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 定價:650
  • 優惠價:958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52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何炳棣先生退休二十年研究之大成──《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何炳棣先生初治近代英國農經史,再入明清人口財政史,
  最後總結上古中國農業文明起源;
  自19世紀始,上溯至西元前五千年終,
  在中國史學界遍尋不出第二人。

  本書為思想制度史專著,何炳棣先生畢生「久久不跳進思想史」,因為他認為「如果自青年即專攻思想史,一生對史料的類型及範疇可能都缺乏至少必要的了解,以致長期的研究寫作都空懸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之上而不能著地。」

  由此可見何炳棣先生治學,一向用「紮硬寨、打死仗」的方法,正面「攻堅」歷史學界的重大議題。其「攻堅」利器就是「考據」,以考據為功的思想史,不同於「當代大多數思想史家所關心的,往往僅是對古人哲學觀念的現代詮釋,甚或「出脫」及「美化」,置兩千年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深層意識的「阻力」於不顧。

  哲學大師馮友蘭曾說:「敘述─時代─民族之歷史而不及其哲學,則如『畫龍不點睛』。」何炳棣先生積四十年之經驗,窮究中國明清至上古農經制度,告誡後學「不畫龍身,龍睛從何點起?」龍身指的是政經社會制度;龍睛則是文哲思想體系。

  何炳棣先生在退休二十年間,「一往直前,義無反顧」,「踏進先秦思想、制度、宗教、文化的古原野」,積四十年畫「龍身」的經驗,點五千年中華文哲思想的「龍睛」,本書可說是何炳棣先生畢生學術的畫龍點睛之作。

作者簡介

何炳棣

  浙江金華人。1917年生於天津,民國101年卒於加州。先生於民國23年入清華大學,一窺中西史哲學門徑。民國27年,再入燕京大學,為歷史系研究生。民國32年再試第六屆清華庚款留美公費考試,取魁西洋史;於民國34年始赴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留哥期間,師從英史巨擘John Brebner,研修近代英國農業經濟史。民國37年完成博士候選人口試,赴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任講師;隔三年,獲得哥大史學博士學位。民國41年,先生轉治國史,鑽研明清人口財稅史,民國51年,轉任芝加哥大學正教授,主授明清史,研究視野回溯至上古、中古、甚至考古,研究興趣更趨多元,分治城市史、文化史、農業史。

  先生治史之廣、研究之精,於民國55年,獲選中央研究院第六屆人文組院士。更於民國63年當選亞洲學會(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副會長,隔年任首任華裔會長。民國76年,先生致休,轉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訪問教授;民國80年再休,閒居爾灣左近,再拓先秦思想、制度、宗教研究。致休二十餘年,講學筆耕不輟。先生畢生未仕,窮究國史,秉性狷介,不染迎合阿諛惡習;其《讀史閱世六十年》足為後世立身治史借鑑。

 

目錄

第一章 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
第二章 商周奴隸社會說糾謬:兼論「亞細亞生產方式」說
第三章 「天」與「天命」探原:古代史料甄別運用方法示例
第四章 夏商周斷代工程基本思路質疑
第五章 原禮
第六章 「克己復禮」真詮
第七章 中國現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孫子兵法》
第八章 中國思想史上一項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變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的論證
第九章 司馬談、遷與老子年代
第十章 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
第十一章 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從重建秦墨史實入手
第十二章 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
第十三章 北魏洛陽城郭規劃
第十四章 從愛的起源和性質初測《紅樓夢》在世界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
附錄 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
後記(何漢威)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369007
  • 叢書系列:院士叢書
  • 規格:精裝 / 54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7.6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

一、物質基礎:村落定居農業
華夏人本主義文化的發祥地是華北黃土高原與毗鄰平原的地區。產生這人本主義文化的物質基礎是自始即能自我延續的村落定居農業。為正確了解這一基本史實,我們必須首先澄清中外相關多學科的一個共同錯覺:原始農耕一般都是「游耕制」。實際上這不過是一個假定,而且是以某類地區特殊的歷史經驗硬行作為普遍歷史經驗的大膽假定。他們共同的理由是:原始農夫不懂施肥,而土地的肥力因耕作而遞減,在當時土曠人稀的條件下,農人隨時都得實行休耕,並同時非開闢新耕地不可。他們認為開闢新耕地最直截了當的辦法是砍伐及焚燒地面上的植被,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砍燒法」,也就是「游耕制」。

最早討論黃土物理及化學性能與農作方式關係的,是本世紀初美國地質學家和中亞考古發掘者龐波里(Raphael Pumpelly)。針對著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黃土區,也就是華北黃土區,他曾作以下的觀察和綜述:

它(黃土)的肥力似乎是無窮無竭。這種性能,正如著名德國地質學家李希特浩芬(Ferdinand Richthofen)所指明,一是由於它的深度和土質的均勻﹔一是由於土層中累年堆積、業已腐爛了的植物殘體,雨後通過毛細管作用,將土壤中的各種礦物質吸引到地面﹔一是由於從(亞歐大陸)內地風沙不時仍在形成新的堆積。它「自我加肥」(self-fertilizing)的性能可從這一事實得到證明:在中國遼闊的黃土地帶,幾千年來農作物幾乎不靠人工施肥都可年復一年地種植。正是在這類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往往繼續不斷地生長到它強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極限。

筆者從60年代末即懷疑游耕制說真能應用於中國黃土地帶。為謹慎計,我於1970年夏天在電話中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舉世公認的大麥源流的權威伊利諾州立大學哈蘭(Jack R.Harlan)教授,根據他對華北古自然環境、各種農作物起源及地理分布的專識,再就比較原始農耕的觀點,坦白地對華北最早耕作方式作一臆測。他毫不遲疑地作了以下的答覆:(1)華北地區最早的耕作方式決不是一般所謂的砍燒法或游耕制,因為經典的游耕制一般需要每年實耕八倍的土地:換言之,土地耕作一年之後要休耕七年之久,肥力才能恢復。(2)華北遠古農夫大概最多需要每年實耕三倍的土地,內中有些可以一年耕作兩年休耕,有些可以連續兩年耕作一年休耕,性能較好的黃土可以連年耕作而不需要休耕。(3)砍燒法或游耕制一般限於熱帶及多雨地帶,這類地區農業的樞紐問題是肥力遞減,而黃土地區農業的樞紐問題不是肥力遞減而是如何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應該强調的是,哈蘭所提的第三點是他個人獨有的論斷,不是一般考古、人類、歷史、經濟學家們所能洞悉的。聽他講完之後,我才告訴他以上的臆測與中國古代文獻所述不謀而合。

兩三天後,我把哈蘭上述幾點推斷在電話中向畢都(George W.Beadle)博士(1958年諾貝爾獎得主、分子生物學家、芝加哥大學將退休的校長)作一簡報,並說明中國古代文獻確是反映出一個最多三年的輪耕週期,內中的確包括不須休耕、三年中休耕一年或兩年的土地,但第一年清理平整了的土地照例不馬上播種,要到次年才播種。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