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如何獨處: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的社會凝視

如何獨處: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的社會凝視

How To Be Alone

  • 定價:340
  • 優惠價:930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自由》強納森‧法蘭岑最真摯的社會凝視與告白

「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跟alone有關,獨白、獨處、孤獨。 這正是文學處理的人生裡,最感艱難之事。」──吳明益

如何思考自己與群體間的距離?這14篇文章,是法蘭岑打擊流俗、展現「異議」的聲音, 更是他對人生境遇、對社會謬象擲地有聲的反思與見解。

 

OKAPI 推薦

  • 【博客來大講堂】策展人陳蕙慧/ 一個人的人生馬拉松,文學是最好的助跑員

    文/陳蕙慧2023年07月27日

    文學家寫作與自己對話,我們閱讀與作者對話、也與自己對話。 我們將明白人生的答案不會只有一個。 人生的答案不該只有一個我們當然想要有個令人滿意的人生,但何謂「令人滿意」呢?光是如何定義它,就決定了這個願望能否達成,而我們真的想成為那樣的人、活成那個樣子嗎?以《傻瓜的圍牆》創下日本 more
  • 在你能無情之前,必須先去愛──4月選書《地球盡頭的盡頭》

    文/梁心愉2020年04月01日

    地球盡頭的盡頭 很多人對強納森•法蘭岑的第一印象,是《時代》雜誌封面的紅框框裡印著他的照片,標註他是「偉大小說家」,但我總是先想到很生活感的小事。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的一個下午,法蘭岑在賓州的莫瑟博物館一樓,在貼有「過時技術」標籤的玻璃櫃裡,赫然發現跟他家客廳一模一樣的「AT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當世界頌讚的成功你不擅長,當心底沸騰的聲音與多數人不同,
  當摯愛與信念就要失去,你逃離的地方這輩子只能逃離——

  如何思考自己與群體間的距離?
  如何勇敢,相信手中微小卻獨特的力量!


  收錄法蘭岑驚豔美國文壇之作〈自尋煩惱?〉
  吳明益教授  專文解析
 
  二十世紀以來,24小時發聲的大眾媒體、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逐漸無縫滲透所有人的思考路徑、影響大家的生活選擇,讓大家自動變成「一樣」,社會在失去活力,個人在失去獨立思考的膽識與力量。

  這14篇文章,是法蘭岑打擊流俗、展現「異議」的聲音,是他揮別憤怒與恐懼的紀錄,
  更是他對人生境遇、對社會謬象擲地有聲的反思與見解。

  被《時代》雜誌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的強納森‧法蘭岑,
  再一次展現文學家凝視社會的睿智眼光。

  「對我來說,任何單一事件的重要性,都比不上全書文章共同關注的潛在議題:
  在喧鬧嘈雜、五光十色的大眾文化中,如何維持獨特性和多樣性——如何獨處的問題。」(法蘭岑)

  1996年,法蘭岑在收納許多美國進步人士洞見的《哈潑》(Harper's)雜誌上,發表一篇題為〈偶然作夢——在影像世紀還寫小說的一個原因〉的文章,引起各方矚目。在這篇長文中,法蘭岑談及「影像」(電視畫面、網路)全面攻佔人們接收世界訊息、與社會互動,甚至了解自己的管道,如何令他困惑、憂心。他自己也一度憂鬱地變成癱在電視前的馬鈴薯,第三本小說《修正》因而難產。在那段時間裡,他提不起勁寫作、打不起精神閱讀,注意力被視覺畫面綁架,純文字閱讀不再能引起他的動力(從小到大,他一直透過閱讀瞭解世界與人生透過閱讀找回自己)。

  但失去文字的生活讓人失去與自己對話的能力。沙發上的馬鈴薯不斷接收著過眼雲煙式的資訊,心靈卻益發感覺空虛。在失去讀者身份的痛苦與失去作者身份的痛苦交熾下,他恐懼、憤怒,充滿困惑,同時卻知道暢銷書作家哀嘆文化已死只是自掘墳墓。最後,他從眾多矛盾掙扎中看到自己的路,也打開讀者思維的迷霧。

