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書展
無臉之城

無臉之城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半年前的台北——
  
  少女筱芃的寂寞星球上,來訪了素未謀面的「狐狸」,這位有著俊俏劍眉的過客,究竟會將少女帶至何方?成為玻璃罩物內備受呵護的玫瑰,還是一去不返的小王子.......
  
  總隨光無聲前進的農家子弟以太,唯有炸彈漫天嘎響的震撼,方能感覺自己真實存在。
  
  一生無法被人所愛的敗犬女教師韶寒,最終又愛上一生無法愛人的男人,共同殞落為孤單宇宙裡的微渺星塵。
  
  本如光潔小狗被馴養的清純高中生小柔,被霸凌殘虐後,僅餘軀殼的存在,內裡的魔鬼獰笑著,驅使她以加害者之姿,作為覆去傷疤的新生。
  
  冷漠面具也掩飾不了空洞內心的狐狸,所有傷痛的瘡瘡瘢瘢,都來自於那顆發著亮光的黃色星球。在這個神的國度裡,只剩下他們,無臉且無聲的行走。
  
  成大才女、【故事-說書】專欄作家紀昭君,壓箱多年長篇推理小說隆重問世。本書文字脈絡仿效湊佳苗《告白》與高登.達奎斯《食夢者的玻璃書》,多重人稱視角各自表述連環懸案,彷彿謎中謎、劇中劇地,鎔鑄台灣2003年楊儒門白米炸彈客行動、2008年徐志皓姦殺方姓少女棄屍與2010年運將殺手江雲卿色誘劫殺計程車司機三大焦點刑案。文筆細膩獨到,遍顯人性裡的百變張狂。尤其台北都會男女群像的心理曲折,更是刻畫入骨。令人不禁反思,犯罪行惡之源,是為救贖還是因為茫然?而被害與加害,有時更不過是一念之間。結局唯美憂傷、餘韻動人,為華文推理圈罕見兼及社會寫實與文藝氣息之作!  

本書特色    

  作者紀昭君得獎履歷豐富,目前為【故事-說書】園地專欄作者之一,首度推出長篇推理小說的重點大型新人!作品風格簡練、敘事優美有深度、人物心理刻劃細膩,多重面向的敘事手法仿似更具渲染力與文藝風的臺灣版「湊佳苗」、新一代的本土犯罪天后!

名人推薦

  諮商心理師/名作家蘇絢慧、科普心理學作家/女人迷、泛科學專欄作者海苔熊、前《破周報》/《放映週報》記者曾芷筠、日本文化觀察人氣作家劉黎兒、小說家/《少女忽必烈》作者陳又津、作家/《Mr. Adult大人先生》作者陳栢青、臺灣推理作家協會作家林斯諺、人氣圖文作家腹佳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紀昭君


  成大中文所畢。文藝少女一枚,曾流浪於各大專院校擔當Z咖免洗筷(助理小姐)維生,現穴居於台中某處,於鑽木取火的微光中,寫稿過活,曾獲鳳凰樹文學獎(古典詩曲文與現代小說)、手機文學獎與明道文藝刊載小說等,著有長篇推理小說《無臉之城》與小說創作聖經《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秀威即將出版)。【故事-說書】園地專欄【煲小說.褒小說】gushi.tw/archives/19059;個人部落格:literaturer101.pixnet.net/blog;聯絡信箱:literaturer308@yahoo.com.tw;臉書AmandaChi,粉絲專頁:少女的移動城堡,歡迎來訪坐坐。

推薦者簡介

劉黎兒

  旅日作家、文化觀察家,好奇心旺盛,忘齡女人;曾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二○○四年專事寫作,在多家報紙雜誌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日本政經社會議題、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約35冊;小說則有「棋神物語」等。
 

目錄

【推薦序】所有當代人的問題都寫在這部重要的文學作品裡了!/劉黎兒
【導讀】屬於台灣的細膩犯罪小說/林斯諺
【各界名家好評】
壹、小王子的秘密旅行
貳、光,從這裡前進
參、我們都活在宇宙的蛋裡
肆、中心塌陷了
伍、有什麼正在轉動
陸、浮動於上空的臉
參考書目
台灣重要新聞大事紀
【後記】不神奇少女的芭樂人生
 

