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黃日燦看併購:台灣企業脫胎換骨的賽局

黃日燦看併購:台灣企業脫胎換骨的賽局

  • 定價:340
  • 優惠價:930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過去,台灣企業擅於生產管理,以成本掛帥,靠價格取勝;現在,受到中國與其他新興國家崛起的推擠,台灣企業的競爭優勢大不如前,加上世代交替、產業位移等變遷,未來何去何從,煞費思量!

  本書作者黃日燦,連續多年被選為世界傑出律師,參與過無數併購案件,他認為:台灣企業未來的成功,要靠企業併購攻城略地。但有鑑於許多企業的實戰經驗不足,稍不留神就吃了悶虧,於是特蒐43則台灣企業併購實例,從理性客觀的角度抽絲剝繭、兼顧法律思維與商業考量,併呈個別企業微觀和整體產業宏觀,幫助台灣企業找出旋乾轉坤的契機。


【本書特色】

★購併律師第一人:作者實際參與併購活動有十餘年經驗,這次以企業經營者與律師的雙重身分,精心集結過去幾年市場上重要的購併案,包括南山、宏達電、宏?等,娓娓道來事件經過,同時著眼於實務與戰略,讓讀者深刻了解箇中秘密。

★獻給亟欲脫胎換骨的台灣企業:在利益至上的併購交易裡,企業之間如何互利雙贏?國際併購大師黃日燦用說故事方式,為你說清楚、講明白!


作者簡介

黃日燦

  台灣大學法學學士、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及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在紐約、香港及台北執業多年,現為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Jones Day)台北分所主持律師暨全球大中華業務主持人,亦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副理事長。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為全美及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律師事務所之一。

  黃律師的執業專長為企業併購、跨國投資、證券金融、公司治理等領域,連續多年被選為世界傑出律師,2009年榮獲《Asian Legal Business》雜誌列為「全亞洲頂尖25位併購律師」 之一,也是台灣唯一獲選者,有「併購大師」之譽稱。黃律師經常在報章媒體發表評論及文章,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廣受重視,著有《法律決勝負──企業併購與技術授權》一書。

 

目錄

〈推薦序〉台灣經濟再造之路  蕭萬長
〈推薦序〉分割合併有效調整資源,累積經驗創造企業價值  施振榮
〈推薦序〉台灣企業併購法實務第一把交椅  蔡明忠
〈推薦序〉台灣併購史的回顧  司徒達賢
〈推薦序〉併購是促進台灣產業升級的有效手段  黃齊元
〈推薦序〉治併購更勝庖丁解牛  王文宇
〈自  序〉台灣企業脫胎換骨的賽局

PART1 什麼是併購?
【關鍵思考】合縱連橫.脫胎換骨

1. 你丟我撿  各取所需
2. 併購新法制  提供寬闊平台
3. 企業併購5W1H  執簡馭繁
4. 掌握併購流程  事半功倍
5. 借力使力  打造前瞻併購政策

PART2 調整體質
【關鍵思考】互補長短.共創雙贏

1. 從遨睿收購國巨案  看管理階層收購
2. 私募基金併購  日月光勇德兩樣情
3. 從環球視景收購億豐  談審查準則
4. 大聯大定位產業控股  愈聯愈大
5. 國發基金+神基  力挺豐達
6. 強筋壯骨  宏達電併購擴版圖
7. 東隆五金  浴火重生躍登國際

PART3 企業分割
【關鍵思考】去蕪存菁.汰舊換新

1. 代工→研發→品牌  看宏?成長變革
2. 品牌與代工分割  宏?緯創走自己的路
3. 華碩和碩分割  聚焦核心競爭
4. 明基  品牌分割充實戰力
5. 中美晶分割案  策略轉向要講明白
6. 分割日產  裕隆脫胎換骨

PART4 有線電視併購爭霸
【關鍵思考】群雄並起.諸侯林立

1. 打開有線電視併購史  土洋大鬥法
2. 凱雷入股台灣寬頻   外資叩關有線電視
3. 轉進東森媒體  凱雷再創第二春
4. 入主中嘉網路  安博凱不惜砸大錢
5. 從台灣大到大富媒體  凱擘併購不如意
6. 旺旺併中嘉  言論集中爆爭議

PART5 金控併購洗牌
【關鍵思考】未來發展.精采可期

1. 兩次金改  金融業大洗牌
2. 搶搭金控列車  幾家歡樂?
3. 眼光獨到  富邦整併金控版圖
4. 元大京華併復華金控  政商角力決戰場
5. 兆豐金  公股併購代表作
6. 台灣金控  受制政策一波三折

PART6 金融產業併購
【關鍵思考】詭譎多變.波濤洶湧

1. 結盟花旗  富邦集團脫胎換骨
2. 富邦併ING安泰人壽  賠錢貨變金雞母
3. 寶來證  用併購寫歷史
4. 台新金併彰銀  好事多磨
5. 誠信與能力  博智併不了南山
6. 提升審核透明度 潤成併南山啟示錄
7. 大都會人壽出售  因禍得福多賺18億

