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讓貴人都想拉你一把的微信任人脈術

讓貴人都想拉你一把的微信任人脈術

How To Attract the Right Kind of People Into Your Life

  • 定價:300
  • 優惠價:5150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人生有三次機會,一是出生名門、二是嫁娶豪門、三是結識貴人。
千萬經歷,不如貴人推薦一句!

  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Facebook的科學家與米蘭大學(Universita Deglistudi Di Milano)曾共同研究表示:世界上的任何兩個不同網絡的人,平均只要與4.74個人連結上就能產生關係,而不是過去理論所說的六個人。

  Facebook的最新研究可能已經改寫「六度分隔理論」,變成了「四度分隔理論」。

  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可以靠「天時」,可以借「地利」,當然,更需要得到「人和」的幫助。

  遭遇困難、需要幫助時,你怎麼辦?
  沒方向、沒錢不要緊,
  重要的是你手上有沒有幾張「超級王牌」可以救你?
  找到肯幫忙的貴人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你需要的是一本從取信到達成目的的人脈教戰手冊。

  警告:千萬別做濫用人脈的事!

  舉例1:「總會有幾個不是很常聯絡的朋友,每次有事才找我裝熟,但好事卻從沒有我的份。」
  舉例2:「有個國中三年跟他沒說過超過五句話的同學剛在facebook上留言給我,說他要結婚放帖子了,奇怪,我跟你很熟嗎?!」
  舉例3:「那個陳小美很愛抓著我問東問西,但每次回答完她的問題,我連一句謝謝都聽不到!」

  很多人都碰過這種「白目朋友」,說不定看到以上這些敘述而開始冒冷汗的讀者們,也才想到自己竟然也做過這種事。

  在此,我們必須要先認清一個事實:「不是只要你認識,對方就必須義務幫你。」先思考一下自己的處境,人家幫你可以得到什麼好處?你又可以給對方什麼他需要的東西?如果沒有、不行、無法,那麼你被拒絕也是合情合理、天理昭彰。

  要建立起自己的人脈網,一定是我們有「讓對方喜歡的地方」,如果你只是一心想從別人那裡得到好處,想要別人幫助你,那麼你的人脈網就是一個虛假脆弱的人際關係網,你可能不會知道,當有一天你真的需要朋友幫你時,有多少你的「朋友」會願意幫你?如果你跟人來往只看對方有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博真的感情,那麼這些友誼都只是一個「美麗的表象」而已。

  碰到棘手的事,總是找不到人提供你解決之道嗎?
  這一定是你的人際關係出了問題。

  ★主旨:拉近彼此距離→取得對方信任→成為己方人脈→達成個人各種目的。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

  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what you know),
  而是在於你認識誰(whom you know)。

 這不是說你可以不用學習專業,而是強調出「人脈」,會是你通往財富與成功最快速的門票。

  例如,卡內基訓練的負責人黑幼龍曾說道,美國的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他是麥克.道格拉斯的父親,年輕時非常窮困潦倒。有一次,他搭火車時,與旁邊的一位女士攀談起來,沒想到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過了幾天,寇克.道格拉斯就被邀請到製片廠,原來,這位火車上坐在他身旁的女士,恰好就是一位鼎鼎有名的製片人。這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即使寇克.道格拉斯原本就是一位好演員,那麼他也要遇到識得千里馬的伯樂,才能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Q:所謂的「微信任」是?

  美商摩根大通集團(JP Morgan Chase&Co.)的台灣負責人郭明鑑,有一次在接受記者訪問的過程中,當他被問到「專業跟人際關係,到底哪一個最重要?」時,他想了許久之後才回答︰「沒有專業,你的人際關係都是空的。但是,在專業裡,有一條是最難的,就是信任,而這也是人際關係的基石。」

  Q:所謂的「人脈」是?