推薦序

所有當代人的問題都寫在這部重要的文學作品裡了!
劉黎兒

 
  最初來邀我推薦的主編告訴我這是一部推理小說,或許可以說是吧!但卻不像許多非常大眾的推理小說般,颯颯地讀完,知道犯人或被害者是誰,理解犯罪原因就結束了,這部小說,是不折不扣的有深度、厚度乃至高度的文學作品,
讓我非常捨不得地慢慢咀嚼完,不會想快速地翻完,很怕小說一不小心就讀完了,這不是非常輕鬆的小說,但作者對人心細密的觀察與絲毫不容赦的剖析,讓人還想再讀,不斷地讀下去,宛如不想讓一部精彩的連續劇結束般。
  
  讀完後,我首先聯想的是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金閣寺》也是拿實際發生的社會案件當底版,卻能寫成流傳萬世而的不朽的文學作品,這部《無臉之城》就是如此卓越的小說;作者的小說語言非常成熟,而且高明地把三個驚世駭俗的社會案件,非常嚴密地交織再一起,每個案件的主角很自然地發生關係,好像這些案件的真相或許應該是如此,否則怎麼說的通。
  
  這部小說,寫的好到不像是作者長篇小說的處女作,知道是處女作,則讓人反過來擔心作者會不會是把至今思索精華全匯注進來了,不過作者顯然有雄厚的實力,新的文思還會源源不絕地湧出來的。
  
  日本不僅三島,當代也有許多以社會案件為題材來寫成小說的作家,如直木獎女作家角田光代寫了好幾本,但大抵是單一事件,良莠不齊,有的的確非常透徹地剖析了事件主角所以犯罪的崎嶇的人生背景,或是作為女人只有這種選擇的心理等,但偶而也會出現還不如事件發生當時許多社會記者寫的好,讓我無法贊同有小說化的價值;而且日本成名作家非常幸福,在寫作前,出版社會代為安排可以去實地採訪犯案技巧或特殊業界實況的,讓作家可以輕鬆地克服每個案件所涉及的專業知識,不會搞錯基本狀況。
  
  我想本書作者全靠自力去完成這樣一部較原來案件精彩數倍乃至無數倍的作品,這是台灣小說家的不幸,或許也是幸運,也因此創作性更強烈,作家需要的能力更高強,作家沒有被寵壞的機會。
  
  這或許是推理小說,或許是所謂社會派推理小說,是非常貼近許多社會瘡疤所寫的推理小說,跟日本傳統的社會推理不同;日本社會推理的代表就是松本清張,但松本的時代,所有殺人都是有理由的,大抵是因為當事者在戰後黑暗時代有不想為人所知的過去等等,盟軍占領日本時期的陰影至今依然托拉著日本許多人,這也是松本對自己所處時代的闡釋。
  
  但是當代許多殺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多的是隨機殺人,殺人者與被殺者之間並沒有深仇大恨,被殺的人只是偶然在網路上聊了幾句,沒有被殺的人也只是偶然存活下來而已,說不出為什麼,或許「只是因為無聊」是最真實的原因;雖然要去探討,那當然每個人都有許多心理的大黑洞,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無奈,有人拿這些黑洞來合理化自己的血腥行為,也有人去製造更大的黑洞來涵蓋掉無法紓解的小黑洞。
  
  以前的社會派推理,像松本清張喜歡歸諸於時代,因此歷史或犯人的出身背景很重要,其他的社會推理只是在作人情推理而已;但《無臉之城》則是在對社會結構乃至人性的各種對立與矛盾作推理,這些對立與矛盾,有存在於上流社會與下流(底邊)社會的,存在於純樸人的南部與統治者的北部之間,存在於男人與女人之間,存在於大人與小孩之間,或存在於真實與虛假之間,或存在於每個人自己的內心與外在之間。
  
  男主角雖然痛恨父親到了最極點,但結果自己做的事跟父親沒兩樣,或許他也不時驚覺血緣的可怕,就像芥川獎作家田中慎獼的得獎作品的《共喰》一樣;作者創造的角色,雖然每個人都很有獨特性,但每個人也都有普遍性;在日本或世界其他國家也都找得到類似的人或類似的想法或作為。
  
