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旅遊大展_加碼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典藏紀念版〕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典藏紀念版〕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傳奇暢銷作家  葛拉威爾—————
破解天賦與機運的迷思,揭露成功者的真正樣貌!

  ▍出版六年至今,穩居AMAZON社科心理類書TOP 1、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近200週!

  ▍上市即迅速攻占《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AMAZON、Barnes & Noble等全美重要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

  ▍《時代》雜誌、《經濟學人》、美國《商業週刊》、《Booklist》、《Newsweek》、《浮華世界》、《GQ》、《新科學人》、《自然》、《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舊金山紀事報》、《今日美國》、《週日泰晤士報》、《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CNN、CBS、Street TV⋯⋯等媒體熱烈報導、好評不斷。


  天賦與努力不能保證成功
  文化必然影響命運,優勢往往來自機運!


  → 台灣的父母常有孩子應該早一年入學的迷思,但提早入學其實有礙學業成就——為什麼?
  → 能不能成為運動明星,要看出生月分?——為什麼?
  → 亞洲人的祖先都種稻,所以天生具有數學優勢——為什麼?
  → 紐約頂尖律師崛起的優勢之一,在於父母都是成衣工廠的工人——為什麼?

  一聽到成功的經驗,人們總想知道成功者有何人格特質、有多聰明、具備什麼樣的特殊能力,或者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多數人總認為,成功與個人特質息息相關。但是,擅長以全新觀點詮釋大量事例與數據的葛拉威爾,在本書第1章即直指:「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人們對成功的觀念,有些根本就是錯的!」

  成功的原因,不只攸關成功者如何早慧或者奮發,隱藏在他們背後的某些優勢、機會與文化遺產,往往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在本書中,葛拉威爾以加拿大曲棍球明星隊伍、披頭四、比爾蓋茲、頂尖猶太籍律師等成功事證為例,剖析成功的源由,深刻分析天賦、努力、機運、文化是如何相互交織,帶來了成功,或者,也註定了失敗。

各界推薦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朱  平|肯夢AVEDA創辦人
  洪震宇|作家
  洪  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孫中興|台大社會系教授
  徐光宇|統一星巴克總經理
  陳文茜|作家・資深媒體人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

  葛拉威爾徹底改變了傳統智慧⋯⋯在同時代的作家中鶴立雞群⋯⋯他的天分是從社會科學研究的瓦礫堆裡發現閃耀的珍寶,再熟練地寫進細膩的文字中。——發展心理學家、多元智能理論之父 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

  真知灼見⋯⋯如果有夠多人閱讀並思考本書裡的議題,或許有助於扭轉目前人們對教育與人生的負面態度。——經濟學家、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Hoover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  湯瑪斯.蘇威爾Thomas Sowell

  葛拉威爾有種稀有的能力:他能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寓言,以真實人物作為主角⋯⋯《異數》運用精彩的心理學與社會學知識,是一本精彩動人、文筆優美的著作。——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史蒂芬.科特金Stephen Kotkin

  一本重要的書⋯⋯葛拉威爾十分聰明地捕捉思潮的大方向|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文化模式、社會傳染、瀰因的強大力量⋯⋯葛拉威爾的社會決定論,有效地糾正了經濟導向的人類觀。——《社會性動物》(The Social Animal)作者  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

  本書的觀點十分令人信服,也包含一個重要訊息|越了解成功的要素是什麼,我們應該就能製造更多成功(而且快樂)的人。——《經濟學人》(Economist)

  葛拉威爾的論點值得深思。——《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

  這是一本給眾多讀者的絕佳好書。——《Booklist》書評

  這是一本激發思想的書⋯⋯葛拉威爾涉獵廣闊、敘事豐富、永遠充滿可讀性⋯⋯書中多樣的資訊與人物,引人入勝。——《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

  葛拉威爾再次成功證明,他在自己開創的領域中仍是箇中高手|本書說明日常現象背後的祕密模式⋯⋯葛拉威爾破除個人能力的迷思,探討文化、環境、時機、出身、運氣如何造就成功|同時,有些人雖然天賦洋溢,卻被歷史背景限制。即使我們知道這些故事的結局是什麼,但葛拉威爾重現了這些故事裡的張力與驚奇,讓它們既新鮮又令人驚喜。——《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在非小說寫作的廣大世界裡,葛拉威爾大概是當今最獨一無二的作家⋯⋯《異數》是一本讀來令人愉快的好書,它充滿創意的理論會讓你在讀後好幾天都思索不已⋯⋯本書代表葛拉威爾著作中一種全新的類別⋯⋯它幾乎可說是一本宣言。——《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大衛.里昂哈德David Leonhardt

  葛拉威爾的論理直擊重心⋯⋯他用充滿熱情的筆調,強調必須超越周遭條件或環境的限制,培養偉大的人物。——《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大衛.夏維茲David A. Shaywitz