  在華人社會裡,一談到人脈,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走後門」的負面詞彙,也因此,從小的學校教育就只重視專業技能,而忽略了人際關係的教育。

  黑幼龍也表示,舉例來說,在東西方的差異上,假設參加雞尾酒會或是婚宴場合,西方人在出發前都會先吃點小東西,並提早到現場。因為,那是他們認識更多陌生人的機會。

  但是,在華人社會裡可不是這樣,每個人對於這種場合通常都會有些害羞,不但會遲到,還會拼命找認識的人聊天,甚至,好朋友事先約好坐一桌,以免碰到陌生人尷尬。因此,「儘管許多機會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總是一次又一次的白白浪費。」

  而我們說所謂的人際網路就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兩個人之間因為血緣、嗜好、職業、職場、學校等而建立起來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之間的關係,就是所謂的人際關係網。那些場所只是幫助我們建立起跟他人之間的連結,但不代表我們彼此就是「有關係」的。要讓兩個人產生實質上的連結,就要想辦法先去建立起彼此的「微信任」,並持續地維護這個「信任」,這才有可能稱得上是可運用的一條「人脈」線。

  若你有心要經營人脈,就得花心思經營,但前提一定要記得,先想想自己可以為對方做什麼,不要一開始就「想要對方為你做什麼」,否則就像前述的例子一樣,平時沒有經營,就突然要放帖子,或者要人家幫個忙,如此只是濫用人脈關係的負面教材。

  ★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財富——人脈

  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就要懂得運籌帷幄贏得人心,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本書從拉近距離到成為己方人脈的策略,詳盡詮釋了人脈擴充術。教會讀者巧妙處理人際關係,運用合理的人脈策略升溫彼此的社交感情,從而能夠達成個人最終的目的。

  在一個充斥著各式輿論的世界裡,本書將教你如何消除人們面對「非熟人」的懷疑。特別是當所有的事實、行動都對你有利,但你卻無法越過最後一道障礙——也就是讓人們接受你或你的想法的時候,教導讀者如何去建立或者是「重新」建立信任,這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

  要如何藉由微信任進而出建立人脈,靠的並不是理性思考,相反地,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往往更加有效。要如何讓貴人接納、幫助我們,本書從拉近陌生距離→取得對方信任→成為己方人脈→達成個人各種目的,詳盡詮釋了人脈擴充術。

  把握好這三招,出外就能靠朋友

  據天下經濟論壇報導,Facebook投資人之一的瑞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表明,只要能遵循以下3招,好人脈自然能水到渠成。

  (1)隨時保有5至10位可隨時兩肋插刀的好友。
  假設你現在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重大難題,在你的朋友清單中,你會想要向哪10位朋友尋求支援?包括口頭上的建議或者是實際上的幫助?千萬把握這10位朋友,你和他們之間的友誼必定要好好經營。

  (2)「外圈」朋友,也要多多益善。
  好朋友的關鍵在於重質、不重量。在好朋友外的一圈朋友則屬於泛泛之交的類別,雖然也常見面或是偶爾聯絡,但交情並不像好朋友來得深。不過,有時你的好運也往往來自於這些「外圈」朋友。根據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的研究,有8成以上的人現有的工作機會是透過這類朋友介紹的,反而不是好友。
  現在不妨就整理一下你的聯絡人清單,標示哪些人屬於這類型朋友。對他們,你不需要刻意經營吹捧,以免顯得矯情;只要在特定日子或時刻送上祝福與關心就好。

  (3)超過「三度分隔」的朋友則免。
  三度分隔(three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的極限。換句話說,你與目標對象之間,如果需要透過兩個人以上才聯絡的到,那麼彼此的信任關係就不存在,這條人脈也不會對你有任何幫助。不如多花點時間給(1)跟(2)的兩種類型的朋友。

  面對靠爸族的強硬背景,教你翻出最夠力的貴人牌!