  寫作和閱讀,都要透過「獨處」來完成。在獨處中我們得到安慰、看到幽默、體會自身情感的悲喜流動,想像文字建構出的畫面,思考那些「無用之用、實為大用」的事,沉澱了關於安頓自我、連結群己,甚至看待人生的種種。這些都需要專注,需要獨處。

  收在這本書中的文章,還包括:提到「隱私」都高呼捍衛的多數人,真分得清何者為侵犯、何者是假捍衛之名而進行的侵犯嗎?「郵政系統」失靈意味著人我情感連結的失靈,新科技如何不能取代。在「香菸」這個集個人健康與國家健康於一體的議題裡,國家健康似乎比個人健康更瀕臨危殆。「聯邦監獄」,究竟是對罪犯的囚禁,還是政治魔爪的延伸?為推廣文化商品而做的宣傳,我們可曾看到它實際上悖離文化的一面?至少有三篇文章從不同面向談他做為一個小說寫作者和讀者,對文學小說的觀點與思辨。以及,法蘭岑與父親、失智父親與其大腦之間,想靠近卻不能靠近,想割離又不能割離的複雜心情。

  本書正式出版於《修正》之後,但書中文章多半寫成於《修正》之前,再過七年,《自由》問世。我們得見一位社會小說家、一個知識份子不輕易隨俗、不斷自我詰問,歷經掙扎與成長,揮別憂鬱恐懼,臻至溫暖的過程。

好評推薦

  ‧與書名《如何獨處》相反的是,讀者完全不會感到孤獨……這本文集凸顯了法蘭岑的優雅、敏銳,以及身為散文家的膽識,他富有才智又迷人的自我覺察力,就跟唐‧德里羅一樣傑出。——《紐約時報》

  ‧為什麼要獨處?為了體會閱讀的愉悅,就像讀這本書一樣。——《娛樂週刊》

  ‧法蘭岑以不下於他在小說裡展現的熱情批評了後現代美國的疏離效應……鞭辟入裡,針針見血……這些文章給了我們絕佳的理由關掉電視、夜裡獨坐、沉浸思緒之中。──《Time out》雜誌紐約版

  ‧本書重新展現小說家參與社會評論的權力。而讓法蘭岑揮灑出兼具冷靜與激昂論述的,不是犯罪學、神經醫學、郵政科學等知識,是小說家對內在混亂結構的廣泛關注。——《紐約時報書評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強納森‧法蘭岑(Johnathan Franzen)


  1959年生,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1996年,37歲、已經出版過兩本小說的法蘭岑在《哈潑》(Harper'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為〈偶然作夢——在影像世紀還寫小說的一個原因〉的隨筆,表達其對文學現況的惋惜,引起眾多矚目。他的第三部小說《修正》(2001)出版後好評如潮,法蘭岑憑此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及2002年美國普利茲獎提名。2010年8月底出版第四本小說《自由》,登上《時代》(Time)雜誌封面,被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在聖路易度過童年,1981年從斯沃思莫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畢業,主修德文。1979-1980年,通過韋恩州立大學設立的「去慕尼克讀大三」合作項目,曾到德國留學。1981-1982年,獲歐布萊特獎學金在柏林自由大學學習,因此會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創作第一部小說期間,曾在哈佛大學地震實驗室打工。

  得獎紀錄
  ・2010《時代》雜誌百大人物、John Gardoner小說獎,入圍國家書評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2002 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入圍(Pulitzer Prize finalist)
  ・2002 國際筆會/福克納獎決選名單入圍(PEN/Faulkner Award finalist)
  ・2001 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National Book Award)
  ・2001《紐約時報》年度最佳書籍(New York Times Best Books of the Year)
  ・1988 懷丁作家獎(Whiting Writer's Award)
  ・1996 入選Granta雜誌最佳美國青年小說家(Granta's Best Of Young American Novelists)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獨居時代》等非文學書籍,以及《應該相信誰》、《浮生》、《靈魂的代價》等小說。
 

目錄

序:貫穿這本書的一句話
對我來說,任何單一事件的重要性,都比不上全書文章共同關注的潛在議題:在喧鬧嘈雜、五光十色的大眾文化裡,如何維持獨特性和多樣性——如何獨處的問題。

