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資訊展
翻滾吧,MIT人才!:台灣不能再等的領導轉型

翻滾吧,MIT人才!:台灣不能再等的領導轉型

Reinventing Taiwan Industries:through transform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and succession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生產線上5%毛利都失守--
當忠誠代工者被一夕背棄、
市佔率贏家正快速變天、
供應鏈價格戰全球廝殺……
當明天無從計畫,我們唯一的出路是:
熟練改變,才能比世界跑得快!
此刻,MIT需要一場「領導換腦工程」!

  上一代的台灣企業領導者,從「帶著一只皮箱打天下」開始,到接軌全球電子業生產鏈的繁榮,這個模式現已經遭遇越來越大的困難。本書將揭開全球經營大環境幕後的激變與革命,也一探台灣走向全球市場的下一波榮景。

  來自台灣&全球科技業經理人的成敗見證與說法,
  解讀權威管理分析與數字真相!
  深入剖析:精采國內外公司轉型案例--
  從國際智財大戰,到產業「市占率王」的興衰更迭幕後故事!

  陳朝益(台灣教練協會理事長.前英特爾台灣暨中國區總經理) × 陳錦春(ICF認證教練)
  給台灣產業最急迫的建言--用轉型面對未來!
  透過本書,進入【企業變革+導師+教練+接班人訓練】的全面演練

本書重點內容

  .全球公司正大幅重新洗牌:軟片時代的巨人「柯達公司」,因為一個決策失誤,最終走向破產;從惠普到雅虎、Google,大企業CEO的上台下台更頻繁快速,蘋果的產品則一夕間改變了舊PC產業的生態……,過去許多核心的商業模式已不再有效--這個經營世界正發生了什麼事?

  .未來競爭不再比能力,更是比布局。從蘋果與其他科技公司的智財(IP)訟訴戰,到Google、思科等公司在併購新技術與市場切入的決策與成敗,台灣公司必須學會提前面對「無可避免與敵人做生意」的新競合關係。

  .消費市場正快速由「價格」移向更著重「價值」的全面個人化經濟。台灣企業過去習慣當「躲在幕後的創新者」,未來我們必須發展出「與顧客共同驅動」的新能力,然而,這又需要改變哪些管理思維呢?

  .全球正激烈爭搶人才:台灣的人才正在快速流失,許多企業內部普遍面臨戰力不足的嚴重問題;該怎麼做,才能讓我們的人才更可以打硬仗與更會應變?我們能建立如奇異(任何一位高階主管出缺,能隨時在24小時內宣布繼任者?)或如卡特彼勒(成立「企業內大學」,養成充沛的公司人才庫與學習力)的人才策略嗎?

  .接班∕家族企業∕中小企業的合作與跨領域創新:MIT不能再等的三個關鍵課題。多數台灣成功的公司也缺乏明確的接班人培養計畫;而台灣的家族企業仍占很大比例,未來第二、三代的接班是否順暢,是否能納入「專業經理與家族共治」的好制度,也攸關MIT的未來成敗。本書將提供如香港利豐∕法國米其林輪胎的家族經營接班案例做為借鑑。

  對於整合台灣許多質精但規模不大的中小與在地產業,本書則倡議「文創∕農創∕科創」整合的「三條腿走路的創新台灣島」模式建議,提出更多不一樣的思路。

  本書兩位作者長期觀察、也曾任職於台灣產業內,同時也是國際級認證的專業企業教練。面對台灣產業長期發展模式在今天已走向停滯與難題;這本著作將援引各種先進的資源與經驗借鑑,為MIT企業領導者畫出一幅面對更快速變化商業局勢的轉向藍圖。

本書探討重點

  ○ 面對變化需求更不一樣的世界--企業最重要的出路,就是改善人才使用的方式。國際間優秀的公司如何建立他們的人才戰力?