作者簡介

華人世界非文學類暢銷書最多的本土作家∕王寶玲 Dr. Jack Wang

  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台大經研所、美國UCLA MBA、UCLA統計學博士。

  現任蓋曼群島商創意創投董事長、香港華文網控股集團、上海兆豐集團及台灣擎天文教暨補教集團總裁,並創辦台灣采舍國際公司、北京含章行文公司、華文博采文化發展公司。為台灣知名出版家、成功學大師、行銷學大師,對企業管理、個人生涯規劃及微創業、微行銷、創富系統理論及實務,多有獨到之見解及成功的實務經驗。

  主要著作:《王道:成功3.0》、《王道:業績3.0》、《懂的人都不說的社交心理詭計》、《氣場的力量~人際吸引力使用祕笈》、《王道:未來 3.0》、《林書豪給年輕人的12件禮物》、《做第一名的業務~升級超級業務王的10大黃金能力》、《懂的人都不說破的攻心冷讀術》、《620億美元的祕密 巴菲特雪球傳奇全記錄》、《懂的人就能任意操縱的心理暗示術》、《王道:行銷3.0》等近百冊。

  近年主要經歷:
  2006年北大管理學院聘為首席實務管理講座教授。
  2007年香港國際經營管理學會世界級年會獲聘為首席主講師。
  2008年吉隆坡論壇獲頒亞洲八大首席名師。
  龍騰版行銷教科書作者。
  2009年受邀亞洲世界級企業領袖協會(AWBC)專題演講。
  2010年上海世博主題論壇主講者。
  2011年受中信、南山、住商全國、康師傅等各大企業邀約巡迴演講。
  2012年受聯合國UNDP之邀發表專題報告。
  全民財經檢定考試(GEFT)榮獲全國榜眼。
  2013年發表畢生所學「借力致富」、「出版學」等課程,佳評湧現,反響如潮,眾媒體欲報而不能!

  王寶玲FaceBook:www.facebook.com/baoling.wang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後記

Chapter1  注意,培養人脈該知道的關鍵事項   taboo
Tips1「靠爸族」盛行,靠人脈不用當犧牲品
Tips2你跟名人之間只隔了四個人
Tips3人與人之間都從一點微信任開始
Tips4記住,別奢望所有人都喜歡你
Tips5需要特別注意與慎用的人際關係
Tips6你能給對方什麼他需要的東西
Tips7廣結善緣,冷廟也要燒好香

Chapter2  消除陌生,讓人相見恨晚的社交技巧   touch
Tips8認清自己,想想你有什麼特質吸引人
Tips9想接觸新事物,先踏出你的舒適圈
Tips10建立個人品牌,為你的形象打燈
Tips11不冷場,和陌生人輕鬆聊起來
Tips12將缺點加料變成特色,讓人留下好印象
Tips13投其所好,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開始
Tips14編織人脈網,貴人需要你長期投資

Chapter3 貴人=捷徑,從哪裡開發人脈最有效?  short cut
Tips15你有正確認知「貴人」的觀念嗎?
Tips16別害羞,毛遂自薦才能「被發現」
Tips17少一分利用,多與朋友真心相待
Tips18同學,是你最好擴張的人脈網
Tips19親朋好友,是你最好使的人脈 線
Tips20主動認識與學習比你更優秀的人
Tips21互惠互利好交情,你我都受益

Chapter4以情動人,擄獲真心的人脈話術  chat
Tips22平時做好寒暄,讓友誼扶搖直上
Tips23讓對方多說話,傾聽表示你的重視
Tips24南風法則:溫情比冷酷更能打動人心
Tips25借花獻佛,沾他人光以提升自我形象
Tips26說話也有基本功,這些你注意到了嗎?
Tips27用模糊說法避開難以應付的話題
Tips28 學會打圓場,就是人氣王

Chapter5以利誘人,製造雙贏的人脈法則   win-win
Tips29習慣袖手旁觀,很難交到朋友
Tips30衝突時,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
Tips31展現你的利用價值,貴人自然會靠近
Tips32如果你不足以讓對方信服:「權威效應」
Tips33朋友敵人沒有界線,只有利益是永恆
Tips34雙贏,才是彼此合作的最佳路徑
Tips35警告!別把人情當成「一次性買賣」

Chapter6以縱擒人,消除敵意的人脈心機    dislike
Tips36人們更願意相信那些看似笨一點的人
Tips37受人嫉妒就是樹敵,把優越感讓給他吧
Tips38取信於人:少說話,做給他看
Tips39遇事別拖延,如此只會加深誤會
Tips40拒絕對方前先贊同,使他放下疑慮
Tips41透露自己一點,減少對方戒心更多
Tips42需要幫助?用稱讚「教會」對方怎麼做

