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書展_領券
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

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有聲的詩,畫作無聲的畫,
讓畫中有詩,詩中見畫。

 
那是一個高度戒嚴,卻煥發著詩魂靈動的年代,
一個即使困頓壓抑,仍騷動著無限創意的人生。
 
臺灣現代藝術巨擘陳庭詩

  陳庭詩的雕塑與版畫,完美結合東方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藝術精神,1999年法國出版的二十世紀藝術史鉅著(英譯本為Art of the 20th CENTURY),亞洲以藝術創作被收錄者只有陳庭詩一人,奠定了他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

  陳庭詩生命中所經歷的曲折,和他在藝術創作上不斷嘗試自我突破的姿態,在臺灣藝壇算得上是絕無僅有。除了傑出的藝術成就以外,陳庭詩與臺灣現代詩壇文友的深厚交誼,經常以詩畫交流創作,也為臺灣文學締造了當代藝術光芒。

  無論做為一位藝術家,或是單純將他看作一個有故事的人,放在臺灣歷史的脈絡裡來看,他既有某幾個時代裡人物的典型特徵,又因為耳疾和官宦世家出身的背景,具備了和他同代人不一樣的質地。

  本書以流暢的文字篇章,帶領讀者瀏覽藝術家的生命故事,從認識陳庭詩開始,窺見臺灣當代藝壇的一隅光景。

  陳庭詩,1916年生,福建長樂人。1946年來臺,是臺灣現代藝壇前行輩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包括木刻版畫、甘蔗板版畫、彩墨、布上壓克力、現成物雕塑、書法、水墨、古典詩詞,擅長以各種藝術形式展現孤寂而強韌的生命姿態。

  曾參與「現代版畫會」、「五月畫會」、「五行雕塑小集」、「現代眼畫會」等藝術團體。1970年先後獲頒中華民國畫學會版畫金爵獎、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首獎(又稱《東亞日報》大獎)。出任大獎評委的英、法、日、德四國藝評家,一致認為陳的作品沉凝洗鍊,有潛藏的力量,評為「穿破黑暗的光明」。

本書特色
 
  本書引領讀者,重新認識臺灣藝術界和詩壇中,那些看似溫厚,卻深具社會反省力,充滿思想韌度的文藝俠侶故事。
 
  每一篇故事都包含藝術大師陳庭詩的全彩畫作和手稿,全書文如其畫,真摯動人,讓讀者彷若身歷其境,窺見藝術家的生命光景。
 
名家推薦
 
筆調優美,圖文精采,佳評如潮!
一致獲得文學家、藝術家名人熱烈推薦!
 
小  野│知名作家
劉高興│藝術家
黃海鳴│藝術評論家、臺北市立美術館前館長
須文蔚│文學評論家、東華大學華文系主任
鐘俊雄│畫家、雕塑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莊政霖


  1987年生,臺北人,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創作組碩士班畢業,現代詩作品散見於《衛生紙+》、《創世紀詩雜誌》,報導文學作品《有聲畫作無聲詩》獲105年文化部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
 
 

目錄

序一  與時間競賽的紀實書寫  須文蔚
序二  大默無聲見真情  鐘俊雄
前言

第一篇 離家‧流離
來臺以前的陳庭詩  
 
第二篇 動盪時代中的聾啞者
陳庭詩與二二八

第三篇 貧困年代的創作追求
陳庭詩與李堯裕一家    

第四篇 詩畫共築的防空洞
陳庭詩、秦松與詩人們    

第五篇 變調之鳥‧凝練之光
陳庭詩與李錫奇    

第六篇 在明星咖啡廳的日子
陳庭詩與周夢蝶    

第七篇 窺見華人的百年流離
美國之行與轉折的契機

第八篇 鐵為友伴石為侶
陳庭詩的藏石與現成物雕塑

第九篇 走過四十年的交情
陳庭詩與鐘俊雄    

第十篇 詩之黃昏
陳庭詩過世前後

附錄

 
 



與時間競賽的紀實書寫/須文蔚


  初識陳庭詩時,當年的我,就像現在的政霖一樣,是個滿懷創作慾望,仍在蒐羅創書寫主題的研究生。在主編《創世紀》詩雜誌兩年半的過程中,開始瘋狂地補修現代詩史與當代藝術的知識,一九九八年六月出版的「鐵雕與現代詩對話專輯」中,陳庭詩以系列的裝置,與詩人管管、曹介直、向明、許世旭、周夢蝶、羅門、碧果、張默與辛鬱的詩作唱和,重溫了他們半世紀以來的情誼。

