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雙十國慶假期,客服中心服務時間詳情

人文社科經典展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閱讀解密】小眾中的大眾之閱讀觀察報告

    文/黃秀如2015年04月23日

    在2015年的春天回想一年多來發生的事,好像有十年那麼長的感覺。幾年前還被譏諷為「草莓族」的年輕人,短短幾個月之間變身成為最大聲的正義代言人,發起白衫軍運動、太陽花運動,結合迸發的社會力量,徹底翻轉去年年底的九合一大選。這股憤怒、激昂、我有話要說、我有事要做的情緒,也擴散感染了出版 more
  • 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文/喻小敏2007年07月05日

    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內容已經模糊記不得了,但是其中有一個片段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是劇中女主角回憶兒時往事:她的父親送她一盒拼圖,那拼圖很特別,是雙面的,一面是世界地圖,另一面是幅人像,她拼了好久都拼不成,於是跑去跟父親抱怨那拼圖有瑕疵,父親一聽就問她是從哪一面開始拼的,她回答是 more
 

內容簡介

U>名人推薦

  • 戴維斯(Mike Davis),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歷史教授,《貧民窟星球》(Planet of Slums)作者:「很少有一本書,能夠如此激怒我的神經,但又不想把書放下。這本書對於人文科學的自滿心態,給予最高等級的一擊,挑戰我們當中自以為了解了社會活動邏輯與歷史模式的所有人。」
  • 謝林(Thomas C. Schelling),哈佛大學、馬里蘭大學名譽教授,2005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這本書對於社會理論,做了清楚易懂而又平易近人的介紹,你完全不需要懂數學或其他先備知識;這本書可說是充滿了驚奇,帶你用一些新的思維方式,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我們能預測股市的波動走向嗎?
    今天該走哪條路上班,才不會塞車?
    在逃生出口前面幾步擺個障礙物,反而能加速疏散人群?
    謠言為什麼常常會越傳越逼真?
    為什麼財富總是流進少數人手裡?

    本書的中心想法是,要想了解金融市場、政治、
    一窩蜂、流行、甚至更深度的議題,
    譬如婦女教育與出生率的奇特關連、種族衝突等等,
    應該從群體行為的「模式」來思考,
    而不是從個人本身。
    鑽石之所以璀璨,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都亮晶晶的,
    而是因為碳原子的特殊排列方式。
    個體單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

    作者企圖告訴我們,
    複雜的社會表象背後,往往藏有簡單的邏輯。
    混沌理論退燒、賽局理論應付不了真實世界現況之時,
    「社會物理學」已悄然誕生,
    只要找出隱藏的邏輯,我們就能掌握群眾行為模式之謎。

    作者簡介

    布侃南Mark Buchanan

      維吉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曾任《自然》(Nature)期刊及《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編輯,現在從事科學寫作,替英美兩地的報章雜誌寫文章。另著有《改變世界的簡單法則》(Ubiquity)、《連結》(Nexus)。目前住在英國劍橋郡。

    譯者簡介

    葉偉文

      1950年生於台北市。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畢業,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保健物理組)。曾任台灣電力公司核能發電處放射實驗室主任、國家標準起草委員(核子工程類)及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的評鑑技術委員(游離輻射領域)。現任台灣電力公司緊急計畫執行委員會執行祕書。

      譯作有《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矽晶之火》、《小氣財神的物理夢遊記》、《幹嘛學數學?》、《物理馬戲團I?III》、《數學小魔女》、《統計,改變了世界》、《數學是啥玩意?I?III》、《葛老爹的推理遊戲 1、2》、《典雅的幾何》、《太陽系的華爾滋》、《一生受用的公式》、《看漫畫,學物理》、《詭論、鋪瓷磚、波羅米歐環》、《迷宮、黃金比、索馬立方體》、《統計你贏的機率》、《蘇老師化學黑白講》、《搞定幾何!—問數學博士就對了》、《別讓統計圖表唬弄你》、《搞笑學物理》、《費曼手札》、《刻卜勒的猜想》、《神奇數學117》、《蘇老師化學五四三》、《牛頓物理駕訓班》、《蘇老師化學聊是非》、《薛丁格的兔子》、《觀念化學I》、《靈魂有多重?》、《隱藏的邏輯》、《相對世界的美麗》等三十多種書(皆為天下文化出版)。並曾翻譯大量專業作品,散見於《台電核能月刊》。