  ○ 如何「讓轉型成為習慣,引爆人才潛力」,發動「由下而上」的領導變革。

  ○ 台灣有成為「創新之島」的契機:尋找我們的新機會點。MIT過去長期的代工者與「沈默創新者」的品牌尾隨角色,隨著全球競爭版圖不再容易預測,風險也隨之增高,本書也將提出新的思考角度,為下一輪的MIT試圖找到新定位。

  ○ 台灣企業上一代的領導者戰功卓著,但也開始面臨人才不夠的問題,「接班人與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也將是MIT最不能等待的事。

  ○ 實際可協作的企業教練與接班人計畫,「讓領導力在關鍵時刻不中斷」的最佳方案。

  「發現台灣產業的明天:我們可能有什麼方向和選擇機會?」是本書最主要的目的,關心MIT的管理革新與前景的讀者,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陳朝益(David Dan 台灣教練協會理事長│前英特爾台灣暨中國區總經理)

  曾任英特爾(Intel)台灣香港和中國區行銷總經理及首席代表,參與了兩岸三地早期電腦行業的建設;後轉任研華科技北美區事業部總經理及美商上市企業普思(Pulse)科技全球營銷副總裁;並曾榮獲英特爾前總裁葛洛夫頒發的特殊貢獻獎。

  2006年起,陳朝益致力於以「教練」為核心的組織及人才發展,他擁有美國赫德遜(Hudson Institute of Santa Barbara)學院和美國國際教練協會(ICF) PCC級認證教練資格,國際培訓協會(ASTD)及MBTI培訓師認證;主要專注於中高層主管領導力教練,企業變革教練,企業接班人教練,企業面對Y世代員工的新領導力教練及年輕人的生涯規劃教練。

  赫德遜學院教練團對他的評語是「結合東方的經驗智慧及西方對事及對人的好奇心,陳先生的『追根究底,提升高度,展現視野』的能力,是現今不可多得的全球化企業教練。」

  陳朝益現為台灣教練協會(ICFT)理事長,臉書「關鍵時刻教練園地」、「幫主管變優秀」、「幫年輕人變優秀」和「台灣可以不一樣」幾個社群的園丁,他也曾是中國「我學網」(前開復學生網)理事,並經常受邀參與國內外的企業、學校及政府單位做人才培育教練。

  已出版的著作有:《幫員工自己變優秀的神奇領導者》,《幫主管自己變優秀的神奇對話》及《幫年輕人變優秀的七個好決定》(合著),《新領導力》(簡體)。

  他的聯繫電子郵件是:Daviddan2007@Gmail.Com

陳錦春(Angela Chen, 馬歇爾葛史密斯管理學院心理諮商博士│ICF認證教練)

  提供企管、人資與心理學領域的專業教練與顧問,具有堅強的實務與理論基礎。她累積十多年有關企業管理、主管教練、領導能力發展、組織評量、員工身心靈整合、員工協助方案、策略性人力資源系統的相關經驗。

  近年來,陳錦春以高度熱忱投入教練領域,運用系統整合的理論基礎,從科學性的人格評量,到客製化的教練服務,幫助教練個案重建信心與行動力,促進轉型與改變,共創人生新局。

  陳錦春任職於台灣科學園區人力資源主管、曾是中國生產力中心《能力雜誌》與「臺灣客服中心發展協會」的人才培訓及人資創新專欄作家、美國聖第牙哥Brainard Strategy及MASH Associate in Personnel Development 顧問公司顧問。合著有:《幫年輕人變優秀的七個好決定》。

  陳錦春擁有組織心理學碩∕博士學位(美國Marshall Goldsmith 企管學院╱加州專業心理學院)、並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企管碩士及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士。她也是ICF的認證教練,曾受過張老師及家族與婚姻治療的訓練,並有美國TalentSmart「情緒智商」:Put EQ to Work及「360度回饋系統」(PolarisTM Competency Model) 的證照。

  她的聯繫電子郵件是:mashangela@gmail.com

 

目錄

前言 新年度的經營規劃會議該怎麼開?