  當今沒有其他作家能如此完美地寫出這樣的作品。要不是我剛剛讀過葛拉威爾的書,我會嫉妒他的才能,而不是他的好運氣。——《新聞周刊》(Newsweek)/傑瑞.艾德勒Jerry Adler

  《異數》應該是葛拉威爾截至目前最重要的一本書⋯⋯他給了讀者一種觀察世界的新視野。——《自然雜誌》(Nature Magazine)/麥可.邦德Michael Bond
 
  就在你讀這段話的期間,《異數》可以賣出億萬本。有成千上萬的商學院學生與企業執行高層閱讀本書,希望葛拉威爾能為他們解析人類難以理解的行為;同時,《異數》的目標讀者群也很可能是心急如焚的美國父母們。——《GQ》/喬.羅威爾Joel Lovell

  葛拉威爾令人難以抗拒⋯⋯《異數》針對某些人為何成功,提供了精彩絕倫的觀點。——《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瑞貝卡.史坦妮茲Rebecca Steinitz

  葛拉威爾知道如何交織軼事趣聞與訪談,將枯燥的社會學與心理學研究化為精彩故事,闡述他如何激發人類潛能的理論。——《今日美國》(USA Today)/蜜雪兒.艾區爾Michelle Archer

  勇敢直率、鼓舞人心⋯⋯本書討論成功的樣貌,既激發思想又切身實用。——《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喬納.睿許金Jonah Raskin

  教育者、雇主與父母的必看讀物⋯⋯《異數》本身就是葛拉威爾的一萬個小時之見證。——《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瓊安.麥尼爾Joanne McNeil

  《異數》的娛樂性破表,可說是葛拉威爾寫作生涯以來最優秀也最有助益的著作⋯⋯書裡不但有精彩故事,也有人生教訓:《異數》揉合了科學、自我成長、娛樂性於一書。——《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格雷戈里.科斯克林Gregory Kirschling

  葛拉威爾永不停止讓我們認識自己。這次,他智慧的探測杖指向一個常見但神秘的文化現象|非凡者的人生,他們的成功故事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葛拉威爾好奇,這些非凡者做了什麼與其他人不同的事?從軟體界億萬富翁到專業運動員,葛拉威爾透過獨特的反直覺邏輯,解釋為什麼成功者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不如出生成長的地點、時間與教養方式⋯⋯一如往常,他的真知灼見,既讓人感到安慰,也讓人不安。——《浮華世界》(Vanity Fair)/艾莉莎.史查博Elissa Schappell

  今年讀的書裡,沒有一本書像本書一樣,融合了獨特的散文風格與真正發人深省的內容。葛拉威爾的文筆華麗,但同時又保有連《英文寫作風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兩位作者都會忍不住推崇的清晰與直接。——《亞特蘭大憲章報》(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

  這是本引人入勝、精彩絕倫的書,揭露成功背後鮮為人知的力量。——《克利夫蘭公論報》(ClevelandPlainDealer)/詹姆斯.斯威尼James F.Sweeney

  這是一本激發思想、精彩有趣的書,而且有無可抵擋的爭議性⋯⋯《異數》是葛拉威爾這位靈巧的社會觀察家又一部成功作品。——《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海樂.麥愛萍Heller McAlpin

  葛拉威爾的作品向來淺顯易懂、引人入勝,他的觀點|充滿科學結晶、研究精神|精采絕倫。——《水牛城新聞》(Buffalo News)/瑪格麗特.蘇麗文Margaret Sullivan

  這是一本深具洞見的書⋯⋯任何人若想了解成就背後的心理學,這是必備讀物。——《亞特蘭大商業紀事報》(Atlanta Business Chronicle)/康妮.葛拉瑟Connie Glaser

  這是一本易讀有趣的書⋯⋯對大眾讀者來說,葛拉威爾成功實踐了我們眼中的社會科學新思潮|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歷史⋯⋯葛拉威爾描寫的成功故事鼓舞人心,無論是曲棍球員、電腦天才、企業律師或創業者,他精準地描寫每個成功故事。——《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克里斯賓.沙特威爾Crispin Sartwell

  在《異數》中,葛拉威爾再次完成任務:將枯燥的學術題目變成令人愉快、近乎輕鬆的論述,聚焦於傑出人物上⋯⋯葛拉威爾透過一貫的優秀文筆,以精細而生動的細節一一說明。——《路易威爾信使報》(Louisville Courier-Journal)/史考特.柯夫曼Scott Coffman

  我喜歡葛拉威爾激發我思考的方式⋯⋯他以對大眾社會學的獨特見解和一連串有趣的人生故事提醒讀者,機運對成功的重要性不亞於毅力和頭腦。——《巴爾的摩太陽報》(Baltimore Sun)/蘇珊.瑞米爾Susan Reimer

