩端,我以前過於採信國際主流媒體的觀點,看待事物的方式變得比較消極,新聞媒體對於新冠疫情往往採取批判的立場,批評政府、企業、社會的失能,導致貧窮百姓生靈塗炭…云云。看了這種管理顧問寫的書籍,反而眼睛一亮,在這種快樂經濟當道的時代,閱讀正向思維的作品果然好處多多,以本書為例,新冠疫情在作者的眼中,其實是千載難逢的轉機,能夠大力推動社會進步。

他的論點是這樣的~日本傳統的企業文化為終身雇傭制,一個社員大學畢業進入一間大公司,公司提供完善的教育訓練和薪水,照顧員工一輩子,員工也為了會社鞠躬盡瘁。不過日本近三十年的經濟泡沫化,企業也無力維繫終身雇傭制,這種制度也有天生的缺陷,許多老人坐領高薪卻不用做事,這對於企業來說都不是有益的結果。新冠疫情打破了僵局,因為經濟活動停擺,商品需求大幅下滑,很多企業的營收也遭遇重挫,為了降低成本和減少開支,很多企業只好裁員了,沒想到就像油切,企業裁員後突然覺得神清氣爽,原來身體上有那麼多累贅的脂肪,一口氣甩掉它們,反而變得身輕如燕,根本不需要那麼多冗員。加上數位辦公的普及,實體辦公室也可以裁撤了,省掉租金水電的花費,組織型態重新設計,採納敏捷開發的哲學,未來的商業世界將變得更加靈活,更有彈性。

我以前讀到這種論述會覺得這也太資本主義了吧…所以員工為老闆付出的青春都是白費的嗎? 企業不是應該落實ESG嗎? 不是都說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資產嗎? 踏入社會一段時間了,這種天真幼稚的左膠思想也逐漸讓位給現實。Milton Friedman講的那句話真的是一語道破商業的真諦,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就是替股東創造最大的回報,也就是利潤極大化。去年有一本書很紅,Netflix創辦人合寫的《零規則》中也坦率地承認錢就是商業世界的真理,We are a team, not a family。遠藤功的觀點如出一轍,他鐵口直斷未來世代,工作職場對於”專家”的需求會有增無減,頂尖人才會更加如魚得水,至於那些重複機械式工作的”普通職員”,如果不懂的自我精進,就等著被自動化淘汰吧! 零工經濟也逐漸崛起,未來的工作也將逐漸碎片化,以臨時工的型態取代雇傭制,企業就不必再負擔沉重的員工福利了。

上述的論點聽起來是否很像反烏托邦呢~我讀過的科幻小說也常常以這種世界觀為背景,講述資本社會發展到了極致,為了推進社會進步,個體生命就像小齒輪,壞掉就丟棄,換一個新的即可。後來才發現早在狄根斯的小說裡,工業革命時代背景底下,在工廠賣命的工人處境一樣悲慘,而且狄根斯的小說被歸類為”寫實文學”。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亨利福特發明了生產線,將工作切割成最小的單位,只要是人,不需要動腦都能完成指派的任務,大幅提升生產的效率。一百年過去,人工智慧即將迎來科技奇點,電腦已經快要比人類還聰明了,假如不想被機器人取代,每個人都得努力成為十項全能的職場匠人,簡報力、Python、寫作能力、專案管理、情緒智商、溝通能力、抗壓能力、專業知識、學歷…得樣樣精通,而且年紀要低於30歲,否則就太老了,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連閱讀這件事好像都變得越來越功利化,多讀一些專業服務機構出具的商業報告吧~少讀一些批判性的社會科學,否則只會顯得格格不入。商業世界有它的一套邏輯,閱讀管理顧問寫的書,可以讓自己的思緒貼近現實,在弱肉強食的三無世代,文學裡的桃花源,不足為外人道也,否則~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邊城的擺渡人已逝。員工都是冗員啊,所以阿冗才會唱道~望遠欲穿等不到你的晚安,一切都與我無關。

話說這本書是我投稿天下獨立評論幸運被刊登,他們贈送的”稿酬”,網路資訊真的爆炸耶,新聞媒體的利潤幾乎被榨乾,甚至要以書籍當作投稿的酬勞,還好我蠻愛這種形式的酬勞~難怪許多新聞從業人員都感嘆,為了深度報導付出的心血無法獲得對應的回報,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這種現象實在令人汗顏,知識的價值在哪裡? 這個時代的一個大哉問吧… 不過話說回來,有機會免費拿到一本書感覺也很棒,假如之後有機會再投稿,應該要多刊登小弟的文章,就像姜太公釣魚,我拿到書以後就會自願上鉤,讀完就來寫一寫閱讀心得,正向循環啊XD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1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嚐書:視界與舌尖之外

