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和咖啡館在日治時期,經過留日文人雅士的傳播來到台灣的土地上。隨著時代的流轉,變換出不同的風貌,在台灣的文藝公眾領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本書以二個部分進行書寫:第一部分將著重於台灣咖啡館的出現、發展及轉化的歷史脈絡,以時間的主軸為貫穿,分別敘述1920年至今以來的台灣咖啡館文化與空間的形式,並將時間分類點設於咖啡館在內涵與實質上產生重大變革的時刻。第二部分則闡述台灣咖啡館內流行與主要論述的各項議題。
看過本書你會發現,不必羡慕法國,台灣的咖啡館也是有文化的!
全書包括〈漂洋過海的奇幻烏托邦〉〈摩登享樂的喫茶店 1928-〉〈文化階層接收新文化的前哨站1935-〉〈跟著軍隊而來的文藝咖啡館 1949-〉〈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咖啡廳 1960-〉〈作家開咖啡館風潮1968-〉〈咖啡的戰國時代1970-〉〈跨國連鎖咖啡館家族史1980-〉〈個性咖啡館與其信徒1993-〉〈我在,也不在咖啡館1996-〉〈咖啡館裡的身體經驗與空間情境〉〈咖啡館裡的女人們〉〈咖啡館空間設計演進史〉〈咖啡館裡的文學想像〉共十四章。
<<本書特色>>
作者簡介
沈孟穎,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畢業,因撰寫論文《台北咖啡館:一個(文藝)公共領域之崛起、發展與轉化(1930’s~1970’s)》, 而深深愛戀台灣咖啡館文化。希望這是一個拋磚引玉的開始,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探索咖啡館文化史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