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

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

Wandering and Belonging: Post-war Literatur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流離因何而起?歸屬如何發生?
  流離與歸屬是個人的際遇,也是集體的文化現象,
  更困擾著作為前殖民地的香港與臺灣,主導了許多人的生命軌跡。
  本書即針對此一複雜且不朽的時代議題,展開各層面的析論。
  
  「流離」與「歸屬」是人類古老的生存體驗,兩者表面相反,實則互相依存,互為因果。一方面,個人或群體的流離,呼喚歸屬的需要;另一方面,某些群體強制單一的歸屬,卻令個人選擇流離,或者衍生新的歸屬。因此,流離與歸屬既是個人的際遇,也是集體的文化現象。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殖民帝國的擴張、國際間的流動及接觸日益頻繁深入,個人流離的範圍愈趨廣大,歸屬的種類方式也層出不窮。
  
  本書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於二○一四年召開的「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學術研討會的成果結集,收錄了主題演講稿、以文學為對象的主題論文,以及從宗教、藝術、建築等切入的相關論文。這些論文或以流離狀態下的文學或文化生產、文學閱讀、研究或理論建構為關懷點;或就不同地區、時段、媒介、文類、文化門類所呈現「流離」與「歸屬」的異同進行深入的闡發;或探觸個別作家、創作者「流離」與「歸屬」的歷史體驗和精神狀態;或進入香港、臺灣當前所面對的後殖民情境,追問作家、創作者個人關於流離與歸屬的思索與取向;或就性別與「流離」與「歸屬」糾葛的歷史、文化關係進行探微,可說相當全面地觸及了「流離」與「歸屬」這個錯綜複雜且不朽的時代議題。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游勝冠


  臺灣雲林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主要從事日治以降臺灣文學史、後殖民文學、認同文學的研究。專著有《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近代化肯定論、反抗史觀與人文主義――殖民化的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及其研究》等。

熊秉真

  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理學碩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歷史系講座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近世兒童史、中西性別研究、中國醫療文化史、俄國文化史與思想史。著有A Tender Voyage :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安恙:近世中國兒童的疾病與健康》等。

作者簡介(依論文順序排序)

李瑞騰


  曾任教於淡江大學中文系,1991年起轉至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學系迄今,先後兼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2010年2月起借調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擔任館長四年,現已歸建,專任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學系教授。著有《臺灣文學風貌》、《新詩學》、《文學的出路》、《晚清文學思想論》等。

陳平原

  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等著作三十餘種。

趙稀方

  安徽省蕪湖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臺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港臺華文文學、當代理論和翻譯文學研究。專著有《小說香港》、《翻譯與新時期話語實踐》、《後殖民理論與臺灣文學》、《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新時期卷》、《後殖民理論》、《翻譯現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譯研究》等。

蔡明諺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現代文學、臺灣文學、文學史。著有博論《一九五○年代臺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專書《燃燒的年代:七○年代臺灣文學論爭史略》。近年發表有〈戰後初期臺灣新詩的重構:以銀鈴會和《潮流》為考察〉、〈製作豐年:美國在臺灣農村的文化宣傳策略〉等論文。

程中山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文學論衡》編輯。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學,近專注整理研究民國及香港詩詞,曾發表相關論文四十餘篇。編著有《清代廣東詩學考論》、《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舊體文學卷》、《香港竹枝詞選》、《愉社詩詞輯錄》、《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風遠樓詩文稿》等。

江弱水

  安徽青陽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抽思織錦:詩學觀念及文體論集》、《中西同步與位移》、《從王熙鳳到波托西》、《古典詩的現代性》、《文本的肉身》等,並出版詩集《線裝的心情》、隨筆集《陸客臺灣》、《賴床》。

趙慶華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臺南社區大學、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兼任講師。研究領域為戰後臺灣文學、原住民文學、性別理論與女性文學、生命史書寫。著有博士論文〈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編有《混搭:我們(Women)的故事》。

廖淑芳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戰後臺灣小說、現代主義文學、當代文學理論。近年專書《鬼魅、文學敘事與在地性――戰後臺灣文學研究論集》、《台灣文學史長編17:探索的年代――戰後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及其發展》(與包雅文合著)等。曾獲府城文學獎與竹塹文學獎等文學評論獎項。