第1部會變的組織

第1章 翻滾吧,領導者!
什麼事讓你晚上睡不著覺?
HP的震盪期
「張董事長」被耍了……
我們正處在一個世代的交匯點
「後波特時代」要補強的能力
急迫,必要,變革:你的企業真的變了嗎?
100分的輸家

第2章 組織變革怎麼做?
強人過後
給改變一個理由:不改變,行嗎?
台灣企業的新定位和轉型
組織的變革地圖:變革七步法
一個人的變革心路歷程
七個關鍵著力點
不要被過去的成功所蒙蔽:不斷學習成長和轉型

第3章 台灣不能再等的事
冷凍庫外的思考
大趨勢,大發想:我們的機會和挑戰
由台灣的核心能力出發
三條腿走路的創新之島
1│科技應用的創新
2│商業服務模式的創新
3│新藍海:新領域,新思維的發展
優勢再造,我們不能再等!
台灣的優勢再造
關鍵課題:期待霸氣領導人
企業的新定位
這些事,台灣不能再等
1│換腦袋工程:企業治理
2│給創新者一個舞台
3│悅(Joy)的創造
4│國際化的經營腳步
5│由價格到價格
6│應變力:能應變者為王
領路人

第2部 新人才戰爭

第4章 別再只要「即戰力」!
人才戰場,動盪不明
策略性人才養成:Hold住四大風險
案例:建立被認同的環境
小故事:種花者言
(一) 組織高度-如何提昇人才的高度?
(二) 組織速度-如何加強人才的創新速度?
(三) 組織深度-如何強化人才的深度?
(四) 組織廣度-如何拉高員工的廣度?
(五) 組織效度-如何提昇人才的效度?
(六)組織溫度-如何強化組織的關懷溫度?
組織六度可以並行互惠
人才培育的七個迷思
學習轉化的小故事
人才發展的反思

第5章 人才馬卡巴
人才整合,步步維艱
組織與人才雙贏-人才馬卡巴
為組織發展加碼
如何達成組織與人才雙邊成長
人才成長的新角色
教練(coaching)引導-企業轉型新顯學
現代主管需要的「瑞士刀」
教練型的導師│Coaching-based mentorship
驚豔「馬卡巴」之旅-永續經營與價值再造
強化人才的價值鏈
召喚優勢與動能,與組織共舞

第6章 家族接班的五部曲
斷層與永續-走在危橋上
案例:接班的兩難
家業的長期繁榮-向世界取經
經理人與董事會-非誠勿擾
家族接班-譜出交棒與接棒
長青的挑戰
永續經營-企業的「成長樹」

第7章 新主管在哪裡?
斷代的危機
接班人的重要性
進出C-級樓層的旋轉門-成熟企業的接班人計劃
堆疊真槍實彈的實戰經驗
企業有沒有"Linsanity"的板凳人才?
CEO接班的孵化器
接班好個案:聯想與奇異
中階主管接班-麻辣的新舞台
關鍵接班 100天

結語 掀起企業裡一場文化大革命

[附錄1]你就是下一個CXO:他們是誰?他們做什麼?
[附錄2]人資∕HR與組織發展∕OD的新角色:人才羅盤大師

 

前言

新年度的經營規劃會議該怎麼開?

  最近我在面對一些企業高層主管時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教練,在這個多變化不確定的時候,我們下一年度的經營會議怎麼開?談什麼?怎麼談?

  「現在一切都失了準頭,這種經營會議好像談也是白談,以前的一句玩笑話今天特別有感覺,『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闆一句話』,只是今天的老闆的一句話不再管用了,老闆也必須回歸到『變化』的大浪潮裡;以前的年度會議好似大拜拜,審視外在環境的趨勢,再買個產業專業市場調查公司的報告,看他們怎麼說,那英明的領導人就可以拍板,設定具有個人和企業特色的目標了,加碼大的是好公司,加碼三級跳的是優秀公司,這個規律八九不離十。

  「我們過去幾十年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可是現在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直覺告訴我們,這次如果以過去的做法會有大災難……。」

