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清胃腸 淨肝膽」有助於刀下留膽和體內環保
何永慶
之所以投入推廣「清胃腸.淨肝膽」體內環保,可說是因緣際會使然。2008年底,友人嚴真老師因為黃疸指數持續昇高,經醫院確診為急性膽囊炎膽結石,主治醫師主張盡快動手術,否則一旦惡化,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嚴老師以電話與我商議該採取什麼對策才好?我以過去推展中華自然養生保健的經驗,建議先以自然療法試試看,若未改善再開刀不遲。結果以坊間流傳的「排膽石」方式試行了幾天,果真排出了一些肝膽結石前驅物(狀似結石),但可能因為是以大劑量瀉鹽 (硫酸鎂[Magnesium Sulfate])清腸,症狀並沒有明顯改善,人還是覺得不舒服而非常虛弱。
為了找出真相和更安全有效的方法,乾脆我自己「下海」、「以身試法」,先參加坊間自然療法排肝膽結石的活動,找出其中利弊原因,再加以改進。結果發現,服食靈芝酵素、乳酸菌等自然食材,確實能安全有效的清、調、補胃腸於先,淨化肝膽在後,前後大約十四天即排出許多肝膽結石前驅物,其形狀、顏色有如「寶石、翡翠」一般。自己先體驗之後,感覺全身輕鬆自在,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既驚奇,又欣喜,想不到,本欲幫別人,却反而助自己。於是立即將體驗的過程告知嚴老師,他百分百信任地再施行了七次(從2008年12月21日至2010年3月31日,約十五個月時間);結果發現,第一次以坊間流傳的方法體驗時的不適未再出現,而且每做一次,症狀就改善一次。做完七次之後,基本上已不再有不舒服症狀,回醫院做超音波檢測,也證明了結石基本上消失了。他非常高興,我也甚感欣慰。
回想當初參加體驗營之前,我曾照過超音波不久,當時檢查並無異狀;沒想到「清胃腸.淨肝膽」之後竟然排出不少毒素(結石前驅物)。我一向粗茶淡飯,居然還有那麼多毒素淤積在肝膽腸內,可想見這問題應該有其普遍性。於是介紹多位親友嘗試,包括長年吃素的詹老師,他們都對這種簡、便、廉、效的自然排毒方法讚不絕口,堪稱「上工治未病」的明證。為了找出學理依據,我從自己的體驗出發,一面多方請教專家學者,一面努力查尋肝膽結石的相關文獻,得出一個粗淺結論:「膽石症」乃「肝內外膽管淤塞」所致,又與脾胃功能異常、飲食不當、精神壓力等等有關,亦即中醫所說的「脾胃虛弱失運化為其病本,肝膽痰濕內盛阻梗為其病標」;因此「清胃腸.淨肝膽」活動有助於疏通肝內外膽管,排除毒素與淤阻廢物,維持胃腸及肝、膽、胰正常運作,因而讓很多有緣人改善了脂肪肝及不同類型的慢性病,也讓美國專科醫師Dr. Arash Jacob「刀下留膽」。即使沒有膽石症,也能疏通肝內外膽管而維持健康。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消化系統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膽、胰、腸到肛門,其中肝、膽、胰有如「桃園三結義」,關係最為密切。據統計,60%~80%的胰腺病變與膽管淤塞有關;然而,這三者又與胃腸機能密不可分。胃腸為人體消化、吸收食物精華,大腸為排出糟粕廢物的主體,有逾100兆微生物在其中定殖,彼此共生共榮,維持體內環境(within body)的動態平衡;據研究,人體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逾70%取決於「腸相」的健康程度。所以,中醫說的下丹田,應該就包括「腸相」,為「生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絡之根」,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再有,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強調「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若要長生,腹中常清;若欲不死,腸無渣涬」,足見胃腸的重要,而腸道的健康又與胃息息相關,更與肺相表裡。亦即肝、膽、胰、胃、腸為一體,任何一環節出問題都會互相影響,而顯現出異常病症。