嚐書:視界與舌尖之外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16

「閱讀與寫作」的關係很奇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當下大眾習慣的”閱讀”就是滑臉書和IG,人類自古以來就是以圖像或口語為主要的溝通媒介,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以後才漸漸流行以文字當媒介傳遞訊息。”文字”作為一種媒介,其實充滿侷限性,文字傳遞資訊的能力不如圖像清晰明瞭,若以文學美感的角度出發,文字賦予更多的想像空間,但若以”傳遞資訊”的角度審視,圖片和口說才是最佳的載體。

因此,社交媒體的普及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聲”,仔細一想,這種去中心化的賦權很棒啊,每個人都有話語權,論述權不再由少數人壟斷,而且每個人都能選擇”如何發聲”,文字、照片、影片、podcast,每種媒介都有優缺點,所以在自媒體的時代,聰明的人知道如何把握良機,綜合每一個媒介的所長,傳遞和營造自己在網路上的公眾形象。

我覺得在未來,等到3D投影技術成熟了,我們還會多一種展現自我的方式,如科幻電影中的藍色全身投影,限動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讓別人能夠720度觀看自己的一切。其實想一想,人也很矛盾,希望透過社交媒體強化”人與人的連結”(時下流行語哈哈,希望疫情趕緊趨緩><),渴望被關注與讚賞,但又顧慮隱私,不想被赤裸裸地偷窺,如何拿捏分寸,變成一門藝術。

*
為什麼我讀這本書會想到這些呢? 內心的感受很五味雜陳,這本書是一本由平凡人寫的平凡書,不是那種暢銷排行榜或名人推薦的讀物,大部分的人正眼都不會瞧一眼吧,但如果是喜愛閱讀的同道中人,卻會發自內心的欣賞這本書,《嚐書》是一本關於閱讀的好書,關乎品書,關乎美食,關乎生活,關乎人生。書蟲會陷在書籍裡的世界,最重要的因素還是文本能賦予讀者五彩繽紛的人生體驗。

林語堂先生就說過不看書的人很可惜,引用一下他的話:[當我們把一個不讀書者和一個讀書者的生活上的差異比較一下,這一點便很容易明白。那個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他的生活是機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幾個朋友和相識者接觸談話,他只看見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他在這個監獄裡是逃不出去的。可是當他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他立刻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書,他便立刻接觸到世界上一個最健談的人。
這個談話者引導他前進,帶他到一個不同的國度或不同的時代,或者對他發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討論一些他從來不知道的學問或生活問題。]

林語堂那個年代沒有手機,影視娛樂也還沒那麼盛行,閱讀是那一代人窺看外部世界的最佳媒介,如果真的不愛閱讀,這個人的精神世界只能拘束在周遭的生活圈,確實有點乏味。現代人資訊爆炸,網路上有各種方式可以體驗他人的人生:看Youtube、滑FB和IG、聽Clubhouse或podcast…,內容為王,優質的影音更勝紙本書籍,閱讀並非比較高尚的行為。從這一點來說,現代人是幸福的。不過太多資訊會令人眼花撩亂,網路創作的品質也良窳不齊,眾聲喧嘩,偶爾躲在書房和圖書館,安安靜靜的讀書,也是很療癒啦~

*
我覺得成長的心境是一件很奧妙的事情,越接近而立之年,很多古早的往事反而愈發清晰。我曾經問過身旁的人,是否會夢見孩童時代的自己,大多數的人都望向未來,摩拳擦掌準備成就一番事業! 鄉民常常酸那些緬懷過往的人都是魯蛇,只有不滿現況或對未來不抱期待的人才會經常想起小時候的歲月。咦~我好像合乎後者的定義,每天都會想起學生時代的自己,每隔幾個月的某天早晨,還會夢見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進入教室,這才發現當天正是數學的段考日,赫然驚醒!