游勝冠

  臺灣雲林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主要從事日治以降臺灣文學史、後殖民文學、認同文學的研究。專著有《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近代化肯定論、反抗史觀與人文主義――殖民化的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及其研究》等。

葉嘉詠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該系擔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臺灣文學、香港文學、電影等。近期著有論文〈陳映真與香港文藝刊物(1960-1970年代)〉(發表於《中國文學學報》),另有文章發表於《香港文學》、《百家》等。

鄒文律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任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語文及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負責任教該校中文課程。曾獲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研究生學術成果獎(2012-13)及年青學者論文獎(2012)。主要研究領域為香港文學、中國當代文學。除文學研究外,也熱愛創作,著有小說集《籠子裏的天鵝》、《N地之旅》、詩集《刺繡鳥》等。

王萬睿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電影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暨台灣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獲第九屆府城文學獎文學論述正獎,赴柏林自由大學短期研究三個月(2014)。研究主題包括臺灣電影史、電影美學、東亞跨國電影產業。著有博論Crossing Borders in Taiwan New Cinema: Historiography, Popularity, Postcoloniality。

傅朝卿

  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臺灣建築學會會士。過去三十年來以世界與臺灣近現代建築與文化遺產保存為主要研究主題。著作包括期刊、會議論文、專書與研究報告及其他著作共數百種,曾獲世界建築史教學與研究阿爾伯蒂獎及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獎章,並曾四度獲金鼎獎肯定。

鄭炳鴻

  香港及中國註冊建築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同時是建築實踐者及社會推進者,擔任社區營造學社總監、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長期致力於城市環境、社區保育及倡導公民意識。近年研究「啟德河綠廊社區教育計劃」,獲頒「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3藝術教育獎」及「2015國際公共藝術獎」。

蕭瓊瑞

  臺灣美術史研究者,對臺灣美術史整體架構的建立,頗具貢獻,尤擅於課題的開發。重要著作有《島民.風俗.畫》、《圖說台灣美術史》、《台灣美術史綱》、《戰後台灣美術史》等。在文化行政、公共藝術、博物館學等方面,亦具聲名。曾任臺南市文化局首任局長,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

譚偉平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助理教授。以不同媒材創作,其中以攝影、裝置及環境藝術為主。曾參與多項展覽,包括2013年「M+ 進行:充氣!」、「2006越後妻有大地藝術三年展」、「平凡子民――九十年代至今華人觀念攝影展」等。作品曾於香港、中國、臺灣、澳門、日本、南韓、菲律賓、斯里蘭卡、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及美國等地展出。

陳玉女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畢業。日本國立九州大學東洋史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專攻明代佛教社會史,著有《明代佛教社會の地域的研究―嘉靖.萬曆年間(1522-1620)を中心として―》(博士論文)、《明代二十四衙門宦官與北京佛教》、《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明代的佛教與社會》、《觀音與海》,以及多篇與明代佛教社會史研究相關之期刊論文。另,與陳信雄合編《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譚偉倫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及系主任。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主修中國佛教。曾多次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和臺灣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的甄選撥款計劃資助,以田野調查的方法研究中國東南部的地方社會與宗教。研究成果主要以民族誌的形式發表於勞格文教授主編的《客家傳統社會叢書》(共30冊)。
 

目錄

編序
孰歸。胡不歸/熊秉真
 
導言
流離與歸屬,或身世之謎/游勝冠
 
圓桌觀察
是否流離,為何流離?有何歸屬,何為歸屬?/蒲慕州
 
輯一
不再流離:劉以鬯、姚拓等之例/李瑞騰
中文系的使命與情懷:五六十年代北大、臺大、港中大的「文學教育」/陳平原
 
輯二
五十年代的香港難民小說/趙稀方
疏離與回歸:戰後臺灣「鄉土」文學概念之形塑/蔡明諺
眼前勝事修成史:1979年臺灣傳統詩人訪問團訪港雅集考/程中山
 
輯三
舌頭的流亡:張棗之旅歐書寫/江弱水
鄉關何處:臺灣「外省」第一代女作家的流離與歸返/趙慶華
檔案、記憶與光影認同:論郭強生《惑鄉之人》中的鄉土觀看/廖淑芳
臺灣人原鄉之旅的認同挫折和歸屬:鍾理和二戰前後作品/游勝冠
 
