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From Historical Records to History of Han Dynasty: The Transition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漢承秦制,故西漢初年傳統史學幾近中絕,後至武帝又不改秦道,儒術淪為緣飾之工具。太史公作《史記》,上續古史之傳統,下繼孔子《春秋》「撥亂反正」之志。其特徵便是書寫當代史以論治,故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對當代政治的挑戰。

  隨著《史記》散播日廣,對漢廷統治的負面影響日益浮現,官方開始採取了種種防制措施,如成帝時刪削《史記》十篇即是。其後歷經兩漢之際共四個階段,至東漢初,朝廷先設前所未見之「私改作國史」一罪,嚴禁私人修史,將史權收歸官方。而後再命人撰述一部「頌漢功德」之史書,以求取代《史記》之影響,這就是班固的《漢書》。

  班固為「尊顯漢室」,割離古今而作《漢書》。不僅扭轉《史記》本旨,更使《春秋》、《史記》以來當代史之傳統中絕,中國史學走上了述古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之史學。後史代代法之,遂使當代史不復重現。《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之大義,至此衰矣。

  本論文的題目為「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研究目的在以《史記》到《漢書》的轉折過程為中心,藉此對兩漢之際史學和政治的互動情形,作一全面而詳細的分析,進而闡明其在中國史學發展上之歷史意義。並期望此一研究,可以對傳統史學形成與演變之大關鍵,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並為學者考較《史》、《漢》異同闢一新途。

  本論文的第一章,首先針對研究範圍與關鍵名詞作一界定,接著進行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最後則對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方法與全文結構作一介紹。

  第二章先由《史記》對漢代造成的衝擊和挑戰開始談起。自春秋戰國以下,由於王權的衰弱與戰亂的影響,致使「史記放絕」,史學傳統面臨了衰亡的危機。至秦朝統一天下,又因統治者深惡「是古非今」,使這樣的趨勢達到了頂點。除了少數「文略不具」的簡單記載外,秦人幾乎刻意的滅絕了一切史籍。西漢開國,承秦之制,雖不如秦人打擊學術之甚,但對於史學亦未重視。致使西漢前期既無先秦修史之官,亦無先秦官修之史,傳統史學幾近中絕。

  而另一方面,秦人以詐力得天下,又以刑法治天下。漢又承秦道而不改,至武帝更復始皇之所為,孔子之道淪為緣飾其暴政之工具。故自先聖先王至周公、孔子以來所傳承之禮樂大道,因而瀕臨絕滅之危機。太史公生於此時,有興亡繼絕之志,故以父子兩代之力著作《太史公》(即《史記》)一書,上欲重續中國史學斷裂之傳統,下欲繼承孔子《春秋》「撥亂反正」之志,以俟後世聖人君子。其書重要特徵之一,便是繼承書寫當代史的傳統,強調「通古今之變」以論治之思想。但這樣的傳統,無可避免的要對承秦制而不改的漢代統治者提出針貶,故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史學對當代政治的新挑戰。

  政治受到以《史記》開端的史學之挑戰,則統治者必然會以各種手段來回應。隨著《太史公》一書的散播日廣,對漢廷統治的負面影響日益浮現,漢代官方採取了種種的防制措施,其後歷經兩漢之際兩百一十二年,共四個階段的前後轉折過程,終於在東漢明帝時找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撰述一部完全站在朝廷立場說話,又足以取代《太史公》的史書,這就是班固的《漢書》。本論文的第三、四兩章,便是就此四個時期的演變過程詳細加以考述。

  第一時期自《太史公》成書至其外孫楊惲宣布傳本,為抑禁與傳抄時期。蓋此時期《太史公》尚未引起朝廷的特別注意,然中秘之《太史公》藏本,因受朝廷對秘府藏書的嚴厲抑禁政策所限制,凡觸犯者幾近死罪,故其內容未見流傳在外。傳本則由史公傳於女婿和女兒,其部分篇章並在此時期流出,在民間逐漸引起少數人的喜好和傳抄。

  第二時期自楊惲宣布《太史公》傳本至成帝賜班斿秘書之副,為公布與刪削時期。此一時期《太史公》傳本因楊惲的宣布,加速了向民間的傳播,同時引發了學者如褚少孫等對《太史公》的注意和愛好。而至成帝時,漢廷已開始注意《太史公》一書對統治的負面影響,因此刪削其中十篇。而此「十篇缺」之本,成帝又賜其副於外戚班氏,形成在藏、傳兩本外的第三個重要抄本。

  第三時期自成帝賜班斿秘書之副至班彪作《太史公》之《後傳》,為補續與褒揚時期。蓋成帝時,朝廷為嘗試解決《太史公》帶來的問題,故一面刪削十篇,一面又命馮商撰續其書,希望能將此書之影響導向對官方有利的方向。而此時《太史公》之傳播已廣,續《太史公》者亦人才輩出,有名可考者自楊惲、褚少孫下,前後計十八人之多。而在西漢中期以後的「厭漢」思潮中,內容多為「譏刺漢室」的《太史公》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西漢之亡即與此相關。此後的新莽則一改漢廷之態度,改採發揚史學和尊顯太史公之作法。

