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反轉地圖:跟170位當代藝術家學習觀看的方式

反轉地圖:跟170位當代藝術家學習觀看的方式

The Map as Art: Contemporary Artists Explore Cartography

  • 定價:1000
  • 優惠價:990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85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由我定義!」

  170位當代藝術家╳ 360幅私房風景
  最衝撞觀念的視覺資料庫!


  你有沒有想過……
  ►用小時候的舊課本,拼貼出幻想的世界?
  ►用石頭上苔蘚,種植出世界地圖?
  ►用清代寺廟搶救出來的柱子,雕刻成立體地圖?
  ►用 CIA中情局的資訊,畫出全球的利益關係平面圖?

  本書整理全球近五十年來以「地圖」為主題的設計創作軌跡,並以族群衝突、全球化、生態、身體政治、認同、烏托邦等七大議題論述,收錄了三百多件跨領域經典作品,有普普藝術先鋒若夏、觀念藝術大師巴代薩里、地景藝術家隆恩、設計越戰紀念碑的建築師林瓔,還有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素人創作者,以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媒材,呈現對社會的批判與關懷、多元的思維和創造力。

  本書獲《歐普拉雜誌》、《紐約時報雜誌》等媒體讚賞,豐富的視覺元素給你源源不絕的靈感,讀了會讓人有動手製作地圖的衝動,就像《美國藝術》雜誌說的:「這本書會顛覆你的世界!」

本書特色

  影像 █ 全彩呈現170多位當代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360件地圖作品記錄
  定位 █ 整理近1960至今的地圖藝術創作軌跡,與近代藝術發展的歷史相對照
  議題 █ 以七大議題將地圖作品分門別類,表達族群衝突、全球化、生態、身體政治、自我認同、烏托邦等多元論述的思考
  故事 █ 每一件作品都有創作的背景簡介,看藝術家如何以各式媒材定義這個世界
  資源 █ 附有年表、藝術家索引與參考書籍,提供地圖策展與地圖藝術的創作網站等資訊

各界好評

  邦諾書店評論——美麗且迷人的書。

  《攝影眼》雜誌——出色地再現地圖作品,評論生動有力,對於探索未知抱持開放心胸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加拿大《國家郵報》——《反轉地圖》收錄了精采的地圖作品,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於地圖的想像。

  知名文化媒體Brain Pickings——【實驗性的地圖繪製藝術】360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圖作品,包含知名藝術家和設計思考大師的創作,色彩繽紛、大膽前衛、充滿實驗性。

  知名設計網站Liquid Treat——五顏六色、充滿創意……不論你感興趣的是想像中的政治面貌、描繪你我周遭的社區或是藝術家如何處理地圖上龐雜的訊息,你都可以從本書中得到你想要知道的。

  知名設計部落格Cool Hunting——如果你曾經迷失在公路地圖集之中,或是曾在轉動地球儀時幻想遠方,那麼《反轉地圖》便有令你著迷的地圖。書中360件精采作品,不僅給你視覺上的享受,更刺激你的思考迴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哈蒙(Katharine Harmon)


  著有暢銷書《你在這裡:個人地理學與幻想地圖》,身兼數職,出了好幾本藝術書。目前在西雅圖經營支流出版社(Tributary Books)。

克萊曼斯(Gayle Clemans)

  是藝術史專家,在康尼許藝術學院任教,她也是作家,文章散見《西雅圖時報》。

譯者簡介

陳雅汝


  專職譯者,台大工商管理系畢業、政大哲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史研所肄業。譯有《異/同之外:雙性戀》、《時空旅人之妻》、《控訴虛偽的影像敘事者:黛安‧阿巴斯》等書。
 
 

目錄

推薦序/做地圖的藝術  林益仁

導言

1˚用眼淚分界_衝突與悲傷的地圖
2˚全球大清算_鬥爭與表態的地圖
3˚自然本色_蟲魚鳥獸的地圖
4˚身體的記憶_人體的地圖
5˚你在哪裡?_巨變中的地圖
6˚烏托邦_心靈城市的地圖
7˚砍掉重練_挑戰製圖傳統的地圖