‧父親的腦
我明白我當時不願父親被冠上「阿茲海默症」這個病名,是不要原本獨一無二的厄爾‧法蘭岑,因一種叫得出名字的病而落得平凡。
‧帝國臥室
《紐約時報》刊出〈史塔報告〉全文的那個星期六早上,我獨坐公寓試著嚥下早餐時,我覺得自己的隱私——而非柯林頓或陸文斯基的隱私——被侵犯……
‧自尋煩惱?
唯獨有人在某個地方期望你大聲說話時,沉默才是有用的聲明。一九九○年代的沉默似乎只能保證我會孤獨。後來我才恍然大悟,我對小說的絕望不是過氣所致,而是孤立使然。
‧信件裡迷途
技術資本主義是枚詭雷,永遠和我們亦步亦趨。如果它不從外拆解美國郵政,就會從內竊奪它的靈魂。美國人對郵局的依戀是純粹的懷舊,這反映出美國人的矛盾:我們的內心,其實並不喜歡我們的欲望創造出來的東西。
‧艾莉卡舶來品
我不禁懷疑:人生真的逃不開人際關係嗎?二十五年了,我仍然找不到多少與家庭、忠誠、性或內疚,或以上四者全部無關的工作環境。我開始覺得,我永遠找不到。
‧篩菸灰
希望不久之後,我會喜歡和未受污染的肺及不疾馳的心臟一起生活,勝過喜歡抽菸的愉悅。對於我個人,我審慎樂觀;但對於長年在「強烈譴責」與「野蠻原始人的否認」之間精神分裂的國家機關、法律制度,以及立法機構和金融市場已經習慣菸草帝國黑金荼毒的美國政府,我就沒那麼樂觀了。
‧流亡的讀者
指責萬惡的科技和悖逆的文學評論害小說凋零,無助於彌補傷害。閱讀能豐富人生的論調同樣無濟於事。無論如何,如果小說家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讀,就必須一肩扛起讓作品引人入勝、非讀不可的責任。
‧天下第一市
熟悉,無論是連鎖店或千篇一律新重劃區所營造出的熟悉,都會磨損獨立自主的智慧,並以想像不到的方式侵蝕隱私。在郊區,我是陌生人;我覺得自己彷彿赤身露體。只有在像紐約那麼擁擠而多元,被陌生圍繞的地方,我才覺得自在。
‧撿破爛
科技發展的腳步愈輕率,產生的廢棄岩屑就愈多。而岩屑不只是有形物質。它是憤怒的宗教、復甦的反文化意識型態、新出現的無業者,以及永遠無法就業者。這些都向小說作家保證:他們永遠不會孤單。
‧控制單位
或許,美國監獄裡每一個囚犯的背後,都有一段不負責任的故事。但這一百五十萬個故事的總體,不只是一百五十萬個故事。他們的總體叫「政治」。
‧困難先生
我覺得這是挺好的故事。只要我相信這是加迪斯的故事,我的憤怒就會隨之緩和,溶解在悲傷之中……這樣的故事,「難」代表人生艱辛的故事,就是小說要探討的故事。
‧床上的書
「性」是什麼?任何事物都像它,它也像任何物事。但最後,每一次高潮或多或少都很相似。這或許正是關於性愛的寫作,既有效又無聊的原因。
‧聖路易見
我張臂抱了一下哥哥,拔腿就跑,跳上貨車,衝下車道,匆忙開上道路時壓斷了一根樹枝。我想那時候我已經下定決心。我想那個下午我已對自己許下承諾:那是我最後一次離開,我永遠不要再離開一次。
‧二○○一年元月就職日
能在天色已晚、行程延遲數小時後上巴士,和一群志同道合、沆瀣一氣的人在一起,是人間少有的樂事。但最後,無可避免的,你會被拋回這個城市。雨在地面結成冰,雪掩住融雪。
 



貫穿這本書的一句話


  我耗時多年的第三本小說《修正》,出版於世界貿易中心崩塌的前一週。那似乎是我和商業都該默不作聲的時候——套用尼克‧卡羅威的話,那是「我只想讓世界上所有人都身穿軍裝,在道德上永遠保持立正的姿態。」的時刻。但公事還是得公辦。大難過後不到四十八小時,我又開始受訪了。

