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長大後,最希望忘卻的記憶 校園霸凌:若息事無法寧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長大後,最希望忘卻的記憶 校園霸凌:若息事無法寧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250
  • 優惠價:922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0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作者羅秋怡心理師對不同的霸凌行為,提出解決之道外,在在強調一件非常重要的現實:不是未滿18歲,就可以不必負任何法律刑責,不是發生事情,加害者父母兩手一攤,表示他也無能為力就沒事了。這不是一本在說霸凌的故事書,羅秋怡在在提醒面對霸凌該如何求救?加害人與其父母的法律責任無可逃避,及如何保護孩子能避免被霸凌。

  根據教育部2010年的調查指出:國中生曾遭霸凌的比率為2%,若以95萬名國中生來計算,應該有一兩萬人,但以往教育部每年校安通報卻只有幾十件。可見大部分的人是以「息事寧人」、「寬容以待」任由霸凌發展,最後可能致使一些無辜受害者,犧牲了安全的基本人權。或者更嚴重的,會使旁觀者目睹暴力,在攻擊環境中學習模仿,假以時日,極可能從被害者、旁觀者,進身為加害者,使得生命受威脅的不安全感,呈倍數增加。

  霸凌雖然是校園事件,但這類青少年離開校園進入社會之後,有五分之二的人卻以不同方式犯罪!如果,今天不面對霸凌,它將來就是家庭問題,就是社會問題;如果,父母或老師輕率應付校園霸凌,或一味掩蓋,不深入找出問題所在,尋找有效處理方法,這種種兒少心理困擾,恐怕要繼續影響年輕人,繼續傷害家庭,不會因為孩子畢業就消失了。

  霸凌導致的身心傷害常是長遠的,然而許多受害者、校園的學生、學校老師,或社會人士對霸凌的認知都還有待提升,這些都意味著,不論是學生、家長或老師們,還需要更多的相關知識及心理支持,幫助這群孩子們走出困境。

本書特色

  少年法庭雖然會給校園霸凌加害者自新的機會,但不表示可以輕鬆逍遙法外;並非未年滿18歲,想當然耳的可以推卸刑責,包括這些加害者的監護人也一樣!

  父母親怎麼發現孩子被霸凌的異狀?被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有哪些?參與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會如何?

  全書作者羅秋怡以真實案例改寫,校園中荒謬、暴力的霸凌遠超出想像,受虐者、施暴者、息事寧人的校方、求救無門的孩子、慌張失措的家長,該怎麼面對問題?孩自的人生才起步,要怎麼走出這如影隨形,一輩子都難以抹滅的傷害?

  霸凌行為對霸凌者與受害者,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嚴重霸凌者成年後犯罪率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長期受霸凌者,成人後有高比率憂鬱、缺乏自信以及暴力衝突傾向。在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世界的霸凌更讓人心驚膽戰!隨著科技通訊的發達,現在的校園霸凌甚至可從學校生活延伸到下課後的私人時間,加害者可以用手機、網路等方式,24小時持續施暴。

  最早在12歲之前發生的早期攻擊行為,家長坐視不管,或因忙於生計、或因父母婚姻破滅、家庭結構崩解;家庭成員有吸毒犯罪等前科;失當行為沒被當下處理,致使攻擊行為繼續惡化,隨之來到了青春期。當孩子失去家庭持續的滋養保護,很容易靠向不良同儕,成群結黨,壯大聲勢,衍生成系統性的社會犯罪問題;數據調查證實:霸凌小時候不處理,長大更糟糕。

  大部分的人以為霸凌的加害者很強,其實他們心理有塊脆弱的區域,必須藉由欺負他人,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是強大的。兒童與青少年在發展階段,需要明確的行為因果連結,來瞭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後果,自己後來還得付出什麼代價。

  發現孩子言行有異常的徵兆,父母請注意自己追問的態度:當被霸凌事件發生時,不要把自己比孩子更無助的心情,加諸在孩子身上。再激動都請先冷靜與通報,包括報警或求助於少年警察隊。沈著下來面對,不難發現有許多協助的資源就在身邊。

作者簡介

羅秋怡

  現任:台南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

  台南地方法院、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心理師、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導

  資歷:美國賓州大學兒童心理發展碩士∕馬偕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及台南市社會局強制親職教育講師∕政大及輔大心理系研究所臨床心理實習督導 /台南大學諮商輔導系及幼兒教育系兼任講師∕南台科技大學幼保系、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

 

目錄

寫給父母的話
校園霸凌事件,一直都存在

認知霸凌,有所警覺∕鄭邦鎮
霸凌發生在校園,源頭卻是在家庭∕陳韺
霸凌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劉珣瑛
霸凌小時候不處理,長大更糟糕∕羅秋怡

第一章 身心特質與霸凌的關連
阿昌∕過動兒
轉學不能解決問題∕亞斯伯格症
別叫我胖子∕罕見疾病
矮冬瓜∕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
是男生還是女生∕雙性人

第二章 加害者不是一朝養成的
為什麼每次都是你∕資優之罪
靠山∕大仔身邊的小弟
我爽就好∕網路嗆聲

第三章 暴力的循環
毛手毛腳∕性騷擾
噤若寒蟬∕家暴之殤
給他死∕隱形加害人

第四章 面對家庭困境
打包剩菜∕弱勢家庭
我有名字∕外籍配偶家庭
那一年的元宵花燈∕弱智家長
我是路上撿來的∕收養

第五章 讓霸凌無法存在
是他們自己要借我錢的∕勒索不還
家醜∕支持照顧
我是看妳頗有天份喔∕性霸凌
升學掛帥∕進退後盾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34290
  • 叢書系列:CARE
  • 規格:平裝 / 184頁 / 15 x 21 x 0.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校園霸凌事件,一直都存在