PART7 跨國併購
【關鍵思考】入境問俗.擴大規模

1. 一箭三鵰  王雪紅入主香港TVB
2. 入股亞視  旺旺陷併購泥淖
3. 中美晶  併購出頭天
4. 冠捷攜手飛利浦  腳踏兩船奏捷
5. 美光入股華亞科爾必達  下了一步好棋

PART8 敵意併購
【關鍵思考】乘人之危.攻人不備

1. 開發金  經營權爭奪戰
2. 國巨敵意併大毅  出師不利
3. 台航經營權爭奪戰  官民大鬥法
4. 億光晶電入主泰谷  董監改選較高下
5. 黑松兄弟鬩牆  經營權鬆動
6. 光泉家族  從分產共治到分道揚鑣

 

【推薦序】

台灣經濟再造之路
蕭萬長(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台灣經濟今年表現不佳,各項數據指標均呈下降趨勢,既有的代工出口成長模式日益難以維繫。企業的競爭力如何提升?台灣經濟如何振衰起敝、再造生機,是當前政府與民間需面對的嚴肅課題。

  由於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是複雜的結構性問題所造成,傳統的貨幣或財政等政策工具只能短期救急,唯有掌握契機再造台灣經濟方能徹底治本。而要再造台灣經濟,我認為必須要先對台灣經濟發展重新定位,才可以對症下藥,切中時弊。

  台灣經濟的新定位應該是什麼?我建議以「加值島」做為台灣經濟的新定位。台灣可以作為亞太地區成員經濟整合與成果共享平台的「亞太加值服務中心」,可以做為能夠在生產、生活及生態同步加值的「三生加值島」,更可以做為產業高值化的「創新加值島」。

  要落實台灣做為「加值島」的新定位,台灣經濟發展要從依賴出口轉變為均衡成長,要從「代工出口」轉變為「價值出口」,更要以開放與創新來蘊育新的成長動能。台灣企業當然也需要根據「加值島」的新定位來改變思維,調整體質,尋求新的策略方向,建構新的營運模式。在台灣企業天蠶變的努力過程中,自我成長固然是一條途徑,但企業併購可能是更為有效的另一個選項。

  黃日燦大律師執業三十餘年,擅長國際投資商務法律業務,尤以專精企業併購著稱,經辦案件遍布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學養深厚,經驗豐富,思慮周延,行事細膩,國際視野寬廣,企業觸覺敏銳,曾獲評選為「亞洲頂尖25位併購律師」之一,素有「併購大師」之美譽,可謂實至名歸,眾皆推崇。

  黃大律師常在各大報章媒體針對重大法律及企業議題發表評論,深刻中肯,極受重視。自2011年7月起,他在經濟日報開闢「黃日燦看併購」專欄,每週一篇,以兼顧法律和商業考量的觀點,深入淺出的生動筆法,剖析台灣企業併購實際案件,每能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立論精闢,廣獲好評。

  如今,這些精彩的文章即將結集出版,書名為《黃日燦看併購─台灣企業脫胎換骨的賽局》,正值台灣經濟再造的關鍵時刻,台灣企業亟需運用企業併購以突破困境、再造榮景之際,本書適時出版,有助於大家了解企業併購交易的實務和策略,確實是值得每位企業經營者、法律業界人士和其他有興趣於企業併購者用心研讀的一本好書。

  黃大律師與我結緣甚早,當年我還在國貿局擔任第二組副組長時,黃大律師正要出國深造,就曾向我提出有關反傾銷和平衡稅等國際貿易設限問題。轉眼之間,黃大律師學業事業有成,躍為法界翹楚,大作付梓在即,囑我綴言幾句,我深感榮幸,也樂為之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813441
  • 叢書系列:經濟名人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掌握併購流程 事半功倍

企業併購交易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牽涉方方面面的人事時地物,參與併購各方要能掌握交易過程中的先後順序和輕重緩急,有經驗的人謀定後動,有條不紊;沒有經驗的人輕舉妄動,手忙腳亂。

釐清併購目的是併購交易啟動時的首要步驟。併購是「你丟我撿,各取所需」的交易,瞭解雙方的目的,究竟是策略性或財務性投資,有助於確定雙方的需要。財務性投資當然是為了賺錢,但在進行中也不無可能轉變成策略性投資;而策略性投資固然有其策略意義,但也要能夠賺錢才是划算的交易。更且,若是策略性投資,還要進一步分析是哪些策略目標,彼此是否互補等等。

對象方式細斟酌

弄清楚併購目的後,通常就開始挑選併購對象。有了可能對象後,要先推敲對方是否有意願。推敲對方意願,乍看單純,其實不然。舉例而言,甲公司想併購乙公司,乙公司的大股東可能有意願但經營團隊無意願;或者經營團隊有興趣但大股東沒興趣;或者大股東及經營團隊都有興趣,但小股東或獨立董事有不同看法;或者大小股東及經營團隊都有興趣,但乙公司的債權銀行、技術授權人、主要供應商或客戶可能有反對意見。