  當前全球許多企業不斷在調降財測;談競爭的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的「那五個力」好像不再是最重要,那什麼才關鍵重要呢?大家一時也說不上來;一切都在變化,大大的變化,它不是颱風,而是大海嘯。

  一位科技界大老闆以前曾告訴我說「我只和業界的前五大品牌做生意!」他意氣風發,前些日子,我再問他「誰是業界的前五大?」,他也答不上來。大樹紛紛倒下,企業經營者以前要專注的幾個大課題:PSPD(Predictability∕可預測性,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Profitability∕獲利能力,De-risking∕風險管控),現在都好似遙不可及;2011年7月台灣《商業周刊》有一期的封面標題寫著:「100分的輸家:手機巨人諾基亞為何倒下?」;接著在8月18日,PC產業龍頭惠普(HP) 宣布可能分割或是出售其PC事業的決定(雖然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再接著是宏□公司的第三次轉型,曾帶引宏□衝到全球PC市占率第二名寶座的CEO蘭奇(Gianfranco Lanci)突然下台,施振榮先生和他的團隊開始第三次的轉型,不再追求量的增長,而是要追求裡子的健康,要有利潤企業才能持續發展。

  一年前,台灣有一家說出「一年內進入筆記本電腦前十大」的老總,在一年後他公司非但沒有達成目標,而且業績大大的衰退,但是我看到他的笑容,他告訴我說「我們不再追求出貨量,不再追求第十名,我們追求的是利潤,雖然我們業績下降,但是利潤反而增加,我們是守住了;再下來的挑戰是如何走出來,如何開創!」,這是今天台灣企業共同面對的困境,減量可以存活,但是不能幫助企業成功;我們好似走入一條長長的隧道,看不到盡頭也看不到亮光,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正面對許多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事

  在今日的經營環境面對的問題是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也沒有專家能幫助我們來解答;舉一個例子來說,手機界的IP(智慧財產權或專利)戰爭,大家告來告去,為什麼?那為什麼沒有人告諾基亞?以前的申請IP專利是為創新保護,現今IP在美國的申請量是五年前的兩倍(USPTO,2010年資料),是創新的量多了?還是門檻低了?把關的人手夠嗎?夠專業嗎?企業用這些專利做什麼用?

  我們來看看2011年的幾個大科技界IP併購案。2011年7月,以蘋果和微軟為主的團隊氣走Google,以45億美金成功買下北電(Nortel)的6千個通信專利,逼得Google砸下重金以美金125億在同年的 8月15日併購「摩托羅拉移動通訊」取得它的1萬7千項通訊技術專利,才讓它的「Android作業系統平台」和它的無線通訊企圖心才得以存活。

  Google在這個領域是個新手,手上沒有太多的專利可以交換,這和我們企業的情境非常的類似,但我們手上又有多少的牌呢?可以預知的是「數位影像技術、無線網絡和通訊技術,企業電子郵件的界面技術」這類應用會當紅,但如垂死天鵝柯達(Kodak)公司竟因擁有1萬1千個數位影像技術專利,這些專利價值遠超過其公司市場價值而暴漲到30億美元,也是許多人沒有想過的事;我們正經歷著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事,面對新的市場遊戲規則,我們如何面對競爭呢?

  啟動接班

  《天下雜誌》在2012年初公佈了「台灣30大集團接班」報告,結果顯示,台灣30大集團有超過六成接班狀態不明。台灣企業正面臨共通的交棒危機,真正的接班,除了專業經理人的培育外,所有權分配、控制權掌握,以及經營權安排等,都是關鍵。在本書上市前的3月初,台積電宣布新一輪「啟動接班」的交棒計劃,在該公司張忠謀董事長「老驥回巢」三年多後,再度面對這個艱難但也是不能迴避的課題,他提出一個以前沒有人試過的「三人共治」交棒計劃,將這三個人「綁在一起」而成為「三位一體」的經營團隊。

