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十七世紀開始,臺灣是個海盜出沒、橫行的島嶼;約百年之後,成為大清帝國所管轄的一個府,數以萬計的漢人自唐山移民到此。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這樣的變化?臺灣島,如何成為漢人生養孳息之地?本書追索臺灣歷史上的關鍵時代,即西班牙、荷蘭人治理時期自1623年起到1662年止的史事,探討中荷混合殖民地──共構殖民(co-colonization)的系統。此一殖民系統既奠基於荷蘭人與漢人移民在經濟與一般行政事務上的合作,亦有賴於荷蘭武力的強制力之保證。我們會獲知漢人海盜如何對荷蘭殖民體系見縫插針,來胡攪蠻纏的故事;日本武士又如何帶領原住民赴日,企圖說服幕府將軍發兵攻擊荷蘭人;那些殺退漢人獵戶的原住民事蹟;那些哭嚎著「殺!殺!殺!殺死紅毛狗」的草地農民,還有,關於那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爺、海商鄭成功,揮軍掃除荷蘭人,建立漢人王國的故事。

 

目錄

【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叢書緣起∕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書寫深具生命力的臺灣歷史——推薦序∕陳國棟.
飛躍邁進的臺灣早期歷史研究——中文版序∕歐陽泰
交織著過去與當下的全球化歷史——譯者序∕鄭維中

導論
第一章 殖民時期開始前的一刻
第二章 輾轉卡位
第三章 荷蘭治世
第四章 艾爾摩沙:北臺灣西班牙殖民地的躍升
第五章 北臺灣西班牙殖民地的傾覆
第六章 共構殖民地的誕生
第七章 漢人越境者的挑戰
第八章 福爾摩沙島上唯一釀蜜的蜂種
第九章 領主與封臣:公司對原住民的統治
第十章 結局的開始
第十一章 荷蘭治下臺灣的淪陷
結語
 
致謝
附錄一 荷蘭商館臺灣收支表
附錄二 荷蘭臺灣商館歷年淨利總額圖、歷年歲入總額圖、歷年總額圖
附錄三 度量衡與貨幣兌換率
附錄四 長官、總督與傳教人員名錄
附錄五 參考書目
鳴謝∕地圖、照片出處

 

  十七世紀伊始,臺灣是個海盜出沒,獵首者橫行的島嶼。約百年之後,此地成為大清帝國所管轄的一個府,數以萬計的漢人移民以此為家。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這樣的變化?臺灣島,如何成為漢人生養孳息之地?

  漢人移民潮於一六三○年代時突然興起,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於臺灣建立商業港不久後,荷蘭人發覺臺灣的沃土適合生產稻米與甘蔗以供外銷,但本地原住民除生產自己與家人日用所需外,根本對耕種商業作物沒有興趣,而試圖輸入荷籍農民也同樣行不通。替代方案是鼓勵漢人由中國移民到此。公司鎮服了原住民,保護移民開墾者;公司取締槍械,禁止賭博(官員們認為賭博會導致海盜橫行);管制飲酒;逮捕走私者、海盜、偽幣犯;規定公共度量衡、匯率;強制執行契約、裁決爭端;建築醫院、教堂、孤兒院,並維持公共安全、提供公共設施。打造一個無論對一貧如洗農民或腰纏萬貫頭家都能安心移居、置產的,一種穩定「可計算」的社會經濟環境。公司並且以免稅等措施來誘引漢人移民。原籍福建省的人們,橫渡海峽,紛紛加入此一殖民屯墾區。這個荷蘭殖民地在本質上,實是在荷蘭政府統治之下的漢人屯墾區域,其收入幾全來自於漢人移民所繳付的稅款、關稅與執照費。正如同一位荷蘭官員直言不諱的說:「漢人是這福爾摩沙島上能釀蜜的唯一蜂群。」

