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加碼
錢的歷史:貨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及未來

錢的歷史:貨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及未來

Coined:The Rich Life of Money and How Its History Has Shaped Us

  • 定價:420
  • 優惠價:7294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31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OKAPI 推薦

  • 【譯界人生】讀國際關係的書,你很難錯過他的譯作──專訪譯者林添貴

    文/蔡雨辰,|,陳佩芸2018年05月14日

    四月底,八旗文化與多家出版社聯合為71歲的譯者林添貴舉辦了一場分享會,場上,老媒體人、出版人、政治人物雲集。預計進行一個半小時的分享會,來賓致詞便花去一小時。其中,長年鼓勵林添貴筆耕不輟的《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將他的翻譯成績形容為「林添貴障礙」,後人難以超越。 翻開林添貴的翻譯 more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作家

  為什麼我們會有錢?為什麼我們需要錢?
  從貝殼到比特幣,從以物易物到累積財富
  華爾街金童帶你探索金錢的生命


  從生到死,金錢以各式各樣方式記錄我們一生重要時刻。在印度,大家送錢給新生嬰兒及其雙親。在日本,則送錢給新婚夫妻。在奈及利亞,金錢是陪葬品,跟著死者入土。金錢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需求,甚至讓我們甘願為了金錢冒風險。我們對金錢習以為常,把擁有金錢多寡視為成功與否的標準,但卻很少探索為什麼金錢會在我們生命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

  《錢的歷史》作者賽加爾是人人稱羨的華爾街金童,他目睹二○○八年金融風暴造成的傷害,立志要搞懂金融危機和個中原因。他花七年時間旅行超過七十萬英里,走訪超過二十五個國家,從荷蘭的鬱金香狂熱,到雷曼兄弟金融海嘯,探索金錢有什麼特色,讓全世界繞著它奔忙?金錢究竟有哪部分是我們無法掌握的?金錢又有哪些是讓我們產生怪異、不理性的行為?

  本書討論金錢的生命,分為頭腦、身體和靈魂三部分。頭腦部分:為什麼我們使用金錢?作者以生物學、心理學和人類學回答這個問題;身體部分:錢是什麼?藉由研究有史以來金錢的實體形式,以及未來可能的形式來回答這個問題;靈魂部分: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金錢?作者轉向宗教和藝術,說明金錢不只是價值的象徵,也是我們價值觀的象徵。

  作者帶領讀者走遍全球,深入探索金錢和人之間的關係。對金錢有深入、豐富的討論,也對人性本質和大腦思想的運作,提出妙趣橫生的介紹。他從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和神學等不同學科的角度,探討金錢概念的原型與演化過程。本書寓教於樂的故事,將改變你對錢的定義。

名人推薦

  劉奕成 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 / 作序推薦
  劉瑞華 清大經濟系系主任
  柯林頓(Bill Clinton) 美國前總統
  卡特(Jimmy Carter) 美國前總統
  尤努斯(Muhammad Yunus)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作序推薦
  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暢銷書《賈伯斯傳》作者
  沃爾克(Paul Volcker) 美國聯準會前主席
  拜爾(Sheila Bair)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前董事長
  布蘭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 維京集團創辦人 一致推薦

  「賽加爾在本書中敘述數百年來金錢對人類具有的意義,也提出壯觀的未來前景。他已替我們奠定基礎,方便我們向前走,賦予金錢新意義並安排金錢在我們生活中的新角色。」——尤努斯(Muhammad Yunus)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很精彩的紀錄,冶歷史、哲學和個人軼事於一爐。賽加爾的觀點不僅吸睛,還啟人深思。」——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暢銷書《賈伯斯傳》作者
 
  「《錢的歷史》與一般談論貨幣的教科書截然不同,本書非常有趣。賽加爾將刺激你思索,我們的金錢危機和金融體系。」——沃爾克(Paul Volcker)美國聯準會前主席
 
  「寫得真好,很有創意。這本妙書,將讓你以全新方式思索金錢。如果你想了解金錢如何影響人類,以及它將如何繼續影響我們的行為,請讀本書。」——拜爾(Sheila Bair)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前董事長
 
  「對貨幣史很不尋常的檢討。賽加爾寫了一本引人入勝的書,跨越數千年歷史,介紹讀者認識影響貨幣歷史的許多重要人物。」——卡特(Jimmy Carter)美國前總統
 
  「天底下最好的東西是免費有好康,但是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金錢對人類一直有最深刻的影響。賽加爾這本書描繪錢幣的史話栩栩如生,值得你花點辛苦賺來的錢買來拜讀。」——布蘭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維京集團創辦人