再比如閱讀這本《嚐書》,字面上可以扭曲意思為”藏書”,閱讀是很私密的事情,這種風格的書籍是我中學時代最熱衷的讀本,通常跟旅遊有關,模稜兩可的旅札,搭配意境朦朧的照片,讓我透過文字去想像異鄉的風華,這種縹緲的想像,變成一種時間上的意識流,害我沉溺於閱讀青春的既視感,變得多愁善感。

純粹的閱讀是一件樂事,這位讀者若能將心得記錄下來,分享給其他讀者,讀樂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閱讀的心得,心得的閱讀,既是回文,又是排比。書評、閱讀感想、閱讀心得、閱讀筆記…它也有多重身分啊,怎麼稱呼比較妥當呢? 書評好像太專業,甚至顯得矯情;我的感想和心得,who cares?;筆記呢? 有種重點整理的fu,應該是最適合面向他人的叫法吧,現在流行懶人包和精華摘要,還有專門的課程教導如何製作懶人包,在效率至上的資本社會,閱讀講究實用價值,學學Netflix創辦人Reed Hastings怎麼寫備忘錄吧,閱讀筆記最好matter-of-factly,人類的情感因素一律抹滅,No Rules Rules!!

我以前也相信一種說法,可以透過記錄心得與人交流,畢竟閱讀這件事太安靜了,讀久了很寂寞,或多或少,都會想要跟人聊一聊,討論一下看書引起的內心感受,但後來終於了解這種東西是很難產生共鳴的,朋友圈也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當股票投資和孩子教育是唯二的關注焦點,最佳的寫作體裁就是商業報告書了,好在自己也受過一些這方面的訓練。

*
我應該也算網路世代的原生代,一路下來親自體會過「閱讀與寫作」在每個階段的轉變,從個人新聞台和BBS,到這幾年社群媒體當道,寫作的形式反映了時代的變遷。2010年代初,當時部落格是主流且新興的寫作平台,但無名小站等網站現在都消失了。很奇妙的是,人們總愛懷舊,部落格以另一種樣貌捲土重來,Medium風格的新創平台以優雅的姿態呼喚作者和讀者,中文世界裡的方格子、Matters也很有質感啊!

本書出版於2007年,收錄53篇作者劉怡伶女士的閱讀心得,她是一位熱愛閱讀和料理的法律人,巧妙的將閱讀心得和美食調和在一起,每一篇書評同時收錄一則食譜。她於2002年開始經營PChome個人新聞台「文學廚房」,後來搬遷至無名小站,本書出版時寄居於樂多部落格。目前作者持續筆耕不輟,將文學廚房搬到Matters平台,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串串門子~她在某篇文中提到很開心能將一些文章集結成書出版,因為有一些文章在搬遷時佚失了,非常可惜。印成紙本的最大好處就是這些文字不會因為硬碟壞掉和網站關閉就此消失,紙本書果然是文字最溫暖的歸宿^^,也提醒大家記得要勤於備份,才不會讓珍貴的記憶從此格式化。劉女士也是一位攝影好手,本書全彩印刷,收錄許多意境優美的相片~

*
我把書中的書單記錄下來,以後有機會再回頭讀一讀:
1. 《一座孤獨的島嶼》
2. 《查令十字路84號》
3. 《嗜書癮君子》
4. 《歷史學家》
5. 《書店風景》
6. 《無彩青春》
7. 《數位密碼》
8. 《傷心咖啡店之歌》
9. 《湖濱散記》
10. 《理想的下午》
11.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12. 《戴眼鏡的女孩》
13. 《我是乳房》
14. 《麥迪遜之橋》
15. 《斷背山》
16. 《油炸綠番茄》
17. 席慕蓉
18. 《輓歌》
19. 張愛玲
20. 《情婦》
21.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22. 《失去的地平線》
23. 《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
24. 《半飽》
25. 《室內光》
26. 《遇見帕多瓦的陽光》
27. 《潛水鐘與蝴蝶》
28. 《書店》
29. 《江國香織》
30. 《陰道獨語》
31. 《微暈的樹林》
32. 《餘燼》
33. 《小國王十二月》
34. 《冬日將盡》
35. 《天堂的聲音》
36. 《鴿子》
37. 《了不起的蓋茲比》
38. 《巴黎永不流逝的饗宴》
39. 《廣告副作用》
40. 陳婓雯
41. 《家庭絮語》
42. 《妻子、情人和他的小孩》
43. 《二十四孝》
44. 壽岳章子
45. 《管家》
46. 《安妮的日記》
47. 《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
48. 《美國牧歌》
49. 《哀愁的預感》
50. 韓良憶
51. 《比流浪有味,比幸福更甜》
52. 《所羅門王的指環》
53. 《沙郡年記》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阮是漫畫家

