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電腦展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 定價:300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勇氣?要滿足大家的期待,才是好人嗎?

多希望年輕時,就看過這本書,那麼也許會讓人懂得,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在日本人手一本的超級暢銷經典《被討厭的勇氣》裡的思辨對話,將徹底翻轉你原有被制約的價值觀

 

OKAPI 推薦

  • 不為任何人,提起筆吧!──讀「被討厭的勇氣」古賀史健作品《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

    文/林雅萩,|,究竟2024年05月28日

      拿起筆之後,究竟會發生什麼事?當九年級的章魚次郎遇見寄居蟹大叔,學到如何透過寫日記整理內心,最後喜歡上原本的自己──睿智的大人帶領迷惘的青少年突破困境。這樣的故事很容易讓人以為《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是青少年取向+典型的勵志作品暨寫作教學書。然而曾這麼想的我,不但小看了這 more
  • 【高中生讀什麼✈】書寫背後,是思考、思考和思考──《取材.執筆.推敲》

    文/林雅萩,|,圓神出版2022年05月17日

      文/林雅萩│究竟出版社副主編     《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 「為什麼《被討厭的勇氣》能這麼長銷?」 這些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裡,時不時要想兩下。 幾年前,我正負責編輯《被討厭的勇氣》,屢屢對此書的表現方式感到驚豔:在顧及流暢度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與佛洛依德、榮格齊名,並稱「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除了是心理學發展承先啟後之人,更堪稱自我啟發之父!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
  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
  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
  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
  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
  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各界好評

  來自各界的勇氣推薦!


  知名作家|蔡康永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心理諮商師|蘇絢慧 心理諮商師|許皓宜 心理諮商師|黃錦敦 諮商輔導博士|黃士鈞(哈克)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逗點文創負責人|陳夏民 影評人|膝關節 資深譯者|陳系美 勇氣推薦

  這本書寫出許多我在小說創作中,至今仍不斷思考、想要了解的事。書中許多字句讓我眼睛一亮,不斷點頭稱是,或是感到驚愕。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趣味十足,讓我不知不覺中以為在讀一本小說,最後更不知為何,竟然哭了出來。──伊坂幸太郎

  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哲學家,同時也住著一個年輕人。或許我們都走過了年輕歲月對人生的疑惑與追尋,最終,我們終於成為我們生命的哲學家。我喜愛這本書,不只在它的書名所帶來的一種睿智及平靜,還有在於它的內容正是每個人都曾探問過的「人生是什麼?人活著而感受到的痛苦是為什麼?我們的人生究竟在追尋什麼?」等等這些人生問題的智慧對話。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心理諮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蘇絢慧

  如果佛洛伊德教導我們定位潛伏記憶深處的傷害,將之築成終身居住的小屋,反芻創傷帶來的宿命掙扎(要不是xxx,我早就xxx了),那麼阿德勒便是將我們逐出傷痛之屋、逼我們勇於面對當下每一決定的嚴師(原來是我把自己害得那麼慘)。讀完《被討厭的勇氣》,身為佛洛伊德忠實信徒的我也不得不承認,阿德勒的理論,讓人燃起想好好活在當下、不為宿命捆綁束縛的信念與熱情。「只有自己能夠改變自己」,我會永遠這樣勉勵自己,不再逃避了。──逗點文創負責人 陳夏民

  在自我價值的一千零一夜中,有位智慧長者陪伴我們一起探索……《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那些潛藏於青年時期,在那個知識毫不留情地灌注腦袋的年代,我們心裡其實早浮現許多疑問,只是還來不及尋求解答: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我們想要的自由?
  什麼是現狀?什麼是讓我們不滿的現狀?
  什麼是當下?怎樣才叫活在當下?
  什麼叫分離?不再滿足別人的期待算不算分離?
  什麼叫勇氣?被討厭為什麼是一種奔向自由的勇氣?……