輯四
《八方》的陳映真/葉嘉詠
作家倫理責任之叩問:董啟章之例/鄒文律
複攝山城:侯孝賢與吳念真之地景美學/王萬睿
 
圓桌論壇
臺灣眷村的生與死/傅朝卿
從流離到歸屬:張肇康的四段文化光譜/鄭炳鴻
在鄉土飄泊:張義雄的流離與歸屬/蕭瓊瑞
流離於新的經驗,歸屬於舊的價值/譚偉平
戰後中國大陸逃難僧與臺灣佛教之轉折/陳玉女
試論治病作為宗教的永恆關懷:戰後臺灣社會之例/譚偉倫
 

編序

孰歸。胡不歸(摘錄) 熊秉真(本書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


  流離,其實是一種常有的狀態。作為日常行為,周遭常見;知識上也就成了可以討論的議題(中文學界尚未風行,是另一個事情)。

  至於歸屬,倒是含有主觀的選擇,不是沒有客觀的基礎,但未必經常發生,以致可以視為當然。雖則詩人古往曾經那般堅持,這般呢喃、嘮叨、反覆。

  兩者對舉,易見於戰後難民狼藉之際,二戰後的香港,或者臺灣,決不是特例。文學敏犀,文字工作者為之載記,建築藝品留痕,宗教信仰為之沉吟,更不是意外。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樊善標等教授決定將此一對詞語並列,以之點出戰後港臺文學之神采,並牽出其背後種種各樣情緣,乃恰足以響應中大人文學科研究所過去三年間,與歐(Utrecht University)、美(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The University of Portland)、以(Tel Aviv University)多所大學,在Andrew Mellon基金會支持下所進行的一系列討論。只本在推廣各地現今的政治歸屬(political belonging),如其宗教或俗世之思想、制度究竟有何關聯,能為何等之析論。議論之初,拋出「歸屬」新解之概念,而擱置眾所熟悉的「認同」問題,自是意有所指。不是因為認同在一般政治學詞彙上,久提而顯得困乏、疲憊。實因其在各相關領域之運用中,因其單一、肯定,太甚與近代國家疆界公民身分等法理上比較清楚而硬性的規劃,混而為一,很難區分。因而種種人世上多重而交疊,游移而反覆的自然地漂浮、或暫泊、寄寓,反而變得無從安措。

  所以,中文語境上早有的一對詞彙,似乎給了所有鑽研者一組內設的思索上的工具,為自然解惑之方便,亦為文化越域對比之利器。

  由之問,胡不歸?今日已無關田園,更不因荒蕪,只因其間引出略欲置喙的餘地,越想越多,越講越遠。下文,也許只是一些楔子。

導言

流離與歸屬,或身世之謎 游勝冠(本書主編、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流離」與「歸屬」是人類古老的生存體驗,兩者表面相反,實則互相依存,互為因果。一方面,個人或群體的流離,甚至僅僅是流離的危機,呼喚歸屬的需要;另一方面,某些群體強制單一的歸屬,卻令個人選擇流離,或者衍生新的歸屬。因此,流離與歸屬既是個人的際遇,也是集體的文化現象。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殖民帝國的擴張、國際間的流動及接觸日益頻繁深入,個人流離的範圍愈趨廣大,歸屬的種類方式也層出不窮。

  作為前殖民地的香港與臺灣,近代以來就被「流離」與「歸屬」這兩難的身世問題所困擾,中國由晚清下迄二十世紀的前半,頻繁的戰亂使得逃難成為日常經驗,大量人口向香港、臺灣的流離,則不斷深化、複雜化兩地歸屬的困惑。即使二十世紀的後半再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歷史的糾結仍未解開,流離的創傷與機遇,歸屬的追求與抗拒,仍舊主導了很多人的生命軌跡。這些複雜紛歧,由於香港和臺灣地理位置緊臨中國大陸,大量流離人口的來來往往,感受反思尤其深刻,呈現為文學、藝術、宗教、建築等文化形式,也璨然可觀。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長期以來與國立成功大學及臺灣其他學術機構有合作關係,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大學也有相關議題的交流對話。由於身處香港,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熊秉真對「流離」、「歸屬」這個困惑著華人的身世問題有直接的感受,因此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中國、臺灣、香港現代文學中的「流離與歸屬」為主題,旁及藝術、宗教、建築等範疇,於2014年2月14日至15日假中文大學召開了「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學術研討會,邀請港、臺、大陸等地區的學者發表相關論文,並進行多場討論熱烈的圓桌會議。