那麼為何要強調肝膽排毒的重要性呢?因為正如中醫所強調的「肝主疏泄條達」;好的、壞的都會疏佈全身。肝細胞負責分泌膽汁、儲存在膽囊中,以備消化油脂之需及排除脂溶性毒素等;一旦疏泄作用不順暢,就可能造成阻塞、進而形成結石,阻礙人體內三流循環(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其負面影響是全身性的。但就生理上而言,肝、膽都是「沉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分布,所以即使已經嚴重阻塞、不通,還是不會感覺疼痛。有研究顯示,肝細胞功能只要有30%正常運作,就能維持人體運作而無不適症狀。如果等到出現黃疸或明顯不適症狀出現,或肝功能指數(GOP、GPT)等生化數據明顯升高時,肝膽中的毒素或結石已經堵塞十分嚴重了。嚴重者,引發急性膽囊炎、高燒,甚至膽道穿孔、腹膜炎等急症,那就真的非動手術不可了。如能未雨綢繆,早日注意做好「清胃腸.淨肝膽」體內環保,或許可以自救救人,不至於步蘋果電腦總裁賈柏斯(Steve Jobs)的後塵(賈柏斯已於2011年因胰臟癌不幸去世)。胰臟也是消化系統中重要的一環,與肝膽密切相關,但因躲在腹部器官之後,有病變也不容易發現,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往往已經是很難治療,而且預後極差。
經查尋醫學文獻及研究發現,身體中只要有液體流動之處,都有沉澱廢物(毒素或結石)的可能。即中醫所說:「水集成飲,飲凝成痰,痰濁而固化,熬結成石。」我們每天吃三餐,至少早晚刷牙兩次,但牙縫中仍然多少會存在牙垢,長久累積也會變成牙結石,造成牙周病或誘發其他症狀。而我們的肝臟每分鐘要處理過濾1~1.6公升的血液,每天大約要處理過濾1440~2304公升血液;這麼大的工作量,一定會有廢物沉澱、堆積在肝臟與膽管、膽囊中,如果不適時予以清除、排出,日積月累必然會出現肝內、外膽管淤塞或結石。當今社會多數人都飲食豐富或過食,加上壓力大、煩惱多,飲水、運動不足,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積毒、結石的隱憂,所不同的只是積毒、結石部位及大小、多寡,或有無症狀而已。這些毒素「結石」通常從無到有,由小而大,由少至多,由稀薄到濃稠,由軟而硬;初期可能只是小如一粒砂,慢慢熬結成團塊、可大如雀蛋。其數量可能成百上千、甚至以萬計,其情況就好比汽車引擎的汽缸,時間久了難免積碳、阻塞,最好定時「搪缸 (bowling)」,始能維持汽車的馬力。個人認為自然安全的「清胃腸.淨肝膽」,就是人體的自然「搪缸」,可以有效排除肝膽管內的結石前驅物(毒物)、甚至結石,使消化道清爽、煥然一新,因而減輕痼疾、達到協助自癒的目標,進而營造一個「生得順,壯得久,老得慢,病得輕,走得安」的自在人生。
我個人從2008年12月至今年2014年4月初,先後共做過十五次「清胃腸.淨肝膽」,感覺神清氣爽、體力充沛。今年(2014年)2月中,我到醫院抽血作一次血相常規檢測,其結果比九年前的血相檢測報告有所改善。
九年前(2005年)我的血相報告有兩項不合格:
(1)血色素13(正常值為男14~18),略偏低;
(2)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36.1(正常值31~36),略偏高。
而九年後的血相報告是:
(1)血色素16,較九年前提高了,進入正常值;
(2)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35.5,較九年前降了0.6,進入正常值。
更有意思的是,我一向身高是170公分,竟然現在長了0.5公分,成為170.5公分。