  這些生命議題,只要我們曾經想過,就像打開心靈之眼,將纏繞於腦海而不願離去。本書大量談論這些議題,卻不用「給你解答」的方式,而是透過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心理對話,輕輕柔柔、卻又精準不已地,打動我們正在思考的困惑。就像聆聽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般,如此誠懇地帶我們巡迴過,這些存在於生命裡頭如此重要的思考。
  我很希望在我年輕時,就看過這本書,那麼也許我會更懂得,什麼叫做: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又十分慶幸,在已經經歷一陣工作的洗練後,看了這本書,它啟發我:如何選擇與決定自己的未來。我想在更年長時,我還會再翻閱這本書,也許那時更能理解:原來接受「被討厭」,也是一種人生的豁達。──心理諮商師 許皓宜

  生命裡,我們雖然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例如創傷經驗,而讓生命顯得遲滯困難。但這本書卻道出一條珍貴的路徑:即使過去如此,我們仍能堅定地拾起想要的生活目標,盯視內心所渴求的,然後重新做出選擇並努力著,想要的生命是可以這樣創造而來的。這樣的觀點還給人們身心很大的自由,我們絕對不是只能被過去事件所宰制,我想這應該就是阿德勒學派帶給世人最好的禮物之一了。──心理諮商師 黃錦敦

  給傷沒有很重,卻又很想改變的你:這會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沒有厚重的「傷」,又有一份很想改變很想創造幸福的「決心」。
  在助人工作領域二十年的歲月裡,我見過不少辛苦的生命,明明很想改變,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被過去埋藏深處的傷痕給拉了回去。這些生命的傷痕,有時候深到連主人自己都摸不著,像是鎖鏈層層深鎖的盒子。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裡,這樣深層厚重的傷,有時候真的需要安靜又有智慧的陪伴、等待、撫慰。
  然而,大部分的傷,沒有那麼厚重,如果你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剛好屬於這樣的落點,那麼這本書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出路。
  我的心裡有一個看待人如何得以改變移動的概念圖,那些生命的「傷/困境」像是槓桿左邊把人往下壓的積累重物,而生命的主人如果在生活裡累積了足夠的資源、扎實地活出力量,就有機會開始累積成槓桿右邊的新施力點。

  什麼時刻,生命的槓桿會有機會開始往向陽處移動?
  這本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用一整本書的精彩內容,好好地勾勒出「如何在自己生命的槓桿施力」。一個人的槓桿如果已經傾斜向下那麼多日子了,當然不會一下子就改變,我自己很喜歡書裡的幾個經典的使力施力概念:

  「從等待別人改變到決心自己要改變。」
  「重新選擇的可能性/活出什麼樣的可能性,是可以選擇的。」
  「把競賽對象變成夥伴關係。」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甘於平凡的勇氣。」……

  書中最讓我驚豔的一段描述是哲學家說著:「難道我們為了別人的認同,就必須在坡道上不斷翻滾嗎?要像滾動的石頭一樣損耗自我,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圓滑為止嗎?」唉唷喂呀~真是立體極了的描述呀!我們常常一不小心走了這個流程:因為怕別人不喜歡我,因而擔心焦慮,於是越活越差越不喜歡自己。如果我們想走去相反邊的那個方向,就可以想像自己,像是書中說的:「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與其終日擔心受怕自己沒有符合別人的期待,不如,一步一腳印,每天清晨一起床,就好好的問自己:生命的這個時刻,我最想創造的,是什麼?問了,然後就去創造一分一秒的美好!
  這麼一來,即使是看似長遠的上坡路,即使會揮汗吃力,但是,美好的這個時刻,生命槓桿的施力點,正正的,真實的,落在自己的手裡、腳底。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活出的核心渴望,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真摯地祝福,打從心底想創造美好的你。──諮商輔導博士,《做自己還是做罐頭》、熱情渴望卡作者 黃士鈞(哈克)

  一部振奮人心又好讀易懂的心靈作品。它振振有詞地否定了我們舊時的心理創傷,讓人無法辯駁;並指出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認同」的需求,與他人的課題分離。然後非常務實地告訴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中心,認真地活在當下。看完之後,你絕對可以為你無意義的人生增添美麗色彩的意義。好書!──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這本書不斷地提出各類有趣的邏輯陷阱,讓讀者隨著書中年輕人的發問,一次又一次地試探自己的思考中心到底是否會受哲學家牽引,因為哲學家對於「目的論」跟「決定論」的想法始終能夠拉扯出許多凡夫俗子陷入的謬論與自以為是。讓哲學家帶領你經歷一場邏輯思辨三溫暖,保證你看完之後會重新釐出新的宇宙觀,這才是《被討厭的勇氣》最值得閱讀的原因。 ──影評人 膝關節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擁有絕對的詮釋權,這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明白這個道理是我三十二歲那年,活到不想活不下去時得到的意外禮物。此後遇見挫敗哀傷,我不會再回頭連結過往的悲慘記憶,告訴自己有多可憐,因為它們已經被我「重新定義」,慢慢轉化成養分了。因此遇見這本書的「目的論」時,我非常驚喜!原來這個「魔法」早就有人發現。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魔法,請發現它,並好好地運用它。──資深譯者 陳系美

