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因果,怎麼一回事?

因果,怎麼一回事?

  • 定價:240
  • 優惠價:921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9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世上真有因緣果報嗎?可以用科學證明因果的存在嗎?或者因果不過是民間信仰的一種迷信?因果和報應有什麼關係?如果不是廟裡的神,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也不是佛陀主宰我們的報應,那又是誰來決定?用神通可以改變因果嗎?

  我們常聽到一些跟「因果報應」有關的話題,譬如:遇人不淑,一定是上輩子欠他的?因為祖上沒積德,後代子孫的運勢才會不順?上輩子「造孽」,今生才殘障?久病不癒是業障病,要多作功德才會康復?若什麼事情都扯上因果,會不會太宿命論了?因果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就如作者所言,如果你認為「因果」根本不存在,對它不屑一顧,你可能會與真理擦身而過,因為因果本身即蘊藏著深奧的人生哲學。如果你把「因果」看成一個通俗的話題,認為沒什麼大不了,那麼你可能喪失一個增長智慧、提升心靈境界的機會,因為認識因果,能為你打開生命的另一扇窗。如果你認為「因果」只是宗教勸人向善的教條,不想接近、被它限制,那麼你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原地,因為「因果」告訴我們的,不只有這些。
  
  本書作者從各種面向,帶領讀者一同發現因果、解讀因果,釐清世俗對「因果」可能會有的迷惑與疑問。正確認識因果是怎麼一回事,你就能更了解生命所含藏的底蘊有多麼深刻。

作者簡介

釋見介

  著有《文殊菩薩小百科》(橡樹林出版)、《和佛陀賞花去》、《和佛陀談天說地》(野人出版)、《和佛陀一起雲遊四季》(橡實出版)等書。

 

目錄

【作者序】別誤會因果--從星座談起

雲深不知處--世上真有因果嗎?
*舍利弗的驚艷
1.因果的說法是迷信的?
2.因果真的存在嗎?沒看見怎麼相信?
3.因果就是有因有果,怎麼會與「報應」有關呢?
4.人心好就好了,何必管什麼「因果報應」?
5.相信「因果報應」,是不是等於信仰佛教?

見山不是山--因與果之間
*吉祥草
6.好人常常沒好報,「善有善報」豈不是騙人的?
7.平時勤燒香,臨時抱佛腳,佛、菩薩卻都不保佑?
8.我愛的人為何不愛我?我努力為何不成功?
9.父親作惡多端,厄運竟然報在孩子身上?
10.他只是……, 結果怎會如此莫名其妙?
11.惡魔也有溫柔的一面,善、惡有一定的標準嗎?
12.平生不做虧心事,橫逆卻老是來敲門?

是誰多事種芭蕉--非因計因
*走出苦行林
13.一定是我上輩子欠他(她)的?
14.都是XX惹的禍?
15.我只是欠栽培,否則早已一飛沖天?
16.都是你的錯?都是我的錯?
17.一切都是環境造成,他也是無辜的?
18.我們的幸或不幸,是由於神的賞罰?
19.都怪我沒有選對良辰吉日?
20.最近不順利,是不是祖先沒保佑?
21.上輩子「造孽」,今生才殘障?
22.久病不癒是業障病,要多作功德才會康復?

看見花開花落--正見因果
*佛陀也沉默
23.佛教說的因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
24.為什麼談因果,都不免提到三世?
25.因果是佛陀發明的嗎?它與業力、輪迴有什麼關係?
26.用神通可以改變因果嗎?
27.因果的說法會不會太宿命論了?
28.因果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
29.我這樣做,會不會「背因果」?
30.我們該怎麼面對因果?

 

作者序

別誤會因果--從星座談起

  談到「因果」,很多人的反應可能是擺擺手,表示不感興趣;也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一副「拜託!拜託!別問我」的樣子;甚至更有些人不屑一顧:「這迷信的玩意兒你也信!」還有人乾脆直接說:「我不喜歡談論因果這方面的話題,因為太宿命論了!」可能他也會反問你:「我為什麼要了解因果呢?那是佛教徒的信仰,和我有什麼關係?」

