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一八九五年,苦學出身的伊能嘉矩自動請纓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擔任總督府雇員。利用公私之便,開始對台灣北部與東北部平埔族原住民進行田野調查,足跡踏遍台北盆地、淡北一帶及宜蘭平原,詳細記錄各社的狀況、口碑傳說、風俗習慣、生活語言及面臨的種種困境。進而以〈台灣通信〉名義發表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上,成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最早一份有系統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紀錄。本書由譯註者楊南郡先生從原雜誌中整輯譯註成書。

作者簡介

伊能嘉矩(1867-1925)

  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因抗爭風波遭校方退學後,即自修苦讀,卓然自立。一八九五年底自願前往甫收歸日本版圖的台灣,矢志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在台期間,歷任總督府雇員、山地事務調查員、囑託等職,利用公私之便,從事台灣研究,早期以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開始一百九十二天的全島視察旅行,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在此期間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危險,獲得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使得伊能氏成為台灣族群研究的開創者。一九○六年,辭職返鄉後,仍孜孜於台灣及故鄉遠野的鄉土研究。一九二五年,由於早年在台踏查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不幸以五十九歲英年逝世。伊能氏一生著作等身,與台灣相關著作計有《台灣文化志》、《台灣蕃政志》、《台灣蕃人事情復命書》、《台灣年表》、《領台十年史》等十餘種;其他相關論文粗估約有七百餘篇,散見於當時報刊、雜誌之中,被學界尊崇為開展「台灣學」的先驅。

譯註者簡介

楊南郡

  台灣省台南縣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曾擔任英文教師、外國駐台機構職員。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三十年之久,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原住民調查專家。其文筆流暢自然,博聞強記,考證精微,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均獲各界高度評價,曾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等,並於二○一○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二○一一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退休後,成立南島文化工作室,專事譯述寫作、高山文化遺址踏勘與研究。

  著作包括:《合歡越嶺古道調查報告》(分東、西段兩本)、《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分東、西段兩本)、《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與子偕行》(與徐如林合著,晨星出版)、《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出版)、《尋找月亮的腳印》(晨星出版)、《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國家公園出版)、《布農抗日雙城記》(南天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林務局出版)。

  譯註有:《探險台灣》、《台灣踏查日記》上下冊、《生蕃行腳》(以上由遠流出版)、《鳥居龍藏傳》、《鹿野忠雄傳》(以上二書由晨星出版)、《台灣百年花火》(玉山社出版)、《台灣百年曙光》、《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以上二書由南天出版)。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8932
  •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 規格:平裝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1刷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04/01
日本時代對台灣南島民族(註1)的描述,我之前只讀過<日治時期在臺日本警察的原住民書寫:以重要個案為分析對象>(註2),該書以第一線執法人員與台灣山地的南島民族接觸的紀錄,比起博物學家、探險家的觀察紀錄,日本理番警察的視角為研究主題讓我感到新鮮,不過,這是對山地的南島民族的描寫。日本統治初期,台灣還有「平埔蕃」,所謂的居住在台灣平地的南島民族(文中以平埔族稱呼)。

對平埔族的概念,大部分人的觀念,停留在以前歷史課本的印象:「平埔族早已消失、漢化」,民族認同都認為自己是漢人,似乎不在意自己的根是什麼。
隨著考古與史料的挖掘,現今的台灣地名、台語以及日常生活習慣都還是有平埔族的痕跡。 加上基因DNA的研究,有些研究驗證台灣人大部分其實都是平埔族的後裔。激起我的想像: 會不會我們都是平埔族? 那麼台灣人要如何找回自己的根?