「清胃腸.淨肝膽」活動從2009年3月7日推廣至今,大約已有近萬人次親身體驗,包括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緬甸、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在推廣過程中,難免碰到很多質疑,但我相信最好的醫生,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療能(Medicatrix),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正氣」或西方人講的「自癒力」,其本質是:(1)自我複製、(2)自我更新、(3)自我調控(修復)、(4)自我適應。只要所作所為無毒、無副作用,並能「論之有據,言之有物;簡便易行,行之有效」,就能協助自然療能發揮它的本能,達到中醫說的「扶正袪邪,固本培元」之良效。
此保健法獲得很多名醫、專家、同道的指點、協助與支持,讓我感恩之餘更加有信心,同時也更覺得責任重大。
這些一路提攜我的貴人,他們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膽外科專家何生醫師/教授、原華西醫科大學彭子京教授、原華西醫大附四院豁劍秋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錢超塵教授、張其成教授、溫長路教授、薛崇成教授、孫永章教授,上海梅意健康管理培訓學校寧莉教授/校長,南京中醫藥大學馬永華教授、王啟才教授、王玲玲教授、常熹教授,南京中華醫院院長孔寶安醫師、趙副院長,馬來西亞鄭雲生會長/博士、陳吉榮會長/醫師、李添發院長/中醫師、楊珹量秘書長及其所帶領的樂活團隊等人士,前新加坡中醫師公會丁珊瑚主席/院長/中醫師等同道;香港陳紅兵教授、繆永壽會長/中醫師夫婦、張艾英中醫師、李蓬青中醫師、楊廣居中醫師、李春源中醫師、陳藤中醫師、袁大明醫師、陳卓華老師、氣功大師梁寶衡老師、香港自然醫學先驅麥燕琼會長/中醫師、香港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王東喜醫師;日本王曉東醫師,美國吳恆瑞院長/醫師、黃雪雲中醫師、張奇中醫師、蕭明強中醫師、Dr. Arash Jacob、馮寶蘭教授/中醫師、王芬蘭中醫師等;台灣應堃煇醫師/院長、張力山醫師、林承箕醫師/院長、董延齡中醫師、王靜修中醫師、梅襄陽醫師、劉憲平教授、林宜信教授/醫師、陳啟楨教授、林威竹醫師、梁文深醫師夫婦等學者醫師(恕不一一列舉);誠然也包括了所有認同參加此活動的社會大眾及熱心推廣此項保健法的海內、外志工同道們。
管理學大師曾仕強教授及夫人劉君政教授除了親身參與此項活動外,更惠予人文素養方面的指導,使此項活動更具「人文為本、科技為用」的意義與價值。
就本書付梓之際,感謝醫界、學界老師、同道們的認同與支持。感謝認同並推廣此保健法的各自然醫學的團隊!感謝所有善用此保健法的社會大眾,感謝元氣齋出版社林鈴塙社長及元氣齋所有同仁對本書出版所做的一切努力。感謝好友嚴真老師!若沒有他對此項自然療法的信賴和堅持,就不會有今天的良性研展。最後,最要感謝的是內人王青瑋女士,多年來,無怨無悔地陪同一路走來,除了支持,還是支持。
必須說明的是,誠若中醫所強調:「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標本皆劇者,標本皆治」。因此,大凡已出現明顯急症者,應先循常規的醫療治療。
本書多為個人多年的經驗與研究心得,加上參與此項活動的老師、學員親身體驗,今將部分經驗談匯編成冊,謹供學界、醫界及社會大眾酌參。由於自己的醫學專業素養淺薄,掛一漏萬或不周延之處,誠祈各方同道先進不吝指正是幸。
最後,願本書能獻給我最敬愛的良師益友、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榮譽院士、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營養學博士楊乃彥教授。他雖然因故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在他有生之年,俠肝義膽,為自然醫學的發展,仗義撰文立說,不遺餘力。他的慈悲、學養、精神永遠永遠活在每個熱愛生命、奉行自然醫學養生防病的人們心中。
2014/4/16於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