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諾貝爾文學獎
鏡頭背後的勇者:用生命與勇氣走過的戰地紀實之路

鏡頭背後的勇者:用生命與勇氣走過的戰地紀實之路

It’s What I Do: A Photographer’s Life of Love and War

  • 定價:460
  • 優惠價:7322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普立茲獎、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琳賽˙艾達里歐真實故事
★引發各大電影公司爭搶電影版權,由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伯執導,奧斯卡影后珍妮佛勞倫斯主演
★收錄90幅照片,包含多幅珍貴戰地記實影像

  戰地記者的工作見證戰爭、接近死亡,
  是什麼原因使得琳賽˙艾達里歐願意留在現場,離死亡這麼近?

  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中東現場》作者 張翠容專文導讀
  《報導者》創辦人 何榮幸專文推薦


  尹乃菁、李天怡、張雍、張桂越、黃哲斌、鐘聖雄、蘭 萱 齊聲推薦

  戰地記者琳賽‧艾達里歐用無比的勇氣與追求真理的心,寫下為何願意冒險深入戰區,追著戰火跑,成為戰亂地區與和平地區的引路人,替無法大聲說話的人發聲,帶出真相的心路歷程。她的故事,就像在你平靜的生活,丟進一顆敲開世界另一端的石頭,將鏡頭對準承平時期人們不會注意的戰地,透過觀景窗,彷彿聞到了烽火的煙硝味,先我們一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為了什麼,讓她願意不顧危險的出生入死,為我們紀錄烽火大地下故事?

  在戰場,她曾經歷大規模爆炸就在身後發生,面臨死亡的威脅,她有過恐懼與軟弱,曾經拋下戰爭現場逃命,但最後那股要用照片帶出真相的使命,促使她在死亡的威脅下,用剩下的勇氣拍下戰爭的殘酷,敲開人類的蒙昧。透過戰地記者之眼,看見存在世界的天堂與地獄。

  踩在火線上,才能貼近現場拍出夠好的照片

  琳賽從來沒有想過要當戰地記者。以她的說法,沒人是天生幹這一行的,只是誤打誤撞碰上了,然後就情不自禁的愛上了。轉折之路發生在震驚世界的九一一事件之後,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身為少數幾個曾經採訪過阿富汗的攝影記者,內心的使命感驅使她回到阿富汗,報導美國的入侵。她拍攝塔利班統治前和統治後的阿富汗人,拍攝傷亡的平民,以及在伊拉克戰爭中被曲解的叛軍,同時也拍攝達弗被燒毀的村落和數不盡的屍體。深入戰火的採訪生涯裡,她親眼看到戰爭發生在眼前,意識到戰爭會帶來死亡,並面對著自己的恐懼與懦弱;也曾在利比亞採訪阿拉伯之春時,落入利比亞民兵手中,她和同行記者被囚的七天中,被毆打與羞辱,這個事件也讓她登上報紙頭條……

  閱讀這本書,妳會發現一個和你原來認知中全然不同的世界。琳賽‧艾達里歐女性攝影師的身分,使得她能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去觀察以及和拍攝對象站在一起,同理他們的文化、風俗、所為,重新詮釋並替我們挖掘出世人所不知的中東紛爭及非洲國家。透過照片,重新說一個同情理解的故事。而女性的身分,除了幫助她得以深入阿富汗拍攝塔利班政權下的婦女,但也讓她在九一一後,前進巴基斯坦採訪抗議行動時,遭到當地巴基斯坦男人圖謀不軌的性騷擾——有十五隻手擺在她的屁股上。

  對於種種一切,身為戰地記者,面對摯愛的擔心,琳賽只能讓他們知道:我現在人在哪裡?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家?但是,「我幹嘛做這種工作?幹嘛冒著生命危險拍攝照片?」的疑問,即使成為戰地記者已經十年,她還是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即使無法完美回答,她知道,她和她所拍攝的對象,一起見證、分享了生存下來的喜悅、對抗暴政的勇氣、失去所愛的痛苦、百折不撓的毅力,還有人性最邪惡也最善良的一面。目睹革命的興起以及人們為自由奮戰至死,艾達里歐清楚自己記錄的不只是新聞,也是人類社會的命運。《鏡頭背後的勇者》不單僅是前線生活的剪影,它更見證了人類為戰爭付出的代價。

