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企業評價:原理與實務

企業評價:原理與實務

  • 定價:620
  • 優惠價:9558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55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國學術界在企業評價的研究或教學,是這幾年才開始起步。目 前坊間已有幾本以企業評價為題的教科書,其內容大都以企業的評價理論分析為主,但是卻缺乏對企業評價的專業提供完整的架構。對有心從事企業評價的專業人士 而言,除了評價模式的探討之外第企業,還有其它方面的知識也是必要的。現在筆者將個人的一些心得整理成書,供各界對「企業評價」有興趣或有需要的人士參 考。此書的對象除了供一般關心「企業評價」的人士作為入門之讀本外,特別適合有心投入專業資評價分析師的大專學生、專業人士學習之教材用。

作者簡介

洪志洋

現職
  交通大學管科所副教授

學歷
  美國全國企業評價分析師協會認證班結業 (2002.11)
  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創新課程結業(2001.1)
  加州所諾瑪州大管理研究所 美國 碩士 (1983.9 ~ 1984.12)
  國立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 中華民國 學士 (1975.9 ~ 1979.7)
  德州理工大學財務研究所 美國 博士 (1985.9 ~ 1990.8)

經歷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現職)
  國立交通大學研發處智財權評量委員會委員 (2007-現職)
  國立交通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執行長(2005-2007)
  國立交通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資金應用小組
  國立交通大學校務會議經費稽核委員會委員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 (2000.09-2006.09)
  中華企業評價學會 (2005.11-)
  中華企業評價學會 常務理事、理事長 (2001.11-現職)
  經濟部工業局審議會常務委員(1998-2004)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理事 (1996.11-現職)

研究專長
  企業財務策略、企業評價、 科技廠商經營績效與經營策略之關連

 

目錄

第一篇企業評價專業
 第1章 企業評價的基礎觀念
 第2章 企業評價的一般原理

第二篇 資料蒐集與初期分析
 第3章 與企業評價相關的經濟分析
 第 4章 產業分析與市場分析

第三篇 企業評價的方法論
 第5章 企業財務報表的常態化調整
 第6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 7章 資產途徑評價方法
 第8章 市場途徑評價方法
 第9章 收益途徑評價方法
 第10章 未來收益預估
 第11章 資本化率與折現率的討論

第四篇 價值的調整與合成
 第12章 因控制權因素所產生的價值差異
 第13章 因流通性因素所產生的價值差異
 第14章 分析彙整
 第15章 企業評價報告的撰寫

 

  回顧台灣的經濟發展,我們看到以十年為單位的快速跳躍。民國四○年代以土地改革為主軸、五○年代進入農產等輕工業、六○年代北中南各加工出口區及十大建設帶動經濟起飛、七○年代新竹科學園區設立,奠定了科技產業的契機、八、九○年代轉形成技術密集度高的半導體、通訊資訊等科技產業經濟,現在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台灣經濟面臨的,則是產業更新再造、結構調整的挑戰。

  在二十一世紀的新經濟活動中,主要的經濟價值來源,顯著的與過去的價值來源不同。在農業經濟時代,價值來源主要是土地及勞力,經濟活動主要的受益者是擁有土地的人。在工業經濟時代,價值來源主要是機械設備及資本,而經濟活動的主要受益者是資本家。在科技產業經濟時代,

  價值主要來源是科技研發活動,而經濟活動的主要受益者是發明家、工程師、科技創業投資者。在知識經濟時代,這些規則都將再度改寫。我們有理由相信,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主要來源,將是更廣層面的知識,不再僅限於某一特定領域的技術,而經濟活動的受益者則將透過更有效的分配制度,由各種知識的擁有者分享。

  台灣經濟近五十多年的發展可稱快速,且在短短數十年之間,就經歷了幾次重要的結構調整。基本上,不管是四、五○年代的土地改革,或六、七○年代的加工出口,或八、九○年代的科技產業化或產業科技化,都可以說是主政者前瞻規劃下的產物。這些產業結構的調整對延續台灣的經濟活力,有其不可抹滅的貢獻。筆者認為,下一階段的結構調整,將更進一步改變台灣的經濟風貌,而所迫切需要的調整將出現在金融、資訊相關服務業的自由化與國際化。

