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切問而近思:劉夢溪學術訪談錄

切問而近思:劉夢溪學術訪談錄

  • 定價:580
  • 優惠價:952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9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文史學者劉夢溪先生的一本學術訪談錄,訪談對象皆為海內大家。名為訪談,實為對談,雙方在問答之中彼此激發,思想得以碰撞,而面對面的傾心而談,學者間的真性情也得以流露。

  本書所收之與余英時、史華慈、金耀基、杜維明、狄百瑞、傅高義、陳方正諸先生的訪談,堪稱思想盛宴,其中余英時的真切通明、史華慈的深邃沉醉、金耀基的博雅激越、杜維明的理性低迴,狄百瑞的陳異獨斷,傅高義的親切闊朗,陳方正的科學思維都在書中全然展現。

  訪談發生在二十世紀末,涵蓋了社會、文化、現代性等重大議題,其中一些研判已成為事實,甚至在時間的流逝中已逐漸成為歷史。二十餘年過去,大的社會環境與小的敘述語境無疑都變了。無論是內地,還是訪談中多次被提及的香港,也在這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選擇重新回味那場思想盛宴,是因為我們相信訪談錄中的學者絕非一時人物,而是到今天仍不減影響力的思想大家;更是因為我們相信訪談中迸發的思想,是他們一生思想的結晶,足以永恆。回頭再時,依舊感到新鮮。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夢溪


  山東黃縣人,1941年生於遼寧,文史學者。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化》雜誌創辦人兼主編。曾為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學府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專聘教授。研究領域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學思潮和近現代學術思想。主要著作有《文藝學:歷史與方法》(1986)、《傳統的誤讀》(1996)、《學術思想與人物》(2004)、《紅樓夢與百年中國》(2005)、《中國現代學術要略》(2008)、《論國學》(2008)、《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陳寶箴和湖南新政》(2012)、《陳寅恪的學說》(2014)、《馬一浮與國學》(2015)、《現代學人的信仰》(2015)、《將無同──現代學術與文化展望》(2015)等。
 

目錄

序言
 
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余英時教授訪談錄
「文化中國」與儒家傳統/杜維明教授訪談錄
中國現代文明秩序的蒼涼與自信/金耀基教授訪談錄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現代方向/陳方正教授訪談錄
現代性與跨文化溝通/史華慈教授訪談錄
哈佛的中國學與美國的中國學/傅高義教授訪談錄
經典會讀與文明對話/狄百瑞教授訪談錄
中華民族之再生和文化信息傳遞/杜維明教授訪談錄
 
後記
香港版跋語
 


  
香港版跋語

  本書初版由北京中華書局印行,距今已經十年了。中間不乏出版機構找我商談再版事宜,中華也一直有重印的計劃。主要是我一時騰不出手來,來不及對初版重新作一次系統校訂。等到我想重印了,又因余英時先生的名字遭遇朦朧的禁忌,欲再版者變成唯唯否否。一位從事出版的業者向我建議,索性刪去訪談余先生這篇,應該就沒有障礙了。此議固然。但在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遙憶清光緒九年,也就是1883年,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任浙江臬司不到四個月,就因王樹汶案蒙冤去職。陳寶箴的態度是:「一官去耳,輕如鴻毛。」至於一書的出與不出,對一個學者而言,簡直等於無,豈能因一書而忘情忘義哉。實際上,如果沒有1992年我與余英時先生的對坐忘年,後來的那些訪談對話,就無從說起。世間事,語默動靜無非緣法。有一次哈佛大學的傅高義教授過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前總編輯李昕先生聽說我與傅有故人之情,便安排了一次小聚。席間我將《訪談錄》一書持呈給傅,他是我的最重要的對話人之一。同時也送給李昕先生一冊。李先生看後,立即說此書應該重印。於是此書便輾轉到了香港三聯書店。中國的體制真是特而不凡,北方不亮南方亮,此地辦不成的事情,易地南移,還真的辦成了。不僅辦成了,而且再過幾個月,就要付梓了。我該向香港的讀者說些什麼悄悄話呢?書中兩位與我對話的主人公,金耀基先生、陳方正先生,他們就佈道耕耘於斯。我想他們會喜歡港版書的風格。余英時先生從大陸出來,首站就是香港,且曾獲任新亞書院院長。此地比較重大的學術活動,我的許多訪談對象都應邀前來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據我所知,他們都喜歡香港。
  