  本書主旨在追跡臺灣歷史上的關鍵時代,即一六二三年起到一六六二年止,西班牙、荷蘭人治理時期的史事。雖然也關照到西班牙人於北臺灣稍縱即逝的短暫殖民活動,但主要聚焦於荷蘭殖民地(一六二四至一六六二年)的事件,去追索中荷混合殖民地的誕生發展,或對筆者稱為「共構殖民(co-colonization)」的系統加以研究。此一殖民系統既奠基於荷蘭人與漢人移民在經濟與一般行政事務上的合作,亦有賴荷蘭武力的強制力之保證。就此而言,本書並非主要闡述其協調合作方面。我們自本書獲知的是漢人海盜如何對荷蘭殖民體系見縫插針、胡攪蠻纏的故事;日本武士又如何帶領原住民赴日,企圖說服幕府將軍發兵攻擊荷蘭人;殺退漢人獵戶的原住民事蹟;哭嚎著「殺!殺!殺!殺死紅毛狗」的草地農民;還有,關於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爺,即海商鄭成功揮軍掃除荷蘭人,建立漢人王國的故事。

  這些競爭與合作的事蹟,指向世界歷史上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如何去理解塑造了現代世界這一波大規模的殖民現象?在嘗試回答此一問題時,過去的歷史學者主要針對歐洲殖民主義來做出探討。然而,顯然也必須去理解非歐洲世界的殖民、擴張現象。少數先驅學者們已嘗試投入此一新興領域。臺灣島,正是一個歐洲與非歐洲的殖民擴張現象交會處,兩種迥異文明的人群一同在此遭遇了所謂「沒有歷史的人們(people without history)」。這因此可說是一個觀念上的縮影,藉此能探索殖民主義概念的各個向度。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在人口超越一億五千萬的大國(足足比當時的荷蘭共和國大一百倍)沿岸外一百哩處的海島,設置了殖民地。臺灣島距日本僅兩週航程,而日本這另一個大國,在歐洲人來航前,亦早有人民流寓此島。西、荷人是如何在這個涉入亞洲兩大強國商人利益的島嶼上,建立起據點的呢? 荷蘭東印度公司又怎麼會在經營臺灣殖民地獲利蒸蒸日上時,於一六六二年被逐出此地呢?

  讓我們先看看中國、日本以及西歐,在當時擴張或殖民的傾向,經由此一比較,有助於理解殖民活動本身,也有助獲知在現實層面上此一時期臺灣史的背景。

中國與海洋

  筆者的一個中國師長,老是嘮叨說:「中國沒有殖民主義。如果有的話,南洋大部分地區早就是中國的了!」雖然從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我可以挑出無數的例子來說明中國人向外擴張的活動。但若只觀察中國是否有海外殖民地的話,則可說中國很少策動類似殖民主義的活動,這位老師的看法確實有其道理。但中國沒有海外殖民地的事實,不能說是因為缺乏實力造成的。一四○五到一四三三年間,明帝國的太監鄭和曾經率領艦隊,七次巡弋亞洲大陸沿海各大港口,其艦隊搭載兩萬名人員,巡迴他們所知世界的彼端:橫越印度洋直抵波斯灣、紅海、東非海岸,甚至還有人認為鄭和曾經到過美洲(顯然他的證據不夠充分。)鄭和的艦隊證明中國曾經具備將軍力透過海洋調度到遠地去的能力,而學者們老早就對中國於一四三三年後,為何嘎然中止此一活動,感到嘖嘖稱奇。與其問中國為何停止出海,倒不如問為何他們一開始會有此行動。因為,就一個想盡辦法採行海禁措施的朝代來說,出海巡弋的舉動,才是一種奇觀。

  明太祖曾指示:「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合。」結果,見之於明帝國則是嚴格的海禁,規定了所有中國與外國商人間的接觸必須要經過前來進貢外交使節的活動。除此之外,其他非官方的交流一概不許。派出貢使的外國君主需接受自己相對於中國皇帝較低下的地位,並且由貢使在皇帝面前拜倒,行使叩頭大禮,來象徵這種想像的秩序。其儀式表達了儒家式的理念:皇帝是家長,太子則儼然是嫡長子,外國諸王則是幼小的兄弟。