Chapter7 以理服人,順利成事的人脈撇步   coordination
Tips43「吃硬不吃軟」的人,不用對他太客氣
Tips44適當的威脅,能助你達成目的
Tips45讓第三人助你脫身的人脈運用 術
Tips46你的功勞,務必讓對的人都知道
Tips47厚道做人,日後善緣才能開花
Tips48傷人傷己事別做,繞開禁地很必須
Tips49釋出善意,暗示彼此合作的可能

Chapter8  維護人脈,請你先付出不求回報   keep
Tips50兌換人情債,行事無阻礙 
Tips51進階版:鎖定人脈廣的朋友
Tips52請第三人幫你牽線的成事法則
Tips53黃金貴人,需要你多花心思「抓緊」
Tips54不見面,感情再好都會生疏
Tips55經常整合人脈網,讓貴人更靠近
Tips56珍惜,先付出也別過度期望回報

 

推薦序

逐夢者背後那一雙最強力的推手!

  二○○八年,我有幸與王寶玲博士認識於馬來西亞。結緣初始於吉隆坡的年度盛會「亞洲八大名師致富大會」,因拜讀《決勝10倍速時代~何讓石頭飛起來》一書便對王寶玲博士甚為仰慕,便以V–VIP會員的身分遠渡重洋,以取經於幾位大師並一睹風采。

  當天,藉著中午的用餐時光,得以向大師們請教交流,更是至此,確信王博士是值得我費心思交往並一生追隨的對象。

  在演講過程中,即被他的字字珠璣攫去了心神,話語如水流,時而涓涓,時而大江淘淘,他能夠從一推敲到一百,再從一百預測到一千,更還可以條理分明地回到大會主題,實令人佩服不已。

  我原以為王博士如此專精於成功之道、又充滿抱負的人,必有一些「名人」難以相近的氣息,但卻在與他共進午餐時,驚訝地發現這樣一位精采絕倫的人物其實在私底下謙和有禮、十分好相處。

  在我們天南地北的談話中,感受到他自身的知識層面甚廣,涵蓋了科技、管理、行銷、微型創業、圖文傳播和內容(IPC)產業等範疇,十分驚人。他對我說:「我所擁有的任何一點成功,絕不來自於我的社會地位或是財富,而是因為我能確立目標,並且認真去實踐它。」

  他靠著自己的力量,在二十年內從無到有,創辦了輻射全球的華文內容產業集團與全球華文聯合出版平台,但他卻始終虛懷若谷,這便是王博士極富個人魅力之所在。

  幾年下來我持續和王博士保持聯絡,才知道他在圖文傳播事業的湍流中,致力於將華文網發展成兩岸最大的簡繁體出版平台,雖遇到許多困難,但他仍以堅如頑石的意志力一一克服,因為他不曾忘記他當初熱情付出與貢獻的初衷為何,終能激起我們所見的美麗浪花。

  最近在王博士的培訓課程上與他交流,期間我們談到台灣文創產業的觀點,竟然有八成的相似,我這才得知身處文化產業一端的王博士,除了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會首席顧問之外,他還是中國出版界第一位被授與「編審」頭銜的台灣學者,他的著作數量之多、品質之精令人欽佩也驚訝,而當問及王博士著作的初衷時,答案倒是出乎我意料,因為他說:「這是我的一種使命感」。

  我因此知道,他身為知識的研究與傳播者,深知自身社會責任重大,因此每每挑燈夜戰、字斟句酌,為將他所知所感回饋社會,希望創作出的每一本好書,都能成為所有逐夢者的一把推手。

  在台灣這座小島上,人們有著各式各樣的夢想,有追求成為億萬富翁、也有希望做出幸福滋味麵包、拍出寓意深刻的電影等等,這些都是有希望成為帶動台灣文創產業的種子,我們有了吳寶春、李安、古又文與吳季剛等成功例子。