  《異數》是一本引發思考、激勵人心的書,它有清晰的文字和深刻的智慧,讀來十分愉快。——《波特蘭奧勒岡人》(Portland Oregonian)/約翰.史特讓John Straw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出生於英國,成長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現居紐約。曾任《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記者近十年,自1996年起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特約撰稿人。

  善於分析生活中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藉此解析隱藏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成功法則。著有《引爆趨勢》(Tipping Point)、《決斷2秒間》(Blink)、《異數》(Outliers)、《大開眼界》(What the Dog Saw)、《以小勝大》(David and Goliath)等重量級鉅作(中譯本皆由時報出版)。

  自2000年出版首本著作至今,葛拉威爾的每一部作品都創下了銷售與討論熱潮,好評不斷;更長期盤踞《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榜超過十多年,寫下書市傳奇。曾獲《時代》(Time)雜誌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美譽。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投身翻譯近二十年,譯著三十餘冊。譯作曾五度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金鼎獎96年度(個人獎最佳翻譯人獎)、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銀籤獎),其中數冊亦於大陸地區發行簡體字版。代表譯作有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大崩壞》、《槍炮、病菌與鋼鐵》、《昨日世界》等書。
 

目錄

各界推薦

前言──羅塞多之謎

PART 1 機會

第1章──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第2章──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第3章──天才的迷思.Ι
第4章──天才的迷思.Π
第5章──猶太律師的啟示

PART 2 遺澤
第6章──以血還血
第7章──空中危機
第8章──稻米文化與數學能力
第9章──知識力學校

後記─從牙買加到加拿大
 

前言

羅塞多之謎


——這裡的人都很長壽,就是這樣。

  羅塞多.瓦佛多爾(Roseto Valfortore)是義大利福賈(Foggia)省亞平寧山麓的一個小鎮,在羅馬東南方一百六十公里處。這個小鎮仍有中世紀村莊風格,所有的建築都圍繞著中央大廣場。面對廣場的是馬其薩雷府(Palazzo Marchesale),即大地主沙吉斯家族(Saggese family)擁有的宮殿。宮殿旁有條拱道通往聖衣聖母院(Madonna del Carmine)。沿著狹窄的石梯拾級而上,兩旁都是櫛比鱗次的石屋,樓高兩層,屋頂是紅磚鋪的。

  幾百年來,羅塞多的鄉民都在附近山麓的大理石採石場工作,或者在下面山谷的梯田耕種。破曉時分,步行個六、七公里下山幹活,夜幕低垂再踏上長長的歸途。如此辛勤打拚,頂多只能圖個溫飽,遑論讀書識字。大夥兒都窮,不敢奢望飛黃騰達、錦衣玉食。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末,這裡的人聽說了,在海洋的另一頭就是機會的夢土。

  一八八二年一月,十一個羅塞多人,包括十個成年男子和一個男孩,揚帆航向紐約。他們踏上美洲大陸的第一個晚上,就在曼哈頓(Manhattan)小義大利(Little Italy)桑樹街(Mulberry Street)的旅館打地鋪。然後西行,最後在紐約西邊一百四十多公里、賓州班格鎮(Bangor)附近的採石場找到工作。翌年,十五個羅塞多人離鄉背井到美國打天下,有幾個也來到班格鎮的採石場。這些移民把新大陸遍地是黃金的福音傳回家鄉,不久一群又一群羅塞多人也揹著行囊,飄洋過海來到賓州,形成一股移民潮。光是一八九四年,就有一千兩百個羅塞多人申請護照前往美國。大家都遠走高飛,羅塞多於是成了死寂的村落。

  羅塞多人在異鄉打拚有成,小有積蓄之後,就在班格鎮附近的石丘上買地,經由陡峭的小路出入。他們在狹窄的道路兩旁蓋了和老家一樣的兩層樓石屋,用石板做屋頂。他們也在這裡蓋了座聖衣聖母院。這裡最主要的街道就叫加里波底街,以紀念統一義大利的傳奇民族英雄朱瑟佩.加里波底(Giuseppe Garibaldi, 1807-1882)。起先,他們叫這個城鎮新義大利,不久就決定改名為羅塞多,以表思鄉之情。