國際媒體好評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比爾賽加爾Kabir Sehgal

  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和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任職紐約市J.P.摩根公司,擔任新興市場證券部副總裁,也是美國海軍預備役軍官。他曾經效力某位總統參選人,負責撰寫演講稿,是外交關係協會會員。他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作家,也曾獲拉丁葛萊美獎提名的製作人,曾以爵士樂貝斯手身分與葛萊美音樂獎得主同台演出。

譯者簡介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近百本,包括《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蔣經國傳:台灣現代化的推手》、《宋美齡新傳:風華絕代一夫人》、《毛澤東:真實的故事》、《雅爾達:改變世界命運的八日秘會》、《躁動的帝國》。
 

目錄

推薦序(一)  金錢並非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     劉奕成
推薦序(二)  金錢的未來形式     尤努斯
導言  金錢是什麼?
 
第一篇  頭腦:為什麼我們使用金錢?
叢林世界──交易生物學
第二章  腦袋片段──金錢心理學
第三章  負債累累──債務人類學
 
第二篇  身體:錢是什麼?
第四章    又硬又重──硬體貨幣簡史
第五章    攜帶便利──軟體貨幣簡史
第六章    回到未來──金錢的未來
 
第三篇  靈魂: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金錢?
第七章    天使投資人──宗教與金錢
第八章    鍍金情結──金錢藝術
 
尾聲
致謝
注釋
 

推薦序

金錢並非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


  余憶童稚時,不敢張目對日,不能明察秋毫。說來俗氣,在我依稀記憶可及的童年,先認識的除了家人、食物,好像就是「錢」。

  那是一兩歲時,還是三四歲時,我記不太清楚,反正歲數又不是錢財,毋需錙銖比較。彼時家中寄寓工寮,晚上常見一群剛下工的勞動者拿出傢伙,開始玩起遊戲。我搬張小凳子坐在一旁觀戰。在眾聲喧嘩中,看到人們往砌好的城池中投擲紅紅綠綠的紙。每一陣子,就會有人塞張紙到我手中,說:「給你吃紅啦!」

  全世界的小孩子,不論識不識字,快樂或悲慘,在很小的時候,就認得「錢」。有的從在柑仔店買柑仔糖,先認得錢「支付」的用途,有的從幫父母存紅包,先認得錢「儲蓄」的用途,也有像我在認得「東南西北中」幾個字的同時,先認得錢「遊戲」的用途。

  我們都不需要太久,就發現除了最初的驚喜之外,錢還有多般功能。張大嬸教我:「有錢能使鬼推磨。」李大媽也說:「我家東西都是錢伯伯送的。」初出茅廬的有志青年,最早發現錢的功能有其侷限性,告訴幼小的我:「金錢不是萬能。」然後在受盡挫折之後在我耳旁再補一句:「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

  沒有錢真的萬萬不能嗎?我尋思良久。我們不但很早就認識錢,也知道錢的影響力很廣,踏遍世界各地,只要拿出當地的錢,甚至是美元,就能夠用錢換得一定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但是我們可能跟錢太熟悉了,於是不曾尋思過錢的身世、意義和價值。

  作者賽加爾(Kabir Sehgal),是我在摩根大通的前後期同事,身為投資銀行家,天南地北的飛是生活的日常,我當年趁機造訪大聯盟棒球場、NBA籃球場、歐洲的足球場,才華洋溢的作者,不但有金融專業,同時也多次贏得葛萊美奬,這樣一位橫空出世的怪才,則是趁著天涯行旅的機遇,遍尋耆老,追索錢的身世、錢的脈絡,甚至於錢的生態系。

  這樣獨特的切入角度,造就了這本書的奇幻面貌,作者嫻熟經濟學及貨幣銀行學,但並没有使用艱澀的經濟理論闡述貨幣,而是透過自然界的共生關係出發,溯源錢的歷史、剖析交易的本質,從而援引賽局理論的囚犯困境,延伸出人類的合作與分工問題,緊接著奇峰突起,從理性預期引領讀者進入投資組合最適化,並從金融海嘯探討非理性的人類行為,帶領讀者進入全新的神經經濟學領域,流暢的推理底層,是堅實縝密的經濟理論基石。作者「上窮碧落下黃泉」,穿梭古今美外,最後連外星人也登場現身說法。我絲毫不怕爆雷,因為誰能想像得到外星人跟錢有什麼關係?