  但在台灣資源有限的環境下,順利成功者仍為罕例,尤其是與主流產業不同流的人,達成目標之路多半艱辛,如同現今成為國片指標的魏德聖導演,籌備《賽德克.巴萊》十多年,因無人資助而始終無法開拍,為了籌措資金,他吃盡苦頭,在困境無法突破下,他只好先轉而拍攝成本較低的《海角七號》,沒想到《海》片一夕成名,也讓他有能力聚集更多資金完成拍攝《賽德克.巴萊》的夢想。

  夢想可大可小,而一個夢想,需要眾多支持者方可成形,這也是本書主題「讓貴人都想拉你一把的微信任人脈術」的重點所在。王博士是站在主流道路上的小巨人,在他邁開腳步的同時,也積極回頭拉拔缺乏能力實現夢想的起步者。能與此書相遇,王博士便是啟發我們另種思考方式的「貴人」,相信讀者們在閱讀完此書「微信任人脈術」之後也會這麼認為。

  可惜的是,台灣的教育仍多半灌輸學生「認真考名校,取得高學歷」的觀念,著重在智育,而非鼓勵學生多元發展。這造成了少數擁有非主流夢想的孩子,難以從學校的制式教育習得完成他們獨特夢想的能力。更別說是要一般孩子試著踏出自己的舒適圈,藉由多認識與自己生活圈無關而嶄新的人事物來開拓自己的眼界,刺激自我的思考與成長了。

  所以,王博士透過此書來解說人脈的有效運用,期望能成為各個年輕人與逐夢者最堅固的踏板,在不久的將來,若能在這個小小的海島上開出更多美麗的夢想花朵,讓台灣真正成為孕育各方人才的搖籃,我想這將是他達到成就實現和歸零的獨特付出方式。

  文中的觀點獨樹一格,卻又不流於標新立異。本人於此,誠心將此書推薦給有心於世的人們,因為此書確實存在著使人生能過的順風順水、順利成事的捷徑,盼喜愛閱讀、對自己有所期待、與始終找不到正確方法改善人際關係的朋友們,可以藉由此書獲得助益。

東馬華商總會長
李耀民

作者序

微信.微信任.微信任人脈

  每個人的幸福生活、成功工作都離不開與他人的來往。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可以如魚得水、左右逢源,而有的人卻是舉步維艱、進退維谷?這原因就在於一般人只是一味地追求成功,卻忽略了在人際來往中的關鍵重點--「黃金人脈」的強大助力。

  其實,想要贏得良好的人脈關係很簡單,學會培養人脈該知道的關鍵事項,在消除陌生、掌控人心的基礎上,讓自己能夠順利成事,如此就能改難為易,成為抓住貴人心的人脈高手。

  因為多數時候,我們再有實力也贏不了權威人士的大力站台,再有計劃的行動也抵不過關係人士的無心之語,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深厚關係」才是能改變最後結果的關鍵力量。若你能取信於人,通曉與人來往的社交技巧,那麼你就能擁有掌控現況與改變未來的力量!

  要如何藉由「微信任」進而建立人脈,靠的並不是理性思考,相反地,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往往更加有效。要如何讓貴人接納、願意拉你我一把,本書從拉近陌生距離→取得對方信任→成為己方人脈→達成個人各種目的,詳盡詮釋了人脈擴充術。

  從拉近距離到成為己方人脈的策略,本書教會讀者巧妙處理人際關係,運用合理的人脈策略升溫彼此的感情,從而能夠達成個人最終的目的。

  著眼於這點,內文透過「故事案例」、「Rules教戰守則」、「來自名人的友善忠告」提點了人際來往中的誤區與技巧。使讀者能在文章中體現公關哲理,在不同的交際方法中總結策略,使讀者能在提醒之中完善不足之處。

  例如業務人員需要交際、銷售、談判……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最多,所以,不懂得抓住客戶心理,培養人脈,不但生意做不成,利益也會因此受到損失。我們應該要能從細微之處取信於他人,並採取適當的方式來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不但能讓你少犯一些錯誤,更能正確地有的放矢,採取一擊就中的策略,達成目的。