  鄭和出海的活動並非在太祖執政時,而是在他之後第二位繼任的皇帝:成祖永樂皇帝(一四○三至一四二四年)在位時發生的。永樂帝是明帝國的第二奠基者,他汲汲營營要穩固明帝國與周邊國家的局勢,並宣揚壯盛的國威。鄭和的航海活動正是根據此兩項目標而策劃的。他首度出航是為了招諭外國諸王,以其規模宏大的艦隊與巨大的船隻,使海外諸國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並致贈禮物,邀請各番國入貢,艦隊隨行人員,甚至鄭和自己,都對貿易活動興致勃勃,而皇帝本身,對於能取得遠地的珍寶則相當欣悅(這也是其船艦稱為「寶船」的原因之一)。但鄭和的航海,並非要為私營的貿易者開路。他下西洋的活動,與其他明帝國政策一樣,都是政治目標優先於經濟目標。當永樂皇帝駕崩之後,此類出海活動也隨之終止。明帝國對海外冒險,又回歸到敵視的姿態。

  在鄭和大規模航海活動結束後,明帝國所允許入貢的國家減少為十五個左右,全都是位於東亞與東南亞的國家。每個國家按照各自特殊的年限週期(如一年一貢到十年一貢不等)入貢。當所謂的貢使抵達中國後,他們向中國官員展示他們的「勘合」,亦即在上次入貢時,從中國官員所發放取自證明書的半張紙片。上次的貢使要妥善保存之,另一半紙片則交由地方行省官員保存。若此次貢使的紙片與上次流存的半張確實符合,中國官員便承認其身分而安排後續作業:開始檢查、分類貢船上的貨物。貨物被歸入兩類,一者為貢品,即當成出使任務一部分需致贈皇帝的物品;其他貨物則是交易品。前者將被押運到京城,後者則先送交到中國官員處,由他們先行擇取(當然也償付相當的貨款),待其心滿意足後,才運交到中國商人處。貢使只能將之出售給一些特別指定的商人,而所有的交易收支則由官方指定的中間人承辦。交易的時間地點也被嚴格的限制。與中國關係最密切者,如越南與琉球,其入貢的頻率最高,貢使團也最大,若當成外商來看,獲利也是最多的。事實上,微小的琉球王國正因為利用其在朝貢貿易中的地位,轉運東南亞貨物如:薰香木、胡椒、丁香、獸皮骨角之類,才大為致富。

  明帝國官方確實容忍邊疆和沿海地區的人民作些國際交易,但就這一方面來說,其貿易政策仍然少有研究。顯然明廷曾嚴格限制船隻規模與交易品的項目,舉例來說,鐵器、銅幣、與絲綢,都是不許出口的。觸犯禁令的貿易商將比在國內行商者犯法招致更為嚴苛的懲罰。十五世紀晚期與十六世紀早期,官員對於限制國際貿易活動的態度轉趨強硬,而使得這種有限的私人交換活動面臨越來越嚴苛條款的壓制。一五二四年刑部開始對與外國私商有密切聯繫者開刀。翌年,下令扣押並拆毀雙桅大船,到了一五五一年,甚至連漁船也不免於焚燬的命運。因此,民間私營貿易的空間,於十六世紀中期完全被剝奪。與此同時,朝貢貿易的系統正在逐漸沒落當中,中國沿海的治安也在惡化。

  按照明太祖的規劃,朝廷會負擔外國貢使來航的費用,故皇帝回贈禮物的價值必須遠高於收受的貢品,要以此方式來表明中國身處天朝上國地位的權勢與慷慨大度。結果,朝貢國一次又一次派出比之前規模更為盛大的貢使團,終致使明廷的國庫倍感壓力。十五世紀晚期,明廷已要求各國縮減貢使團的規模並減少入貢次數,明廷同時企望能縮減沿海衛所必需的開支。他們撤除位於沿海島嶼的汛地而退守到海岸地帶,到了一五○○年,已使水師和汛兵人員的數量減少了約百分之二十,結果造成走私活動逐漸盛行,特別是在濱海的福建省(正好在臺灣對岸)。當地許多本應推行海禁的地方官員,要不是出身於從事走私的家族,就是與走私商人本身有關;其他官員則被威脅利誘而半推半就與之合作。身在北京的官員則對在福建海岸萌生的走私活動,不以為然。

