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日落紅瓦厝

日落紅瓦厝

  • 定價:200
  • 優惠價:918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6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分成前後兩個時代,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房子,住著林姓一家人,時空相差兩百年。古人生活困苦,靠老天爺吃飯,經常辛苦終日,一家還不得溫飽;而二十世紀的林老師一家,靠著教書的薪水,一家衣食無缺,但也激盪出不少問題。作者特別蒐集有關當代的風土民情,鋪陳在各個情節中,在欣賞小說之餘,同時閱讀了鄉土教材,掃墓的典故、掛紙的由來、認識三合院建築等,以及不少俗諺、詩歌和兒歌。

  ● 2006年「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好書
  ● 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十七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林家古老的土埆厝被拆除了,烈日下炎土伯帶領十幾名工人在蓋新房子。

  林家在附近蓋了一間簡陋的寮房,作為一家人暫時棲息的地方。他們都祈求這期間可別又來了颱風,草寮是不堪颱風折騰的。

  「住磚房子真是太好了,不愁風不愁雨,睡起覺來安安穩穩,我連作夢時都會笑。」盈章對新房子憧憬著。

  「我希望有自己的房間,不要每天和你們兩個男生吵架。」美娥說出自己的心願來。

  「住新房子可真神氣,這輩子頭一次被我碰上了。」建勝得意洋洋地說。

  三個小孩每天談話的題材,都離不開新房子,大人也是如此。他們常到建築工地,看工人挑磚、拌沙,看著房子從挖地基,砌牆,終至慢慢成型……

作者簡介

陳啟淦

  台灣省雲林縣人,一九五五年生。高中畢業後,任職台灣鐵路局。出版作品有《小郵筒》、《魚兒水中游》等八本,曾獲洪建全文學獎、高雄市文藝獎、柔蘭兒童文學獎等。

 

目錄

■第一部
前言
第一章 火金姑飛飛飛
第二章 悲慘的命運
第三章 三月節去掃墓
第四章 媽祖廟祝壽
第五章 井中戲水樂
第六章 小姑娘的眼淚
第七章 風無情雨無情
第八章 紅瓦厝新房子

■第二部
第九章 台南古蹟多
第十章 一對姐妹花
第十一章 紅瓦厝的明天
第十二章 賞月乘涼
第十三章 拜訪營火蟲
第十四章 天搖地動
第十五章 最後的巡禮
第十六章 傳家之寶

尾聲
後記
■作家與作品
生活相本

■作品欣賞
古厝.新人.世代情■許建崑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激盪■吳燈山
陳啟淦寫作年表.得獎紀錄

 

專家導讀

王錫璋 ( 前國家圖書館參考組主任 )

  這本書是跨越時空的兩段有關建造、拆毀紅瓦厝的故事。前段建造的過程發生在兩百多年前的清朝乾隆時代,從唐山移民到台灣府城的林家,辛苦打拼多年後,在一次颱風災後,好不容易舉債拆掉受風雨毀損的土埆厝,新建一座三合院的紅瓦厝。

  兩百多年後,紅瓦厝變成臺南市一幢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厝,雖有學者教授積極想保存下去,林家的後代---教書的林老師也對祖先留下的古老房子心懷眷戀,但終究無力維護日漸傾頹的老屋,只好忍痛接受建商收購拆除,重建現代化大樓。--這是本書的後段故事。

  雖是以紅瓦厝為中心,但作者在前段故事中,描繪了許多先民的生活和風俗,讓讀者有如閱讀了一段臺灣史或鄉土教材。至於後段,描述古厝無法保存之痛,似乎也批判了政府無法在實質上協助古蹟或歷史建築擁有者維護祖先留下的建物,光只是動之以情的呼籲是不夠的。

