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日記藍

日記藍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傍晚,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時,
我突然覺得,自己可以像眼下如此這樣繼續活下去。

  傷逝與歡快的情緒並置,
  日記藍是一次轉身後的起霧,
  呈現了渴切情感和欲望的色澤。
  書寫,原來是與孤獨
  相處並靠近自己的方式。

  ‧一冊公開日記,一回秘密書寫,等候十餘年的經典重啟,一場持續至今的城市漫行。

  ‧最深刻凝望的自剖囈語,以詩意之眼,記錄個人情慾、想像與覺醒,描繪最貼近的遠方探問,最遙遠的靈魂追尋。作者的眼界如此清明敏銳,看進生命表面下的思緒迴流,激情卻又安靜,有時幾乎令人出神和心碎。

  遠處窗外的雲層像壯闊的河水流逝而去,近處的雲則飄散不知所終,飛機斜駛向更孤寒飄散的雲朵內,然後我逐漸望見慕尼黑城外的燈光。 —陳玉慧

  像是一道來自巴伐利亞的嘆息。在陳玉慧的日記手札裡,慕尼黑是孤獨而神秘的,正如她的文字,讀者隨著她的思緒經過了花園候診室電影院速食店機場乃至其他的城市……彷彿經歷思緒的冒險,當她反覆進出不同的旅途,在放下與拾起之間,讀者因而得以看見了生命的本質:希望與恐懼。而原來愛和恨是一體二面。

  在簡潔的文字抒情裡,每一翻閱卻皆是飽和的情感溢出,那些書寫速記宛如符碼散落於時間的關節,依循分秒傳遞而來,稍不小心便致使情緒動彈不得,像是一道厚重的呼吸,亦步亦趨,看管著閱讀的神經。在寬闊的敘事背景下,情感面貌時而輪廓曖昧,時而清晰可見,駕馭準確文字書寫的原來是陳述意志;書寫者的留白,令人回味深思,而究竟是什麼必須寫下來,而且寫了下來。這是一趟靈魂相遇之旅,讀者悄悄成為了另一個她,同樣感到痠疼痛楚、同樣陷入或走出情感的迷思,而也逐漸得以釐清自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玉慧


  長期旅居歐洲,具獨特而敏銳的文筆與視野,跨文化、跨領域的全方位創作者,集作家、劇場及電影導演、劇作家、文化評論家等職於一身;其書寫輕盈遊走於各類文體和創作形式,而賴以思索與感知的內在語言,沒有國界。曾任國際文化策展人及媒體駐歐特派員,以小說得過眾多文學大獎;她的散文每每鋪展的是全知、縱觀的視野,靈感神思周旋及跨越於歐陸古老和當代文明,在兼具高度敏銳性與空間臨場感的敘寫之中,盡是一幅幅面向多元的人文景致;她以異地社會文化現象,傳遞個人對生命的思索,以少見的人生旅途,不凡的經歷,書寫不同的國家、文化、城市、國際事件乃至私人感受,原來她 如此錘鍊及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學之書。小說代表作有《海神家族》、《徵婚啟事》,散文作品則有《慕尼黑白》、《巴黎踢踏透》等。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390903
  • 叢書系列:文學良品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3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Munich, Nov 1st
 
I
 
病痛已逐漸變成一個令自己避而遠之的字。偶而覺得病痛是懲罰,但為什麼?我做錯什麼?
 
II
 
善心的台灣醫生要我多祈禱,他在家無事也會為我祈禱。我也有含淚祈禱的時候,但不知向那個神,耶穌上帝?佛陀?阿拉?我幾乎都相信他們。但我沒有真的祈禱下去。我找不到話語與神溝通,神既然是全知,那麼我不必說什麼,神也必然知悉。黑格爾是對的,超越的神將人類逐出樂園後,人類不但對神,從此與自身的情感終將成為陌路。
 
一個德國女友說,她兒時不敢到外婆家也不敢上學,因外婆家和教室上都置掛著神殤,血淋淋的神殤像,使她晚上不停做惡夢。而我小時候在台灣的廟裡看過太多遭香火燻黑的神像,看過道士及乩童近於殘忍的做法,雖然那與神祇可能也無關,但也使我愈發離開了神。
 
我雖離開神,但其實很想回來靠近神。很想要對神說說話。
 
Munich, Nov 16th
 
I
 
走在陽光普照的市區,一條通往市場的路,或者一條通往牙醫診所的路,除了痛,我完全沒有任何可抱怨的了,走過伊薩河城門時,我突然有一個奇怪的念頭:此時就算有人在我身上刺上一刀,我也無所謂。
 
