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新譯資治通鑑(八):漢紀四十三~四十九

新譯資治通鑑(八):漢紀四十三~四十九

  • 定價:430
  • 優惠價:9540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8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領銜修撰的歷史名著,全書兩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戰國初年迄於五代末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顧名思義,即史學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在選用史料以及敘述方面,「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內容緊扣於「治、亂、興、衰」四字上。《資治通鑑》吸收《左傳》、《漢紀》,以及紀傳史敘事的優點,在政治軍事中關注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及經濟、文化等面向,並極力描繪各種戰爭場景,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通史。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冊記載漢紀四十三(西元一二五年)至漢紀四十九(西元一八○年)間的大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大可


  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

  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讀
凡例
 
第八冊
卷第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 西元一二五至一三三年   一
卷第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 西元一三四至一四五年   七三
卷第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 西元一四六至一五六年   一三五
卷第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 西元一五七至一六三年   一九五
卷第五十五 漢紀四十七 西元一六四至一六六年   二五五
卷第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 西元一六七至一七一年   三一五
卷第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 西元一七二至一八○年   三七一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462264
  • 叢書系列:古籍今注新譯叢書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卷第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 起旃蒙赤奮若(乙丑 西元一二五年),盡昭陽作噩(癸酉 西元一三三年),凡九年。
 
【題 解】本卷記事起西元一二五年,迄西元一三三年,凡九年。當安帝延光四年至順帝陽嘉二年,載順帝一朝前期史事。順帝在位十九年,國家多事,史分兩卷。順帝為皇太子被廢,藉宦官之力得以復位,宦官孫程等十九人皆封為侯,由此,宦官勢力熾盛。閻太后臨朝,閻氏兄弟共掌權要,威福自由而庸劣無才,閻太后貪權立幼,策立孩提北鄉侯劉懿入繼大統,半年後病亡,閻氏根基不牢,頃刻倒臺。順帝親政,欲有一番作為,徵召名士及敢言之士上書言事。受徵士人郎顗上疏言七事,皆有益於國。尚書令左雄建言延長地方官任期,少調動以省送往迎來之費,加大考核力度以清吏治。名士樊英徒有虛名,受朝廷徵召而無奇策善言。司馬光認為此等浮華之士乃少正卯之流,應加誅辟,何以徵召。順帝才劣,近於昏庸。西域用兵,敦煌太守張朗違反軍令冒進,僥倖立功受賞,西域長史班勇剋期進兵受罰,順帝賞罰錯位。司隸校尉虞詡懲奸被下獄。李固、馬融、張衡等人對策,建言裁減宦官,宦官子弟不得入仕,提倡孝悌之禮,重民生,使百姓能養育妻子,社會自然和諧。順帝皆不納。
 
孝安皇帝下
 
延光四年(乙丑 西元一二五年)
 
春,二月乙亥1,下邳惠王衍2薨。
 
甲辰3,車駕南巡。
 
三月戊午朔4,日有食之。
 
庚申5,帝至宛6,不豫7。乙丑8,帝發自宛。丁卯9,至葉10,崩于乘輿11,年三十二。
 
皇后與閻顯兄弟12、江京、樊豐等謀曰:「今晏駕道次13,濟陰王在內,邂逅14公卿立之,還為大害。」乃偽云「帝疾甚」,徙御臥車15,所在上食、問起居如故。驅馳行四日,庚午16,還宮。辛未17,遣司徒劉熹詣郊廟、社稷,告天請命18,其夕乃1發喪。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19。以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20。太后欲久專國政,貪立幼年,與顯等定策禁中21,迎濟北惠王子北鄉侯懿22為嗣。濟陰王以廢黜,不得上殿親臨梓宮23,悲號不食,內外羣僚莫不哀之。
 
甲戌24,濟南孝王香25薨,無子,國絕。  乙酉26,北鄉侯即皇帝位。
 
夏,四月丁酉27,太尉馮石為太傅,司徒劉熹為太尉,參錄尚書事,前司空李郃為司徒。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