  •  

    目錄

    前言:找出隱藏的邏輯

    1 重要的是模式,不是人
    鑽石之所以亮晶晶,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的
    特殊排列方式。個體單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

    2 為什麼個人的行為無法預測?
    人是「忘恩負義的兩足動物」,如果他的生活都被事先安排得好好的,
    他也會想立刻去破壞它,只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

    3 我們是摩登原始人
    理不理性都沒什麼關係,因為除了理性之外,我們還可以靠著其他方式來做決策,
    而且和靠著理性所做的決策選擇一樣好,甚至更好。

    4 洞悉市場的走向
    根據適應性原則設計出來的市場模型,現在已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
    不但可以拿來預測市場,還可以預測在不尋常的狀況下,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

    5 企鵝法則
    我們事實上有點像企鵝;缺乏資訊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別人,
    盡量蒐集片段的資料。
    模仿是一種「社會學習」,使我們在很多情況下變得更聰明。

    6 合作是上策
    賽局理論推測,在這種情況下,自私自利的人永遠不會合作;
    然而,在各種類似的情況下,人們確實會經常合作。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7 為何人喜歡劃分敵我?
    我們很多人好像以一種情緒的方式來過濾事實,
    以便保護並支持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團體。這項本能從何而來?

    8 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
    拿一張只有0.1毫米厚的薄紙,假設你可以把這張紙對摺25次,
    每次對摺後厚度都加倍,最後的厚度會是多少?

    9 未來是可預期的
    誰說我們束手無策,非要受制於非預期的後果不可?
    我們現在有機會做得比以前更好。

    誌謝
    附注

     

    前言

    找出隱藏的邏輯

      一九七○年代早期,絕大部分的人似乎都相信,社會上種族隔離的現象,和種族歧視大有關係。在美國的很多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等,黑人大多聚居於城市中心,過著極度貧窮的生活;白人則住在相對較為富裕的郊區。研究發現,在商業領域、僱傭、待遇及升遷上,普遍存在著種族偏見,房地產業更是想盡辦法,不讓黑人住進白人的住宅區。種族歧視和隔離現象的關連性,似乎顯而易見。儘管如此,馬里蘭大學的經濟學家謝林(Thomas Schelling)卻懷疑,種族隔離現象也許和種族歧視沒什麼關係,可能大家都忽略掉另一個比較不明顯、卻更重要的因素。
      謝林設計了一套很特別的方法來探索自己的想法。他利用西洋棋盤和兩種不同的硬幣,西洋棋盤的方格代表房子,硬幣代表人,深色的硬幣是黑人,淺色的是白人。首先,他在棋盤上放置一樣多的深淺硬幣,然後將硬幣隨機混合,代表整個社會。接下來,他設立一些簡單的規則,來移動硬幣,他要看看硬幣的分布狀態是否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而有哪些假設會影響人的移動。
      在第一個實驗裡,謝林假設每個人都有強烈的種族歧視,只要周圍有一個非我族類,就立刻搬家。他利用這個規則,逐一檢視每一枚硬幣,看看是留在原地不動,還是會搬到附近空著的方格。果然,他發現很快就出現種族隔離的現象,同類的硬幣聚集在一起。種族歧視會引發種族隔離——這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我們反過來問,種族隔離一定是種族歧視造成的嗎?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謝林又設計出第二個實驗。這次他退一步假設,每個人都不在意和什麼種族的人為鄰,只要自己不是極少數民族就行了。謝林考慮的,是人性中的真實面;一個白人可以有黑人的朋友和同事,也不介意住在黑人居多的社區,但心理上,他還是不喜歡變成整個社區裡的「唯一」白人。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種族歧視心態。謝林假設,所有的人都會維持不移動,除非他們察覺到自己左鄰右舍的同一族群少於某個比例,譬如說百分之三十。
      你可能會預期,因為每個人都樂於族群大融合,所以會維持實驗開始時的分布狀態。不過,謝林得到的結果會出乎你意料之外:硬幣最終還是隔離成壁壘分明。圖一是這個實驗的現代電腦版本,你可以看出原先均勻混合的分布,如何自然變成彼此隔離的分布,雖然沒有哪個人想造成這種結果。

