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

「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

Regarding Taiwan: The New Taiwan Documentary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如何看見,我們原本看不見、未能看見或視而不見的台灣?
紀錄片提供了看見台灣的新的角度與方式,
然而我們又如何「看見」紀錄片中的洞見與不見?
 
  在1980年代中葉與台灣新電影幾乎同時出現的台灣新紀錄片到底有何可觀之處?與台灣新電影的觀賞或解讀方式有何不同?這些「新」紀錄片之「新」,如何界定?歷經三十年的發展,是否形成特有的傳統?經歷了哪些階段的發展?開發了哪些台灣紀錄片獨特的研究議題?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和值得探討的問題?與其他東亞的紀錄片相較,台灣新紀錄片展現了哪些特色和侷限之處?「國際發聲」的可能與挑戰為何?本書除了探討這些問題,也澄清「紀錄片」的定義和研究方法,引導讀者進入台灣紀錄片的場域。
 
  全書分五大章節:導論、歷史紀錄片、環境紀錄片、記錄倫理、以及台灣紀錄片的國際發聲。書中討論的數十部作品涵蓋各類型紀錄片,導演跨越不同世代、族群與性別,包括柯金源、馬躍•比吼、比令•亞布、蕭美玲、賀照緹、李香秀、簡偉斯、沈可尚、簡毓群、齊柏林、楊力州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邱貴芬

 
  本書作者為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自1999年以來投入台灣紀錄片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Continuum: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以及多本國際出版社Routledge、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英文論文集或專書中。曾獲兩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應邀擔任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會議基調演講。
 

目錄


 
本書內容結構和論文改寫說明
 
第一章:導論
台灣新紀錄片的興起:一個比較觀點
台灣新紀錄片的發展進程
新紀錄片之前的台灣紀錄片
1984~1990年:初試啼聲的台灣新紀錄片
1990~2000年:全景學派的貢獻
2000年之後:個人化、藝術化與商業化的紀錄片
紀錄片研究理論與方法
紀錄片的定義與特質
紀錄片研究的主要議題
本書章節結構安排
 
第二章:台灣歷史紀錄片的敘述和記憶
歷史紀錄片研究方法
台灣歷史紀錄片生產概況
1990年代台灣歷史記憶的重建
《跳舞時代》:歷史敘述的角力
《消失的王國:拱樂社》:底層人民的記憶與聲音
《霧社•川中島》:原住民觀點的歷史敘述
《青春祭》與《白色見證》:人權歷史紀錄片的見證與超越
小結
 
第三章:台灣環境紀錄片的空間與論述
環境紀錄片的定義和詮釋方法
台灣環境紀錄片研究概況
台灣環境紀錄片的光譜
環境運動紀錄片:從《貢寮,你好嗎?》到《決戰時刻百萬青年站出來!1/26守夜行動!》
「環境紀錄片」的邊界:《帶水雲》與《噤聲三角》
院線片環境紀錄片的能與不能:《看見台灣》
跨國環境生態電影:《擺盪》
小結
 
第四章:台灣紀錄片的倫理課題
「紀錄倫理」:紀錄片的重點課題
真實與倫理
《雲的那端》:攝影機的倫理規範
《在高速公路上游泳》:紀錄倫理的多重提問
《蘭嶼觀點》:面對「他者」
《面對惡靈》:(跨)文化中的倫理挑戰
小結
 
第五章:台灣紀錄片的國際發聲
東亞紀錄片脈絡下的台灣
國際影展中的台灣紀錄片
台灣獲獎紀錄片的特色
影展的美學政治
影片「在地性」的國際挑戰
結論
 
引用書目
片單
名詞索引
 

作者序(摘錄)

  《「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試圖梳理台灣新紀錄片在1980年代中葉發展以來逐漸形成的傳統、特色、開創和侷限之處。這部學術著作撰述完成,距離我步入學術生涯之初所發表的〈「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竟忽焉已過了二十餘年。出道之時的那篇論文借用當時《天下雜誌》在1991年出版的頗受矚目的一本書名:《發現台灣》。1991年時「台灣」當然存在已久,何以需要被發現?又如何被發現?發現之後又如何?我猶記得1992年初出茅廬的我在中央大學舉辦的比較文學會議發表那篇論文時的心情。〈「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開啟了我往後十年間穿梭於外文學界和台灣文學研究的學術生涯。二十年後,我挪用了2013年齊柏林席捲台灣,囊括上億票房的院線片《看見台灣》來作為我的另一本書名,這次的主題是台灣新紀錄片。這些紀錄片帶我們觀看台灣,而我們在這些紀錄片裡看到了哪些觀看台灣的角度和方式?我們又該如何看見影片未看見的台灣?
 