  那些熟知人際關係秘訣的人,他們無聲無息地建立起了對自己有利的人脈資料庫,無論是職場、生活、交友、戀愛等方面都可以不受阻礙地順著自己的心意走,正因為他們能敏銳地捕捉到他人心理的變化,既能表達自己的誠意,又能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讓自身融於團體之中,受到歡迎;也讓對手摸不透自身的底細;更能克服自身心理上的弱點,讓想傷害的人無機可乘。

  此外,你更容易發現,如果一個人不擅於溝通,就很難做好大部分的事。因為順利完成事務的關鍵點通常在於人際關係之間的交流與情感基礎。主管、老闆必須懂得說對的話以跟對手談判、領導員工、及讓員工信服,願意跟隨他們;上班族懂得說對的話,就能夠處理好事務、表現出自己的優點、廣結善緣。更可以藉由職場上的好人脈,進一步達到自己更遠大的目標。

  良好的人脈能替你拓展機會,促成專業技術上的交流與成長,更有助於你的生涯發展。而人生中的貴人,最好是在人品、處世、或專業能力上表現優秀的人。若你遇上了,請不要畏懼於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或者尋求他們的協助。

  人生到處都充滿著機遇與風險,膽大者可以在各種情況下不失機遇地達成目標,但他們的成功也並非建立在無知和莽撞的基礎上。想達成目的,不僅需要你有「膽」,更要有「識」,而這裡的「識」指的是辨識和知識,如此才能謹慎行事,在充滿未知的未來做出各種正確的判斷。

  我在商場、職場多年,看過許許多多因無法掌握人際技巧而導致立場困厄的案例,就連我自身也曾東碰西撞、不得要領,主要原因在於人與社會角色解讀的困難,一個人可以同時是上司、下屬、父母親、朋友或競爭對手,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屬性,也就需要不同的應對方式。例如對好友,你可以完全透露自己的祕密,但對同事,你最好多少隱藏一些。

  這些年來,我研究各種可以讓人在小如職場、大如人生的高度均能無往不利的人際方法,舉凡留下好印象、增加自我魅力、培養人脈、掌握取信於人之道、製造雙贏的人脈法則等等,這些無一不是我結合自身、旁人與成功人士的經驗與心理學說研究而成。

  透過技巧性的人脈運用,如此一來,做任何事都能如虎添翼,進而邁向成功之路。儘管市面上人際關係、職場生存相關的書籍多如牛毛,但這本《微信任人脈術》將給予讀者更多嶄新的觀點。

  現今的台灣充斥著各種悲觀與唱衰的言論,打開報章雜誌,政客、名嘴、甚至學者,無不對台灣的藍綠對立乃至各種社會不平現象表示感嘆,尤其是對教育體系的人才流失憂心忡忡,並對國立大學畢業的學生素質低落感到失望。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台灣果真島內無人,終將走向沒落而淪為三流國家?我認為並非如此。

  近來,常有來自對岸的多位學者前來拜訪。在知名夜市吃完宵夜後,我總帶著其中幾位貴客在深夜的台北遊覽著,每每經過著名的二十四小時連鎖書店時,他們總會對店內那無數在半夜時分依舊孜孜不倦的讀者感到驚訝不已,甚至為之動容,這種景象他們說之前從未看過!

  對此,我也深有所悟,真正的人才未必出自頂尖的學府,正如同古代的能人奇士,往往「大隱隱於市」,只要學習的力量能深植人心,閱讀的風氣能永存社會,知識與學術的傳承就不會停止。有鑑於此,我深感自身肩負的重責大任,越是在眾人對未來失去信心的時候,就越是要散播希望與信任的種子;越是在人們對新世代的能力感到憂慮的時候,就越是要將前人的體悟注入後輩們的心田。

  但是你更要明白,他人能給予你的,永遠都不是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從不要只滿足於他人送給你的「魚」,而是要自己想辦法學會垂釣的技術。

