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語言展
半秒直覺:不多想的力量 少想一點,可能知道更多
5
1人評分我要評價

半秒直覺:不多想的力量 少想一點,可能知道更多

Gut Feelings: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Unconscious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5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人哪,不像你以為的那麼聰明,不過也沒那麼笨。

    文/DL2009年08月13日

    邏輯測驗常會出現一種題目,測驗者會畫幾個有陰影的圓圈,然後問受試者:請問這些圓圈是凸的還是凹的?答案一般而言不會有什麼意外,若陰影在上面,圓圈就是向下凹的;若陰影出現在下方,這圖則是表示凸起的圈圈。為什麼?我們並沒有更多足以辨識的資訊,可是為什麼幾乎所有人只憑陰影的位置,就可以 more
 

內容簡介

  人們經常知道該如何行動,卻無法解釋行動的理由。

  直覺其實不需要理由,或是只要一個就夠了。
  
  人們也通常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到最後,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
  
  不論是樂觀的支持者,或是悲觀的反對者,最終都會同意, 
  
  除了錯誤的預感,預感通常是件好事。
  
  我們知道的事情,其實比我們所能表達的還多。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能相信直覺,而在於我們何時能相信它?
  
  選對相信直覺的時機,你將發現不多想、不思考的驚人力量。

  直覺如何運作?簡單的「經驗法則」為何是一般投資人擊敗股市專家、
  
  外野手接住高飛球、父母為小孩選擇學校,或情人選擇終生伴侶的最佳指引?
  
  透過經驗法則導引出的直覺,即使不比複雜的分析過程更為有用,至少也一樣有用。
  
  在行為決策的世界裡,關鍵不在於蒐集大量資訊,
  
  而在於刪除無用的資訊,以及憑藉直覺發現意識不須知道的事物。
  
  本書第一個目標,在於闡明隱藏於直覺背後的各種經驗法則。
  
  第二個目標,則是了解各種適用和不適用直覺的場合。
  
  無意識的真正智慧,就在於不思考、不多想,
  
  也能得知哪些經驗法則適用於哪些場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門(Herbert Simon)讚揚作者的研究是「認知科學中的革命,
  
  並為理性決策理論送上致命的一擊」。
  
  而這些研究也是名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決斷兩秒間》(Blink)的主要參考依據。

作者簡介

捷爾德.蓋格瑞澤 Gerd Gigerenzer

  德國柏林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適應行為與認知中心主任。他曾獲得無數獎項,包括一九九一年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行為科學研究獎(AAAS Prize for Behavioral Science Research),和二○○二年德國年度科學書籍獎。曾任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以及維吉尼亞大學法學院歐林(John M. Olin)講座傑出訪問教授。

 

目錄

第一部 無意識的智慧
1直覺效能
2少(有時)即是多
3 直覺的運作方式
4演化而來的大腦
5適應的心智
6為何好的直覺就不該合乎邏輯

第二部 直觀感受
7你可曾聽說過......?
8一個好理由就夠了
9「少即是多」原理的醫學應用
10道德行為
11社會本能
註釋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31312
  • 叢書系列:FROM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半秒直覺
第一部無意識的智慧
我們知道的事物,比我們能表達的還多。
——博蘭尼(Michael Polanyi, 1891-1976,英國化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

1
直覺效能


  心靈自有理性所不知的理由。
——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法國哲學家、數學家)

  人們通常認為所謂的智力,不外乎依據邏輯法則,合乎理性的意識活動。但我們大部分的心智活動都在無意識裡發生,且其基礎在於心理反射或直覺等異於邏輯法則的心理歷程。我們對運動賽事、人際關係、日常用品,以及危險事物等擁有各種直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墜入愛河,且能隱約感應到股市起伏。本書所要回答的問題正是:這些直覺從何而來?我們如何得知它們?