  本書《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作為該次研討會的具體成果,收集了該次會議的兩篇主題演講稿、八篇以文學為對象的主題論文,以及宗教、藝術、建築等六篇圓桌論壇的論文。為了更突顯流離與歸屬這個主議題,又加收不在該次研討會發表的兩篇青年學者的相關論文。前四輯所蒐以文學為主,兼及電影研究,分輯介紹如下:

  輯一是主題演講修改寫成的兩篇論文。

  時任臺灣文學館館長的李瑞騰教授的主題演講〈不再流離:劉以鬯、姚拓等之例〉,以他自身借調到臺南擔任館長近四年的「流離」也可以歸屬為臺南人的「不再流離」,直接回應了大會的提問,並以「弄清楚主客觀條件,找到自己的立足點,用可能的方式去自我展現,人的價值正在於此」的篤定,討論了幾位1949年後在時代的狂潮中被迫或自願南來到香港的文人,他們有人留在香港,有人轉至臺灣,有人經此到了歐美,但在停留香港期間,這些作家都能弄清楚主客觀條件,找到自己永久或短暫的立足點,以文學創作去自我展現他們曾為香港人的價值。陳平原教授的〈中文系的使命與情懷:五六十年代北大、臺大、港中大的「文學教育」〉長篇論文,則是由其簡要的主題演講稿用心改寫而成,冷戰及其後的香港、臺灣、中國三地的文學教育,因分屬不同的政治陣營,呈現出很不一樣的樣貌。陳教授以北大、臺大、港中文這三所華人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大學為觀照的對象,就各自的中文系(及其教員)的文化立場、教學宗旨、課程設置與知識建構,進行了縝密的分析比較。這些由冷戰所形構的差異,正如陳教授指出的,即便硝煙逐漸遠去,但意識形態的嚴重對立,同樣製造了不少內在與外在的「流離」,也同樣衍生出若干新的「歸屬」。臺灣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由於以逃難的中國學人為主體,固然是會議主題的最好註腳,但這種流離是外在的,陳教授以其學經歷為據,指出「在政權交替之際,北京大學中文系之經歷滄桑,數度易容,何嘗不是在顛沛流離中尋找新生?」的內在流離,本文可說從另一側面探討了「流離與歸屬」。

  輯二,由三篇文學史論組成。

  趙稀方(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是中國知名的後殖民文學研究者,香港文學一直是他學術關懷的重點之一,〈五十年代的香港難民小說〉一文所討論的趙滋蕃的《半下流社會》、林適存的《鴕鳥》、張一帆的《春到調景嶺》等1949年後在香港出版的反共文學作品,都是冷戰下由美元資助寫出來的,他將這些反共文學作品定位為「綠背文學」。除了指出美元文化的性質,為了質疑這些反共文學作品的合理性,趙稀方還以各種系譜的非反共文學作品作為對話的參照系:二二八事件後由臺灣逃難到香港的邱永漢的小說《香港》,被用來證明臺灣並非反共小說所憧憬的「自由世界」;洛風的左派難民小說《某公館散記》、曹聚仁帶有政治中立的人文主義眼光的小說《酒店》,以及英國作家馬森的《蘇絲黃的世界》(Mason, The World of Suzie Wong)所增添東西之間的文化維度,都讓香港「難民」的歷史問題複雜化,進而也質疑了前行研究過度關注右翼反共文學的成見及不足。

  蔡明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疏離與回歸:戰後臺灣「鄉土」文學概念之形塑〉一文,處理1970年前後臺灣文學史從對「鄉土」否定、疏離的「流離」,轉向對「鄉土」肯定與回歸的「歸屬」的重大議題。本文由「戰後的鄉土」、「本省的鄉土」、「現實與鄉土」、「現代與鄉土」四個面向,清理了「鄉土」的概念史,也對其與「現實」、「現代」等文學史上的重要關鍵詞的歷史糾葛進行了剝絲抽繭的分辨,讓「鄉土」及與其相關的概念能各就相對關係位置就定位。正文進行概念的辨異之後,結論則嘗試異中求同,結合蕭阿勤的建構論策略和邱貴芬的現代化視角,蔡明諺認為「七○年代『鄉土文學』的問題,如果從一個全球化或者現代化的角度來說,應該可以被描述為是一種『文化身分』的認同焦慮。」由此而發出「或者放在文學史的發展上來說,七○年代的鄉土文學,和六○年代的現代主義,甚至五○年代的反共愛國文藝,在對於『文化身分』的認同塑造,以及對於『自我認同』的塑造,是否也同樣具有共通性?」的疑問作結。蔡明諺以「文化身分」、「自我認同」在鄉土文學、現代文學與反共愛國文學之間異中求同的結論,跨越了專注於辨異的前行研究,然而既然辨異了,又要求同,那之前辨別差異的意義究竟何在?等類似的問題,或許會是已成為前行研究的本文,未來要面臨的質疑與挑戰。

