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經典展
五代中醫《下》養生解毒50招:「體質」決定你的健康,破解17個健康迷思,用20帖天然食補「把病吃好」!

五代中醫《下》養生解毒50招:「體質」決定你的健康,破解17個健康迷思,用20帖天然食補「把病吃好」!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千呼萬喚,繼暢銷書《五代中醫(上)家傳食療治百病》後
讀者期待已久的下集,終於問世!
清光緒至今,五代中醫全家族數百人,無一人得癌症!

  誤食毒澱粉別緊張,吃【蘆筍炒雞柳】就可排出毒素!
  第一本結合【中醫理論】+【科學數據】的健康書,
  為你破解最容易弄錯的養生迷思!
  健康,不該用盲目吃藥來換!了解5大體質,
  停吃錯誤的食物,90%的病,都能預防!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所適合的養生方法當然也不同!中醫常說:「體質為治病之本。」問題是,體質到底是什麼?看了好多養生書,卻還是一知半解?下列這些情況,也常發生在你身上嗎?

  ◎為什麼別人喝牛奶都沒事,自己一喝就拉肚子?
  ◎明明很營養的堅果,卻每次吃完都上火,口乾舌燥?
  ◎經痛時吃黑糖,不但沒止痛,反而越吃越痛?

  正確來說,健康的人是不會有體質的,身體如果長期受到某些生活、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產生某種傾向,這個傾向就是我們常說的「體質」。一旦形成體質,便是疾病的源頭,如果不趁早調整,最後就是生病。因此,只要先了解體質,當然可以預測疾病。就算疾病已經形成,我們也還是能輕易掌握矯正和治療方向,再加上張院長特別量身訂做的「五大體質茶飲」,按時喝就能矯正體質。

  ◆到底是養生還是傷身?為你解答最容易弄錯的健康迷思!
  懷生堂第五代傳人張維鈞院長平常看診時,總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很多病患的問題經過他檢查,發現多是因為吃錯食物或是用錯養生方法而造成,才讓他驚覺,看似簡單的健康法則,卻有許多人連基本的原理都不懂,人云亦云下,當然容易出問題。因此,他將最多人容易弄錯的養生觀念整理出來,一次解開所有疑惑,讓大家別再用錯誤的方法對待身體。這些關於健康的迷思,你都知道嗎?

  ◎想養生,少吃多動就對了?──
  過度少吃多動會讓免疫力減弱,甚至死亡,要依照職業和生活習慣決定。

  ◎蔬果汁能治百病,連皮吃、不濾渣對身體更好?──
  不濾渣的果汁性質非常寒,直接喝易傷胃,必須評估身體能否適應。

  ◎十穀米含有纖維,多吃助消化?──
  市售十穀米多混有豆類,吃太多易導致消化不良及脹氣,是放屁的元兇。

  ◎蛋白質是身體必需的營養,多吃無害?──
  吃太多易加重身體負擔,並非所有人都能多吃,攝取過量會引發慢性病。

  ◎餓很快的人,要吃飽一點比較好?──
  腸胃差卻常吃太飽,易傷害消化和代謝系統,讓身體充滿毒素,老化得更快。

  ◆別再盲目吃藥,食物成分天然,最能解身體的毒。
  雖然體質是疾病的徵兆,卻也提醒我們,身體就像一部機器,用久了也需要維修保養,只要了解疾病的偏性和本質,就能利用手邊的材料排解「故障」,矯正身體的偏性。人們因貪圖美味和方便,使有毒物質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家戶戶冰箱常備的食材,反而是最好的保養來源。因此,張院長也整理了15個最常見的症狀,善用食物,這些大病小痛都能治癒。

  ★生活忙碌,總是疲倦、精神不佳?──【金銀花甘草茶】能提振精神,補充元氣。
  ★用眼過度,導致眼壓過高?──【行氣護眼茶】能保護眼睛,減輕雙眼負擔。
  ★常長口角炎、疱疹,時常復發?──【金銀菊槐茶】能減緩發炎,預防病毒。
  ★夏日高溫,時常中暑?──【加減午時茶】去除濕氣最快速,並能解除暑氣。
  ★一年四季,手腳總是冷冰冰?──【滋補膏】營養豐富,適合補充養分。
  ★皮膚非常敏感,容易長濕疹?──【蘋果泥】含有檞黃素,能幫助皮膚修復。
  ★髮量稀少,容易掉髮?──用【老薑藥酒】擦拭頭皮,可讓血液循環活化。
  ★天氣一濕熱,香港腳就常發作?──只要在患處擦【香菸泡白醋】,就能抑止發癢。