讀者淚推:阿德勒,是你救了我一命!

  兩年前,我得了憂鬱症;不,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相信是自己「選擇」得了憂鬱症。更讓我驚訝的是,當初為了回歸社會所做的練習和回歸後的心情,竟然都跟書中的描寫一模一樣。謝謝你,阿德勒,原來是你救了我一命。──麻吉

  衝擊力很強的一本書。對父母來說,「守護但不介入」是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想讓孩子變成只會看別人臉色的人。即使將來孩子長大成人了,我相信這本書對我或他依然非常有用。──Unicorn

  幾年前開始,我就一直想「擺脫認同的需求」。我覺得為了得到認同而活得小心翼翼是不對的,又找不出適合的方法,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解決了我多年的問題!真是太酷了!──Matsu

  我在不久前創業,為了爭取客戶,必須花很多時間跟人往來、看人臉色。在我非常煩惱的時候,「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道路」這句話讓我又有了自信,非常推薦給從事業務的各位。──muku

書店職人推薦:連靈魂都在共鳴!

  超名作誕生!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好像「咚~」地不斷作響。──喜久屋書店阿倍野店店員

  讀這本書時,說不定會覺得有點「怪怪的」,但這些「怪怪的」地方才是你非讀它不可的原因。──紀伊國屋書店澀谷店店員

  本書不但把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思想整理得很清楚,對話形式也很易於吸收,閱讀起來充滿樂趣。──TSUTAYA大崎站前店店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高中開始以哲學為志向,進入大學後,經常成為老師家中的不速之客,不時與老師展開唇槍舌戰。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演講,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年輕人」心理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

古賀史健

  自由撰稿人。1973年生。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參與過許多暢銷的商業書刊,以及非小說類書籍的出版。所撰寫的訪談稿,向來以臨場感及節奏感十足而頗受好評。

譯者簡介

葉小燕


  日語教學與翻譯工作是我快樂的泉源。目前為兼職譯者、日語教師、臺灣高等法院特約通譯。
 

目錄

楔子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
不為人知的「第三巨頭」/為什麼「人是可以改變的」?/心理創傷並不存在/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蘇格拉底與阿德勒/你「甘於現狀」嗎?/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為什麼討厭自己?/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當成藉口的自卑情結/自傲的人,同時也感到自卑/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從權力鬥爭到復仇/認錯不等於「承認失敗」/如何跨越迎面而來的「人生任務」/紅線與頑強的鎖鏈/不要漠視「人生的謊言」/從擁有的心理學到使用的心理學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
否定「認同的需求」/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什麼是「課題的分離」?/割捨別人的課題/一舉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斬斷難題/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什麼?/人際關係的王牌由「我」掌握

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個體心理學與整體論/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為什麼只關心「我」?/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鼓勵」的方式/為了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只要存在,就有價值/人無法靈活運用「我」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牽制自我/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年輕人要超越成年人/工作狂是人生的謊言/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想成為「特別的存在」的人有兩條路/甘於平凡的勇氣/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舞動的人生/為「此時、此刻」點上最閃亮的聚光燈吧/人生中最大的謊言/為無意義的人生增添「意義」

後記 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古賀史健
後記 從這個瞬間開始變得幸福吧!        岸見一郎
 

後記

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我的人生之中,有過這麼一段際遇:那是不經意拿起的一本書,讓我從隔天一早開始所見到的景色變得全然不同。

