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週年慶(止)
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

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

  • 定價:250
  • 優惠價:922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1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莫非基督教放逐了「美」?以致「美」成了漂泊的浪子?
  莫非教會拒絕迎回「美」這個浪子?以致「美」一直在教會門外困惑?

  創作力的源頭來自上帝,祂賜下文學和各樣藝術表達形式。作者從基督教歷史來看文學藝術在信仰裡的美麗與哀愁,並以多位創作者及不同的文學藝術形式為例,闡述其中如何表達出基督教的價值觀。

  書中的論述,引領創作者以多樣的文學藝術形式來「說」精彩的信仰故事。人,喜歡故事,喜歡故事帶來的意外驚喜和對生活現實的貼近。那種和現實人生面對面的凝視,常讓人多一些認識自我、生命和人性。進而影響人多些思考人生,認識並活出信仰。

  基督教文學藝術在現代主流文化中缺席了嗎?
  文學藝術在現今的基督教信仰裡隱形了嗎?

作者簡介

莫非

  原名陳惠琬。馬里蘭州立大學會計學士,普渡大學電腦碩士,富樂神學院MA in Theology。曾任職華盛頓首府美國銀行會計經理一年,加州休斯飛機公司電腦工程師六年。現定居洛杉磯,專事文字事奉,演講與廣播。於2008年與蘇文安牧師攜手共創「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

  散文曾獲聯合報文學散文獎、宗教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雅歌文學獎等等。小說曾獲冰心文學獎、宗教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等。

  2012年3月開始推出文字事奉系列《創作,一種屬靈的經歷》、《在永世裡拋擲一個身影》、《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等書。

 

目錄

自序 一枝筆的揀選,一世代的呼召 

基督教的美麗與哀愁
文化裡缺席,教會裡隱形
基督教的美麗
基督教的哀愁
當代天主教和基督教文學藝術現象

教會對文學藝術的困惑和恐懼
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
文學藝術會成為偶像崇拜嗎?
文學藝術中罪的刻劃會引人入罪嗎?
文學藝術會影響基督徒思考世俗化嗎?
文學藝術只不過為娛樂消遣嗎?
非信徒的文學作品是否不值一顧?

創造力的源頭
骨頭在胎中如何長成?
一切創造源頭是來自祂
活出一樹的風華
創作的思想架構和題材
墮落論與創作的關係
基督徒創作者對墮落世界當如何回應?
救贖論與創作的關係
創造結果是獻祭,永遠是榮耀!讚美!

用故事向深淵下戰帖
用故事向深淵下戰帖
大聲疾呼 VS. 輕聲細語
從前,有個故事
故事有何魅力?
敘事神學的產生

精彩信仰故事如何說
故事好看,就因為是故事!
文學中的道成肉身要從何說起?
文學中信仰題材有哪些?
如何在故事中寫出神聖的介入?
如何呈現變調的信仰?
墮落世界中,真實的邪惡和救贖

21世紀文學創作者的呼召
黑暗時代裡的一盞燈
以基督的眼光看世界
了解當代文化現象之必要
基督徒作者的藝術責任
用「道成肉身」檢驗文字的平衡
在時代裡攜手的責任
寫出心中的一點光亮

為基督教文字出版注入一股活水
你裡面的作者是否掙扎欲出?
道不遠人
創造一個屬靈文化
高貴的文學掠奪
翻譯知多少?
這一代基督教文學作者在哪裡?
開創一個華人基督教出版文化

 

自序

一枝筆的揀選,一世代的呼召

  原本尋求祭壇,是為對永恆天命的一個渴望。卻不知這正如信仰;尋找就尋見,叩門就開門。雖然尋見和開門,來得總是有點讓人猝不及防。

  經歷多年來的疑問和探問,終於徹底明白當初的蒙召,在踩入門檻,入座之後,就在靜觀一場美麗宣示的呈現。

  多年來,我以文字走進永恆,也以文字涉入人世。書桌,成為我獻祭的地方。面對沉默的後山,聆聽清亮的鷹嘯,我彷彿化身為神的一枝纖纖細筆,款款情深地書寫不朽,細細溫柔地描繪人生。

  艾略特的詩曾說:
  因為我知道時是時,
  空是空,
  所有真實意義均限於一定時空。
  Because I know that time is always time
  And place is always and only place
  And what is actual is actual only for one time
  And only for one place.

