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血汗超商: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

血汗超商: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

  • 定價:300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進擊的OKAPI】直擊!群學出版社現場

    文/劉鈐佑2013年08月01日

    在這個人人最常讀的書就是臉書的時代,還是有人挺身而出開出版社,不僅在「羅塞之牆」內努力,甚至也還想著奪回「瑪利亞之牆」那樣,把一本本好書創造出來。就讓OKAPI帶著大家闖入這些各有特色的出版社,直擊他們的戰鬥現場! 群學出版位在工業區的大樓,從入口電梯就很霸氣,整部機車都能牽進去 more
 

內容簡介

向人民報告!連鎖加盟制的內幕調查

  創業當頭家是台灣許多人的夢想,而「連鎖加盟」無疑是時下勇於冒險者的圓夢捷徑。然而「頭家夢」真的如此美好?《血汗超商》的作者本著公共知識份子的批判精神,切入組織最龐大、制度最完整的便利超商體系,詳述其產業歷史及運作實況,揭穿這個受主流商業媒體高度吹捧的神話組織不為外人知的真實面貌。本書以底下這幅景象說出了連鎖加盟制被緘默封口的祕密:

  與連鎖總部簽約,就像是與魔鬼交易。總部(魔鬼)告訴你,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在你邁向夢想的過程中,魔鬼開始依約拿走它要的健康,於是你逐漸形容枯槁;想回頭已不見來時路,只好身不由己地走下去,魔鬼又取走了它要的自由;不久你發現這段逐夢之旅只剩自己一人孤立無援,原來魔鬼早已拿走它要的人際關係。最後你不支倒地,對魔鬼發出質疑,我的夢想呢?「嘿嘿,就在前頭而已啊!我怎麼知道你竟然走不到。」

本書特色

  值此景氣寒冬之際,推出這部揭穿連鎖加盟制度真實面貌的《血汗超商》真的好嗎?會不會讓人陷入更深的絕望?當喜鵲紛紛預報景氣回春,人們是否還想聽見烏鴉的聲音?這是出版前最大的掙扎。然而,隨著相關新聞接二連三的爆發,使人驚覺這一切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台灣社會不正視此問題,並謀求根本的解決之道,將有更多無助的人遭受不義制度的嚴厲剝削。本書邀請妳/你看見,自以為熟悉,其實也不一定很熟悉的便利商店。

作者簡介

吳偉立

學歷: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
現職:財訊雜誌記者
座右銘:「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就是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目錄

謝國雄序/ 「歡迎光臨!」
蔡志杰序/ 看穿加盟體系這個「圓夢捷徑」後?
辛酸頭家序/ 圓夢成功?圓夢成空!
楔 子 加盟制度:圓夢捷徑?
第一章 翻身之梯或地獄之門
第二章 回首往昔
第三章 「高層」的內幕
第四章 櫃臺後的故事
第五章 銷售工廠
第六章 借雞生蛋
第七章 國家在哪裡?
第八章 展望未來
後 記 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

 

推薦序一

「歡迎光臨!」

謝國雄

  「歡迎光臨」聲中,加盟超商提供了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不打烊的服務,便利了全民,肥了連鎖超商的集團總部,到底誰付出了?誰墊底了?他們為什麼甘之如飴?

  三十多年前,台灣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做手工」的家庭代工與黑手變頭家經營的小工廠。今天街頭轉角看到的卻是7-Eleven、全家或者OK超商。由生產到消費, 由製造到服務,由密閉昏暗的工作坊到開放明亮的連鎖門市,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變化! 但是台灣社會真的變了嗎?本書給了一個會讓你掉眼珠的答案:沒變!

  不論是一九七○年代或二○一○年,台灣人同樣企望自己創業當「頭家」,而這個頭家不過是受到各種限制的「工頭」,貫穿其中的是外包邏輯。一九七○年代出口導向的工業化中,貿易商接訂單轉交給小工廠,製造小工廠再發包給小型工作坊與家庭代工;在這個外包網絡中,國際市場波動的壓力,層層轉嫁到最底層的家庭代工。二○一○年,連鎖超市集團透過加盟契約與各種營業規定,將壓力下傳到加盟店的店長,同時不遺餘力地將利潤上吸到集團總部。不論三十年前或今天, 國家的法律與行政都以「尊重市場運作」與「契約自由」為由,對此保持「中立」。