那是十七年前的事了,感覺上像昨天。被扯斷的珍珠項鍊一顆一顆掉在大理石地上的聲音和畫面,刀子按在皮膚上的冷感,彷彿像刺青,像一個我從來不想保留的刺青圖案。
 
但我終究保留下來。
 
II
 
經過市場的肉店時,德式煮肉片(Gekocht schinken)的味道迎面撲來,使我想到了孔子。

會員評鑑

4.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17/05/23
寫日記可以梳理自己的人生脈絡,回顧以往的心情,不必言多,也無須對別人有所責任,因為日記是極為私領域的,藉由陳玉慧的著作《日記藍》便可看出她的文體可以如此的自由、奔放且純粹。我很愛那份純粹的情感,簡單易讀也讓人心動,好些句子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共鳴,讀著一段:「夢,我與父母住在同一家豪華的旅館,但我丟了鑰匙。必須找一個開門的人。」(p.28 III);「Y的家庭主婦文學觀:愈來愈不能閱讀男性作家的作品,他們不明瞭女人。」(p.11 XI);「一封讀完的信被我揉成紙團,丟在空的紙字簍裡,它非常緩慢而痛苦地抽慉著。」(p.21 XIII)在在顯示了自己的心被勾勒出與之共感。




有時透過她的文字,感受他國的不同風情,我只知道作者長期旅居歐洲,自然文章內容也不免俗帶入了當地的文化,我們未曾理解的文化裡,總是著迷於文字景觀的敘述而嚮往,有一度她筆下所寫的亞米雅達山是滑雪度假區(p.196)就很容易讓自己去想像而盼望著有一天我也能到過這樣的國家,在行走坐臥之間總是感受到濃濃的歐洲情懷,思苦幽情的文字讓人泅泳在她的世界裡,文字就是這樣可以使人醉了,我也就這麼醉在他鄉的想望。




日記,不一定要讓寫的過程如此冗長,可以是一段話,一個句子,那麼也能是故事的篇幅,那怕只是短短的,就夠讓人回味無窮,因為我覺得每天的故事,都會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舉凡人的七情六慾,文字一定會有,用城市點綴生命,刻畫感動,觀察力敏銳的作者讓自己好生佩服,真的,那份薄薄的文字載入了多年的情感,世界的變動總是在她的筆下活靈活現,不得不想著原來中文字的奧妙就在這裡,每天展讀都有不同的心情出現,就連自己也開始學著她的筆觸寫下動人的那一頁。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5/15
日記小說《日記藍》是陳玉慧小姐的經典新編。作者曾任《聯合報》歐洲特派員,訪問過許多上世紀當代菁英、也走過戰爭現場寫獨家報導乃一幹練奇女子;不過我之所以知道陳玉慧,倒是因為她的暢銷小說《徵婚啟事》,不但原著熱賣歷年不衰,還改編過舞台劇、電影及電視連續劇……於是在此之前我是「雖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路」式地知道她,要到這回讀過她日記本才覺得親近了。

陳玉慧小姐因為《聯合報》記者工作長期派駐歐洲,與德國老公 M 同住於德國的「巴伐利亞邦」慕尼黑。她新編的《日記藍》便改編自舊作《巴伐利亞的藍光:一個台灣女子的德國日記》,是一冊獨立完整的公開日誌記錄,寫一位台灣女作家側身德國中產階級當中如何以纖纖眼光看待週遭生活景況。日記裡她用的雖是德語對談為多,但思考則是陳玉慧式獨特的中西合體式喁喁自語。

從這本日記揭露出的陳玉慧小姐,有時纖細憂鬱,有時候有趣詼諧,有時陌生隔閡……成為很生動的錄像本,錄下各種私人情緒:即使有時候生起過像是「你們德國人總是什麼都懂,還老教訓別人」的抱怨,也都以不遮掩的方式直白道出,是本直心的自我觀察日誌

《日記藍》一天的日記裡往往分幾個小段落記下瑣事,多是些不立刻寫下就會一閃即逝的小念頭、即興小語,然而兵貴在精不在多遠勝於老太婆的長長裹腳布,特別有興味。像是:

「德國小鎮醫生仔細看著 X 光圖,回頭對我說:『你的疼痛,是因為你住在異鄉。』
 醫生更進一步地解說病情,『你的身體以這種方式抗議。』」

「在廚房。我:你把水倒掉了?
 M:沒。 以及:你簡直像一名納粹。」

她的日記內容往往如此簡單但是直白,所以陳玉慧日記中的角色,很多人名用的是英文大寫代號像是「M」或「L」什麼的搞得像間諜一樣、連她德國老公也用代號,活像是電影《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神秘探員似的!原因或就是她的日記常是沒有心機的直接,連過往逝去戀情的「一夜情」都直白寫出來,因為其活跳跳、血淋淋的西方式坦白,所以把相關人等名字都馬賽克起來倒弄得像證人保護計畫似的了。