〔各界好評推薦〕

  News 98「今晚亮菁菁」節目主持人 尹乃菁
  三立「消失的國界」主持人/晚間新聞主播 李天怡
  《報導者》創辦人 何榮幸
  旅歐攝影師 張雍
  《周刊巴爾幹》總編輯 張桂越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獨立記者 鐘聖雄
  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蘭 萱
  (依姓氏筆畫排列)

國際好評

  「《鏡頭背後的勇者》就像艾達里歐的照片一樣精彩出色──她是我們戰亂時代裡最偉大的攝影師。她在全世界最惡劣的地域裡追求真相和美好,過程中曾被綁架,還差點遇害。她是一個奇蹟。此書亦同。」──提姆‧偉納(Tim Weiner),《中央情報局內幕》(Legacy of Ashes and Enemies)作者

  「琳賽‧艾達里歐的書就像她的人生一樣:寬廣、美好,而且獨一無二。她以世界為舞台,展開一場非凡的冒險,她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彼此之間的連結。」──戴斯特‧費爾金斯(Dexter Filkins),《永遠的戰爭》(Forever War)作者

  「一位戰地攝影記者的人生很難在風險與報酬、畏懼與勇氣、痛苦與承諾中取得平衡。琳賽‧艾達里歐看過、經歷過、拍攝過我們大多數人都難以想像的事物。透過卓越的攝影眼光,她用智慧和赤誠毫不留情地引領著我們進入每個新聞事件的核心,不計任何代價,不管多麼危險。」──忍無可忍專案(Enough Project)創辦董事約翰‧潘得賈斯特(John Prendergast)

  「琳賽‧艾達里歐與生俱來擁有擅於記錄的天賦,和她一樣年輕的攝影記者不論男女,都在九一一攻擊事件後戰事不斷的殘酷歲月中成長茁壯,而她是同世代的攝影記者先驅。艾達里歐是具有獨特使命感的英勇女子,並且極富幽默,滿懷慈悲。《鏡頭背後的勇者》是一本有趣、精彩的記述,記錄著作者在刀口下生活的非凡人生。──瓊‧李‧安德森(John Lee Anderson)《紐約客》(New Yorker)正職作家,《巴格達秋天》(The Fall of Baghdad)的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琳賽‧艾達里歐 Lynsey Addario


  琳賽‧艾達里歐是美國攝影記者,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國家地理》、《時代》。曾報導過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達弗(Darfur)和剛果的衝突,並獲得多項獎項,包括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Genius Grant)以及普立茲國際新聞獎。

  個人網站:www.lynseyaddario.com

譯者簡介

婁美蓮


  台中人,喜歡優游文字、喜歡學習語言、喜歡涉獵新知,所以始終熱愛翻譯這個工作。英文譯作有《察沃的食人魔》、《走進西藏聖山》等,日文譯作則有《惡意》、《白色巨塔》、《黃色大象》、《活屍之死》、《Another》等。
 

目錄

導讀 如此的貼近 張翠蓉
推薦序 何榮幸

前言 艾季達比耶、利比亞,二○一一年三月

首部曲 探索世界:康乃狄克州、紐約、阿根廷、古巴、印度、阿富汗
第一章 紐約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第二章 你有幾個小孩?
第三章 我們開戰了

二部曲 九一一後的日子: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
第四章 你,美國人,這裡再也不歡迎你了
第五章 我沒那麼擔心子彈
第六章 請告訴這個女人,我們不會傷害她

三部曲 一種平衡:蘇丹、剛果、伊斯坦堡、阿富汗、巴基斯坦、法國、利比亞

第七章 女性淪為自己家鄉的受害者
第八章 做你該做的事,並在完成後回來
第九章 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第十章 司機斷氣

四部曲 生與死:利比亞、紐約、印度、倫敦
第十一章 你今晚會死
第十二章 他是我永遠懷念的好兄弟
第十三章 我勸你最好別出遠門
第十四章 魯卡斯
後 記 重返伊拉克
 

推薦序

如何按下人生的快門 《報導者》創辦人 何榮幸


  如果,每個攝影記者的一生只能挑選出五張照片,你該如何按下記者這項志業的快門?

  如果,每個人的一生只能集結成十張照片,沒有機會重拍,你又該如何按下人生的快門? 