  一九九九年冬天,當時才二十出頭、還是個「年輕人」的我,非常幸運地在池袋的書店遇上了那本書。那就是岸見一郎老師的《阿德勒心理學入門》。

  他以淺顯易懂的用詞,說明了一些深不可測、而且徹底顛覆社會常識的思想。

  像是否定了創傷的存在、以目的論取代原因論這種簡直有如哥白尼革命的論點。這對當時已經在佛洛伊德或榮格學派的學說中感受到一點異樣的我來說,是一大衝擊。究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誰?為什麼自己竟然不知道他的存在?我四處蒐購與阿德勒相關的書籍,開始沉迷其中。

  但是我發現了一件事。我所探求的不單單只是「阿德勒心理學」,而是岸見一郎這位哲學家去蕪存菁後的「岸見阿徳勒學說」。

  岸見老師以蘇格拉底或柏拉圖這些希臘哲學家的思想為根基所介紹的阿德勒心理學,讓我了解到阿德勒所研究的不只限於臨床心理學,他還是一位思想家與哲學家。例如:「人,只有置身於社會的脈絡中,才能稱之為『個人』。」這段話就如同黑格爾所說的一樣;另外,對於主觀解釋更重於客觀事實的部分,又有如尼采的世界觀;其它還包含了更多可以與胡塞爾或海德格的現象學相通的思想。

  此外,以這些深具哲學性的觀察為出發點,阿德勒心理學還挑明了「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上的煩惱」「我們由這一瞬間開始就能改變,而且可以變得幸福」「問題不在能力,而在於勇氣」……讓我這個苦惱困惑的年輕人有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觀。

  儘管如此,我身邊幾乎沒有人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不久,我下了一個決定,希望「有機會可以和岸見老師共同出版一本阿德勒心理學(岸見阿徳勒學說)的代表作」。我連絡了幾位編輯,引頸期盼那一天的到來。

  後來,總算有機會可以與住在京都的岸見老師會面。但這已經是二○一○年三月的事,距離當年拜讀《阿德勒心理學》早已超過了十年以上。

  那次會面中,岸見老師表示:「蘇格拉底的思想是由柏拉圖所記述留存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阿德勒的柏拉圖。」而我則毫不猶豫答覆老師:「那麼,就由我來擔任岸見老師的柏拉圖。」因此成為了創作本書的開端。

  單純又普遍的阿德勒思想,或許動不動就被大家認為是理想論,隨口把一些事說得好像「理所當然」似的,甚至倡導那種根本無法實現的理論。

  於是本書決定採用年輕人與哲學家對話的形式,將讀者們可能有疑惑的部分精心安排在其中。

  如同書中所描述的,要身體力行、實踐阿德勒思想,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當中或許有一些說法和建議會讓你無法理解、難以接受,甚至想提出反駁。

  然而就像十多年前的我一樣,阿德勒思想的確有改變人們一生的力量,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岸見一郎老師,把我這個後生晚輩當成朋友看待;編輯柿內芳文先生,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在身邊支持我;羽賀翔一先生,用精緻的插畫讓本書的故事躍然紙上;還有各位讀者的支持。

  感謝各位。

古賀史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71955
  • 叢書系列:哲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楔子〉

年輕人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如果這種命題有幾分道理的話,那說的應該是孩子們的世界。小孩子不用工作,也沒有納稅之類的義務,而且在父母和社會的守護下,每天都過得自由自在。他們一定覺得未來有無限可能、自己什麼都做得到;他們的雙眼被遮住了,不必去看醜惡的現實。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世界漸漸露出本性,等待在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可能,也因此翻轉為不可能。於是「幸福快樂的日子」結束,迎面而檢的盡是殘酷的現實。不只是這樣。長大後還會涉入複雜的人際關係,被迫背負許多責任。當然,許多小時候無法理解的歧視、戰爭或差別待遇等社會問題也會一一浮上檯面,讓人無法忽視。不是嗎?

如果在一個宗教力量強大的時代,或許還能得到救贖;因為神的教誨就是真理、就是世界,就是一切,只要跟隨祂的指引,就不用想那麼多。可是現在宗教式微,信仰只剩下空殼子,大家失去依靠,心裡不安、彼此猜忌。其實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自利自利地活著。

老師,請您回答我。即使面對這些現實,您還是覺得這個世界很單純嗎?

哲學家 我的回答不會改變。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單純。

年輕人 為什麼?任誰來看,應該都會覺得它充滿矛盾、一片混沌吧!