尤其因為她擔任《聯合報》駐歐洲特派政治組記者的特殊身份,所以日記本免不了有些敏感性。日記中平常看她總記錄些德國中產階級式生活或自身病痛或後院花樹,突然又轉入截然與眾不同的敏感記事當中。從日記當中只見陳玉慧小姐與「魏京生」相熟、和「戈巴契夫」合照並數次訪問「達賴喇嘛」,工作連絡人動不動便是「阿爾巴尼亞總理幕僚」、「保加利亞總統」、「科索伏阿爾巴尼亞獨立軍團外部負責人」、「喬治亞國會議員」、「台灣外交官」……側身於衣香鬢影的高級宴會當中。更替原本平凡的德國生活增添股秘密的氣息。

她動輒旅行出入於世界各國搞新聞工作,包括阿爾巴尼亞、科索伏、香港、中國、台北、巴西、保加利亞、印度、台灣……原來差旅中的她或許正在經歷「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科索伏戰爭」、「阿爾巴尼亞戰亂」等上世紀最紅火的戰爭或與政治事件!生活的複雜性不同一般,甚或她又以陳玉慧式的坦白交代與「阿爾巴尼亞總理幕僚」有一段情什麼的,感覺好像在看《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裡的潔美.李.蔻蒂斯搞諜報……搞不好真的喔?

不過在她的日記中談自己雖然很直白,但說到她的報導事件則一慣低調含糊、不過是穿插在各式生活感觸中的東零西碎記事,筆調全然不同於新聞記者的鋒利嗜血!可是當纖纖的她說出政治性的發言:「對我而言,一切都是政治,最後都牽涉政治」又顯露出她的政治記者本性來了,如兀鷹般警醒犀利。

所以我都快被陳玉慧小姐搞糊塗:她究竟是寫小說《徵婚啟事》的纖弱作家,還是周旋外交事件的精幹記者了。但那又如何呢?或許這正是陳玉慧之所以不同一般之處吶!

可是她不同面向特質的衝突,或許也正是反映在她身體痛楚的原因?在《日記藍》中的的陳玉慧不愧是纖纖多病的文人,老是三天兩頭這裡也痛、那兒也疼的沒一塊好肉:她頭暈、皮膚發癢、感冒、經痛、口乾舌燥、胃痛、頭痛、沮喪、憂鬱……包括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說得明白與說不明白的豐富病痛。

因而不意外陳玉慧三天兩頭、三不五時看物理治療師、皮膚科醫生、內科醫生、牙科醫生、心理醫生、神經科醫生、家庭醫生……還有些不知道屬哪個分類的醫生。現代醫學就是這模樣嘛,非要把人體像肉商瓜分成一塊塊領地不然不會看病!結果看遍了各樣醫生,陳玉慧在德國還是不曾好過似的?

或許就像陳玉慧在德國小鎮遇到的那個醫生說的,她的「疼痛」來自身在異鄉及她纖細的情緒?這樣她表徵在《徵婚啟事》的纖纖感性就可以理解了,那個寫「不管你條件多好、也總有個人不愛你」具備衝突美的台詞。透過這本《日記藍》我們或可多瞭解她語言背後的真諦。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5/15
陳玉慧的文字讀起來簡潔乾淨,雅緻優美,細膩卻又帶著勁道,字裡行間往往耐人尋味,頗能引人共鳴。閱讀《日記藍》時,感受到的文字情緒是自然原始未經加工的真實純粹。閱讀日記手札類書籍,有如闖入他人生活空間,近距離觀察著日記主人的一舉一動以及幽微隱晦的內心世界,我讀《日記藍》便是。

這書裡呈現稍多較為負面一點點的事物和情感,其中有許多天都是在記錄病痛與看診,看來應是作者在身體有恙卻苦尋不出病因的人生幽暗期之隨手記,也或許這書赤裸裸地袒露出內心的脆弱消極面,記述的是真實的生命印痕,所以比任何虛構的小說更為貼近讀者。

書裡有段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字字句句深搗著我的心扉:「我的過去還未過去,它成為我無法戰勝的敵人。它總會在不適當的時候在我生命中以不適當的方式展現。我不但無能也不願克服它。」我想我能體會這種感覺,它如影隨形,它躲在暗處,即使刻意假裝遺忘將之塵封於內心深處,它會惡劣地偶爾以夢魘的形式來提醒你。

除此之外,日記裡也有一些關於作者在周遭人事物上的際遇,讀著這些感受著人與人之間的奇妙互動,而文字也帶有靈魂似的讓一切躍然紙上,有一瞬間,我以為自己也身在歐洲,看著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景物。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4/28
作者陳玉慧在台灣作家榜上非常有名,她的作品像<徵婚啟事>就曾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舞台劇。可能是那時我年紀還小吧(自以為),所以並沒有涉獵到這位作家的作品。凱特文化現在重啟了陳玉慧2002年出版的<巴伐利亞的藍光>,改名為<日記藍>重新出版,也因為是新書,所以我才有機會閱讀到這位大作家的作品。