阮是漫畫家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16

台灣有很多宅男,我也是其中一員,或者應該這麼說,每個男生或多或少都有宅基因,沒打過電動的男生簡直沒有童年。其實呢,宅宅產業通常以三個英文字概括。「ACG」即Animation、Comics、Game的縮寫,宅男在三大領域中尋找最感興趣的題材,各自成趣。

宅宅產業對GDP的貢獻非常驚人,光一個全球電玩產業的產值,已經比全球電影產業的價值還高了。關於ACG產業,我查了一下網路,發現已經有不少相關著作出版,其中以台灣為視角的出版物意義非凡,畢竟ACG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台灣這幾年也一直提倡深耕文創軟實力。這種文化上的結構性演變和發展,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往往得花上好幾十年才有成果,不過假如成功的話,就能像韓國一樣,開創K-Pop風潮,引領全世界的文化走向。

ACG在這個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儘管大人世界常常對ACG不屑一顧,ACG背後蘊藏的文化影響力可謂極度深遠。以日本為例,日本的ACG被西方宅宅戲稱為Japanese colonialization,許多西方的宅男宅女會愛上日本文化,都是因為ACG營造出來的世界觀深深吸引西方的粉絲,這種癡迷會持續一輩子。坦白說,台灣社會如此迷戀日本,ACG功不可沒,這種文化的浸淫是難以察覺的。

我以前也深受日本文化的薰陶,某些思維和性格也有被日本文化影響,現在回想起來,ACG的確具有形塑一個人的力量。ACG的受眾以兒童、青少年、青年為主,幾乎所有人從小就開始接觸ACG,照理說ACG要受到更廣泛的重視及討論,不過大部分的人長大以後,就漸漸遺忘它,甚至對它嗤之以鼻,這種現象也是滿奧妙的吼。

歐美ACG一樣塑造了好幾代人的文化認同及想像,一間Marvel就能打造出一個超級英雄宇宙,電影、漫畫、電玩…一系列的周邊無窮無盡,台灣公司尾牙dress code還得去租道具,變身美國隊長XD。這種美國文化的強勢輸出,大部分國家也敞開雙臂熱烈歡迎,好萊塢中的ACG元素,也是美國霸權論述中不可遺漏的一環啊。

ACG中,我應該能算Game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沒想到自己已經成為巴哈姆特”屁孩”們口中的骨灰級玩家了,遊戲資歷超過20年。想當初我也是屁孩一枚,看著哈拉版上大叔們討論電玩心得,無法理解他們的感嘆,甚至有點不屑。大叔說越接近30歲,對於電玩的熱忱會逐漸退去,儘管依然會關注遊戲界的最新動向,可是比較沒有動力拿起搖桿徹夜破關了。

出乎意料的是,這正是我當下的心境,有了自己的收入,興高采烈抱了一台PS4回來,趁PlayStation Store遊戲特賣一口氣買入一堆待玩遊戲,卻發現少了中學時那股熱血,射擊、砍殺、防禦,竟然有一股滑稽感,將真實世界的時間投擲於虛擬的世界裡,莫名覺得空虛。我還是每周都會看IGN的review和預告片,可是比較沒動力玩遊戲了,努力賺錢還是首要目標啊,沒有富爸爸,現實人生更沒有金手指,只好為五斗米折腰了哈哈。

這種年紀引起的心態轉變,值得找機會長篇大論一番。順帶一提,如果你愛TV Game,又喜歡瞭解每一款電玩作品背後的故事,強烈推薦一個頻道「GVMERS」,他們做了很多高品質的電玩紀錄片! 上週他們上傳「烽火家園」這個系列的影片「The Rise and Fall of Homefront」。我看完整個童年記憶湧現啊,我有寫過這款作品的遊戲心得,已經過了十年了!! 時光飛逝,有機會還是要把握用文字記錄一下當下的想法,這樣老了才有素材回憶過往。

講回正題,每個人喜愛的ACG題材都不一樣,當然重度宅男可以三棲,我最愛電玩,偶爾也愛看動漫,可是對漫畫從來沒有心動過。關於動畫,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真人電影有其先天性的限制,反觀動畫則能將任何天馬行空的想像具象化,單純一間皮克斯就能創造出那麼多人類創意的奇蹟,簡直不可思議~每一年奧斯卡頒獎後,我都會特意去查一下當年的動畫作品,特別是得獎的最佳動畫短片,巧思之精緻,只能嘆為觀止! Youtube上面有不少歷屆得獎或入圍的動畫短片,有機會也能去欣賞一番。