  記得辛鬱老師告訴我,在一九五O年代,畫家與詩人一起摸索著前衛的美學思潮,在防空洞裡,一盤花生米,幾瓶酒,在香菸的煙霧中爭論著各自以為的超現實主義、普普藝術與達達主義。更有趣的是,不少藝術家都有個趣味的外號,陳庭詩叫耳公、商禽叫歪公、周夢蝶叫周公,那麼辛鬱自己是冷公,他們在創作路上相激盪與扶持,各自從貧困、疾病與孤獨的環境中,為世界留下燦爛的詩篇、繪畫、書法與雕塑。所以當我進入大學專職,長時間投注在現代主義詩人與畫家互動的歷史耙梳,其實是有感於他們豐沛的生命力。

  二OO九年小野來到花蓮駐校,在一次演講中,他提到陳庭詩與父親是好友,教會他一個觀念:「藝術不用花錢的,不用花任何錢。」我們所見到的裝置藝術,其實是陳庭詩到處撿破爛,無論是廢鐵、洗衣板或舊家具,放在小野家的院子,遇到美術館邀展時,小野形容:

  他就會跑到我家來,匆匆忙忙地從這個雞籠裡面把這個舊東西拿出來,在我們家院子裡面、在陽光底下開始編排,把舊物那樣拼拼湊湊。然後做完一個禮拜之後我就會在歷史博物館,或者一個美術館看到陳庭詩的作品。我一看:這不從我家撿來的嗎?都是垃圾堆裡、廢棄場撿來一些廢鐵,怎麼現在變成那麼值錢的一個藝術品?

  陳庭詩那充滿創意與觀念獨具的裝置藝術創作過程,如此生動地展現在我的眼前,這麼有趣的故事,我總覺得應當有人紀錄下來。

  政霖來到東華後,一直摸索著要寫小說或散文,初期因為沒有找到感動自己的題目,使他的波西米亞人生涯,顯得有些黯淡與慌亂。我記得,常常看見他一個人在文學院的角落,點起一根、一根的香菸,緩緩喝著可樂。

  勉強找個題目,虛構一個長篇,何不先到生活中觀察與採訪?更深層的思考,在如今這個富裕的年代,受著良好與完整學院訓練的我們,何以與一九五O年代那群窮困藝術家相比,顯得如此沒有自信、侷促或軟弱?在創作起步前,就先融入一個失聰、貧困但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傳記中,或許是個雄健但艱困的任務。

  於是,政霖很果決地與時間競賽,採訪了與陳庭詩相友好的老詩人,由於陳庭詩好筆談,白色恐怖的陰影籠罩一生,他寫過的紙片無數,隨寫即撕,細心的周夢蝶老師,竟還保有故人的筆跡,也娓娓道出了藝術家的故事。辛鬱的訪談,更是鮮活地還原詩人與畫家在畫廊的身影,更說出風聲鶴唳的時代裡,前衛畫家受到打壓的委屈與辛酸。才短短幾年之間,周夢蝶與辛鬱已經羽化成仙,更讓人感覺到這份工作如是珍貴與溫暖。

  作為一本名人傳記的報導文學,究竟該側重側重「歷史」或側重「文學」?喜愛文學與小說的我們師生倆,也為此討論不休。在二十世紀華文文學四大傳記中,不但風格、特色不同,其意義、貢獻也不一樣。梁啟超的《李鴻章傳》,綜合「史傳合一」與「史傳分離」的原則,一方面「仿西人傳記體例」,另一方面又希望仿「太史公 《伯夷列傳》之筆法,敘議結合而評論公允」。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與吳晗的《朱元璋傳》,注重資料考證與引用,拘泥於「歷史」而缺乏「文學」的自由、靈動。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既不違反歷史真實又不拘泥於史料,著力突出傳主的人格、個性與心靈,並將作者的主觀情感熔鑄其中,因而表現出鮮明的「文學性」。而作為新時代的傳記作者,政霖偏重文學的手法,憑藉大量的史料與訪談,再以小說筆法揉合進入藝術家的生命故事中,是這本紀實文學作品中,另一個特殊之處,有個性,也增加了可讀性。

  如同女作家Anais Nin所說:「作家的角色不是寫大家都能說的,而是寫我們說不出的。」書寫使人成長,從無聲中,聆聽到陳庭詩激情、熱烈與創意無窮的話語,相信這本書,將能啟發更多讀者,在苦悶與無助的生活世界中,找到更強健的心態面對挑戰。

大默無聲見真情/鐘俊雄

  歲月匆匆,一轉眼陳庭詩先生已經走了十五年了,從當初的失去好友的思念,到為生活奔波反而慢慢釋懷了。但是,總有兩件事放在心上,一是陳庭詩美術館要趕快成立,時間越久,越會被遺忘;另一件是必須把陳庭詩的作品推到國際畫壇,他的作品曾與畢卡索(Picoasso)、達利(DaLi)等國際大師巡迴世界展出。