  訪問我的人對他們稱之為「那篇《哈潑》上的文章」特別感興趣(沒有人用原標題「偶然作夢」)。採訪者大多這樣開場:「在你一九九六年那篇《哈潑》上的文章中,你保證第三本書會是一部大型社會小說,攻擊主流文化並振興美國文學,你認為《修正》實踐了這個諾言嗎?」我對後繼每一位採訪者都這麼解釋:我在那篇文章裡對我的第三本小說隻字未提,「保證」這個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是《紐約時報週日雜誌》某個編輯或標題撰寫者杜撰的;事實上,我非但沒有承諾要寫一本針砭主流的大型社會小說,反倒把那篇文章當成聲明放棄種種企圖的機會。因為多數採訪者並沒有讀過那篇文章,極少數讀過的人又似乎對它有誤解,於是我便愈來愈嫻熟於簡單扼要地反駁;當採訪來到第一百或一百一十場,也就是十一月時,我已經研擬出一套小而美的說辭以正視聽:「不,事實上,那篇《哈潑》上的文章是在講我要放棄身為小說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學習寫一本兼具趣味性與娛樂性的小說……」我不理解,也不只有一點委屈,文章中這麼簡單明白的意思竟沒人看得懂。這些媒體人真是笨得徹底!

  十二月時,我決定整理出一本散文集,包括〈偶然作夢〉全文,並澄清我說過和沒說過的話。但打開一九九六年四月號《哈潑》雜誌時,我卻看到一篇顯然是我寫的文章以五千字的抱怨開場,裡頭尖叫聲之刺耳,邏輯之薄弱,連我都看不下去。五年前寫了那篇文章後,今天的我竟然忘記自己曾是一個滿肚子怒氣、滿腦子理論的人。我曾認為美國人愛看電視、不讀亨利‧詹姆斯猶如世界末日令人憂心;也曾是那種理念狂熱份子,深信世界若脫離了它獨特的信仰(就我而言,是對文學的信仰),就表示我們活在末世。我曾認為美國政治經濟是個龐大的陰謀集團,目標是阻撓我的藝術抱負、消滅文明所有令我愉快的物事,並在過程中強暴、謀害我們的星球。那篇《哈潑》上的文章前三分之一就是由這樣的憤怒和絕望寫成,在闡述理論時迸出的怨懟,自己現在看了都膽顫心驚。

  的確,一九九六年時,我是打算以那篇文章記錄一位止步不前的小說家如何逃離憤怒思想的監牢。現在一部分的我想要重現它原本的面貌――我早期狂傲的見證,但恐怕大部分讀者不會對這樣的宣言感興趣:

  在我看來清楚不過的是,若有哪位商業或政府要員相信書有未來,我們就不會眼睜睜看著華盛頓和華爾街瘋狂地為一條資訊公路籌募五千億美金,雖然擁護者嘴巴上在乎它對閱讀造成的蹂躪(「你得習慣在螢幕上閱讀」)但仍遮掩不了他們對這前景的無感。

  這只是一小段,諸如此類的篇幅很長,於是我行使了作者的權利,把那篇文章刪去四分之一,徹底改寫(也把標題改為「自尋煩惱?」)。雖然文章依舊長,但我想現在它讀起來沒那麼累贅、費勁,也比較直截明確了。別的不提,我希望能夠指著它說:「看,這論點簡單明白,就像我之前說的。」

  這本文集中的其他文章,也跟《哈潑》那篇有著一樣的效用。我打算讓這本書(至少有一部分)成為我揮別憤怒和恐懼的紀錄,轉而接受、甚至頌揚我身為讀者和寫作者的身分。這不表示世界已經沒那麼多令人惱火和害怕的事。我們國家對石油的渴求,已經造就兩個布希總統和一次醜惡的波斯灣戰爭,此刻眼看又要帶領我們沒入永無止境的中亞爭端。雖然你以為不可能,但今日美國人對美國政府的質疑,遠比一九九一年(主流媒體集體擁護武力外交政策)還少。當國會再次否決了放寬運動型休旅車的節能標準,電視廣告上可見的是福特汽車總裁憂國憂民地高呼美國人絕不可接受「任何一種設限」來捍衛他們的產品。

  儘管每天都有那麼多厚顏無恥新事件上演,我仍選擇對書中其他文章做最小程度的修補。沒有世界貿易中心,〈天下第一市〉讀起來會不太一樣;〈帝國臥室〉是在約翰‧艾許克洛夫帶著他對個人自由的冷漠上台前定稿;炭疽熱令美國郵政總局雪上加霜,一如〈信件裡迷途〉所呈現的;歐普拉取消了我上她讀書俱樂部受訪的通告,讓「菁英」這個形容詞在好幾篇文章裡閃閃發亮。但對我來說,任何單一事件的重要性,都比不上全書文章共同關注的潛在議題:在喧鬧嘈雜、五光十色的大眾文化中,如何維持獨特性和多樣性——如何獨處的問題。

導讀

獨處如何?