  一八九六年,一名年輕有勁的神父帕斯奎爾.德.尼斯可(Father Pasquale de Nisco)來到聖衣聖母院服務。他在此地組織宗教社團並籌畫祭典。他鼓勵這裡的居民整地,在自家房子後院種植洋蔥、豆子、馬鈴薯、甜瓜、果樹等。他分給大家種子和球莖。這個城鎮日益欣欣向榮。羅塞多人還在後院養豬,也有人種葡萄釀酒。他們還在此地修建學校、公園、修道院和公墓。加里波底街兩旁出現了一間間的小店、糕餅店、餐廳和酒吧,後來還冒出十幾家成衣廠。附近的班格鎮幾乎是威爾斯人和英格蘭人的地盤,再過去的一個城鎮則大抵是德國人的大本營。在那個時代,來自英國、德國、義大利的移民壁壘分明,在賓州羅塞多這個小鎮則清一色是來自羅塞多的移民。一九○○之後的幾十年,如果你在賓州羅塞多的大街小巷裡穿梭,你只聽得到義大利語,不過不是任何義大利方言,而是義大利羅塞多居民說的福賈南部方言。賓州的羅塞多就像一個自給自足、不為外界所知的小世界,直到史都華.伍爾夫(Stewart Wolf)來到這裡,這個小城才聲名大噪。

  伍爾夫是醫師,是消化和腸胃專家,任教於奧克拉荷馬大學醫學院。他曾在賓州離羅塞多不遠的一個農場過暑假。當時,羅塞多還是與世隔絕之地,你可能住在鄰近城鎮,卻對這個地方一無所知。伍爾夫在幾年後接受訪問時說道:「那時是一九五○年代末,有一年夏天,我受邀到賓州的醫學社團演講。演講完了之後,當地有位醫師請我喝杯啤酒。我們一邊暢飲,一邊閒聊。他說:『我在這裡看病看了十七年,病人來自各個地方,但我發現一件奇事:在羅塞多六十五歲以下得心臟病的人幾乎是零。』」

  伍爾夫嚇了一跳。此時是一九五○年代,使膽固醇下降的藥物尚未問世,也沒有積極預防心臟病的方法。心臟病在美國就像傳染病一樣,是六十五歲男性的主要死因。根據常識,沒看過心臟病的病人,就不是醫生。

  伍爾夫決定好好調查一番。他請奧克拉荷馬的學生和同事來幫忙。他們在羅塞多蒐集死亡證明書,儘可能涵蓋幾十年來的資料,分析居民的病歷紀錄,記錄病史並建立各個家族的系譜。伍爾夫說:「我們在一九六一年開始進行初步研究,要做的事很多。鎮長見我們忙不過來,就說:『我請我的姊妹都來幫忙吧。』他有四姊妹。他還說,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議事廳。我說:『那多不好意思。你們要去哪裡開會呢?』他說:『沒關係,會議可以延後。』他的姊妹為我們送來餐點。我們為當地居民抽血檢查、做心電圖,整整做了一個月。我發現地方還是不夠大,於是跟鎮長商量。那時學校還在放暑假,因此可以借給我們使用。我們就請羅塞多的每一個居民都前來接受檢查。」

  伍爾夫的調查結果令人驚異:在羅塞多,五十五歲以下的居民沒有人死於心臟病,連一丁點心臟病的徵兆也沒有。六十五歲以上的,心臟病造成的死亡率大約是全美國居民的一半。在羅塞多,各種死因造成的死亡率,也比預期少三○%至三五%。

  伍爾夫又請奧克拉荷馬的一位友人約翰.布魯恩(John Bruhn)來助他一臂之力。布魯恩是社會學家,他回憶說:「我雇用醫學生和社會學研究生來羅塞多做問卷調查。我們挨家挨戶地訪查所有二十一歲以上的居民。」提到這段發生在五十年前的陳年往事,布魯恩的語氣仍然流露著驚奇。「這裡沒有人自殺,也沒有人酗酒或吸毒,犯罪率極低,甚至無人領取社會救濟金。我們想,那消化性潰瘍的人呢?也沒有。這裡的人很都長壽,就是這樣。」

  伍爾夫等人認為,羅塞多這個地方具有某種特質,不是日常經驗可以解讀,也不符常理,實在與眾不同。

  伍爾夫起初以為,羅塞多居民可能是依循歐陸的飲食方式,比較健康,和一般美國人吃的大不相同。但他很快就推翻了這個想法。其實,美國的羅塞多人很喜歡用動物油脂,不像義大利的羅塞多人,多使用比較有益健康的橄欖油。義大利披薩餅皮薄,只用一點點鹽巴和油,或許上面再加上蕃茄、鯷魚或洋蔥。賓州羅塞多的披薩餅皮都做厚的,上頭再鋪滿香腸、臘腸、沙拉米、火腿,有時還會加上雞蛋。義大利人只有在耶誕節和復活節,吃杏仁脆餅和麵包圈這樣的甜點;賓州的羅塞多卻一年到頭都在吃。伍爾夫請營養師分析一般羅塞多人的飲食習慣,發現他們攝取的卡洛里有四成一來自脂肪。這裡的人也沒有清早做瑜珈或慢跑十公里的習慣,更有甚者,多的是老菸槍,身上一大圈肥油的更不在少數。