哲學家 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  ※  ※

哲學家 對當下的「你」來說,井水的冰涼或溫熱是不可動搖的事實。這就是所謂「居住在主觀的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的。

現在,你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複雜而混沌的。可是當你有了改變之後,世界就會回復到單純的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年輕人 在於我?

哲學家 沒錯。好像你正透過太陽眼鏡在看這個世界,當然會覺得看到的一切都很昏暗。既然如此,你可以不用感嘆這個世界有多黑暗,只要摘下太陽眼鏡就行了。

一開始,你可能會因為世界太過刺眼,忍不住想閉上眼睛,甚至想再戴上眼鏡。這時候,就看你有沒有堅持摘下它、直視這個世界的「勇氣」了。

會員評鑑

5
250人評分
|
240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4/08/26
|
電子書
書中用著反覆對話的方式,讓讀者去咀嚼思考其中的意義。

讀完後,我認為這本書是給予讀者另一種層面的體悟,讓我們去學習不替自己找藉口,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並且活在當下做好每件事情,尊重每個人的決定,不去加以干涉,不隨便進入到別人的課題中。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4/07/15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乏挫折,如何看待是關鍵,本書解讀人生問題,藉由了解問題本質,我們定義期正向意涵,方能突破困境。此理,放諸各領域,仔細琢磨,都能有所啟發。
展開
user-img
Lv.1
4.5
|
2024/06/03
全文以淺顯易懂的對話講解其概念,讀起來不會很枯燥,而且也用其他理論做為對比讓人想法有所延伸,
對於阿德勒並不很熟悉,所以看到他的理論時覺得截然不同,令人眼睛一亮,但同時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去實踐。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04/14
劇透警告

讀後心得

很多年前讀過這本,印象最深的就是課題分離。最近再重讀一次,有更深刻的感受。

分成三大重點:

1.目的論:「目的」可以調整情緒、行為、想法跟詮釋。重點在於你有沒有改變自我的勇氣與決心。不想改變就可以找到一堆藉口。

2.體驗共同體:有三大重點相互影響。

A.自我接納:接受現在的自己,向能做到的部分邁進。彌補自卑(不足),實現優越,也就是自我超越。這裡也是有提到善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專注在自己能改變的地方,而非不能改變的地方。很多書都有提到專注在自己沒有的東西,永遠不會幸福。因為看到沒有是匱乏感,看到擁有是一種富足與感恩。

B.(無條件)信賴他人:其他書也有提到,在資源缺稀的狀態下,競爭關係就會讓朋友變成敵人。從競爭關係跳脫,就能從不安的關係中解脫,這樣就能視旁人為夥伴而不是敵人(競爭對手)。我個人覺得無條件信賴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就像一行禪師講的,瞭解自己,接納自己,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因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即便被別人錯待,也沒關係。

C.貢獻他人:在貢獻他人之前,要先放下對認可的追求,雖然別人的表揚可以體會自己的價值,消除自卑,增加自信心。但,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一輩子都會受苦。所以要先學會界線設立,課題分離,先照顧好自己的需求,再來談談貢獻他人 。貢獻他人可以體驗到我對他人有用,進而體驗到自己的價值,例如工作。

若說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起點,那麼共同體就是終點。我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整體的一部分。共同體需要發展的不是縱向關係 (批評或表揚),而是發展橫向關係,也就是對存在本身表示感謝;平等、真誠、鼓勵,傳達喜悅與尊重。


3.幸福: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因為人生是由一連串的此時此刻所創造出來的,唯有活在當下才能體驗幸福。

記錄一下自己的心得。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4/05
《被討厭的勇氣》多年來一直是熱門暢銷書籍,書中藉由青年人與哲學家的對談,娓娓道來阿德勒心理學的真諦,並期許讀者們找到人生的幸福哲學。因此,這本書多半被歸類在心理學、勵志類、人生哲學等範疇。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卻發現,書裡有幾項觀念很適合投資人,以下便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一、甘於平凡的勇氣

  以往我們的教育無不強調個體多麼特別,多麼優秀,甚至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名言佳句,無不述說自己的獨特性與優越性。

  阿德勒則以為每個人都很平凡,我們必須接受如此不突出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不會與他人進行比較。