  年輕的時候我總是帶著一本書尋找校園或城市裡的「凹槽」,一個剛剛好能容納我的憂鬱和孤癖的所在。我並不喜歡在圖書館裡看書,而喜歡一種介於可能被發現,又通常不會被發現的地點看書──比方說稍稍隔開人群的校園樹林裡。這並不是真正的憂鬱與孤癖,而是渴望被詢問,卻又希望不被打擾的兩難處境。我認為這便是「閱讀」這種活動的獨特性──在閱讀中,你會有一段時間的獨處過程,它不像看電影那麼具有時間的獨占強制,而是一個你一跨步,就可以回返這個世界的專屬空間。

  後來我發現寫作是另一種獨處行為,在那個過程裡沒有人掌握到你腦袋裡正在進行什麼樣的「創世紀」。但它最有意思的是,這個私密空間、獨處時光或許有一天會公眾化、公開化,如果你成功了,還會有一群人專門解剖那個世界的種種。文學確實是個難定義的東西,但它必然是一種心靈的傳播模式。

  我一開始閱讀美國舉足輕重的中生代作家強納森‧法蘭岑時,以為他是一個擅長寫「私家族小說」的作家。因為不論是成名作《修正》(二○○一)或是備受讚譽的《自由》(二○一○),都是從一個美國社會中的尋常家庭出發,而這個家庭,多多少少藏有法蘭岑自己人生的影子。

  《修正》裡的家庭產生偏移是父親罹患了帕金森氏症,家族其中成員也各自在自己的人生境遇裡掙扎,最終則在「最後一個全家團聚的聖誕節」重聚。在這個「自我修正」的相處過程中,他們各自領略了一些事,比方說「愛的方式並非靠近,而是保持距離」。

  《自由》寫的則是明尼蘇達州聖保羅柏格蘭一家的成員,進而延伸到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戀人,橫跨數十年的人際與社會關係。在這個「自由」被奉為最高精神也是口頭禪的國度裡,年紀漸長的法蘭岑詢問讀者是否發現自由這個氣球總是被綁在一條線上頭。熱愛賞鳥的法蘭岑和主人翁漸漸理解,生命的自由展示的不是全然的自我,反而是自我的有限性。人有時候像在追求自由,實際上卻是在「避免」全然地自由。我們被愛捆綁,也自願被愛綑綁。

  法蘭岑有一個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父親,他也有並不順利的婚姻,但這兩部小說卻沒有像失敗的「私家族小說」那樣的沉溺於挖掘陰黯,在一個窄仄意識裡掙扎的缺點,反而有一種恢宏、充滿嘆息卻睿智的大氣。讀完《如何獨處》以後我才知道法蘭岑正藉由他的小說展示了一個偉大的獨處成果:他不只寫出了一個美國家庭,他寫出了美國。

  如果你打開這本法蘭岑的散文《如何獨處》,一開始你會被整本「書」的方向感到迷惑。法蘭岑討論小說、文學,寫他父親、母親,也像庶民史家一樣討論美國的郵政史、菸草史、城市史。法蘭岑的文字一如他的小說一樣,簡明、銳利,帶著獨特的幽默,以及無與倫比的知識性與聯想力,但也讓我擔心,讀者會不會可能對美國郵政史沒有興趣,而失去閱讀一本能帶你獨處的好書的動力?