  飲食和運動習慣無法解釋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之謎,那麼遺傳基因呢?伍爾夫發現,賓州羅塞多人都來自義大利同一個地區,關係緊密,不由得猜想他們身上的基因是否有特異之處,因此免於疾病的侵犯。他開始針對居住在美國其他地方的羅塞多人進行追蹤,看他們的體質是否像賓州的同鄉一樣。結果不是。伍爾夫既而考慮到羅塞多人居住的地區。賓州東部羅塞多人住的這片山丘,是否特別有助於延年益壽?與羅塞多相鄰的班格鎮,和距離只有幾公里的納札瑞斯(Nazareth),這兩個小鎮面積都和羅塞多差不多,居民同樣是勤奮工作的歐洲移民。伍爾夫爬梳班格與納札瑞斯這兩個城鎮居民的病歷資料,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男性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是羅塞多的三倍。伍爾夫的調查研究又走到死胡同。

  伍爾夫最後才恍然大悟。羅塞多居民長壽之謎底不在飲食,也不在運動、基因和居住地點,應該和羅塞多本身特質有關。伍爾夫和布魯恩在這個小城四處走走、仔細觀察,終於找到答案。

  羅塞多的居民來往頻繁,在街上見面都會停下腳步用義大利文聊幾句,也常在後院煮東西和左鄰右舍分享。這個小城的社會結構緊密,幾乎都是幾個宗族的延伸,人人皆是親友;很多人家都是三代同堂,祖父母輩都受到兒孫的敬重。居民都去聖衣聖母院望彌撒,宗教不但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安寧,也使他們親如一家。伍爾夫和布魯恩仔細計數當地的民間社團組織,發現這裡的人口不到二千人,卻有二十二個社團。這個小城尤其崇尚人人平等,富人不會炫耀自己的財富,而且樂於幫助貧苦的人。

  羅塞多人把義大利南部鄉民文化移植到賓州東部山城的同時,也開創出強大、穩固的社會結構,因此可以抵禦現代社會生活的壓力。賓州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不只因為他們來自義大利的羅塞多,也因為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在此守望相助、安居樂業。

  布魯恩說:「我記得第一次去羅塞多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家都三代坐在同一張餐桌上用餐或吃糕餅。這裡的人在街上碰面都會寒暄幾句,或是坐在前廊閒話家常。這裡的男人在採石場上工,女人則在成衣廠工作。我彷彿看到世外桃源!」

  我們可以想見,伍爾夫和布魯恩首次發表他們的羅塞多調查研究報告之時,同行必然嗤之以鼻。在醫學會議提出的報告都有一長串的數據相佐,加上複雜的圖表,指出影響健康的基因或生理過程為何,伍爾夫和布魯恩說的卻是閒話家常和三代同堂的神奇。其實,長壽和傳統智慧有很大一部分和我們是誰有關,換句話說,這也是基因注定的。我們的種種選擇,例如吃什麼東西、有無運動習慣等,以及是否能得到醫療體系的良好照顧,都關係到我們的健康,然而很少人探討社群生活對健康的影響。

  伍爾夫和布魯恩企圖,使醫學院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健康與心臟病的問題:光從個人做的選擇或做了些什麼還不夠,一定要跳脫個人生活的範圍,從文化與社群生活等大處著眼,看一個人與親戚朋友的互動,看他們家鄉在何處,具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一個人會變得如何,周遭的人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之謎就是本書寫作靈感。我也希望能像伍爾夫,從一些偏離常態的現象來洞視成功的祕密。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62250
  • 叢書系列:葛拉威爾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以下摘自第1章  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加拿大明星曲棍球隊員的資格,不是可以用錢買來的。
 
你的父母、祖父母再怎麼顯貴,家族企業再怎麼龐大,球打得不好,就是進不去。儘管你住在加拿大最偏遠的角落,只要你有能力,球探的慧眼還是看得到你。要是你有天分,再加上願意苦練,就能高人一等。是不是能當曲棍球明星,完全看你個人的成績、能力和表現,其他的都不相干。
 
靠自己本事?
 
本書要探討的是,在這個社會上表現特出的人士,及其成功的祕密,包括各個領域的天才、企業家、搖滾明星和電腦軟體工程師等。為什麼有的律師百戰百勝?為什麼有的飛行員就是有化解危機的本領?何以亞洲人的數學能力那麼特出?在檢視這些成功者的技能、天分和動機之外,我也將指出,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們對成功的觀念,有些根本就是錯誤的。
 
一聽到成功的故事,我們總是想知道那些成功的人,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他們有多聰明、具有何種特殊能力,或是有何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認為成功與個人特質,息息相關。
 