  一五四○年代起,明廷再度嘗試要厲行海禁。官員提升水師軍力,重建沿海與諸島水寨,向走私商出擊。效應卻是走私者只得結成更為大股的勢力並以武裝來自我保護。走私商們重新武裝後逐漸轉成海盜,甚至拔取官方水寨、城鎮與城池。他們在本地人和地方官之間,都能找到許多支持者。

  到了一五五○年代,明廷再度檢討海禁政策的得失。雖然保守派官員主張只有完全厲行海禁,消滅國際貿易,才能杜絕海盜;但多數採取開放的立場的官員指出海禁政策本身就是惡劣局勢的病根。一五六七年,新登基的皇帝採取了開放的立場而制訂了「開禁」的政策,允許中國海商合法的到若干外國港口貿易,但不是完全沒有限制。首先,中日貿易仍然沒有開放,因為日本國與海盜活動牽連甚深。其次,除非擔任貢使,外商仍然不許踏上中國土地。第三,私人海上貿易只能透過福建的一處港口來進行,即漳州月港(後來也稱為海澄)。第四,任何企圖出海貿易者,需申請船引(許可),繳付引稅與關稅。

  新的「開禁」政策達到成效:海盜與走私活動減少。同時,中國(大明)人的海外貿易活動暴增,特別是在福建省。想知道福建海商的貿易網,可以看看發放給福建商人的船引情況,每張船引都能使其領有者獲得到某一固定海外地區的權利。這些目的地大致可分為兩區:西洋地區,亦即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以及爪哇;東洋地區,包括菲律賓群島、勃泥與摩鹿加群島。最為熱門的海港則是呂宋(馬尼拉),每年發出十六張船引,其他熱門地點包括了萬丹、巴琳龐、暹國、東京、柬埔寨、巽他、麻六甲與會安,但其他東南亞地點也有不錯的紀錄。每年也會發放十張船引到臺灣,雖然有點令人驚訝的是,完全針對臺灣北部的港灣(五張基隆、五張淡水),要取得到臺灣船引的引稅數額較低,表示到此貿易的利潤也較少。但合法的貿易不過是冰山的一角。若按照西班牙人的記載,可知抵達馬尼拉貿易的中國船隻,至少就是前述發放到馬尼拉船引數量的兩倍。同樣,儘管事實上官方根本不允許船隻到日本貿易,日本的記載還是指出了中國船抵達日本的情況。

  由於走私盛行,要衡量福建海外貿易的規模也略為困難,然而每年進口總額應在兩百萬兩左右。貿易活動改變了福建省的經濟情況。進口貨物的價格轉趨低廉。例如,胡椒的價格於一五七二年與一五八九年間降了五成。而另一種東南亞舶來品:蘇木,價格則於此期間跌價了七成五。海洋貿易給福建省帶來如此豐厚的利潤,使得俗語流傳說「穀生於地、金生於海」。甚至,月港的稅收上繳給國庫的數額龐大,故有「天子南庫」之稱。

  明帝國的開禁政策是對現狀不情願的加以承認,而不是要復興幾百年前宋人所達到的海外貿易成就。從事海外貿易的人士仍被視為可疑,也得不到檯面的地位或支持。一六○三年,當西班牙人屠殺定居馬尼拉的兩萬名華人時,西班牙官員顧慮中國將會報復,但明廷卻毫無所動。

  質言之,明廷包容人民從事海外貿易,但是不願出力促進之。對外國土地有企圖心的華人來說,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正如一位學者所言,他們可說是「沒有帝國後盾的商人。」這種不情願去協助海外冒險的態度,並非一種反帝國主義的立場所致,因為明帝國原本即採取過積極帝國主義行動。而是因為,雖然中國本可以經略海洋來壓制歐洲人的企圖,但明帝國的統治者一般來說卻不認為經略海洋會帶來什麼好處,特別是支持私人海外貿易的話。清廷要到十七世紀末期,才接納開放出海的政策,不再堅持海禁。那麼,既然我們將殖民主義的定義,限制在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活動上,筆者的老師就是對的:「中國沒有殖民主義」。而對其他亞洲強權來說也是如此嗎?日本是否也是一樣的情況呢?