  生病時,「天然食物」就是最好的解藥。
  只要有效運用食材和藥材,即可把病吃好!
流傳百年的袓傳養生帖,最能解身體的毒。

本書特色

  (一)文字淺顯易懂,幫助快速了解體質類型
  對於一般人常弄混的體質特性,張院長用簡單的文字解說,5大體質加上表格輔助症狀說明,迅速幫助找到自己的體質,對症下藥。

  (二)收錄體質與好發疾病對照表,事先預防最準確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容易引發的疾病也不一樣,只要詳讀張院長獨家整理的對照表,就能了解自己的身體,找到應變的對策。

  (三)張院長量身訂做養生方案,5大體質皆適用
  體質不同,所需的養生方法也不一樣,張院長針對各體質的特性,詳細說明飲食限制及生活上的建議,照著做自然能養出好身體,遠離疾病。

  (四)破解17個最容易弄錯的健康迷思,解開疑惑
  一天排便多次是健康的象徵?喝咖啡提神很正常,不須太在意?你以為對的養生方法,其實都是錯的!張院長獨家整理最多人容易弄錯的養生觀,讓你不再用錯誤的方法對待身體。

  (四)收錄20帖袓傳養生秘方,用食物就能把病吃好
  西藥雖然效果快,卻不一定能治本,天然食物效果溫和,材料取得方便,安全性高,更能在家自己動作做,隨手可得的藥材,正是治病最好的藥方。

名人推薦

  ◆醫界名人,健康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前台灣省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前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玉安中醫診所院長──吳元劍

  ■光田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弘光科大生科系講師──沈炳宏

  ■前中華民國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永生中醫診所院長──林永農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廖正雄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陳雅芬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廖正雄小兒科診所院長──廖正雄

  ■前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內科教授──賴永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鐘元(懷生堂第四代傳人)

  【經歷】
  前中醫師全國聯合會 常務理事
  台灣省中醫師公會 常務理事
  台南縣中醫師公會 理事長
  懷生堂第四代傳人

張維鈞(懷生堂第五代傳人)

  懷生堂祖傳中醫世家之第五代傳人。現為台中濟生中醫診所院長。

  家族自清光緒年間行醫以來,歷經一百二十多年的悠久歷史。從小耳濡目染,傳承中醫臨床經驗與百年食療方子,徹底實踐「藥食同療」的治病養生法則,每每運用於門診臨床治療而取得重大療效,人人嘖嘖稱奇。

  個人不僅精通中醫學理,對於西醫用藥及食品營養學都有深入的研究。擅長以中醫理論分析病症成因,結合現代人容易取得之食材與藥材,運用家族流傳下來的食療方子,對症開藥,利用簡單的食材與藥材,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

   著有《五代中醫救命養生帖》、《五代中醫(上)家傳食療治百病》。

  【經歷】
  台南懷生堂家傳五代中醫世家
  台中濟生中醫診所院長
  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監事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中藥班講師
  中國醫學大學 中醫社指導老師
  中山醫學大學 國醫社講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藥學士
  高考及格中藥師及西藥師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 醫學士
  長庚大學中醫研究所 碩士班
  廣州中醫學大學研究所 醫學博士

 