  法蘭岑是在一個父母親彼此是對方不快樂根源的家庭出生,加上失敗的婚姻,可能因而讓他擁有大量的獨處時光。當然他也是一個嗜讀,以寫作做為出口的人,因此他的工作也是個獨處的職業。相對的是,他生活在一個全球最高度資本主義、擁有世界最忙亂大都會的地方。

  在讀第二遍時,我就發現那些層層疊疊的,乍看之下不連貫、不相干的主題,原來就像格雷安‧葛林(Henry Graham Greene)所說的,「人是不會改變的……就像那些棒棒糖,你吃到最後,還是看得到糖上布萊登的字樣。這就是人性。」法蘭岑遞給我們的,就是一根印有「alone」字樣的棒棒糖,不管他寫的是郵票、電視,還是紐約,抑或是監獄。

  在這本書裡,最啟發我的是法蘭岑分析此刻文學所面對的新世界的種種問題。這個時代因電子媒體的發達,「就像照相機拿木樁釘入肖像畫的心臟,電視也殺死了實地報導社會的小說。」〔如楚門‧卡波提(Truman Garcia Capote)的《冷血》(In Cold Blood)〕嚴肅文學迅速地失去他們的讀者,我們則每天在獨處時光打開電視機,以至於失去了獨處的機會。

  我們幾個月裡收到厚厚的信件裡,只有一封是真的信,其它都是廣告單了;我們接受了媒體浮光掠影式的世界,不再相信小說要帶我們審視的意識之核;我們在城市裡找不到一個獨處的「凹槽」,有一天老去的時候或許還可能罹患一種記憶的疾病,「失去感受事情重複的大腦裝備」,當我們彎腰聞玫瑰花香時,卻不記得自己已經彎腰聞同一株玫瑰花聞了一整個早上。

  我們要如何在這樣的世界裡獨處?

  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跟alone有關,獨白、獨處、孤獨。這正是文學處理的人生裡,最感艱難之事。面對這個考驗的不只是美國人,也不只是美國作家。

  不久前英國《衛報》報導了瑞典文學院前任秘書長霍勒斯・恩達爾(Horace Engdahl)的談話,恩達爾認為,「西方文學由於作家和創意寫作課程受到資金補助,正在逐漸凋零中」。

  他的理由恰好與部分作家希望獲得補助後來寫作,或期待成為專業作家的思考方式不同,恩達爾認為,每個作家都靠補助來寫作將「會讓作家與社會脫節」,產生不健康的依賴。過去作家和一般人沒有兩樣,為了生計他們可能是計程車司機、辦事員、秘書,但這些自力更生的生活經驗,對寫作可能反而比上創意寫作班來得有助益得多。

  身為諾貝爾獎評委的恩達爾對美國文學作家已久未獲獎,也有他的一番看法。他說:「美國文學太過孤立和過於狹隘。他們翻譯的作品不夠多,而且實際上從不參與大型的文學對話⋯⋯這樣的無知使他們被制約。」後來他進一步解釋,自己的本意並非說美國作家缺乏價值,而是生命力萎縮。因為太少國外的作品翻譯進入美國,因此「都將焦點放在本土(美國)的作家及英語文學上,就像身處在一個充滿鏡子的大廳裡,映入眼簾的永遠是美國自己的樣貌。」

  我同意恩達爾部分的說法,過度依賴補助反而使文學活力萎縮,美國市場確實太少翻譯非英文的作品,但我也懷疑他的看法。我比較相信的是法蘭岑引述芙蘭納莉‧歐康納(Flannery O'Connor)獨斷的評語:「最好的小說一定是地域性的。」我比較相信菲利普‧羅斯(Philip Milton Roth)在一九六一年所說的:「如果一個小說作者感覺他不真住在自己的國家(無論從生活、或他踏出家門所經歷的事情),那一定是嚴重的職業障礙。」

  這正是法蘭岑寫作的關鍵語。他總是將個人經驗鑲嵌進美國社會這個巨大輪輻之中,找到一個深刻的軸心點。就像多年以來,精采美國作家諸如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唐‧德里羅(Don DeLillo)、菲利普‧羅斯、安妮‧普露(Edna Annie Proulx)、安‧泰勒(Anne Tyler)、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一樣,那些並不是「孤立而狹隘」的作品,他們寫的看似是俄亥俄州的美國、紐約的美國、明尼蘇達的美國,事實上是一根根打印著人類心靈共相的棒棒糖。因此,並非美國人的讀者如我們,也會像鐘一樣被敲打,發出讓自己都為之震動的共鳴。