  交棒是企業現階段不可迴避的課題,如何在創業者的「強勢領導」後轉化為「群智領導」,如何掀起一股企業內的「文化大革命」,建立新的企業傳承文化,建立「有廣度深度和高度的板凳團隊」,對於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大挑戰和大機會。

  台灣不能再等

  對於台灣產業,我們正面對一個關鍵時刻,現在台灣有許多100分的企業,但也面對一個共同現象:看不清楚未來的出路,這裡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因為遊戲規則變了,以前的老二哲學和烏龜哲學可能不再有效。

  施振榮先生在宣布第三次變革時說:「我們過去用的成功方程式不再有效」;今天台灣各產業面對的情境也是如此,我們共同面對產業外移,中國的競合關係,產業升級的急迫性,過去政府扶植的重要產業的光環不再,石化業環保意識的抬頭,傳統產業人才不濟,國際化人才的缺乏……等,我們也面對一個由「效率導向」的工業化社會必須快速的轉型到「個人專業導向」的服務型社會;更面對第一代創業者漸漸老化,接班已成當務之急的時代;我們大膽的希望經由和國內外企業領導人及行業專家的對談,理出脈絡,找出根源,試著為台灣企業明天的出路釐清一些可能的思路和選擇,而不是增加困惑。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發現台灣產業的明天:我們可能的方向和選擇機會是什麼?為什麼?憑什麼?該做什麼?關鍵的成功要素是什麼?有參考的案例嗎?利用教練(Coaching)的手法,我們不提供答案,經由案例和採訪的經驗累積,試著營造一個討論和思考的空間,讓每一家企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在這個時代裡不再有專家,昨日的最佳範例不再適用。

  在這本書裡,我們不提供解決方案,我們嘗試的是幫助你和企業組織找到自己的答案,每一個人或團隊都能成為自己的教練,知道「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該做什麼?不做什麼?哪件事重要,哪些事關鍵?」這種自我的學習力和應變力才是未來的王道。

  為什麼選這三個主題?
  經過我們的討論和深思熟慮,我們最初總結出五個主題:

  企業轉型,企業接班人和制度,企業內人才培育,面對國際化和多元文化下的經營能力,以及面對Y世代人才的管理與領導。

  因為這本書要面對企業中高層經營者,大家的時間都寶貴,我們再進一步做濃縮、更對準焦距,就只談「組織變革」,「人才長青」和「企業傳承」這三個關鍵課題,我們深信這就是台灣企業在這關鍵時刻的最關鍵課題,台灣企業不能再等了!

  坊間談「企業變革」的著作汗牛充棟,但大都是談變革流程,是理智的思考和管理者的流程,實務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還不夠,特別是在今日的環境,它還必須考慮到員工個人的感受和承諾,我稱它為「員工的情感連結」(Empolyee emotional engagement),要給自己一個參與改變的理由,才會有動機和動力來參與;在本書第二章,我們就特別提出「個人變革的心路歷程」,這是新領導力,更是「心」領導力。

  在第三章,我們很大膽的為台灣的企業變革提出一些關鍵問題,也提出一些發想和可能的選擇,特別著力在軟實力的思考,沒有標準答案,藉由這些發想,希望能拋磚引玉幫您的企業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書〈第二部〉的人才發展部分,我們提出了「企業內導師制度」的建置是當務之急,在年中或是年終考績後,企業對這些優秀人才又做了些什麼呢?還是在跑流程嗎?「人才馬卡巴」是一個值得參考的發展模式。

  最後是談傳承和接班,這是企業的敏感詞也是關鍵詞,我們給自己的一個嚴峻考驗,這也是台灣企業今日共同面對的困境,我們設法針對台灣企業的特色,將企業分成家族企業,合夥人企業和成熟企業,我們花了許多的時間來研究後建立幾個不同的模型,這還是首創,難免不成熟,野人獻曝,但是基於在台灣業界30幾年擔任高層主管的經驗,我們相信還能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做個參與者