  遵循直覺的指示是否能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對此深信不疑看似有點天真,甚至荒唐可笑。過去數十年來,理性決策著作和管理顧問公司,樂此不疲地強調「三思後行」和「謀定後動」的必要性,宣揚分析力、批判力和決斷力的重要性,並要人們務必將全副心力集中在問題上。我們應該盡量考察所有可能,詳細列舉優劣,再依其發生機率評估效益,並盡量使用統計軟體進行這些計算。不過,這種思考架構並未考慮到人們——包括主張理性決策的人士——在實際生活中的推理方式。一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曾猶豫是否應繼續留任本校,或到他校任教。他的同事將他拉到一旁說:「根據你的理論,只要試著極大化你的預期效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那位教授生氣地回答:「你省省吧!難道你不知道這件事有多嚴肅?」

  不論是經濟學家、心理學家或一般大眾,多半會同意所謂擁有無限知識且存在於永恆時間裡的完美認知者,充其量只是不切實際的想像。即使如此,多數人仍主張,假如我們能夠不受這些限制的束縛,並以更邏輯的方式思考,我們就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換句話說,雖然我們無法面面俱到,但也應盡可能考慮各種角度。不過,你在本書不會見到這種論調。

  在本書中,我將邀請你同遊人類理性的未知世界。這個世界裡住著與你我一樣所知有限、時間侷促,且前途未卜的凡夫俗子。這個世界並非眾多專家學者的最愛;他們偏愛沐浴在啟蒙之陽所散發出的邏輯和機率之光底下的世界,而我們即將拜訪的世界則被一片朦朧的不確定性所遮蔽。在這個世界裡,心靈的「限制」,事實上也正是其長處。本書將說明心靈如何藉由無意識、經驗法則,以及演化而來的能力,運用少數資訊來適應環境。真實世界遵循的法則,與理想化的邏輯世界大異其趣。大量的資訊或深入的思考,並不能保證更好的結果。有時候,少即是多。你準備好一窺究竟了嗎?

心的方向
  我的一位好友(讓我們叫他哈瑞)曾同時愛上兩位女孩。他對她們擁有同等的愛意、渴望和崇敬。不過,情人眼裡總是容不下第三者。飽受矛盾折磨且猶豫不決的哈瑞,有天回想起班哲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送給他正為感情問題所擾的侄子的諫言:

一七七九年四月八日
  倘若你仍有疑慮,先在紙上畫出兩個欄位,然後列出所有的理由和優劣。花個兩三天思考這些理由,再以類似代數的方法進行計算,看看這兩個欄位中的理由或動機之間的分量是否相等,是一比一、一比二,或二比三等等。刪掉兩個欄位裡相等的部分之後,你就會知道哪個欄位的效益較高……我經常使用這種道德代數解決重大的困惑。這種方法雖不如數學般精確,但我仍覺得它極為實用。順道一提,假如你不趕快熟悉這個方法,我很擔心你將終生孤寡。

永遠愛你的叔叔 班‧富蘭克林○1

會員評價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5.0
|
2010/07/30

聽說經濟人是理性的,是自利的,反正經濟學教科書上千篇一律這麼寫,我也力行如此,但偶爾總是會有那一點點的質疑,一年365天,我可以天天理性如此嗎?一天24小時,我依然可以理性如此嗎?一個小時60分鐘,我還能夠堅持理性如此嗎?一分鐘60秒,我能夠絕對理性如此嗎?
真的很難說,有時候,某些印象我總覺得有那一絲絲的「似曾相見」,有時候,我根本沒按經濟理性來決策。
我在大學一門消費者行為學中,舉了若干例子來考驗經濟系學生的理性決策,不出所料,均落入很多理性的窠臼裡,不是我們不理性,有時候大腦就是會作祟,超了個捷徑。
「半秒直覺」這本書,作者顛覆了很多過去我們以為如此的觀念,譬如說「殫精竭慮」好嗎?照理,這應該把各種可能性都推演過了,怎會不好呢?但作者提出一種「少想一點」的說法,有時候還能夠做出正確決策。
按經濟分析來說,「殫精竭慮」的思維方式,是不是應了「邊際效用遞減」的問題?想的太多,效用反而變差了呢?
我不知道章魚哥保羅預測世足賽,是不是也憑著章魚的「半秒直覺」,利用「少想一點」的力量來預測呢?
這本書「半秒直覺」推薦給各位,雖然我決定買下這本書時,思考的速度超過了半秒......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每日e書99元】嚴選暢銷電子書,天天更新、天天都有新發現!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暑期參考書展
  • 東販夏日漫博
  • 深空夏日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