  本書中以簡易實用的技巧取代了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讓你在案例故事中能夠清楚明瞭,讓你能夠真正走入貴人的心中,在社交中輕鬆擄獲對方的心,避免不必要的吃虧和損失,擁有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人忝為全球華文非文學類本土暢銷作家,傾注全力著作的每本書,為的不是利益,而是心中無法鬆懈的使命感,牛頓曾說:「如果我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的知識與能力,仰賴這個社會給我的環境與資源,倘若我有一點小小的成功可言,那我希望將其化為文字,作為欲追求成功者的肩膀。

  希望這本研究人脈關係的著作,能作為眾多懷抱「做大事」的人們的助力與根基,若能讓幾千幾百萬人中的一人有所體悟與獲得,便是我此生最大的慰藉。

王寶玲
2013 于台北上林苑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713730
  • 叢書系列:成功良品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 x 23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你跟名人之間只隔了四個人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靠著單打獨鬥就能成功。事實上,說起來很現實,誰擁有強力的靠山,誰就能拿到通往安全、快速、輕鬆的成功之門的第一把鑰匙。自古以來,看看那些商界的成功人士,他們之所以能站在巔峰,也都是因為擁有一本雄厚的「人脈存摺」,只有當兌現之後,才有日後輝煌的「成就存摺」。

那麼要如何才能認識人脈?要如何讓人脈信任你、重用你、幫助你?要如何才能累積多種人脈?這些在本書都有詳盡的說明。

實際上,人脈不是從天而降的,它需要我們適時地看對地點去「挖掘」,大凡能有一席之位的人,都曾借助過別人的力量,他們通常善於做人也樂意付出,這是成功者共同的性格特色。而在結交人脈之前,你需要先瞭解一個網絡的概念,從理論上理解,也才能找到真正的捷徑。

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Facebook的科學家與米蘭大學(Universita Deglistudi Di Milano)的共同研究表示:世界上的任何兩個不同網絡的人,平均只要與4.74個人連結上就能產生關係,而不是過去理論所說的六個人。

一九六七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史丹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發表了「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此理論是指世界上的兩個陌生人,平均只要和六個人連繫上,就能產生關係。他找來了三百位的實驗民眾,指示他們寄出一張明信片給住在波士頓的朋友,並要求他們的朋友再寄出一張明信片給自己的朋友,此種「連鎖信」的實驗證明了這個理論的基礎。

然而二○一一年時,Facebook發表了新的研究結果,六度分隔理論似乎因此走入歷史。

研究人員使用由米蘭大學提供的運算系統,隨機選出 Facebook中的兩個互不認識的使用者,研究他們平均與幾人連結上就能扯上關係。隨機抽樣結果的平均值是4.74人,但在美國針對十三歲以上的半數人口抽樣,運算出來的數值是4.37人。

Facebook表示:「即便是遠在西伯利亞凍原地帶的Facebook 使用者,最後都能與住在秘魯雨林的Facebook使用者產生連結。而你朋友的朋友,可能認識你另個朋友的朋友!」雖然此項研究在目前的統計當中是規模最大的,但也有其他學者表示這個數值並非絕對正確,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問題是:「朋友」與「認識的人」的定義究竟是如何判定?

更有微軟研究人員表示:「你的社群網絡裡有哪些人算是你的朋友?因為現在所謂朋友的定義可能已經被網路世界改變了,朋友的定義也許已經進化成不同的概念。」

但在目前的情況來說,Facebook的最新研究已經改寫了「六度分隔理論」,變成了所謂的「四度分隔理論」。也許你很驚訝,原來你和世界上某個角落的人,甚至是一直想認識的人,只要透過這樣的社群網絡就可以產生連結。

那麼現在請你思考一下,你與湯姆克魯斯之間相距了幾個人?答案就是四個!你可能很難想像,但是理論上來說,你只要透過四個人,就可以認識你想要認識的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就是現今網絡世界無遠弗屆的力量。

不過,你可能會懷疑的是,我連湯姆克魯斯人在哪裡都不知道了,又要怎麼認識他呢?問題還在這四個人,只要你打通了「對的」四個人的關係,就能與他產生連結。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