  本書紅瓦古厝為經,鄉土歷史為緯,建構了這本傳統與現代兼具的少兒小說,也給讀者很大的省思空間。

作者序

  小時候,我最期待的是跟著媽媽回娘家。

  外婆家住在台南,我家住在濁水溪之南,嘉南平原的最北端,以現代人的開車行程,這段距離大概不到兩小時,而當年卻要花上一整天,早上離家出門,去到外婆家已經是傍晚了。

  到外婆家的方法是先搭一段小火車,再改搭大火車,最後再搭乘公車。所謂小火車是糖廠火車,大火車是台灣鐵路局的縱貫線鐵路。

  媽媽每一次回娘家時,帶了我們好幾個小蘿葡頭一路趕火車,搭的是最便宜的普通車,每個站都停,我們一站一站的數,數到後來就會到達台南。

  台南是古都,古蹟特別多,我從小到大,看到那些古老的房子不斷消失,或是被翻修成另一個模樣,令人感到惋惜。

  古老的建築或物品,是先人留下來的文化資產,是十分珍貴的。不久前,我參加大陸「煙雨江南」之旅遊,在那套裝行程中,八成的參觀景點是古蹟,可見古蹟在多數人心中的地位。

  台灣的古蹟不多,這並不會讓我失望,因為古蹟不能刻意強求而來,令人痛心的是這裡的人不知愛護古蹟,任意破壞。

  例如台南的安平古堡,蓋了一個很現代化的屋頂,相信三百多年前荷蘭人建這座城堡,一定不是這般模樣。高雄市的前清時代的英國領事館,租給商人做餐廳,在古蹟中做菜、用餐,古蹟若有知,心中一定在淌血。台南的竹溪寺建於明鄭時期,經過多次翻修,外觀十分現代,除了寺中幾塊古色古香的扁額之外,完全嗅不出古蹟的味道。

  在「日落紅瓦厝」這本書中,分成前後兩個時代,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房子,住著林姓一家人,時空相差兩百年,生活習慣卻大不相同。古今生活兩相比較,現代人追求高度物質享受,古代人缺乏這些享受,卻保有更多的淳樸。

  科技文明為現代人帶來許多生活上的方便,但也造成許多負面的作用。現代家庭的成員,每天晚上不是被「黏」在電視機之前,就是「黏」在電腦之前。現代的小孩,如果一天沒有電腦,沒有網路,沒有線上遊戲,簡直不知如何活下去,難怪人與人之間造成嚴重的疏離感。

  許多宗教家、醫生、養生專家都提倡簡單的生活,吃得簡單,住得簡單,多運動,多去接觸大自然,不管從醫學或心靈的角度去看,那樣的生活最符合人類的需求。

  古代人的生活,是不是更貼近「專家者言」?

  我最愛的休閒活動是登山、露營,前前後後超過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在我的同好之中,大都是不愛住高級旅館,不愛吃豪華大餐的山友,這些夥伴在這個社會上也算是異類,和社會風氣是「反其道而行」。

  戲水在清淨的河流、瀑布中,搭個帳篷躺在草地上,傾聽大地的脈博呼吸,蟲鳴鳥叫為伴,潺潺流水聲盈耳,山風帶來涼意,這是在高級旅館中享受不到的體驗。此時此刻,腦海中不禁浮現王維的詩句「青溪幾曲到雲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其實你可以發現,要過像古代人那樣悠閒自在的生活並不難。

  傳統的老舊建築不斷被拆除,現代化的水泥叢林不斷出現,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傳統的生活不斷改變,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學者專家都不斷呼籲,人們的生活要返樸歸真,對身心都有益,可是沒有人聽得進去。

  只有我那批山友,喜歡到山林野外,過幾天悠閒自在的生活,尋找古詩中的那份寧靜。

專家評析1

古厝、新人、世代情 ─ 讀陳啟淦《日落紅瓦厝》∕許建崑

  啟淦是個熱情的人,他好分享,休假日總是攜家帶眷,甚至呼朋引伴,到山林中去野炊、露營。因為是火車站副站長,人緣、地緣都好,朋友們都信任他。可我有一次,聽他談起在北京丟失錢包、護照,輾轉波折,後來得到詩人金波先生的幫忙,才化險為夷。聰明人也有糊塗時,我忍不住想笑!

  二○○五年十月初,啟淦打電話來,要我為他的新書寫篇導讀。啟淦是個老寫手,出版過好幾本書,又是老朋友,哪有不答應的道理?翻開他的新書,乖乖!是本橫跨兩百年兩世代(1796--2001)的故事;從祖先唐山過台灣,屯居台南府城,一直寫到子孫棄守舊屋,挖土機剷去歲月的痕跡為止。我又一次感受到啟淦的熱情,也碰觸他內心論述傳統文化的企圖。

  唱一曲悠悠的唐山謠

  故事從阿公在月夜下拉著二胡,悠悠唱起唐山謠開始。

  乾隆年間的台灣府城,三個林家孩子在禾埕邊捉火金姑,要求阿公講古說書。小女孩美娥面臨纏足的命運,因為疼痛而哭泣,做哥哥的盈章打算帶著妹妹逃家呢。堂兄建勝好心下井去撿毛筆,意外地發現涼爽好玩的地方;也因為惡作劇,把私塾老師寫給盈章的書藏入夾壁之中。孩子淘氣的日子,夾在三月節的祭祖抔墓、媽祖誕辰的節慶,以及寧靖王與五妃廟的探訪中;卻又終結於颱風天爸爸連台修理屋頂時受了傷,阿公看水田跌入圳溝淹死的慘劇之後。痛定思痛,爸爸決定拆除土埆厝,找炎土伯蓋間馬背式的紅磚瓦屋,讓子孫得到庇蔭。

  這段訪古之旅,對台南鄉下的民居生活、自然災害、風俗習慣以及民間信仰,都做了仔細的描寫。如果要挑剔的話,大概是對乾隆年間歷史背景的述說,缺乏說服力。這也難怪,誰也沒有辦法弄到一張乾隆時代台灣的市井「照片」吧!