      人們不想成為社區裡的少數份子,結果反而完全破壞了社區的混合狀態,這說來還真弔詭。在一九七一年,謝林發表了一小篇論文,指出下面這個很詭異的結論——即使人們心中完全沒有種族歧視,種族隔離的現象仍舊存在,就像油和水不會混合一樣,受到某種類似物理定律的規範。
      謝林設計的種族隔離遊戲,是社會科學的空前經典。顯然,在把種族隔離現象歸咎於種族歧視之前,最好先想想是否有其他的原因。這個實驗也傳達出一個更普遍的訊息。我們通常認為,一個團體或一群人的行為,應該直接反映出構成此團體的個人特質;如果發生暴動,一群人上街砸店燒車,我們通常會認為這是團體成員的怒氣發洩,進而尋找他們生氣的原因。但若根據謝林的實驗推論,這種想法很可能是誤導,至少有些社會事件的結果,和每個人的渴望或動機、習性或態度,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關連。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無法單憑我們的直覺去解釋。
      不過,謝林的研究也提供了一項正面的訊息——要了解人類社會的行為,可能有一種更簡單、更直接的好辦法。不同於以往只從個人心理學方面下手,我們也許可以把人當成一個個遵守簡單法則的原子或分子來看待,然後設法找出這些引導群體行為的法則和模式。謝林暗示,表象複雜的社會行為,背後的起因可能很單純,而經由各種測試,我們或許就能找出這些隱藏的邏輯,就像我們找出原子和分子遵守的物理定律一樣。本書探索的正是這種理念,以及它帶來的科學變革。

      幾年前,我還在擔任《自然》期刊編輯的時候,就注意到有很多投稿的論文作者,很認真地在找尋和人類社會有關的數學規則。現在回想起來,我終於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經過多年的漠視,研究人員終於開始認真對待謝林的思考方式了。在此同時,一種我稱之為「社會物理學」的現代研究工作,也開始蓬勃發展。我認為,現在我們正站在歷史上的重要時刻,將親眼目睹社會科學的劇烈革命,劇烈的程度有點像物理學上發生過的「量子革命」。
      或許現在離發現人類社會的精確「定律」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已經發現,人類的社會行為裡有類似定律般的規律,而且這些規律和所謂的個人自由意志並不牴觸;我們仍是完全自由的個體,可以隨意採取行動,但集合在一起之後的群體行為,卻是可以預測的。這有點類似物理現象中的情形:雖然在原子的尺度上是一團混沌,但在熱力學或行星運動上的表現,卻非常精確。
      一些偉大的哲學家或社會理論學家經常會問:「如果……會怎樣?」——如果每個人既貪婪又自私,會有什麼後果?社會能不能照常運作?或者最後會整個瓦解掉?如果每個人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只一味模仿別人而不做自我判斷,會有什麼結果?會使社會結構發生什麼變化?可惜這些思索絕大部分都徒勞無功,因為牽涉其中的人數增加到十個、一百個之後,因果關係迅速交織成龐大的網,問題的複雜程度就不再是人腦能處理得了的。今日的科學家已經學會利用資訊科技,借助「虛擬」的社會科學實驗,尋求「如果……會怎樣」這類問題的答案,以此來探索最基本的社會現象。
      我在這裡想舉一些例子,是最近社會物理學領域內令人非常興奮的一些發現。我並不想假裝說這些發現已達完成的階段,只是想用來說明,為什麼我認為它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思考方式。我深深覺得,了解群體行為的發生機制以及演進法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關鍵的挑戰。從全球暖化、環境惡化,到重申禁止核武擴散,人類正面臨空前的嚴重問題,而這些問題的主軸,就是我們無法掌握群體的社會行為。當然,我也並不期待社會物理學有什麼偉大的發現,能把這些問題全都解決掉。
      如果我們真的想為人類社會和我們的世界,闢出一條安全的前進道路,我認為它會像前人的腳步一樣,是一邊摸索一邊前進的。但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那些影響群體行為的潛在因素,我們摸索前進的技巧將會大幅提升。

    推薦序

    群體之謎,仍在隱藏的邏輯裡
    蔡詩萍  作家 評論人


      這不僅是一本有趣的書(至少我讀得津津有味),更屬一本有意思的書(至少提供了觀察人類集體行為的一種有意思的科學解釋)。
    我對「個人意志」與「集體行為」之間的關連,一直很感興趣。
    原因之一,與生俱來的好奇吧。我生性靦腆,不太喜歡團體活動,這點只要看我很少當什麼班長、社團負責人之類的,便可窺知一二。個性如此,我自然想瞭解,何以別人跟我不一樣,為何他們會願意,甚至狂熱般投入集體行動?我尤其要瞭解,個人意識很強的主體,能怎樣抗拒來自「集體的脅迫」呢?