藝術家索引
資源

 
 

導讀

做地圖的藝術


  《反轉地圖》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為The Map as Art,直譯為「成為藝術的地圖」。然而掩書思考,我卻覺得倒過來說「成為地圖的藝術」(The Art as Map)似乎也通。這樣的想法似乎藏了點地理學者的私心—如果藝術的表達能夠像本書的作品一般,充滿了對空間的創意與深度詮釋,那又何嘗不是透視與指點人生的另類地圖呢?地理學者說:地圖,是透過空間的指涉認識世界的途徑。它,一方面拓展人對於世界的視野,但另一方面卻弔詭地限制與控制了人對於世界的探索。然而,藝術如果可以成為地圖的話,那麼我期待的正是那個突破固有框架限制的創意努力。就這層認識而言,這本書確實令人一新耳目,甚至愛不釋手,會想要一看再看!

  擁有一張神祕地點的地圖,就像是蘇格蘭小說家羅伯‧史帝文生所寫《金銀島》小說中令人著迷的寶藏一樣,是那麼炙手可熱。地圖,在某個意義上就是寶藏。無怪乎,探險家可以拋家棄子,踏查險地,就算行囊再精簡但卻不能沒有它。但是,有想法的人都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路確實是人走出來的,因此地圖也不會僅有一張。地圖,雖然簡易地記載了不少通往終南捷徑的空間資訊,但有時也會框限我們對於世界的大膽想像,更可怕的是,有的地圖悄悄省略了製圖者認為沒有必要或是沒有觀察到的關鍵資訊。所以,使用地圖,不可不慎!只要能夠(而且我相信一定能夠!),每個人都有必要動手來做自己的地圖。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開始繪畫的同時,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向我們開展出來。

  坦白講,當我津津有味地翻讀著《反轉地圖》這本書時,幾乎每一幅深具創意且另類的地圖都讓我燃起一股想自己動手做的衝動。同時,書中170多位藝術家動手做出的地圖作品選輯和相應的文字說明,也勾引出我自己在繪製地圖的一些經驗與記憶,以及反省的時刻。先說說比較近的事吧!

  一個多月前,我在一個地圖繪製的討論會上認識了Mikel Maron先生,他和他的夥伴一起創立了「地土真相倡議」(Ground Truth Initiative)的組織,他們在世界各地提供自由免費的繪圖工具,協助在邊緣與受壓迫處境下的社群依他們實際的需要畫地圖,並嘗試透過這些自己繪製的地圖,建立社群內部與不同社群間的溝通,進而解決迫切的生活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包括因為天災所造成的流離失所,或是因為戰爭的紛亂所導致家園破碎與人員流亡的現象。那天Mikel分享了在肯亞奈洛比的基貝拉(Kibera)貧民窟,大家是如何透過這些繪圖工具而逐步重建的過程(mapkibera.org)。Mikel參與經驗豐富,當他娓娓道出這些地圖的故事時,講來很引人入勝。在他口中,地圖不再是冷冰冰的空間工具,而是連結人的感情和關係的重要介面,讓我非常感動。

  Mikel的故事讓我回憶起大約十年前,我與一群夥伴參與了一個有關繪製原住民部落地圖的計畫。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所要繪製的地圖內容從來未曾出現在官方地圖上,只存於耆老的腦中,必須由他們自己講述,而他們所說的內容都是尚未被國家認定的原住民傳統生活領域的知識,如傳統地名、遷徙路線、使用資源分佈、獵場界限、儀式禁忌、口傳歷史與神話傳說等。在過去,這些地圖大多是長期受到忽略、邊緣化,不為世人所認真對待的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然而究其內涵,卻都是部落發展與族群認同歸屬的文化與精神資產。換句話說,這些地圖都是族人歷代口述的生活世界。這個繪圖計畫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與文化來表述他們在這塊生活的土地上孕育的知識與記憶,並進而再現他們與土地的關係及情感。這些部落地圖的內容也成了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的具體例證。可惜的是,多數的族群文化是沒有被認識與尊重的!