每年百萬富翁、企業家、搖滾明星,或是名流出版的自傳汗牛充棟,故事主線幾乎千篇一律:作者出身貧寒,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華,最後揚名立萬。聖經故事中的約瑟夫,被哥哥出賣,變成奴隸,不正是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才為法老重用,衣錦還鄉。小說家何瑞修.艾爾傑(Horatio Alger, 1832-1899),在十九世紀寫了很多小說,描述窮小子如何勤奮向上、冒險進取,加上命運之神的眷顧,終於躋身巨富名流。傑博.布希(John Ellis “Jeb” Bush,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大可高唱:「哥哥爸爸真偉大。」他的爸爸是美國第四十一任總統喬治.布希,哥哥則是剛於二○○九年一月卸任的總統小布希,爺爺曾在華爾街呼風喚雨,此君競選佛羅里達州州長的時候,卻一再強調他向來「靠自己的本事」。可見,我們總是認為成功是個人努力的成果。
 
多年前,溫索普(Robert Winthrop, 1809-1894)為美國獨立革命領導人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的雕像揭幕時說道:「各位,請抬起頭來,看看這位偉大的英雄。他出身微寒,沒有傲人的家世、沒有貴人提攜,也不像我們有這樣的教育機會,還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勤勞苦幹,最後與將相公侯平起平坐,流芳萬世。」

會員評鑑

4.5
26人評分
|
2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8
5.0
|
2024/07/26
成功不只是要靠個人的天賦跟努力,還得有一點運氣!

本書突破性的見解,可能會顛覆很多傳統上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努力就會成功,做一次失敗,做十次、做一百次就能做得到。當然,《異數》並不是宣揚成功就像買彩券一樣,「單純」靠運氣就行,而是運氣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試想以下的情況:有兩個同樣努力的人,他們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擁有超過一萬小時的經驗,不過,其中一個人的父親剛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那麼,誰比較容易嶄露頭角?而父親是否是該領域的佼佼者這個因素,完全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

對此類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建議也可讀《為什麼夏天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得流感?》。這本書介紹隨機因素、運氣對醫療行為的影響。例如,八月出生的孩子跟九月出生的孩子相比,因為第一次健康檢查時診所不一定有流感疫苗,因此得流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這樣的隨機因素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如果在做決定時能將運氣考慮進來,相信一定能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與啟發。
展開
user-img
Lv.10
4.5
|
2024/02/26
葛拉威爾真的很會說故事!
他的前言先從檢視羅塞多人健康長壽的原因,
接著再從不同領域的例子切入探討各領域的成功者為何會成功。

我曾短暫待過移民、留遊學公司,
看過一些父母為了孩子教育,
想盡辦法移民到歐美國家,
就希望孩子能在異國徹底發揮天賦、出人頭地,
好光宗耀祖,
寒暑假時再回國跟親戚炫耀。

也曾短暫在菲律賓學校任教過,
因此我曾和前任討論過,
為了讓下一代開心地成長,
選擇讓女兒未來在菲律賓就學。

做父母的似乎為了孩子的未來,
分分鐘都在操心。

如果孩子是生在歐美,
他又喜歡踢足球或打曲棍球,
出生的月份竟然就決定了他是否能成為該領域的明日之星!

作者指出我們制定的規則壓抑了孩子的成就,
社會老是把個人特質和成功畫成等號,
其他人都失去出頭的機會。
我們太早就宣布某些人是失敗者。

運動、教育如果按照年齡做分界,
出生月分相近的在同聯盟/同組/同班,
運動員/學生才有公平的機會,
這樣也能弭平制度的缺失。

成功並沒想像中容易,
不是只有個人努力、資質與表現,
機運、環境、出身、文化資本也是重要關鍵。

《異數》一書的爆紅與長銷,
使得「一萬小時的努力」理論深植人心。

書中舉了電腦奇才Bill Joy(昇陽電腦創辦人之一)、
比爾蓋茲Bill Gates、
神童莫札特、
披頭四、
賈伯斯等例子,
十年一萬小時的苦練,
是敲開成功之門的魔法數字。
(不過近年有一派說法指出只要找對教練協助自己刻意練習,不用一萬小時也能成為專家)

一萬小時需要有足夠長的時間、
經濟的支援、
家人鼓勵與支持,
透過不斷練習,
才會變成好手。

讀到這邊我突然想到數學家艾狄胥,
他熱愛數學熱愛到動眼睛手術前還在算數學,
一天研究數學十九小時。
內在驅力會比外部動機更使人享受練習。

如果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達到一萬小時的練習量保證未來的成功?
並沒有。

「時勢造英雄」才是真正的關鍵。
他們生逢其時。

好幾位矽谷軟體巨擘都剛好是一九五五年生,
這些人的成功並不全都是自己努力打造,
也是生長的時代造就的。

你如果生得太早,
思維沒跟上,
只會得到「等等我,還沒上車」的遺憾。

如果生得太晚,
無法利用當時的機會。

那家長可能想舉手問:
智商到底重要不重要呢?