      原因之二,我選擇了跟我天性,或師長認為較適合我走的路子,而頗為矛盾、頗為衝突的走了另一條生涯路,亦即,我沒去念文史科系,選了政治學、社會科學當志業。為什麼?僅僅是個人意志嗎?有一部份是。可我很清楚,當初確曾一番掙扎。爾後年歲漸長,我較能從社會的時代氛圍,與現代歷史的大結構,去看待自己以及跟我類似這一代人的生涯抉擇。這其中,一樣糾纏著個人意志與大社會集體行動的互動。

      我們何以是「現在的自己」?我們何以在某些情境下,做出某些行徑、某些判斷?而這些決定,我們自以為「個人意志的」,在旁人眼中,卻不免淪為「被他人牽著鼻子走」的譏諷?在諸如納粹崇拜、種族屠殺、文化大革命的瘋狂批鬥等集體行徑中,難道沒有個人意志的空間,沒有個人意志「說不」的餘地嗎?

      我一直很好奇,也很困惑。這似乎,是沒答案,或沒絕對答案的問題。就像說出「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這句睿智之言的艾克頓爵士,他另外一句精彩名句:「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是人們從未記取歷史教訓!」人,若很難自歷史經驗記取教訓,是他們不理性嗎?所以即使熟讀歷史,照樣會犯錯?還是未必他們不理性,反倒是「很理性的認定」跟集體走最安全?若這樣,那集體行為中一定存在「某種機制」、「某種推力」,使他們無可抵抗的往前移動,不是嗎?

      我先說兩段往事。一次是我朋友在美台斷交時,與同學走上街頭,以抗議來迎接抵達台灣的美國特使克里斯多福,事後他跟我描述很奇怪的感覺過程:人群走著走著,漸漸大家情緒激動起來,終於在美國特使座車出現那瞬間,群情激憤,吶喊、哭泣,進而有人丟石塊、丟雞蛋,有人奮不顧身撲向車隊。我問他,那你在幹嘛?他說,他感到氣氛不對勁時,便爬到附近樹上,觀察群眾的動向。他說,他就像一支突然間抽離現場的鏡頭,靜靜地、冷冷地,紀錄著眼前的群眾。我的朋友,典型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我熟悉他,課堂上知性的解析,強過走上街頭。

      另一次,我弟弟對我說的。那年,我大舅許信良闖關回台灣,家族動員了許多親戚到中正國際機場接機,群眾被鎮暴部隊阻隔於機場之外,突然間,群眾騷動不已,逼向警戒線,鎮暴水車向群眾噴灑紅色水柱,我弟弟跟我說那一瞬間,他憤怒的跟著身旁群眾衝向水車,被強烈水柱沖倒退後,他被我母親拉回來,母親死命拉住他叫他不要,他才沒再往前繼續衝。事後他談這事,還面露羞澀很不好意思。我好奇極了,因為我弟弟個性向來溫馴,難以想像他衝向水柱的豪勇模樣。弟弟回答我,那時什麼都沒多想,一股氣往上衝,周遭人群一吶喊,情緒就上來了。

      這兩段往事的對話,我印象很深。我不是「搞群眾運動」的料,我很清楚。但我也非「被群眾運動搞」的人,因而每每置身群眾運動的場所,例如,昔日的黨外聚會、社會運動等,我頂多人在其中表達支持,或幕後獻策,絕少手腳畫一,追隨舞台上指揮者的口令行動。這種「近距離」的疏離感,或置身陣中的距離感,使我對群眾運動始終保持警惕,維持好奇。人,何以在集體運動中,失去自我,或忘卻自我呢?

