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佛教史叢談散集

佛教史叢談散集

Buddhist History Essay Collection

  • 定價:460
  • 優惠價:941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9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的由來為何?
東南亞佛教如何承續法脈開枝散葉?
淨海法師從印度佛教發源談起,
廣及東南亞佛教發展。
透過豐富精彩的文史寶庫,
尋根溯源佛教的發源與流布。

  藍毘尼園、鹿野苑、菩提伽耶……,為何總是吸引絡繹不絕的朝聖人潮?東南亞佛教藝術有哪些特色?中國古籍中對於佛教交流的敘述有哪些?泰國王朝的更迭和佛教信仰有關?

  為了推廣佛法,淨海法師曾留學泰國學習巴利文,鑽研相關史料多年,筆耕不輟。經由長年研究考證,以叢談彙編方式介紹佛教的發源與流傳。內容包括:印度佛教四大聖地、印尼古代佛教史考、馬來西亞早期佛教略史、雲南上座部佛教傳入略考、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互相依存關係、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並收錄所翻譯的〈泰國佛教史〉,介紹泰國佛教概況。

  全書論述引經據典,且涵蓋軼事雜談,除提供認識佛教史的實用參考,引人入勝的精彩介紹,讓人彷彿回到歷史現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淨海法師


  一九三一年出生江蘇泰縣。九歲出家,十六歲寶華山受戒,後就讀武進天寧寺佛學院。

  一九四九年到臺灣親近慈航法師,於彌勒內院修學十年。一九六○年赴泰國學習泰文及巴利文,受南傳比丘戒,住進泰寺僧團,並入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攻讀。一九六九年轉赴日本,入東京立正大學研究,獲佛教學碩士學位。

  一九七二年受邀赴紐約弘法,一九七八年抱著拓荒精神去到美國南部休士頓,與師友合創德州佛教會,先後興建佛光寺、玉佛寺及美洲菩提中心;不分任何宗派和種族,推行現代化多元性弘法活動。現任德州佛教會會長、德州佛教書院院長。著有《唯識第一課——大乘廣五蘊論略解》、《南傳佛教史》、《覺海觀覽》、《佛國留學紀實》等作品,並譯有《真理的語言──法句經》、《佛陀畫傳》等譯作。
 
 

目錄


第一篇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前言
第一章  佛陀出生處──藍毘尼園
    一、佛陀的生平
    二、藍毘尼園遺址的發現
    三、藍毘尼園的名義和由來
    四、佛經及佛傳中記載佛陀的出生
    五、阿育王石柱及銘文
    六、中國高僧關於藍毘尼園的記載
    七、新建摩耶夫人堂(寺、廟)
    八、菩提樹、聖池及其他
    九、改換新面貌中的藍毘尼園
    十、藍毘尼園各國寺院
    十一、從藍毘尼園到迦毘羅衛城
第二章  佛陀成正覺處──菩提伽耶
    一、菩提伽耶的位置和由來
    二、阿育王建寺塔及中國高僧的記載
    三、菩提伽耶聖地的發掘工作
    四、佛陀經行沉思七週的聖跡
    五、菩提伽耶週邊的佛跡
    六、印度教徒控制聖地土地權
    七、各國佛寺都獨具特色
    八、王舍城各地佛教遺跡
第三章  佛陀轉法輪處──鹿野苑
    一、鹿野苑名稱的由來
    二、初轉法輪的內容
    三、鹿野苑的興衰歷史
    四、鹿野苑博物館
    五、各國的佛教寺院
第四章  佛陀涅槃處──拘尸那
    一、大般涅槃──偉大的逝世
    二、中國佛教古籍的記載
    三、拘尸那的聖跡
    四、新建的各國佛寺

第二篇  印尼古代佛教史考
第一章  佛教的傳入
    一、中印文化對印尼的影響
    二、小乘佛教的傳入
    三、大乘佛教的傳入
第二章  佛教興盛時期
    一、嶽帝王朝大乘佛教的興盛
    二、三佛齊(室利佛逝)王朝的佛教
    三、印尼佛教的藝術
    四、爪哇的佛教文學
第三章  佛教與印度教的混合及滅亡