葛拉威爾說道成功和智商的關聯是有限,
多出來的部分不見得能成為在現實中的優勢。

如果你想做一個成功的律師(可以代入家長喜歡的任何職業),
不是智商高人一等就夠了,
還需要豐富的心靈。

當家長們把焦點都放在提升孩子的智商、成績,
就會出現盲點。

作者用他高超的說故事手法,
一一破除世人對成功的守舊觀念和迷思。
不論家長自認自己的小孩有多厲害,
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闖出一番名號。

若孩子沒有家裡的金援、
沒有傑出的才能、
只剩努力,
還有沒有機會成功呢?

或許嘗試維持健康、活久一點,
想辦法使久久出現一次的時勢、機運站在自己這邊,
可能有機會找到自己能大顯身手的舞台。
機運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
努力地多方嘗試則是你可以控制的。

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數據,
若你是有小孩或未來計畫要有小孩,
可啟發你調整養育孩子的方式,
比如改變生長環境、
修正學習時間、
父母身教等。

感謝葛拉威爾用說故事的方式,
扭轉了一整個世代對成功的看法。

猜你喜歡:
1.成功的條件: AI時代的5個大數據必勝法則. 遠見天下
2.高手思維:《羅輯思維》人氣作家,要新、要硬、要讓你「得到」最有用的知識. 遠流
3.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天下文化
4.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暢銷新訂版】天下雜誌
5.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方智
6.上流教養:當紐約豪門家教遇上第五大道的佛洛伊德. 潮浪文化
7.慣習Habitus:輕鬆做好準備,躍向人生顛峰. 先覺
8.美國高中生存指南:一年內,從ESOL 到AP Lang 的台灣小高一奮鬥史. 大好文化企業社
9.讓天賦自由. 天下文化
10.天才的關鍵習慣:耶魯最受歡迎課程教你如何超越天賦、智商與運氣. 商業周刊
11.天才密碼. 天下雜誌
展開
user-img
4.0
|
2022/03/13
劇透警告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努力之後,是絕對不會有任何遺憾的」
─黑嘉嘉

先說,《異數》不是數理書,但也不是一本勵志書,作者葛拉威爾用各種生動的故事來敘述所謂的「成功」。側重那些少為人知的成功關鍵點。用以解構「成功」是否有其所謂的方程式,也談及許多有關社會認知、心理學等有趣的研究案例。

但這邊就不多介紹書了,
畢竟太多人寫過了。

結論就如同你想像的。──沒有!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對的,但你也可能「吃得苦中苦,還是普通人。」

書裡特別吸引我的是馬太效應。《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講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指的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能廣泛套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

也就是「複利」,有人潮的店家自然也能吸引到更多人;追蹤數多的作家流量自然也較高。

原本只是微小的差異,到後面差距卻越來得大,這在所謂的資優班也是一樣的,因為進了資優班而拿到了更多的資源,因為獲得了成就感,而開始更認真,因為得獎了開始有計畫補助你,最後面真的變得差之千里。

📣很有名的「一萬個小時」成功法則也是作者所提出的。那些你所謂的天才,也都付出了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才獲得了這些成就。他們付出的時間,遠比一般人來得多。舉出了披頭四、莫札特、比爾蓋茲等人的故事來驗證這個法則。先不去管「一萬個小時」可不可信,這至少告訴了我們一件事。

天賦很重要,But比天賦更重要的是「熱愛與努力」。如同《棋靈王》中,已被譽為圍棋天才的塔矢亮,還是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刻,向名人頭銜的塔矢行洋問道:「父親,我真的有下圍棋的才能嗎?」而塔矢行洋則回答:「你已經擁有了兩個很棒的能力,一個是比誰的都努力能力,另一個是比誰都喜歡圍棋的能力。

天才不可怕,就怕天才比你更努力。

反正作者講述了很多成功的要素,機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同韓昌黎〈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說明單有好的天賦也是沒用的。

還講述了所謂的「天才的迷思」──「如果你碰到一群聰明的孩子,比較他們智商的高低,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成功與智商的關聯是有限的,作者以籃球員的身高為例,「智商如同籃球選手的身高。如果你的身高只有160公分,有希望成為職籃選手嗎?恐怕不行,你至少要有一百八十公分,身高一八六或許比一八三更好,能有一九零公分最好,但超過一九O,就不見得有更大的優勢,換言之,在籃球場上,身高二零五公分不一定比二OO吃香(像籃球大帝麥可‧喬丹就是一九八公分)。籃球選手只要夠高就行了,就像智商,只需到達一定的門檻。」