  透過地圖所呈現的關係與情感,放在當前的現代社會脈絡下常會顯得格格不入。就像是美國的原住民酋長西雅圖(Chief Seattle)對白人殖民者所說:「空氣水與土地都不是我們的,是我們屬於土地,不是土地屬於我們。如是這樣,又該如何將土地賣給你們呢?」我們協助部落族人所繪出的不僅是自然資源的物質疆界,還有這些細緻的社會關係和土地精神。從耆老的口中所敘述的智慧,正是回應新世紀以來臺灣原住民族所訴求的自治、自然資源管理與部落生態產業的重要知識基礎。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與這個計畫的過程中,有些經驗是至今都難以忘懷的。

  我還記得,在蘭陽溪的上游部落裡,當我們把具有等高線的地形圖投影到部落活動中心的牆壁上時,看到耆老一個一個走向臺前,在斑剝的牆壁上興高采烈地指出他們狩獵的範圍與獵徑。看到他們的眼神閃爍出希望的光芒,讓我們長途開車跋涉的辛苦一下子就煙消雲散。還有,在一次集合不同泰雅族部落進行傳統領域大拼圖的工作坊上,看到不同部落的族人彼此檢視著獵場界線的認知差異,老獵人與年輕獵人彼此交換經驗的場景,也是目前部落被國家行政區域劃分的體制切割的七零八落的處境下,難得一見的族群內部對話的場景。這些經驗都來自於部落地圖的繪製,也再一次地證明地圖不僅是圖面上沒有生命的象徵符號而已!更重要的是,地圖所表現的那些活生生的社會關係以及因變遷而受到壓抑的情感與處境。

  《反轉地圖》是由介紹當代藝術相當出色的作者哈蒙所編輯,她的另一本成名作為《我在這裡》(I am Here),從這些書的寫作企圖來看,我認為她骨子裡根本就是一個地理學家。在本書中,哈蒙跟克萊曼斯合作,請她針對這些挑選的系列作品撰寫深度的評論文字。這樣的搭配讓讀者在感官上玩味不同的藝術作品時,也可得到不少智性上的操練,可說是絕佳的組合。

  作者從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中頗花心思地挑選出具有製圖學意涵的作品,並且以族群衝突的處境、全球化的衝擊、生態的議題、身體的政治、自我與認同、理想的地方等人與空間互動的重要主題為軸線,安置這些藝術家的不同作品。作者的巧思讓這些個別藝術家的作品在人地關係上,重組凸顯出一種集體的意涵。其中,最大的焦點莫過於藝術可以成為一種地圖的企圖。在書中,藝術家的人文思考與社會關懷取代了我們對於製圖匠氣氛圍的刻板印象,批判的眼光中帶著對於人世間的關懷。在書中,我看到了藝術家用隨時都會被風吹走的綠色絲帶,實際地穿牽在戰事緊急的以巴邊界上,藉此諷刺邊界的不穩定性與政治性。還有,藝術家用毛茸茸的獸皮製作出非洲的地圖,藉此表達出人因追逐著動物資源而在大地遷徙的生態關係。其實,歐洲的擴張與第三世界的圖像背後,正是自然與文化的複雜動態所構成的當今人類地理分佈。

  這本書總共收錄了360件帶有強烈自主製圖的藝術作品,每一件作品背後都凸顯藝術家透過他們的空間實驗,嘗試認識世界的途徑。沒錯,如果人不管用什麼方式,就像這些藝術家一樣,誠摯地從自己的製圖經驗中認識周遭的環境與人群,那麼不一樣的世界與盼望將會展現在我們眼前。我也深信這本書的藝術作品將會像地圖一般,帶給讀者深刻的啟示與鼓舞,特別是我們這些曾經參與自主製圖的實踐者。我慎重地推薦這本書。

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前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副教授兼南島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280556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8.8 x 25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春旅遊
  • 小天下暢銷展
  • 兒童節書展