  在《時代》雜誌對法蘭岑的報導裡提到:「過去十年,全球的小說都走向專精某個領域的寫法:特寫、縮影、微小世界。……小說轉向追求離奇和獨特,將題材深探到次文化中,傾聽個別聲音,接觸特殊群體……」強納森.法蘭岑卻不這麼做,「他顯然是『大論述』的信奉者,仍然想讓小說包羅萬象,描寫美國人當下的生活方式。」

  這正是法蘭岑式的寫作,他自己說:「創新並不是開創一種新的、從未在地球上出現過的小說形式,而是關注當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並以簡單連貫的文字記錄下來」,將現實以「透明、優美、拐彎抹角」的方式,融入小說之中。

  在本書那篇被登在《哈潑》雜誌上,標題從〈偶然作夢〉改成〈自尋煩惱?〉的文章裡,法蘭岑引述了一位研究閱讀行為的學者海斯所說的話。她說,寫作或閱讀,並不是真正的隔絕於世的獨處,反而是「叫你不要孤立自己,也叫你不要聽什麼沒有出路、沒有存在意義之類的話。意義在於持續,在持久存在的重大衝突裡。」這話講的並不只是閱讀,還是我們的人生處境,不是嗎?

  所以,我忍不住對你發出邀請,此刻「獨處如何」?就從你手上的這本法蘭岑開始,就從關掉電視,重返心靈獨處的閱讀開始。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824136
  • 叢書系列:文學森林
  • 規格:平裝 / 328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九○年代初期,我就跟小說的內部城市一樣萎靡不振。我的第二本小說《強震》是個長篇複雜的故事,描述道德動盪世界裡的一個中西部家庭,而這一次,我不再像《第二十七個城市》那樣,用反諷和輕描淡寫來掩蓋我的炸彈,反而直接靠修辭扔出瓶裝汽油彈。但結果如出一轍:又是一張全是A和B的成績單,只不過給分的是書評而非老師(年紀還小時,我既渴望老師的認同,又不以此為滿足),不錯的收入和不恰當的沉默。在此同時,妻子和我在費城復合。我們花了兩年繞了三個時區,試著找尋一個舒適宜人、花費不高、不會讓我們覺得彼此像陌生人的地方。最後,經過深思熟慮、徹底研議,我們在另一個蕭條的城市租了一個太貴的住家。而我們持續淒慘的狀態似乎毫無疑問地證明,這世上沒有地方適合小說寫作者居住。

在費城,我開始做無謂的計算,把我前一年讀過的書籍冊數,乘以合理預期我還會活著的年數,那三位數的相乘結果似乎暗示著死亡還沒那麼近(雖然這未必令人興奮),反倒凸顯了閱讀的慢工細活,與現代生活運動機能亢進之間的不協調。忽然間,我那些曾經愛閱讀的朋友彷彿都不再閱讀,而且毫無歉疚。我問一個以往主修英文的年輕朋友最近在讀什麼書,她回答:「你是說線性閱讀嗎?比如從頭到尾讀一本書?」

文學與商業市場之間,從來沒有流失過這麼多的愛。消費經濟喜愛能以高價賣出、損耗迅速或能經常改良、且每次改良都能增添些許實用性的商品。在這樣的經濟體制下,永居新品寶座的不僅是品質較差的商品,還是名不符實的商品。文學經典作品價格不貴,可無限次重複使用,最糟的是無法改良。

會員評鑑

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2/01/17
個人當初是抱著興奮期待的熱忱翻開本書,可約莫看了十餘頁內容後就馬上冷下來了。且儘管只是開頭的幾頁內容,可那過程相較於突然被人澆了桶冷水,反而更像是獨自待在浴缸內慢慢待水溫流失到令人冷顫的程度。

本書原文初出版於2002年,而各篇寫成的時間則不一,大多落在90年代中後,是本在論述上頗有時代感的作品。而就這點在當今政治冷感、閱讀式微的人類社會,個人認為屬於本作某種不致致命但重大的缺陷。
因我無法確定是否該推薦他人去看過期報紙上社論版的諷刺漫畫,既使畫家構圖犀利、背後寓意發人省思。(且對多數中文讀者而言,這社論內容還是歸屬國際新聞的範疇。)
而那些作者在書中論述裡的開放性與疑問,當今大多不是塵埃落定,就是早已經死了。而對於那些仍舊不確定的,在可預見的未來中,除非外星人入侵地球,否則也大概永遠不會有讓人滿意的對應解答。
此外,書裡也有收入相當文學本位的作品,不過其中所夾帶嚴肅文學的拘謹與學問式的論調或許能嚇跑更多讀者。因此,如“困難先生”一篇,個人認為儘管整體相當有趣,但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無聊乏味也是等程度相應的。