  經濟學原本是解釋經濟活動的語言,然而我們在學習經濟學的漫漫坎坷路途上,才發現大部分的經濟學課本,其實用的是詰屈聱牙的文言文,難怪學習之旅事倍功半。上過經濟學最基礎課程的人,所謂生產四要素: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精神。但是如果你我詢問任何經濟學高分過關,但是已經四五年沒碰教科書,還是回答得七零八落。不過,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是以投顧老師的語言來記得這件事,我們會記得:「偷搶拐騙不算,合法的賺錢方式有以下四種:憑自己的勞力賺錢、靠土地賺錢、用錢滾錢,還有讓別人替自己賺錢。」投顧老師用淺白的說法,讓大眾輕易入門、永誌不忘,更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這本書的作者,就有這樣的本事,深入淺出,攫得讀者的心,無怪乎書籍一出版就榮登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的銷售冠軍。

  書中最令我咀嚼再三的,是錢幣也可以是象徵性的藝術,在電影《最後一封情書》(Dear John)中混鑄幣就成為重要的配角,每個硬幣的符號表徵意義不盡相同,稀有性造就其不凡。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幾年後金錢會以什麼模樣存在,是否交易的目的消失,還是能以另一種蒐藏的形式流傳下去。

  會有這樣的懷想,是因為許多人都體認到,在全世界吶喊「去現金化」的浪潮下,金錢未來未必仍以傳統的紙鈔、硬幣形式存在,可能只是一串數字。此外,數位貨幣自比特幣(Bitcoin)開始,區塊鏈(BlockChain)的破壞式創新,預期將徹底改變金融業的基礎架構,由傳統的中心化,轉變為多中心化,到最後的去中心化,未來在物聯網及區塊鏈成熟後,可望發行電子貨幣,讓大至大企業、小至個人戶皆可透過帳聯網完成所有交易。未來的金錢也許是一串的數字,也許是一串的二進位碼,也許是我們現在根本想像不到的一種全新型態。

  所以「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句話還算話嗎?你指的如果是錢的「現金」意涵,這句話可能要改。我們可以沒有「現金」。但是如果指的是流動資産如存款帳戶,在可預見的未來,「錢」當然還在,但是風貌已經大異其趣。

  是怎麼樣的面貌?讓我們翻開扉頁,錢來也,錢攏來了。看看「錢」從過去到現在的面貌轉化,或許可以揣想「錢」從現在到未來的可能變化。終於,談起錢,不再俗氣,感覺有點學問,非常有趣。

                                               ──劉奕成,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

金錢的未來形式
 
  一九七四年,我在孟加拉吉大港大學(Chittagong University)教授經濟學,每天必須經過毗鄰新校舍的典型小農村卓布拉(Jobra),才能抵達校園。同一年,孟加拉發生嚴重飢荒,數百萬人受苦受難。當我發現自己無力解決民間疾苦時,頓時感到知識的傲慢開始溶失。我以為至少一次能救一個人,也是功德,能夠稍解無力感。

  我抱著這個微弱的使命感,開始每天在村子裡走動。視線所及,百廢待舉,我也不知從何下手。此時,我發現農村高利貸盤剝嚴重,最貧窮的人慘遭此一機制剝削。我本著「一次一人」的信念,開始用自己的錢借錢給窮人,自此誕生了微型信貸的理念。

  我借錢給窮人的經驗,幫助自己重新評估金錢的價值。經濟學對金錢的傳統定義,狹隘地把它視為一種工具,用來最大化人類自我利益,或是當作慈善,散布出去。可是金錢也可用來推進重要的社會目標,如降低貧窮、保護環境等等,但是這些目標需要創新的運用,以及願意用新視角,透過多元學科來看待金錢。卡比爾.賽加爾(Kabir Sehgal)的新書《錢的歷史:貨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及未來》正是這樣一本適時的著作。

  我在二○一○年於紐約市首度認識賽加爾。他非常關心二○○八年金融危機給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帶來苦難,他同意我的見解:我們需要重新設計金融體系,讓它們更負責任、更包容生民。他甚至更進一步想要明白,金錢為何及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想要重新評估金錢在我們生活中該扮演的角色。當時他提到想寫一本書,希望該書能豐富我們對金錢的理解、擴大我們的視界,補強我們的財經知識。