  本書要再次謝謝另一著者陳錦春博士的參與。這是我們合作的第二本著作(第一本書是《幫年輕人變優秀的7個好決定》);陳博士在「人才發展」和「企業接班和傳承」上的專業,讓我們在這幾個主題上有更高更專業和不同的輪廓。

  好似台灣知名導演魏德聖的「十年鑄一劍」的豪情,我們不是想創造什麼,只是有種像似獵人在等待那「關鍵時刻」,預備來參與完成那陳放在心中已久的一件重要而且有意義的事。

  台灣有許多的專業人才,但是沒有整合成為一個團隊,還各自跑單幫;「MIT人才」到底代表著什麼?如何在追隨OEM∕OBM的客戶品牌之後,才能建立自己的自信和市場價值,開始打造「MIT人才」的自有品牌?我們要學習「翻滾」,學習在第三章談及的「冷凍庫外的思考」(think outside the icebox),在台灣許傑出企業曾「打過那美好的一仗」之後,讓我們學習「暫停」的藝術,重新思考企業的未來。

  在這個關鍵時刻,作為一個專業教練,我們選擇做個參與者,希望經由這一本書能給台灣的企業界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和選擇!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16487
  • 叢書系列:In-action!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 x 22 x 1.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翻滾吧,領導者!(摘錄)
諾基亞總裁伊洛普:「我們的競爭者並不是用手機偷走了我們的手機市場,而是使用整個手機的生態系統奪走了使用者的心,可是我們沒有及時察覺。」

什麼事讓你晚上睡不著覺?
「Cha-Cha-Cha」這三聲英文,是我個人很喜歡用的講演主題,它代表了:Change(改變)、Challenge(挑戰)、Chance(機會)。有改變就有機會,但是中間橫隔著一個叫使人恐懼的挑戰,有些人或企業看到了機會,但是就是不敢/不能或是不願意走過來,而錯失良機。今天我們共同面對著的也是一個同樣的情境,只是這是一個不同的變局──會再回到所謂的「常態」了──「變」已經成為新的常態,能應變的企業才能長青。

我常喜歡問企業老總這個問題「是什麼事讓你半夜睡不著覺?」得到的答案千變萬化,但總結就是這幾個關鍵字:「DDCU+GY」:Dynamics(多變化)、Diversity (多元化)、Complexity(複雜化),Uncertainty (不確定性),Globalization(全球化),Y-Generation(面對新世代的新能力)」。

最近(2011年底)有家顧問公司RHR International也拿這個問題詢問美國排名《財星》五百大企業的老總們,回覆的83家給的答覆是:經濟大環境的不可預測性(39%),行業的變化(22%),和董事會的意見歧異(17%)最後才是人才的困境。

2011年也是天災不斷的一年:「311」的日本九級地震引發的大海嘯,死亡超過2萬5千人,損失超過2千1百億美元;泰國的大水災損失超過450億美元,人的智慧和高科技在天災面前也是束手無策;而人禍也沒停過,「強人過後」的變局更為強烈,全球企業內的高層CEO變化更替不斷(從蘋果到惠普、輝瑞藥廠、雅虎、IBM等);在政治圈裡更甚,許多國家的領導人被迫下台(阿拉伯之春的幾個國家如埃及,利比亞,伊拉克;歐洲經濟體的動盪,希臘,意大利⋯等),而曾被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定義為「邪惡軸心」之一的北韓頭子金正日在2011年12月過世時,大家也不敢調以輕心,報章上常見的評論是「這是一個新的關鍵時刻,它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風險」;一個曾為美國國防部做「預測系統」研究的專家最近接受訪問時說,「近幾年來專家們所做的預測精確度可能比一般人的直覺還低」;這是一個 Cha-Cha-Cha 的時代。

在2011年的11月中旬美國有家經濟媒體採訪了五位經濟大師談對2012年美國經濟的看法,這些大師級人物對於新一年的看法可以說是「南轅北徹,天差地遠」,更不要期望他們對於全球經濟的預測有共識了。這是一個非常複雜多變化和不確定的時代,當有人在呼籲「應該儲糧過冬了」時,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卻說這是進場的好時機,大買特買美國股票,你聽誰的?許多人都相信巴菲特的判斷,只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你敢跟嗎?