  或許每個人在都會裡的人都是無臉的,因為都會有高度的匿名性,但或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許多張面孔,這樣才能保護自己,才能存活下去;另一方面,這不僅僅是無臉而已,也是無國籍的,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小說中的每一個人,未必是活在台北,也可能是活在東京或首爾等。
  
  讀了小說,也才體會到我常說的「東亞人看日本A片長大的」是相當真實的,不僅A片,其他許多日本的亞文化,如可愛文化等是如此徹底地染了台灣;也讓我感覺到生活在日本很不錯,如果我是高中生的話,至少我離家出走的當天就可以去東京迪斯尼樂園或大阪環球影城了,玩樂心或許有機會勝過好奇心或背叛父母的快感,那或許就可以迴避喪命的危機了。
  
  A片的效用在小說中更是大的驚人,男主角是因為愛看A片,才沒有因為痛恨性狂父親而排拒性愛,很懂得以性愛來紓解緊張,甚至在犯罪時,也還想要擁有宛如A片般性愛的亢奮與愉悅;或是援交的女主角也因為A片,多少克服了女學長的恐怖性霸凌的陰影,但A片帶來的性愉悅無法真的成為救贖,無法真的填補黑洞,最後以殺人這樣的手段,才跟自己無法掙脫的無奈的痛苦與冷漠取得平衡。
  
  雖然這樣的手段太過殘酷,但最後的說明讓人理解這是真的發生過的殘酷,就只好點頭,因為真實往往是殘酷的,日本人愛說「真實比小說更離奇」,的確小說化的真實是如此有說服力,誰都能懂、能接受,反而不離奇了!
  
  小說裡有大人有小孩,所有的描寫都是小孩比大人更成熟,更生猛,更具主導性;我喜歡這樣真確的描寫,因為大人通常比小孩更愚蠢,我從不相信人能成長的,但是看到過於成熟的小孩,還是有點不快的。
  
  大人多少覺得小孩有理本身就是一種冒犯,小孩說的話不可信或小孩沒能深思遠慮等等,拼命否定小孩,造成無法和解的對立,也才有這些殺人或被殺的悲劇,大人如果多聽孩子的話,或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大人的世界不是只屬於大人的,小孩隨時在偷窺,或是小孩希望大人鬆綁,這樣孩子才有求生能力,或才能「普通」地活下去。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作者的小說,如果不是到最後看到了跋,否則我不知道作者的性別,我認為不知道是好的,例如日本作家高村薰,還故意把筆名取成中性,或說兩性皆通的,我所以不知道,是因為作者不論從男人或女人觀點的描寫都非常細膩透徹,讓人懷疑作者活過多種人生,很厲害地化身為小說中的每一個人,而非如自述的活在少女香閣的人。
  
  我也喜愛作者對於台北精準的刻劃,或許那是在台北生活太久的人都已經忘懷的台北的模樣,從台南或台中,或許看得更清楚,這也鼓勵、提醒了離開台灣卅幾年的我,或許也還有機會好好書寫台北,但要寫的比作者好很不容易吧!
  
  這本書原來已經寫好多年,很可惜沒有及早出版,如果早點問世,或許作者早已經續寫了許多小說,但也更慶幸還有許多具有慧眼的人,沒有讓這麼好這麼重要的小說埋沒掉了,只要隆重現身,那就一切都不晚的,相信每個人都會想讀,因為所有當代人的問題都寫在這裡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165549
  • 叢書系列:要推理
  • 規格:平裝 / 282頁 / 14.8 x 21 x 1.4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壹、小王子的秘密旅行