第三篇  馬來西亞早期佛教略考
第一章  馬來西亞古代列國的佛教
    一、馬來西亞的名稱由來
    二、馬來西亞早期佛教史的建立
    三、金地
    四、第一個佛教國家「狼牙修」
    五、盤盤國
    六、頓遜(典孫)
    七、丹丹國
    八、赤土國
    九、羯荼(吉陀、吉達、吉打、榕城)
第二章  馬來西亞中世各土邦的佛教
    一、佛羅安
    二、吉蘭丹
    三、蓬豐(彭亨)
    四、加羅希(斜仔)與日羅亭(柴歷亭)
    五、丹流眉(登流眉及丁流眉)與丹眉流
    六、孫姑那(東沖古剌、宋腒勝、宋腳及宋卡)
    七、柔佛(烏丁礁林)
    八、馬來西亞早期佛教的衰亡
第三章 早期東馬的王朝
    一、中國早期與婆羅洲的接觸

第四篇  雲南上座部佛教傳入略考
第一章  印度部派佛教分裂
第二章  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
第三章  東南亞上座部佛教
第四章  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諸說的分析
第五章  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傣族的時間
    一、潤派
    二、多列派
    三、擺莊派
    四、左抵派
第六章  結語

第五篇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互相依存關係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斯里蘭卡和緬甸佛教的關係
第三章  斯里蘭卡和泰國佛教的關係
第四章  緬、泰兩國佛教的關係
第五章  泰、柬、寮三國佛教的關係
第六章  雲南傣族自緬、泰兩國傳入上座部佛教
第七章  結語

第六篇  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
第一章  緒說
第二章  古代緬甸境內孟族人的佛教
    一、孟族二商人皈依佛陀說
    二、須那與鬱多羅二長老往金地弘法說
    三、最早的佛教國家:林陽國和驃國
    四、阿奴律陀南征孟族直通王國
    五、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傳入緬甸
    六、庇古王朝的佛教
    七、公元一七五二年孟人戰敗被屠殺
第三章  古代泰國境內孟族人的佛教
    一、古代孟人在泰境居住的地區
    二、孟族人建立的墮羅缽底國
    三、墮羅缽底國的佛教文化與美術
    四、泰國北部哈里奔猜王國
    五、斯里蘭卡上座部僧團傳入泰國
第四章  總結

第七篇  泰國佛教史          陳明德著 / 淨海法師譯
第一章  佛教傳入泰國版圖
第二章  扶南國時期佛教
第三章  墮羅缽底國時期佛教
第四章  室利佛逝國時期佛教
第五章  羅斛國時期佛教
第六章  泰族從哀牢時期信仰佛教
第七章  泰族南詔信仰大乘佛教
第八章  八百大甸(庸奴)時期的佛教
第九章  錫蘭式上座部佛教
第十章  大乘佛教最後的輝煌
第十一章  素可泰王朝時期佛教
第十二章  清邁時期佛教
第十三章  大城王朝時期佛教
第十四章  吞武里王朝時期佛教
第十五章  曼谷王朝時期佛教
第十六章  曼谷王朝時期的大乘佛教
第十七章  佛教的宣傳
第十八章  僧伽組織
第十九章  佛教重要勝地
第二十章  慶祝二千五百年佛誕
 
 



  這本《佛教史叢談散集》,共蒐集了七篇文稿:〈印度佛教四大聖地〉、〈印尼古代佛教史考〉、〈馬來西亞早期佛教略史〉、〈雲南上座部佛教傳入略考〉、〈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互相依存關係〉、〈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泰國佛教史〉。其中前六篇是寫作,後一篇是翻譯。就編著時間上和質量上講,約一半完成於於四十多年前,一半是近幾年才寫成的,在文末有註明日期。七篇文稿大多曾在國內外各佛教雜誌上登載過,也有幾篇被蒐集在國內佛教學術叢書裡。

  現在我把這七篇文稿蒐集在一起,自己寫作的部分,都重新做了幾次很大的整理和增訂,依史書和網路上的資料,增添很多新的內容。在內容性質方面,多屬專題研究的範圍。至於最後一篇譯文,為了尊重原著者,我只將譯文字句略加修飾而已。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是佛陀住世時親身遺留下來的四大聖跡,受到全世界佛教徒虔誠地巡禮朝拜,最值得佛弟子們仰慕憶念,在印度佛教史上非常重要。雖然我曾三次朝禮印度佛教聖跡,當時都沒有寫什麼朝聖紀念文章。但走過印度佛陀聖地,巡禮了許多古代佛像、佛塔、僧院等遺跡,以及近代人努力復興印度佛教聖跡的功績,都深切地令我感動和讚仰,所以採用比較嚴肅的態度,來寫出四大聖地的歷史和當前的情況。