  然而,真的沒變嗎?不,其實有變。首先,傳統零售商店(「柑仔店」)不見了。其次,加盟店主面對的是力量更大、控制更全面、更細緻的總部。第三、想透過連鎖商店來創業的逐夢者,面臨的是寡頭壟斷的市場,他們除了選擇加入連鎖體系外,別無出路。最後,在門市層級的競爭更加劇烈,加盟店長只能以無限延長的工作時間與榨取時薪工人來求取生存。

  換言之,台灣資本主義發展有常與變,頭家夢與外包邏輯是常, 產業頂端逐漸被壟斷與產業底層的完全競爭並存,則是變。本書將當代看成歷史、將歷史看成當代,讓我們有機會反省台灣社會的前世與今生,進而解開「我們是誰?」、「我們在追求什麼?」以及「我們為何是這幅模樣?」的集體身世之謎。

  質疑和挑戰常識與現狀,並與之斷裂,是社會學探索社會生活的獨特方式。社會學更試圖指出在常識與現狀之外的其他可能,如本書所提出的:正視「名為企業間的關係、實為勞資關係」的現象、立法與集體行動。可貴的是,本書也是這個努力中的一環, 即作者將學術專著轉化為通俗可讀的書籍,藉此與台灣社會通。這是立基在嚴謹的「專業社會學」之上,體現公共利益的「公眾社會學」。祈願本書能成為台灣讀書界與文化界的暢銷書,讓貼近台灣社會動脈、踏實、深刻、具有啟發力的社會學著作能成為「非小說類」的主角。

  (謝國雄為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兼所長、中研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推薦序二

看穿加盟體系這個「圓夢捷徑」後?

蔡志杰

  在筆者寫作這篇序言之前,其實與本書作者偉立並未曾有機會謀面。我們之所以有些聯繫,是因為二○○六年間,苦勞網曾經短暫組織過一個「大賣場調查團隊」,我作為苦勞內部負責此一調查團隊計畫的成員,與當時在撰寫相關議題碩士論文的偉立開始認識。如今,偉立改寫其論文準備出版,他找到我為這本書寫序,我欣然接下這個任務。

資本與產業的集中化

  偉立這本書考察的是零售業中便利商店的「加盟連鎖」體系。在製造業資本投入流通領域後,因為連鎖體系挾其門市數目多、進貨量龐大,便要比個別店面擁有更多進貨議價空間,再加上P O S 系統的建立,使得加盟門市還能跨足各種費用代收業務;相形之下,整合程度較低的其他零售業形式,就較難因應市場需要而被邊緣化。

  作者在這裡提供的,其實是資本全球化進程中個別卻又宏觀的背景。隨著產業資本的投入,使得零售業進行較大規模的集中化,產業兼併以競逐更為壟斷的利潤。而在對外挾其規模經濟以打擊競爭對手之時,對內也要盡量降低開支、透過種種管理手段來轉嫁成本。

  於是雖然總體便利商店數量不斷攀升,但個別門市的平均營業額卻是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對於加盟總部來說,它的總營業額仍然隨著更多門市的開張而增加,且門市營運成本都由個別加盟店吸收掉了;而對個別加盟主來說,因為競爭店家越來越多,卻必須投注更多心力才能維持既有的營業額。這是個別產業的背景。

  至於我說這亦是宏觀或甚至是資本全球化的背景,意即同樣的狀況發生在所有產業,是全球化的共同現象之一。君不見,不論哪個產業,掌控流通市場的跨國大品牌互相兼併以爭取更高市占率,但其生產製造面,卻不斷透過更為零散化的分工體系、朝向更為非正規化的勞動方式來進行,以降低更多成本。

勞動的去技術化與非正規化

  偉立花了相當多篇幅介紹加盟體系及其門市如何運作。基本上,一家門市的經營並沒有太多自主性可言,門市無法獨立進貨,賣什麼東西、價格多少、在貨架上如何陳列、甚至包括如何賣(招呼顧客的銷售詞及語氣),加盟總部都已制定統一的經營方針。

  這些為加盟總部所牢牢規範住的操作方式,使得經營一家門市不需要太多技術。如同作者所言:店長層次一個月、一般工讀生一星期就熟悉工作了。如何操作收銀機以交接班,依靠的不是基本原則,而是完全按表操課的複製。