  他認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假若今天宇宙只有你一個人,其實你並不會感到孤獨,有點類似道家「相對」的概念。既然所有的煩惱都是比較而來,我們只能跳脫這既有的局限與框架,承認自己與他人相較,一點都不優異,才能解脫與幸福,這就是甘於平凡的勇氣。

  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人性的偏誤。奧利維‧席波尼《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曾分享過這個例子,請人們自我評估時,往往會高估自己,例如覺得自己駕駛技術比別人優秀,但其實並沒有;覺得自己比同儕更有創造力,遺憾的是,還是沒有。一言以蔽之,我們時常認為自己比別人厲害。

  於是乎面對投資,常常自我催眠,以為自己是少年股神,動不動可以獲利百倍,更妄想自己是巴菲特的傳人,總能掌握市場獨家的消息,做出最好的投資判斷。然而,在查爾斯.艾利斯《指數革命:巴菲特認證!未來真正能獲利的最佳投資法》就已經說得很明確,這在過去(30、40年前)或許行得通,當年資訊不發達、法規未齊全,是散戶在主導市場。時過境遷,現在股海中充斥著法人與公司高層,你一位散戶能與之抗衡嗎?你有比高層知道更多訊息嗎?

  查爾斯.艾利斯另一本著作《投資終極戰:贏得輸家的遊戲──用指數型基金,打敗85%的市場參與者》將賽門的網球研究應用在股市。他發現專業的網球選手比的是誰得分多,業餘的網球選手則是比誰失分少。所以身為散戶的我們屬於後者,失分少就是成功,因此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大盤,拿到市場的平均報酬就好了,做個甘於「平凡」的投資人。

  與股神比起來,這個績效的確不怎麼好,但相信我,它絕對不差,至少是平均值。坦白說,如果扣除投資標的低成本,還會勝過一半以上的投資人呢!甚至長期下來,絕對打贏一票主動選股或持有高成本標的的投資者。

  不要再迷信自己選股,你不會比這些電腦、高層、學有專精且認真的股市分析師聰明。你的唯一出路,就是阿德勒所說的「甘於平凡的勇氣」,無法戰勝大盤,我們就買進大盤!

二、重視現在

  阿德勒心理學與佛洛伊德心理學最大的差異是,前者是目的論,後者是決定論。

  佛洛伊德努力分析你的過去,試圖找出你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原因,稱之為決定論。阿德勒則以為要拋棄過去,不要找尋原因,而是把眼光看向未來,從此刻開始改變,稱之目的論。

  阿德勒認為即使你把過去分析得再好,so what?又如何呢?過去已經過去,時間無法重來,無法改變,你所能夠掌控的只有現在。

  我很喜歡英文的一個單字:「present」。它有兩個解釋,一個是當名詞「禮物」,另一個是形容詞「現在」。對我來說,最棒的禮物就是現在,我們得好好掌握,這也是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

  身為投資者,最好的投資時間點永遠是現在。過去無法挽回,面對當今通膨加劇、低薪政策、房價高漲、退休金不足的時代,只能靠著此刻開始投資,才是給未來的自己最好的禮物。

  另外,如果你是指數投資人,那麼更簡單了,只要有閒錢,隨時都可以買,「buy right ,hold tight」是不變的原則,只要買進低成本的全市場指數,並且長期持有,就能夠有一筆可觀的報酬。

  你知道台股破萬點時,就已經有人高喊要出場了嗎?你知道當破萬五時,就有人告訴你要全盤賣出了嗎?如今,台股持續創新高,想必在今年年初或者去年年底獲利了結的投資人,內心有多扼腕。此外,一直被「創新高」消息與新聞洗腦的投資人,是否一直遲遲不敢進場?結果是,錯失了今年的漲幅與配息。

  知名的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裡頭有一篇〈范進中舉〉,主人翁范進說了句至理名言:「自古無考場外的舉人」。言下之意,沒有不參加科舉,而能考上功名的人。同理,「自古無股市外的投資人」,股市裡沒有不買股票而能獲利的人(賺價差,也賺配息)。記住,阿德勒告訴我們,不要在乎過去,要注重現在,並且去做,未來才會改變!