  但是,一旦這主題是「星座」時,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再怎麼陌生的人也能立刻搭上線,「什麼?你是水瓶座?我也是耶!」「你幫我看看我和女朋友的星座合不合?」「我就說嘛!他一定是金牛座,你看他動作那麼慢!」如果這時遇到的是經驗老到的星星王子或星星夫人,許多認為因果是宿命論、迷信的人,也都會紛紛說:「你看雙魚座的人這週運勢如何?我就是雙魚座啦!」「你看我這種雙子座的人適合從事什麼行業?」

  這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很喜歡談論星座,願意相信星座所決定的性格與命運,卻不願去談論任何與「因果」有關的課題。

  為什麼人們喜歡談星座?難道星座不宿命、不迷信嗎?在某種程度上,它應該仍然未脫出宿命的範圍,因為每個人一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他是什麼星座,也決定他是什麼樣的人。儘管還有所謂的「月亮星座」、「上昇星座」等等其他的影響,但這些都是先天就決定的。你說這是不是「宿命」呢?

  可是大家都喜歡談論星座,星座可以解釋某個人為何一絲不苟,原來她是處女座;那個人為何熱愛自由,原來他是射手座。而面對獅子座的人,你不要與他正面衝突,因為他喜歡當王;碰到巨蟹座的人,不必強拉他出來玩,因為他十足地戀家……。在星座的解釋中,可以為我們解答與人交往時的困惑,同時也對自己與他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星座究竟是什麼?我個人認為它是一種理則,一種可以解釋人「性格」與「命運」的理則,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在星座中一探究竟,可見我們都期望在人生中找到能解釋「性格」與「命運」的理則,藉此說明自己與他人的現況,進而指引未來。佛教所說的因果,其實也正是這樣的理則,它可以為人生的種種現象,提出更合理、更圓滿的解釋,重要的是,「因果」一點也不宿命!

  許多人都誤會、錯解了因果,把因果看成是宿命的、迷信的、令人感到束縛的,那是因為我們絲毫不願去了解因果,只是道聽塗說、人云亦云地將它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或者一知半解地以為「因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勸人向善」的勵志格言;或者偏見地認為「因果」不外乎是宗教用來嚇阻人不敢做壞事的教條罷了……,真的是如此嗎?

  「因果」,完整地說就是「因、緣、果」,從「因」到「果」之間,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緣」(條件)。「果」的產生,必須有許多因緣具足,才能成就,而各種因緣之間輾轉相依、相互影響,絕不是「一加一等於二」,如此機械性地把各種因素放在一起就可行的。因果是流動的,由於「緣」瞬息萬變,在果報未形成之前,仍有很大的改變空間,最終的結果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另一方面,正因為眾緣和合才產生「果」,當我們要探究為何會有如此結果時,就得觀照各個因緣的生滅,找出真正的原因,千萬不要胡亂歸因,憑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我們必須全面且深刻地觀察,才有可能對其中的因果了然於心。

  這本《因果,怎麼一回事?》,討論了「因果存在與否」、「因與果之間的對應」、「非因計因」、「如何正確看待因果」等四類共三十個問題。對於「因果」這課題,我試著提出一些看法,期盼能彰顯出「因果」背後「緣起」理則的深刻意涵--因果不是單一、獨立存在的,也不是固定靜止的,而是多元的,是不斷變化、相互依存的。

  若我們能正確認識因果緣起的法則,不僅在看待人生的種種現象時,不會把錯誤的原因當作正確的原因,更能看清楚自己的心念,獲得心靈的平靜。世間萬事萬物,包括自己的身心,都在不斷地生滅變化當中,但我們卻以為在其中能夠找到永恆不變的事物,因而產生執著,才會有苦迫。

  煩惱的生起既有其「因」,煩惱的止息也要從「因」著手,如《佛遺教經》說:「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這「四諦」--苦的現象(果)、苦的原因(因)、滅苦的境界(果)、滅苦的方法(因),也就是佛陀告訴我們能離苦得樂的究竟真理。

  深信、體解因果法則,並不是表示鼓勵人人都要信仰佛教或出家修行,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藉由觀照緣起,放下對外境與自我的執著,煩惱就會愈來愈減少,智慧也會愈來愈增長,而能在紛擾的世間找到一條安心之道。同時也能善觀因緣,積極地創造好因、好緣,不斷地引導自己向善、向上提升。

  如果你想探尋人生的理則,不妨也來認識一下「因果」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409554
  • 叢書系列:眾生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因果的說法是迷信的?

