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教養展
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從針鋒相對到合作共享,翻轉思維重寫經濟法則

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從針鋒相對到合作共享,翻轉思維重寫經濟法則

A BIGGER PRIZE: Why Competition Isn’t Everything And How We Do Better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競爭得愈激烈,貧富差距就愈大!
這個時代最大的危機,就是把競爭當作解決一切複雜挑戰的萬靈丹
暢銷財經書《大難時代》作者新作,全方面檢視競爭思維如何綁架我們的未來

  過去我們讚揚競爭的好處,卻對競爭所要付出的代價避而不談:

  微軟在十年內失去創新力,深層因素是施行員工「績效分級制」,導致內部龐大的競爭壓力,員工不再追求卓越,優秀人才出走。

  英國石油公司在一連串危機事故後難以翻身,因為盲目追求競爭優勢與組織規模,不但沒有更穩健強大,反而導致更多潛在風險。

  電視頻道一年播放三齣以醫院為背景的連續劇,而無論歐美亞洲的電視都推出烹飪節目、真人實境節目、選秀節目。在激烈的收視競爭下,電視台只要一發現成功元素就拼命模仿,而不是開創新節目。

  亞馬遜提供龐大貨品的快速到貨服務,ZARA等快速時尚提供最便宜誘人的衣服,麥當勞等速食店提供低價的食物……這些不斷強調競爭力的公司,都以縮減工時、壓低時薪為成本基礎。

  我們曾經相信,競爭能刺激創意與創新,鼓勵生產者降低成本,讓市場上的選擇變多;現在我們面對的真相卻是:競爭愈多,企業的利潤往往愈少,勞動者的工資被壓得更低,而模仿和山寨愈發普遍。

  我們競爭越激烈,社會衝突、環境破壞,與貧富差距就越大。這不是巧合,而是因為我們誤以為競爭是解決一切複雜挑戰的萬靈丹!本書作者用不同領域的個案故事,血淋淋地指出,競爭不僅讓生命與企業的視野變狹隘、也破壞了社會的信任與包容,讓我們身處的環境充滿不安全感。若我們不能放棄輸贏的想像,培養合作的習慣,將是當今最大的組織、社會與政治風險。

  我們以為學校的成績競爭可以刺激落後者努力,其實只是培養出考試高手,把學習變成投機取巧的交易活動;我們以為商業競爭可以激發創意,在現實裡卻是激發山寨,因為創新既困難又要冒險,人人只想套用已有的成功公式;我們以為運動場上優異的成績,是人類精神的勝利,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別出心裁的犯罪舞弊;我們以為考核員工的表現並加以排名,可以促進公司績效,引發的卻是組織分裂、扼殺創新……

  如今的新生代積極尋求共享、共創、互信互賴的工具和環境,包括美則、優鮮配、American Apparel等企業,也選擇了全然不同的組織結構與經營思維,開闢出贏上加贏的新局勢。本書收錄充滿創意及合作無間的個人與組織實例,都鼓勵我們發揮合作、分享的天性,取代令人精疲力竭的競爭對立。

名人推薦

  林大涵(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沈雲驄(早安財經發行人)、陳東升(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鳳馨(News98 財經起床號 節目主持人)  聯合推薦

媒體評論

  在這本豐富探討組織的社會學著作中,作者關注的議題橫跨了個人、企業和國家,探討我們對輸贏的執念,不僅無法得到我們預期的利益,也讓我們無力消除競爭帶來的麻煩。――《紐約時報》

  即時洞察了社會上的競爭強迫症伴隨而來的破壞,並將為愈來愈擁擠的生存環境帶來嚴重問題。――《泰晤士報》

  類似葛拉威爾將故事與研究融為一體的書寫風格,本書以一連串吸引人的軼聞事實,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和別人。作者呈現競爭在我們的人際關係,政治運作,科學研究等方面都造成破壞,也危害我們對他人的信任和善意。――《800 CEO read》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


  瑪格麗特.赫弗南是獲獎肯定的執行長、作家、劇作家,並為BNET、Real Business、Huffington Post等網站撰稿。她曾任職於BBC廣播公司五年,在那期間自編,自導,製作了幾十部紀錄片和電視劇。她也是獲獎紀錄片《走出娃娃屋:二十世紀婦女的歷史》的製作人之一。著作《大難時代》(Wilful Blindness)曾入圍2011金融時報&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獎。現居英國巴斯附近。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目錄

前言:競爭的惡果
過去五十年間,我們極度仰賴競爭,對於競爭造成的問題卻避而不談。想要創造新的生活與共事方式,就需要高度的信任與包容,但那正是競爭在暗地裡破壞的要素。

第一部    個人獨傲

第一章    手足之爭:從最初的競爭學習合作
「競爭而不合作」只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必然的演化,那樣的選擇讓人付出高昂的代價,不止犧牲手足情誼而已,也殃及友誼、組織,以及我們創造的世界。