  琳賽‧艾達里歐的戰地記者生涯,足以為每個記者乃至每個人,帶來很多勇氣、想像與啟發。

  很少人的一生會充滿這麼多驚險畫面:被綁架過兩次,出過一次很嚴重的車禍,有兩名司機在一起工作時死掉了……

  我們總以為,在充滿危險性的地方工作,努力為全世界揭發不為人知的真相,一定具備很多偉大的理由。每天都在槍林彈雨中打滾的戰地記者,更是如此。

  然而,閱讀《鏡頭背後的勇者:用生命與勇氣走過的戰地紀實之路》之後,我們赫然發現,記者生涯最精彩的一瞬間,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偉大理由。

  艾達里歐平實與坦率地述說,她是如何誤打誤撞走上記者之路,如何受到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影響,成為新一代的戰地記者。

  儘管沒有濃烈的使命感,但艾達里歐很清楚知道,她必須跟大多數人內心渴望的舒適感作戰:

  「這些年來看過世界的種種苦難後……對我們來說,即使最黑暗的地方都比家裡舒服,因為居家的生活顯得太悠閒也太單純了。我們拒絕聽從內在的聲音,它告訴我們:是時候該休息了,別再去記錄別人的人生,該著手創造自己的了。」

  這就是艾達里歐按下快門的動力。我相信,每位基於不同原因走上新聞之路的優秀記者,都是秉持同一種信念按下新聞志業的快門:因為看過了別人的苦難,因此難以把自己的幸福視為理所當然。

  很少人的一生會錯過如此多珍貴鏡頭:錯過姐妹們的小孩出生,錯過朋友的婚禮,錯過所愛的人的葬禮。放過無數個男朋友鴿子,也被人放過無數次鴿子……

  記者當然也是人,即便受到信念驅使而來到烽火現場,每回見證歷史的激情落幕之後,總也會擺盪於愛情與親情的折磨。看過電影《一千次晚安》(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的人,應該更能體會女性戰地記者的劇烈掙扎。

  除了戰士之外,戰地記者比所有人都更接近死亡,也更能見證人類為戰爭付出的代價。問題是,誰來彌補戰地記者因此付出的人生代價?

  面對人生與職涯的兩難抉擇,艾達里歐並不想太快按下快門。在漫長守候的過程中,她設定了按下快門的時機:

  「我隱約了解,或者說是希望,真正的愛情應該要成就我的工作,而不是讓我放棄工作。」

  人生的精彩照片不會從天而降,必然是無數選擇後的結果,而等待終究是值得的。艾達里歐等到了全力支持、以她為榮的摰愛,這張全家福精彩照片,與其說是幸運,不如說是長期自我追尋與內在探索的回報。
 
  攝影改變了艾達里歐看待世界的方式,卻也教會她珍惜放下相機後的生活。其實,還有很多志業亦復如此。任何持續不懈的自我追尋,都將留下此生無憾的珍貴影像。

  建議看完本書而心有所感的讀者,進一步上網看看艾達里歐的精彩作品(www.lynseyaddario.com),這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重返伊拉克的心情,會讓你更加動容:「很多人對我報以微笑,稱呼我Sahafiya(記者)。是的,我是名記者。如是我為,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工作。」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22739
  • 叢書系列:EUREKA文庫版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5 x 21 x 2.0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我在那裡替《紐約時報》工作,同行的還有三名優秀的記者: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攝影師,我從小到大的好朋友,我們在康乃狄克州就認識了,厲害吧?安東尼‧沙迪特(Anthony Shadis),在中東工作的記者中,他算得上是最棒的;史蒂芬‧法瑞爾(Stephen Farrell),英籍愛爾蘭人,已經在戰區從事採訪工作多年。我們幾個加一加,置身險境的工作經歷超過五十年。混在其他記者裡面,幾天前,我們從埃及非法進入利比亞。

我們一起離開郊區的醫院,朝艾季達比耶的市中心出發,前往所謂的前線。安東尼和史蒂芬坐一台車,我和泰勒則坐另一台。我們的司機名叫穆罕默德(Mohammed)。在利比亞,要找一名好司機非常困難。穆罕默德,一個講話很溫和的大學生,長相清秀,前排的牙齒有個裂縫。在大部分的司機拒絕我們之後,他載著我們到處繞。對他來說,這份工作算是他對革命的一點貢獻。像穆罕默德這樣,能夠打進司機和叛軍圈子裡的司機,對我們判斷該往哪兒走,可以停留多久,非常有幫助。他的決定可以左右我們的命運。他的幫助是無價的。

我們緩緩駛在市區一條空曠的馬路上,路旁的人行道被大砲打穿了,到處都是水泥的碎片。安東尼和史蒂夫那台車的司機,突然把車停了下來,然後,開始把他們的行李拿出來丟在人行道上。他不幹了。他的兄弟在前線被打死了。沒有遲疑,穆罕默德停下我們的車,把他們的裝備放進後車箱裡,接著,安東尼和史蒂芬也擠了進來。我有點擔心。在戰區,記者們通常會分坐兩台車、互相支援,以防有一台車臨時故障什麼的。分坐兩台車也可確保,如果有一台車被擊中或受到攻擊的話,死傷的人數會比較少。