【推薦序】書寫深具生命力的臺灣歷史∕◎陳國棟

  鄭維中先生希望我為本書寫序,有兩個理由:其一是我是他名義上的老師;其二是我是作者歐陽泰(Tonio Adam Andrade)的學長。理由如此堂皇,我亦樂於為之。

  維中畢業於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對荷據時期的臺灣社會感興趣;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幫忙,學會了荷蘭文。其後考上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並且一度前往荷蘭萊登大學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支持的「邁向合作時代的新紀元」(Toward a New Age of Partnership,TANAP)博士生培育計畫。我承曹永和院士推介,擔任該計畫之「亞洲指導」(Asian Supervisor),所以說是他「名義上的老師」。因為兵役問題,維中在三年前回國,最近即將重返荷蘭繼續學業。從獲得政治大學碩士以來,五、六年間,維中先是翻譯了他的好友韓家寶(Pol Heyns)的碩士論文,又出版自己的碩士論文、並與韓家寶合譯了《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服役期間編譯的《製作福爾摩沙》一書也剛在十月初出版發行。現在由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資助,又將出版他「製作」的第五本書《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可以說是一位手勤腳快的作家。事實上,維中沉靜寡言,好學深思,不論著作或譯述都十分用心。他已經是荷據時期臺灣史研究的後起之秀。相信他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一定會在學術界綻發異彩。

  歐陽泰於西元二千年畢業於我的母校耶魯大學,足足晚了我十年,因此素未謀面。他的博士論文題目叫作“Commerce, Culture, and Conflict : Taiwan under European Rule, 1 24-1 2”(歐洲人治下臺灣的商業、文化與衝突,一六二四至一六六二),即為本書的前身。該論文於二○○二年獲頒美國歷史學會古騰堡論文獎,隨即以線上書形式出版,紙本亦將於近日問世,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事實上,早從上個世紀末起,歐陽泰就已經在Itinerario 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中譯稿也分別刊登在《臺灣文獻》等國內知名的刊物。維中與他熟識,並且認為他這本書有相當高的價值,值得推薦給國人,因此費心翻譯,以饗讀者。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一書帶入亞洲的視角,講述整個荷據時期臺灣的史事。作為一位西方人士,在西方學術傳統下得到完整的教育,歐陽泰對十六、七世紀以降,所謂「歐洲擴張」(European Expansion)的歷史有足夠的瞭解;他經常往來臺灣,曾在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學習中文,對臺灣也有相當的認知;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歐洲殖民者退出亞洲,隨之而來亞洲人建立在地觀點、建立「自主性歷史」的主張也廣泛受到重視。本書除了在結構與內容上經過妥善的處理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共構殖民(co-colonization)系統」的概念。熟悉此一領域的學者對此說法當已不陌生,因為韓家寶的《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一書已經加以援引利用。(維中當時將“co-colonialism”一字譯作「共同殖民主義」。)詳細的討論當然要請讀者細讀本書或參考韓家寶的意見。此處我僅就相關的史實,贅言一、二。

  歐洲人來到東亞,雖然是為了通商貿易,但為遂行這個終極目標,促始他們需要建築工人、需要翻譯仲介、需要生活物資的供應需要種種在地的亞洲人的協助。漢人工作勤奮、願意學習、適應力強、逐利心重,最符合他們的期待。因此,無論是在澳門、馬尼拉還是爪哇,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的歐洲殖民者都充分利用漢人為他們工作,臺灣亦非例外。相形之下,當地的土著都退居幕後,成為被動的事件參與者。不過,若因為漢人基於自己的利益考量而提供歐洲殖民者協助,就說因此而建立的殖民制度是一種平等的夥伴關係,那就曲解了歷史的真相。在歐洲人的殖民地當中,乃至於沒有建立殖民地只建立貿易據點、成立商館(factory)的地方,支配者仍然是歐洲人,漢人只是在圖利自身的情況下接受歐洲人的制度、聽從其安排而已。譯成「共同」偏向平等地分享,譯成「共構」比較具有層次,可以隱含著歐洲人主導、漢人配合的意味,比較貼切,也比較容許有想像的空間。從用字的選擇,也看得出維中的進步與用心。