  陳庭詩先生一生多災多難。他出生在中國最動亂的年代,歷經中日戰爭、國共會戰及國民黨百萬軍民渡海來臺,在兵荒馬亂的喧囂後又身處二二八冷戰中,再加上八歲自樹上摔下喪失聽力而進入無聲的世界。這或許是上天的安排,要造就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就要他肢體殘障,就要他歷盡顛沛流離,在各種艱辛苦楚的境遇後,再讓他安定下來(圖書館員的工作),讓他有足夠的時間梳理他創作路線。

  他自小打下深厚文學底子,加上製作抗日版畫長期日積月累的刀功後,他以親手印製,刻塑甘蔗板,走出一條富中國石拓、銅雕紋樣的版畫之路。他的版畫斑剝、蝕鏽,流淌著經歷過的動亂的回憶與隱忍的內斂。他除了登上版畫的高峰外,兼及水墨、收藏奇石,又因畢卡索「牛頭」(以自行車把手與椅墊組合成牛頭)的啟發,開始組合工業廢鐵及現成物鐵件,在二十多年內創作了約八百多件陳庭詩式的鋼鐵詩雕。

  陳庭詩是中國近代動亂時代的參與者與見證者,儘管他天生有聽障耳疾,但卻不被自身缺陷打敗,反而更加發奮創作。他是「最了解寂寞」的藝術家,不儘開拓了現代東方版畫的創作,也是現代東方集合式鐵雕的大成者。這本莊政霖的《有聲畫作無聲詩》,以誠摯而舒暢的筆觸,娓娓帶領讀者深入藝術家「大默無聲」的意境,不僅寫活了陳庭詩的生命與溫度,也深刻鋪陳了陳庭詩對當代藝術的貢獻,值得所有關心藝術和近代歷史文化的朋友細讀。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324830
  • 叢書系列:華文創作LC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x 1.6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篇  離家‧流離   來臺以前的陳庭詩
 
一九七八年的年節,詩人曹介直邀他的老友周夢蝶、以及周夢蝶的摯友陳庭詩兩位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沾沾年味。一道道擺出的菜餚均由曹介直指定點選、周夢蝶暗中授意,曹夫人邱照蘭女士掌廚,計有:海參、螃蟹、黃魚、腰子、紅棗燉雞……等等。三個大男人就著這些菜餚配酒,但沒有一般人聚會時那種大聲談笑。他們也笑,笑得不比別人小聲,只是他們的交談都寫在一疊便條紙上──「信原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的便條紙──寫滿一頁就翻到下一頁、下一頁、再下一頁。有限的媒介限制了他們的語言,卻沒有限制住他們的談興和酒興。曹介直喝高粱,陳庭詩飲曹介直特意為他準備的紹興。周夢蝶不擅飲酒,兩人也就不勸他,任他按照自己的節奏喝去,只分配給他「扶醉」的任務。眾人喝完了一瓶再開一瓶,聊到興致高昂處,乾脆把「混酒易醉」的大忌拋到一邊去,酒來了,喝掉便是。
 
他們聊菜餚。
 
他們聊曹介直的妻子兒女。
 
他們聊這年初三在李錫奇家中的畫界聚會。
 
他們聊性格執拗孤高又富才氣的周棄子。
 
他們聊《肉蒲團》,說那不過是小學讀物。
 
他們要不醉不休。
 
期間,陳庭詩還得抽出心思和曹介直的女兒在紙上應對一番:
 
「陳伯伯,我是曹家玥,是興隆國小二年三班的學生。」
 
「我知道。」
 
小曹家玥畫了一個畫:「這是大畫家陳伯伯。」
 
「太嫵媚,頭髮太多。」
 
「陳伯伯,畫一條魚給我看好不好?」
 
陳庭詩畫下三條魚。
 
家玥畫了蘭花:「陳伯伯,我會畫蘭花,您會畫嗎?」
 
陳庭詩也畫一盆蘭花。
 
家玥畫了一個女娃娃:「陳伯伯,您看我畫的娃娃好嗎?您也畫一個好嗎?」
 
陳庭詩也畫下一個娃娃,在娃娃旁邊寫上:「很好!」
 
後來,不知是誰提起「離家」二字,挑動了潛伏在他們三個人心底共有的,卻又不盡相同的心事。
 
一九四八年七月,時年二十八的周夢蝶離開河南淅川,赴湖北漢口,再轉往武昌黃鶴樓投考國軍二O六師補充團,來臺後被編入工兵營第三連。
 
同年,曹介直也離開湖北大治的老家,同樣在黃鶴樓投考進青年軍二O六師,來臺後編入工兵營第一連。那一年,曹介直還未滿十八歲。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獨樹一幟的暴力美學代言人|電影鬼才昆汀個人回憶錄《電影狂想》特價464元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國中小參考書展
  • 年度關係展
  • 年中考試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