  他千辛萬苦完成這本書,對金錢提出獨到、令人驚艷的研究,金錢不僅是買賣的工具,透過時代演進,也是人類的沿伸。這本書反映我們多層面的性質,它透過生物學、人類學、歷史,和神學等不同學科,探索金錢和交易。賽加爾檢驗金錢的用途、創造,和長久以來的變化,也檢視金錢未來的形式,為何金錢是我們生活裡的強大勢力,乃至應該如何運用金錢。

  賽加爾檢討金錢的前世和今生,也推論可能的未來。我最感興趣的是未來金錢的形狀:會變成什麼樣子?如何在變動中的社會保有力量?這是我透過微型信貸所認得的金錢角色,這個概念可以使人們有能力,促成社會有意義、可永續的改變。這也是我透過不配息的社會企業──它們以解決人間世問題為職志──所看到金錢的力量。愈來愈多人讀到本書,擴大他們對金錢的了解,知道目標不在積攢財富後,我希望他們將在未來開辦社會企業。

  姑且不論錢幣的未來會如何演變,賽加爾寫了這本書,對我們貢獻卓著。他已在本書中敘述數百年來金錢對人類具有的意義,也提出壯觀的未來前景。他已替我們奠定基礎,方便我們向前走,賦予金錢新意義並安排金錢在我們生活中的新角色。他也想像未來,以金錢作為建設我們珍惜的世界基礎,又會是怎樣的景象。謝謝你,賽加爾。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創辦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66142
  •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5 x 21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記得你的恩情
 
我四處旅行和研究過程中,遇上的最迷人、有趣的餽贈經濟是在日本。我們不僅發現禮物不斷移動,感激與焦慮相互拉鋸,還發現在採買和餽贈過程所貫注進去的高度體貼和細膩。開啟日本人的禮物交換可以發現他們對社會債和感激有非常複雜的想法。
 
人類學家露絲.班乃迪克(Ruth Benedict)在二十世紀中期詳細記載日本人對債務的概念,即「恩」和「義理」(on and giri)。恩最廣義的解釋是一種責任義務。這是一個人從別人那裡,如經理或父母承接過來的社會負擔。員工從經理那裡得到好處,如升遷或紅利,據說即對經理要「懷恩」。懷恩就是對給你好處的人心存感激,日後要回報。
 
恩情的負擔使許多人不願與別人有糾葛,譬如陌生人不經意請你喝杯啤酒或抽一根菸,也要拒絕。即使今天,也有人不願出國旅行,以免必須帶禮物回來分贈親友。班乃迪克說,日本人表達謝意有好幾種用詞,譬如說「阿里阿多」,意即「太為難你了」。另一個表示謝意的字詞「蘇米馬先」,則有抱歉的意思,大略就是「我很抱歉」或「真是沒完沒了呀」。責任意識甚深,似乎無從回報。
 
回報恩情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很複雜。據說,一個人直到自己有子女之前,都不曉得怎麼向父母報恩。照顧子女就是回報你小時候父母呵護養育你的恩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日本人體認到對天皇需報恩。分派清酒、香菸等禮物給士兵,都是在推動帝國皇恩浩蕩。擔任神風特攻隊出擊就是報答皇恩。
 
班乃迪克描述有兩種回報方式:義務(gimu)是對恩情根本無法完全回報的一種回報,從出生即承擔的債,如父母的恩情;義理(giri)則是以大略相等方式對恩情的回報。她又區分為對世界的義理,回報你同時代的人及家族;以及對名譽的義理,維護你的榮譽、名聲。義理甚至出現在某些家庭關係的名詞上,除了「岳父」,還有「義父」。不照義理行事,會傷害到名聲或「信譽」,被指責不知感恩行事。償付義理甚至以西洋情人節禮物「義理巧克力」的姿態出現,女性送巧克力給並非情人的男性。有一項調查顯示,八四%女性送禮給幫過她們的人,以表報恩;可是只有二八%女性送禮給情人。三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過後一個月,情況倒過來,男性贈送白色巧克力給女性作為答謝。

會員評鑑

3.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0
2.5
|
2021/10/04

閱讀本書當作貨幣史或是鈔票藝術的衍伸知識,作者賽加爾是人人稱羨的華爾街金童,他目睹二○○八年金融風暴造成的傷害,立志要搞懂金融危機和個中原因。據稱花七年時間旅行超過七十萬英里,走訪超過二十五個國家,從荷蘭的鬱金香狂熱,到雷曼兄弟金融海嘯,探索金錢有什麼特色,讓全世界繞著它奔忙?

