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華語文的教與學: 理論與應用

華語文的教與學: 理論與應用

  • 定價:240
  • 優惠價:921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0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eries」

  策劃:董鵬程先生 /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主編:柯華葳教授 /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全球華語文教師的最佳指導書

  本叢書集結台灣數十位優秀華語文學者專家費時二年完成,充分展現台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實力。編選主題涵蓋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是一套系統而完備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最佳叢書。

本書特色

  語言與文字,不全然是邏輯與規則的,因此要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但是,了解語言與文字的認知歷程,施以適當的教學措施,則會有助於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本書告訴您,華語文如何教與學,才會有效。

作者簡介

鄭昭明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哲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主授認知心理學、人類學習與記憶與教學心理學。曾任臺灣大學心理系所教授、終生特聘教授、講座教授與系所主任;中華心理學刊主編;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處長。

 

目錄

推薦序 曾志朗
叢書序之一──緣起 董鵬程
叢書序之二──編者序 柯華葳
自序

第一章   教與學的關係:當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

第一節   「教」與「學」的關係

第二節 老師的教:知識的傳遞
1.2.1 知識的種類
1.2.2 控制式與自動式的知識
1.2.3 教學設計
1.2.4 課堂教學

第三節   學生的學:知識的吸收
1.3.1 語文的閱讀與理解的歷程

第四節    學生的學:學習者的特徵
1.4.1 智力
1.4.2 動機
1.4.3 抱負水準
1.4.4 課堂的酬賞與回饋
1.4.5 學習者的讀書態度
1.4.6 學習者的能力限制

第五節 學生的學:學習者的認知策略
1.5.1 主要策略
1.5.2 支持策略
1.5.3 一般策略
1.5.4 特殊策略

第二章 意識與無意識的語言習得

第一節   語言的能力是天生的或習得的?

第二節 意識與無意識的知識與技能
2.2.1 語音的知覺
2.2.2 言語的產生
2.2.3 閱讀的學習
2.2.4 寫作的學習

第三節 結論

第三章 語言與語法

第一節 人類語言的特徵
3.1.1 語言的創造性
3.1.2 語文的可變性

第二節 語言的規則及其詮釋能力
3.2.1 有能力分辨句子的合法性
3.2.2 有能力說明句子的多義性
3.2.3 有能力解釋不同句子的同義性

第三節 Chomsky的「變形─衍生」語法理論
3.3.1 基底
3.3.2 變形律
3.3.3 「變形─衍生」語法的問題

第四節 中文的語法
3.4.1 詞素與詞
3.4.2 同音詞
3.4.3 短語或詞組
3.4.4 句子

第四章 發音的練習與控制及音號系統

第一節 發音的生理基礎
4.1.1 發聲器官

第二節 發音的機制
4.2.1 漢語的語音
4.2.2 漢語子音的發音
4.2.3 漢語母音的發音

第三節 發音的練習與控制
4.3.1 一個回饋模式的解釋

第四節 如何學習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發音
4.4.1 如何正音?

第五節 「國際化」與「本土化」下音號系統的問題
4.5.1 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迷思

第六節    結論

第五章 語音的區辨、知覺與學習

第一節 語音的聲音本質
5.1.1 母音的聲譜
5.1.2 子音的聲譜

第二節 類別的語音知覺
5.2.1 語音知覺的發展

第三節 語音區辨的腦側化

第四節 母語的經驗對外語語音知覺的影響

第五節    訓練「語音知覺」

第六章 漢字的學習與字彙的知識

第一節 心理或內在的字典
6.1.1 個別文字的知識
6.1.2 一般字彙的知識

第二節 字彙的觸接
6.2.1 直接或間接觸接
6.2.2 當代字彙觸接的研究
6.2.3 漢字的字彙觸接

第三節   自動式觸接的重要性
6.3.1 技能自動化的歷程:知識的編纂

第四節 哪些字應先學?
6.4.1 基層念名的語詞先學
6.4.2 常用的程度決定學習的優先性

第七章 漢字的簡化對文字讀寫的影響

第一節 語文的可變性

第二節    近代漢字簡化的運動

第三節   簡化的趨勢:一些事實與現狀
7.3.1 漢字的繁雜是一項事實
7.3.2 文字的演變是一種常態,而非異態
7.3.3 兩岸都使用簡體字,只是數量彼此不同