四名記者共乘一台車,意味著廚房裡有太多主廚。我們每個人想做的事都不一樣。隨著車子往前開,安東尼、泰勒、史蒂芬還有我,針對這次任務的危險性爭論了起來。在戰區,這種事經常發生在記者和攝影師之間,我們每天都在討論:誰需要什麼?誰要走?誰又要留?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收集到足夠的資料和照片完成一篇報導?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0
4.5
|
2019/02/14
劇透警告

你有聽過麥克阿瑟獎嗎? 這是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每年會頒發的獎項,受獎人來自各行各業,有記者、科學家、醫生、牧師、社會運動者...你想的到的都有。這個獎項被俗稱為"天才獎",因為每一個獲獎人都是那個領域的佼佼者,稱他們為天才也不為過。基金會每一年經過非常嚴格的篩選,選出20~30位的得獎人,頒發625000美金給每一個人,你沒看錯,將近2000萬台幣的獎金!

這幾乎是全世界任何獎項中最高的獎金之一了,用意為何呢? 當然是鼓勵和支持他們繼續追求理想,往更高的成就邁進,因為這些天才們,不誇張地說,推動了人類社會整體的進步。可能有人會異議,不過人類的歷史,某種程度上就是天才造就的歷史,這是實實在在的事實。本書作者琳賽艾達里歐就是這樣一位天才,麥克阿瑟獎的得主之一。

這本書是艾達里歐的回憶錄,從她的出生直到40歲出頭的人生故事。這本書是我讀過最精彩的自傳之一,你想的到的元素都包含其中,譬如你喜愛旅行嗎? 身為一位戰地記者,她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地;

你嚮往成為一位獨自自主,勇敢逐夢的女性嗎? 她的故事高潮迭起,用實際的行動定義成功的意義,最後還收穫了甜蜜的愛情,老公是一位歐洲老派貴族的爵士,高貴帥氣,善體人意,倆人還趁著艾達里歐38歲(女性生育的截止日前夕)擁獲了愛的結晶,一個頭好壯壯的兒子;

你關心世界局勢的脈動嗎? 她替西方最權威的媒體(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拍攝照片,所謂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圖像帶來的衝擊,往往比純粹的文字還要強烈。她用手中的相機,捕捉了21世紀頭20年全球騷動的引爆點。她出道時,正值美國遭遇911事件,大動干戈入侵伊拉克之際,人類剛跨入第三個千禧年,就以恐怖主義鳴哨,動盪的局面,催生了新一代的記者和特派員,他們深入衝突的最前線,用生命將每個角落的光明與黑暗呈現給視聽人,[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台灣的黑色幽默是錯誤的,記者是真相的傳播者,少了他們世界將充斥著蒙蔽無知的愚昧。

雖然有一個值得思辨的問題是: 她憑藉著美國人的身分前往世界各地採訪,是否借別人的苦難和美國的霸道而獲得名譽? 這個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判斷。但不能否認的是艾達里歐的作品真的很有衝擊性,你自己去google就能體會,有雜誌評價她的作品塑造了美國、甚至全世界視聽人,對於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東各國內戰...的認知,光這一點,被稱為天才也就實至名歸了。

這本書已經被電影公司相中,未來會改編成電影。我也想要附和一下,這本書的內容真的太精采了,一個人可以把人生活得如此豐富充實,真的太強了~被恐怖分子綁架,上了CNN的全球頭條;發生車禍、司機被射殺;在伊斯坦堡異國風情的街道生活;戰地記者激情狂野的生活,每日面對生離死別,感官麻痺了,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交流,瘋狂愛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傳統不再,純粹享受活著的每一個片刻...艾達里歐就曾在一個伊朗模特兒男友的床上醒來...連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今夕是何夕了XDD

如果你希望成為一位記者,艾達里歐的故事絕對會帶你給啟發。其他讀者也能透過她的故事,了解記者這個職位的幕後種種,包含花絮~若你單純想欣賞一個精彩的人生剪影,本書也不會讓你失望!