簡而言之,「對方」可能不是單一個體,而是多數成員的組合,成員間利益未必一致。因此,上述每一種可能情況都代表了不同的成交機會、處理方式和難易程度。除了併購對象的主觀意願外,當然也要分析它們的客觀條件,以便評估這些對象的優缺利弊。

接著,一般就要考慮可能的併購方式,是要買股權或買資產?若要買股權,是要取得控制性股權或少數股權?是用現金買股或以股換股或混合搭配?是要向併購對象認新股或向其股東買老股?若買資產,是要全部、主要部分或小部分資產?是要採用分割或資產讓與方式?交易相關地點全在一國之內或跨越數國?併購方式的考慮,除了針對併購各方的需要外,通常還會受到管制法令和租稅規畫的影響。

企業進行併購交易時,常須聘雇外部專家,如財務、會計、法律、人資、環保、產業等顧問,以補自己內部人員專業之不足。如何慎選並善用這些專家,才能契合需要,恰到好處,是門大學問。頗多台灣企業基於「成本掛帥」的傳統心態,習慣性地延後引進專家的時程以節省費用,但卻常因小失大。有經驗的企業反而會儘早納入相關顧問集思廣益,俾能在上路前就先確立方向,認清路障。否則等走錯了路,再找專家顧問諮詢,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交易主軸須抓緊

併購過程中,參與各方會有多番溝通協商,討價還價,但要緊記一點,最後「白紙寫黑字」列入併購合約的才算數,沒寫進合約的事項通常不算數,頂多僅有參考價值。所以,萬變不離其宗,抓緊併購合約內容就能抓住交易主軸。

在併購初期,雙方交換資訊之前一般會先簽署保密合約,規範雙方對彼此機密資訊及相關事項的權利義務。協商到比較成熟時,雙方可能會簽署意向書,扼要敘明已達成共識的重要交易內容,作為進一步談判議訂正式合約的基礎。意向書或詳細或簡略,完全看參與各方的需求和習慣而決定,沒有絕對好壞。意向書通常會明白表示無法律上拘束力,但對簽署當事人還是具有商業上、道義上的約束力,若有一方任意無故反悔,雙方互信程度會大打折扣,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隨便簽屬。

併購合約,無論是股權或資產買賣合約、合併合約、換股合約等等,是規範交易雙方權利義務以及交易進行條件和程序的正式文件,是落實雙方談判結果而有法律效力的具體協議。好的併購合約綱舉目張,條理清晰,是雙方按圖索驥完成併購交易的指引。有經驗的行家都會爭取合約撰擬權,所謂「操刀者勝」,因為撰擬人比較容易控制合約的體例、內容和進程。在實務慣例上通常是由買方主導合約的撰擬。

合約談判是藝術

談判併購合約的技巧,因人因事因地而易,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有時要先攻堅,挑最棘手的重點先談出共識;有時要先側擊,從無關緊要的問題先測點水溫。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併購交易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實地查核(Due Diligence),或稱盡職調查,也就是對併購標的公司或資產作體檢,通常包括經營、財務和法律三大方面,齊頭並進,分工合作。實地查核的目的是為了儘早瞭解併購對象的事實狀況,發現可能的風險及問題,探求適當的解決辦法,評估相關的成本及後果,作為交易談判的參考依據。周詳的實地查核,也有助於併購後接管整合更容易上軌道。

進行實地查核有其科學性和藝術性。科學性即是「魔鬼就在細節中」,要能鉅細靡遺,抽絲剝繭,有組織地分析研判所有的查核資料。藝術性即是「庖丁解牛」,要能抓住重點,切中要害,用合宜的方式提問,減除對方的疑慮,建立對方的信賴,讓對方願意作充分完整的揭露。

併購交易過程的收尾當然是成交履行的條件及程序。成交的條件一般包括雙方內部的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以及相關政府的批准事項,近年來日益受到注意的是各國反托拉斯法對併購交易的結合許可申報。目前全球約有75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結合許可管制,由於併購交易可能造成的市場影響,不限於併購雙方所在地國,也可能及於資產所在地國或產品銷售地國,因此台灣企業進行併購時需要在多國申報結合許可的案例與日俱增。

成交履行是併購交易能否畫上完美句點的關鍵,因此在併購合約中應予明確規定。首先,併購雙方應該訂定可行的交割時程,實務上常見雙方刻意趕進度而欲速則不達的事例,揠苗助長反而適得其反。其次,雙方應選定方便的交割地點,方便與否應依交易本身具體情況而定,而非只是方便買方就好。其三,雙方應明定詳細的交割內容,就成交履行時雙方應交付的事物及文件說清楚臚列,以利雙方確實遵行,以免臨場還要起爭執。「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任何細節一有閃失,大好的併購交易說不定就觸了礁。

併購交易流程,環環相扣,有其內在邏輯連貫性。掌握不當,如逆水推舟,事倍功半;掌握得當,則順水行舟,事半功倍。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