作者說明就算智商「只有」130,也有拿諾貝爾奬的例子。

不過這邊想噓一下作者:其實真的有160公分的NBA籃球員,Google就有了,且「矮小」如Stephen Curry,其實也有191公分,而NBA球星的平均大概是200公分,他們的身高也比191的Curry更具優勢,所以Curry的成功也才更被人所稱道。

而作者為了繼續說明「才智和成就的確沒有絕對關係。」找來了可說是全美國最聰明的人,智商高達190的克里斯多福‧藍根。對照的是智商150的愛因斯坦的。敘述了藍根因自小受限於環境,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被迫輟學等等。但後來他在益智節目中拿到優渥獎金,也變得家喻戶曉。本身也有屬於自己的小農場,「體格壯碩,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句句珠璣。」作者也認為他絕頂聰明,但卻也同時認為他只是個庸庸碌碌,尚未取得成功的人,沒有寫出專業的學術論文,也沒有拿到什麼大獎,只是蔽帚自珍,待在農莊裡孤芳自賞罷了。

這邊,就要看所謂「成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了,為什麼一定要追求世俗所謂的成功呢? 是把別人的人生當作自己的了(?

是枝裕和的電影《比海還深》,有一幕是真悟在寫尊敬的人時,寫了〈我的奶奶〉,還當面念給了奶奶聽,而樹木希林所飾演的奶奶,馬上難為情地說,「竟然要寫應該要寫德雷莎修女,或是太空人吧。」

書友@pei_do_nothing 前日分享了徐豫切入點〈作文考試讓我們都說謊過? f.t朱宥勳〉的節目給我,講的是為了迎合老師、迎合考官的作文寫作。作文單純地變成了虛構的工具,缺少了敘述日常真實的能力,而這樣的作文訓練,是我們所要的嗎? 都要所謂正向遠大,都要照起承轉合,都要首尾呼應嗎?但課本上所收錄文章,又會是這種文章嗎? 也不是。也難怪我們的作文都學不好了,良有以也。

回到這本書上。
成功需要取決很多因素:
「不是努力就會成功;不是有天賦就會成功;不是有機會就會成功。」如同命理學常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命是天賦,運是機緣,風水陰德就當運氣吧,最後才是讀書。

職場的成功也不是單靠能力,還有靠關係看人際關係等等。如同有所謂星座、八字不合啦的說法,也可能因學歷、政治、宗教、膚色、等因素在錄用或升遷時備受限制。

是故,很多事不能掌握,能掌握的只有努力而已,
努力只是最基本的事。

喜歡指數:🌕🌕🌕🌕
展開
user-img
Lv.5
4.5
|
2020/09/09
劇透警告

不得不說,本書知識含量頗高,但不好閱讀,原因倒不在於翻譯,本書譯者功力卓越,全書用詞用詞遣字流暢,但作者在講述觀點時,會花非常多的篇幅「鋪陳」,鋪了源遠流長且看似無關的時空背景,之後才知道這些都跟觀點有關,但過程會讓人耐不住性子往下閱讀。
本書諸多章節中,我最喜歡第七章「空中危機」,對於公司管理,有畫龍點睛之效,身處亞洲公司的讀者,應該頗有所感,不過請耐心閱讀。
至於購買動機是以培養下一代成為outlier的父母或是本身想成為outlier的讀者,倒是可以不用買,依照我閱讀的讀後感,想成為卓越的異數,1萬小時只是基礎入場卷(練不到1萬小時就不用談了),還得配合父母觀念及家庭財力(你沒看錯,是財力),先不討論小孩是否有練習1萬小時的專注力,又或著家庭是否有足夠財力讓他練習1萬小時而無後顧之憂,本身所「出生」的年代及所處環境的文化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某一時間發生什麼大事件,早一點生晚一點生,其境遇卻有截然的不同,只能說七分靠打拼,三分天註定,這倒也不假。
最後,我覺得本書精華在於最後一篇「後記」,此篇是我欣賞作者著書的風格所在,沒有造神,沒有一下開外掛式的成功,而是從時代背景著手,每個人或許都很努力,但不是每個人都成功,畢竟還有時代因素存在。
"人可以靠努力而傑出,但要成為卓越的異數,卻是時代、文化及機緣之產物,可遇不可求",這是我最後的讀後感。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1/30

適合閱讀的人:任何想要努力成功的人
本書中心思想:環境對人的影響

加拿大冰上曲棍球隊,最優秀的隊員幾乎都是1~3月出生的,難道這幾個月份出生的孩子,特別有天分?
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成功,自我努力與天份只佔其中的一部分,在某些特殊環境下,甚至完全沒有作用
看完本書你可以知道,環境對一個人的成就比你我想像的更大
所以想要成功,我認為自己的努力只是基本,更要把自己放成功機會高的環境,等待機會上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天下文化電子書商業趨勢展:看見無限未來,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秋冬旅遊大展_加碼
  • BL輕小說展
  • 小天下加碼(1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