校園霸凌新聞,屢上媒體後,越演越烈,之所以會成為教育部每次開學的重要宣導與預防工作,與2010年桃園八德國中的嚴重霸凌事件有關:

當時學生被霸凌人數眾多,連老師的安全都受到了威脅;追查下來發現當時的校長上任七年來,換了五個學務主任,人事更迭頻繁,管理鬆散,缺乏處理的經驗和膽識,造成霸凌情況日益嚴重,引發更多危機。半數以上老師連署,要求校長下台。從此之後,教育部特設校園霸凌專線,要求全體學校一起關注,一有發現要通報,還師生一個安全的學習空間。

霸凌本質具有動物本能掠奪性,不清楚人際分界、錯誤解讀社會訊息、低社會化、衝動行事、殘忍、缺乏同情心與同理心,凡事未經思考判斷就提早做出攻擊的行動,大腦似乎尚未進化。霸凌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發生的時間為長期反覆不斷,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的攻擊行為,造成被害者呈現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這種強欺弱的行為,未成年的加害者任由本能行事,大部分不了解自己的霸凌行為已經觸犯傷害、毀謗、妨害自由等罪行。

人身安全原本就是立法保障的基本人權,令人惱怒的是霸凌的發生和惡化,通常來自一連串的「巧合」。當霸凌者開始動作、受害者不敢聲張、父母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異狀、老師沒有積極處理、校方事後沒有加強宣導、甚至故意隱瞞、不通報,霸凌網路影片由傳媒強力播送、引來同學的仿效,形成惡性循環,這個「巧合」就這樣一環扣著一環的發生。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發現:

․逾半數學童遭受霸凌時候「選擇隱忍」,不會主動找大人求助。

․霸凌的事發地點,最常發生的地點依序為廁所、教室內、上下學途中、樓梯間、空教室。

․校園霸凌最常發生的時間,依序為下課時、放學時間、打掃時間、上課鐘響教師尚未進入教室時、午休。

․約有70%學生被霸凌後,很傷心難過;14%不想上學;甚至25%孩子覺得不如死了算了。

這個調查告訴我們,孩子長時間待的地方一點也不安全,甚至危機不及時處理,將會埋藏與引發治安與生命的未爆彈。

父母親處理霸凌的態度

除了平時常跟孩子親近、聊天,知道他們的生活範圍、交友圈、平日的作息之外,若有些與日常不同的事情發生,應該追蹤。父母親請多留意孩子所交的朋友,參與的活動,是否透露出來的偏差價值觀?若發現孩子參與了霸凌,不要過度包庇保護,讓孩子一錯再錯。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的是教導,而不是姑息包庇。當發現孩子異常的徵兆,父母要注意自己追問的態度:

․若還沒收集完整資料就以告誡之姿,劈哩啪啦數落孩子一頓,可能會錯失更重要的資訊,當孩子擔心挨罵,擔心家長擔心,更不願意告訴家長。

․當被霸凌事件發生時,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比孩子更無助的心情加諸在孩子身上。應冷靜與通報,甚至嚴重的霸凌需要報警,求助於少年警察隊。沉著下來,不難發現有許多協助的資源就在身邊。

․研究指出,捲入霸凌事件中的孩子,包括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都透露出情緒起伏大的共同徵兆,也同為自殺的高危險群,需要家長共同的關切,給予及時的協助。

被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

․孩子的東西經常不見:不是習慣性的,是近期的變化。

․家中遺失金錢,物品:通常是對孩子珍貴有用的,例如電動玩具、3C產品、腳踏車。

․帶危險物品上學:例如,折疊刀、起子、削尖的竹筷……可能是為了防身。

․不想讓爸媽看學校的筆記本和課本:可能是被亂劃亂寫。

․對金錢的要求增加,或從爸媽的皮包裡面偷錢:可能被恐嚇取財。

․希望爸媽不要去參加學校的活動:不想讓父母擔心。

․背著爸媽清洗衣服、制服、鞋子。可能已經被污損破壞。

․不想外出,外出的時候會一直注意四周:可能被恐嚇過。

․跟以前比起來,無心於功課,學習能力打折,成績下滑。

․變得健忘,目光呆滯、反應遲鈍、恍神、注意力不集中。

․情緒變化大,不安、焦慮、坐立難安,常為小事衝突。

․減少與家人溝通、迴避問題與目光注視、答非所問,有所隱瞞。

․食量改變、沒胃口或暴食。

․睡眠改變,失眠,沒精神。

․不想上學,拒學。

․有暗示「死亡」的紙條、日記。

․有自殘行為或自殺傾向。

參與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

․參加幫派、廟會、成群結黨、飆車。

․使用菸、酒、藥物、毒品。

․朋友人數眾多,動不動撂人來喬事情,以暴力為解決問題的手段。

․常深夜出門,或不歸,再晚都有人收留;與朋友出遊地點不明。

․帶回不明來路物品,例如手機、汽機車,聲稱是撿到的,代保管而已。

․金錢使用量增加,來路不明。

․帶危險物品例如各種攜帶式刀類出門。

․希望爸媽不要去參加學校的活動,怕被老師告狀。

․常為小事衝突、暴躁、態度囂張、頂嘴、不願被約束,講不聽。

․抱怨自由度不夠、減少與家人溝通的意願。

․活動多到沒時間睡覺,上學一條蟲,下課一條龍。

․抗拒學習,不寫作業,上學是為了社交活動。

․渴望權力。

․恐怖圖騰的刺青。

․事後自覺霸凌傷害別人,而產生了自責、罪惡感,從而會有自殘行為或自殺傾向。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