第二章    成績至上:競爭的教育體系讓教育走向險路
教育是一場賭注高昂的比賽。贏家擠進好學校,考試考高分,結交益友。競爭型的考試,創造出與創意適得其反的效果:打安全牌、放馬後砲,以及凡事都有標準答案。

第三章    夢醒時分:性別角力與人生勝利組
現代人不再只有「要不要結婚生子」這兩種選擇。我們的生活方式,例如同居或獨居、要不要有後代等等,沒必要變成一種社會決定的比賽。

第四章    權勢等級:階層的必要之惡?
競爭地位是一種貪得無厭的欲望。由於獎勵都是相對的,永遠有人表現得比你好,贏得更多。我們對獲勝上癮,變得愈來愈極端,愈冒險,漸漸走向權勢帶來的陰暗面……

第五章    一分高下:競賽的龐大代價
大家對競爭、贏家、獲勝的痴迷,已經導致運動失去了消遣的意義。而當我們將競賽套用於商業與領導,也扭曲了原本充滿才華與潛力的個人和組織,特別是我們當下的工作,亟需想像力、靈活的應變、持久的創意。

1.    用生命爭奪勝負的體育賽事
2.    趨於狹隘、過度與舞弊的商業競爭
    
第二部    團隊的競爭相殘vs合作共榮


第六章  跳出競爭惡局的卓越團隊
競爭總是讓人有動機去鑽系統的漏洞,投機取巧,但無法促進卓越;科學家不願分享是因為他們想要拔得頭籌,金融家不願分享是因為他們想要搶功及獨享隨之而來的財富……

1.科學界的馬太效應
2.商業界的計分板模式
3.改變競爭文化的科學家
4.打破明星迷思的演藝人才培訓
5. 合作社與員工持股

第三部 商業競爭

第七章 山寨大戰:規避成本與風險的危機
我們以為,競爭可以激發創意,但在現實裡卻是激發山寨。音樂和影視產業亦步亦趨的模仿風潮;而金融產品更因為激烈競爭的市場,讓風險更加集中……

第八章  大到無法管理:失效的規模經濟
打造超大的建築或教堂、龐大的石油公司或金融機構都是有代價的,那代價就是導致藝術、道德、社會、環境或金融功能失靈。這種代價必然會發生,因為競爭的本能一定要發展到失靈、失效才會停止。

第九章  低價競爭:奴役勞工、破壞環境與沉淪的經濟
競爭導致工資愈來愈低,難以調漲;為了便宜的商品,我們付出的代價是貧窮、環境惡化、健康風險,以及破壞我們都依賴的社會結構。企業把成本轉嫁給社會,把責任外包,把風險外部化。

第十章  全球霸主之爭:當國家競爭遇上有限資源
過去十年,全球經濟蕭條使各國競爭的情況變得更嚴重,但經濟蕭條其實也是競爭的結果。政府只會告訴我們,我們必須為成長而競爭,但資源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全部都維持快速成長。

第十一章  最大的獎勵:在合作互助中找到創新與自由
競爭思維可能把企業、政府、社會之間的相互對峙塑造成競賽,那樣做破壞了我們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問題不再於缺乏想像力,而是缺乏勇氣。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346245
  • 叢書系列:verso
  • 規格:平裝 / 496頁 / 15 x 21 x 2.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競爭的惡果:被扭曲的適者生存

放眼望去,無論是哪個領域,都是以競爭為預設動機,彷彿什麼文化說詞或政治手段都已經一籌莫展,別無良策,拿不出更好的激勵誘因。當我們在文化、金融、法律和環境議題上,遭遇更多更大的挑戰時,眾人的絕望感油然而生:既然不知道該怎麼做,那乾脆讓市場決定吧。開放競爭不就得了嗎,讓大家一較高下,贏家自然會脫穎而出,不是嗎?

鼓吹競爭的人常把達爾文的學說奉為圭臬,引用「適者生存」這句話,但他們大多不知道這句話並非出自達爾文,而是出自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赫伯特‧史賓賽(Herbert Spencer)。史賓賽以他偏好的政治語意,把「天擇∕自然淘汰」(natural selection)一詞詮釋成「適者生存」。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認為,既然世界本來就充滿了贏家和輸家,與其質疑自然演化的方式,倒不如多培養自己的競爭力。畢竟,我們就是演化競爭下的產物,最好的基因得以代代相傳,其他的自然會消失。儘管連達爾文學說的學者對於達爾文本人會不會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者都莫衷一是,但大自然儼然為達爾文提供了證明。

很多人聽過、但從未讀過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撰寫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然而那些人也打著這本書的名號,支持競爭的論點。道金斯本人在第十三版中坦言,許多人光看書名,不看內文,就推論那本書肯定是在為自私自利的人性辯解。他們以為自私的基因純粹是為了自己,人類先天就是那樣,那是無法更改的本性。即使那本書根本沒提到這樣的論述,但大家覺得那不重要,反正書名道盡了一切。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順暢表達,溝通無畏/溝通升級攻略有聲書、線上課程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趨勢管理書展
  • 台灣飲食展
  • 中秋童書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