  臺灣史成為嚴肅的研究,並且大規模鋪天蓋地地展開,在臺灣與大陸都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而基於不完全相同的原因,在歐、美學術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雖然耶魯大學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就已經在大學部開設有臺灣史的課程,但到產生歐陽泰這樣優秀的專著,也已經歷經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話說回來,歐陽泰作品的出現正代表著外國學者對臺灣的興趣已經超脫主要以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社會科學或人類學為研究對象的格局,深入到歷史與文化的領域。這樣的進展頗令人欣喜。

  荷蘭萊登大學因為有曹永和先生的高足包樂史(Leonard Blusse)的關係,臺灣史研究,特別是荷據時期臺灣史的研究也早早開始,江樹生、翁佳音、林偉盛.等本地學者皆曾前往就學。一九九八年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展開的「邁向合作時代的新紀元」計畫,臺灣也先後有四位年輕學生參與。不過,萊登並沒有發展成為一個臺灣史或臺灣研究中心,而荷蘭的研究者參與臺灣史研究的人數也極有限。至於其他歐洲國家,如德國、比利時等,雖然也不乏有人從事臺灣相關的研究,但一直到最近以前規模並不大。

  不過,就整個歐洲而言,近來的發展很叫人振奮。這是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資助下,以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為據點而成立的「歐洲人臺灣研究會」已經在二○○三年成立,並且從二○○四年起分別在英國倫敦、德國波鴻與法國巴黎舉行年度研討會,下一屆年會也已安排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年會的參與者多數來自歐洲各國,每回發表的論文多達數十篇,堪稱是具有高能見度的學術組織,對發展臺灣研究很有幫助。

  順便一提的是從二○○○ 年起,由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教授發起,在施芳瓏博士的協助下,開辦了一個「倫敦臺灣學術講座」(London Taiwan Seminar),六年來舉辦過七十多場演講、三十幾場研討會。其間,從二○○三年十一月起,改名為「臺灣文化研究計畫」,並且被認可為倫敦大學政經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的一項專題計畫。計畫成員與同好的研究成果,已集結為《再寫文化:臺灣觀點》(Re-writ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via Taiwan)一書,在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稍後也將由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在臺灣研究與臺灣歷史文化的研究逐步受到國際矚目的同時,讀者可能也已注意到荷據時期及西班牙佔據時期的臺灣歷史研究、文獻翻譯及展覽展示在過去幾年間也在本地如火如荼地展開。維中所譯的《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這本書適時地提供我們檢視臺灣歷史的不同角度。讀者必然會從批閱此書中獲得強烈的刺激。進一步,我們更希望能參照中外研究者的成果,書寫出越來越有見地、越具生命力的臺灣歷史。

二○○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中文版序】飛躍邁進的臺灣早期歷史研究∕◎歐陽泰(Tonio Andrade)

  十年前,我開始著手準備寫作此書之時,早期臺灣史尚且是個相當冷僻的領域。當時循著曹永和與中村孝志先生所開拓的有力研究成果,已經有幾位後繼者如包樂史(Leonard Blusse)、江樹生與翁佳音先生往此道邁進,一般來說當然是踽踽獨行,較為孤單。然而這十年來,此一領域卻有了爆炸性的發展。正是在包樂史與曹永和先生以無比毅力推動下《熱蘭遮城日誌》的出版,引燃了此一火苗。藉此,能夠從紙上展現荷蘭殖民地每日活動,並倚賴其註釋一窺究竟,《熱蘭遮城日誌》開放了前無古人的視野。隨之,其他的史料文獻也如同雪片般陸續出版,喚起了新一代的學者如康培德、韓家寶(Pol Heyns)與鄭維中等人,一同推動早期臺灣史研究的革命性進展。