  唸一段喃喃的現代經

  物換星移,亮眼的紅瓦屋,竟然變成台南市中心一棟低矮老舊的建築。除了高雄中山大學歷史系唐教授垂青以外,沒有人會另眼相待。住屋的主人以教書為業,至少是林家第六代、七代的子孫。從理智或情感上,他都知道這棟古厝的文化價值。可是他的妻子,兩個女兒欣玉、欣慧,需要安全而舒適的住家呀。要不要擔任「捍衛古蹟的勇士」?他比平常人矛盾!九二一大地震以後,他終於做出了決定。

  欣玉上小學六年級,有時候得用毛筆書寫作業,痛苦磨人的功課;而三年級的欣慧很好奇,倒想拿來玩玩。她們不聽三國故事,卻喜歡玩『三國群俠傳』的電腦光碟遊戲。去媽祖廟拜拜,當媽祖義子、義女的習慣,仍然未改;然而食、衣、住、行的方式,與昔日大大不同。在三合院落禾埕中賞月乘涼,朗讀詩書,變成罕見的景象。舊時的古井,已經填平;井旁的龍眼樹,也被砍伐。要看火金姑,得到鵝鸞鼻的墾丁公園,或者偏遠的南投山區,才可以看見復育成功的火金姑。當老友周先生邀請林家,前往南投埔里參觀鹿窯陶燒,轉往日月潭遊玩,看見星宿海成千上萬的螢火蟲飛舞,非常壯觀。啟淦描寫這樣的勝景,表現了對往昔的懷念,以及向大自然一種崇高的禮讚吧。

  熠耀宵行的火金姑

  火金姑,今稱螢火蟲,需要潔淨的環境才能生存。身子雖小,卻努力放出光芒。牠們不期望受到人們注意,但是聚集在一塊兒,就足以展示動人的螢光秀。啟淦的懷舊,亦如小小螢火蟲,夜裡獨行,兀自亮著一盞小燈。但如果能夠喚起朋友們的注意,緬懷祖先,承繼漢民族文化,以及關愛這片生養棲息的地方,小小的願望就滿足了。書中使用的語調平和,同情多於譴責,對於古蹟裝冷氣、貼磁磚,或林老師最終出售了古宅,表示了惋惜和無奈。對於唯利是圖的大榮建設劉經理,以及南投山谷中捕捉螢火蟲的年輕人,也沒有加以譴責。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不是嗎?我們的都市計畫在哪裡?古蹟保護法有沒有落實?有沒有注意到古屋的擁有者,也有許多心酸無奈?自然生態保護的觀念,推行了好久,有成效了嗎?山林的小小生物是否得到滋長生活的空間?

  被捉走的螢火蟲,似乎也象徵著肯內省敢於實踐祖先忠恕之道,而又愛人、親土地的人們,日漸星散。什麼時候,我們可以脫開自然律的循環,以及野蠻無明的束縛?在保有祖先文化的同時,也能擁有現代文明的舒適。副站長啟淦丟出了這些議題,給了我們很大的省思空間。古厝老去,新人繼起,唯有親情世代傳遞下去。除了親情以外,還有什麼更值得珍視的呢?

專家評析2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激盪 ─「日落紅瓦厝」讀後∕吳燈山

  一、從題材談起
  少年小說寫作的題材問題,經常是寫作者心中的「最痛」。動物之情、同學之情、師生之情、兩代親情……等圍繞在家庭與校園之間所寫成的作品,早已氾濫成災,市面上多得數不清。這些作品有的闡述可貴的親情,有的趣寫生活的輕鬆面,有的甚至賦予書中少年正義使者和超人的雙重身分,嚴然成為時代的小英豪。這類作品因為距離小讀者真實生活不遠,確實能引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在內心掀起一些漣漪;不過,再好的題材經過多人一寫再寫、一炒再炒之後,難免鮮味流失,在恐有「續航力」不足的考慮之下,聰明的作者曉得另闢蹊徑,尋找另一座桃花源。