  對於這種勞動標準化過程,作者認為是試圖把勞工去技術化。去技術化的結果是不必僱用專職勞動者,時薪工讀生就可填班。另外,當一九九○年代後期,零售業面臨適用勞基法的關頭時,加盟總部大量把原來的直營門市轉為加盟門市,將原本總部直接僱用的人事轉由加盟主來負責,也就是轉嫁其人事成本。

  總結這些現象,作者認為,零售業的加盟制度,其實就是製造業外包制度的轉化,而加盟主如同外包體系中承攬部分製程的小頭家,在其中懷抱「翻身」成為「頭家」的想望。

以促成組織為導向的產業研究

  我想本書呈現了,加盟體系是否足以讓一個人翻身成為頭家的具體現實:由於總部對加盟門市的層層掌控,其答案明顯是異常晦暗的。

  從工運的角度來看零售業的勞動議題,多半會想到組織基層時薪工讀生,相較起來,偉立在書末激勵加盟主應該團結起來,可說是不一樣的路徑。但這不是問題所在。反對市場主導的生產及社會關係,如果從這個立場出發,加盟主當然應該團結起來向零售業財團爭取權益。問題在於如何可能:從主觀來看,擁有門市、當家做主的海市蜃樓掩蓋了加盟主乃為小工頭、而遠非頭家的事實;從客觀來說,這些「頭家」被加盟機制緊緊綁在個別的門市裡,彼此為市場中的競爭者而互存猜疑,也就缺乏團結起來的社會基礎。

  即使加盟主們團結起來爭取到較多權益,但如果繼續以頭家自居,那麼,這些「頭家」是會將利益與基層工讀生共享,還是獨自佔有利益以做為晉升成更大頭家的資本呢?如果是後者,那加盟主團結起來爭取到較多利益這回事,是否只是更鞏固其作為頭家的階級躍升想望呢?

  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有基層零售業勞工的組織運動,那才會對從事門市人事管理的「頭家」們產生壓力,迫使他們也必須團結起來轉而向總部要求更多利潤分享;而兩個部門的組織運動如果能與時俱進,也比較可望對於零售業的勞動環境,產生較正面的拉動力。只是,組織零售業勞工的主客觀條件,並不比組織加盟主的條件好多少。

  台灣的工運通常只進行素樸的組織工作, 所謂素樸, 並非指沒有政治想像,而是指沒有組織策略。台灣工運界沒有從事產業研究的習慣,而不了解產業特性,就無法找出組織此產業部門內之勞動者的途徑。偉立這本著作最大的貢獻,就是他把零售業中的加盟體系,做了非常詳盡的調查分析,讓我們得以一窺加盟體系的堂奧。

  我想偉立寫作本書的目的之一,是要協助加盟主們「看穿」加盟體系。但即使看穿了體制對個體的結構性壓迫,並不自動保證行動者會轉向團結組織起來,依據以往經驗,更多的底層勞工是從此認命,或試圖往上爬以脫離勞工身分。

  如果說這本書是一塊進入零售加盟體系產業研究的敲門磚,那麼,如何使其中的行動者,不管是基層勞工或小工頭,能夠組織起來挑戰市場導向的勞動體制,這就有待更多的研究考察與實踐分析了。

  (蔡志杰為苦勞網特約記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525223
  • 叢書系列:社會書
  • 規格:平裝 / 218頁 / 15 x 21 x 1.0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五章  銷售工廠

儘管我們以走在時代尖端的技術為傲,但是零售業仍然是相當勞力密集的事業。——史考特(H.LeeScott),沃爾瑪執行長

經營便利商店是密集勞力,一定要有足夠的人手在後面支撐,不管是家人或是從外面請來的人都是。如果真的找不到人,那你就得親戚朋友全下去幫忙。店一定要二十四小時開,店是公司交給你,你要負全責啊!請不到人、或是人沒有出現(蹺班),你就要自己卡班啊!——某連鎖便利商店創業說明會

「現在經營便利商店,沒有空間去操作,過往的一身武藝都無用武之地了啊⋯⋯。」第二章提到的胡先生,在訪談最後吐露了自一九六○年代一路經營下來的感慨。這個商場經驗豐富、曾在他的商圈內呼風喚雨、沒人敢貿然越線踏進一步的小霸王,為何如此慨嘆?到底是怎樣的經營經驗,讓曾企圖好好闖蕩一番事業的他,最後得出如此洩氣的結論?