HP的震盪期
惠普是現階段是一個好的案例,在2010-2011年間,他們經歷過一段非常驚險的旅程,到目前為止(2011年底)也還在觀察期,這是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併購策略失敗:2010年4月以12億美元併購 Palm Inc.,看上了它的手機OS (操作系統):WebOS。2011年7月開始,惠普的WebOS 平板電腦產品正式上市,上市不到六星期,CEO決定停止生產 WebOS 相關的產品;由收購到結束不超過17個月,12億美元付諸東流。這個決策甚至也使它在台的合作夥伴英業達(Inventec)被逼裁員,企業聲譽大傷。

◆PC部門的決策反覆: 2011年8月,惠惠考慮分拆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的PC部門,台灣經濟部還為此緊急召開一場應變會議──但CEO艾波思克(Leo Apotheker)接著被撤職,新CEO蕙特曼(Meg. Whitman)11月上場,她又決定PC部門不出售。

◆CEO的跑馬燈:艾波思克其實之前是另一科技大品牌SAP的CEO,他到任11個月後被解職,也是一個新紀錄。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動態變化:產品、市場、領導人,好似跑馬燈似的不斷在變化;明天的惠普是什麼一家企業,誰又能說得上來呢?

「張董事長」被耍了……

2011年11月10日的《商業周刊》有一個主題是「蘋果密會三星,張忠謀被耍了」,在2010年的法說會裡,張董事長說「三星是一個光點」,到2011年上半年,他說「三星是一個可敬的對手」,在10月27日的法說會,三星成為一個「很大的競爭者」,它不止搶了訂單,而且「被騙」了,蘋果用台積電做幌子來取得三星的優惠合約,這個變化,也真讓人吞不下這口氣。為什麼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時間裡,三星會由「光點」到「很大的競爭者」呢?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大的變化呢?

我們正處在一個世代的交匯點
我們正由工業化的時代轉移到價值創新的服務型社會,一個是「買與賣的交易」,一個是「服務價值的創新」──「消費者付出的是價格,他們取得的是價值,這才是他們需要的。」(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

美國的百貨公司老店希爾斯(Sears)在2011年聖誕節的隔天宣布關掉120家門市店,因為業績大幅滑落,它在2005年被併購後,新的經營者只知用傳統的財務手段買回股票,期望它的資本市值不縮水,但是在店面和經營團隊的投資卻是乏善可陳,連它的主要合作夥伴都說「這裡不是一個好的購物環境」,消費者就「以腳投票」──因為它不提供消費者需要的價值和服務。

台灣的產業有非常強的設計,生產,物流和服務團隊,坐落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但是我們都在後台,被動的聽人使喚並提供服務,我們每天要穿上黑衣服,在燈光下見不到我們的身影,我們也沒有想到要到前台問問消費者一些基本的問題,因為「這不關我的事」,我做好我的專業,成為「值得信賴」的價值鏈夥伴,直到有一天這個鏈斷了,或是你不再是他的唯一,以前的夥伴忠誠關係因為改朝換代而淡化;這樣的經營模式可以持續長青嗎?

我們也面對「一個人的經濟社會」──每一個人都不同,但是「全球又是一個連結緊密的經濟體」。2011年日本的311大海嘯,泰國的大水災,大大的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全球的各大龍頭企業被迫調降下一個季度的財務預測;經由Zara,我們也可以快速的取用巴黎服裝界最新發表的新款式而享受「平價的奢華」;這是以前沒法經歷的,這是一個 Cha-Cha-Cha 的新世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天下文化電子書暢銷展:連結現在與未來,全展單書88折、3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暢銷榜
  • 共和國領券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