  在書寫中,我卻深深體會出和艾略特的一種對立意義。時間不再只是時間,空間不只是空間,所有文字都跨越時空,傳遞關於神的各種真實意義。

  創作,是一種何等屬靈的經歷!

  下筆,即永恆。

  在文字事奉一開始蒙召時,面對最大的問題是:為何是我?
 
  因為素無文采,至少從無外人印證、回應過。小學時,老師對我作文最常有的評語是:「真會寫」,但指的是同樣題目,我寫得總比別人說來話長。卻沒有說我寫得好,也沒被貼過壁報、得過獎。在同學中,我只是個不起眼的作文繳卷者。

  大些時,又缺少人文科系的訓練。出於對自我與前景的模糊,所學科系全是跟著社會軌道走。人說會計好覓職,大學就學了會計。畢業後,一下就作到自己的瓶頸,好像穿了別人的鞋子,處處喊痛。又有人建議學電腦的較有出路。於是,研究所便又學了電腦。再加上生活在異鄉,文化語言全斷層,思想原本就未曾被豎立,所念所學也沒有機會在思考方面受過訓練。

  一個生活在文化邊緣,沒有筆,沒有思考訓練,沒有熟練可以駕馭的中文語言,又沒有太多寫作的經驗(零星寫過日記和投稿,不成為所謂的寫作經驗),這樣一個人,卻有了一個來自神的真實呼召,要從事文字事奉。

  自然,我的反應就像摩西,多次會在神面前問:「我是什麼人?竟能……?」

  被呼召去作的事,和自己的能力與專業訓練,顯然有一個大懸差。放在誰的生命裡,都會是一股巨大的張力。

  但是,呼召在心裡燃燒的熾熱卻如許真實。文字事奉有如「雅各天梯」,許多人藉此上去下來的異象,也常在眼前栩栩如生。最奇怪的是,辭去電腦系統工程師的工作後,走上沒啥概念與經驗的創作路,雖然面對的前景完全黑暗,內心卻自此像點燃一把火炬,全是光亮,而且愈燒愈旺。

  那是一種激情,讓人義無反顧,此生無悔。也是一種天命,二十四年前到現在,從裡到外,都了然自己一直處於一個「正確」的位置,作該作的事。更是一種託付,發現文字在信仰裡能承載的深度、廣度和豐富,無可比擬。

  一條憑信心走上的路,就如此讓許多驚嘆號取代了問號。

  回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以為一個人被揀選去作一件事,必須先得有一道讓人可以參考的生命軌跡,像自傳或簡歷,擁有所有的條件和資格。卻未料自己一路反其道而行,雖有諸般不配與匱乏,卻不可否認,所有重要的生命軌跡是在蒙召後,才從虛線一點點走成實線。

  在寫作上,因而常覺得自己像隻孫猴子,是石頭裡蹦出來的怪胎。又覺自己像金庸小說裡的楊過,武功上非大戶人家出身,東學幾招,西學幾式,寫作上見招出招,不成章法,倒也次次過了關。

  最最讓人意外的,是原本想為自己生命尋覓一個可以燒得輝煌的祭壇,卻居然走上一條風雨如晦,一條充滿掙扎和嘆息,「在軟弱上顯得完全」的小路。過程中,無數次感覺自己一無所有,只有呼召;毫無能力,只有順服。是呼召和順服,定義了我的人生,也豐富了我的生命。而且,往天下眺望的眼神愈來愈沒有疆界。對神國裡的許多不可或缺,會盼望自己的文字可以處處落地生根。

  進入文字事奉的第二個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怎麼寫?

  中國人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顯然不會是我的路數。既無文采又無學識,下筆絕無一瀉千里的經驗,只有一跛一跛的窘迫體會。自己都覺得是個笑話,但是神卻揀選了我,且不放棄我,這讓我很有「知遇之恩」的感念,每次想到,就力圖自己能配得上蒙召的分。

  於是不論讀寫,都開始以「土法煉鋼」的態度,努力地自修學習。讀不懂,就重複讀。寫不好,就一遍遍地寫。也去美國加大洛杉磯分校選些寫作課,或參加各類美國作家大會取經,或參加文學獎來砥礪自己磨筆。

  像讀《聖經》一樣,盡量操練所讀於所寫之中,也和神祈求悟性和記性。因為走上這條路已過了年少風發的年齡,還和神求讓我活到九十歲,那就可以在文字中從容地琢磨。

  那時年輕,不知人老可以痴呆或者困於病痛,活到老不見得可以寫到老。只是認為別人寫作靠才華,我寫作則可憑跑馬拉松的意志,不到終點,誰知道誰會真正地贏?