      我讀過Eric Hoffer解析工運社運成員心態的名著《畸零人》,讀過Mancur  Olson的《集體行動的邏輯》,讀過黎世曼的《寂寞的群眾》,讀過卡爾?巴伯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讀過自由主義大師海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讀過中國不少作家寫的文革十年記憶與反思,說真的,每一種社會科學的思維,都給了我寬闊的新視野;而每一本個人的慘痛經歷與深刻反省,都讓我對人之韌性,對集體與體制之冷酷,有非常戒慎恐懼的提醒。

      然而,到底人的意志,人的理性,如何讓位於集體、屈服於群體,以及受挫於民粹領袖的煽動語言呢?這問題,我有了一些答案,但也同時繼續困惑於這些答案的不足。

      這本《隱藏的邏輯》,依我淺薄之見,仍屬於想提供一個解釋人類瘋狂行徑,如何形成,如何運作的知識傳統,只是作者有意識的,要跟社會科學,跟歷史,跟個人記憶等等解釋,採取不一樣的新模式。

      作者運用物理學對「原子」聚合、行動的研究成果,大膽的對照人的集體行徑。這嘗試,當然不是空前絕後,也要冒著「唯科學論」的風險,可是他的的確確在廣泛評析了社會群眾理論、經濟之理性預設、歷史的結構論,等等的不足之後,告訴我們:人是有獨立自主的判斷,人是有在關鍵時刻說不的勇氣,人是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但即使這樣,也無法阻止歷史上不斷發生的集體迫害、集體屠殺、集體瘋狂的事實。這就非得從「每個人都理性、都冷靜」,然而一旦「一堆每個人聚集成群後」,會發生怎樣的「化學變化」,這變化又是否可找出「行動模式」,這層思索上去找答案。

      必須承認,作者的解釋方式,是很棒的頭腦體操。值得社會科學工作者,從事政治、社會等群眾式運動的人,去思索他的立意。一群人,何以會集體做出跟單獨之個人迥然相異的行為?個人,若難以預測,那何以一群人的行為,反倒容易預測其模式?人類的進化,究竟是個體的進步多些,還是「群體智慧」進步得更快?「市場」對人的理性假設,之所以屢次出錯,關鍵竟然在於「群體」的微妙互動與「組織」扮演的角色?人,實際宛如企鵝,常常是盲目跟從,遠多於個人理性判斷?人喜歡「劃分敵我」,是歷史的產物,而歷史則是個體與群體共同打造的形成歷程,也有「一定的模式」?

      這種種假設本來就有趣,而作者提出的種種論證,如行雲流水般,非常具可讀性。透過作者揭露的「隱藏的邏輯」,我確實多了幾分高度,來重新看待、認識「人之個體」與「人之群體」的關連性。不過,就像我閱讀過的多本相關名著總有偏向一樣,作者偏於「群體模式」的解釋,對解析集體行為很具說服力,然而對個體在群體中可能採取的自由意志反應,則不免稍嫌簡化,很容易讓人忽略歷史中不少個體的「獨排眾議」與「特異獨行」,曾改寫過歷史。但這仍然掩蓋不了本書的精彩價值,因為若從歷史的過程來看,諸如納粹、文革等群體施暴、集體瘋狂的行徑,畢竟還是發生了,不是嗎?顯然,這「群體之謎」,答案仍在「隱藏的邏輯」裡。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179244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平裝 / 293頁 / 14.8 x 20.5 x 1.4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4.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4.0
    |
    2019/08/09

    這本書我在12年前讀到時,馬上就認為是不可多得的「神作」,是個人心目中解釋社會現象最Top的一本書,立馬看了兩遍。12年後的今天,大概是第四刷或第五刷了吧,不過距離上一次閱讀已經是非常多年以前,這幾年間受過學術訓練、讀過更多大師級作品之後,這次閱讀的感受已相當不同。

    從上次的作品《連結》之後,作者更進一步拓展新的方法學。作者本身是物理學家,他發現許多社會現象的運作方式跟原子的運作竟然非常神似,便試圖以物理學的方法學來研究群體行為,嘗試以非常不同的角度來研究社會現象,這種創新的研究方法得出了許多令人驚豔的結果,能對許多傳統社會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提出解釋,並指出傳統社會科學的領域如經濟學、社會學等在研究方法上的限制和缺失,而作者提出的「社會物理學」將給社會科學帶來一場「量子革命」。作者布坎南使用物理學的思路並採用數學方法,以「社會原子」的假設來代表個人,再以電腦模擬這些社會原子在彼此互動下,會產生什麼結果。作者強調「重要的是模式,不是人」,這些社會原子無須納入複雜的個體性,只需幾個簡單但重要的變項,如適應性、模仿、合作與競爭,便能產生特定的群體行為模式,這些模式能夠解釋許多現象如股票市場的起伏、出生率下降、貧富差距、種族大屠殺等等。作者指出,許多複雜的社會現象,其實背後都有簡單的數學法則,無需考慮個體的複雜性,因為真正重要的是群體行為產生的「模式」。