第二章透過總體數據與趨勢變化,目睹食品零售業幾十年來的改變,但先前的數據與描述,並未深入便利商店的工作現場,還是無法體會胡先生這幾十年來,從每日的操盤經營中體會到的時不我予。本章將從門市現場開始,深入觀察這些年來工作現場的改變與經營業者功能的弱化。

零售現場的生產過程
上一章提到,便利商店的主要勞動力是時薪制的兼職人員,而非長期任職的正職人員,為什麼會這樣?是怎樣的現場實況導致這種人員組成?再則,一個零售業老闆的現場工作是什麼?進入加盟體系後又有什麼變化?

去技術化的工作流程
便利商店的現場勞動,是重複性相當高的簡易例行公事,非常乏味,裡頭工作的人絕沒「遊戲」的感覺,又因薪水甚低,導致員工流動率高,然而也因門市工作非常簡單,使這個行業能夠承受其他產業難以承受的高流動率。零售產業的運作方式就是貨物進出,沒有太高深的學問,也是導致從業人員口中「這份工作很無聊」的原因之一,但以下將逐步說明,在產業特色外,連鎖體系在勞動過程「去技術化」的刻意安排,影響更是明顯。

「去技術化」並非指生產現場沒有科技、沒有技術,而是指門市現場的科技太過強大,強大到不需要個人的內化經驗。例如傳統的手工匠,工作技藝需要靠長時間工作才能慢慢訓練,而且這種內化於肉身的經驗不容易傳遞;但在現代科技進入後,拆解了原先的工作流程,移除傳統技藝,削減工匠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將技藝的傳承,由師徒口耳相傳轉移為一本本的操作手冊,新進員工只要按表操課,就能讓生產線正常運作。整個零售現場的勞動安排,正是徹底的去技術化型態。

我訪談時一定會問每位受訪者花了多久時間熟悉門市運作,答案相當一致:店長層次大概一個月、工讀生層級約一週,就會完全熟悉。人們得以快速熟悉所有工作,與POS系統的強大功能有關,經歷過POS系統變革前後的加盟主都表示,有了POS系統後,收銀流程大幅簡化,工讀生上軌道的時間大概會縮短三、四天;但更關鍵的是勞動過程的去技術化設計。首先是門市的工作流程。整個門市的運作被「有意」拆解成一塊塊的細部工作,工作者只要跟著指示,很快就能學會每個工作流程,例如門市會將前台、後台的工作切分開,前台的工作再切割成收銀、訂退貨;收銀的工作又會切割成不同部分。每個從業者只要花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熟悉整個門市的局部工作,很快就能獨立運作。

不只實際的工作十分機械化,甚至連工作知識的教導都非常呆板而機械化。加盟主教我交接班的程序時,並不是告訴我一個基本原則,讓我用自己的方式記憶,而是要求我背誦每個按鍵的輸入順序,其中一個工讀生甚至花了將近十分鐘寫了交接班的程序表,讓我可以完全不用大腦直接「按表」操作。如此善意的協助,暗示這位工讀生當時學習交接班時也受到同樣的訓練,足以證明這並非我獨有的經驗。此外,我也旁聽過總部經理如何訓練門市人員,作法相當類似:總部人員不會告訴你大原則給你時間自己摸索,把經驗內化到肉身,讓僱工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工作流程;而是把每個工作流程切得很細,製作出細緻的書面操作流程,讓門市人員照作。這種作法能有效減少僱工入門的學習時間。這其實就是條生產線,與製造業工廠看到的沒有兩樣。

會員評鑑

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18/01/02
此書指涉的即為博客來所屬的統一集團如何透過連鎖加盟體系,在資訊不對等的狀態下剝削加盟主,減少人力成本。
展開
user-img
5
|
2011/07/15
覺得比較有幫助的是講制度的部份. 這邊提到的是加盟店的限制有哪些, 契約與買賣法律關係與產權各有哪些. 另外就是業界生態 (工作時數) 的部份. 但在獲利與典型利潤分配額的部份並沒有直接提到, 且大多數時候是刻意不提這塊的數字. 全書主要在建構幾個作者想講的主軸 (VC 加盟店店主 = 承包管理工頭)

講述狀況的部份認為直得一看. 但有些看法與認知的部份可能是各自的期待與見解會有所不同. 作者較偏向以 舊式完全自由的經營店主 為比較原點的方式來看, 主張 VC 加盟店的店主實際控制力幾乎全被拿光. 但, 若以一些產業的觀點來看, 就結果上和一般大型產品和下包廠的關係, 或說是發包客戶希望達成的目標 (代工業者/下包廠只賺業界情況允許\的血汗錢) 蠻像的. 小型代工廠面對大型主業者時大多會有這種現象 (商業契約本來就是利益分配問題)

比較不一樣的是上遊業者介入下包的管理模式與意欲的問題. 另外對於加盟店的狀況又或可以區域代理商 (非獨佔型的) 對比, 主要是對於只能專賣指定產品的限制.

