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管理書展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 定價:240
  • 優惠價:921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0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社會學與現代制度出現之間的關聯早已為人們所意識到,但我們直到今天才發現,這些關聯不僅比以前所意識到的更為錯綜複雜,而且,對現代性本質的再思考必須與社會學分析的前提之重新建構並行展開方才有效。

  就其動力、就其侵蝕傳統風俗習慣的程度及其全球性的影響而言,現代制度與以前所有形式的社會秩序迥然有別。然而,它們不僅僅是外在的轉型:現代性完全改變了日常社會生活的實質,影響到了我們的經歷中最為個人化的那些方面。我們必須從制度層面上來理解現代性。由於現代制度的導入所引起的日常社會生活的嬗變,從而與個體生活、進而也與自我以一種直接的方式交織在一起。事實上,現代性的顯著特徵之一在於外延性和意向性這兩「極」之間不斷增長的交互關聯:一極是全球化的諸多影響,另一極是個人素質的改變。而本書的目標就是要分析上述這種交互關聯的實質,並且提供一套用來思考這些問題的概念性詞彙。

  本書突顯的重點在於關注自我認同的新機制的出現。這種新機制,一方面由現代性制度所塑造,同時也塑造著現代性的制度本身。

書評

  1.在本書中,紀登斯回返到人格、心理,以及人性本身。這是令人高興的,且確實是一項知識上的進展,有這樣一位社會理論家以其高水準而重新恢復一度是中心卻長久被忽視的人格與文化、角色與社會的研究。特別是一位理論家以其非常精確的意義,界定在當代生活中,何謂真正的現代。──Dennis Wrong,紐約大學教授。

推薦序作者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黃瑞祺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1938~)

  英國社會理論家,現任倫敦政經學院院長。曾任劍橋大學社會學教授暨王家學院院士。曾在赫爾大學(學士)、倫敦政經學院(碩士)、劍橋大學(博士)求學。他的研究範圍包括社會理論、現代性、全球化、社會政策等。迄2001年4月為止,紀登斯教授共出版了35本書(這些書已被翻譯成30幾種文字),發表了2百多篇文章。他撰寫的教科書《社會學》的印數已超過60萬冊。已有13本專書評論紀登斯的學說,其中倫敦的Routlledge出版社出版了一部4卷本的論文集專門評論他的學說。他是當代被閱讀及引用最為廣泛的社會理論家。由於世界性的聲譽,他獲頒15個榮譽學位(包括俄羅斯科學院和中國社科院)。1985年紀登斯和友人共創「政體出版社」(Polity Press),現在每年出書量約80種,已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建立起良好的聲譽。1999年擔任英國廣播公司的講座(BBC Reith Lecturer)。他也是英國工黨政府的首席顧問、布萊爾首相的精神導師(guru),協助工黨改造。因此形成了中譯本審定者黃瑞祺所稱的「紀登斯現象」及「紀登斯產業」。

審定者簡介

黃瑞祺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碩士,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社會暨政治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及教學領域:社會理論、現代性與後現代性、文化社會學、知識社會學。出版著作:《馬學與現代性》、《現代與後現代》、《曼海姆:從意識形態論到知識社會學詮釋學》、《批判社會學》、《歐洲社會理論》(主編)、《馬學新論》(主編)、《馬克思論方法》(編著)、《馬克思論現代性》(編著)、《社會學是什麼》(譯)。

 

目錄

引 論
第1章 高度現代性的輪廓
第2章 自我:本體的安全和存在性焦慮
第3章 自我的軌道
第4章 命運、風險與安全
第5章 經驗的存封
第6章 自我的磨難
第7章 生活政治的興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174178
  • 叢書系列:人類的經典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2.5 x 18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4.5
|
2022/07/21

作者紀登斯是來自英國的社會學者,此書出被於 1991 年分為七章,是繼《現代性的後果》一書之後,再進一步討論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的關係。書中結合了不少心理學、國際關係、哲學和社會學的理論,試圖描繪現代性制度、自我反身性與自我認同的關係。

首先,編者嘗試在第一章總結前書《現代性的後果》中,提出現代性的三大特徵,時空分離 (separation of time and space)、抽象化系統 (disembedding mechanisms)、制度反思性 (institutional reflexivity)。另一個特徵便是現代印刷和電子傳媒帶來的傳遞性經驗:拼貼效應、遠距事件入侵生活。作者與提倡「後現代主義」的學者不同,由於全球化使現代性的特質極致化,人類社會並不步向後現代社會而是高度現代性的社會,在出版的 1990 年代曾帶來新一波社會理論的討論。

其次,作者說明理解自我認同的重要性,現代性不但是外在轉型的外延性 (extensionality),更具改變現實生活的意向性 (intentionality),而自我則面臨本體的安全與存在性的焦慮。自我被被現代性制度塑造,同時又形塑現代性制度,連帶抽象系統影響,對身體和心理帶來影響,比如紀登斯以厭食症作為例子來說明,自我投射、身體控制、醫學專家的複雜現象。也因此現代人追求的純粹關係,而承諾、互信和親密關係扮演了關鍵角色。

書中第三章總結出自我表現為十個特徵:反思性計劃、由過去到未來的成長軌道、反思性既持續又無所不在、自我認同與自我敍事、為自我實現控制時間、為自我實現反思身體、平衡機遇與風險、自我實現具真實性、生命過程為過渡、自我發展是內在參照的。另外,書中第六章概論出四種困難:聯合與分裂、無力與佔有、權威與不確定性、個人的與商品化的經驗,卻會帶來佛洛伊德的制度壓抑,個人也感到無意義,形成了反向作用的生活政治追求。

再者,書中所言,現代社會中任何一個領域都被拓殖,比如以保險為例便是對未來的拓殖,可是計劃與預期結果的差異便是風險,但風險評估不能是完全的,種種風險成為不可避免的部份。紀登斯認為經驗的存封,日常生活與瘋癲、犯罪、疾病、死亡、性與自然的分離,便是為了維持本體的安全感。相信大家在這幾年因為疫症而來直接或間接的隔離經驗,會更好理解這種經驗存封的監控意圖以及背後的焦慮。

最後,他解釋現代化、全球化現象、生活政治的關係,提出解放政治正走向生活政治 (life politics),是晚期現代性的自我反身性計劃的反映。紀登斯認為解放政治是生活機遇的政治,為生活政治鋪路,而生活政治便是生活風格的政治,在反思性秩序環境中,面向現代性的內在參照系統:自然、生殖、全球系統、自我和身體。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馬可孛羅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82折|【天然讀立】不畏惡典,就讀經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推理懸疑小說展
  • 女性保健展
  • 九歌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