  本書討論金錢的生命,分為頭腦、身體和靈魂三部分。頭腦部分:為什麼我們使用金錢?作者以生物學、心理學和人類學回答這個問題;身體部分:錢是什麼?藉由研究有史以來金錢的實體形式,以及未來可能的形式來回答這個問題;靈魂部分: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金錢?作者轉向宗教和藝術,說明金錢不只是價值的象徵,也是我們價值觀的象徵。

離題太遠也是作者的野心,卻有容易失焦的疑慮,由細胞的功能分化開始談起,貨幣開天闢地的起源就是交換,在人體之中最重要的貨幣就是ATP,沒有能源細胞無法執行其他工作,葡萄糖也是生物需求的能源。由此重要的囚犯兩難困境出現,長期演化需要合作與分工,國父孫中山贊同的社會互助論同樣來自於反對的達爾文演化論。為什麼我們會有錢?為什麼我們需要錢?這些是延遲交換與儲存資源演化的結果。

第二章部分與曾志朗長期投入腦神經的研究和實驗有關,觀察人類行為決策與研究記憶、閱讀歷程和注意力形成與分配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人們對於金錢購買與資源分配等相關打腦決策與選擇的歷程並非如此細膩可以分析與觀察,只能有外在變數與內在神經電波變化慢慢建立模型,看起來與貨幣更離題甚遠!

比較有趣是第三章有關債務的觀點,不管是新生兒的慶生與結婚禮物或禮金的贈與,在奈及利亞,金錢是陪葬品,跟著死者入土。實際上成為社會人情負債的一部分,有借有還,今日他人結婚生子的贈與,交換日後此身此種行為社會的回饋,類似一種人情儲蓄。在早年軍中有集資購買戒子慶祝退伍的傳統,也是一種變形。於是宋朝新政青苗法的貸款,就是國家力量的展現,用於幫助那些貧困度日的農民並期望他們收成後可以回饋,可惜成為官吏上下其手的工具,利率據說有兩三百,引發農民必須賣地還款的弊端。是否是國家暴力高利貸?

第二部份第四章起,比較接近人們習知的貨幣或是錢,由黃金開始,硬幣的流通大大促進商業發達,中國長年以來官方無法滿足民間需要,私鑄貨幣幾乎無法禁絕,實質需要,究竟貨幣是否是另外一種財富的表現?本文由西方歷史各朝各代的貨幣說起,只要有貨幣就有成色不足的問題,自然出現通貨膨脹的弊端。

錢幣來自於信任,另一種說法就是負債的債券,以貴重金屬本位學派說法,大量貴金屬遠程攜帶與交易不方便,可以兌換成貴金屬的票眷,由中國唐代開始的飛錢與宋代之交子錢引會子直到世界公認的元朝中統鈔,紙幣出現。紙鈔本位學派ˋ直接以國家威信保證貨幣通行與價值,作者再度說明美元由二十世紀初慢慢取代英鎊到布瑞登森林協議,保證美金的金本位,直到尼克森放棄與黃金掛溝,改為信任制度,這也是目前各國慢慢希望可以改變美元成為世界貨幣而改為一籃子貨幣體系的原因,因為聯準會的無限印鈔等於劫奪其他國家的資產。

數位貨幣是否有其可行性,更方便的交易方式,由信用卡開始到行種支付,交易簡潔與速結處理的優點,必然可能繼續推廣的行動支付,雖然只有佔交易總額的百分之一,是否可以繳少M1的額度,從貝殼到比特幣,人類的貨幣未來是什麼形式?現今有人重新開始以物易物網站,減少貨幣使用,這種網站可以重溫貨幣的起源!

作者開始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及印度教的經典,說明金錢與慾望的關係,大眾貪婪財富是否與宗教教誨相違背,勞動與財富是必要,但是何者是過多!這裡就是金錢觀。

很多人習於累績金錢,卻很少探索金錢的本質,如同前次閱讀鈔票的世界,作者舉例於孟加拉,泰國與菲律賓等硬幣的人頭及相關的歷史意義,重新檢視金錢的意義,可能是閱讀後瘩反思。當然這個作者盤雜的書寫,掛一漏萬必然可能發生。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9/20

值得花時間閱讀的一本書,
內容值得讓人深思
作者用歷史科學和文化來了解金錢的起源和對人生歷史的影響, 個人覺得是一位蠻特別的作者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順暢表達,溝通無畏/溝通升級攻略有聲書、線上課程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上誼全書系_領券折50
  • 時報暢銷展
  • 知遠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