  經過幾十年的經濟、文化、教育建設,台灣已然蓄積相當龐大的經濟資源,包括資金、技術、與人才。這對台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是一件相當有利的競爭優勢,因此在規劃我國經濟發展策略時,就應循著這樣的優勢加以發揮擴大。從這樣的認知,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發展金融相關的各種服務業是必然要走的路。而金融服務業的領域相當廣,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相當多。

  金融相關產業的人才不但需要財經專業訓練,也需要具備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所歸納出的高價值策略「美、感、流、創」的素養。這一類的人才將是知識經濟時代台灣致勝所急需培養的。金融相關服務業可大致歸納為:銀行金融(企業、消費、匯兌、保管等)、保險(人壽、財產、健康醫療、意外等)、證券(設計、發行、承銷、仲介、操作),基金(退休、社會福利、創業投資、不動產等)、房地產(仲介、建設、開發等)、其它還有會計(財報、這些稅務、簽證)、法律(訴訟、破產、重整等)、顧問諮詢等等。

  上述這些行業所需要的專業訓練,內容固然有相當的差異,但是卻共同需要一些專業素養,其中一個就是「企業價值的判斷」。因為,在許多的情況下,這些專業人士經常需要處理價值的判斷與選擇。例如,金融產品的設計必須定價。若價格訂的過高,產品將滯銷,但若價格過低,發行機構將蒙巨大虧損。而當前,我國許多產業都將進入更新再造的時代,企業之間會有許多合併或收購的活動。但,買賣企業的雙方,除了分析購併所可能產生的各種經營綜效、策略布局之外,所最關心的因素就是價格。

  例如,在合併案中,換股比例究竟該多少?在收購案中,收購價格究竟應多少?若社會中缺乏合理的評價機制,將阻礙或中斷許多的企業購併活動,而也延緩了產業更新再造的步伐。因此,我認為台灣跨入新經濟的必要因素之一,就是建立「評價」的專業。

  筆者於2001 年開始,於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開授「企業評價與價值管理」的課程。邊教邊學,越覺「企業評價」對年輕學子是一個非常適合投入的專業領域。因此,筆者抱著店小二招呼客人的心態,熱情的招呼學生,期望他們對此領域加以重視與認識。為了多方瞭解此領域的情況,筆者個人也曾至美國參加NACVA 的講習及考試,並取得企業評價分析師認證。藉這樣的機緣,除了了解美國「企業評價」產業的發展現況與作法,也結識了幾位美國企業評價領域的專業人士。這幾位人士對於大陸、台灣、香港這片大中華地區都抱著高度的興趣與關注。他們一致認為,隨著這地區經濟的多元性發展,所帶出來的企業評價需求將呈現高倍數成長。但企業價值的評估,若要做為一個專業的領域,則還有許多的困難需要克服,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企業評價的觀念推廣與教學。

  我國學術界在企業評價的研究或教學,是這幾年才開始起步。目前坊間已有幾本以企業評價為題的教科書,其內容大都以企業的評價理論分析為主,但是卻缺乏對企業評價的專業提供完整的架構。對有心從事企業評價的專業人士而言,除了評價模式的探討之外第企業,還有其它方面的知識也是必要的。

  現在筆者將個人的一些心得整理成書,供各界對「企業評價」有興趣或有需要的人士參考。此書的對象除了供一般關心「企業評價」的人士作為入門之讀本外,特別適合有心投入專業資評價分析師的大專學生、專業人士學習之教材用。書的內容分為四篇,各篇再分成數章。

  第一篇關注企業評價專業,分成兩章。第一章敘述企業評價的基礎觀念,例如,何為企業評價、企業評價的用途等議題。此外,我們也簡要回顧企業評價專業是如何形成,未來的前景、展望等。第二章則討論企業評價的一般原理,包括了評價原則、評價的架構、價值的定義、評價委任關係的建立、企業內外部因素等議題。

  第二篇關注資料蒐集與初期分析,分成第三至第六章。第三、四章討論企業財務報表的常態化調整與財務報表分析。第五章討論與企業評價相關的經濟分析。經濟景氣的狀況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是深遠的,因此一個完整的企業評價,不能缺少對未來經濟景氣的判斷。評價分析師從事經濟分析的要訣,在於善用現有的經濟分析資料,而不是靠自己獨力進行經濟資料的觀察與分析,因此善用現有的經濟分析資料是相當重要的計巧。第六章討論產業分析與市場分析。產業分析的最重要目地是在於判斷個案企業所處的產業,是否能夠提供該企業超額的利潤空間,或僅只是正常的經濟利潤?這樣的判斷,對於企業價值的評估,占有極為關鍵的份量。而市場分析的目的,則在於判斷個案企業所處的市場是否有成長空間?