不同的鼓聲


西方諺語說:「當你發現有人和你的方向不同時,有可能是他聽到遠方不同的鼓聲。」

對於崇尚科技、科學的人來說,那些相信「因果報應」的人,是聽到不同的鼓聲嗎?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古老的因果之說,是舊時代傳來的鼓聲,迴盪著迷信的回音嗎?

不合乎科學就等於迷信?

一直以來,在許多人心目中,好像只要談到因果,便會直覺地認為它就是迷信。你再進一步問他為什麼會覺得因果是迷信的?答案不外乎是「不合乎科學」、「不合乎理性」、「不合乎邏輯」等等,而其中最常聽到的是認為因果「不科學」。

如果我們進一步追究,就會發現許多認為因果「不科學」的人,他們並不否認世間有因果關係的存在,也認同從因果關係觀察探討的這種方法;不過,對於善惡報應的因果課題,他們就會認為這是不科學的,甚至貶抑為迷信的說法。

「因果報應」(正確地說是因緣果報)和科學所推論的因果一樣,同樣地可被看見、分析、證明,但用的不是儀器與量杯,而是用「心」。在科學家的實驗室中是證明不出來的,只有如實地觀察世間緣起,在人生的舞台、在自己的身心、在自己與他人、在個體與環境的關係中,才能看到一二。

佛法所認為的生命現象,涵攝了更悠長的時間與更廣大的空間,所以,有些「因果報應」現象的開端、過程、結果,並非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就能一一理解,但其原則卻是絕對可以明白的,而有些「因果報應」則在當下就可以觀察得到。

立即相信即是迷信

至於「因緣果報」是否符合科學的問題,這牽涉到科學是否是你唯一認同的價值與判斷標準。世間有很多東西是科學無法解釋和解決的,科學同樣有它的侷限性。如果我們看待事情,是因它符合科學而深信不移、奉行不輟,或是因它不符合科學而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顧,便很容易陷入科學或非科學的思考泥淖之中,而無法看清事實的真相。

在《噶拉瑪經》(Kalama Sutta)裡,佛陀說:
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佛陀的這段話並非鼓勵我們成為一個懷疑論者,而是提醒我們:任何的事物或道理,都必須經過自己的思惟、踐行、驗證才能相信,不論是聖人、權威者或經典、傳統、常識所說,如果我們立即相信就是迷信。相信「因果報應」是否就是迷信,這在於你看待它的態度;科學是否就不迷信,也在於你的態度。如果我們從來不自己思考、實踐與印證,那麼,我們可能一直都是迷信的人。

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

以前幾年喧騰一時的「隔空抓藥」來說,如果我們經過思惟便會發現,首先它「無中生有」、「無因而生」,就已不符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果法則了。因為「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任何現象或事物的形成,絕對不是來自於自己,也不是來自於某個外在的因素,更不是「一加一等於二」地把這兩者機械性地加起來便可行,當然更不可能是沒有任何要素就能產生,而是在各種因緣(條件)具足的情況下才能成就。

這也說明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恆、獨立存在的,就如一朵花不可能會生長在空中一樣。當我們建立起因緣的觀念,就能粉碎許多虛幻的神蹟。

因理解、實踐而深信

真正的信仰動力從何而來?它不是來自於神的召喚或傳道者的舌燦蓮花,而是透過自己的思惟、踐行、印證後所作的抉擇,而且願為自己與他人生命的提昇,不斷努力。這樣的動力是堅固且清淨的,不會因時空或人為、環境、現實等因素就輕易改變,也不會隨波逐流而盲目信仰。

佛法對「信」的解釋非常精闢,認為「信」包含了四個層次:

一、信順──不預設立場,不摻雜任何主觀成見,以無私的清淨心為基礎。
二、信忍──依此而進一步深刻地理解,獲得明確的正見。
三、信求──深刻理解後更能看清楚,信仰便會真切,進而追求目標的實現。
四、證信──體證了真理,證實自己的信仰真實不虛,如此便無所疑惑。

佛教是理性且正信的宗教,因理解而深信,由深信而能踐行,而踐行後所得的印證,則更會加深信仰的深度與廣度。

因果是世間存在的真實法則,所謂的「因果報應」也不是只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此而已,「因緣果報」的真實面貌,遠比我們所想像與認知的還要深廣。佛經說:「法爾如是」,因果法則自然地運行著,「如影隨形,如應斯響」,回應著宇宙萬物的生滅變化。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