回到比較大的命題上, 背景主要是在加入超商連鎖加盟的選擇上. 在加盟之前, 要參予加盟的業者應該都感知道要參與的超商體系是相當高度競爭的市場, 且體系內各家店都很像. 但在具體的限制與管理條件, 以及利潤分配與損益試算上這種地方是要較為注意的. 而通常被拿來比較的其他創業對象大多是小本飲食店甚或是攤位等, 也是進入技術障礙較低且很多人作的市場.

而這種 \"進入技術障礙較低且很多人作的市場\", 本來就很難有很安全又太高度的利潤. 如果有太高度的利潤的話, 就是要有高比例的退出風險相對應 - 很多店面的飲食小館是一家換過一家. 加入加盟體系一般理解上應該是認為比較 \"安全\" 的選擇, 仍然不保證成功\, 但以一些犧牲換來有人帶甚至是交換掛在某個系統下 (如計程車行)

至於成本與售價這邊被總部規定的定價綁死的狀況, 這邊也是要看觀點問題. 市場上真正能自由決定價格與成本的狀況不多, 主要還是市場因素, 只是程度上確有差異. 另外書中有點把 加盟體系給店主 (業主) 的加盟契約條件是不是合理, 以及店內的工作條件 (工時時數, 薪資) 是不是合理兩件都放上來講. 後者的話狀況在改善措施上比較單純, 就看要不要照勞基法, 若有違法的話要不要抓而已.

至於 \"創業\" \"是不是老闆\" 這個部份, 真正重要的各店獲利狀況, 成立加盟店之後賺賠的業主有多少, 拿到的報酬計算起來怎麼樣 (店主自己的投入工時設算時薪) 在書中幾乎沒有提具體數字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出來創業要的結果大部份不就是賺錢? 但有沒有賺到錢, 以及和類似可比較的自行創業業種的獲利與存活狀況相比如何的敘述從缺, 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而書中敘述也反覆在 對加盟店業主的契約是否公平 (這個身份上是資方), 以及 勞工的權益與工作狀況是否合理 (這個身份上是勞方) 中間穿插, 多少較容易形成對作者論點認知的混淆. 而大結局上因產業環境的變遷, 很多產業都已薄利化, 血汗化大概也是不限於連鎖超商加盟店的對象.

至於店主同兼業主與長時間勞工的身份, 大概也是有些各自認知上的不同. 一般小額創業的 \"店主\" (就算不在超商, 也不是加盟體系), 自己就是自己店裏長工作時間的勞工這點, 大概算是常態. 因此這方面, 讀者的認知感受可能也會各異. 至於對連鎖加盟體系 有沒有收取到高於合理程度的利潤, 或許\可以從該體系 (或含其關係企業) 的獲利狀況 (ROE / ROA 等), 以及其生存狀況來看, 或許\可以比較合理的建立起觀點.

連鎖店體系自身也是有倒過併過的, 若無法證明其取得的利潤比高到不合理, 那或許\連鎖店體系本身, 也是是受到消費者要求更低售價更好服務 (商品可得性與新鮮性等) 與原產品成本價格中, 被壓制而處在另一段也是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的一環. 一個行業的寡佔, 並不一定就表示在那個行業之中賺錢是容易的, 它們一樣有同業在競爭, 變大也許\只是存活的要件 - 就像現在台灣的電子產品代工業.
展開
user-img
5
|
2011/07/15
覺得比較有幫助的是講制度的部份. 這邊提到的是加盟店的限制有哪些, 契約與買賣法律關係與產權各有哪些. 另外就是業界生態 (工作時數) 的部份. 但在獲利與典型利潤分配額的部份並沒有直接提到, 且大多數時候是刻意不提這塊的數字. 全書主要在建構幾個作者想講的主軸 (VC 加盟店店主 = 承包管理工頭)