第三篇討論企業評價的方法論,共分為五章,分別討論三種途徑的評價方法及兩個相關的議題,分別為第七章的資產途徑評價方法、第八章的市場途徑評價方法、第九章的收益途徑評價方法、第十章的未來收益預估,以及第十一章的資本化率與折現率的討論。

  第四篇關注的議題則圍繞在價值的調整與合成。讀者或許會感到困惑,為何需要再討論一次價值調整?我們不是已經在第五章時,討論過企業報表的常態化價值調整嗎?我們的回答是,這兩種的調整是不同的性質,而且各有其重要功能。第五章的調整,關注的是企業各項資產的帳面價值與其實際的經濟價值之間的差異調整,而第四篇的調整,則是在消除評價的初步結果,與評價任務所標示的價值標準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第十二章討論因控制權因素所產生的價值差異、第十三章討論因流通性因素所產生的價值差異,而第十四章則討論如何將前述的所有分析作彙整,以得到最後的價值結論。第十五章討論企業評價報告的撰寫。從評價概論開始,循序漸進直至最後一個階段的綜合評價與報告撰寫。書的最後一部分,則加入幾個相關議題置於附錄中,分別為:

  一、美國IRS 收入準則。
  二、我國公司法中關於評價規定之相關條文。
  三、評價委託約定書樣本。
  四、美國ARM34 及IRS 收入準則。
  五、企業評價國際標準詞彙。

  也不過幾年前,我們仍自豪於所創造出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蹟,而怎麼局勢似乎就開始出現變化了。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中共試射飛彈、亞洲金融風爆、電子商務風潮帶出新經濟旋風、美國911 恐怖份子攻擊事件、台灣產業加速外移、兩岸先後加入WTO 等等。這些一件件的衝擊,正襯托出產業界經營管理者經常要面臨挑戰與轉機的事實。其實台灣產業界所面臨的轉變是全球經濟變動中的一環而已。在新環境中,全球各國的經濟競爭力也正迅速的重新洗牌與調整,有些國家的競爭力快速上升、而一些則急速殞落。同樣,有些企業趁勢而起,有些則被無情淘汰。

  幾年前,個人開始在交通大學高階主管EMBA 與科技管理研究所與同學們一起關心與探討我國企業經營的價值創造問題。我們發現美國產業競爭力在1990 年代顯著提升的主因是經營理念的改變。創造價值、強化價值、最大化價值成為企業經營者責無旁貸的使命。企業評價、價值策略、價值管理等成為各著名商學管理學院的重要課程,而各大企業也風吹草偃的推動價值基礎的管理機制。觀念的改變帶來經營手法的改變,企業在認清自己的核心價值後可以創新經營並擴大其優勢。

  企業追求成長必須要有其主客觀條件的配合,如:環境、資源、生命力等。目前歐美各先進國家的生產結構持續快速變遷,帶來全球消費與分配的調整,而各大型國際企業也正快速調整其經營理念與發展策略。目前我們可觀察到這些企業的幾個具體因應作法:

  組織更加簡化
  重新思考與定位公司之經營目標(價值創造)
  全球化策略(地區資源配置的重分配)
  確立並強化公司之核心競爭力

  促使這些國家以及大企業進行組織創新、經營創新的動力則來自於一個非常基礎的理念「企業組織存在的關鍵理由是在全球市場中創造價值。」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透過管理機制中的財務功能,確保公司的資源都投入在能創造價值的活動中。我國企業必須要調整經營心態,跨出以往成功模式所圍起來的城堡,積極的進行策略分析與規劃,而後將資源導入最有價值效益的經濟活動中。我們認為「以價值為核心」將是台灣各個企業組織創新、與經營創新的關鍵。企業需要知道自己的價值有多少,進一步需要知道企業價值的動因,也就是價值從何而來,最後並將價值理念導入管理制度中,使得企業全體成員同舟共濟的齊為創造企業價值努力。