講回「漫畫」吧,漫畫是我最不熟悉的領域,至今依然如此。電玩中有一個特殊的小眾類型叫AVG(呵呵,別跟ACG搞混。),中文叫戀愛冒險,英文常見的稱呼是Visual Novel,自從Steam成為PC game的主流遊玩平台以後,玩家有更多機會接觸視覺化小說,關於這個主題,我也很想展開來講,但若想鉅細靡遺的分享至少得寫上五千字吧。視覺化小說超級迷人,它完美結合閱讀、音樂、漫畫,提供互動式的沉浸式體驗,我們人類有五種感官功能,視覺化小說的魅力在於一站式滿足視覺和聽覺的渴望,又將”閱讀”獨有的思覺完美融合。「命運石之門」就是一個經典案例,創造出一個科技驚悚又中二無比的戀愛故事,傲嬌的牧瀨紅莉栖至今依然是眾多玩家心中的完美女神,人設真的無可挑剔!

我自從開始接觸ACG,始終無法耐住性子一格一格的讀漫畫,反而熱衷閱讀硬梆梆的純文字,少數看漫畫的經驗是青少年難以啟齒的羞澀回憶,寶島少年畫風那種引人遐想的作品,譬如純情房東俏房客,主人翁不小心跌倒總會跌進女孩胸前的溫柔鄉,美少女的漂流記,假裝生病住進夜晚的病棟…這些男孩子一定不陌生,根本是一代男孩的集體記憶,班上同學傳閱著漫畫品頭論足。

我高中時iphone正式問世,從此影像傳輸只需隨手一滑,air drop或藍芽立刻傳輸完成。坦白說,我到今天還是難以理解,為什麼看這種東西要一群人擠在一起看呢,五六個人互換手機,看著深藍論壇上的校花自拍照,血氣方剛,熱血沸騰,血脈噴張。大家都學會了航海王這類熱血漫畫中為了追求夢想(…中的女孩子),一股腦奮不顧身的展開熱烈追求,比分相同、九局下半、兩人出局、兩好三壞、三壘有人,最後一顆直球對決,主人翁往往能打出全壘打,成功達陣。我可能就像那悵然若失的投手,不知所措,一不小心還被課業盜壘。很奇怪呢,明明大家都愛ACG,怎麼變成木訥害羞的小魯,被動想像著某個女孩的闖入,而沒變成勵志人心的One Piece,明明一拳就能成為超人,偏偏沉溺在病態的物哀裡,Clannad中的妳,青春如電幻物語,最終兵器彼女,為什麼愛情要那麼虐心? 純淨如斯的愛情何處尋覓?

ACG的最後,少女總會落下真實之淚(《True Tears》2008年春番,深深觸動我的心啊~),平凡無奇的男孩總會遇見真愛。那些年,大家都追到女孩子。最終幻想已經出到第十五代,最初的幻想已錯過當代。數學、物理、化學是陪伴我的NPC,忘記手動存檔,恰巧人生沒有auto save的設計,技能樹亂點,面對越來越強悍的現實怪物,只好打帶跑,希望哪天發現遊戲設計的glitch,學”一級玩家”向後闖,原來通關的密碼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打電動是一種體驗人生的方式,跟閱讀無天壤之別,各種類型的電玩都有獨樹一幟的魅力,與文學批評裡分門別類的流派相似。我最愛玩RPG,透過想像將自己投射到銀幕裡的世界。應該是這個原因使我長大以後,熱愛閱讀”回憶錄”的體裁。以前很愛讀小說,但年歲增長,覺得真實比虛構精彩,一回合的遊戲人生倏忽即逝,得把握時間多讀一些前輩的故事,多開一些藏寶箱,看看能否巧遇稀世珍寶。《新仙劍奇俠傳》最揪心的隱藏版結局,啟動條件竟然是遊戲開頭夢境裡一個不起眼寶箱中的純陽劍。希望自己哪天上窮碧落下黃泉,我的靈兒或月如,不必兩處茫茫皆不見,我們一起開間仙劍客棧,最浪漫的番外篇。

這本親切的漫畫家回憶錄讓我過過乾癮,讓我認識漫畫家的生活,以及台灣漫畫的發展歷史,回憶錄是最貼近人心的歷史見證,比起冷冰冰的社會科學,我還是更愛這一味。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60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