第四節 大陸簡體字的簡化方法與分析
7.4.1 使用宋元時期之後流傳至今的簡體字
7.4.2 1949年以後大陸書體簡化的方式
7.4.3 簡化的結果
7.4.4 簡化所衍生的問題與影響
7.4.5 簡化理由的檢討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第二語言的學習

第一節    雙語與外語學習的研究
8.1.1 雙語學習
8.1.2 外語學習

第二節 第二語言學習的歷程
8.2.1 演練的機會
8.2.2 母語習慣的介入
8.2.3 非語文因素的介入
8.2.4 過去的知識與經驗的影響
8.2.5 教材
8.2.6 訓練的優先性

第三節 兩語的關係
8.3.1 單一開關模式
8.3.2 兩開關模式
8.3.3 雙語人的記憶
8.3.4 雙語人的腦功能
8.3.5 雙語與認知

第四節 外語學習的關鍵期

第九章 漢語文水平的測試

第一節 漢語文水平考試的定位
9.1.1 「成就」而非「性向」的測驗
9.1.2 篩選性而非診斷性的測驗

第二節 水平測驗的形式
9.2.1 高相關的多項反應記錄
9.2.2 低相關的多項反應記錄
9.2.3 反應的相關是一種研究的工具
9.2.4 複雜反應界定法

第三節 測驗編製的原則
9.3.1 能力的參照標準
9.3.2 單一或分級測驗
9.3.3 測驗內容
9.3.4 跨地區,而非地區性的測驗
9.3.5 字彙與詞彙測驗的問題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推薦序
曾志朗 / 中央研究院院士
讓先進的知識,充實華語文的教學

  幸虧我們有董鵬程先生,華語文的教學和研究,才有可能在情勢最惡劣的日子裡苦撐過來。我每次看到書架上那一大冊又一大冊的華語文教學與研究的叢書,都會有一陣激動。數十年內,董先生靠一己薄弱的力量,號召周邊的友人一齊努力,動員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把當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以及教華語文的心得寫成論文,再四處去張羅出版的資金,將這些論文付印成冊,就是要把最先進的華語文教、研知識傳播給所有教華語文的老師,讓他們有所借鏡,以提升教學的效能與品質,數十年如一日,真是令人感佩!

  如今,我的書架上,又要有一大冊要擺上去了,我有幸先看到初稿,很多知名學者的專著都收藏在內,而且從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到實際課堂上的應用,從教材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多媒體實驗,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而且學術的深度夠,論述的嚴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教學經驗的說明,比起幾年前的功力,又是增強了許多。我學到好多很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對華語文認識,也更深了一層。希望這本知識集成,會幫助所有對華語文教學和研究有興趣的人。還是一句話:「董先生,謝謝你。」

叢書序之一
緣起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策劃◎董鵬程(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於2001年(民國90年)6月提研究計畫,請政府重視全球化學習華語文學習熱潮,並提八點建言:
  一、成立華語文教育政策委員會
  二、鼓勵大學設置華語文教學系所
  三、建立華語文教師的認證制度
  四、因地因人制宜編輯華語文教材
  五、建立全球華文教學資訊網路
  六、發展華語文能力測驗評量系統
  七、提升華語文教育為輔導教育
  八、政府應從寬列經費做長遠投資

  行政院於2003年(民國92年)12月1日指示成立「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

  由於政府積極鼓勵,各大學紛紛響應,設立華語文系、所及華語中心。臺灣目前有華語文學系8所,碩士班10所,華語中心39所。因此,華語文的學習已成為一門顯學,華語文領域研究人數也不斷增加。