目錄

第1章 你了解自己的體質嗎?──五種體質大剖析,精準預測好發疾病
【觀念1】「體質」才是疾病的源頭,也是對「症」下藥的依據
【觀念2】五大體質,決定人的健康與壽命
○1【氣虛】調理好「睡眠」和「腸胃」問題,就能補足流失的氣。
氣虛體質食譜【七味異功飲】
○2【陰虛】適時補充水分和足夠膠質,能養足缺少的陰氣。
陰虛體質食譜【沙參地黃飲】
○3【血虛】多吃營養食物,以補充造血所需的原料。
血虛體質食譜【參耆小營煎】
○4【氣滯】放輕鬆,不擔過多壓力,氣自然能順暢運行。
氣滯體質食譜【玫瑰紫蘇飲】
○5【血瘀】飲食宜清淡,減少代謝的廢物,血流便能暢通不黏稠。
血瘀體質食譜【麥芽決明茶】
【觀念3】吃錯食物、搬家、換工作……,都可能是引發疾病的「誘因」
◆各種體質與好發疾病的對照表
【觀念4】體質多為遺傳,不能改變?可以的,改變生活飲食是關鍵
◆張院長養生觀:肉要全熟並去皮再吃,除了減脂,更能預防禽流感
【觀念5】體質不一定是單一的,一個人可能有好幾種體質
◆張院長量身訂做,五大體質的「養生方案」
【觀念6】不是每種體質都能進補,吃補之前,先搞清楚
◆張院長養生觀:冬令進補需先了解體質,切勿胡亂進補
【觀念7】為什麼他總是吃不胖?易胖、易瘦取決於體質

第2章 到底是養生還是傷身?──為你破解最容易弄錯的健康迷思!
◆一定要知道→每個人的問題都不同,養生方法一定要慎選
【迷思1】一天排便多次,代表沒宿便、很健康?
張院長說:「大便次數太頻繁,表示腸胃無力,無法排空,是『極虛』現象。」
【迷思2】疲倦、很累的時候,喝咖啡提神最有效?
張院長說:「盲目用咖啡因掩蓋疲倦,長期下來只會更累,讓身體消耗過多元氣,導致抵抗力變弱。」
【迷思3】只要「少吃多動」,就是實踐「養生」的生活?
張院長說:「並非人人都適合『少吃多動』,要依照個人職業和生活習慣決定。」
【迷思4】室內溫水池溫暖又不怕曬,最適合游泳?
張院長說:「常在室內溫水池游泳,容易吸進高濃度的氯氣,傷害身體。」
【迷思5】已經很注意飲食了,為什麼膽固醇還是過高?
張院長說:「膽固醇主要由肝臟製造並能修補血管,發炎越嚴重,體內的膽固醇量自然越多。」
【迷思6】蔬果汁能治百病,連皮吃、不濾渣對身體更好?
張院長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蔬果汁性質較寒,不濾渣更寒,必須評估自己的身體能否適應。」
【迷思7】為了讓食物更美味,用大火快炒最好吃?
張院長說:「『高溫』會破壞食物的成分,火越大,食物就越不營養且越毒。」
【迷思8】植物油比動物油好,多吃無害?
張院長說:「如果吃到改良後的氫化植物油,不但身體無法代謝,還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迷思9】十穀米的纖維含量高,多吃有助消化?
張院長說:「市售十穀米多混有豆類,吃太多反而易導致消化不良及脹氣。」
【迷思10】多喝牛奶可補充「鈣」質,預防骨質疏鬆?
張院長說:「並非任何人都適合喝牛奶,若攝取過量,反而會加重肝腎負擔,導致骨質疏鬆。」
【迷思11】黑糖有止痛效果,經痛時多吃,就不會痛了?
張院長說:「黑糖止痛僅適用於虛寒體質的人,現代人多為熱性體質,反而會越吃越痛。」
【迷思12】烤地瓜富含纖維,多吃無害還能排毒?
張院長說:「清蒸或水煮才能完整吸收地瓜的養分,高溫烘烤易讓營養流失,對身體無益。」
【迷思13】堅果營養價值高,每天吃很健康?
張院長說:「高溫烘烤的堅果,珍貴的不飽和脂肪早已變質,甚至還含有致癌物。」
【迷思14】只吃肉、不吃澱粉,是能減肥又健康的好方法?
張院長說:「並非每一種人都適合多吃,吃太多會加重身體負擔,引發慢性病。」
【迷思15】喉嚨乾卡時,多吃喉糖就會好?
張院長說:「喉嚨乾卡多為吃錯食物所致,吃喉糖只能暫時緩解,必須徹底改變飲食習慣才有效。」
【迷思16】餓很快的人,要吃飽一點比較好?
張院長說:「腸胃差卻常吃太飽的人,易傷害消化和代謝系統,讓身體充滿毒素,老化得更快。」
【迷思17】高血壓只能吃降壓藥控制,以免造成中風?
張院長說:「降壓藥只能暫時降低血壓,高血壓也並非造成中風的主因,調整生活及飲食並配合治療,才能真正治癒。」

