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完美的番紅花:昆布閱讀筆記

完美的番紅花:昆布閱讀筆記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寫作是一種交流的方式,番紅花只有在人分享它的時候才是完美的花。

─Virginia Woolf

  寫作是一種交流,閱讀也可以是一種交流,一種分享。
  讓昆布帶你穿越書房的長廊,
  從胡適到毛澤東 從齊邦媛到康正果
  從納博科夫到伍爾芙 從維根斯坦到班雅明
  靜靜領略書裡的想像與秘境。

  作者昆布穿梭中西文學歷史,從胡適、毛澤東、齊邦媛、康正果一路談到納博科夫、伍爾芙、維根斯坦與班雅明,經過沈澱、構思與想像,凝聚為一篇篇的書話與觀察,使閱讀也成為一種再創作、一種分享與交流。

本書特色

  作者昆布2006年曾在遠流出版《移動書房》一書,頗受好評;本書是昆布的最新力作,延續其享譽網路的創作題材-「閱讀筆記」,沉靜而細緻的咀嚼現代中西名作,一篇篇的札記,從作品談到作者,也從文學談到了歷史,兼涵了對原著導讀、評論與深度反思的性質。

作者簡介

昆布

  生於台灣,自小喜愛閱讀,一九九二年到達北美,由於工作與探索之需屢經搬遷,目前定居於多倫多。著有《移動書房》(遠流出版,二○○六)。

 

目錄

代序 從移動到疊聚-閱讀與書房的變遷

知識份子的解放-重讀胡適與魯迅
光環之外的革命-讀威爾森《到芬蘭車站》
當政府成為恐怖分子-讀蘇聯的肅反
腥紅遍地-讀毛有感
記憶的交織與拼裝-讀幾本1949年前後的中國回憶
毀壞的年代-讀兩本1933年的回憶錄
憂患夜鶯-讀齊邦媛《巨流河》
求學的幸福-讀何兆武《上學記》
家族樹的蔓延-讀太座族譜
記憶與旅程的延伸-讀納博科夫《說吧,記憶》
行過悲慘世界-讀康正果與巫一毛回憶錄
歷史的稜鏡-讀四川女人虹影與張鴻的自傳
戲裡戲外-讀章詒和《伶人往事》
文人與政治-讀章詒和《最後的貴族》
逃遁與抗暴-讀納菲西《在德黑蘭讀羅莉塔》
一個女王和一個時代-讀維多利亞
蕭瑟的良心-讀歐威爾
完美的番紅花-歲末讀伍爾芙
毒舌評論-文人相輕的例證
兩個哲學家吵架的故事-維根斯坦的火鏟
憂鬱隱匿的辯證-讀班雅明《單行道》
追憶一個消逝的時代-讀茨威格《昨日世界》
藍色瞳孔裡的中國-讀利瑪竇《中國札記》
難分軒輊的排行榜-閱讀文學排名
掃羅之死-讀貝婁的回憶
民主=自由?-讀法里德-扎卡利亞《自由的未來》
聖喬治街上的巨獸-訪多倫多大學圖書館
廢墟與憂鬱的呼愁-讀帕慕克《伊斯坦堡》
一部近百年的司法改革史-讀林達筆下的美國
花都背後的幽暗身影-讀林達《帶一本書去巴黎》
文明之外的蟲魚鳥獸-讀懷特隨筆
畸零冷酷中的溫情-讀運詩人《單向街》
以虛構之名論述-讀萊姆《完美的真空》

 

代序

從移動到疊聚──閱讀與書房的變遷

  2005年10月間,我們搬進了一棟移動房屋,架設了全新的書房。我們並非要恆久住在那裡,但也沒預期會移動得如此迅速。我的確感到舒暢,因為那個明亮開闊的空間,不只提供我們棲身之處,也使書籍找到穩當的居所。我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居所,雖然知道我們只是暫時寄居。書房既稱移動,就表示書房的概念是靈活的。但書本作為書房主要的居民,移動起來並非那麼美妙方便,尤其我們的書籍數量驚人,書籍又無比沉重。

  我得承認至今仍不習慣閱讀電子書。雖然電子書的方便無懈可擊,也可解決許多書本移動的問題,但是書房若只有電子書,那還能叫做書房嗎?我也相信電子閱讀無論怎麼進步,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不會放棄傳統閱讀的習慣,仍愛好紙本書籍的質感。我的收藏還是會以紙本為主。那些翻閱書頁的喜悅,書寫、註記、評斷的思索,以書籤標示閱讀的進度,目睹書本因我們的觸摸翻頁,汗水浸潤,逐漸老舊變形的歷程,都是閱讀必經的軌跡,這都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經驗。我不會欣賞書本永保常新的狀態,那就像注射肉毒桿菌一樣不自然。