  本書是建立在前述學者的研究成果之上,並涵納許多人的見解而寫成的。本書的目的不僅只是要給早期臺灣史提供一個全面性的觀點,更要指出這段歷史本身,從最初的發端,就是一段全球化、跨文化的歷史。十七世紀時在臺灣生活的原住民們,其訪客來自世界各個角落。既有福建的漁民,不畏風浪年年隆冬跨海來臺撈捕烏魚,後來又在疫病與暴力威脅下勉力到原住民村中行商。也有葡萄牙商人水手,叫出了福爾摩沙,也就是美麗島這個名號,卻意外的於臺灣沿海變幻莫測的沙汕上遭難。還有荷蘭人,因為被明軍從本來比較喜歡的落腳處驅趕,不情願的在南臺灣發展了殖民活動。而西班牙人,在北臺灣建立殖民據點來抗阻荷蘭人的入侵。日本的冒險家、商人,因為對歐洲人自鳴正義感到惱火,向幕府將軍請願,要把臺灣收入「保護」之下(但此議被駁回——若未駁回真不知道歷史會怎樣繼續下去),數萬漢人先民離鄉背井來到這紅毛番治理之地,或從商、或投入農園、或打獵、或燒磚、或為人裁縫、修補鐵器,等等不一而足,他們的勞動與投資,是驅使臺灣殖民地經濟發展背後的發動機。最後,鄭成功使臺灣首度納入中國人的統治之下。我透過仔細檢視上述各方行動者的往來互動,在本書當中,把臺灣當成是一個已經歷經全球化洗禮的縮影來呈現。

  十七世紀臺灣立於全球化十字路口的地位,給我們上了全球歷史寶貴的一課。譬如,為什麼當時是歐洲而不是中國,在世界各處佔據了殖民地?(中國在十五世紀時,還比較可能會這麼發展。)臺灣的歷史,對於回答這個問題,在概念上具備有一定的優點,因為此地正是東西兩種文明與「沒有歷史的人們」交會的場所。荷蘭與西班牙人如何各自在這個已經勾起東亞兩大強國商人興趣的島嶼建立殖民據點?一六六二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又是怎麼被從當時幾乎是他們手中最繁榮的殖民地中被驅走的呢?觸及臺灣的全球化現象既久遠又不可抹滅,我希望本書的讀者能夠藉此獲得比臺灣本身更寬廣的歷史知識。

  而我也希望本書不止用以傳授知識,也能刺激讀者的思考。有許多課題,尚須留待未來研究:例如荷蘭人的傳教活動,目前所知仍然有限;而那些荷漢商人與原住民間的日常交往、各種正式、非正式的組織、以及結婚、宴飲、收集垃圾、嚼檳榔等等一切,都有待探討。留存在海牙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未刊檔案當中,對諸如此類的主題可提供各種素材,而且在雅加達、中國大陸、日本、還有臺灣本身,也都可能還有其他史料出土。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做的也僅止於描繪個大概,我希望在讀者之中,會有更多人寫出種種研究來豐富此一領域甚至取代這整本書!

——於喬治亞州,第開特市(Decatur),二○○六年十月十七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59404
  • 叢書系列: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
  • 規格:軟精裝 / 26 x 18.5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15/09/28
以西方人的角度解讀台灣早期的歷史,無所謂統獨意識的糾葛,更為宏觀;於是乎本書的導論非常有閱讀的價值,它提供了至關緊要的歷史概念與時空想像。

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得知早在荷領時代(1624-1662 A.D.)之前的台灣歷史並非空白,將既有認知的四百年歷史再向前延伸。早在十五、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東方中國與西方歐洲已然連結成一個龐大的貿易網絡,而台灣這座島嶼便涵括其中。

台灣成為四方列強角逐的疆土,舞台上牽涉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日本;說來也弔詭,在鄭成功顛覆台灣島上的荷蘭勢力之前,儘管已經有不少漢人定居於此,這群漢人甚至被喻為「福爾摩沙島上唯一釀蜜的蜂種」,即便在荷蘭與日本人如此蠢蠢欲動的情況下,中國(明朝)官員完全沒有將台灣納入版圖的盤算。

藉由航海史的筆法,參考來西方文獻如荷蘭文巴達維亞日誌等等,可以填補台灣歷史十六世紀以前的空白格,打破長久以來漢人本位思維,凌駕種族偏見之上更了解福爾摩沙島的歷史本身為何。

相信對於我們而言,面對台灣來自四海八方的族群也可以賦予更多的理解、同情與關懷。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蓋亞2024★國際書展新書展|譚劍《復仇女神的正義》、星子《乩身II 3》全新上市!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