  在大陸開放前,臺灣曾領先世界華語文市場二、三十年,然而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大陸積極推廣對外漢語教學,每年編纂之華語文相關讀物或教材數量驚人,反觀臺灣,並沒有一套完整且質量並重的華語文教學研究系統叢書,職是之故,結合臺灣優秀華語文學者共同編纂,作為研究生,以及華語文教學研究者之參考叢書。

  叢書計畫出版十八冊,為配合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的舉辦,訂2009年12月先發行九冊,包括:方麗娜《華人社會與文化》;何德華《華語教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宋如瑜《華語文教學實務》;竺家寧《詞彙之旅》;張郁雯《華語評量》;蔡雅薰《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鄭昭明《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鍾榮富《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曹逢甫、李子瑄《漢語語言學》。

  另九冊預定於2010年(民國99年)6月出版,包括:李櫻《語用研究與華語教學》;胡志偉、吳敏而、高千惠《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陳純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應用》;詹惠珍《華語教學之社會與文化研究》;鄭琇仁、宋如瑜《多媒體華語教學》;曾金金《華語作為第二語言之語音教學》;張郇慧《華語句法新論-上》;曹逢甫、鄭縈《華語句法新論-下》;蔡雅薰、陳仁富、陳雅鈴、林景蘇、劉瑩、林文(音勻)《兒童華語教學》。

  籌畫、編審過程中,得到賴明德、曹逢甫、柯華葳、黃美金、胡志偉、鄭昭明、鄭錦全、湯廷池、李英哲、葉德明、姚榮松諸教授的指導、參與,才能順利出版此叢書。

  謹此要向以上的教授們獻上感謝。

叢書序之二
編者序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主編◎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又有專書出版了。這一次規模更大,參與的人數更多,照顧的層面也更廣。

  全球想要學華語文的人數從來沒少過,師資不足一直是個問題。因應需求,國內華語文教學或是應用華語文相關系所紛紛成立,華語文教學專業教科書需求因此產生。華文會董祕書長鵬程先生對華文推廣念茲在茲,看到培育華語師資教材方面的需求,以及臺灣此領域相關教授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可供參考,乃規劃本系列華語文教學和研究叢書,邀請國內相關學者共襄盛舉。

  系列叢書規劃由基礎語言分析如漢語語言學、華語句法、詞彙到教學實務。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此次參與撰寫學者們在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中皆是佼佼者。他們以過去研究為基礎,搭配實務上的觀察與反省,或是編寫或是著作,使本叢書得以完成。

  兩年前,董祕書長和我先擬一個叢書初步架構,由其開始邀約學者。第一次開會,就每位學者專長與擬撰寫主題進行溝通。爾後,作者們提出一份寫作大綱,並以2009年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會議時間為出版時間。學者們皆體認這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與時效性,無異議同意寫作時間表與撰寫格式。為避免其中有過多重疊,由我略加調整學者所提出大綱中疑似重疊處,由董先生進一步與作者溝通,徵得同意,大綱於是底定,學者們開始撰寫。為確保進度,華文會於期中再一次邀約作者們餐敘,並針對部份稿件內容再一次就可能重疊處協商。

  一開始寫書時,我們即告知作者們,為使書更顯其專業,完稿後會送審。今年春天部分作者如期交稿,我們陸續邀請不同學者審查,審查後作者再修稿。這系列著作以及動員都是為更深刻耕耘華語文這塊園地。其中董祕書長的遠見及他多年全心全力的投入,感動學者願意執筆,成就今天這番事業。

  忝為編輯,特別感謝下列審查委員以學術之名,為叢書把關。前九冊分別由鄭錦全院士、李英哲教授、鄭昭明教授、湯廷池教授、胡志偉教授、葉德明教授、姚榮松教授、黃美金教授、柯華葳教授審查。

  叢書籌劃編輯過程中,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在董鵬程祕書長的領導下,所有工作人員全力以赴,一併致上謝意。