  最近有篇紐約時報的報導,關注的就是這個問題。電子閱讀的時代,讓某些習慣受到威脅、挑戰,投下不少未知的變數。記者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往日許多讀者(部分是名人)有在書上記錄的習慣,這類邊註五花八門,既是閱讀的意見,也有與作者的辯論,甚至還有讀者的想像。而在電子閱讀的時代如何註記,是個讓人傷腦筋的問題。這不只牽涉如何保存的問題,就算記錄可以存留,記錄者的風格何在?人的記錄只剩一堆電子記號,筆跡呈現的風格也無從辨認。有些專門收藏手稿的機構,對此也就特別關心,因為這其中既牽涉收藏價值,也涉及了商業利益。有些書也許沒什麼價值,但書上因有重要文人的書寫,有他們創作的痕跡,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可能鹹魚翻身。但對大體的普通讀者而言,在閱讀的書留下紀錄,是我們消化書本文字與概念的旅程,是寶貴的記憶,然而在電子書上留下類似的痕跡,不易產生珍貴的風格與創意的紀錄。也許將來這類問題可以克服?或者電子化的讀者根本不在意?

  2007年2月,就在冬天尚未結束之前,因為工作需要我必須經常旅行移動,從那時起,移動書房就不再是個抽象概念,而成了我閱讀的常態,我經常在交通工具上,在旅行轉換間各種轉運的空間閱讀。我為自己架設了一個虛擬的動態書房,但真正的移動書房卻是行進中的閱讀。書房的移動是因為閱讀之人移動,也是因為書的內容隨著讀者,而產生了另種動態。從那時起,我就和我固定的移動書房保持了若即若離的關係。移動書房其實已經成了堆疊書籍的地方,每次我從外地回來,就把新買的書或讀完或未完成的書歸入書架。一段時間過後,又再度出發,我在書房停留的時間越來越少,越來越短。

  直到一年半前正式移民加拿大,我仍未放棄移動房屋,仍希望在陽光充足的南方繼續保留一個巢穴,保留移動書房的形象與概念,我只帶了少部分的書籍遷移。然而,我美好的計畫無法如願,去年我們必須終結移動房屋,把全部書籍移往北方。我的妻子完成了這個艱鉅的任務,書房真的移動了,我短命的移動書房也畫下句點。雖不算完美,卻可以接受。如果移動書房不移動,豈不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去年六月隨著我全家的遷移,我們搬入了一個類似透天厝的建築,北美稱之為townhouse。我從一個平整寬闊的屋舍,搬進一個充滿樓梯的樓房。外面看是三層,但事實卻是六層。也就是說樓層被分割成很多小塊。不若以往的mobile home完整寬闊的空間,townhouse是個切割複雜的屋舍。因此書籍無法在同一個空間展示,必須分別置放在各種不同的大小的地方。是壞處,也有好處。我必須把書籍分別置放於各個小間,充滿整座樓房,從地下室一直到頂樓,包括食物櫃及臥室。心血來潮時找不到書是必然的事,所以我必須把最常讀的書放在最靠近的地方。我將之稱為「疊聚書樓」,我想它當之無愧。因為我把書充滿了各個樓層,讓書堆疊成塔。

  樓房的窗戶或高或低,讓光線能自由照射,給我瞭望的角度,注視行人與鳥蹤,也目睹枝條季節的轉換。雨雪零落飄散,都盡入眼底,作為閱讀疲憊的切換。樓梯也有功能,那是抵抗單調、無法專注的另種調劑。只是忙碌讓我閱讀的時間變得零碎,讓我專注的情況縮短,書寫的狀況顯得遲緩笨重。樓層提供了不同視角,提升某種高度。偶而我也體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也許有一天,書頁與文字會因數據化,而減少移動之苦與疊聚之擾。但我知道書房還不到靜止的時刻,移動還會繼續,書籍仍須疊聚。我還會保持移動的姿態。

  2006年遠流出版的《移動書房》曾經標示了一個界碑,如今也算是個告別。如今我來到新國度,搬進新書房,對閱讀也有某種新體認。我注意網上有諸多討論,比較兩種書籍的優劣。有人認為因為節能減碳的大勢,所以電子書因應潮流。甚至引用Walter Benjamin的著作,說明長篇小說流行,是因為長途旅行的需要,於是十九、二十世紀間小說的創作與閱讀蔚為風潮。我相信閱讀的習性正因周遭急速衝擊,正在劇烈變換,雙軌並行的閱讀也逐漸滲入我的生活。但對我們這些尋書、藏書、大量買書者,喜在書上塗抹書寫畫線紀錄者,習慣傳統閱讀的讀者,在我們閱讀的生涯,電子書不會全然取代紙本,至少在我移動與疊聚的書房中,它不會成為主體。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95696
  • 叢書系列:釀文學
  • 規格:平裝 / 258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