  古代的東南亞,因介於中、印兩大文化和交通要道之間,其中古代的印尼和馬來西亞,也是佛教流行非常重要的國家,自公元二、三世紀至十三、十四世紀,佛教傳播長達十多個世紀,在中國歷史和高僧傳記中,有很多記載,有時佛教興盛的情況超過印度,到公元十五世紀才逐漸轉變為伊斯蘭教國家。在我以前編寫《南傳佛教史》時,因旁及注意到印尼和馬來西亞古代的佛教,多年前就寫出了〈印尼古代佛教史考〉、〈馬來西亞早期佛教略史〉二文。至於近代印尼和馬來西亞的佛教,這是最近一、兩百年由華人再傳入的,僅占兩國外裔人口少數宗教之一,不包括本二篇文之內。

  現時有些學者對南傳上座部佛教開始注意,同時對各種文化和民族亦作探討,於是我也試作寫了三篇專題研究,現亦蒐集在本書中:〈雲南上座部佛教傳入略考〉,在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諸說中,正確探究傳入的時間和路徑;〈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互相依存關係〉,是解說南傳佛教斯、緬、泰等國,互相於佛教文化交流、支援僧團戒法傳承,而形成緊密的依存關係;〈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指出古代孟族人的高等文化,遵行上座部佛教信仰,起了先驅重要的貢獻,到公元十二至十五世紀,緬、泰、柬、寮、傣人,既繼承了孟族人這種傳統文化和宗教,再後又順利地轉化接受以斯里蘭卡為根源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大寺派)信仰。

  前泰國皇冕佛教大學陳明德教授著的泰文版〈泰國佛教史〉,敘述泰國佛教史很簡明精要,信而有據。是我在早年譯出,現在亦蒐集於此書中,提供國人參考。

  最後,我要感謝高麗月居士為此書做大部分電腦文字輸入,王欣欣居士為此書做最後審閱改正,以及法鼓文化接受此書的出版,並做精細校對和版面設計。

  從此書七篇文稿來看,就知道這不是一本很有系統的專著,但也並非雜亂無章,每篇內容都是依據一些歷史而編寫完成的。所以我用叢談的方式來敘述,含有軼事雜談彙編而成書之意。由於筆者才疏學淺,自知「學,然後知不足」,內容不夠充實完備,尚請專家學者多做批評指教!
 
二○一五年八月三十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5987350
  • 叢書系列:智慧人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5 x 21 x 2.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篇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

第一章 佛陀出生處──藍毘尼園

六、中國高僧關於藍毘尼園的記載

法顯法師到印度,是在公元三九九年,歷經十五年返國。他在《高僧法顯傳》中寫佛陀出生處說:「(迦毘羅衛)城東五十里有王園,園名論民(即藍毘尼園),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手攀樹枝東向生太子。太子墮地行七步,二龍王浴太子,身浴處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眾僧常取飲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八六一頁)

玄奘大師西行往返歷十七年(六二九─六四五)。《大唐西域記》卷六說:「箭泉東北行八九十里至臘伐尼林(即藍毘尼園),有釋種浴池,澄清皎鏡,雜華彌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華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次東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二龍浴太子處也。」「浴太子窣堵波東有二清泉,傍建二窣堵波,是二龍從地踴出之處。」「有大石柱,上作馬像無憂王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其柱中折仆地。傍有小河東南流……其流尚膩。從此東行曠野荒林……。」(以上同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九○二頁)

當摩耶夫人臨盆前,依照習俗要回到娘家天臂城待產,卻在途中藍毘尼園毫無預警地分娩了!佛陀出生後,車隊便計畫要立即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城。由於摩耶夫人結婚多年後生子(有記載說夫人是四十五歲),產後沒有得到良好的休息,立刻又風塵僕僕地趕回故鄉,路程疲勞,在第七日就不幸辭世了,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惋惜的事!

從法顯和玄奘記載看來,迦毘羅衛國雖然在佛陀的晚年,釋種遭到滅亡,但是佛教在印度日後繼續發揚光大,佛陀出生的藍毘尼園聖地,當然不會為佛教徒所淡忘。有人追思懷念,有人前往朝拜,再加上引證中國高僧的記載,可信在公元八世紀末,藍毘尼園確是存在的,甚至還可信再延後三、四百年(但缺少歷史證明),不過因受時代環境變遷,常有興衰而已。到公元十二世紀末,伊斯蘭教徒侵入印度佛教中心地比哈爾省等時,徹底摧毀佛教寺院,佛教僧眾逃亡,藍毘尼園就進入長期荒廢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心理勵志】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