  一股傻勁,專一地只跑一個目標,吾心天可憐見。感謝神,還有一點學習的能力,漸漸地,得獎和出書成為觸手可及的目標。

  然而開始時,真是誰都可以對我的文章說三道四,像初學講道者,所有會眾都是「老師」,那是很謙卑的經驗。雖然每次被批評都會痛,像自己的孩子被人挑鼻嫌眼,總想護著辯駁兩下。但是人總要對得起自己的痛,在情緒沉澱後,便仿馬利亞把各樣批評放在心裡,反覆思想,總要為自己的文字找出一條生路。

  多年下來,就像魯迅說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許多「老師」在我的文字上,居然就幫我踐踏出來一條路來,我為這些「老師」一一感恩。

  2003年在美國德州,受邀和張錯、張讓、章緣幾位北美作家同台作文學講座。那時心中無限感慨,自1988年領受呼召到真正和這些文學作家平起平坐,我竟走了十五年!為何在神國裡我有文字抱負,神給的文字恩賜,卻不如這些沒有信仰又沒有文字事奉負擔的作家?天理何在?

  回首自己投稿、退稿、琢磨寫作技巧的一大段磨難,所為何來?終於了解神量給每個人的地界不同。我的十五年文字彎曲路,就是我的「地界」。我的「地界」,就在建立於自己的寫作困境經驗上,可以回首鼓勵和我一樣,對文字有負擔,卻無從下筆的基督徒。

  原來神選召我作文字事奉的旨意,不只是要我成為一位作者,還要我成為一名文字老師。把自己多年來摸索如何將信仰揉入生活的土壤,如何讓承載信仰的文字不那麼沉重,反而有著翅膀的輕盈,飛傳出去。這開始了我第二個十年的主要文字服事,教導文字課,訓練文字工人。

  人說寫作是一門「不能教,只能學」的藝術。基本上我同意,但是一些寫作技巧和寫作基礎還是可以傳遞奠立。尤其西方,凡事都可以成為一門有步驟可循的科學,從所出版各類五花八門的寫作書籍便可見一斑。至於日後寫作境界的發展,則要靠個人的學養建立和習作努力,這就是所謂的「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

  於是,建立在自己親身學習的寫作經歷,開發出一連串寫作的課程。多年來在主裡磨筆的心得就是:如果我可以,很多人都可以!恩賜是因為服事的需要而存在,只要有心,甚至也有文字事奉的呼召,恩賜的建立只是遲早的事。第二個十年中,我的角色就是幫助學生學習如何把信仰自然地融進文字中,再用各樣有創意的方式來表達信仰。

  十年來,陪著學生寫作、投稿,到保送上壘,學生的發表與得獎時間都比我早。對「他必興旺,我必衰微」漸有領悟,知道陪他們一段,比自己創作,更是來自神的託付。人要安分,我的「分」便是在曠野裡呼喊,尋求更多可以為神得著的好筆。

  多年來所發展出來的文字課程,和所傳遞的文字事奉異象和服事態度,有部分被收錄在《創作,一種屬靈的經歷》一書中。

  說創作,是一種屬靈的經歷,就是因為知道創作必須起於神,透過聖靈,最後的成果也是獻給神。因此除了文字技巧的傳遞,對學生生命的牧養,我也極為看重。和所有服事一樣,工人必須得先於工作,作者的生命也絕對重於作品。因此,在帶領學生上,我又成為一名文字牧者,要求學生好好凝視自己的生命,把信仰活透。

  也因此,許多關於基督徒文人的靈命造就牧養的話語,用「莫非書簡」的形式—往天下送出。雖然每次下筆心中都只有一人,即那被神揀選的下一位可能基督徒作者。但是寫出來的氣勢,卻被人笑像在對全天下喊話,那真是曠野中的呼喊呵!現被收錄在《在永世拋擲一個身影》一書。雖然沒有《聖經》經文串聯,但是在我心中,卻盼望這本書是基督徒文人的一本靈修書。在文字生命的各個角度裡,有些靈裡的叮嚀和祝福。

  進入文字事奉第三個最常問的問題,就是:你在哪裡?