  程中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的〈眼前勝事修成史:1979年臺灣傳統詩人訪問團訪港雅集考〉則考察了1979年4月,臺灣詩人蔡秋金、陳進東、郭茂松等組織「中華民國傳統詩人港九訪問團」應邀訪問香港,與香港披荊文會、愉社、南薰吟社社友李鴻烈、李文格、潘新安、勞天庇、余少颿、劉紹進等舉行詩會交流,可說是港臺詩歌交流史上第一次大型聯合雅集的盛況及其影響。論文仔細爬梳了這次交流的歷史過程,並具體分析了兩地同為流寓詩人們在賦詩相酬中所流露的家國情懷。這種家國情懷尤以訪問團前往香港邊境勒(落)馬洲眺望大陸時最為濃重,團友賦詩言志,從如「今日我來情未已,山河依舊鎖寒煙。」(臺灣陳進東〈勒馬洲遠眺〉)、「雲鎖江天家萬里,望中何處是神州。」(臺灣蔡秋金〈勒馬洲遠眺〉),字裡行間所流露的濃厚的思國情懷、客居心聲,道盡了這些有家歸不得的詩人們的流離之苦。

  輯三,由四篇作家論組織而成。

  江弱水(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的〈舌頭的流亡:張棗之旅歐書寫〉一文,以當代中國最好的詩人之一的張棗旅歐時期的詩作為對象,從失根與掛空、失語與母語、個體與內心等幾個面向對其旅歐書寫進行分析,分析的重點:一、在探討詩人如何表現在孤絕狀態下的現代人的處境和精神流亡者與母語血肉相連的宿命關係;二、個體與總體的對立關係如何形成其詩作的內傾性與對話性。由此得出,張棗的詩與詩學文本可說是流離與歸屬這一文化命題在當代中國最經典的研究對象。

  趙慶華(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的〈鄉關何處:臺灣「外省」第一代女作家的流離與歸返〉則以臺灣外省籍女作家自傳或回憶錄中的流離之苦,以及追索歸屬之地的精神歷程為討論對象,剖析1949年前後由中國渡海來臺的蘇雪林、羅蘭、齊邦媛和聶華苓四位女作家,在歷史潮流的沖刷下,成為被迫遠離故土、有家歸不得的滯臺流亡者。趙慶華以薩依德(Edward W. Said)寫作《鄉關何處》是為了「嘗試維持內在自我的完整」為視角,考察了蘇雪林等人的自傳,指出我們從中也會看到那一幅離鄉背井與終生流亡的地圖,在那個無法復返的過去、已然失去或被遺忘的世界裡,她們輾轉踟躕於「離去、抵達、流亡、懷舊、思鄉與歸屬」之間,帶著「歸返家園」的渴望與「身居何處」的懸念,殷切地追問「鄉關何處」?

  這個對鄉關的追索,在冷戰結束,兩岸僵局打破後,終得到落實,然而從四位女作家關於歸鄉之旅的書寫來看,我們看到的似乎是離「家」多年的遊子重返「回憶」中的家鄉,雖然在情感上獲得某種安慰,但長久以來將此處想像為「生活地方」的憧憬,追求某種「回歸」的心念,在人事景物俱已全非的現實面前,無異皆遭受了狠狠的重擊。趙慶華進一步闡述說:「記憶與現實的巨大落差,讓那份擱置已久的認同與歸屬依然無處落實,使其一再陷入『離散者』的尷尬處境。如此說來,返鄉除了讓流亡者認清自身與故鄉的疏離異化、認同的失落與鄉愁的幻滅,是否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或許也不盡然,至少就她們自己的人生而言,走了這一遭,讓種種沉重難解的懸念有了『放下』的契機。」臺灣學界近年來多集中在戰後備受壓抑的臺灣人認同議題的探討,趙慶華本文以少數外省族群當中更少數的女性為關懷對象,在我這樣的本土論者來看,可以說是非常的「政治不正確」,不過她們流離的迷惘就因為被迫來到臺灣這塊土地後才發生的,這樣的流離經驗,也是戰後臺灣歷史的血和肉了。

