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您的心,親親擁抱他
兒童福利聯盟 收出養組組長 / 王靜文
在多年的收出養服務工作經驗中,接觸了不少的收養家庭。大多數的時候,收養家庭與一般家庭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一樣努力經營親子關係,滿足孩子的所需。但不可否認的,收養家庭比一般家庭多面臨了一些特殊的親職課題,其中之一就是──和孩子談身世,然而,周遭親友中可能沒有類似的經驗可協助處理,許多收養父母只能靠自己努力摸索來解決問題。
對於孩子身世告知的問題,很多收養父母心中往往充滿了擔心與威脅。實務工作上,常常會接觸到因面臨告知孩子身世而忐忑不安的養父母,他們總是擔憂地詢問:「一定要告知孩子身世嗎?」「孩子在我們家裡生活得很快樂,他應該不會想知道生父母的事吧?」「孩子年紀還小,聽不懂什麼是收養,等長大成年後再告訴他吧!」「該怎麼告知孩子身世呢?幾歲告知比較合適呢?」「孩子知道身世後,會去找生父母嗎?」養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永遠不要知道這個事實,但又擔心孩子可能從別人的口中得知不適當的訊息,或突然得知身世時所受到的衝擊,而威脅到孩子對他們的信任。事實上,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懂事,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也變得更加好奇,他們似乎隨時有可能從任何管道察覺自己的身世,養父母可能會感受到,要保守一個家庭秘密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但是怎麼和孩子討論收養的問題呢?這一直是許多養父母的難題。
《你來了,我們就變成一家人!》是一本和收養主題相關的繪本,作者以一本相簿貫穿了故事中的小主角──莉莎和父母親如何成為一家人的經過,以及莉莎從相簿中知道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作者透過父母親為莉莎製做的生命故事相簿,及溫暖而簡潔的陳述,讓莉莎知道了什麼是收養、她又為什麼被收養、在等待迎接莉莎來臨時父母的心情,以及在成為一家人後的新體驗。故事中,莉莎的父母不只一次傳達了「我們的小天使、永遠的小寶貝、不管別人拿什麼來交換,我們一輩子也不會放棄的小孩──就是你」這樣的訊息給孩子,並擁抱著她。這些充滿愛與承諾的言語及行動,讓莉莎和父母親產生了更親密的連結,也讓莉莎對家庭有了更深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當媽媽把相簿闔上時,你可能以為故事結束了,但是莉莎的小腦袋又冒出了許多的疑問……。事實上,與孩子談收養不能僅有一次,而是一個長期溝通的過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得一次次地和他們討論。一般來說,孩子對父母的感覺是很敏感的,他們很容易察覺父母對一件事情的迴避或隱瞞。如果「身世」在家庭中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孩子反而會因為好奇而讓父母產生更大的威脅感,甚至造成親子溝通障礙。當然,每個孩子對身世的好奇程度反應不太一樣,如果您的孩子和莉莎一樣想要知道更多有關自己的事時,莉莎的父母真實而正面的回應,可以提供您一些靈感。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開放而真誠的態度,不僅讓莉莎更容易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和疑問,也讓莉莎感到充分的安全感與被接納。養父母雖然不是孩子「血緣上的父母」,但與孩子的關係越親密、溝通越坦承,養父母在孩子「心理上的父母」的地位就愈穩固,孩子在自我認同及歸屬感上就能發展得愈好,而未來任何的身世訊息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也就能降至最低。
《你來了,我們就變成一家人!》是一本能幫助父母與孩子討論收養、討論身世的溫馨繪本。透過作者活潑、充滿愛的文字敘述與繪者生動、溫暖的插圖,讓孩子清楚了解莉莎被收養的故事及父母親的關愛。另外,作者也提供了父母親一個談收養、身世的好工具──透過相片、圖畫或文字,製作一本專屬於孩子的生命故事書,從孩子出生開始的成長紀錄,包括了:特別的事情、特別的人、快樂的事,或悲傷的事。透過生命故事書,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成長點滴,進而建立對家庭的歸屬感。
關於收養,您是否有不同的方法或處理經驗呢?或者,您也可以用書中的方法來幫助您的孩子了解收養、身世。也許一開始的回答不是那麼順利也不盡理想,但請您不需要太焦急或沮喪,因為往後您仍有許多機會可以和孩子重提這些話題,透過一次次的交談、討論,孩子終究會修正自己的想法,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平衡點。
親愛的爸爸、媽媽,最重要的是,請打開您的心,接受孩子的感受和疑問,請不要關上親子溝通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