三、要有導引之星

  人生最難的事,不是知道,而是去做,正所謂「知易行難」。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德勒心理學的概念,可是真正去做的有幾個?能堅持到底,持之以恆的,又有幾位?是以,阿德勒提出「導引之星」的概念。就像當我們迷路時,知道要判斷方向,可卻又不知從何下手,此時北極星就如同導引之星的存在,帶領你釐清現在的位置,判別確切的方向,往正確的道路前進。

  投資的概念與之相仿!

  不過,這邊要澄清一點,有人的導引之星是股市老師、投資網紅。我個人是不太贊同,不是說他們不能成為自己的導引之星,而是你要去檢視他們。譬如說他們的投資策略,是不是常常變來變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請相信我,它不會是你股海裡的導引之星,你有看過北極星變來變去的嗎?

  我想分享一則「智慧之鮭」的故事,梗概如下:

  傳說中有一隻奇妙的鮭魚,第一個吃到的人可以得到大智慧,所以又稱為「智慧之鮭」。有一位詩人伊瑟斯追蹤了這隻鮭魚好幾年,好不容易終於捕捉到牠。於是請一位善於烹調的學生為他烹煮,想要成為第一個吃到這隻鮭魚的人。

  大家猜猜看,伊瑟斯確實是第一個吃到這條鮭魚的人。然而,他有得到大智慧嗎? 答案是沒有! 因為他的學生烹煮時不小心被魚油盪到,下意識舔了一口,成了第一個嘗到智慧之鮭的人。

  我很喜歡這則故事。除了是它具備小說的意外性外,更重要的是它告訴我們:「不要假借他人之手」。

  有人不會煮飯,卻冀望將來能夠娶到或嫁到一位懂得烹飪的配偶;有人不懂投資,所以希望未來能夠娶到或嫁到會理財的另一半。他們不就跟「智慧之鮭」的故事一樣嗎?為何不自己學習呢?為何要假借他人之手呢?萬一未來分手或離婚,自己豈不餓死?窮死?靠山山會倒,靠海海會枯,只有靠自己最好。

  與其盲目追求股市老師、投資網紅,甚至是銀行理專,小心將財富拱手送人,正因為你不懂,所以永遠不會是第一位嚐到「智慧之鮭」的投資人!職是,我覺得最棒的導引之星就是自己。

  那麼如何讓自己具備導引之星的能力呢?我以為唯有透過不斷閱讀,方可摸索出自己的投資哲學,便能不被市場與新聞媒體所影響,而有自己的判斷力。

  網路上曾有人說,指數投資就是無腦投資,連書都不必看。真的是如此嗎?我深深不以為然。大家思考一下,教會何以辦理「聖經讀經班」?何以每周聚在一起禮拜、唱聖歌?

  事實上,這些都是強化自身信仰的方式。有著一群同溫層的夥伴,一起研讀具有共同信仰的典籍,才能夠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所以,建議指數投資人更應該時常翻閱相關的投資書籍,透過一次次的閱讀,一次次加強自己的投資理念,就不會被股市老師左右,不會被任何訊息影響,「坐懷不亂」,堅定自己的投資策略,尤有甚者,還會因為能夠指出質疑者的謬誤,而會心一笑,臻至「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的高妙畛域。

  此外,亦可多方涉略不同投資作家的著作,互相補足彼此間的看法,讓你在投資的道路上,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如此一來,便能走在正確的道路而不迷茫!

四、結論

  閱讀《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收穫頗豐,不只是心靈上的成長,對我來說更有投資上的啟發。

  首先,阿德勒告訴我們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勇敢買進大盤,得到平均報酬,忘記飆股、忘記白日夢式的投機高報酬,做個甘於平凡卻不凡的投資人。其次,也教導我們要把握當下,忘卻過去。最好的投資時機是十年前以及現在,而如今的你所能選擇的只有現在,「buy right ,hold tight」,學學Nike那句名聞世界的廣告詞:「Just do it」。最後,多多閱讀,透過閱讀吸收新知,也強化自己的投資信仰與理念,股神巴菲特每天可是會看500頁的書呢。

  這是一本投資人必備的心理、哲學書籍,誠摯推薦給大家。

Ps.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臉書或在方格子搜尋「教育界走跳」。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天下文化電子書正念生活展:覺察當下,活出健康,參展書單書88折、雙書82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咖啡甜點展
  • 時報作家展
  • 開學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