  廖淑芳(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的〈檔案、記憶與光影認同:論郭強生《惑鄉之人》中的鄉土觀看〉,則考察了郭強生的新鄉土小說《惑鄉之人》一書,透過跨國移民出生在美國、又是「灣生」日本人的身分多重性,對傳統固著於單一身分的鄉土觀的質問。本文先是分析這位出生在臺灣的日本移民第二代並同時具有「灣生」身分的松尾森,透過拋棄妻子回到臺灣居住來安放自己的同志身分;接著分析他美國移民的第二代的松尾健二,透過尋找其祖父松尾森來處理自己與出生長大的「美國」的違和關係的過程,由此歸結出:在世代變遷、跨國移民的全球化過程中,在現代性重層時間與多重空間的相似與差異中,該書的作者質疑了族群、血緣等與鄉土連結的概念純粹化與本質化的可能性。由此來看,廖淑芳本文將主要由二次大戰所帶出的流離與歸屬的困局,向前追溯到殖民帝國的擴張時期,向後延伸到當前全球化的局勢之中,讓本書主題的歷史涵蓋面得以更加完整。

  日本帝國的殖民統治臺灣,不僅衍生了「灣生」惑鄉的認同困局,日本殖民及戰後的結束殖民,也讓有著多重身分的臺灣人,不僅沒有在全球化中享受身分多元的悠遊自在,反倒在戰前、戰後詭譎的歷史變動的撥弄下,更形破碎而殘缺。游勝冠(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臺灣人原鄉之旅的認同挫折和歸屬:鍾理和二戰前後作品〉一文,就是以鍾理和這個個案,分析終戰前後臺灣人普遍要面對的認同挫折。曾經因說過「我不是愛國主義者,但是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而在1938年回到祖國的客籍作家鍾理和,在戰後一直被官方論述正典化為熱愛祖國的民族主義者,游勝冠本文認為,以鍾理和〈夾竹桃〉一文中對中國國民性的批評及鄙夷來看,鍾理和這趟原鄉行可說是充滿精神上流離的認同挫折,也與戰後不斷強調其中國民族主義立場的研究史格格不入,而由其終戰後滯留北平期間所發表的〈為台灣青年伸冤〉、〈白薯的悲哀〉及返臺後所撰的「故鄉四部曲」來看,原鄉人的熱血,很反諷地就是因為返回了原鄉,舉目非親,甚至連自己的祖國認同也不被承認,反而早早就停止了沸騰。趙稀方分析難民小說帶到的邱永漢的《香港》,其實已從另一個側面碰觸了這個問題,游勝冠本文則進一步證實,困頓與歸屬的求索並不是戰後離散到香港、臺灣及世界各地的中國人的專利,日本帝國的殖民擴張將臺灣割離中國之後,臺灣人就進入了流離失所與求索歸屬的痛苦旅程。

  輯四由三篇主題各異的論文構成。

  葉嘉詠(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的〈《八方》的陳映真〉,探討的是香港《八方》雜誌邀請陳映真來港訪問,發表〈四十年來的台灣文藝思潮〉與〈大眾傳播和民眾傳播〉為題的兩次演講的歷史及其意義。陳映真的兩次演講,《八方》都將其內容錄音及整理,並將全文詳刊於雜誌,還特別安排以「特稿」方式刊登回應文章,由香港本身的位置與陳映真堅定的中國統一觀點進行了積極的對話。本文的論述邏輯和蔡明諺的結論一樣,都在去異求同,譬如「或會透過陳映真的演講用詞,影響其(指在場聽眾與讀者)對香港、臺灣與『中國』的瞭解,甚至受他影響而相信臺灣與香港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種過度誇大陳映真統一論調對香港認同的影響;或低估黃繼持所謂港臺兩地「恐怕難作簡單的類比」之突出香港特殊性的意義的歷史判斷,只問歸屬,不談流離所造成的隔閡,頗具爭議性,留給後人與之對話的空間,也不算小。

