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五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快樂是人生的關鍵。
上學以後,老師問我長大後的志願夢想是什麼?
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沒搞清楚題目,我告訴他們是他們沒搞清楚人生。
—搖滾樂巨星 約翰藍儂
常有讀者寫信給我,述說自己的煩惱。有些人說:「我常執著負面情緒和念頭,要如何改善?」有些人多年來一直陷溺在心靈的黑暗深處:自卑、恐懼、憤恨、罪疚、沮喪……;還有些人面對人生困境與關係挫敗的種種問題,無所適從。
會問這些問題表示大家並沒有搞清楚。當你說:我太執著負面情緒和念頭,要如何改善?你並沒有真正了解。如果你知道自己抓著垃圾,你需要有人教你拋棄嗎?你需要任何努力來丟掉嗎?如果你了解,你自然就會丟掉。
我常說:去解決一個問題事實上並不是要去解決它,而是去了解它,答案並不是在它的外面,它隱藏在問題裏面。這也是本書想傳達的重點。
了解——
「自在」,不是讓人喜歡你,而是喜不喜歡隨你。
「價值」,不在別人的嘴裡,而是在自己的心裡。
「自由」,是不怕討人厭,當你可以勇敢拒絕別人,你就自由自在。
了解——
「怒氣」,並不是對方有多壞,而是因為你很在乎。
「經驗」,不是事物在煩擾你,而是你的想法在煩擾你。
「爭吵」,不管誰先開始,只要「不說最後一句話」,所有問題與紛爭自然結束,不是嗎?
有件事大家必須明白:了解問題,並不能迴避問題,而是看清自己的問題就能不再陷入其中。
如果我是痛苦的而我想變得快樂,這種變得快樂的努力,就會造成更大的痛苦,因為痛苦依舊存在,重要的是去了解痛苦是什麼:「我為何會痛苦?為何有那麼多焦慮?為何那麼多苦惱?是什麼內在的因素引起的?」看清那些因素,你就免於痛苦的束縛,這就是領悟。
當你領悟「逆境」是上天的祝福;「敵人」其實是貴人;「罪疚」不是你的錯;「改變」,不是讓人跌落,而是讓我們起飛。那些焦慮、苦惱和痛苦煙消雲散。就好像你在一個黑暗房間點一支蠟燭,突然間那個黑暗就消失了。
然後你就會明白「平安」,不是外境的風平浪靜,而是內心的平靜;你就領略「缺憾」,人生不全是美好,但你可以欣賞其中的美好,並學會「隨緣」,有什麼,就享受什麼。
大部分人都想創造夢想中的生活,追逐我們想要的一切,對自己,對孩子、伴侶懷著很高的期待,不過,這也是人們一直不快樂的原因。
你不斷對人失望,想過嗎?這「期望」是你的,還是他們的?
你不斷「追求」,卻有更多的不滿,為什麼?因為欲望的本質就是不滿足。
所以,關鍵並不在於不斷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期待別人給你想要的東西,而是要改變想要的東西。
難道大家不覺得關愛、幸福和感恩才是喜樂之源,而這鑰匙就握在你手裡。
想得到愛,先學會「自愛」,你必須先擁有,而不是找一個人來彌補自己沒有的。
想美好「愛情」,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不完美的人。
想要「幸福」,不是要去追求,而是要去感受。如果你沒感受到,那是你欠缺了一份「感恩」的心。
人生本該輕鬆自在,簡單富足—領悟兩個字,找回那個微笑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