  展望2008 年之後的台灣,個人認為在脫掉政治議題的纏累之後,台灣經濟將如浴火鳳凰般展翅高飛!而幾個重要因素的發展使我們相信在台灣經濟下一波的發展中,社會上對企業評價專業的需求將有增無減,不但在數量上會增加,在專業素質的要求上也會大幅度提升。以下我就針對其中幾個構面向各位分析報告:

  第一、企業家的傳承與接棒:台灣現代化經濟的發展可說是源自於民國六○年代的十大建設及七○年代的科技產業開始。那個年代的企業家、創業家、投資家大都是二次戰後嬰兒潮的世代,也就是三年級中段班後至四年級後段班這一批人。但隨著時間的前進,這一批人已經由當年意氣風發、頭髮烏黑亮麗的年輕小伙子、小姑娘不知不覺間變成兩鬢斑白沈穩老練的企業負責人或大老闆了!這一大批的企業老闆在辛苦三、四十年之後,開始著手進行他們下一階段的人生規劃與安排,其中當然包含將企業的經營交與下一棒!但是企業家的下一代有不少與其父執輩有不同的興趣與專長。在這種情形之下,企業的交棒通常也會伴隨著企業所有權的交易與移轉。為數廣大的企業為中小企業,這些企業都為未上市企業,缺乏一個公開公正的價格作為企業交易的參考。這樣的情形使得企業的交易與移轉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對交易雙方產生很大的風險,而在這樣的過程也常常不小心的傷害減損了該企業的價值。

  第二、企業重整或改造:台灣企業的家數約有百萬家,其中上市上櫃的家數僅約一千餘家,其餘大抵皆為未上市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在面臨經濟全球化、企業大型化、經營知識化等潮流衝擊之下,原先賴以成功的經營結構與模式漸漸失去以往的光芒。因此如何透過引進新的技術、新的經營模式、新的經營團隊、新的資金投資者,來為企業注入新的價值創造能力將是一個普遍的問題與嚴肅的挑戰。
第三、企業間貿易糾紛損害賠償訴訟的快速增加: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大型化的發展,國際上企業間的糾紛與訴訟有增無減,而絕大部分的訴訟通常伴隨著損害賠償的要求。由於在決定損害賠償的合理金額時牽涉到複雜多元的問題,主審法官通常需要藉助評價專家的意見作為其判決的參考依據。

  第四、相關法規的要求:近年全球陸續發生多起公司治理醜聞、操作財務報表誤導投資者、圖利或利益輸送等情形造成社會的不安與投資者的虧損,使得各國政府主管機關加強對企業的資訊揭露與透明度的要求。以台灣為例,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陸續發布財務會計準則34、35、39 號公報等,分別針對企業所持有之金融商品公平價值、固定及商譽等長期資產減損、及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提出與國際接軌的準則。這些不同層面規定看似不相關,但其精神卻是一致的,就是要求會計師提高企業財務報表更完整的反映企業經營情況與企業價值。從這些準則修訂的內涵來看,我們清楚看到社會投資大眾對於企業價值正確報導的需求與日俱增。

  綜合以上四個因素的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台灣經濟對企業價值評估與報導的需求在質與量上都將大幅提昇」的結論。但是由於企業大型化、全球化、多元化、知識化的現象使得企業的價值很難單純從資產價值的數學方式相加總來表達,現代企業價值的評估需要更加嚴謹的程序與系統的方法來進行,企業評價將發展成一個更加專業的領域。舉例來說,我們可以預期會計師將不再是一個綜合性的專業,而可能如醫師般發展成各專科醫師的制度。因此會計師除了其基礎的會計查核之外,還會再依客戶需求發展成「企業評價」、「無形資產評價」、「企業價值損害賠償訴訟」、「企業價值重整」等等專業。而可能進入這些領域的人才,除了會計師專業人才之外,也將吸引其他跨領域的人才,如律師、企業管理顧問、學術研究單位人才等。

洪志洋
2010 年3 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33200
  • 叢書系列:金融類
  • 規格:平裝 / 481頁 / 16k / 19 x 26 x 2.4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