  鄒文律(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語文及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作家倫理責任之叩問:董啟章之例〉一文,主要目的在追究長年處於邊緣位置的香港、近年以寫作長篇小說為主的董啟章,透過作品思考「為什麼寫」和「寫與不寫」之問題的現實意義。他通過董啟章在《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和《時間繁史.啞瓷之光》裡,所創造的兩個自己的「假面」:黑騎士和獨裁者,透過他們對寫作的思考,理出「為自己而寫」和「為他人而寫」兩種寫作態度,並論證了董啟章希望追求和貫徹獨裁者「為他人而寫」(同時也是為世界而寫)的理念,藉此為香港文學打開另外的局面的企圖。

  王萬睿(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複攝山城:侯孝賢與吳念真之地景美學〉一文,更以侯孝賢《戀戀風塵》與吳念真《多桑》為比較對象,分析兩位導演運用長、中鏡頭所形塑的以九份為主的地景美學,兩者間有所繼承,又各有特色的風格變異。本文對鏡頭如何運用,產生何種效果的分析,極為細膩,也非常專業、精彩,並追問不同導演的美學語言突顯了何種意識形態的位置。如結論所示:侯孝賢鏡頭下塑造出一種封閉性的空間感,其鏡頭配置上則體現了去歷史化的影像本質;而吳念真的鏡頭配置以敘事為主,在人物與地景和諧演出背後,投射對殖民主義的認同焦慮。本文試圖聚焦兩部出自同一個編劇、同一個成長經驗的傳記電影,如何在流離與歸屬兩種認同光譜上體現了地景美學的變異。

  這十二篇論文,或以流離狀態下的文學或文化生產、文學閱讀、研究或理論建構為關懷點;或就不同地區、時段、媒介、文類、文化門類所呈現「流離」與「歸屬」的異同進行深入的闡發;或探觸個別作家「流離」與「歸屬」的歷史體驗和精神狀態;或進入香港、臺灣當前所面對的後殖民情境,追問作家個人關於流離與歸屬的思索與取向;或就性別與「流離」與「歸屬」糾葛的歷史、文化關係進行探微,可說相當全面地觸及了「流離」與「歸屬」這個身世問題,而各篇論文也各以其鑰匙,嘗試解開各作家、各文本錯綜複雜的身世之謎。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1091
  • 叢書系列:新人文叢書
  • 規格:平裝 / 52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圓桌觀察:是否流離,為何流離?有何歸屬,何為歸屬?

蒲慕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埃及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古代埃及史、中國古代宗教社會史、比較古代史。)
 
在大動亂的時代中,流離失所的痛苦與尋求歸屬的渴望,是一個世代人們的共同經驗。文學作品中,可以看見個人對時代變遷的感受,以及時代對個人造成的影響,不論那影響是有形的,正面的描述,或者無形的,負面的逃避。在其他方面亦復如此。本次會議雖以文學為主,也特別邀集了一些學者,分別由藝術、宗教、建築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與文學作品的論述相互映照,也拓展了議題的相關性。由於圓桌討論的性質在提出議題,自由發揮,因而學者們採取各自的方式將發言整理為短文,旨在提供將來進一步討論的基礎。
 
在宗教方面,陳玉女教授指出,一個近代臺灣宗教史上關鍵的發展,是戰後大陸佛教僧侶如何在臺灣重新立足,建立基地,吸收信眾,以及臺灣本地佛僧如何適應,本地信眾如何跟隨此一轉變。此中涉及的不只是單純的佛教宣教及佛寺之建立,也包括了不同族群,不同佛教傳承系統之間相互調適的問題,更有其背後政治因素或隱或現的作用。到了七十年代末期,臺灣佛教可說浴火重生,與臺灣濟的發展同步,走出了一條蓬勃發展的路。不單佛教如此,一些民間信仰和所謂新興宗教均有相當大的發展。但不論是何種信仰,宗教的目的,對於一般信眾而言,總不外乎祈求平安幸福。問題是,所謂的平安幸福的內容包括些什麼?譚偉倫教授用實證研究的問卷調查,歸納出一個教派信眾的共同心態,即他們希望宗教帶來的幸福,主要是能夠減除身體的病痛。這不是前所未聞的希望,而是譚教授所謂的變幻中的永恆,即不論時代的變動在人們的生活與制度上造成多大的影響,人們在宗教中所祈求的,仍然是一些永恆的價值。這些價值,在臺灣宗教地圖重畫之後,並沒有根本的變化。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