講述狀況的部份認為直得一看. 但有些看法與認知的部份可能是各自的期待與見解會有所不同. 作者較偏向以 舊式完全自由的經營店主 為比較原點的方式來看, 主張 VC 加盟店的店主實際控制力幾乎全被拿光. 但, 若以一些產業的觀點來看, 就結果上和一般大型產品和下包廠的關係, 或說是發包客戶希望達成的目標 (代工業者/下包廠只賺業界情況允許\的血汗錢) 蠻像的. 小型代工廠面對大型主業者時大多會有這種現象 (商業契約本來就是利益分配問題)

比較不一樣的是上遊業者介入下包的管理模式與意欲的問題. 另外對於加盟店的狀況又或可以區域代理商 (非獨佔型的) 對比, 主要是對於只能專賣指定產品的限制.

回到比較大的命題上, 背景主要是在加入超商連鎖加盟的選擇上. 在加盟之前, 要參予加盟的業者應該都感知道要參與的超商體系是相當高度競爭的市場, 且體系內各家店都很像. 但在具體的限制與管理條件, 以及利潤分配與損益試算上這種地方是要較為注意的. 而通常被拿來比較的其他創業對象大多是小本飲食店甚或是攤位等, 也是進入技術障礙較低且很多人作的市場.

而這種 \"進入技術障礙較低且很多人作的市場\", 本來就很難有很安全又太高度的利潤. 如果有太高度的利潤的話, 就是要有高比例的退出風險相對應 - 很多店面的飲食小館是一家換過一家. 加入加盟體系一般理解上應該是認為比較 \"安全\" 的選擇, 仍然不保證成功\, 但以一些犧牲換來有人帶甚至是交換掛在某個系統下 (如計程車行)

至於成本與售價這邊被總部規定的定價綁死的狀況, 這邊也是要看觀點問題. 市場上真正能自由決定價格與成本的狀況不多, 主要還是市場因素, 只是程度上確有差異. 另外書中有點把 加盟體系給店主 (業主) 的加盟契約條件是不是合理, 以及店內的工作條件 (工時時數, 薪資) 是不是合理兩件都放上來講. 後者的話狀況在改善措施上比較單純, 就看要不要照勞基法, 若有違法的話要不要抓而已.

至於 \"創業\" \"是不是老闆\" 這個部份, 真正重要的各店獲利狀況, 成立加盟店之後賺賠的業主有多少, 拿到的報酬計算起來怎麼樣 (店主自己的投入工時設算時薪) 在書中幾乎沒有提具體數字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出來創業要的結果大部份不就是賺錢? 但有沒有賺到錢, 以及和類似可比較的自行創業業種的獲利與存活狀況相比如何的敘述從缺, 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而書中敘述也反覆在 對加盟店業主的契約是否公平 (這個身份上是資方), 以及 勞工的權益與工作狀況是否合理 (這個身份上是勞方) 中間穿插, 多少較容易形成對作者論點認知的混淆. 而大結局上因產業環境的變遷, 很多產業都已薄利化, 血汗化大概也是不限於連鎖超商加盟店的對象.

至於店主同兼業主與長時間勞工的身份, 大概也是有些各自認知上的不同. 一般小額創業的 \"店主\" (就算不在超商, 也不是加盟體系), 自己就是自己店裏長工作時間的勞工這點, 大概算是常態. 因此這方面, 讀者的認知感受可能也會各異. 至於對連鎖加盟體系 有沒有收取到高於合理程度的利潤, 或許\可以從該體系 (或含其關係企業) 的獲利狀況 (ROE / ROA 等), 以及其生存狀況來看, 或許\可以比較合理的建立起觀點.

連鎖店體系自身也是有倒過併過的, 若無法證明其取得的利潤比高到不合理, 那或許\連鎖店體系本身, 也是是受到消費者要求更低售價更好服務 (商品可得性與新鮮性等) 與原產品成本價格中, 被壓制而處在另一段也是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的一環. 一個行業的寡佔, 並不一定就表示在那個行業之中賺錢是容易的, 它們一樣有同業在競爭, 變大也許\只是存活的要件 - 就像現在台灣的電子產品代工業.
展開
user-img
5
|
2011/07/15
覺得比較有幫助的是講制度的部份. 這邊提到的是加盟店的限制有哪些, 契約與買賣法律關係與產權各有哪些. 另外就是業界生態 (工作時數) 的部份. 但在獲利與典型利潤分配額的部份並沒有直接提到, 且大多數時候是刻意不提這塊的數字. 全書主要在建構幾個作者想講的主軸 (VC 加盟店店主 = 承包管理工頭)