  在進入文字服事的第三個十年,神帶領我和蘇文安牧師,以及洛城的一群同工,在2008年成立了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簡稱創文)。在華人教會界裡,這是第一家以文字培訓為主的機構,因此取名「創世紀」。

  從一名作者,文字老師,文字牧者,到帶領創文在整個神國文字事奉上的推廣,文字視野可以想見,也從一篇文章,一堂課,到整個神國的文字需要……在不斷地被擴大與拓深。

  三年來,我開始從神那裡領受許多要傳遞的文字異象、思考和洞察,於是積極開始進行一連串文字事奉的系列書寫。這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過程,前二十年所沒有的文字異象,現在源源不絕地湧現奔流。我被迫成為一枝快手筆,也必須是枝快手筆,來承接天上紛紛降下的文字嗎哪。

  其實這方面,我絕對不是開創的一位。已有一些文字前輩零星出版一生的文字心得,或總體概論文字事奉和基督教文學方面的書。但顯然,還有很大可以開發的空間。既然身為文字牧者兼文字事奉推廣者,我能作的,就是把許多人思考過或正在思考的文字和文化異象,賦予一些語言,呈現一系列的文字事奉著述。

  一方面從縱向整體歷史來談,為何文學藝術在基督教信仰裡缺席如此之久?美,是何時被教會放逐出去成為了浪子?另一方面也包括橫向來看當代,若要在基督教信仰裡迎回這「美的浪子」,又會面臨什麼神學或教會的阻力?精彩的信仰故事要如何說?在神裡的藝術家性格又要如何塑立?這一系列寫作,收進《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一書。

  此外,談文字寫作就脫離不了文化。對流行文化了解,可以增加我們基督徒和非信徒對話的籌碼,也可以幫助教會不受流行文化的侵蝕,信徒不被流行文化給淪陷。於是,我在神學院內開發了一堂課,探討流行文化的本質與影響。課程內容也被收入《流行文化知多少》一書內。

  正如創文的成立,是少數很有針對性的一個服事機構,這一系列書寫,也是專注在文字事奉的方方面面探討。系列書的主要讀者對象雖然是基督徒作者,但所有對文字或文化有負擔的基督徒,甚至屬靈領袖,也都是本書系所書寫的對象。讀者群且不只包括台灣,北美,更包括大陸。也許不算是大眾讀物,卻是文字事奉領域裡的一個慎重傳承。盼望這幾本書能成為一脈青山,為文字事奉在21世紀華人教會裡能重新定位。

  因為是從神來的領受,也是自我摸索的心得,盼望屬靈牧者與基督徒文字同好能指正或印證。

  所以,你,在哪裡呢?那也有來自神同樣的文字領受,和我有著共同的文字語言,讀了這些文字可以和我迴盪唱和的你,在哪裡呢?

  我深信創作也許是在孤獨中完成,但是文字事奉大業卻需要許多人前仆後繼一起來努力。這是我在文字長河裡遞出的小小一棒,卻是我一生深情的投入。帶著羞怯與歡喜,邀請你一起和我提筆,書寫天上地下神國的美,人世的痛,和一種讓人願意以身相許的愛。

  感覺上也覺得時候到了,時代正醞釀著偉大,以及一些構成偉大的條件。我們怎可缺席?禱告神能用各樣方式,把這幾本小書送到你的手裡。也禱告創文的使命,可以挑旺你,讓你的靈魂產生悸動,願意一起接受挑戰。讓我們一起:

  在時代裡攜手,於時間裡傳承,

  推動文字事奉,創寫新的世紀!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274335
  • 叢書系列:莫非選集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

若要找一個動詞語來形容基督教會如何對待文學藝術,你會用哪一個動詞呢?此處「教會」是指廣泛定義的基督教教會界。

所以對教會和文學藝術間的關係,你會用「愛」嗎?基督教會「愛」文學藝術?或者基督教會「看重」文學藝術?還是基督教會「輕視」文學藝術?甚至「打壓」文學藝術?