  最近拜讀陳啟淦大作《日落紅瓦厝》,發現這本書不同於一般校園小說和親情小說,取材方面居然以一間紅瓦厝的興衰為主,敘說相隔兩百年中傳統社會與現代生活不同的風貌,不禁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本作品可分為前、後兩部。前半部背景是大清帝國乾隆年間,故事發生地點在台灣西南部的府城。這時男人流行綁辮子,女人必須綁小腳(纏足),社會上普遍充滿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作者以他一貫簡潔、明快的筆調,隨著書中小主角哥哥盈章、妹妹美娥和堂哥建勝撲捉火金姑的鏡頭,逐漸帶出一個從唐山移民到台灣林家的血淚打拚史。故事中雖然沒有煽火的情節,大部分只是點到為止,但讀者不難從作品中嗅出背後那股時代大動脈所掀起的洶湧暗潮。先民生活十分困苦,興建一座可以遮風避雨的簡陋紅瓦厝三合院,最後必須靠向親友舉債借錢才得完成。另外,作者特別下了一番功夫,蒐集有關當代的風土民情,鋪陳在各個情節中,因此,在欣賞小說之餘,讀者等於同時閱讀了鄉土教材,知道三月節掃墓的典故、掛紙的由來,認識三合院建築,以及不少的俗諺、詩詞、兒歌,這些「附加價值」對小讀者而言,可說是「意外的收穫」,也是「特別的禮物」。

  二、古蹟是永遠的
  後半部時光拉回到二十世紀的最末一年,紅瓦厝老舊了,成為台南市健康路上一棟最低矮老舊的建築,卻是歷史系唐教授眼中有若至寶般的「古蹟房屋」,因此林教授經常帶領著一群青年學生前來參觀。

  紅瓦厝屋主是位在中學教國文的林老師,平時喜歡閱讀詩詞,與古人神交,幸好有他,破舊的紅瓦屋才能保留下來。雖然建設公司劉經理三番兩次遊說,要他賣掉舊厝去買新房子住,但林老師始終不為所動,他對劉經理說:「許多文化界的朋友來到寒舍,都稱讚這房子是難得一見的古蹟,應該好好保存。破壞古蹟的罪名我可擔當不起,何況我是古蹟的後人。」因為這樣,林老師的朋友私下稱他是「捍衛古蹟的勇士」。

  可是,這樣一位意志堅定的捍衛勇士,在家人一再的要求,以及飽受颱風和地震的威脅下,他不得不改變主意;當他打電話給劉經理時,他的聲音是顫抖的,滴酒不沾的林老師,當晚卻以酒來麻醉自己。作者藉著書中林老師這個角色,表達對古蹟建築被拆除的痛心,我們似乎可以聽到他的心在淌血的聲音。

  古蹟可累積不同年代的意義,並代表當代的看法。每個古老建築物擁有各自的歷史背景,是國家重要的資產,也是發展觀光業中價值非凡的旅遊景點。我們這一代能保存古蹟、古文物,就可讓下一代從古蹟中了解本身的歷史。「文明是持續的發展,古蹟是永遠的。」如果透過這部小說,能把保留、珍惜古蹟的觀念根植讀者心中,那麼,作者的心血就沒有白費了。

  三、傳統與現代的拔河
  《日落紅瓦厝》所探討的,不僅是珍惜建築古蹟的問題而已,透過討論、交流,還可以激盪出這樣的問題:究竟當古人好?還是現代人好?

  古人生活困苦,像小說中的阿宏伯、林連台,以種田維生,靠老天爺吃飯,經常辛苦終日一家還不得溫飽;而二十世紀的林老師一家,靠著他教書的薪水,一家衣食無缺,欣玉、欣慧兩個女兒有芭比娃娃玩具,還可以玩電腦光碟遊戲。表面上看來,當現代人比較風光、幸福。可是,我們不禁要問:現代文明與科技,真的帶給我們無窮幸福了嗎?

  我們看自稱文明的現代人,一過了七、八十歲就顯得痴呆,喪失與人清晰溝通的能力,造成社會的負擔。而古代人並不因年老而逐漸駑鈍,相反的,他們的智慧隨著年齡的增長煥發出深湛的智慧光芒。為何今昔老人,竟有如此大的差異?原因無他,古代人傳統生活多清閒時光,懂得養生之道,了解生命的力量,知道如何過寧靜的生活。而現代社會已經逐漸失去這種認識與能力,天天生活在緊張和焦慮中,因此現代老人多痴呆。

  現代人因為不了解生命的真義,因此普遍過著恐懼、痛苦的生活。走在路上,怕被車撞;攝取食物,怕會中毒;擔心股票、匯率;憂慮子女課業。一旦生病,恐懼感尤其強烈:我死了,我的家人怎麼辦?現代小孩更苦,從小要學多種語言;學業壓力、升學壓力如影隨形,片刻不能喘息……誰說現代人是幸福的?天天生活在擔心、害怕的壓力中,幸福只不過是知道如何書寫的文字而已。

  《落紅瓦厝》想告訴我們的,或許不只這些。不過,我希望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能思考以上的問題。當我們心中有了答案,就表示我們交了一位好朋友;這位好朋友幫助我們認識傳統和現代是怎麼一回事,並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和智慧。平日多汲取這些點點滴滴的書中智慧,有助於心智的成熟,讓我們能快快樂樂的過一生。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37247
  • 叢書系列:文學館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0.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