第3章 用天然食物解身體的毒!──隨手可得的食材,是最好的藥方。
◆一定要知道→吃進身體的毒,就用「天然食物」來化解
【五代獨門解毒帖】蘆筍炒雞柳
【症狀1】金銀花甘草茶,改善【疲倦、精神不佳】
【症狀2】養生滋補膏營養豐富,緩解【手腳冰冷】
【症狀3】冬瓜鴨湯幫助養陰,消除【火氣大】
【症狀4】行氣護眼茶保護眼睛,改善【眼壓高】
【症狀5】豆漿燕麥奶保護血管,抑止【血液循環差】
【症狀6】金銀菊槐茶清熱抗毒,預防【口角炎、疱疹】
【症狀7】什錦味噌火鍋補血健腦,改善【健忘】
【症狀8】乙癸燉盅補肝又補腎,緩解【頭昏腦脹】
【症狀9】紅豆薏仁粥化水去瘀,消除【水腫】
【症狀10】加減午時茶去除濕氣,解除【中暑】
【症狀11】自製蘋果泥,改善【過敏性濕疹】
【症狀12】漢方紫雲膏,【燙傷】必備良藥
【症狀13】生薑蛋白糊,快速【消腫去瘀】
【症狀14】老薑藥酒,【改善掉髮】效果顯著
【症狀15】煙絲泡白醋,減緩【香港腳】的發作

 

作者序

破除迷思,養生不能趕流行,一定要「全面評估」


  近十年來,養生觀念方興未艾,各種養生方法紛紛出籠,但是,臨床上我卻常遇到許多原本調理得當的人,因誤用不適合自己的養生法,而功虧一簣。例如,我有個乳癌患者經過1、2年的調理,原本已漸漸走向健康之路,沒想到在最近幾個月內,突然迅速惡化。

  我詳細問她這段期間飲食和生活是否有改變?她的回答一律是「沒有!」直到3個月後才告訴我,近來大便其臭無比。我說「大便很臭代表腸內腐敗很嚴重,毒素很多,人體七成的免疫力都在腸道,腸道充滿毒素,等於妳的免疫力一下子喪失七成。」這樣如何抵擋癌細胞?

  這時她才說出因親友的關心,建議她大量吃魚,可以把癌症體質轉變成正常體質。於是,她每天從早到晚都吃很多魚,沒想到大便卻開始變得又臭又黏,人也感到有些不對勁。我告訴她,「妳的腸胃消化和吸收功能從小就不好,卻在短時間內吃進大量蛋白質,消化功能根本負荷不了,一旦消化不完全,讓魚在腸內快速腐敗,毒素就暴增,免疫系統在不堪負荷下,癌症當然會惡化。」我建議她暫時停止吃魚和集中調養腸胃,幾個月後才慢慢恢復健康。

  ◎流行的養生法,都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其實,所有的養生法都有它使用的體質條件,並不是說多吃什麼就一定會得到健康。因此,本書第1章的重點就是「體質」,養生先要明白體質,才有正確的方向。不弄清楚體質就貿然進行,等於是在靠運氣,非常危險!

  我這幾年觀察一般坊間的養生法,發現有幾個嚴重的問題,包括:

  (1)不合理的養生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例如,「踮腳尖」走路可以「通督脈」之氣,結果許多人因此腓腸肌發炎,復健很久才好。或是過度強力按摩,按過之處的經絡反而變成陳年舊傷。

  (2)立論不錯,但過度強烈
  例如,檸檬含有維他命C,適度喝些檸檬水有益健康,但某些理論卻鼓吹把整顆檸檬連皮、連籽磨碎榨汁喝。試問,胃腸和肝臟被如此強大的刺激摧殘,能夠維持多久呢?