自序

  語言學與心理學所共同關心的議題是「人類的語言」,所不同的是,語言學研究語言的現象本身,而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如何產生與使用語言。本書是從人類認知的歷程看漢語文教與學的問題。<荀子正名篇>提到「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不宜」。這句話的啟示是,約定俗成的語言與文字,不全然是邏輯與規則的,因此,要掌握一種語言與文字,有賴於不斷的勤加練習。但是,如果能了解語言與文字學習與認知處理的歷程,施以適當的教學措施,是有助於提升語文學習的效果的。華語文有其特殊的語言與文字的結構,不同於西方的多音節語言與拼音文字,兩者的學習歷程已被證實是不盡相同的。本書的目的,是綜合過去研究的結果,提出華語文有效「教」與「學」的方法。

  語文的教學發生在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因此,教學可以看成是兩個系統的交互運作,其中之一是語言知識傳授的系統,另一是語言知識學習的系統。第一章是從當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說明為了要達到有效的知識的傳授與學習,這兩系統各應有其自己的工作與運作,但更重要的,第一章指出兩系統應有密切的互動,才能達到知識有效傳遞與吸收的目的。第二章是把語文的知識對分成意識的、能自我覺知的,與無意識、不能自我覺知的兩部分。這種對分對於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前者如語音與字彙,是老師可以透過語言與文字傳遞給學生的,而後者如語法與作文,是老師無法透過語言與文字教學的(最多只能舉例說明);學習者必須親自多多的體驗,才能掌握。老師在這方面只能盡到回饋的責任,告訴學生對錯的所在。

  第三章是強調人類的語言行為不同於一般動物的訊號行為。人類的語言行為具有創作性、新奇性、無限性與可變性,而動物的訊號行為則不具備這些特性。其中最重要的不同是,人類的語言具有各種語詞與語法的結構(如「主詞—述詞」的結構),而動物的訊號與訊號之間只存在著先天性的刺激與刺激的關係。第三章也介紹了漢語文在構詞與句法上獨特的地方。第四章分析漢語子音與母音及其使用的情形,以及發音的機制。由此討論到當外國人學習漢語作為第二外語
時,應如何學習漢語的發音。作者認為,從發音的原理來看,使用「注音符號第一式」比使用其慣常的「羅馬音號」學習漢語的發音,不但學得較快,而且學得較好、較正確。最後,第四章提到如何「正音」。第五章介紹語音的聲音本質,語音區辨的先天能力與腦側化、語音知覺的發展、語音知覺的類別性,以及母語的經驗對外語語音知覺的影響。

  第六章分析漢字個別字彙知識中,「字形」、「字音」、「字義」三者的關係如何影響漢字的學習。第六章強調「一般字彙」的知識、漢字的字彙觸接,以及觸接自動化的必要性、字彙觸接從控制式轉變成為自動式運作的歷程。最後,這章提出「字」與「詞」學習優先性的原理原則,並指出哪些「字」與「詞」必須先學、哪些「字」與「詞」可以後學。第七章討論中國大陸簡化漢字的理由與方法、簡化的結果對中文讀、寫的盈虧分析,以及簡化對於當代漢語文及中國文化的學習是否有其必要性。第八與九章分別談到第二語言的學習歷程及如何受到母語經驗的干擾(第八章),以及漢語文作為第二語文的水平測驗的問題(第九章)。

  最後,作者要感謝「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董鵬程先生,在他的邀請與督促之下,本書原稿得以順利的完成。也要感謝該學會與正中書局評審的指正,本書原稿得以在參照評審的意見修改之後,獲得同意出版。但是,本書的寫作受限於作者本身的觀點與研究經驗,不免在內容與見解上有偏狹、疏漏與錯誤之處,尚乞學界先進不吝指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918588
  • 叢書系列:華語教學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 語言檢定書展▸升學、就業必備,答題技巧再突破!|順利考過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