若問我,我會選擇「放逐」這一動詞。多少年來,教會曾不遺餘力的將文學藝術逐出教會門外,至今也仍未回歸。為什麼?因為出於恐懼。

教會對整體文學藝術有著諸多恐懼:恐懼藝術雕像會成為偶像崇拜;擔憂作品中的暴力色情刻劃會引人入罪;懼怕文學藝術會影響基督徒思考世俗化;或認為文學藝術只不過是消遣娛樂的雕蟲小技,膚淺無用。尤其認為非基督徒所創作的文學藝術作品不能呈現真理。若無真理,美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此種種,使得教會從古至今,視文學藝術如洪水猛獸,不斷砸碎、抵擋、打壓,並將之逐出教會的門外。

且不同於浪子回頭的故事,教會對文學藝術沒有等候,更沒有迎接,美的浪子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即使到了21世紀,美,仍在教會的門外漂泊。

對此困境,許多基督徒創作者因而認為基督教信仰不但無法成為創作的源頭,反似創作的一種纏累,是絆腳的千斤石頭。原本,創作者在文學藝術裡掙扎著突破已夠艱難了,現還要扛著來自教會批評的種種包袱踽踽爬行,所為何來?因此,許多「美的浪子」也乾脆甩掉教會包袱,不想歸家,不屑回頭,創作的美因此只能在教會的門外繼續流浪。

對生活在21世紀的基督徒來說,世界地平線已往後無限推廣了,地球村也已讓人天涯若比鄰,畫地自限愈來愈艱鉅,已幾乎不可能,基督教教會對文學藝術的恐懼看法,是否因此可以一筆勾銷呢?教會對美的認識,是否也應該與時並進,跟著「進化」呢?像後現代多元化的容納胃口,教會也應有所寬容、接納不同,並鼓勵多元化發展文學藝術而不加設限呢?

這其中很有些可以探討的空間。

我這作了四個孩子爹地的老大,看著窗外那個郵票大小的院子,無言以對。持平的說,教會對文學藝術的諸多設限,雖不見得適合全然奉為圭臬,但也不能就此一筆勾銷。因為種種前人對美的抗拒,也是出於愛神愛人的心,並不亞於現代基督徒創作者想用創作來榮耀神,美化人之心。傾聽不同的聲音,在這個時代很必要。探索源由,可以幫助基督徒創作者分辨文學藝術裡的險灘為何?避免在其中走迷或在美中沉溺。同時,也盼能為教會釐清一些困惑,挪開包袱,為美鋪下一條回家的路。

無庸置疑,這是一條需要長期對話的路。許多時候,教會對文學藝術的誤解,創作者對教會的不諒解,常因沒有仔細探討中間的糾葛。《文心雕龍》說:「正言所以立辯。」期盼教會、基督徒可以多一些這方面的討論,端正一些視聽,為文學藝術有所立辯。

當然,過去教會對文學藝術的態度,也不完全是美麗的誤會,也有些師出有名。對基督徒創作者與欣賞者來說,可以將之當作靈魂的守望,作為參考拿捏的尺度。重要的是,面對文學藝術,基督徒無須舉之上天,也無須按之入地,要按照上帝的心意看得合乎中道。

而且,只有讓基督徒創作者先在信仰裡可以定位,方能談得到創作者如何回應上帝的呼召,用作品來獻祭上帝。因此,不要讓美再在門外漂泊,而要為美的回家鋪設一條路。

談到路,魯迅說過「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如果回家的路是需要「踐踏」和「開闢」的,那麼一步一腳印絕對不夠,我們需要更多有心者一起參與。盼望上帝興起更多的人來開闢這條讓美回家的路。

文學中信仰題材有哪些?

基督教信仰的文學故事,人物不見得必須是牧師或基督徒,場景也不一定要在教會內或基督徒家庭裡。處理的題材也許完全沒有提及十字架,卻可能有對終極關懷的探涉。故事情節也許沒有發展到決志信主,卻可能在人物覺悟或悔改的一刻,戛然而止。

對一些有志於此的基督徒創作者,也許會問:那麼可以嘗試創作的基督教文學題材有哪些?這方面自然西方發展得比東方成熟。僅就現有的一些經典基督教文學作品,稍作整理歸納,約有下面幾種題材提供給有興趣的創作者參考: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乩身II 4:大宅裡的七家神|同系列單書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知遠語言加碼(9/7-9/8)
  • 新時代折20
  • 小天下領券(9/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