雖然讀過荷蘭統治台灣對台灣人(平埔族)的描述 (註3)但是經過東寧王國與清帝國200多年的統治後,台灣人(平埔族)的漢化程度變得如何? 他們保有自身文化的程度又如何? 讓我不禁好奇著。所幸有伊能嘉矩的訪查紀錄,讓人一窺究竟。

雖然本書的內容僅有北台灣紀錄,但是記錄的內容與提出的觀點值得發人省思:
1.平埔族有部分組成是外來移民,自稱因船難或是搭船漂流而到台灣的口述不少,如果順著洋流與季風而來,平埔族來源有可能從爪哇、琉球群島、日本或中國來的,甚至西方航海者都有可能,這成為平埔族文化演變的動力。外來移居者來台被原本的南島文化同化,這樣的角度看來,台灣人的血統組成確實是複雜的,那麼,「漢人血統」又是甚麼?
2.平埔族並無地理與方位概念,所以口述的"唐山過台灣"或是自稱從哪裡移居過來的說法,這可能是一種"外國"、"異地"的概念,而非實際上的中國或是中國省份,而且以前的漢人也無國家的概念,「中國」為主權國家的概念,也是清帝國晚期才確定。所以,台灣人真的祖先從中國來? 這恐怕得需要重新考究甚麼是”唐山”。
3. 原本的蕃社名稱有自己的意思,譬如取自當地地形、特殊習俗或物產。漢文翻譯成我們熟知的地名,只是扭曲原本的平埔族的地名,我們是否能將台灣的地名都恢復成原先南島民族的稱呼?
4. 根據伊能記錄的口訪,許多平埔族經清帝國統治,漢名姓氏是被賜與的。所以很多台灣人自稱有姓氏、族譜、祖籍,真的是漢人?
5.在清帝國統治時期,賦予平埔族地主的地位、漢人需要承租土地。不過漢人巧取豪奪,而逐漸失去土地,那怕清帝國以公權力介入試圖制止,也無法阻止。原因在於平埔族本身缺乏文字與書寫系統,不懂漢文,而得以被漢人得逞。而台灣西部因為有荷蘭教授的新港文書,因此得以製訂契約而減少自身的損失。由此可知,擁有自身文字語書寫系統的重要性。
6. 平埔族喜歡祭祖、相信靈魂不滅、也能藉由祈禱與占卜與靈界溝通。對照現今台灣人喜歡立廟、拜拜、求神問卜的現象,是不是平埔族文化的遺留,而非漢人的習俗?

綜合伊能嘉矩的紀錄,他認為「平埔蕃今日已成為漢化的新人種了」。那麼,隨著DNA、考古、語言學、宗教學與外國來台的觀察紀錄出版,台灣人有沒有辦法復興平埔族的文化呢? 將理所當然的「漢文化」、「都是來自中國傳入」的概念做翻轉,形成台灣的文藝復興?

這是讓我感到好奇的地方,如果要抵禦或對抗中國文化統戰與滲透,台灣人勢必得想辦法從文化上脫亞入歐,拋棄或重新詮釋漢文化,視南島文化為台灣主體。
如果台灣人能拋棄原本南島民族的「不懂文明的制度與法律」、「懶散」、「迷信」、「缺乏自身語言系統」以及漢人「貪生怕死」、「貪小便宜」、「貪戀權勢」的缺點,或許台灣有機會成為「揉合歐洲理性主義再南島化的新民族」了。

伊能嘉矩的思考與整理很有意思,我想推薦給讀者也來研究平埔族文化。

註1: 台灣官方稱"原住民族",我基於<帝國棄民>的論點,不願意使用這種殖民政府帶有文化差別式的統治定義來稱呼
註2: 曾在2018/06/10在博客來撰寫此書的讀後心得,但是現在無法點進連結,盼能修復
註3: 指讀過的<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
展開
user-img
4.0
|
2020/10/14
對於作者與相關提供資訊的族人來說, 無疑是大方且長時間而收益低的分享, 讀著如我能進行的協助非常有限~~ 僅就早期人類遷徙+海島生態環境(珊瑚白化與藻礁生物)提出陪襯式的圖文以共振之! 日本與北美的Inuits(伊奴特族)也是長年來僅能關注的一小部分~~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