講述狀況的部份認為直得一看. 但有些看法與認知的部份可能是各自的期待與見解會有所不同. 作者較偏向以 舊式完全自由的經營店主 為比較原點的方式來看, 主張 VC 加盟店的店主實際控制力幾乎全被拿光. 但, 若以一些產業的觀點來看, 就結果上和一般大型產品和下包廠的關係, 或說是發包客戶希望達成的目標 (代工業者/下包廠只賺業界情況允許\的血汗錢) 蠻像的. 小型代工廠面對大型主業者時大多會有這種現象 (商業契約本來就是利益分配問題)

比較不一樣的是上遊業者介入下包的管理模式與意欲的問題. 另外對於加盟店的狀況又或可以區域代理商 (非獨佔型的) 對比, 主要是對於只能專賣指定產品的限制.

回到比較大的命題上, 背景主要是在加入超商連鎖加盟的選擇上. 在加盟之前, 要參予加盟的業者應該都感知道要參與的超商體系是相當高度競爭的市場, 且體系內各家店都很像. 但在具體的限制與管理條件, 以及利潤分配與損益試算上這種地方是要較為注意的. 而通常被拿來比較的其他創業對象大多是小本飲食店甚或是攤位等, 也是進入技術障礙較低且很多人作的市場.

而這種 \"進入技術障礙較低且很多人作的市場\", 本來就很難有很安全又太高度的利潤. 如果有太高度的利潤的話, 就是要有高比例的退出風險相對應 - 很多店面的飲食小館是一家換過一家. 加入加盟體系一般理解上應該是認為比較 \"安全\" 的選擇, 仍然不保證成功\, 但以一些犧牲換來有人帶甚至是交換掛在某個系統下 (如計程車行)

至於成本與售價這邊被總部規定的定價綁死的狀況, 這邊也是要看觀點問題. 市場上真正能自由決定價格與成本的狀況不多, 主要還是市場因素, 只是程度上確有差異. 另外書中有點把 加盟體系給店主 (業主) 的加盟契約條件是不是合理, 以及店內的工作條件 (工時時數, 薪資) 是不是合理兩件都放上來講. 後者的話狀況在改善措施上比較單純, 就看要不要照勞基法, 若有違法的話要不要抓而已.

至於 \"創業\" \"是不是老闆\" 這個部份, 真正重要的各店獲利狀況, 成立加盟店之後賺賠的業主有多少, 拿到的報酬計算起來怎麼樣 (店主自己的投入工時設算時薪) 在書中幾乎沒有提具體數字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出來創業要的結果大部份不就是賺錢? 但有沒有賺到錢, 以及和類似可比較的自行創業業種的獲利與存活狀況相比如何的敘述從缺, 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而書中敘述也反覆在 對加盟店業主的契約是否公平 (這個身份上是資方), 以及 勞工的權益與工作狀況是否合理 (這個身份上是勞方) 中間穿插, 多少較容易形成對作者論點認知的混淆. 而大結局上因產業環境的變遷, 很多產業都已薄利化, 血汗化大概也是不限於連鎖超商加盟店的對象.

至於店主同兼業主與長時間勞工的身份, 大概也是有些各自認知上的不同. 一般小額創業的 \"店主\" (就算不在超商, 也不是加盟體系), 自己就是自己店裏長工作時間的勞工這點, 大概算是常態. 因此這方面, 讀者的認知感受可能也會各異. 至於對連鎖加盟體系 有沒有收取到高於合理程度的利潤, 或許\可以從該體系 (或含其關係企業) 的獲利狀況 (ROE / ROA 等), 以及其生存狀況來看, 或許\可以比較合理的建立起觀點.

連鎖店體系自身也是有倒過併過的, 若無法證明其取得的利潤比高到不合理, 那或許\連鎖店體系本身, 也是是受到消費者要求更低售價更好服務 (商品可得性與新鮮性等) 與原產品成本價格中, 被壓制而處在另一段也是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的一環. 一個行業的寡佔, 並不一定就表示在那個行業之中賺錢是容易的, 它們一樣有同業在競爭, 變大也許\只是存活的要件 - 就像現在台灣的電子產品代工業.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