    當年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沒有其他書能夠相提並論,然而現今再次閱讀後,書中有些論點已不再認同。首先,作者採用的方法學為「電腦模擬」,在虛構世界下假想的社會互動,這種方法能帶來與眾不同的洞見,是非常值得的參考來源。然而,儘管模擬得來的結果與現實中的情況有數學規律上的相似性,不代表模擬的結果就是現實中真的發生的事。模擬雖然用上各種數學,卻非對實際現象的「實證」,作者儘管知道這點,但還是傾向於將模擬結果直接推論到現實。假設,你看到地上有一瓶碎掉的馬克杯,某人說是馬克杯被人刻意摔到地上的,這說法言之成理,但實際上也可能是不小心摔到地上的,實際上,有成千上萬的可能性都說得通。一個說法說得通不代表便是真相,模擬的情況也是一樣。

    再來,抓出群體行為的數學規律,並宣稱找到是事物運作的通則,是一個錯誤的認知,數學在社會科學或是其他學科中,永遠是「描述性的」,找到許多現象都遵循「冪次法則」固然有趣,但不能宣稱冪次法則「解釋」了什麼,他就是描述兩變項間的特定關係罷了,只是巧的是有許多現象都符合這特定關係,然而,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它們之間是這種關係,才是重點。而作者似乎太過迷戀於冪次法則,就像以前許多統計學家迷戀常態分配,或某些人迷戀80/20法則一樣,將巧合誤當成解釋因子,然後宣稱找到複雜現象背後的簡單規律,這話嚴格上不算錯,但實際上卻甚麼也解釋不了,也難以作實務上的預測,這世間上也有許多群體行為不照冪次法則來走,遇到這種情形就無法說嘴了。最後一點,作者似乎把社會物理學的功勞過度誇大,宣稱某些傳統學科無法解釋某些現象,而社會物理學能。實際上,作者強調的「重要的是模式,不是人」,其實跟社會心理學一直以來強調的環境影響是差不多的論述,從作者大量引用心理學研究可見一班。

    當然,「社會物理學」所提出的方法學確實是非常值得其他領域參考的,這種截然不同取向能夠帶來非常具有價值的洞見,提供傳統社會科學嶄新的研究工具。可惜的是,社會物理學並沒有像作者宣稱的大放異彩,本書問世後12年過去了,幾乎沒有同類的書籍問世,這種方法學似乎仍只是存在物理學界的一塊小角落,作者想必相當失落。作者強烈宣稱「所有」的複雜現象都根植於簡單性,看來是無法經過現實考驗的論述。然而,「某些」複雜現象根植於簡單性確實是成立的,期望未來的社會科學研究者能加以參考「社會物理學」的研究思路。

    後記:多年後重讀某些作品真的是不錯的體驗,這本書當年給我的啟發真的很大,讓我重新思考看待各種社會現象的角度,如今再讀,這本當年我認為的「神作」已不再那麼神,間接驗證了在這幾年間,個人在思維上的成長與變化,能夠看到更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推薦各位有空時,不妨讀讀那些年啟發你的作品。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13/01/21

    在這本書中,作者想強調的中心概念,就是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的群體行為,
    背後真正的原因也許\不是如我們直覺上用考慮個體的心理學的推敲,所做出的解釋。
    卻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即社會原子說。

    在物理學上,統計物理學就是在研究群體分子的行為,
    在這個考量之中,分子個別的行為不重要。

    作者認為社會科學理探討的群體現象,
    其背後的原因有個更簡單的解釋,也就是與物理學中的統計物理學類似。
    當中存在一個超越個體行為與自由意志的一個模式。
    從這種角度看待與處理社會科學中的群體行為,即作者所稱之的社會物理學。