  我第一次來香港是在1992年,記憶猶新。當時還沒有回歸。結識金耀基先生就是在那一次。我寫過一篇文章,發表在潘耀明先生主編的《明報月刊》上,題目叫《初讀香港》。這裏不妨摘錄幾段,以明我的香港觀。其中一段寫道:
  
  這是另一個中國,一個社會未被破壞的中國。近百年來中國戰亂頻仍,運動不斷,要麼和別人鬥,要麼和自己鬥,總之沒有消閒過。亂鬥的結果,文化破壞了,社會解體了,這是最難醫治的創傷。香港雖然不能完全逃離這種內鬥外鬥的影響,但社會卻保持了完形,文化也未遭到根本的破壞,這是香港的真正的優勢。文化一詞,人們耳熟能詳,說得口滑,但文化以社會作為自己的依託物,社會不存,文化安在哉?
  
  文章的另一段寫道:
  
  香港是不平等條約的犧牲品,是大英帝國強佔的中國領土,是中國的南大門,是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橋樑,是臨時的政治飛地,是繁榮的東方通都大邑,是世界金融與貿易的中心,1997年以後是一國兩制的實驗場。但比所有這一切都重要的應該是:香港是中國人的驕傲!她向世界表明,在社會不被破壞的情況下,中國人能創造怎樣的現代經濟與文明的奇跡。沒有深圳經濟特區,談不上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經濟改革;而沒有香港,便不會有深圳經濟特區,也不會有一國兩制的思路。香港的地位,香港人自己最明了。五十年不變,如果是歷史的思考,何必如此吝嗇?我相信是舉成數。甚或如《周易》所示,五十乃大衍之數,麗象繁垂,時空變幻,盡在其中。(載香港《明報月刊》1993年第3期)
  
  我說這些話的背景,至今已過去二十有五年,整整四分之一世紀。後來又多次去過香港,既見證了各盡其職的安寧,也看到了哀愁與紛擾。我的《學術訪談錄》在這個時候南移覓知音,簡直是不識時務。不過與我對話的諸位碩學,可不是等閒人物,更不是一時的人物,而是直到現在仍不減影響力的人物。他們的思想,是一生思理學問的結晶,今天重新驗看,仍然感到新鮮。《21世紀經濟報導》的編者,就是因為看到我與金耀基先生的對話,雖然已是十年之後,還是感到新鮮得如同即時所寫。因此毫不猶豫,立即在報紙上以多版的篇幅全文刊登。其實訪談金先生的這篇文字,我的手寫筆記回北京後竟然失蹤,撰寫時用的是內子的極簡略的記錄,以及我的盡可能的記憶,所以遺漏舛誤多多。書中的這篇定稿,是經過耀基先生全文修改補充的文稿。此點是必須再次向讀者交代的。這就是何以此篇文字顯得格外系統完整的緣由。
  
  訪談對話,非學術之堂奧,就寫作而言,亦小術也。可是它們在我的學術經歷中所佔的位置,卻有不可輕看的意涵。本書序言寫道:「所收之與余英時、與史華慈、與金耀基、與杜維明、與傅高義、與狄百瑞、與陳方正諸先生的訪談,無異於躬逢思想的饗會,真是非經過者不知也。史華慈的深邃沉醉,余英時的真切洞明,金耀基的博雅激越,杜維明的理性低徊,傅高義的親切闊朗,狄百瑞的陳義獨斷,陳方正的科學思維,都無法淡化的留在我的心裏。」而陳方正離開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的位置,學術天地豁然大開,文思泉湧,每年都有新作。特別是北京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出版的他的《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於西方》一書,成為人文學界口耳相傳的大著述。本人主編的《中國文化》雜誌,近年連續多期有方正先生的文字,為拙編大光篇幅。
  