孤獨的小王子一個人居住在他的星球之上,上面只有一朵花,小王子覺得有點小小的寂寞,他想要旅行,想要到別的星球上去看看。到處看看。

半年前,台灣,炎熱之夏,台北仍不時陰陰的。有個女孩眨眨眼,半瞇半醒的她並還沒真正的醒過來,也許因為昨日玩得太晚,或者根本就睡不好的緣故,兩眼下,有淺淺的黑眼圈,眼袋也顯得浮腫,她揉揉眼睛,翻身,想要繼續睡去。不過HelloKitty貓的貪睡鬧鈴,仍持續不停的響。年輕的女孩一按再按,可過不了多久,聲音又會反覆迴盪。而房間裡,任何擺飾看起來都非常夢幻迷人,席夢思的柔軟床單,罩紗式的粉紅色蚊帳,隱約顯露女孩輾轉的身影。旁邊有株藍紅色的漂亮雕飾,發光時有火樹銀花的燦爛。房間很大,但不空曠,四周充斥各樣可愛而迷人的小東西,多是日式的精緻小物。華麗的衣裳吊掛著,隨著早晨的涼風,輕輕的隨意擺動,珠珠串起的衣架將這些漂亮的華服映襯得如紙形的娃娃,十分可愛。地面矮小的書櫃上,散落了一些有點舊的童書,手痕斑斑的書面,彷彿經過多次的翻閱,可以想見這些童書的主人—那還在床上蒙頭大睡的女孩,必曾非常喜愛過這些書。整個房間瀰漫股難以形容的浪漫色彩,童話中阿拉伯公主的唯美小房,也該這般模樣。然而,劃破這一切美麗夢幻的,是鬧鈴再度響起的刺耳聲,接續不停。基底雖是音樂,但與鬧鈴功能結合過後,就變得不討喜,與四周的氛圍極不搭調,很吵鬧。

另一頭,一個優雅又美麗的身影輕輕開啟了門,如同敞開哆啦A夢連結異世界的任意門,從不知名的某方,進入這個被夢幻所包覆的華美小房。這身影見此畫面,並未驚訝,反倒不疾不徐前進。從容。讓人以為一切都在她意料之中。女人微笑著,走向床邊,靠近了正在床上,皺著眉,緊緊窩在棉被中的小女孩。她緩緩坐下,倚在床頭,仙女般的溫暖笑容讓整個房間星光十足,閃耀發亮。她極盡溫柔,將手探進粉紅色的罩紗內,搭在那團蜷成長形的棉被上,緩緩搖動。這一切動作如此輕微緩慢,時間被凝結了,慢慢漂移在這瞬間,任一聲響,都將驚擾四下靜謐的時空。不過,女人最終發出聲來,打破深埋於此的沈寂。「筱芃」,女人連續叫喚了幾次,「該起床了,爸爸在樓下等你。你快沒時間吃早餐了。」

會員評鑑

4
14人評分
|
1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3
3.0
|
2018/02/04

固是由很多篇短篇連接
都是改邊自真實案件
作者文比不錯雖然偶有錯字
但錯字不能全怪作者
每部短篇裡的犯罪事件都和性有點關連
如果在意的人可以想一下再拿起來
因為都是短篇所以看得滿容易分心的
但是最後作者有把故事連接起來
這點算不錯
展開
user-img
Lv.3
3.0
|
2016/05/29

雖然想評得星等高一些,一想到會有不少人打出四、五顆星,還是打得中等些,寫寫不同的意見比較好。《無臉之城》自讀完後,一直在想該如何評斷這本書。說實話,故事內容沒有安排得令鄙人手不釋「書」,不難看,不至於棄而不讀。
究竟是很有寓意的故事,還是純粹寫得假深度?獲得許多好評的書,在鄙人眼裡不見得那麼好。《無臉之城》則說來奇怪,一種曖昧充斥在書頁中,讀來讓人覺得「奇妙」。不少人以臺灣當地文學大肆讚賞,鄙人不免懷疑:這樣的作品就稱得上好、有特色嗎?
引用不少社會事件,有些轟動一時,有些則是經過兩三天就從媒體上淡去;引用了社會事件,就稱得上是「有臺灣當地特色」的文學作?鄙人還是懷疑。
說來有些驚奇,所有的篇章都有「性」元素,性侵、姦淫、援交、敦倫統統都有。是有意讓「性」來帶出故事的黑暗感,還是另有原因?
反覆又想,還是少了些衝擊,可讓鄙人點頭認可。
展開
user-img
Lv.6
5.0
|
2016/04/23

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桑德爾教授曾經提到羅爾斯的「無知之幕」,在無知之幕裡,所有一切人們外在所具備的條件都被隱藏起來,藉以將社會資源能做公平分配的一種理想,以避免資源不會因為社會地位、能力或其他足以影響評判的外在條件,而有嚴重的不均或偏頗。

但無疑地在真實社會中,卻多半遵循著馬太定律:「凡有的,會再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會一併奪回。」

紀昭君的《無臉之城》,正是以這樣殘酷卻真實的社會一角為背景,以曾經發生過的三個案件為基底,用以描繪出現代人的迷茫、爭奪、掙扎、苦悶,以及彼此傷害與關照、無盡的一廂情願及失落,還有對於各種「存在」的渴求。