    所以就我個人的理解,社會物理學當然不是物理學,也不算是一種應用物理學。
    我們在探討的對象是人類的群體,物理定律當然不適用。
    儘管作者頗有雄心壯志地,認為社會群體行為亦存在類似物理定律的那種規範,
    顯然要達到這種程度與現在的物理學仍有一段相當的差距。

    無論如何,這都無損於本書觀點的新鮮有趣。
    作者提出了新的觀點,不同以往的傳統觀點的方式,來看待原本的問題,且頗具實驗驗證的可能性。
    這讓我想起傳統心理學如何從深層心理學走入實驗心理學,使心理學發展為更具科學性的學門領域。
    也許\社會物理學,是個讓社會科學通往更科學性發展方向的通道。

    也由於這個觀點違反我們舊有的認知與解釋,卻又異常的美妙與簡單。
    所以就更帶有一股特別的吸引力,引人躍躍欲試。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12/05/26

    一個團體中,要使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產生仇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給定一個目標,然後將人們分組,施以壓力和期限。

    為了合作、為了競爭,團體內部的人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階級現象,自然而然會出現領導和被領導的人,隨著團體間的競爭加劇,於是這個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團體內的人就算被剝削、被領導,心中還是覺得自己是為了團體而奉獻,出現一種與領導者休戚與共的錯覺。

    而這種現象,普遍出現於團康競賽和實習課之中,小組的分化、輸贏的壓力、規定人們要去搶分數、競爭,即可造成團體間造成一種潛在的壓力。

    本書把人比喻成原子實在貼切,天下文化出版,葉偉文翻譯。
    展開
    user-img
    Lv.4
    4.0
    |
    2011/01/26

    能看清?用感受?「隱藏的邏輯」
    oeo
    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世間最上位的「信仰」層級應該可以分為三類:宗教、科學(包括哲學)、我執(如名利),而一切的判準與學理、詮釋與理解、看待甚至作為皆由此衍生。
    就從這個信仰層次上來看,我想科學(尤其學院學術)常常給人的疏離感不但在於它與大眾或說眾生的一種「距離與隔閡」,還在於以「實證主義」為主流與「機率詮釋」為基底的現代科學致命「弱說服性」!這與知識水平和受教程度可能是無關的。現今,要從學歷來反應一大群人的「科學信仰」程度,我想結果會和近期科學人雜誌登出「平均來說,無神論者比信徒更了解宗教」的一篇美國研究報告一般的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如果科學報告或理論(尤其試圖解釋普羅大眾、社會現象的)最後都附加一句:「凡事都有例外!」(不管它用什麼華麗的統計術語,諸如有效樣本、信賴區間、誤差範圍、大數法則…..來修飾、包裝),或者以「理論都會革新」,那對於只有一次生命與一段時間的個體來說,憑什麼跟隨這樣的視角來看待週遭的現實世界?
    布侃南所著的這本「隱藏的邏輯」,大概可以用「鑽石之所以會亮晶晶,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每個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以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個體單元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一段作為本書立論的精華喻說。作者以「社會物理學」的觀點,也是「人類原子說」,來解析許\多社會現象,例如我們能預測股市的波動走向嗎?今天該走哪條路上班,才不會塞車?在逃生出口前面幾步擺\個障礙物,反而能加速疏散人群?謠言為什麼常常會越傳越逼真?為什麼財富總是流進少數人手裡?作者首先用了眾多的實例與論證,駁斥傳統經濟學的觀點,也就是「人是理性的」基礎假設,並認為把人這種「社會原子」看成和物理世界有所不同,所產生的兩大觀點都嚴重偏誤:一種假設人很複雜,必須以單屬於人而不適用其他萬物的角度來思考;一種假設人很複雜,行為尤其社會行為根本不能被掌握與預測!
    簡單說,現今所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早已顯得分道揚鑣,勉強湊合只會落得突兀怪異,整個科學又和世俗說法顯得格格不入,這種時候,「社會原子學」的論調不但論述嚴謹且新鮮有趣,更深刻地跨越、動搖或說連結了上述的「信仰」類別,一副好像快要逼近「真理」的態勢(其實比追求物理學上的統一論不惶多讓)?總說分說,直言喻言,人類世界到底如何運行?總會像有這種「隱藏的邏輯」,帶給我們思考與溝通的新語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天下文化電子書商業趨勢展:看見無限未來,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漫遊者聯展_領券
    • 年中考試書展
    • 心靈工坊社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