  第四時期自班彪作《太史公》之《後傳》至《漢書》成書,為論罪與取代時期。此時期東漢朝廷鑒於西漢之亡,力圖以強烈之政治手段干預學術,尤以圖讖和史學二途最為明顯。首先以前所未見之「私改作國史」罪名,將史權收歸官方。其次,在明帝重重考核和指導後,命班固著作「頌漢功德」之《漢書》取代《太史公》,並推廣之以消除《太史公》之不良影響。最後,再命楊終對《太史公》原書進行大規模刪削。三管齊下,終於大功告成。

  隨著《史記》的傳播與統治者的政策變化,兩漢之際史家也有著前後不同的反應。本論文的第五章,將就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評價、補續《史記》諸家、史學新著作的出現等三方面作一補充。

  在瞭解從《史記》到《漢書》發展的轉折過程後,本論文的第六章將由此認識出發,重新探討《史記》和《漢書》的轉變及其歷史意義。蓋班固承明帝之意,為達「尊顯漢室」之目的,割離古今而作《漢書》。從此當代史之傳統中絕,中國史學走上了只述古而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不全之史學。《漢書》又採取「避重就輕」之筆法,將西漢種種亂象之根源,由《史記》所注重的治道與制度問題,扭轉為個人之道德問題。此外,觀察《漢書》之「天人」觀及「古今」觀,亦多隨當世之時宜,處處為尊顯漢室而服務。最後回顧班固一生,其早年不甘寂寞,力求功名而不得見用。至青年時,賴明、章二帝賞識其才,故一意逢迎帝王,為漢歌頌,然自以才高而位低,常懷怨望之心。晚年則阿附權兇竇憲,為虎作倀,尚自以為榮。其雖才華出眾,但所作所為,恐皆為貪利慕榮而發也。

  本論文的第七章則是結論,將總結從《史記》到《漢書》之轉折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蓋我中華之史學本為論治行道而作,其本旨與六藝無異,證諸《史記》一書可知。而在太史公原來的規劃中,完整的史學是包括「古」與「今」在內,兩者缺一不可。後世史學之繼其書者,亦當代代「下至于茲」,不斷撰作新的當代史,將古今結合為一體,方可對當世政治有所指導,以維繫理想於不墜。但自班固為迎合人主,篡亂《史記》之法後,後世史學多法《漢書》,遂再無面對當代以論治之勇氣與史識。《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大義,至此衰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呂世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現任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著有《敦煌地區發現的漢代郵傳遺迹和簡牘的考古學研究──以懸泉置遺址爲主》(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7)、《從五體末篇看《史記》的特質》(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等著作,並在《燕京學報》、《漢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時間範圍與名詞界定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目的、方法與全文結構
 
第二章 《史記》對漢代政治的挑戰

 第一節 「弗廢史文」──史學的中衰與復興
 第二節 「撥亂反正」──以《史記》繼《春秋》
 第三節 「貶損當世」──對漢代政治的挑戰
 
第三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折過程(上)
 第一節 抑禁與傳抄時期:藏之名山與傳之其人
 第二節 公布與刪削時期(一):楊惲與褚少孫
 第三節 公布與刪削時期(二):十篇缺與班氏家藏本
 
第四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折過程(下)
 第一節 撰續與褒揚時期(一):續《太史公》十八家考
 第二節 撰續與褒揚時期(二):十八家背景分析與史通子
 第三節 論罪與取代時期(一):「私改作國史」罪與「十篇有錄無書」
 第四節 論罪與取代時期(二): 官修《漢書》與刪削《太史公》書
 
第五章 兩漢之際的史學與《史記》

 第一節 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評價
 第二節 兩漢之際諸子對《史記》的撰續
 第三節 史學新著作與《史記》
 
第六章 從《史記》到《漢書》的轉變
 第一節 從體例看《史記》到《漢書》的轉變
 第二節 從論贊看《史記》到《漢書》的轉變
 第三節 《史》、《漢》中的「天人」觀與「古今」觀
 第四節 班固之為人與《漢書》
 
第七章 結論
徵引書目
誌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219661
  • 叢書系列:文史叢刊
  • 規格:平裝 / 404頁 / 15 x 21 x 2.0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15/09/28
很久沒有讀歷史專書了! 因為先前那本《秦始皇》與《帝國崛起》的書太火紅,所以注意起呂世浩這位學者。當然這本書比前兩本還生硬許多,並需要引用大量史料文獻來旁徵博引,無論如何這本史學史給了我更多啟發。