裡面是以日記體的方式記述著作者自己的生活,雖然主要的場景是作者與老公M在德國的生活,但因為作者身兼記者的身份,所以也可以看到她在世界各地出現的身影,甚至於各國的大人物直接見面採訪的經過。這本書讓我驚豔的地方並不是她多彩多姿的生活,而是她寫作的方式及情感。

twitter或是plurk開啟了一個新的寫作模式,就是短文章,在140字的內容中怎麼表達出自己想要的情感,其實非常地不容易,很多人莫名的寫成了流水帳,或是言不及義。作者讓我驚訝的地方在於,她的日記是採用類twitter的寫法,大部份都是短短的文章,一天中可能有個三四篇,就像發了三四篇的twitter一樣。但與一般人寫作不同的是,她的文字簡短是經過精煉過的,她去除了不需要的前因後果,可用短短的一百字,就把她想要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從她的文字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情感的認同,產生共鳴。這是我沒見過的寫法,也沒看過的高超寫作能力啊。

如果只是詞藻華麗的句子,並不能打動人心,從短短的文字中可以發現作者是深入剖析自己的內心,把自己內心深處最赤祼的一面都寫了出來,不論是想要與那一位人絕交,看心理醫生的過程,甚至與人一夜情的記憶等,都忠實的呈現在書中,也因為如此,作者就更顯得真實,也像身邊一個存在的朋友一般,這才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啊。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4/24
年輕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天天都寫日記,現在已經不記得那時的日記內容都寫些什麼,總之不外乎流水帳似的記錄,當年對於情緒,對於感受的記錄能力似乎並沒有受到啟發,那樣子的記錄恐怕就像許多人讀書時被老師要求寫日記一樣,沒有思想,純粹的交差了事,讀了陳玉慧的《日記藍》之後才發覺,文字記錄的多樣性與多變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套一句流行話,唯一的限制是自我的想像力。

陳玉慧具有多重的身分,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創作者,也因此她的記錄總像是在不同的國度間遊走,為了採訪,為了工作,不停穿梭在許多都市之間,《日記藍》一書反映出來的不是這多樣的生活,吸引人的反而是一種獨特的,充滿魅力的表達方式,在時間中遊走,在空間中穿梭,在想像中,在多樣的情緒間轉換。

《日記藍》嚴格說起來倒也不一定是我們腦袋裡所謂「日記」的形式,而是一種隨著感觸而來的記錄,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以記錄下來生活間的點點滴滴,換個說法,那是將自身所收到的,來自外界的各種資訊、刺激,無論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味覺、嗅覺等等感受,轉換為人生體驗,轉換為生活的累積,這樣一來,沒有任何的限制,隨時隨地,任何外在的種種都可以是觸動情感的開始,就在我們訝異之間,陳玉慧的文字像是帶來了文字的新生命,或許英文書名更為貼切,「The Blue Hour」,記錄的單位不是「日」,而是「小時」,或許更可以解釋為時時刻刻,分分秒秒,用心去感受,用腦去思考,記錄下來的就像是靈魂最深處的悸動,所有個人的情緒,最深層的思緒就在短短的文字間,赤裸裸的表露無遺。

為何而寫本身就是一道迷人的習題,可以讓人好奇的想,那是什麼樣的心境之下勾起的念頭?閱讀《日記藍》過程中可以說是驚訝連連,許多平淡的日常在文字下像是有了生命與情感,文字記錄雖然大多短促,但讓人一眼看穿寫作者焦急的情緒,同樣的,急躁、不耐、舒坦、悠閒的情緒,也一一在字裡行間呈現,那樣的記錄情感飽滿,輕而易舉就能讓人接收到,而且像是被感染般感同身受,讓作者的情緒瞬間與讀者相遇,我們在書中看見另一個自己,或許生活的形態與內容截然不同,但是對於週而復始的人生,對於外在生活的迷惑、想像、期待與種種,毫無差異。

日記的書寫是私人的,是孤獨的,讀過了《日記藍》才真正知道,日記卻又像是一種可以分享的,可以讓人感同身受的力量,我們對自我的探索太少,對情緒的感受太淺,而對文字的記錄,更可以有無限的可能。

讀完《日記藍》的感覺就像是每個人都會隨手拍下身邊的景物,但是有的人拍出的影像就是充滿韻味,特別引人注目,對於外界的觀察與解讀,刺激與感受人人皆不相同,讀完《日記藍》才發覺,生活還有無盡的可能。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