事實上,Franzen的論述雖從物象角度是相當有限,甚至有時略顯枝微末節。不過其在精神層面卻異常深切,從至少是整個世代發展的格局,到生而為人的原始信念。
若就人類思想進程的宏觀而言,本作在當代具有一席之地可能足以使人欣慰。但就現下來看,本書的熱賣程度或許是這世界與社會扭曲變態下的某種不幸證明。
面對這扭曲變態,幸虧多數人並未查覺到其存在。而對於那些有意識的少數,若不願成為犬儒主義的信徒,最容易的大概就是閉上眼,假裝沒看見吧。

這絕非一本好看且更稱不上療癒的書,不過有時確實是親切到令人不舒服,而這不舒服是相當有利於思考的。而對於是否值得因此忍受那20餘年的時空落差與閱讀乏味,我想只能留待讀者自行評斷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16
「愛的方式並非靠近,而是保持距離。」──如何獨處

這句話全數點燃了本書「alone」的重點,失敗的婚姻、父母親不睦、身為小說作家事業創作上等,不論身心靈各方面所歷經的必然孤獨,讓作者思考了關於如何獨處的課題。這不是心理學上的探討,卻絕對是來自文學精神上的研究,也簡單涵蓋了當下整體美國社會的縮影,更點出了在這個越來越喧囂的世界裡,願意或者能夠,找到一處讓自己獨處的「凹槽」有多不容易。此外,關於美國的嚴肅文學也逐漸凋零,不說什麼文學,當今閱讀的人口都逐漸下降,像法蘭岑這類的大論述散文文學,看的人更是廖廖可數。不過得感謝台灣還有書版社願意出這樣的書,因為內容真的頗深沈,閱讀前還需對美國社會內部稍微有點了解,才能融入作者的心境,雖如此,卻也開拓了讀者的眼界,從個人如何獨處的微觀,延伸綜觀了全人類。
展開
user-img
4.0
|
2016/07/07
強納森‧法蘭岑的大名時有耳聞,這次從《如何獨處》來測量他的思想的深度,果真名不虛傳!

〈父親的腦〉談的是關於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父親的一些回憶;〈天下第一市〉思索著如何在「擁擠而多元,被陌生圍繞」的紐約市安身立命;〈撿破爛〉意欲突顯抗拒科技消費主義的困境以及尋找「過時」、破爛的物品的一種自得與救贖;〈困難先生〉則是坦誠並評介自己閱讀一半而不得不放棄的一本小說......

本書收錄的這些文章藉由作者的獨白重重批判了當前的網路科技、人際關係與各種社會文化現象,同時也不斷批判自己,充滿著自省的能量。
其中最為有名的一篇文章是 1996 年在《哈潑》雜誌上發表的〈偶然作夢——在影像世紀還寫小說的一個原因〉(Perchance to Dream: In the Age of Images, a Reason to Write Novels),後來則是更名為〈自尋煩惱?〉(Why Bother?)。

事實上,強納森‧法蘭岑在二十年前的憂心,至今看來似乎沒有任何緩解的現象,網路科技更加盛行、人際關係更加疏離、各種社會文化現象也更趨向紛亂......;
關於文學、關於閱讀的焦慮也始終存在,我想任何一位讀者 (孤獨的讀者?),對這篇文章應該更有所感觸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5/11/14
嚴肅小說讀者可以被培養,但更多時後那是生而為人的基本欲求。當你終於遇到跌得很慘的時刻、心碎掉暫時找不回每個零件的迷失、在岔路咬緊牙關走向雜草蔓生的孤獨、有形的死亡、無形的消逝這些莫可奈何的事情會讓你知道人生無法用簡單易懂的規則去解釋。所以我們需要嚴肅小說,我們需要扎實的故事陪我們鍛鍊面對人生原始的矛盾和困境。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春旅遊
  • 小天下暢銷展
  • 兒童節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