  「看見台灣」意味之前「未看見」、「看不見」。那麼,該如何看?看到什麼以往「看不到」、「未看到」、「不能看到」,或者「視而不見」的台灣?這正是1980年代中葉以來許許多多台灣紀錄片導演從不同紀錄觀點,透過不同手法和主題所反覆探討的。這本書是對於這些台灣紀錄片導演的禮敬。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何以在「發現台灣」之後的二十年,「看見台灣」依然是個「問題」?2008年我回到中興大學任教,這裡聚集了一群對於紀錄片拍攝和研究感興趣的年輕朋友,我之前的舊識紀文章導演給我看了他正在進行中的紀錄片《遮蔽的天空》。他透過這部紀錄片的拍攝,企圖阻擋已在台中聳然矗立的火力發電廠煙囪一路延伸到他的家鄉彰化鹿港。觀看這部影片讓我驀然張開眼睛,發現我兒時記憶裡台中的藍天白雲已然不見,無論從我研究室的窗戶眺望南邊的八卦山脈或東邊九九峰的方向,或是出差時在高鐵站所看到收藏我美好三年「懷恩中學」記憶所在的大度山,都是灰濛濛一片。而這樣嚴重且持續遭受污染的台灣,我卻視而不見。隨後,在中興大學結識的一群環境工程系、應用經濟系、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朋友,和長期透過紀錄片來探討環境生態問題的柯金源師傅和簡毓群導演,帶領我到彰化造訪在國光石化建廠計畫中即將消失的那一片廣大的大城濕地。「看見台灣」之後又如何?該如何?可以如何?這些問題逐一浮現。這本書駐留了這些觀看旅程的痕跡。
 
  如果紀錄片可以讓人「看見台灣」來參與這「該如何?可以如何?」的辯論和行動,那麼,企圖吸引大眾來觀看的院線紀錄片可以扮演的角色是什麼?除了提出「收編」和朝「主流勢力」靠攏這些批判之外,我們又可以開發什麼樣理解台灣紀錄片傳統和傳播的觀看方法?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是個很好的例子。這部片帶出的課題、爭議和效應,依然持續發燒當中。我們靜觀其變,尚無須驟下定論。另一方面,由於影展對於許多年輕導演而言,堪稱「躍龍門」,可以一舉成名,成為紀錄片圈的目光焦聚。紀錄片拍攝與影展美學、政治的「共謀」關係,又該如何看待?同時,相較於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展中的大放光芒,台灣電影產業(包括紀錄片)在國際影展中的弱勢,也讓「台灣」的「不見」有另一層的意涵。這些問題都讓「看見台灣」有不同層次的面向,值得深思和探討。
 
  「發現台灣」不意味就可以「看見台灣」。這個問題牽扯的是長年以來「台灣與國際接軌」和「產業升級」這些課題隱含的複雜層面,不是「主流的偏見」或是「政治打壓」這麼簡單的回應就可以打發。那樣的回應是怠惰也怠慢了「看見台灣」帶來的挑戰。而「看見台灣」,不意味就有「論述台灣」。如果「看見台灣」,但台灣自己人的觀點卻「缺席」──也就是說,「看見台灣」的論述沒有台灣觀點的參與,那又如何?我認為這個嚴峻的挑戰不僅必須從台灣內部的歷史社會脈絡來理解,也必須放寬視野,從國際場域裡的「發現台灣」、「看見台灣」、「論述台灣」之所以是個問題,其中盤根錯節的原因來加以梳理。這本書的五個章節勾勒了十年來我從紀錄片研究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台灣」問題的軌跡和心得。

邱貴芬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1251
  • 叢書系列: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29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導論(摘錄)
 
紀錄片的定義與特質
 
紀錄片的研究方法和劇情片的研究有所不同。進入影片細節討論之前,有必要在此釐清一些定義和基本概念。
 
與劇情片不同的是,紀錄片研究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永遠是:「紀錄片是什麼?」紀錄片的定義之所以成為問題,主要因為紀錄片一般被視為「現實的忠實記錄」,紀錄片和「現實」的關係衍生了一些理解紀錄片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需要一層層來剖析、回應,從中釐清對於紀錄片的一些基本知識。
 
一、紀錄片呈現的不是虛構的世界和人物,紀錄片與真實世界有一定的連結。透過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比較來理解紀錄片的範疇,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如同Bill Nichols所言:「紀錄片的定義總是透過『相對的』、『比較』而得來。」(2001: 20)最簡單地說,劇情片是純然虛構的,觀眾不會把劇情片裡所搬演的人、事、物當真,但是,當觀眾看紀錄片時,期待紀錄片所呈現的不是虛構的人物和事件,而是現實世界所發生(過)的事,曾經存在過的人、事、物。這個與現實世界的連結,是紀錄片最大的魅力所在(B. Nichols 2001: 27)。John Corner也提到,鮮少有紀錄片導演願意放棄「紀錄片指涉現實世界」這個紀錄片之所以為紀錄片的基本(1996: 22)。可想而知,如果《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不是劇情片而是紀錄片的話,觀眾觀看時的解析方式和回應會有多大的不同。反過來,如果電視所呈現的911恐怖攻擊或是日本福島海嘯及之後的核能災難是劇情片,我們的解讀也將有所改變。
 
二、紀錄片與現實世界有所連結,這並不意味紀錄片必然以「呈現現實世界」為目標。創作型的紀錄片往往以現實世界的人、事、物為基本素材,卻以特殊的美學形式,強調紀錄片作為一種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這也無可厚非。張照堂1970年代的《王船祭典》是很好的例子,孫松榮視之為台灣此類紀錄片的「先驅」,也曾撰文進行精闢的分析(2014:95-7)。而周美玲策劃的《流離島影》系列是台灣新紀錄片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不過,李道明的一段話提醒影像工作者,不可因耽溺於形式美學的追求而忽略了這個重要的紀錄倫理問題: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