五個短篇故事,各有五個不同的主角,然而彼此卻也在不同的篇章出現,加害者、被害者,以及事件的誘發者互相交織而成的網絡,其中又隱藏著一段小插曲,而寫就的一則又一則的都市奇談。

只是這樣的事件,去探究其背後的脈絡,卻一點也不讓人感到訝異。家境優渥的年幼少女遇上了一個得不到父母關愛的青年,一個渴望愛情與友情、卻無法碰上真摯情感的女老師與一個欺騙她真心的學生,一個看盡農村無奈情事及社會不公義現象的大學生碰上一個家境清寒、品學兼優、卻不幸被惡待的女學生,一個個尋花問柳、喜好女高中生的中年男子遇上一個失去存在價值、不被信任的女學生,還有一個靠乞討維生的乞丐跟靠著錄音機念著佛號化緣的和尚長久以來在地下道的駐留,一個又一個看似互無關連的角色設定,在作者巧思、編纂以及串連的布局下,卻讓我們發現,原來這些故事不僅只是獨立事件,更因著彼此間的加成作用,而形成一幅複雜、難解的社會圖像。

於是我們因此而對於公平世界的期待逐漸崩解,曾經想像的美好世界實際上並不存在。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爭取自己或自己在意的人事物之權利?而在爭取權利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手段是否可以被理解與認同,即使那是種違法、有可能使人受傷或活在恐懼之中的策略?

閱讀紀昭君的文字,讓我想起了日本作家村上龍的《寄物櫃的嬰孩》,兩者都不斷地藉由刻劃角色內在的心境及思緒,展現出每一個選擇與無法改變的真實互相牽引著,於是一樁樁原可避免的悲劇不斷在社會中上演著,然後又因此而衍伸出下一個讓人唏噓的社會案件。

不管是渴求自由的懵懂少女、厭倦苦無出路之生活的農村青年、企求可互相扶持之情感的女老師、失去人生立足之地的女高中生、不被愛也無法愛人的孤獨男孩,或者是那靠著小小機器念著佛號以獲得金錢的和尚,和無法行走、活在黑暗之中的乞討者,大概都不會是你我,但卻也可能是你我周遭某個可被替換掉的臉龐,換個性別、換張容貌、再換個身分,這些故事仍舊成立。

這些故事看了,會讓人無法高興起來,卻又不得不讓自己如啖美食一樣依次閱讀下去,作者的文字似乎有種魔力,你知道看了之後會心情沉悶,然而卻同時在腦中浮現每個角色的鮮明畫面,然後可能又會去思索,會不會在哪個環節改變了,這些故事就此可以不再那麼讓人感到悲傷?

然後,這時你開始要去想一件事,到底還是要再次期待這世界有可能會更加美好,還是無知之幕終究只是哲學家的一種想像訓練而已?

思考完了之後,人生還是得過,生活還是依舊,儘管可能很多事情會一陳不變,但卻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相信幽微的黑暗中,應該還是會有一道若隱若現的光閃爍著,儘管不是很明顯,卻是確實存在著。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16/04/23

小說最開頭-小王子的秘密旅行,滿滿粉紅色小女孩的世界,搭配擷取小王子故事中的幾段話,還以為是寫甚麼不切實際夢幻類的青春浪漫小說,幸好作者分寸拿捏的很好,不會甜而過膩,也可以逐漸感覺出潛藏在美好生活裡某種不安定因子,正在蠢蠢欲動,而被保護的太好的小女生,正一步步如飛蛾火般踏進壞人安排好的陷阱裡,而這篇的最後極短篇,另一個不幸的孩子,被壞人敲昏帶走,他失去的不只是家人,還有眼睛與行走的能力,至此以後的每一篇故事,都可以看出一個個正常的青少年與成人,從再也平凡不過的生活,因為許多的緣故(有壞人的惡意傷害、對人性的討厭失望、謀求賺錢的工具、承受不公平的對待等等),逐漸走向迷失、墮落、失敗、毀滅的路上。

《無臉之城》全書分為六章:
1. 小王子的秘密旅行
2. 光,從這裡前進
3. 我們都活在宇宙的蛋裡
4. 中心塌陷了
5. 有什麼正在轉動
6. 浮動於上空的臉