  因此本書的出版,協同書中的這些泰山北斗再次降臨香港,應不止是寂寞學林的一道小風景。《論語.憲問》記孔子之言曰:「作者七人矣。」然則本書的真正作者,應該是余英時、史華慈、傅高義、金耀基、杜維明、狄百瑞、陳方正「七人」,我只是他們思想的追尋者和記錄者。雖然我也是這些訪談的設計者。如果不是當時,移在今天,相信他們和我本人都不具有如此傾心長談的興趣。也許連如此傾談的精神和體力,我和他們都同樣地不具備了。史華慈教授已經作古。余英時先生已是望九之年。
  
  本來還有兩位於我也是亦師亦友的學問大家—張光直先生和李亦園先生,也該留下和他們訪談的記錄。其實還有許倬雲先生,我們在南京曾談得彼此下淚。可惜這些都完全無此可能。許先生應該很難再離開匹茲堡了。2016年3月23日,我赴臺出席兩岸文化論壇,期間前往南港中研院李先生家中看望他。他看上去還好,但思維障礙嚴重,能記住的往事寥寥無幾。反復說當年在福建,由於家境不好,才來到臺灣大學。當下的事,似乎已經很難進入他的記憶庫存了。
  
  感謝李昕先生推薦本書在香港三聯書店出版,感謝責編李斌先生的辛勤勞作。諸家之小傳係及門黃彥偉博士整理編寫,在此一併致意。余英時先生的名字在此地可以不朦朧,也令我感到欣慰。眇予小書,但它充滿了榮光。
  
  劉夢溪2016年9月23日跋於京城之東塾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40649
  • 規格:平裝 / 34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

余英時教授訪談錄


引言1992年9月,我赴哈佛大學出席「文化中國:詮釋與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應余英時教授的邀請,順訪普林斯頓大學。余英時先生是我最服膺的學者,早在七十年代,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他的《近代紅學的發展與紅學革命》一文,當即為之一震。從此我知道世間有余英時其名。他的文章寫於1973年,但我讀到,已是1979年了。自此我便到處找余先生的書,找到一本讀一本,到1988年,凡是能找到的余著我都讀過了。古人說:「讀其書,想見其為人。」沒想到1992年的秋天,有了這樣的機會。我們第一次在哈佛見面就忘了時間,從晚上10時一直談到第二天清晨5點。然後一起去普林斯頓,在列車上繼續交談。到普大後再談。我們前後談話的時間,大約有三十多個小時。主題則是圍繞中國學術思想與中國文化,追尋的目標是為了中國文化與中國社會的重建。

我們談話的方式,更多的時候,是無題漫議,興致所至,想到哪裏,談到哪裏。有時則是我提出問題,英時先生給予解答;解答中遇到問題,我進一步深摳,他再加以闡證。也有時是兩個人對談,各自取證,互相證發。古人所謂談講之樂,盡在其中矣。談話過程中,我徵得英時先生同意,隨手作了簡單記錄。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現場記錄的再整理。小標題自然是整理時所加。整理稿經英時先生過目,有些地方他作了補正。

因此,這既是一篇訪談錄,又可以看作是一篇對話體的文章。只不過作者應該是英時先生。巴爾札克有一句名言:「法蘭西是要成為歷史家的,我只是她的書記。」余英時先生是人所共知的歷史學家,巴爾札克老人這句話對於此時此刻的我,比用之於他本人更合適。

關於錢穆與新儒家

劉夢溪:您的《錢穆與新儒家》一文,我看得很仔細,前後看了三遍,為的是能準確地寫內容提要。文章刊載在《中國文化》第六期上,香港版已經出來了,大陸三聯版還要一些時間。我揣想您這篇文章,開始時並沒有計劃寫這麼大規模,而是寫著寫著,不能自已,圍繞這個問題的所有觀點便傾瀉而出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