最後離題一下~話說我高一參加過政大新聞營,同一隊(9女2男)的"蔡孟樺"真的逐夢成功了耶,還當上TVBS 中午11點的當家主播了~我是在成功嶺新訓時,午餐時間看著新聞突然覺得怎麼那麼眼熟。人家已經光彩奪目,我還在[以碗就口...菜渣集中!!],這對比真的太有趣了XD~順便幫她打個廣告好了,她人超好喔! 是當時唯二願意跟我們兩個小男屁孩講話的隊友。營隊還是要性別比平均才好玩。
展開

先我給了書名騙了,真的,我本是很喜歡報導文學書籍,初看到本書名我以為找到一本像中東現場一樣全書滿滿報導戰爭的一面; 本來我以為身為一本戰地攝影記者出書會先以自己的作品為主,當然我們身為讀者是有這個期待。。。戰地裡的照片。

再說, 內容是有點像一本傳記小說,全書由作者兒時開始說起,包括她的家庭,家人,到長大後的愛情,與男友相愛與分手都一一談起,當然還有精彩內容: 在戰地裡發生的事情吧!戰地的人民,在戰地裡作為戰地記者如生存等事情。 如果你當一本小說來看確實很精彩,不知是否翻譯者翻譯不錯,文筆很流暢,使我很快地在好短時間內已閱讀了140頁(共414頁),內容不會沈重的。但,但事實書名是「鏡頭背後的勇者:用生命與勇氣走過的戰地紀實之路」,並不是「一名戰地攝影記者傳記」喔!

明白大家會有疑問,為何我會給予5星的評分:
1- 真心喜歡戰地記者的付出,作者在書裡的照片是珍貴的,真實的。
2- 翻譯者翻譯令我愛上這本書,當然不要再想要像「中東現場」或「全面失控:一名戰地記者在中東的二十年採訪實錄」等這類書籍--這麼看得很貼題及緊張,更沒有深奧詞彙。

只要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本書便完美了。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17/01/31



作者,一個纖小的女生寫出了一個戰地攝影者的經歷,雖然不是她的一生,也很可觀了。

作者的文字表現,不亞於鏡頭下的表現,照片是凝固的,文章是流動的,我可能更讚賞作者的文字描述。

一隻筆描述戰爭,一支筆描述了工作與感情的衝突,非常有故事的張力。

最令我感動和敬佩的是在砲火下、在二次被綁架後,仍然這樣執著的用鏡頭訴說戰爭的殘酷與苦難,到底是什麼力量和信念在支撐?真偉大。

看看我們的記者吧,最多是在颱風天,在風雨中假裝要被風吹倒做點無聊報導。我們的記者永久是在國際事件中缺席的記者。

閲讀本書,不管是文字或照片,其實儘是「苦難」。
每場戰爭都是不應該發生的。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17/01/13

戰爭的殘酷,相信大家都懂。
但透過作者的深入報導,實地拍攝,讓人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書中加入了一些作者所拍攝的照片,搭上作者的敘述,彷彿能看見戰場上的全貌。

本書有點像小自傳,寫了作者的前半生,找到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夢想而努力,
加上自身的使命感,所以讓她一直堅持在這個工作領域中,但也讓她更珍惜原有的生活。

生活在這個地球村裡幸福的人們,
「看看別人,再看看自己,好好珍惜你所擁有的」
展開
user-img
Lv.8
3.0
|
2016/08/26

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讓人愛不釋卷,除了了解戰地記者的業界生態、記者面對正常與動亂之間的生活失衡外,也看到了更多第三世界的苦痛,會讓人慶幸自己是身處在和平的地方、拿著書在面對這些災難,如此也就不會太執著於生活中蠅頭小利的計較。以上是本書的收穫,但張翠容的導讀所提示的觀點也不容錯過,也就是美國人過於正面的正義觀,作者會不斷強調自己身為新聞攝影記者的使命。當然我很認同她想把許多人們不願正眼面對的不堪事實傳播出去,讓更多人關心正在受苦的第三世界並試著伸手援助,也理解她不願盲目跟風的前瞻性。然而若把這份使命感比作無國界醫生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人,我認為這兩者相去甚遠,醫生救人是直接的,攝影記者救人是間接的,中間還隔著一道足以成名的誘惑。如張翠容所提出的疑問:他們真的只求揭發真相嗎?而不是用他人的鮮血成就自身光環?多虧這篇導言,讓我讀本書時得以避免一頭栽進作者自封的偉大中。她個人的成長雖讓人欽佩,但放到這場永無止盡的戰爭中,就顯得有些不足掛齒了。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天下文化電子書商業趨勢展:看見無限未來,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寵物&植物展(止)
  • 奇幻基地x春光
  • 金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