  (3)只強調某食物「含有」某種好物質,卻不管它同時「也含有」傷害性的物質
  例如,香蕉含有大量的鉀離子,理論上對心血管有益。但是,若從整體的角度來看,香蕉的熱量也非常高。如果你是運動員,多吃當然沒問題;如果你很少動又常吃很飽,飯後還再吃香蕉,我實在無法想像身體要如何代謝這些熱量?代謝一垮,三高就出現,光靠香蕉的鉀離子也沒用。

  (4)該養生法理論上對人體有益,可是你的體質並不適合,要修正才能適用
  例如,番茄含有茄紅素,但番茄性寒,體質偏虛的人喝多容易腹瀉,造成好菌流失,消化系統紊亂。不過,只要將番茄煮過或改吃番茄炒蛋,讓寒性消失,就變得適合了。

  因此,本書第2章的內容,就是希望能夠破除大家「單一角度」的迷思,回到「全面思考、全面評估」的觀念,才能確保養生不會誤入歧途。

  在第3章,我則提供一些好用的家傳食療,只要使用者的體質、病情相符,很快就能見效。爺爺曾說過:「安全有效,驗者方錄」,就是要大家放心使用。

  ◎用天然的食物,解除身體的病痛

  我永遠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吃魚卡刺,父親到廚房拿了一根完整的韭菜,叫我一手拿著根部,另一手把尾部菜葉塞入口中,粗略咀嚼幾下後吞下,一小段韭菜隨即被拉入食道,然後再拉出,魚刺就被纖維帶出來了。當下我就對醫術能夠「解決痛苦」感到很心動。時光悠悠,至今正式行醫已15年的時間,在醫學院也帶出了數百位優秀的學生。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父母的協助,他們將家傳醫學和食療的功力源源不絕的注入到我身上,讓我滋養而茁壯。再來要感謝兩位中醫界令人敬重的前輩──林永農醫師和吳元劍醫師,兩位前理事長答應為我們的著作寫序,實在是莫大的榮幸,也讓本書增色不少。還有前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內科教授賴永勳醫師,家庭醫學科廖正雄醫師、陳雅芬醫師幫忙推薦,以及賴弘敏醫師和采實文化永芬的全程協助,特此一併申表謝忱。

濟生中醫院院長
懷生堂第五代傳人
張維鈞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228513
  • 叢書系列:健康樹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迷思6】蔬果汁能治百病,連皮吃、不濾渣對身體更好?

張院長:「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蔬果汁性質較寒,不濾渣更寒,必須評估自己的身體能否適應。」

最近,各式各樣的養生法越來越多,當紅的蔬果汁療法就是其一,正如俗話說:「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將自己獨特的養生經驗與大眾分享的確是好事,但令人憂心的是,不見得人人都適用於同一種方式。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任何養生方法的前提都是要「適合自己」,才能達到改善健康的作用。

目前流傳的眾多養生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幾乎都是以「糾正西式飲食的錯誤」為前提所創造的。西式飲食的特點是高油脂(幾乎都是壞的油脂)、大量吃紅肉、高溫烹調、高鹽、高糖,這種飲食文化透過跨國商業經營,拓展到全世界,幾十年來造就全人類健康的大浩劫,無數的糖尿病、三高問題、痛風、癌症、免疫失調、肥胖等皆是由此而生。

但這一切終於在有心人士大力提倡「回歸大量蔬菜水果」,甚至採用「蔬果汁療法」後得到驚人改變。例如:高血壓不藥而癒了、血糖自動回復正常,高血脂消失了、癌症者保住了性命……等神奇療效,讓成千上萬的人們都想親身體驗這種快速找回健康的方法。

◎體質偏冷、少肉多菜的人,並不適合喝蔬果汁
「蔬果汁療法」真的這麼神奇嗎?其實神奇的不是多吃蔬果或是蔬果汁,按照中醫的說法,這正是「致中和」理論所帶來的成效,也就是「反向矯正法」。簡單地說,就是「缺什麼就補什麼;多什麼就去掉什麼」。

一般來說,蔬菜水果的確比動物性食物來得重要,人可以不吃肉,但不能不吃蔬果。西式飲食大量吃肉,不重視蔬果,缺少纖維,當然導致健康的崩壞。反向矯正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多吃蔬果,甚至大量飲用現打蔬果汁,若是連皮打、連渣喝,大量的纖維、維生素和植化素進入體內,能夠中和並排出毒素,當然可以有效地回復健康。

若你平常不吃西式飲食,早就在吃大量的蔬菜水果,也很少吃肉,但身體仍然日漸虛弱,對照「致中和」理論,你的身體不適可能是體質偏虛或偏寒所造成。如果再飲用大量蔬果汁,又連皮打、連渣喝,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天下文化電子書正念生活展:覺察當下,活出健康,參展書82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漫遊者聯展_領券
  • 年中考試書展
  • 心靈工坊社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