從前對於兩漢今古文經之爭、新莽代漢,劉邦擅殺功臣和衛子夫從一介歌妓拔擢為皇后的事情並不陌生,卻從未從三代至秦漢之歷史大變動角度來探討,原來這次先秦鉅變對政治、對社會等影響之深刻,遠遠超出一般的思維想像。

儘管我們同意漢代政治制度較為進步、完整,卻不代表三代不足為師,例如帝王擇后之法。史公曰:「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漢武帝立歌妓衛子夫有非常浪漫的故事成份,這邊不是說衛子夫不好,但其實也指出漢室之後擇妃漸憑美色或生子之命決定,繼而衍生出後代的外戚之禍。因為在秦漢之前,天子擇妃取自異姓諸侯之女,后妃必受過完整的教育使然,知識水平高,且夫妻相敬,能相佐於君王,較能確保政局長治久安。(參見第六章第二節)

看了這些書確實覺得關於念歷史這件事我還差得很遠,功夫不夠,要在芸芸眾書中另闢蹊徑而有所體會,才能撐得上是「大家」。
展開
user-img
5
|
2015/03/02
在中國歷史著作中,《史記》與《漢書》往往是一起並列兩重要的歷史著作,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兩本作品就像說好了一樣,在各式的介紹書籍中(特別是國學常識這類的),每次在介紹《史記》的場合,常常可見「春秋筆法」這類的讚譽,同時會稱讚史記「通古今之變」的通史觀察精神;而在介紹《漢書》的場合也有類似的「標籤」存在,例如「用句典雅」、「中國斷代史之始」等。
  如果沒有特別注意,很容易讓人覺得兩書之間有一種「美」的傳承存在,這樣比喻或許不太恰當,不過筆者以前在念國學常識時,常常覺得《史記》就像是樸實但有內涵的姐姐,《漢書》則是那艷麗而聰明的妹妹。
  這種對兩部作品的「美感」加以放大的做法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不過正如作者呂老師所關心的,如此的梳妝打扮,不但會讓著作原本的旨趣逐漸遭到埋沒,更糟糕的是會令讀史者不自覺的建立某種特定的思想架構,而且這種架構還是特定階層,特別是統治者所希望的。
  要理解這種「美麗但致命的陷阱」如何形成,還是要回歸這兩書的作者、著作動機與出發點。藉由典籍資訊以及《史記》本身內容的量化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司馬遷作《史記》的動機,絕對是出自於對當代的不滿,也就是西漢武帝的一切作為,除了大家熟知的對匈奴戰爭之外,諸如學術教育、經濟、甚至帝王私家事,司馬遷在作品中要不明褒暗貶,就是直接批評與「秦政」雷同。
  這樣嚴厲的批評會招致怎樣的結果當然是司馬遷所能預見的,為了確保這些洞察能長傳後世,司馬遷不但作了本人犧牲的準備,同時也接作品複製,「藏諸名山」以確保版本的正確性;不料僅傳三代到了外孫楊惲時,由於楊惲自視甚高,得罪同僚無數,並將作品有意無意的大量流出,結果「樹大招風」,最後自己落的腰斬身死,而外公苦心完成的名山版《史記》也因此落入宮中遭到刪改,因此逐漸喪失原本「告誡當世、通古今之變」的用意。
  可是《史記》既已廣傳,讓許多時人興起「自己的歷史自己修」的風潮(當然講難聽些就是山寨),於是出現了很多類似史記體例的作品,如《列女傳》、《哀牢傳》,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班固的《後傳》,一時之間史學作品琳瑯滿目頗為熱鬧。
  這種「百花齊放」的狀況自然是不利國家統治,作為國家統治者的漢朝廷也注意到了這點,所以在西漢以來就已經開始對相關作品有許多抑制措施,不料到了東漢,因為1.0版的社群網路科技-造紙術的發明,讓傳抄狀況更嚴重,漢廷便直接祭出「禁史令」,特別是禁止「私著國史」,「以正視聽」。
  於是各家作品紛紛中箭落馬逐漸失傳,當然連班固也不例外。不過班固因為家學,很早就讀過刪減本的全套《史記》,而且似乎完全融會貫通其意,於是在撰寫《後傳》時,我們可以注意到,班固完全將史記中的許多尖酸隱涉辭令全部消除,換成對漢廷歌功頌德的文句,讓當時的漢明帝「奇之」,再加上優秀老弟大漢帝國西域隊長班超的請託,班固終於出獄,並有專業團隊協助他完成《漢書》這部巨作。
  班固本人憑著讀史著史而發達、風光了,但中國史學「通古今之變」、「春秋筆法」的傳統也就此消逝。記得有句俗話說:「讀歷史,讓人變得聰明。」筆者以為,或許改為:「讀史,讓你的選擇變多了。」會更為貼近真實狀況,畢竟「史有明鑑」,不是嗎?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

讀了這本書後,您可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