六個看似獨立的短篇小說,作者選用的角色是各階層的代表之一,從備受父母呵護、養尊處優的粉紅色系天之驕女-曹筱芃,來自一般家庭的善良女高中生-小柔,在純樸農村家庭長大,考上台大的男大學-陳以太,到匍匐在地上,彈奏幾首電子音樂在路邊乞討的殘障可憐者-阿火,還有幾位喪失心智與同理心的壞人,每個故事獨立,卻又一再交錯穿插,如同點串起線,線組成面,整個社會底下的陰影,在小說結尾完整的被攪動浮現在讀者心裡面,會被那些許多無奈、可憐、悲嘆、無辜的際遇,心情上陷入低潮鬱悶不已,《無臉之城》同時也詮釋台北大都市的黑暗面,在華燈初上的繁華夜裡,路上來來往往穿梭不停的人群中,或是路旁巷子裡,可能曾經存在的無辜、冤屈、同情、無情,以及曾經懷抱的微小希望與幻滅。

覺得本書比較像是都市型的社會小說,而不是推理型的犯罪小說,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原本幸福的地方,結果遭遇惡運與不平對待,輕則被霸菱、被欺騙、被傷害、失去家庭的溫暖,重則喪失寶貴的性命,作者把許多的壞與惡濃縮在《無臉之城》,整本看完之後的感覺,類似像閱讀日本東野圭吾或宮部美幸的推理小說,許多負面情緒,如沉重、無奈、害怕、傷心、失望..等等,不斷在心底盤旋。

作者的文字功力遊刃有餘,也看得出來對於整起可能同時在1-2年間發生的社會狀況,是從一個個看似獨立的個別事件,刻意連結起的每一個故事與故事之間的關連,與不同角度的剖析,再透過不同人物切入的角度,逐漸加深關聯性,帶出背後伸出帶著惡意的黑手,主人的輪廓與身影隨著小說頁數增加,慢慢現形,他們命運,也同時被他人擾動著。

毫不否認Cindy對於小說的偏好是外國月亮比較圓,充滿崇洋媚外的心態,從2009年起開始整理的閱讀筆記,年年推薦都是一堆英、美、日、北歐等的小說,台灣出版的小說非常少,近年來很欣賞吳明益的小說,2016年2月試讀游善鈞的《神之載體》,對台灣小說界的未來,興起了一線光明璀璨的希望,2016年2月試讀紀昭君的《無臉之城》,Cindy感到非常驚艷,甚麼時候本土小說界的新人變的這麼有水準與潛力!如此讓人開始期待下一本作品出爐!雖然目前書市的狀況不好,經濟的景氣很差,請作者堅持創作下去,雖然收入不高,也不太穩定,但是如同東野圭吾當年立志堅持走作家路線一樣,努力創作不懈,總有一天將會走出自己的風格,與吸引一票的全世界讀者。
展開
user-img
Lv.1
4.0
|
2016/04/23

對書本知之甚少時,讀起來更有種探險之感,這時對一本書沒有任何預設和預想。
這次,我完全沒看簡介就打開這本書。除了或許是寫實小說,或許是推理小說,但更不能忽略的,是本書作者文字描寫的功力,每一個文字都細膩深刻,很難飛快的閱讀,而是需要慢慢嚼嚥、細細品嘗的。

《無臉之城》以數個真實案件為底書寫,雖是新聞事件,但經作者以文學性的細膩筆觸,故事人物都深刻了起來。一開始看到「無臉之城」這樣的書名,其實完全沒有概念也沒有想法,很難想像他訴說的是如何的故事,而且還是推理小說?

看完後發現,《無臉之城》並非我們所想像中的推理小說,而是在字裡行間中隱匿著線索,結局也許血腥但仍飄渺,也許寫實但仍唯美。每個與我們一樣再平凡不過的男孩女孩,被什麼衝擊、被什麼傷害、被什麼霸凌著,原先人為再理所當然不過的平凡生活,竟然變成遙不可及的奢望……從此,他們僅能以無臉之姿行走在這自以為是的國度中。作者的敘事手法十分令人驚豔,文學寫實兼具,隱晦卻不艱澀,值得一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小天下暢銷展
  • 國中小資優展
  • 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